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43. 发明专利
    • 扭力指示扳手
    • TW201831280A
    • 2018-09-01
    • TW106105653
    • 2017-02-20
    • 胡厚飛
    • 胡厚飛
    • B25B23/14B25B13/46
    • 本發明提供一種扭力指示扳手,其包括:一具有一扳動部及一支撐部的本體,扳動部能夠驅動工作物,本體具有一徑向線將扭力指示扳手區分為一逆時側區域與一順時側區域;一扭力桿,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扭力桿的第一端連接於支撐部,扭力桿的第一端與第二端間形成一偏位段,偏位段之軸心線位於逆時側區域,扭力桿之第二端能夠供使用者扳動,使扭力桿的偏位段自逆時側區域朝向順時側區域方向彈性彎曲;以及一指示裝置設置於本體與扭力桿之間,當扭力桿的偏位段自逆時側區域朝向順時側區域方向彈性彎曲時,能夠供使用者觀視扭力值。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指示扳手,其包括:一具有一扳动部及一支撑部的本体,扳动部能够驱动工作物,本体具有一径向线将扭力指示扳手区分为一逆时侧区域与一顺时侧区域;一扭力杆,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扭力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支撑部,扭力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间形成一偏位段,偏位段之轴心线位于逆时侧区域,扭力杆之第二端能够供用户扳动,使扭力杆的偏位段自逆时侧区域朝向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以及一指示设备设置于本体与扭力杆之间,当扭力杆的偏位段自逆时侧区域朝向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时,能够供用户观视扭力值。
    • 45. 发明专利
    • 電子扭力扳手
    • 电子扭力扳手
    • TW201127562A
    • 2011-08-16
    • TW099103336
    • 2010-02-04
    • 胡厚飛
    • 胡厚飛
    • B25B
    • B25B23/1425B25G1/066
    • 本發明係為一種電子扭力扳手,其具有一本體、一柄身及一感應件;該本體具有一驅動部及一桿身,其中該桿身具有一軸心線,桿身之一端為連接該驅動部,該桿身相對於驅動部之另一端設有一折彎部,其中該桿身之環側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感應部,當電子扭力扳手施做時,該桿身之軸心線為垂直於該驅動部所驅動之工作件之軸心上,該柄身具有一握持部及一折彎部,柄身之折彎部與本體之折彎部相連結,其中該柄身上設有一扭力顯示裝置;該感應件為裝設於該感應部上,該感應件為偵測該桿身之應變狀況後,將訊號透過線路傳送至扭力顯示裝置後運算並顯示出扭力值及後續施做的動態變化。
    • 本发明系为一种电子扭力扳手,其具有一本体、一柄身及一感应件;该本体具有一驱动部及一杆身,其中该杆身具有一轴心线,杆身之一端为连接该驱动部,该杆身相对于驱动部之另一端设有一折弯部,其中该杆身之环侧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感应部,当电子扭力扳手施做时,该杆身之轴心线为垂直于该驱动部所驱动之工作件之轴心上,该柄身具有一握持部及一折弯部,柄身之折弯部与本体之折弯部相链接,其中该柄身上设有一扭力显示设备;该感应件为装设于该感应部上,该感应件为侦测该杆身之应变状况后,将信号透过线路发送至扭力显示设备后运算并显示出扭力值及后续施做的动态变化。
    • 46. 发明专利
    • 防塵棘動扳手
    • 防尘棘动扳手
    • TWI345512B
    • 2011-07-21
    • TW098103010
    • 2009-01-23
    • 胡厚飛
    • 胡厚飛
    • B25B
    • B25B13/463
    • 本發明防塵棘動扳手包括一本體、一驅動體與一防塵圈,本體頭部第二側設有一個具抵接面的凸緣,驅動體的第二端設有一個抵接面,防塵圈係設於所述兩個抵接面之間,防塵圈的自然高度大於頭部抵接面至驅動體抵接面之間的垂直距離,而且防塵圈包括有三個縱向封閉單元,每一個縱向封閉單元具有一個沿著縱向軸延伸的厚度,縱向封閉單元的厚度小於驅動體抵接面沿著縱向軸至頭部抵接面的距離,如此,每一個縱向封閉單元不會同時受到兩個抵接面的擠壓,能夠使驅動體順暢的相對於本體頭部轉動,而且又能夠達到防塵的效果。
