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申请号 CN200810006548.1 申请日 2008-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1276168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1
申请人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发明人 水口浩司;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使得在需要后处理的印刷处理的执行过程中,通过限制自动供纸切换部的动作来避免浪费印刷,从而能够抑制材料成本。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张数管理部,管理执行被印刷纸张的后处理的修整器的按每纸张属性设定的上限处理张数;自动供纸切换部,在容纳有纸张属性不同的纸张的多个供纸部之中,当在向初期被选的供纸部供纸的纸张进行印刷处理过程中所述供纸部的纸张用完时,切换到其他供纸部继续印刷处理;供纸部切换判别部,在设定了后处理的印刷处理当中,当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用完时,根据印刷张数以及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判别是否使所述自动供纸切换部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修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张数管理部,管理针对修整器进行设定的每种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 自动供纸切换部,当初期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用完时,切换到容纳有与该纸张相同尺寸的纸张的其他供纸部;以及 供纸部切换判别部,在编入由修整器进行的后处理的印刷处理过程中,当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用完时,根据印刷张数以及与通过所述自动供纸切换部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判别是否使自动供纸切换部工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部切换判别部在根据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超过基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禁止所述自动供纸切换 部工作。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部切换判别部在根据原稿张数和印刷模式算出的印刷张数超过基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禁止所述自 动供纸切换部工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原稿计数部,计数印刷对象原稿的张数,其中,在由所述原稿计数部计数的原稿张数确定之前,所述供纸部切 换判别部禁止所述自动供纸切换部的工作。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稿计数部,计数印刷对象原稿的张数;和供纸停止部, 其中,当根据由所述原稿计数部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不足 基于成为所述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所述供纸 部切换判别部允许所述自动供纸切换部工作,其后,当根据所述原稿计数部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超过所述上限处理张数时,所述供纸停 止部停止从所述供纸部供纸。
6. —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修整器,所述 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张数管理步骤,管理针对修整器而设定的每种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自动供纸切换步骤,当初期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用 完时,切换到容纳有与该纸张相同尺寸的纸张的其他供纸部;以及供纸部切换判别步骤,在编入由修整器进行后处理的印刷处理过程 中,当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用完时,根据印刷张数以及与在所述自动供纸 切换步骤中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判别 是否使自动供纸切换步骤执行。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纸部切换判别步骤中,当根据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超过 基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禁止所述自动 供纸切换步骤的执行。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纸部切换判别步骤中,当根据原稿张数和印刷模式算出的印 刷张数超过基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禁 止所述自动供纸切换步骤的执行。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稿计数步骤,计数印刷对象原稿的张数,在由所述原稿计数步骤计数的原稿张数确定之前,所述判别供纸部切 换步骤禁止所述自动供纸切换步骤的执行。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稿计数步骤,计数印刷对象原稿的张数;和供纸停止步骤,其中,当根据所述原稿计数步骤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不足 基于成为所述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所述判别供纸部切换步骤允许所述自动供纸切换步骤的执行,其后,当根据所述原 稿计数步骤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超过所述上限处理张数时,所 述供纸停止步骤停止从所述供纸部供纸。

