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氟虫吡喹和毒死蜱;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氟虫吡喹和毒死蜱,所述氟虫吡喹和毒死蜱的重量配比为1:100到100:1。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将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一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接触。一种施用含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
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杀虫有效量 /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申请号 PCT/CN2015/073289 申请日 2015-02-26 公开(公告)号 WO2015135420A1 公开(公告)日 2015-09-17
申请人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成应; 布里斯托詹姆斯.T; 罗昌炎;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氟虫吡喹和毒死蜱;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氟虫吡喹和毒死蜱,所述氟虫吡喹和毒死蜱的重量配比为1:100到100:1。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将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一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接触。一种施用含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权利要求
  • 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100到100:1。
  • 根据权利要求1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重量配比为1:50到50:1。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重量配比为1:25到25:1。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重量配比为1:10到10:1。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90%。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0%-80%。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20%-60%。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或增充剂。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乳油、悬浮剂、种衣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挤出颗粒剂、包衣颗粒剂、烟雾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用途。
  • 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的杀虫组合物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繁殖材料是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选自昆虫、螨虫。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选自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蒂蛀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小绿叶蝉、根蛆及粘虫。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各自是经配制组合物的形式。
  • 一种保护作物以防有害生物侵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与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接触。
  • 一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接触。
  • 一种施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 说明书全文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氟虫吡喹和毒死蜱;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蚜虫、介壳虫、粉虱、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蒂蛀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曲跳甲、根蛆及粘虫等害虫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上常见的害虫。 如果不对害虫进行相应的措施,那么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杀虫剂是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

    氟虫吡喹(Pyrifluquinazon),化学名称为:(1-乙酰基-1,2,3,4-四氢-3-[(3-吡啶基甲基)氨基]-6-[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喹唑啉-2-酮;氟虫吡喹是已知的,并且描述于例如EP1097932.其分子结构式为:

    氟虫吡喹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属于一种的新喹唑啉(间二氮杂苯)类杀虫剂。 氟虫吡喹一般以水分散粒剂应用,其作用机理是使害虫停止取食进而饿死,从而防止植物组织遭受更多的损害,同时限制一些重要病害的传播。 目前,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和茶叶上的粉虱、蚜虫及介壳虫。

    毒死蜱(Chlorpyrifos),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其分子结构式为:

    毒死蜱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 作用机理为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 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 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尤其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介壳虫、棉蚜、蒂蛀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曲跳甲、根蛆、蚜虫、粘虫等害虫。 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首选药剂。 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 无内吸作用,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适用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所述单独化合物的活性良好;然而,在低施用率或针对单独的害虫使用时它们不是总能满足杀昆虫剂、杀螨剂或杀线虫剂所必须满足的高要求。

    在害虫防治领域出现的一个典型的需求是需要降低防治活性成分的剂量率以及降低或避免不利的环境或毒理学影响,同时仍允许有效的害虫防治。 还需要结合了击倒活性和延长防治时间,即快速作用和长效作用的害虫防治剂。

    使用杀虫剂的另一个难处在于重复和唯一地使用单一杀虫化合物在许多情况下导致对所述活性化合物产生天然或适应抗药性的害虫的快速选择。 因此,需要有助于防止或克服抗药性的害虫防治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及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该组合物通过将氟虫吡喹和毒死蜱进行组合,使得得到的组合物在防治效果上具有增益效果,并且拓展了杀虫谱,提高了害虫防治的快速作用和长效作用,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了所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如降低剂量率、扩大活性谱或结合击倒活性和延长防治时间或抗药性管理的杀虫组合物,延缓抗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按重量配比为1:100-100: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按重量配比是1:50-50: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按重量配比是1:25-25: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按重量配比是1:10-10:1。

    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重量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90%。

    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10%-80%。

    一种杀虫组合物,包括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所述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20%-60%。

    根据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还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或增充剂。

    根据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

    根据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种子处理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烟雾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超低容量液剂、微乳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将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用途。

    优选的,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蒂蛀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黄条跳甲、小绿叶蝉、根蛆及粘虫。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作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 所述植物繁殖材料是籽苗、根茎、圃苗、插条或种子。

