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具有节省蹬伸功能的结构及鞋

申请号 CN202311738726.0 申请日 2023-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7547084A 公开(公告)日 2024-02-13
申请人 北京幻羽梦想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孟欢欢;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具有节省蹬伸 力 功能的 鞋 结构及鞋,其中,鞋结构包括: 中底 、弹性组件以及外底;中底包括:上层中底、 碳 板以及下层中底;上层中底、碳板以及下层中底由上到下依次层叠排布并连接;弹性组件一端环绕脚踝部位,另一端依次穿过上层中底和碳板,并与碳板相连接;外底位于下层中底的下方,且与下层中底连接。本发明中的鞋结构在做蹬伸时可以提高力的传递效率,降低小腿后侧肌群蹬伸力。
权利要求

1.具有节省蹬伸功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底(1),所述中底(1)包括:上层中底(11)、板(12)以及下层中底(13);所述上层中底(11)、碳板(12)以及下层中底(13)由上到下依次层叠排布并连接;
弹性组件(2),所述弹性组件(2)一端环绕脚踝或小腿部位,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层中底(11)和碳板(12),并与所述碳板(12)相连接;
外底(3),所述外底(3)位于所述下层中底(13)的下方,且与所述下层中底(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底(11)包括:外轮廓(111)和用于容纳脚部的容纳部(112);所述外轮廓(111)设置于所述容纳部(112)的外围;所述外轮廓(11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弹性组件(2)穿过的穿插孔(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板(12)包括:前掌部(121)、中腰部(122)、后跟部(123)以及延长部(124);所述前掌部(121)、中腰部(122)、后跟部(123)以及延长部(124)顺次连接;所述前掌部(121)向上的起翘弧度为10°‑
16°;所述中腰部(122)向上凸起3‑6mm;所述延长部(124)向上的起翘弧度为30°‑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3)的底部设置防滑,所述防滑凸块包括:横向圆矩形块(31)和纵向圆角矩形块(32);所述横向圆角矩形块(31)布置于在所述外底(3)的底面,所述纵向圆角矩形块(32)布置在所述外底(3)的前脚掌着地部位和后脚跟着地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连接部(22)以及衔接部(23);所述束紧部(21)连接成半环形,所述束紧部(2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部(22),所述衔接部(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22)连接;所述穿插孔(113)设有两个,所述连接部(22)穿过所述穿插孔(113)和所述碳板(12)后与所述衔接部(23)连接,且所述衔接部(23)置于所述碳板(1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板(12)的侧面与所述连接部(22)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凹槽(125),所述连接部(22)置于所述凹槽(125)内;所述碳板(12)的底面设有容纳所述衔接部(23)的容纳槽(12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连接部(22)以及衔接部(23);所述束紧部(21)连接成环形,所述连接部(22)的一端与所述束紧部(21)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23);所述碳板(12)与所述衔接部(23)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长形孔(127);所述连接部(22)穿过穿插孔(113),所述衔接部(23)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长形孔(127)后重新与所述连接部(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连接部(22)以及衔接部(23);所述束紧部(21)连接成环形,所述碳板(12)与衔接部(23)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长形孔(127);两个所述连接部(22)均与所述束紧部(21)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2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同时与所述衔接部(23)的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2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穿插孔(113)和两个所述长形孔(127)后重新与所述衔接部(2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组件(2)还包括限位部(24),所述限位部(24)为环形,且固定于后跟港宝(4)处,所述衔接部(23)穿过所述限位部(24)与所述穿插孔(113)连接。
10.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鞋底结构的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鞋底结构。

说明书全文