说明书全文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张数管理 部,管理针对装订机或穿孔机(穿孔机构)等的后处理装置(以下记为"修整器(fmisher)")按纸张属性设定的上限处理张数;以及自动供纸切 换部,在分别容纳了纸张属性不同的纸张的多个供纸部之中,当初期被选 的供纸部的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用尽时,切换到其他供纸部从而继续印 刷处理。另外,本发明还设计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背景技术以往,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自动供纸切换部(以下记为"ATS (Auto Tray Selector)"),该自动供纸切换部在印刷处理过程中当供纸 盒因无纸等原因不能供纸时,自动地切换到容纳有相同纸张尺寸的其他供 纸盒来继续供纸。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82319号公报中提出了具有ATS的图 像形成装置,按普通纸或背面纸(正面被印刷过的纸张)等特定的纸张种 类来设定供纸盒的切换条件,在印刷处理过程中当供纸盒的纸张用完而不 能供纸时,切换到从预先容纳有允许切换的种类的纸张的供纸盒进行供纸 来继续印刷。通过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8231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能够排 除如在用普通纸印刷的过程中混入背面纸之类的不符用户意愿的纸张组 合,且同时能够继续印刷,从而能够在不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下进行满足 用户的多样要求的供纸。但是,对于对从图像形成装置中输出的纸张进行装订处理或穿孔处理 等的修整器,对应表示纸张厚度的纸张属性信息,预先设定能够处理的上 限处理张数。这是因为修整器可正常操作的纸张的张数受限于该纸张厚度的缘故。在这种具备修整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伴有后处理的图像形成动作 中,当ATS功能工作而选择了纸张厚度不同的纸张时,能够对该纸张进行 后处理的上限处理张数被更换或维持为与条件严格的厚纸相对应的上限处 理张数。具体地,下面例示"纸张种类"为"普通纸"和"优质纸"的同尺寸 的纸张被容纳在两个不同的供纸盒中,并且装订机的上限处理张数分别被设定为"普通纸"是30张、"优质纸"是20张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设定为以25张的输出纸张数在"普通纸"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处理的执行过程中,在从容纳有"普通纸"的纸盒供应了 15张纸的时刻断纸、通过ATS从容纳有"优质纸"的纸盒供应第16张以后的纸张的情况时,如总印刷张数达到与"优质纸"相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20张则判定为不能装订,从而该印刷处理被中断。这种情况下,因为发生了在未完成所设定的25张印刷的情况下印刷工作被中断的不便事态,因而失去了通过自动供纸切换部提高工作效率的意义。其后,即使向纸盒补充"普通纸"继续该印刷处理,也成为"普通 纸"和"优质纸"混合在印刷纸张中的不自然状态,迫切需再用"普通 纸"再次印刷,从而浪费了用"优质纸"输出的印刷纸张。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需要后处理的印刷处理 的执行过程中,通过限制自动供纸切换部的动作来避免浪费印刷,从而能 够控制材料成本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张数管理部,管理修整器的按每种纸张属性设定的上限处理张数,该修整器执行被印刷的纸张的后处理;自动供纸切换部,在容纳有纸张属性不同的纸张的多个供纸部 之中,当在向初期被选的供纸部供纸的纸张进行印刷处理的过程中所述供 纸部的纸张用完时,切换到其他供纸部;其中,还具备供纸部切换判别部,在被设定为进行后处理的印刷处理过程中,当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用 完时,根据印刷张数、以及与通过所述自动供纸切换部成为切换候补的供 纸部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判别是否使所述自动供纸切换部工 作。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 置具备修整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张数管理步骤,管理针对修整器而设定的每种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 数;自动供纸切换步骤,当初期被选的供纸部的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用 完时,切换到容有与该纸张相同尺寸的纸张的其他供纸部;以及供纸部切换判别步骤,在编入由修整器进行后处理的印刷处理过程中,当被选的供 纸部的纸张用完时,根据印刷张数、以及与在所述自动供纸切换步骤中成 为切换候补的供纸部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判别是否使自动供 纸切换步骤执行。另外,其他发明通过参照以下的实施例明确示出。附图说明图l是关于本发明的复印机的主要部件结构图;图2是复印机的说明图;图3A是示出纸张种类与可后处理张数的关系的数据表;图3B是容纳在各供纸盒的纸张的纸张种类和纸张尺寸的存储数据;图3C是供纸中的供纸盒断纸时的警告画面;图4是说明关于存储器存储印刷系统的供纸部的切换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关于第一并行印刷系统的供纸部的切换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关于第二并行印刷系统的供纸部的切换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电子照相方式的 复印机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复印机l包括:操作部IO,设有具备触摸面板式的液晶画面的显示部和具备硬件按键的输入部;原稿放置部11,放置原 稿;图像读取部12;图像处理部13;图像形成部15;作为供纸部的供纸 盒14;以及修整器16等。