    一种保护作物以防有害生物侵袭的方法,包括使作物与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杀虫组合物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接触。

    一种保护作物以防有害生物侵袭的方法,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其中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各自是经配制组合物的形式。

    一种保护植物种子的方法,其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有效量的本发明 的杀虫组合物接触。

    一种施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发现: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组合不仅可带来对于杀虫谱的加和性提高,而且还实现令人惊喜的协同作用。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协同作用”指本发明活性成分组合杀虫效果大于各活性成分效果之和,或者说,其作用是超加和性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中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重量比为1:100-100:1,优选1:50-50:1,再优选1:25-25:1,更优选1:10-10:1。

    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量可根据具体因素而进行选择,以实现所期望的作用。 所述因素例如,剂型、待施用对象、施用方法等。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总共占所述组合物以重量计的5%到90%,优选10%到80%,更优选20%到6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任选地包含农学上可接受的表面活性剂或增充剂。

    根据本发明,术语“填充剂”指可与活性成分相组合或联合以使其更易于施用给对象(例如植物、作物或草类)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因此,所述填充剂优选为惰性的,至少应为农业可接受的。 所述填充剂可以为固体或液体。

    适用的固体载体为:例如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淀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锯末、核桃壳粉、麸皮、纤维素粉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茎的颗粒,提取植物精华后的残渣等)、黏土类(例如高岭土、皂土、酸性瓷土等)、滑石粉类。 硅石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母、含水硅酸,硅酸钙)、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浮石、绿坡缕石及沸石等)、烧制硅藻土、砂、塑料媒介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氯化钾、碳酸钙、磷酸钙等的无机矿物性粉末、硫酸铵、磷酸铵、尿素、绿化铵等的化学肥料、土肥,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用。

    适用的液体载体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例如水,酒精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等)、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乙醚、二恶烷、甲基纤维素、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烷基萘、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氯苯等)、卤化碳氢化合物类、酰胺类、砜类、二甲基亚砜、矿物和植物油、动物油等。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包含附加的其他组分,例如表面活性剂。 适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具有离子或非离子性质的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或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这些表面活性剂的适合的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醇或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烷芳基磺酸钠、萘磺酸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分子梳形的支装共聚物、丁基萘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油脂、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牛磺酸盐等聚丙烯酸盐、蛋白质水解物。 合适的低聚糖物或聚合物,例如基于单独的乙烯单体、丙烯酸、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或者其与例如(多元)醇或(多元)胺的结合。 当活性化合物中的一种和/或惰性载体中的一种不溶于水且当在水中施用时,必须存在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本发明的组合物的5%至40%重量。

    如果合适,也可以存在其他添加组分,例如保护胶体、粘合剂、胶粘剂、增稠剂、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掩蔽剂、多价螯合剂、络合物形成剂。 通常,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可以与常规用于制剂目的的任何固体或液体添加剂结合。

    本发明的所述制剂可通过已知方式将所述活性成分与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混合:溶剂或稀释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或粘合剂或固定剂、润湿剂、防水剂,如果需要,还可以包含催干剂和着色剂、稳定剂、颜料、消泡剂、防腐剂、增稠剂、水以及其它加工助剂。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其本身使用,或者可根据其各自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以其制剂形式或由其制备的使用形式使用。 预混组合物的剂型实例是:

    GR:颗粒剂

    WP:可湿性粉剂

    SP:可溶性粉剂

    WG:水可分散粒剂

    SG:可溶粒剂

    SL:可溶液剂

    EC:乳油

    EW:乳剂、水乳剂

    ME:微乳剂

    SC:悬浮剂

    CS:微囊悬浮剂

    OD:油基悬浮剂

    SE:悬乳剂

    FS:种衣剂

    适合桶混组合物的剂型实例是溶液、稀释乳剂、悬浮剂或其混合和粉剂。 通常,桶混组合物是用溶剂(如水)稀释而成的含不同农药,和任选地进一步助剂的一种或多种预混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包括可用合适的装置施用于植物或种子的即用组合物,而且包括在施用之前必须用水稀释的市售浓缩液。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联合施用,所述其它活性成分例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引诱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安全剂、肥料或化学信息素等。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相容性和有利的恒温动物毒性,适于防治在农业、林业、保护储藏产品和材料以及卫生领域中遇到的有害生物,尤其是昆虫和螨虫。 它们对于通常敏感和抗性的物种具有活性,并且对于所有或单个发育阶段均具有活性。

