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 用于移动设备的保护壳

用于移动设备的保护壳

申请号 CN202180101331.2 申请日 2021-06-12 公开(公告)号 CN117794419A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乔治TFE私人民事社; 发明人 P·C·斯托里; B·雷克;
摘要 一种构造成可逆地接收和保持移动设备(10)的保护壳(1),包括:构造成接收移动设备(10)的刚性底架(2);多个减震缓冲件(3),减震缓冲件成形为与所述底架(2)的相应部分互 锁 。
权利要求

1.一种构造成可逆地接收和保持移动设备(10)的保护壳(1),包括:
底架(2),所述底架构造成接收所述移动设备(10);
多个减震缓冲件(3),所述减震缓冲件成形为所述底架(2)的相应部分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层(4),所述外层构造成覆盖所述刚性底架(2)的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由与所述减震缓冲件(3)和/或所述外层(4)的材料至少部分不相容的材料制成。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减震缓冲件(3)包括一个或多个钩(5),所述钩构造成与所述底架(2)的所述部分卡扣紧固,优选地,所述部分是凹槽(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减震缓冲件(3)成形为形成空腔(7)。
6.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4)成形为填充所述减震缓冲件(3)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空腔(7),以防止所述减震缓冲件(3)和所述底架(2)之间的分离。
7.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4)包覆模制在所述底架(2)上,从而还与所述减震缓冲件(3)直接接触
8.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4)包括多个凹口(8),所述多个凹口构造成与所述减震缓冲件(3)的相应底切(9)机械接合。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或外层(4)构造成保持所述移动设备(10)。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件(3)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封装在弹性载体材料(12)中的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11)。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件(3)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基于聚合物的胀流体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件(3)中的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地由树脂或弹性体、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13.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4)和所述减震缓冲件(3)由相容材料制成。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件(3)互锁至所述底架(2),以面向内。
15.如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件(3)中的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地夹在所述底架(2)和所述外层(4)之间。