通过图像读取部12,经CCD依次读取放置在原稿放置部11上的一连 串的原稿,生成经光电转换的图像数据。针对在图像读取部12生成的图 像数据,由图像处理部13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在图像形成部15,根据在图像处理部13中被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在 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像,然后将调色剂像转印、定影在从上下具备多层的 供纸盒14 (14a〜14d)中的任一个运送过来的纸张上。从图像形成部15输出的纸张在由修整器16实施装订等后处理后,被 排出到排纸托盘17中。如图l所示,设有控制操作部IO的操作控制部100、控制图像读取部 12的图像读取控制部120、控制供纸盒14及图像输出部15的图像输出控 制部150、以及控制修整器16的后处理控制部160,各控制部经由总线与 统一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系统控制部18连接。各控制部具备CPU、存储有在CPU中执行的控制程序的ROM、以及 作为工作区域的RAM等,在各控制部中生成的控制数据或图像数据等经 由总线被收发。操作控制部100将操作员经触摸面板或硬件按键等输入部101的操作 输入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部18,根据来自系统控制部18的显示指示将对 应的显示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02上。图像读取控制部120对原稿运送机构、光源及CCD等进行控制,生 成与被放置在原稿放置部11上的一连串的原稿相对应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13进行由图像读取部12读取的图像数据的灰度修正、色 彩修正,以及放縮处理等而生成输出图像数据。图像输出控制部150对感光体单元及显影单元进行控制,形成基于输 出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像,并且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经由纸张运送机构从供纸 盒14运送来的纸并且,图像输出控制部150从设置在各供纸盒14上的断纸传感器140 接收断纸检测信号,向系统控制部1S输出纸张被用完的供纸盒14的信 息。后处理控制部160通过控制被组装在修整器16上的装订机或穿孔 机,根据操作员设定的后处理模式,在从图像输出部15输出的纸张上进 行装订或穿孔等后处理并将其排出到排纸托盘17。通过构成系统控制部18的CPU、在CPU中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外 围电路而构成控制该复印系统的多个功能,其中作为本发明中的功能 块,构建有图1中所示的张数管理部180、自动供纸切换部181、供纸部 切换判别部1S2、原稿计数部183、以及供纸停止部184等。以下依次对各功能块进行说明。张数管理部180管理针对修整器16而设定的每种纸张属性的上限处 理张数,如图3A所示,其包括规定了纸张种类、即表示纸张厚度的纸张 属性和对应纸张种类的后处理的上限处理张数的数据表。该数据表被预先 存储在系统控制部18的RAM或ROM中。在该数据表中,纸张属性以"普通纸"、"再生纸"、"优质纸"、 以及"彩色纸"表示"纸张种类",但是纸张属性只要是单位面积的重量 (g/m2)等能够特定纸张厚度的信息就可以。如图4所示,当被操作员经操作部IO选择伴有由修整器16进行后处 理的印刷处理(Sl)、操作幵始键时(S2),系统控制部18经图像读取 控制部120启动一连串的原稿的读取动作(S3)。在图像读取部12中生成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中,通过原稿计 数部183对原稿张数进行计数(S4)。张数管理部180从该数据表中读出对应容纳在初期被选的供纸盒14 中的纸张的上限处理张数,与根据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作比较 (S5)。其结果,在印刷张数比上限处理张数少时,系统控制部18经图像输 出控制部150开始印刷处理(S6),然后,张数管理部180将与容纳在初 期被选的供纸盒14中的纸张相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作为该印刷处理的上限处理张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在印刷张数比上限处理张数多时,系统控制部18经操作 控制部100向显示部显示如"因超过张数,不能印刷"之类的警告信息来 禁止印刷(S7)。在分别容纳了纸张属性不同的纸张的多个供纸盒14之中,当初期被 选的供纸盒14的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用完时,自动供纸切换部181从 RAM读出有关图3B所示的被容纳在各供纸盒14 (14a〜14d)中的纸张的 种类和纸张尺寸的信息,执行向容纳相同尺寸纸张的其他供纸盒14切换 而继续印刷处理的ATS功能。而且,如果初期被选的供纸盒14的纸张是"普通纸"、"再生 纸"、以及"优质纸"中的任一种,则自动供纸切换部181选择容纳有尺 寸相同且纸张属性相同的纸张的其他供纸盒14,如果没有相同纸张属性的 纸张,则选择尺寸相同且容纳有"普通纸"、"再生纸"、以及"优质 纸"中的任一种的其他供纸盒14。另外,如果被选的供纸盒14的纸张为 "彩色纸",则选择容纳有相同尺寸、相同颜色的"彩色纸"的其他供纸 盒14。并且,有关纸张的种类和纸张尺寸的信息,通过由操作员经操作部10 进行设定输入而获得,或者通过读入设置在供纸盒的尺寸传感器或种类传 感器中的值而获得。例如,在选择了不伴有由修整器16进行的后处理的印刷处理的情况 下,系统控制部18控制图像输出控制部15使得从由自动供纸切换部181 选择的新供纸盒继续供纸,从而继续该印刷处理。此外,当初期被选的供纸盒14的纸张在印刷处理过程中用完时,如 果其他供纸盒中没有同尺寸的纸张,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并不工作,系统 控制部18中断该印刷处理。