    本文中使用术语“有害生物”意指可对植物的正常状态造成损失的任何有机体。 包括:

    鳞翅目害虫包括例如: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菜心螟(hellullaundalis)、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lis)、柑桔凤蝶(papilioxuthus)、白粉蝶(pierisrapaecrucivora)、直纹稻弄蝶(parnaraguttata)、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舞毒蛾(lymantriadispar)、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东方毒蛾(euproctissubflava)、黑纹刺蛾(scopelodescontracus)、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红铃麦蛾(Pink bollworm)、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甘蓝夜蛾(mamestrabrassicae)、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oranafasciata)、卷叶蛾(adoxophyeshonmai)、杏黄卷蛾(archipsfuscocureanus)、茶长卷蛾(homonamagnanima)、小菜蛾(plutellaxylotella)、棉红铃虫(pectinophoragossypiella)。

    鞘翅目害虫包括例如:米象(sitophilusoryzaelinne)、柑橘潜叶甲(Podagricomela nigricollis Che)、玉米象(S.zeamails)、谷象(S.granarius)、大猿叶虫(Cabbageleafbeetle)、小猿叶虫(Daikon leaf beele),跳甲(fleabeetle)、葡萄跳甲(Alticachalybea)、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黄瓜跳甲(Epitrixcucumeris)、烟草跳甲(Ehirtipennis)、茄跳甲(E.fuscula)、黄守瓜(Aulacophoraindica(Gemlin)、芥菜叶甲(Phaedon cochleariae)等。

    双翅目害虫包括例如:稻潜蝇(agromyzaoryzae)、大麦水蝇(hydrelliagriseola)、非 洲菊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豌豆叶潜蝇(chromatomyiahorticola)、番茄斑潜蝇(liriomyzabryoniae)、灰地种蝇(deliaplatura)、葱地种蝇(deliaantiqua)地中海实蝇(ceratitiscapiatawiedgman)、苹果实蝇(Rhagoletispomonella)、樱桃实蝇(R.cingulata)。

    半翅目害虫包括例如:臭蝽(megacoptapunctatissimum)、菜蝽(eurydemarugosum)、大刺白星蝽(eysarcorislewisi)、白星蝽(eysarcorisparvus)、稻绿蝽(nezaraviridula)、斯氏珀蝽(plautiastali)、臭梧桐蝽(halymorphamista)、稻棘缘蝽(cletuspunctiger)、中华稻缘蝽(leptocorisachinensis)、杜鹃网蝽(stephantispyrioides)、赤须盲蝽(trigonotyluscoelestialium)。

    同翅目害虫包括例如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梨木虱(psyllapyrisuga)、柑橘木虱(diaphorinatabaci)、烟粉虱(bemisiatabaci)、蚜虫(homoptera)、苹果棉蚜(eriosomalanigerum)。

    膜翅目(hymenoptera)中有,黄翅菜叶蜂(athaliarosaeruficornis)、蔷薇叶蜂(argepagana)、黑山蚁(formica japonica)、栗瘿蜂(dryocsmuskuriphilus)等。

    缨翅目害虫,例如蓟马(HaplothripsChinensisPriesner)。

    蛛形纲(Arachnida)的害虫。 例如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 phoenicis)、苜蓿苔螨(bryobiapraetiosa)、小麦卷叶螨(aceria tulipae)、葡萄瘿螨(colomerus vitis)、茶叶瘿螨(calacarus carinatus)、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长毛根螨(rhizoglyphus rostochiensis)等。

    虱目(Anoplura,Phthiraptera),例如畜虱属(Damalinia spp.)、血虱属(Haematopinus spp.)、毛虱属(Linognathus spp.)、虱属(Pediculus spp.)、嚼虱属(Trichodectes spp.)。