具有节省蹬伸功能的结构及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鞋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及鞋。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运动鞋制品包括两个主要组件:鞋面鞋底结构。鞋面相对于鞋底结构牢固地容纳足部并定位足部,运动蹬伸时将一部分蹬伸力传递到鞋底,鞋面具有保护足部并提供通的构造,从而使足部降温排汗。鞋底结构可以和鞋面下表面链接,并且通常在足底与地面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鞋底结构主要用于缓冲地面反作用力并储存能量、控制足部防止过渡内外翻增加足部稳定性、回弹储存的能量等作用。
[0003] 鞋底结构主要包括大底中底,大底主要用于和地面直接接触,起到抓地、防滑、耐磨等作用;中底主要起到缓震、稳定、回弹能量等作用。目前,跑鞋中底结构又分为上层中底、夹层板材和下层中底,夹层板材可以使TPU类板材,也可以是纤维类板材,夹层板材在跑鞋中主要起到增加纵向弯折刚度,减少跖趾关节能量损失的作用。
[0004] 现有的碳板类跑鞋,尤其是对于精英跑者提供的碳板跑鞋,相较普通没有中底夹层板材的跑鞋来说,碳板跑鞋的纵向弯折刚度较大,脚蹬地时支点靠前,阻力臂较动力臂增加比例更大,造成小腿后侧肌群需要更多的力完成蹬伸过程。研究表明,跑者在拉松跑步后程,小腿后侧肌群疲劳程度加剧,掉速较明显,碳板跑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跑者马拉松后程的运动表现。另外,由于碳板类跑鞋纵向弯折刚度大,蹬伸时,后跟有掉跟趋势,且力主要通过足跟与鞋后跟港宝处的摩擦,及足背处鞋面将力传递到鞋底,如图1所示,如此,分散了力的传递,从而降低了运动表现。
[0005] 因此,研究出一种在蹬伸时可以提高力传递效率,降低小腿后侧肌群蹬伸力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及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蹬伸时可以提高力传递效率,降低小腿后侧肌群蹬伸力的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及鞋。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包括:
[0009] 中底,所述中底包括:上层中底、碳板以及下层中底;所述上层中底、碳板以及下层中底由上到下依次层叠排布并连接;
[0010]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一端环绕脚踝或小腿部位,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层中底和碳板,并与所述碳板相连接;
[0011] 外底,所述外底位于所述下层中底的下方,且与所述下层中底连接。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弹性组件在跑步时提供类似跟的弹性力,在前脚掌着地缓冲阶段协助跟腱,防止踝关节过度背屈,同时弹性组件被拉长,储存弹性势能,在蹬伸阶段释放弹性势能协助跟腱完成踝关节跖屈,可以在缓冲和蹬伸阶段降低小腿后侧肌群做功。
[0013] 优选的,所述上层中底包括:外轮廓和用于容纳脚部的容纳部;所述外轮廓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围;所述外轮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弹性组件穿过的穿插孔。
[0014] 优选的,所述碳板包括:前掌部、中腰部、后跟部以及延长部;所述前掌部、中腰部、后跟部以及延长部顺次连接;所述前掌部向上的起翘弧度为10°‑16°;所述中腰部向上凸起3‑6mm;所述延长部向上的起翘弧度为30°‑45°。延长部主要起到延长动力臂,连接弹性组件,实现力传递的作用;后跟部主要起到力传递的作用;中腰部主要起到在缓冲阶段辅助足弓缓冲及动力传递的作用;前掌部起到延长蹬伸支点位置的作用;整体起到增加跑鞋纵向弯折刚度的作用。具有后跟延长部起翘弧度的碳板便于后跟着地的跑者着地过程更加流畅,并且可以减缓着地速度,降低冲击力;并且方便与弹性组件相连,使蹬伸力主要集中在后跟处;同时使蹬伸力向前掌支点方向传递更流畅,提高力传递效率。
[0015] 优选的,所述外底的底部设置防滑,所述防滑凸块包括:横向圆矩形块和纵向圆角矩形块;所述横向圆角矩形块布置于在所述外底的底面,所述纵向圆角矩形块布置在所述外底的前脚掌着地部位和后脚跟着地部位。横向圆角矩形块主要用于着地时防止鞋纵向滑动,纵向圆角矩形块用于后跟或前脚掌着地时防止鞋横向滑动。
[0016]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束紧部、连接部以及衔接部;所述束紧部连接成半环形,所述束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衔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穿插孔设有两个,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穿插孔和所述碳板后与所述衔接部连接,且所述衔接部置于所述碳板的底部。弹性组件可以起到固定脚踝的作用,当跑步蹬伸时,力可以通过弹性组件传递到下层中底的底部,与传统鞋蹬伸力通过脚背鞋面和后跟港宝分散传递到鞋底不同,并且弹性组件可以将蹬伸力更加集中在足跟处后方,有助于增加蹬伸动力臂。
[0017] 优选的,所述碳板的侧面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凹槽,所述连接部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碳板的底面设有容纳所述衔接部的容纳槽。凹槽和容纳槽的设置方便弹性组件与下层中底进行连接。