此时,系统控制部18经操作控制部100在显示部102显示如图3C所 示的警告画面,在处理该显示的操作员向供纸盒补充了纸张后,再开始该 印刷处理。例如,当第一盒14a中容纳有A4尺寸的普通纸、第二盒14b中容纳有A4尺寸的优质纸、第三盒14c中容纳有A3尺寸的普通纸、第四盒14d 中容纳有B4尺寸的彩色纸的时候,如果在初期选择第一盒14a的印刷处 理的执行过程中发生断纸,则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将供纸盒切换到第二盒 14b。但是,在印刷处理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初期被选的第三盒14c发生纸 张断纸,因为没有容纳相同尺寸纸张的供纸盒,因而不执行供纸盒的自动 切换。接下来,详细说明与伴有由修整器16进行的后处理的印刷处理有关 的自动供纸切换部181的动作。在伴有由修整器16进行的后处理的印刷处理的过程中,当被选的供 纸盒14的纸张用完时(S8),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根据由张数管理部 180管理的上限处理张数(参照图3A)和通过自动供纸切换部181成为切 换候补的供纸盒的纸张属性(参照图3B),判别是否使自动供纸切换部 181工作(S9)。即使根据由原稿计数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比通过张 数管理部180管理的上限处理张数少,但当其超过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 盒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时,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也禁止自动 供纸切换部181工作。其结果,系统控制部18中断印刷(S11),并且显示图3C所示的警 告画面(S12)。在操作员补充了纸张(SB)后再开始印刷处理 (S14)。另一方面,当根据由原稿计数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 比由张数管理部180管理的上限处理张数少,并且不超过与成为切换候补 的供纸盒的纸张属性对应的上限处理张数时,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允许 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10),并且结束印刷处理(S15)。因此,预先避免了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导致继续印刷处理的结 果,即在印刷张数达到上限处理张数的时刻,该印刷处理在中途被停止的 这种不便事态的发生。在这里,根据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是以单面印刷模式进行印刷时所需要的印刷张数。但是,在单面原稿双面印刷模式或将两张原稿縮小而 印刷在一张纸的单面上的汇集印刷模式中,印刷张数为单面印刷模式下的 1/2,当组合双面印刷模式和汇集印刷模式时,印刷张数为单面印刷模式下 的1/4,故不能单从原稿张数算出印刷张数。因此,在原稿张数和印刷张数不同的印刷处理中,希望能够根据原稿 张数和印刷模式算出印刷张数。而且,作为算出印刷张数的基础的印刷模 式包括:单面原稿/双面原稿、单面印刷/双面印刷、以及汇集印刷中的任 一或组合。这种情况下,当根据原稿张数和印刷模式算出的印刷张数超过基于成 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时,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能够禁止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这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是同样的。以上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中,在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对允许或禁止自 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进行判断的时刻,需要掌握印刷张数。因此,能够 适用于如由图像读取部12读取全部原稿,并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图像 数据依次进行印刷处理的存储器存储印刷系统。另一方面,为了縮短第一复印时间,在图像读取部12依次读取原稿 的同时执行印刷、即所谓采用并行印刷方式的系统中,当印刷处理过程中 供纸盒发生断纸时,有时在该时刻全部的原稿张数还没有被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无法对允许或禁止自动供纸切 换部181工作进行适当判断。为了防备这种情况而配备了原稿计数部183,以图像读取部12读取原 稿生成的图像数据数目作为原稿张数进行计算。而且,在由供纸部切换判 别部182进行的是否允许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的判定中使用通过该原 稿计数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在第一并行印刷系统中,在伴有由修整器16进行后处理的印刷处理 当中,当被选的供纸盒14的纸张用完时,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禁止自 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直至全部的原稿张数被原稿计数部183计数完为 止。并且,在供纸盒14中容纳有足够张数的纸张的情况,在超过对应该 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的时刻,系统控制部中断印刷处理。以下根据图5所示的流程图对此时复印机1的供纸部切换动作进行说明。在印刷处理过程中,当初期被选的供纸盒的纸张用完时(SA1),如 果该印刷处理之中没有编入由修整器16进行的后处理(SA2),则自动供 纸切换部181工作,继续印刷处理(SA3)。