    等足目(Isopoda),例如,栀水虱(Oniscus asellus)、鼠妇(Armadilliudium vulgare)、球鼠妇(Porcellio scaber)。

    倍足目(Diplopoda),例如,Blaniulus guttulatus。

    唇足目(Chi lopoda),例如,地蜈蚣属(Geophilus carpophagusScutigera spp.)。

    综合目(Symphyla),例如,白松虫(Scutigerella immaculata)。

    缨尾目(Thysanura),例如,衣鱼(Lepisma saccharina)。

    弹尾目(Collembola),例如,武装棘跳虫(Onychiurus armatus)。

    直翅目(Orthoptera),例如,家蟋(Acheta domesticus)、喽蛄属属种(Gryllotalpa spp.)、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migrator ioides)、黑蝗属种(Melanopluss pp.)、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

    蜚蠊目(Blattaria),例如,东方蜚蠊(Blattaorientalis)、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马德拉蜚蠊(Leucophaea maderae)、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革翅目(Dermaptera),例如,欧洲球螋(Forficula auricularia)。

    等翅目(lsoptera),例如,散白蚁属种(Reticulitermes spp.)。

    线虫纲((Nematoda))的代表性生物有选自根结线虫、胞囊形成线虫、秆线虫和叶线虫的线虫。 优选下列线虫的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马铃薯金线虫(golbodera rostochiensi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等、矛线目(dorylaimida)中有,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 sp.)等。

    优选的,所述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蒂蛀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小绿叶蝉、黄条跳甲、根蛆及粘虫。

    本文中的植物的含义应理解为所有植物和植物群体。 植物为可通过常规育种和优选方法或可通过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方法或可通过这些方法的组合获得的植物。 所述植物包括转基因植物,也包括可受植物育种者权(plant breeders'rights)保护或不受其保护的植物品种。 植物部位的含义应理解为所述植物全部地上和地下的部分和器官,如枝条、叶、花和根,可提及的实例为叶、针、叶、茎、干、花、子实体、果实和种子,以及根、块茎和根茎。 所述植物部位也包括采收物以及无性与有性繁殖物,如插枝、块茎、根茎、幼枝和种子。

    可以用于本发明保护的,以及根据本发明施用杀虫组合物的有用植物包括:谷类植物如小麦、燕麦、大麦、黑小麦和黑麦,以及玉米、高梁和栗、稻;甜菜,如糖用甜菜或饲料甜菜;水果,例如苹果类水果、核果、树坚果或软水果,如苹果、梨、李子、桃子、香蕉、杏仁、核桃、开心果、樱桃或浆果,如草莓、或黑莓;豆科作物如菜豆、豌豆或大豆;油作物,如油菜、芥菜、橄榄、向日葵、蓖麻、可可树或花生;葫芦科植物,如南瓜、西葫芦、黄瓜或甜瓜;纤维植物,如棉花、亚麻、大麻或黄麻;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柠檬、葡萄柚或橘子;蔬菜如菠菜、莴苣、芦笋、卷心菜、胡萝卜、洋葱、番茄、红椒、马铃薯或灯笼椒;樟科,如鳄梨、肉桂或樟脑;以及烟草、坚果、咖啡、茄子、甘蔗、茶叶、胡椒、葡萄藤、啤酒花、车前草科、产胶植物、草坪、草坪、饲料草,以及观赏植物,如矮牵牛属、三色堇及凤仙花;以及灌木、阔叶树以及常绿植物,如针叶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将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作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有害生物或其环境、目标有用植物的繁殖材料。