[0018]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束紧部、连接部以及衔接部;所述束紧部连接成环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束紧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所述碳板与所述衔接部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长形孔;所述连接部穿过穿插孔,所述衔接部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长形孔后重新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0019]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束紧部、连接部以及衔接部;所述束紧部连接成环形,所述碳板与衔接部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长形孔;两个所述连接部均与所述束紧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同时与所述衔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衔接部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穿插孔和两个所述长形孔后重新与所述衔接部连接。
[0020] 优选的,弹性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环形,且固定于后跟港宝处,所述衔接部穿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穿插孔连接。
[0021] 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鞋底结构的鞋,包括所述的鞋底结构。
[0022]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及鞋,其有益效果为:
[0023] (1)本发明中通过后脚跟处延长的碳板和弹性组件共同作用较传统鞋增加了动力臂,在蹬伸时能够降低小腿后侧肌群蹬伸力;
[0024] (2)弹性组件将蹬伸力主要作用于后脚跟处,更符合人体足部解剖学特征,类似于跟腱将力施加在根骨上,较传统鞋力更加集中,有助于提高力传递效率。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现有碳板类跑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鞋结构的爆炸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上层中底的俯视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上层中底的仰视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碳板的俯视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碳板的仰视图;
[0033]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碳板的侧视图;
[0034]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下层中底的俯视图;
[0035]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下层中底的仰视图;
[0036]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外底的俯视图;
[0037]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外底的仰视图;
[0038]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足杠杆示意图;
[0039]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鞋结构的爆炸图;
[0040]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碳板长形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碳板与弹性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上层中底的俯视图;
[0044]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上层中底的仰视图;
[0045]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3中鞋结构的爆炸图;
[0046]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3中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3中中底和弹性组件穿着在脚上的示意图;
[0048]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4中弹性组件与鞋的后跟港宝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5中弹性组件与鞋的后跟港宝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其中,图中,
[0051] 1‑中底;
[0052] 11‑上层中底;
[0053] 111‑外轮廓;112‑容纳部;113‑穿插孔;
[0054] 12‑碳板;
[0055] 121‑前掌部;122‑中腰部;123‑后跟部;124‑延长部;125‑凹槽;126‑容纳槽;127‑长形孔;
[0056] 13‑下层中底;
[0057] 2‑弹性组件;
[0058] 21‑束紧部;22‑连接部;23‑衔接部;24‑限位部;
[0059] 3‑外底;
[0060] 31‑横向圆角矩形块;32‑纵向圆角矩形块;
[0061] 4‑后跟港宝;
[0062] 41‑连接孔;
[0063] A‑箭头指示鞋面的力传递到鞋底;B碳板延长部位;C‑跖趾关节;D‑支点;F1‑动力;F2‑阻力;L1‑阻力臂;L2‑动力臂;L3‑延长动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65] 实施例1:
[0066]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的鞋结构,包括:
