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2. 发明公开
    • 新型芳香异戊烯基转移酶,编码其的核酸和其使用
    • CN101137663A
    • 2008-03-05
    • CN200680007767.0
    • 2006-01-27
    • 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都达特勒有限公司
    • T·葛山J·P·内尔S·P·理查德
    • C07H21/04
    • C12N9/1085
    • 根据本发明,涉及萘萜二醇(naphterpin)生物合成的一种新的芳香异戊烯基转移酶,Orf2,获自链霉菌属某种(Streptomyces sp.)的菌株CL190,已经被鉴定,而且阐述了其结构。这种异戊烯基转移酶能够催化异戊烯基基团与含芳香核的化合物之间的碳-碳键的形成,而且也表现出碳-氧键的形成活性。已经建立并细化了芳香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多种结晶结构,例如(1)异戊烯基转移酶与一种缓冲剂分子(TAPS)复合,(2)异戊烯基转移酶与二磷酸香叶酯(geranyl diphosphate(GPP))和二价镁离子的二元复合物,以及异戊烯基转移酶与一种非水解性的底物类似物,硫代二磷酸香叶酯(geranyl S-thiolodiphosphate(GSPP))的三元复合物,和或者(3)1,6-二羟基萘(1,6-DHN)或者(4)淡黄霉素(即2,5,7-三羟基-1,4-萘醌,它是1,3,6,8-四羟基萘(THN)的氧化产物))。这些结构已经分别被建立并分别细化至1.5,2.25,1.95和2.02。芳香异戊烯基转移酶的第一种结构呈现的是一种未曾预想到的非正则的(β/α)桶结构。这种带有芳香底物以及含异戊烯基底物和类似物的复合物勾勒出了其活性位点,且与提出的异戊烯基转移的亲电机理相一致。这些结构也为理解芳香异戊烯基转移酶这个结构独特的家族中的异戊二烯基链长度的测定和芳香共底物的识别提供了机理基础。这些结构信息有助于预测蛋白质的芳香异戊烯基转移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