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91. 外观设计
    • 錶殼
    • 表壳
    • TW592540S
    • 2004-06-11
    • TW092304726
    • 2003-08-04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花形茂
    • 【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一種關於錶殼之新式樣設計,造形美觀大方,通常搭配相關構件及錶帶,配戴於手腕上,用於觀察時間或設定等等之用。
      【創作特點】
      從各視圖觀之,主要特徵為:錶殼突破傳統之形式,設計成左右對稱之形態,其正面中間為圓形面板部,於面板部周邊之同心圓殼體上,除了3、9點鐘方位處,向內突出三角形,並各有一個三角形體點綴,6、12點鐘方位處,則各設有一個小梯形角狀突出部之外,其餘之時刻標示,均以小細長形體標示;再者,殼體之周邊,設計成獨特之凹凸形態,且於左、右邊中間側邊,各有一個小圓形體,而錶殼上、下方,向後弧形伸出之形體,為錶帶連接部;整體觀之,流線現代之風格,出色又別緻,是一種具有新穎性與創作性,且富於視覺美感之設計。
    • 【物品用途】 本创作系一种关于表壳之新式样设计,造形美观大方,通常搭配相关构件及表带,配戴于手腕上,用于观察时间或设置等等之用。 【创作特点】 从各视图观之,主要特征为:表壳突破传统之形式,设计成左右对称之形态,其正面中间为圆形皮肤部,于皮肤部周边之同心圆壳体上,除了3、9点钟方位处,向内突出三角形,并各有一个三角形体点缀,6、12点钟方位处,则各设有一个小梯形角状突出部之外,其余之时刻标示,均以小细长形体标示;再者,壳体之周边,设计成独特之凹凸形态,且于左、右边中间侧边,各有一个小圆形体,而表壳上、下方,向后弧形伸出之形体,为表带连接部;整体观之,流线现代之风格,出色又别致,是一种具有新颖性与创作性,且富于视觉美感之设计。
    • 92. 外观设计
    • 手錶錶殼
    • 手表表壳
    • TW590439S
    • 2004-06-01
    • TW092303312
    • 2003-05-28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藤原陽
    • 【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一種關於手錶錶殼之新式樣設計,造形美觀大方,通常搭配相關構件,配戴於手腕上,用於觀察時間或設定等等之用。
      【創作特點】
      從各視圖觀之,主要特徵為:本創作突破傳統之形狀,設計成左右對稱之形態,其正面中間,設置一個圓形面板部,而殼體之左右側邊,則各突出兩個細長形操作按鈕形體,以便使用者依據需要,任意選擇操作;再者,本創作最特別的部分,係如側視圖所顯示之薄度,且錶殼上下方之錶帶連接部的上方較下方彎長,而成延伸呈不等長之形狀,全體之前面並修飾成直向中間微凸,左右略低之段階狀彎折形態;整體觀之,優雅現代之風格,出色又別緻,既符合時下之流行感又能吸引消費者之注意與喜好,是一種具有新穎性與創作性,且富於視覺美感之設計。
    • 【物品用途】 本创作系一种关于手表表壳之新式样设计,造形美观大方,通常搭配相关构件,配戴于手腕上,用于观察时间或设置等等之用。 【创作特点】 从各视图观之,主要特征为:本创作突破传统之形状,设计成左右对称之形态,其正面中间,设置一个圆形皮肤部,而壳体之左右侧边,则各突出两个细长形操作按钮形体,以便用户依据需要,任意选择操作;再者,本创作最特别的部分,系如侧视图所显示之薄度,且表壳上下方之表带连接部的上方较下方弯长,而成延伸呈不等长之形状,全体之前面并修饰成直向中间微凸,左右略低之段阶状弯折形态;整体观之,优雅现代之风格,出色又别致,既符合时下之流行感又能吸引消费者之注意与喜好,是一种具有新颖性与创作性,且富于视觉美感之设计。
    • 93. 外观设计
    • 手錶錶殼