    用本发明组合物对植物及植物部分的处理以常规处理方法直接进行或通过作用于其环境、生境或贮存区域而进行,所述常规处理方法例如浸渍、进行浇灌、喷雾、弥雾、撒播、喷粉,成雾、撒播、发泡、涂覆、涂布、滴灌等方式向植物的叶片施用(叶面施用),可以调节施用的频率和用量,使其适应被所述有害生物侵害的程度。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适合于保护植物的繁殖材料例如种子、果实、块茎或核仁或者植物插条不受有害生物特别是昆虫和螨虫的侵害。 可在施用前用组合物处理该繁殖材料,例如在播种前拌种。 也可通过在液体组合物中浸泡核仁或用固体组合物包被核仁,将活性成分施加到种仁上(包被)。 当在播种过程中将繁殖材料施加到例如种子播沟内时,也可将该组合物施加到应用地点。 这些对植物繁殖材料的处理方法和如此处理的植物繁殖材料都是本发明进一步的主题。

    术语“植物繁殖材料”应理解为指所有有繁殖能力的植物部分,例如种子,以及植物性材料例如扦插条或块茎(例如马铃薯)。 因此,本文中所使用的植物部分包括植物繁殖材料。 可以提及的是例如种子(狭义上),根,果实,块茎,鳞茎,根茎和植物部分。 待从土壤中发芽后或出苗后抑制的发芽植株和有效植株也是可以提及的。 幼小植株可以在移植前通过浸渍进行全部或局部处理来进行保护。

    植物部分和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是由植物繁殖材料例如种子产生的植物的任何部分。 植物部分、植物器官和植物也可以受益于通过将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繁殖材料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 某些植物部分和某些随后长出的植物器官也可以看成植物繁殖材料,其自身可以用组合物施用(或处理);从而由经处理的植物部分和经处理的植物器官产生的植物、其它的植物部分和其它的植物器官也可以受益于通过将组合物施用于某些植物部分和某些植物器官保护植物免于植物虫害。

    为了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种子,还可通过用各活性成分的液体制剂接连浸渍块茎或谷粒,或通过用已组合的湿或干制剂涂覆,从而将活性成分施用到种子上(涂覆)。

    本发明的组合物以其本身或合适的剂型施用于种子。 优选,种子在稳定状态下被处理,从而使得处理不造成任何损害。 对种子的处理通常可在采收和播种之间的任何时间进行。 通常在种子处理期间必须注意,施用于种子的本发明组合物的量和/或其它添加剂的量选择为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或不会损害所得植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对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水稻、油菜、棉花、小麦、大麦、大豆、玉米、花生的种子是特别有利的。

    一种保护种子的方法,其包括使种子在播种前和/或催芽之后与协同有效量的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接触。

    一种施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处理的种子。

    可将本发明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生境或贮存区域。 植物生长的环境、生境是指能够使农作物生根、生长的支撑体,例如:土壤,水等,具体的原材料可以使用例如砂子、浮石、蛭石、硅藻土、琼胶、凝胶状物、高分子物质、石棉、木屑、树皮等。 优选土壤。

    向土壤中施用药剂的方法,例如将液体药剂稀释于水中或不稀释直接施用于植物体的根部或育秧用的秧田中等方法,将颗粒剂散播到植物体的根部或者育秧的秧田中的方法有在播种前将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喷洒于土壤中并与土壤整体混合的方法,播种前或栽种植物体前将粉剂、水分散粒剂稀释后喷洒于种植孔、播种沟中,在进行播种的方法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处理还可产生如下的超加和效应:改善植物生长、提高对高温或低温的耐受性、提高对干旱或者对水或土壤含盐量的耐受性、提高开花品质、使采收更简便、加快成熟、提高采收产率、改善采收产品的质量和/或提高其营养价值、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或其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通常以以下剂量施用是常见的和有利的:

    -对于叶部处理:0.1-10000g/ha,优选10-1000g/ha,更优选20-300g/ha;对于浸渍或滴注施用而言,所述剂量甚至还可以降低,特别是当施用惰性基质如石棉或珍珠岩石时;

    -对于种子处理:2-200g/100kg种子,优选3-150g/100kg种子;

    -对于土壤处理:0.1-10000g/ha,优选1-5000g/ha。

    上述剂量仅是一般性的示例性剂量,实际施用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尤其是根据待处理的植物或作物的性质以及虫害情况来调整施用率。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分开、依次或同时施用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应当指出,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的任何技术特征都可以独立地与本发明的任何其它实施方案彼此组合。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案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都可与任何其它技术特征重新组合。 由此技术特征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技术特征公开在本文中,如其特别记载在本文中一样。