    • 本发明防尘棘动扳手包括一本体、一驱动体与一防尘圈,本体头部第二侧设有一个具抵接面的凸缘,驱动体的第二端设有一个抵接面,防尘圈系设于所述两个抵接面之间,防尘圈的自然高度大于头部抵接面至驱动体抵接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而且防尘圈包括有三个纵向封闭单元,每一个纵向封闭单元具有一个沿着纵向轴延伸的厚度,纵向封闭单元的厚度小于驱动体抵接面沿着纵向轴至头部抵接面的距离,如此,每一个纵向封闭单元不会同时受到两个抵接面的挤压,能够使驱动体顺畅的相对于本体头部转动,而且又能够达到防尘的效果。
    • 47. 发明专利
    • 三向棘輪扳手
    • 三向棘轮扳手
    • TWI334376B
    • 2010-12-11
    • TW097121128
    • 2008-06-06
    • 胡厚飛
    • 胡厚飛
    • B25B
    • B25B13/465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向棘輪扳手,其包括有一本體、一驅動件、二卡掣件、一控制件及一頂掣裝置。該本體一端設有一頭部,另端設有一握持部,該頭部設有一穿孔,其內緣環設有齒;該驅動件可轉動的設於頭部的穿孔內,其一端設有二相互連通的容置部,另端設有一結合部,該驅動件的中央設有一縱向的孔;該二卡掣件係相對的樞設於驅動件的容置部內,每一卡掣件的二端分別設有多個第一齒及第二齒,每一卡掣件的內側設有一定位部,該定位部具有一對應於第一齒的第一定位面、一對應於第二齒的第二定位面及一位於第一定位面與第二定位面之間的第三定位面;該控制件可轉動的設於驅動件的穿孔內,該控制件內設有一頂掣裝置,該頂掣裝置係可選擇性的彈性頂推於該二卡掣件的其一定位面;其中,當頂掣裝置彈性頂推於該二卡掣件的第三定位面時,該二卡掣件的第一齒係分別嚙合於頭部的齒,使該驅動件無法與頭部產生相對的轉動關係。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向棘轮扳手,其包括有一本体、一驱动件、二卡掣件、一控制件及一顶掣设备。该本体一端设有一头部,另端设有一握持部,该头部设有一穿孔,其内缘环设有齿;该驱动件可转动的设于头部的穿孔内,其一端设有二相互连通的容置部,另端设有一结合部,该驱动件的中央设有一纵向的孔;该二卡掣件系相对的枢设于驱动件的容置部内,每一卡掣件的二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齿及第二齿,每一卡掣件的内侧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具有一对应于第一齿的第一定位面、一对应于第二齿的第二定位面及一位于第一定位面与第二定位面之间的第三定位面;该控制件可转动的设于驱动件的穿孔内,该控制件内设有一顶掣设备,该顶掣设备系可选择性的弹性顶推于该二卡掣件的其一定位面;其中,当顶掣设备弹性顶推于该二卡掣件的第三定位面时,该二卡掣件的第一齿系分别啮合于头部的齿,使该驱动件无法与头部产生相对的转动关系。
    • 48. 发明专利
    • 防塵棘動扳手
    • 防尘棘动扳手
    • TW201028252A
    • 2010-08-01
    • TW098103010
    • 2009-01-23
    • 胡厚飛
    • 胡厚飛
    • B25B
    • B25B13/463
    • 本發明防塵棘動扳手包括一本體、一驅動體與一防塵圈,本體頭部第二側設有一個具抵接面的凸緣,驅動體的第二端設有一個抵接面,防塵圈係設於所述兩個抵接面之間,防塵圈的自然高度大於頭部抵接面至驅動體抵接面之間的垂直距離,而且防塵圈包括有三個縱向封閉單元,每一個縱向封閉單元具有一個沿著縱向軸延伸的厚度,縱向封閉單元的厚度小於驅動體抵接面沿著縱向軸至頭部抵接面的距離,如此,每一個縱向封閉單元不會同時受到兩個抵接面的擠壓,能夠使驅動體順暢的相對於本體頭部轉動,而且又能夠達到防塵的效果。
    • 本发明防尘棘动扳手包括一本体、一驱动体与一防尘圈,本体头部第二侧设有一个具抵接面的凸缘,驱动体的第二端设有一个抵接面,防尘圈系设于所述两个抵接面之间,防尘圈的自然高度大于头部抵接面至驱动体抵接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而且防尘圈包括有三个纵向封闭单元,每一个纵向封闭单元具有一个沿着纵向轴延伸的厚度,纵向封闭单元的厚度小于驱动体抵接面沿着纵向轴至头部抵接面的距离,如此,每一个纵向封闭单元不会同时受到两个抵接面的挤压,能够使驱动体顺畅的相对于本体头部转动,而且又能够达到防尘的效果。