如果在该印刷处理之中编入有由修整器16进行的后处理(SA2),则 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禁止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A4),印刷处理 被暂时中断,并且继续原稿的读入处理(SA5)。此时,图像处理部12生 成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中,通过原稿计数部183来计算原稿张数。在此时刻,印刷系统从并行印刷系统变换为存储器存储印刷系统。在由图像读取部12读取了全部的原稿并被原稿计数部183计数的原 稿张数确定时(SA6),根据被原稿计数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 刷张数是否比被张数管理部180管理的上限处理张数少,以及是否超过对 应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来判定是否使自动 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A7)。当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禁止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时(SA8), 在显示部102中显示警告画面(SA9),其后,在由操作员向断纸张的供 纸盒补充了纸张后(SA10),再次开始印刷处理(SA12)。当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允许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时(SA8), 通过自动供纸切换部181选择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SA11),再次开始 在步骤SA5中被中断的印刷处理(SA12)。以下对第二并行印刷系统进行说明,对于该第二并行印刷系统,在伴 有由修整器16进行的后处理的印刷处理当中,即使被选的供纸盒14的纸 张用完时,也维持着并行印刷系统。当供纸盒14的纸张用完的时候,如果在该时刻根据由原稿计数部183 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比张数管理部180管理的上限处理张数 少,并且不超过对应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的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则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允许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其后,如果根据由原稿计数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超 过某一较少的上限处理张数,则通过供纸停止部184强制停止从切换后的 供纸盒14供纸。而且,在此情况中,当供纸盒14容纳有足够张数的纸张时,在超过 对应该纸张属性的上限处理张数的时刻,由系统控制18中断印刷处理。 以下根据图6所示的流程图对此时复印机1的供纸部切换动作进行说明。印刷处理过程中,初期被选的供纸盒的纸张用完(SB1),如果该印 刷处理之中没有设定由修整器进行的后处理(SB2),则自动供纸切换部 181工作(SB3),继续印刷处理。当在该印刷处理中编入了由修整器进行的后处理(SB2),并且原稿 计数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没有确定时(SB4),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 允许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B5),自动供纸切换部181进行工作而 继续印刷处理(SB6)。这是为了尽可能地继续印刷处理。原稿计数部183继续原稿张数的计数(SB7),如果印刷张数比与初 期被选的供纸盒14或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14的纸张属性对应的某一较 少的上限处理张数少(SB8),就继续印刷处理,当印刷张数超过该上限 处理张数时(SB8),由供纸停止部184强制停止供纸(SB9),中断印 刷处理(SB12)。在步骤SB4中,当原稿计数部183计数的原稿张数被确定时,根据以 原稿张数算出的印刷张数是否不足与初期被选的供纸盒14或成为切换候 补的供纸盒14的纸张属性对应的某一较少的上限处理张数,由供纸部切 换判别部182判定是否使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B10)。当印刷张数不足该较少的上限处理张数时,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使 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Bll、 SB3),继续印刷处理。当印刷张数超过该较少的上限处理张数时,供纸部切换判别部182禁 止自动供纸切换部181工作(SB11),中断印刷处理(SB12)。步骤SB12之后,在显示部102中显示警告画面(SB13),当由操作员向断纸张的供纸盒补充了纸张后(SB14),再次开始印刷处理 (SB15)。以下针对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供纸部切换判别部或停止供纸部,被 与印刷张数作比较的上限处理张数是与容纳在切换候补的供纸盒中的纸张 的纸张属性对应的值的情况,但上限处理张数也可以根据从初期被选的供 纸盒或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供纸的张数被设定为可变的值。例如,当作为印刷纸张使用"普通纸"和"优质纸"时,能够将各印 刷张数相对于对应"普通纸"和"优质纸"的上限处理张数的比例加在一 起的值作为上限处理张数。具体举例来说,当"普通纸"的上限处理张数被设定为30张、"优 质纸"的上限处理张数被设定为20张时,对"普通纸"1张计算成"优质 纸"1.5张,当从初期被选的供纸盒的"普通纸"供纸张数是10张时,能 够从成为切换候补的供纸盒的"优质纸"供应的纸张数用(20 — 10) /1.5 的运算算出。上述的任何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内容不限 定在该记载,更不用说各部的具体结构在通过本发明所取得作用效果的范 围中能够适当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