    本发明通过两者复配的益处有以下几点:

    A、所述杀虫组合物的活性超过所述两种活性化合物各自施用时的活性之和;这使得优化所用活性化合物的量成为可能;

    B、两者混用,解决了持效期与速效性的问题,从而减少用药次数,降低了人工成本;

    C、延缓了抗性的产生:两者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完全不同,组合之后具有触杀、胃毒、杀卵及降低产卵率和孵化率的作用,从而使害虫更易被杀灭,从而延缓了抗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 乳油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2%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3%
    N-甲基吡咯烷酮 2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SOLVESSO TM 200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混合搅拌至均一透明的液体,即得到本发明的乳油制剂。

    实施例2 可湿性粉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1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10%
    十二烷基硫酸钠 2%
    木质素磺酸钠 10%
    白炭黑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水乳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1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2%
    N-甲基吡咯烷酮 1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5%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5%
    补足至100%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本发明的水乳剂。

    实施例4 水分散粒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10%
    木质素磺酸钠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2%
    尿素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 经干燥筛分后得到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微乳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1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0%
    N-甲基吡咯烷酮 20%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5%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混合搅拌至均一透明的液体,即得到本发明的微乳剂。

    实施例6 可湿性粉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
    木质素磺酸钠 15%
    白炭黑 10%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7 悬乳剂

    将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溶解在SOLVESSO TM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乳油;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膨润土,丙三醇,水等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的油相加入到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悬浮剂中,得到悬乳剂。

    实施例8 水乳剂

    油相: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1%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10%
    油酸甲酯 10%
    聚苯乙烯 3.7%

    水相:

    黄原胶 0.07%
    磺化的萘磺酸-甲醛缩合产物的钠盐 1%
    杀菌剂 0.2%
    补足至100%

    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溶解在油酸甲酯中,加入聚苯乙烯得到油相;按照配方中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在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9 可湿性粉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7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20%
    木质素磺酸钠 7%
    月桂基硫酸钠 2%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合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0 包衣颗粒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3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0%
    聚乙二醇 3%
    高度分散的硅酸 1%
    碳酸钙 补足至100%

    在混合器中,将磨细的活性成分均匀涂布到被聚乙二醇润湿的载体上。 以此方式可获得无尘包衣颗粒剂。

    实施例11 可湿性粉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25%
    木质素磺酸钠 10%
    十二烷基磺酸钠 3%
    白炭黑 5%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2 挤出颗粒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1%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0%
    木质素磺酸钠 4%

    羧甲基纤维素 2%
    白炭黑 5%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与助剂混合并研磨,混合物用水湿润。 将该混合物挤出,然后在空气流中干燥。

    实施例13 悬乳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2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2%
    SOLVESSO TM 200 1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0.5%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消泡剂 0.6%
    补足至100%

    将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溶解在SOLVESSO TM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乳油;将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膨润土,丙三醇,水等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油相加入到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的悬浮剂中,得到悬乳剂。

    实施例14 悬乳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25%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25%
    SOLVESSO TM 200 1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0.5%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消泡剂 0.6%
    补足至100%

    将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溶解在SOLVESSO TM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含第二活 性成分毒死蜱乳油;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膨润土,丙三醇,水等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油相加入到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的悬浮剂中,得到悬乳剂。

    实施例15 悬乳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2%
    SOLVESSO TM 200 1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5%
    黄原胶 0.5%
    膨润土 1%
    丙三醇 5%
    消泡剂 0.6%
    补足至100%

    将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溶解在SOLVESSO TM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乳油;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膨润土,丙三醇,水等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油相加入到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的悬浮剂中,得到悬浮乳剂。

    实施例16 乳油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15%
    N-甲基吡咯烷酮 20%
    乙氧基化蓖麻油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SOLVESSO TM 200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混合搅拌至均一透明的液体,即得到本发明的乳油。

    实施例17 微囊悬浮-悬浮剂

    ATLOX TM 4913 4%
    柠檬酸 0.05%
    催化剂 0.1%
    13%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
    PAPI 1.35%
    SOLVESSO TM 200 10%