    • 49. 发明专利
    • 三向棘輪扳手
    • 三向棘轮扳手
    • TW201000267A
    • 2010-01-01
    • TW097122942
    • 2008-06-19
    • 胡厚飛
    • 胡厚飛
    • B25B
    • B25B13/468B25B13/463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向棘輪扳手,其包括有一本體、一棘動件、二卡掣件及一控制件。該本體的一端設有一驅動部,該驅動部連接有一握持部,該驅動部設有一第一容置部,該驅動部與握持部間設有一第二容置部及一與第二容置部相切的第三容置部。該棘動件可轉動的設於本體的第一容置部內,該棘動件外緣的側壁面環設有齒。該二卡掣件係分別可滑移的設於本體的第二容置部內的二端,該二卡掣件相對於棘動件的一側設有齒,該二卡掣件相對端的頂面分別設有一導引部,該二卡掣件間設有一彈性體。該控制件樞設於本體的第三容置部內,該控制件內側的一端設有一對應於該二卡掣件的二導引部的控向部,該控向部的二外端角與控制件的樞轉中心間連線的夾角不大於100度。該控制件可於至少三個操作位置間移動,該控制件位於中間位置時,該控制件的控向部係未撥動該二卡掣件的二導引部,該二卡掣件的齒係分別嚙合於棘動件的齒。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向棘轮扳手,其包括有一本体、一棘动件、二卡掣件及一控制件。该本体的一端设有一驱动部,该驱动部连接有一握持部,该驱动部设有一第一容置部,该驱动部与握持部间设有一第二容置部及一与第二容置部相切的第三容置部。该棘动件可转动的设于本体的第一容置部内,该棘动件外缘的侧壁面环设有齿。该二卡掣件系分别可滑移的设于本体的第二容置部内的二端,该二卡掣件相对于棘动件的一侧设有齿,该二卡掣件相对端的顶面分别设有一导引部,该二卡掣件间设有一弹性体。该控制件枢设于本体的第三容置部内,该控制件内侧的一端设有一对应于该二卡掣件的二导引部的控向部,该控向部的二外端角与控制件的枢转中心间连接的夹角不大于100度。该控制件可于至少三个操作位置间移动,该控制件位于中间位置时,该控制件的控向部系未拨动该二卡掣件的二导引部,该二卡掣件的齿系分别啮合于棘动件的齿。
    • 50. 外观设计
    • 單向棘輪扳手
    • 单向棘轮扳手
    • TWD105029S
    • 2005-06-11
    • TW092306745
    • 2003-11-07
    • 胡厚飛
    • 胡厚飛
    • (一)物品用途:
      本創作係有關於扳手,尤指一種單向棘輪扳手之新式樣設計。(二)創作特點:
      請參看諸圖示所示者,本創作其主要係提供一種特殊造型之單向棘輪扳手,首先提到在審查基準第3-2-15頁圖十八文中提到:成熟期的產品因受限較大故近似範圍較窄,必須近乎相同才可判斷相同;而本案單向棘輪扳手的線條皆是以流暢之導弧線條相連,整體營造出一種圓潤而厚實的造形;再者,棘輪扳手頭部的棘輪環呈現出立體凹凸的線條,其環狀排列的特殊形態,不但造型特殊新穎,且非常具有摩登現代感,給予棘輪扳手一種抽象之藝術造型,有別於一般棘輪扳手之平凡設計,有效地加強了棘輪扳手之新視覺新美感,如此之組合使得原本較為死板剛硬氣息之棘輪扳手亦能展現運用特別造型及現代感之一面,同時展現出一種特殊的風格,並灌注了棘輪扳手一種新的設計生命,更能給予消費者煥然一新的視覺效果,故本案符合新式樣申請之要件。
    • (一)物品用途: 本创作系有关于扳手,尤指一种单向棘轮扳手之新式样设计。(二)创作特点: 请参看诸图标所示者,本创作其主要系提供一种特殊造型之单向棘轮扳手,首先提到在审查基准第3-2-15页图十八文中提到:成熟期的产品因受限较大故近似范围较窄,必须近乎相同才可判断相同;而本案单向棘轮扳手的线条皆是以流畅之导弧线条相连,整体营造出一种圆润而厚实的造形;再者,棘轮扳手头部的棘轮环呈现出三維凹凸的线条,其环状排列的特殊形态,不但造型特殊新颖,且非常具有摩登现代感,给予棘轮扳手一种抽象之艺术造型,有别于一般棘轮扳手之平凡设计,有效地加强了棘轮扳手之新视觉新美感,如此之组合使得原本较为死板刚硬气息之棘轮扳手亦能展现运用特别造型及现代感之一面,同时展现出一种特殊的风格,并灌注了棘轮扳手一种新的设计生命,更能给予消费者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故本案符合新式样申请之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