[0067] 中底1,中底1包括:上层中底11、碳板12以及下层中底13;上层中底11、碳板12以及下层中底13由上到下依次层叠排布并连接;
[0068] 弹性组件2,弹性组件2一端环绕脚踝部位,另一端依次穿过上层中底11和碳板12,并与碳板12相连接;
[0069] 外底3,外底3位于下层中底13的下方,且与下层中底13连接。
[0070]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层中底11包括:外轮廓111和用于容纳脚部的容纳部112;外轮廓111设置于容纳部112的外围;外轮廓11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弹性组件2穿过的穿插孔113。上层中底11包括以下化学发泡材料或者超临界发泡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材料:浇注型聚酯、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包含芳香族型和脂肪族型)、聚酰胺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上层中底11硬度为38‑55C,密度为0.07‑0.21g/cm3,回弹大于60%。上层中底11在前脚掌部位最宽为110mm±5mm,厚度为10mm±5mm,在后脚跟处最宽为86mm±5mm,厚度为15mm±5mm。
[0071]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碳板12包括:前掌部121、中腰部122、后跟部123以及延长部124;前掌部121、中腰部122、后跟部123以及延长部124顺次连接;前掌部121向上的起翘弧度为10°‑16°如图8中的θ2;中腰部122向上凸起,相较于最低处,向上凸起了3‑6mm;前掌部121在跖趾关节中心后方3‑5mm处最低;延长部124向上的起翘弧度为30°‑45°如图8中的θ1。碳板12符合正常人脚底曲线,可以对下层中底13和外底4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并且可以在蹬伸时储存和回弹能量,延长脚部支点位置。该碳板12不同于勺型碳板,本发明的碳板足跟至前掌部位曲度更加平缓,可以使人体跑步或其他运动时的足部过渡更佳柔和。市面上常见碳板通常止于根骨下方,本发明碳板12止于根骨后方,较传统鞋增加了动力臂,蹬伸时能够降低小腿后侧肌群蹬伸力。
[007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碳板12与弹性组件2相连,可以延长蹬伸阶段足部动力臂长度。传统鞋蹬伸时支点通常位于跖趾关节,普通碳板鞋支点相较传统鞋向前,由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相较传统鞋,碳板鞋虽然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增加,但阻力臂增加比例大于动力臂,因此,为了维持公式的平衡,需要增加动力,这是穿碳板鞋小腿后侧肌群更易疲劳的原因之一。而本发明增加的后跟上翘弧度碳板延长了动力臂,因此,相较普通碳板鞋,本发明碳板12可以适当降低小腿后侧肌群的压力,节省蹬伸力。
[0073]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碳板12也可使用其他TPU支撑板等具有一定刚性的硬质材料替换使用。
[0074]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下层中底13包括以下化学发泡材料或者超临界发泡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材料:浇注型聚氨酯、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包含芳香族型和脂肪族型)、聚酰胺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下层中底13的硬度为38‑55C,密度为0.07‑0.21g/cm3,回弹大于60%。下层中底13,位于前脚掌部位最宽为112mm±5mm,厚度为14mm±5mm,后脚跟部位最宽为88mm±5mm,厚度为20mm±5mm。
[0075]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外底3的底部设置防滑凸块,防滑凸块包括:横向圆角矩形块31和纵向圆角矩形块32;横向圆角矩形块31布置于在外底3的底面,纵向圆角矩形块32布置在外底3的前脚掌着地部位和后脚跟着地部位。外底3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材料:丁腈橡胶、聚氨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浇注型聚氨酯、溴化丁基橡胶、氯丁橡胶、顺丁橡胶、天然橡胶等。
[0076]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连接部22以及衔接部23;束紧部21连接成半环形,束紧部21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部22,衔接部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22连接;穿插孔113设有两个,连接部22穿过穿插孔113和碳板12后与衔接部23连接,且衔接部23置于碳板12的底部。弹性组件2包括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氨纶、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弹性布、橡胶丝、天然橡胶等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弹性组件2的最宽处在束紧部21的脚踝前方,宽30mm±5mm,弹性组件2较宽主要为了使踝关节蹬伸时舒适性,最窄处在衔接部23位置,宽8mm±3mm。
[0077]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束紧部21是开放式的半环形,可以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方便调整在脚踝位置固定的松紧程度。