    ATLOX TM 4913 16%
    分散剂LFH 0.3%
    消泡剂 0.16%
    尿素 8.4%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25%
    补足至100%

    将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和SOLVESSO TM 200形成的油相加入含ATLOX TM 4913的水溶液中,形成乳状液。 然后加热并保温在50℃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小时。 冷却后得到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微囊剂。

    ATLOX TM 4913,分散剂LFH,消泡剂,尿素,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得到的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微囊剂加入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的水悬浮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本发明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实施例18 悬浮种衣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0%
    SOLVESSO TM 200 20%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钠 5%
    黄原胶 0.5%
    丙三醇 5%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 1%
    消泡剂 0.6%
    补足至100%

    将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溶解在SOLVESSO TM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乳油;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黄原胶,丙三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等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将含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的油相加入到含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的悬浮种衣剂中,得到本发明的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19 烟雾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
    丙二醇 5%
    磷酸酯类 3.5%
    乙氧基化的蓖麻油 2.0%
    SOLVESSO TM 100 补足至100%

    首先将防冻剂丙二醇,稀释剂SOLVESSO TM 100混合,搅拌下加入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其中,在搅拌下通过一个粉碎设备胶体磨进行粉碎,将通过胶体磨后的悬浮液,再经过一个超微粉碎机。 循环往复至固体粒子的粒径≤2um为止。

    实施例20 可湿性粉剂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5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木质素磺酸钠 1%
    白炭黑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1:油悬浮剂

    将活性组分、分散剂、润湿剂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加入玉米油,得到油悬浮剂。

    实施例22 活性成分结合物

    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 10%
    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 90%

    将第一活性成分氟虫吡喹和第二活性成分毒死蜱按比例混合均匀。

    以上实施例中的配比为重量百分配比。

    生物测试例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害虫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 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 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实验才能知道。 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对氟虫吡喹和毒死蜱的不同配比进行了大量试验以及效果性分析,发现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所得到的新型农用杀虫组合物具有增益效果,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杀虫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抗拮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杀虫试验。

    试验方法:采用先浸叶后接虫的方法,将未接触任何药剂的大小一致的叶片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泡5s后取出、自然晾干,放入养虫盒中,然后接上供试幼虫,在25℃条件下饲养,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所用试虫数为120头,同时设空白对照,于72h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LC 50值。 若对照死亡率大于10%,则视为无效试验。 计算公式如下:

    死亡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对照组死亡率)*100

    将供试昆虫校正死亡率换算成机率值(y),处理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得出毒力回归方程,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值。 按照孙云沛公式法计算出共毒系数CTC。 计算公式如下(以氟虫吡喹为标准药剂,其毒力指数为100):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 50 /供试药剂LC 50 )×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ATI/混剂TTI)×100

    试验一:对柑橘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1

    从表1可知,氟虫吡喹与毒死蜱在防治柑橘蚜虫,在配比1:100-100:1的范围里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这个范围内的混配均表现为增益效果,尤其是当两者的比例在1:10时,增益效果尤为突出。

    试验二: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2

    从表2可知,氟虫吡喹与毒死蜱在防治烟粉虱,在配比1:100-100:1的范围里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这个范围内的混配均表现为增益效果,尤其是当两者的比例在1:10时,增益效果尤为突出。

    另外按照以上的毒力测定的方法,对稻飞虱,蓟马、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也表明,氟虫吡喹与毒死蜱防治稻飞虱、蓟马、甜菜夜蛾,在配比1:100-100:1的范围里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这个范围内的混配均表现为增益效果。

    防效试验

    当活性化合物组合物的作用超过当各活性化合物单独施用时的作用的总和时,存在协同的杀虫和杀螨作用。 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特定组合的预期作用可使用所谓的"Colby公式"(参见SRColby,"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Weeds 1967,15,20-22)如下计算:如果

    X是当使用用量为m g/ha或浓度为m ppm的活性化合物A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

    Y是当使用用量为n g/ha或浓度为nppm的活性化合物B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