    • 手表表壳
    • TW589010S
    • 2004-05-21
    • TW092303315
    • 2003-05-28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久保達也阿武辰美
    • 【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一種關於手錶錶殼之新式樣設計,造形美觀大方,通常搭配錶帶配戴於手腕上,用於觀察時間或設定等等之用。
      【創作特點】
      從各視圖觀之,主要特徵為:錶殼突破傳統之形式,設計成左右對稱之形態,其正面中間設置著圓形面板部,且殼體之左右側邊,為上下微凹狀,並於該些凹部內,各突出一個橢圓形操作按鈕形體,以便使用者依據需要,任意選擇操作,而殼體前面之左右邊,則各有一個小圓形凹部;再者,圓形面板部下方之殼體上,另設置一個具有三個小圓形突出形體之橫長橢圓形突出部,而錶殼上下方之凹部,則為錶帶連接部;整體觀之,流線現代之風格,出色又別緻,是一種具有新穎性與創作性,且富於視覺美感之設計。
    • 【物品用途】 本创作系一种关于手表表壳之新式样设计,造形美观大方,通常搭配表带配戴于手腕上,用于观察时间或设置等等之用。 【创作特点】 从各视图观之,主要特征为:表壳突破传统之形式,设计成左右对称之形态,其正面中间设置着圆形皮肤部,且壳体之左右侧边,为上下微凹状,并于该些凹部内,各突出一个椭圆形操作按钮形体,以便用户依据需要,任意选择操作,而壳体前面之左右边,则各有一个小圆形凹部;再者,圆形皮肤部下方之壳体上,另设置一个具有三个小圆形突出形体之横长椭圆形突出部,而表壳上下方之凹部,则为表带连接部;整体观之,流线现代之风格,出色又别致,是一种具有新颖性与创作性,且富于视觉美感之设计。
    • 95. 发明专利
    • 拍攝裝置及拍攝透鏡 PHOTOGRAPHIC DEVICE AND PHOTOGRAPHIC LENS
    • 拍摄设备及拍摄透镜 PHOTOGRAPHIC DEVICE AND PHOTOGRAPHIC LENS
    • TW200400368A
    • 2004-01-01
    • TW092113806
    • 2003-05-22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川上悦郎 ETSURO KAWAKAMI片貝智 SATOSHI KATAKAI
    • G02B
    • 【課題】快門構件為不致因拍攝透鏡或拍攝元件而受到限制、可容易地進行製作、且在非拍攝時為可保護拍攝透鏡。此外,可以高性能來獲得簡式之拍攝透鏡。【解決手段】快門構件14配置在拍攝透鏡25之被拍體側。從而,藉由拍攝透鏡25或拍攝元件將不致使快門構件14受到限制,可容易地進行快門構件14之設計以及製作,藉此,可達到快門構件14之小型化以及薄型化,伴隨於此,為可達到相機整體之小型化以及薄型化,同時在非拍攝時,係可將拍攝透鏡25藉由快門構件14而確實的保護。在此情況下,在已一體化拍攝透鏡25與拍攝元件之拍攝單元13之被拍體側上,係以另件構造而配置有快門構件14,因此,對於拍攝單元13係簡化快門構件14之定位,可精度為佳且容易地進行拍攝單元13與快門構件14之間的組裝作業,藉此為可更加達到生產性之提升。此外,在固體拍攝元件之被拍體側上為具備有由多數透鏡所形成之拍攝透鏡群(L1至L5),藉由將紅外光線吸收濾波器(IR)配置在較拍攝透鏡群中配置在最靠近被拍體側之透鏡(L1)更為靠近被拍體側,藉此縮短拍攝光學系統之後對焦。