[0078]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碳板12的侧面与连接部22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凹槽125,连接部22置于凹槽125内;碳板12的底面设有容纳衔接部23的容纳槽126。
[0079] 具有节省蹬伸力功能鞋底结构的鞋,包括鞋底结构。
[0080] 实施例2:
[0081] 如图13‑18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连接部22以及衔接部23;束紧部21连接成环形,连接部22的一端与束紧部21连接,另一端连接衔接部23;碳板12与衔接部23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长形孔127;连接部22穿过穿插孔113,衔接部23依次穿过两个长形孔127后重新与连接部22连接。
[0082]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束紧部21是开放的环形,开放的环形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束紧部21和连接部22之间可以通过针织的方式进行连接。衔接部23穿过两个长形孔127后可以通过针织的方式重新与连接部22连接。
[0083] 实施例2中弹性组件2较实施例1具有动力方向更加垂直的优势,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便不在一一赘述。
[0084] 实施例3:
[0085] 如图19‑20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连接部22以及衔接部23;束紧部21连接成环形,碳板12与衔接部23连接的位置处设有两个长形孔127;两个连接部22均与束紧部21连接,两个连接部2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同时与衔接部23的一端连接,衔接部2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穿插孔113和两个长形孔127后重新与衔接部23连接。束紧部21是开放的环形,开放的环形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并且可以根据自身腿部维度自行调节松紧度,用于固定小腿。
[0086]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组件2还包括限位部24,限位部24为环形,且固定于后跟港宝4处,衔接部23穿过限位部24与穿插孔113连接。当跑者不需要限位部24时,可将衔接部23从限位部24处取下,然后将限位部24使用胶带粘贴至后跟港宝4,防止移动,从而不影响其正常穿着。
[0087]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部22为分叉式布置,其上附有魔术贴,也可以设计为一体式,分叉式设计可以将力分散传递,避免力在小腿处集中,造成不适。衔接部23的依次穿过穿插孔113和两个长形孔127后通过魔术贴方式重新与衔接部23连接。
[0088] 实施例3的弹性组件2相较于实施例2动力方向进一步垂直于碳板12,使动力的传递更优,本实施中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2中的相同,在此便不在一一赘述。
[0089] 实施例4:
[0090] 如图21所示,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和连接部22;束紧部21为开放式,固定在脚踝处,连接部22通过铆钉或粘性胶连接到后跟港宝4上。这种改进方式适用于中底在后跟港宝4处向后延伸少于1厘米的鞋。这样连接方式主要作用是将蹬伸力集中到后跟港宝4,再由后跟港宝4传递到鞋底,主要优势是较普通鞋蹬伸力更集中在后跟,并略微延长动力臂。
[0091] 本实施中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3中的相同,在此便不在一一赘述。
[0092] 实施例5:
[0093] 如图22所示,弹性组件2包括:束紧部21和连接部22;束紧部21为开放式,固定在脚踝处,在后跟港宝4处开设连接孔41,连接部22穿过后跟港宝4处的连接孔41,然后与上层中底11通过铆钉进行连接。
[0094] 实施例5的连接方式较实施例4的进一步优势是可以延长蹬伸时的动力臂,实施例5的其他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4中的相同,在此便不在一一赘述。
[0095] 成鞋性能对比:
[0096] 实验目的:测试本发明实施例4跑鞋与对比跑鞋跑步蹬伸性能差异,两双跑鞋皆为碳板跑鞋,实施例4较对比跑鞋除后跟弹性组件外,其他参数基本一致。
[0097] 实验方法:测试数据依据欧盟生物医学健康和研究计划制定的SENIAM(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forthe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Muscles)标准进行测试。招募8名脚码为US9的男性健康跑者,分别穿着两双跑鞋以4m/s的速度在平地上跑步,稳定跑步1分钟后采集连续的10步右侧小腿后侧腓肠肌内侧头和腓肠肌外侧头表面肌电数据。
[0098] 表1测试鞋品类信息表
[0099] 鞋款 本发明实施例4 对比跑鞋单只重量(g) 239.0g 223.0g
[0100] 表2跑步生物力学蹬伸性能指标对比
[0101]
[0102] 注:RMS为均方根振幅,主要用于评价肌肉的激活程度大小,RMS使用最大值归一化法进行标准化,RMS值越小越好,越小越有助于节省蹬伸力。
[0103] 表面肌电测试结果表明,相较对比跑鞋,本发明实施例4可减少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的RMS,意味着实施例4跑鞋能够降低小腿后侧肌群的激活程度,该结果表明实施例4可以有效减少小腿后侧肌群做功,节省蹬伸力。
[010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0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