    E是当使用用量为m和n g/ha或浓度为m和n ppm的活性化合物A和B时的杀死率,表示为占未处理对照的百分率,

    那么

    如果实际的杀虫致死率超过计算值,则组合物的致死作用是超加和的,即存在协同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观察到的杀死率必须超过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的预期杀死率值(E)的值。

    试验三:防治柑橘棉蚜的药效试验

    试验如下进行:试验地点为浙江嘉兴,时间为3月初。 采用盆栽柑橘试验,苗龄为3年。 喷药前每株接种棉蚜成虫200头。 接种后2天喷药处理。 以喷湿叶片正反面为准,每个处理3株柑橘苗。 于药后6天,采25张叶片于实验室内用双目镜调查叶片上的成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公式如下:

    具体试验方法及数据如下:

    虫口减退率(%)=(处理区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表3:

    从表3的试验结果看,氟虫吡喹和毒死蜱的复配后观察到的防效明显高于计算防效,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试验四:防治烟粉虱的药效试验

    试验如下进行:试验地点为浙江嘉兴,时间为3月初。 采用盆栽棉花试验。 喷药前每株接种烟粉虱成虫200头。 接种后2天喷药处理。 以喷湿叶片正反面为准,每个处理3株棉株。 于药后6天,采25张叶片于实验室内用双目镜调查叶片上的成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公式如下:

    具体试验方法及数据如下:

    虫口减退率(%)=(处理区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后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表4:

    从表4的试验结果看,氟虫吡喹和毒死蜱的复配后观察到的防效明显高于计算防效,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试验五土壤处理对黄条跳甲的防效

    混合土壤2:砂1:腐食土1制备实验土壤,每个300ml塑料制容器中装入200g土壤,以规定的药剂浓度喷药处理。 每个容器中放10个黄条跳甲的幼虫,黑暗下在25 O C恒温静置后,在所需的时间后,分散开土壤,计数生存的幼虫数后求死亡率。

    死亡率(%)={1-(生存头数/放虫头数)}X100

    通过“colby公式”计算死亡率的理论值(%)。 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死亡率(%)比理论值(%)高,说明氟虫吡喹和毒死蜱复配,用于土壤处理对于防治黄条跳甲具有增效作用。

    试验六:种子处理对甜菜夜蛾的防效

    液体拌种的一般方法F1:

    将所需量的液体制剂加入锥形瓶中。 摇动烧瓶使液体分布到容器的整个底部。 之后立即向瓶中加入所需量的种子。 用手剧烈摇动烧瓶约1分钟以便所有种子都被液体覆盖。 将烧瓶的内容物倒在干燥架上并在烘箱内干燥。

    干拌种的一般方法F2:

    向每个给广口瓶中装入同样数目的种仁,并且在每只瓶中装入一定量的固体制剂,以获得所需量的0.3mg有效成分/种仁。 将烧瓶放在辊上以8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3分钟。 用手摇动烧瓶,使粘在烧瓶壁上的种仁掉下来,然后将烧瓶反方向旋转3分钟。

    按照程序F1和F2对制剂实施例1-22的药剂和单剂按照规定的浓度进行种子处理。 接着将处理过的玉米种子播种。 播种后26天,取植株最顶端叶片的5-8cm长的部分放在玻璃烧杯中并用10只刚孵化的甜菜夜蛾一龄幼虫侵染。 用盖子盖住烧杯并保持在25℃及 60%相对大气湿度下,每天光照16小时。 侵染3-5后进行评估。 记录长成的植株上存活的幼虫数目后求死亡率。

    死亡率(%)={1-(生存头数/放虫头数)}X100

    通过“colby公式”计算死亡率的理论值(%)。 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死亡率(%)比理论值(%)高,说明氟虫吡喹和毒死蜱复配,用于种子处理,对防治甜菜夜蛾有增效作用。

    另外,通过上述实验方法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果树及茶叶上的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蒂蛀虫、斜纹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条跳甲、根蛆、小绿叶蝉及粘虫等害虫进行防效试验,氟虫吡喹与毒死蜱复配后显示出良好的增效作用,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降低了有效成份的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