    • 【课题】快门构件为不致因拍摄透镜或拍摄组件而受到限制、可容易地进行制作、且在非拍摄时为可保护拍摄透镜。此外,可以高性能来获得简式之拍摄透镜。【解决手段】快门构件14配置在拍摄透镜25之被拍体侧。从而,借由拍摄透镜25或拍摄组件将不致使快门构件14受到限制,可容易地进行快门构件14之设计以及制作,借此,可达到快门构件14之小型化以及薄型化,伴随于此,为可达到相机整体之小型化以及薄型化,同时在非拍摄时,系可将拍摄透镜25借由快门构件14而确实的保护。在此情况下,在已一体化拍摄透镜25与拍摄组件之拍摄单元13之被拍体侧上,系以另件构造而配置有快门构件14,因此,对于拍摄单元13系简化快门构件14之定位,可精度为佳且容易地进行拍摄单元13与快门构件14之间的组装作业,借此为可更加达到生产性之提升。此外,在固体拍摄组件之被拍体侧上为具备有由多数透镜所形成之拍摄透镜群(L1至L5),借由将红外光线吸收滤波器(IR)配置在较拍摄透镜群中配置在最靠近被拍体侧之透镜(L1)更为靠近被拍体侧,借此缩短拍摄光学系统之后对焦。
    • 97. 外观设计
    • 數位照相機 DIGITAL CAMERA
    • 数码照相机 DIGITAL CAMERA
    • TWD128722S
    • 2009-05-11
    • TW097303129
    • 2008-05-29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神谷享 KAMIYA, SUSUMU長山洋介 NAGAYAMA, YOSUKE
    • 【物品用途】
      本創作的物品是數位照相機,主要是利用光學鏡頭拍攝並以數位方式儲存影像的數位照相機。
      【創作特點】
      如各圖所示,該數位照相機在鏡頭部與具有快門按鈕的握持部之間形成深凹弧狀的設計,整體造形極為特殊;具體上,該照相機係於正面的右邊具有一圓形伸縮鏡頭部,同時在鏡頭部的上方設有一個彈開式的閃光燈部,而在頂面的左邊的前後分別設有快門按鈕、圓形功能調整環以及其他操作用的按鍵等;另如後視圖所示,在本體的背後設有一個影像顯示幕,該顯示幕的右邊設有操作按鈕區。
    • 【物品用途】 本创作的物品是数码照相机,主要是利用光学镜头拍摄并以数码方式存储影像的数码照相机。 【创作特点】 如各图所示,该数码照相机在镜头部与具有快门按钮的握持部之间形成深凹弧状的设计,整体造形极为特殊;具体上,该照相机系于正面的右边具有一圆形伸缩镜头部,同时在镜头部的上方设有一个弹开式的闪光灯部,而在顶面的左边的前后分别设有快门按钮、圆形功能调整环以及其他操作用的按键等;另如后视图所示,在本体的背后设有一个影像显示幕,该显示幕的右边设有操作按钮区。
    • 98. 外观设计
    • 轉印帶用清潔刮片 CLEANING BLADE FOR TRANSFER BELT
    • 转印带用清洁刮片 CLEANING BLADE FOR TRANSFER BELT
    • TWD122293S
    • 2008-04-01
    • TW094307034
    • 2005-11-22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尾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DENSHIKOUGYOU KABUSHIKI KAISHA
    • 池本博 IKEMOTO, HIROSHI
    • 【物品用途】本創作的物品是一種轉印帶用清潔刮片,乃為例如:雷射印表機等所使用的轉印帶清潔刮片,主要是用於清理附著在轉印帶上的廢棄碳粉。【創作特點】如各圖所示,該刮片係由:一L形片,以及兩個長條形片所構成,詳細而言,該L形片的垂直端之兩旁分別設有兩個供安裝之用的圓形孔以及長圓形孔,且在L形片之水平端的上方配置一寬度較窄的長條形片,以及於下方配置一寬度較寬的長條形片,藉此構成清潔用刮片;使用時係藉由各碳粉及感光卡匣內的感光鼓被轉印到轉印帶的碳粉,而進一步一起轉印(印字)到印刷紙張上,同時未被轉印(吸收)到印刷紙張上殘留在轉印帶上的廢棄碳粉,會藉由以接觸轉印帶之方式被配置的本創作之聚醯胺橡膠等所形成的彈性素材所清除。
    • 【物品用途】本创作的物品是一种转印带用清洁刮片,乃为例如:激光打印机等所使用的转印带清洁刮片,主要是用于清理附着在转印带上的废弃碳粉。【创作特点】如各图所示,该刮片系由:一L形片,以及两个长条形片所构成,详细而言,该L形片的垂直端之两旁分别设有两个供安装之用的圆形孔以及长圆形孔,且在L形片之水平端的上方配置一宽度较窄的长条形片,以及于下方配置一宽度较宽的长条形片,借此构成清洁用刮片;使用时系借由各碳粉及感光卡匣内的感光鼓被转印到转印带的碳粉,而进一步一起转印(印字)到印刷纸张上,同时未被转印(吸收)到印刷纸张上残留在转印带上的废弃碳粉,会借由以接触转印带之方式被配置的本创作之聚酰胺橡胶等所形成的弹性素材所清除。
    • 99. 外观设计
    • 電子辭典 ELECTRONIC DICTIONARY
    • 电子辞典 ELECTRONIC DICTIONARY
    • TWD120625S
    • 2007-12-21
    • TW095307248
    • 2006-12-27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倉雄一 KURABUCHI, YUUICHI小野純一 ONO, JUNICHI澀木秀二 SHIBUKI, SHUJI
    • 【物品用途】本創作係電子辭典,為可利用觸控筆,對輸入墊以手寫輸入方式,用來查詢生字、字彙、資料等。【創作特點】從各視圖觀之,主要特徵為:本物品為扁長形體,係由上蓋及本體組合而成,該上蓋內設置一個橫長方形顯示幕,而本體前面上半部,規劃一個由多數方形及細長方形所構成之鍵盤操作部,緊鄰下方中間則設置一個由液晶面板所構成之橫長方形輸入墊,兩邊且分別具有倒角修飾之獨特半圓形、彎弧形所構成之操作鍵;再者,本體左、右兩側各設有插口及連接部,背面並配合內部之需要,形成突起或凹面形態,及具有橢圓形、圓形兩組支撐腳;收藏時,可將上蓋及本體相對折,於本體折葉下方之突出部內,且收藏著觸控筆;該整體新穎之設計,為本物品之創作特點。
    • 【物品用途】本创作系电子辞典,为可利用触摸笔,对输入垫以手写输入方式,用来查找生字、字汇、数据等。【创作特点】从各视图观之,主要特征为:本物品为扁长形体,系由上盖及本体组合而成,该上盖内设置一个横长方形显示幕,而本体前面上半部,规划一个由多数方形及细长方形所构成之键盘操作部,紧邻下方中间则设置一个由液晶皮肤所构成之横长方形输入垫,两边且分别具有倒角修饰之独特半圆形、弯弧形所构成之操作键;再者,本体左、右两侧各设有插口及连接部,背面并配合内部之需要,形成突起或凹面形态,及具有椭圆形、圆形两组支撑脚;收藏时,可将上盖及本体相对折,于本体折叶下方之突出部内,且收藏着触摸笔;该整体新颖之设计,为本物品之创作特点。
    • 100. 发明专利
    • 顯示模組 DISPLAY MODULE
    • 显示模块 DISPLAY MODULE
    • TWI287159B
    • 2007-09-21
    • TW090109626
    • 2001-04-23
    • 尾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CASIO KEISANKI KABUSHIKI KAISHA
    • 佐藤隆 TAKASHI SATO
    • G02FG09FH05K
    • 一種顯示模組,係將可撓配線板31之一端,在液晶顯示面板20之前基板21中,較端子酊接部21a端緣更朝面板內側僅內縮特定距離的區域上,黏接於該端子配接部21a,而使可撓配線板31在較該端子酊接部21a端緣更內側處呈彎曲狀的反折,而另一端則配置於液晶顯示面板20後面。
      藉此,可撓配線板31之反折部分,不致由液晶顯示面板20端面突出於外側,可不浪費空間的容納液晶顯示面板,而可獲得組裝容易且小型化之液晶顯示模組。
    • 一种显示模块,系将可挠配线板31之一端,在液晶显示皮肤20之前基板21中,较端子酊接部21a端缘更朝皮肤内侧仅内缩特定距离的区域上,黏接于该端子配接部21a,而使可挠配线板31在较该端子酊接部21a端缘更内侧处呈弯曲状的反折,而另一端则配置于液晶显示皮肤20后面。 借此,可挠配线板31之反折部分,不致由液晶显示皮肤20端面突出于外侧,可不浪费空间的容纳液晶显示皮肤,而可获得组装容易且小型化之液晶显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