说明书全文

用于移动设备的保护壳

描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保护壳领域。优选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电子设备的保护盖。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诸如移动电话、遥控器、平板电脑和类似装置之类的移动设备或移动器件的保护壳或盖是已知的。这些类型的盖或壳通常由塑料或橡胶制成。这些众所周知的保护盖保护移动设备的背侧和侧向侧,从而留出易于操作设备的正面
[0003] 这些盖主要构造成在掉落时保护移动设备。
[0004] 文献US8706176B1提供了这个意义上的示例,其包括具有软的外部壳的内硬壳。
[0005] 相反,文献EP2850963B1的解决方案包括连接至内弹性体衬里的外硬壳。
[0006] 现有的解决方案不能有效地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如果具有保护盖的移动设备掉落,损坏设备内部部件的险仍然很高。
[0007] 已知的弹性体盖/壳用于通过弹性地吸收能量来软化冲击,但是弹性材料在冲击期间产生回弹,该回弹力被传递到移动设备的内部部件。即使移动设备的外壳保持完好无损,这种力最终也会损坏移动设备。
[0008] 此外,缺乏允许快速拆卸保护盖以检查其结构完整性的解决方案。
[0009] 最后,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且外观美观且尺寸紧凑的方案。
[0010] 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可用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所有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11] 现有技术的所述不便现在通过一种构造成可逆地接收和保持移动设备的保护壳来解决,该保护壳包括构造成接收移动设备的刚性底架;多个减震缓冲件,缓冲件成形为与所述底架的相应部分互。减震缓冲件允许高效地吸收移动设备的最敏感区域中的冲击能量。此外,互锁连接部允许快速组装保护壳。因此,如此设计的保护壳更便宜,因为它利用小型局部缓冲件优化了能量吸收,并且更容易制造。此外,由于缓冲件独立于底架,因此可以轻松适应不同类型的底架。例如,适用于不同尺寸/品牌的智能手机的刚性底架可以使用相同类型的(一个或多个)缓冲件。以这种方式,在不损害保护壳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2] 保护壳还可以包括构造成覆盖刚性底架的外表面的外层。该外层保护底架,并为保护壳提供更好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外观。
[0013] 底架可由与减震缓冲件和/或外层的材料至少部分不相容的材料制成。互锁连接部允许将保护壳的不相容元件结合在一起。特别重要的是,缓冲件由具有高能量吸收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通常与其他材料不相容的或基于聚合物的胀流体
[0014] 特别地,至少一个减震缓冲件可以包括构造成与底架的所述部分卡扣紧固的一个或多个钩。优选地,所述部分是凹槽。缓冲件的钩和底架的凹槽配合,使得保护壳能够可逆且快速地联接和组装。或者,底架可以包括多个钩,这些钩构造成与减震缓冲件的相应凹槽卡扣紧固,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0015] 优选地,至少一个减震缓冲件可以成形为形成空腔。该空腔可以使钩更加灵活,因为它们可以向内弯曲。这种灵活性允许底架和缓冲件之间的互锁更加容易。
[0016] 有利地,外层成形为填充减震缓冲件的所述空腔中的一个或多个,以防止减震缓冲件与底架之间的分离。外层插入所述空腔中以防止钩向内弯曲。以这种方式,钩保持与凹槽机械接合,并且缓冲件固定至底架。基本上,外层的成形为将缓冲件的钩抵靠底架的凹槽锁定。
[0017] 特别地,外层包覆模制在底架上。底架和外层之间的这种连接更加稳定,特别是如果外层可以与缓冲件的材料直接接触的话。由于底架可以由与外层和缓冲件的材料中的一者或两者不相容的材料制成,因此外层与缓冲件的直接连接可允许将底架夹带在它们之间。
[0018] 或者,外层可以包括多个凹口,这些凹口构造成与减震缓冲件的相应底切机械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外层与缓冲件卡扣配合,以将外层与缓冲件互锁,优选地将底架夹持在它们之间。这种连接是可逆的,并且如果缓冲件塌缩,则可以拆卸保护壳以更换缓冲件,如果外层损坏,则可以拆卸保护壳以更换外层。或者,外层可以包括多个底切,这些底切构造成与减震缓冲件的相应凹口机械接合。
[0019] 有利地,底架或外层中的一个可以构造成保持移动设备。底架或外层的形状使得移动设备保持锚定在保护壳内部。
[0020] 优选地,减震缓冲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封装在弹性载体材料中的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这种形式的减震缓冲件具有很大的冲击能量与厚度比,因此即使厚度很小,也允许最大限度地吸收冲击能量。
[0021] 或者,一个或多个减震缓冲件可以包括基于聚合物的胀流体。这种缓冲件允许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所述互锁连接部允许对刚性底架采用与基于聚合物的胀流体材料不相容的这种材料。
[0022] 优选地,减震缓冲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部分地由硅或弹性体、更优选地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这些材料具有弹性,使缓冲件可变形。这种变形允许钩轻松地与底架连接。
[0023] 特别地,外层和减震缓冲件可以由相容的材料制成。由于缓冲件和外层的材料相容,因此有利于它们之间的直接包覆模制。
[0024] 优选地,减震缓冲件可以互锁至底架,以面向内,从而面向其中可以容纳移动设备的区域。以这种方式,缓冲件可以直接接触移动设备,从而防止冲击能量传递到移动设备的壳及其内部电子元件。
[0025] 或者,一个或多个减震缓冲件可以至少部分地夹持在底架和外层之间,使得缓冲件不能从底架中出来。
[0026] 得益于参考附图作为其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所述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这些和其他优点。附图描述
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分解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图;
图1C示出了图1B的保护壳的减震缓冲件的俯视图;
图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移动设备的保护壳的轴测图;
图1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
图1F示出了图1B的保护壳的底架的轴测图,示出了其中可以安装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G示出了图1B的保护壳的底架的另一轴测图,示出了其中可以安装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分解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底架的轴测图,示出了其中可以安装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的正视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2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外层、底架与减震缓冲件之间的第一互锁类型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互锁类型的详细侧向剖视图;
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互锁类型的轴测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外层、底架与减震缓冲件之间的第二互锁类型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4B示出了侧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互锁类型的对应的详细视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外层、底架与减震缓冲件之间的第三互锁类型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5B示出了侧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互锁类型的对应的详细视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外层、底架与减震缓冲件之间的第四互锁类型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6B示出了侧向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互锁类型的对应的详细视图;
图7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分解图;
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图;
图7C示出了图7B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
图7D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底架和减震缓冲件的正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保护壳的部的轴测图;
图8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轴测分解图;
图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正视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8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轴测分解图;
图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轴测图;
图9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正视剖视图;
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其上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底架的角部的轴测图;
图1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其上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底架的角部的另一轴测图;
图10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其上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底架的角部的轴测分解图;
图10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另一轴测分解图;
图10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角部的另一轴测分解图;
图10F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图;
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分解图;
图1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保护壳的正视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详细剖视图;
图1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保护壳的轴测分解图;
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另一轴测分解图;
图1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保护壳的底架的正视图;
图12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示出了其中安装有减震缓冲件的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待插入到保护壳的底架中的缓冲件的侧向剖视图;
图1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入保护壳的底架的缓冲件的侧向剖视图;
图1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入到保护壳的底架中的缓冲件以及进入缓冲件中的外层的侧向剖视图;
图1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缓冲件、壳和外层联接在一起。
图14示出了根据相对于图12D的保护壳的替代实施例的保护壳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描述参照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保护的对象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下文描述的解决方案的技术细节、结构或特征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相互组合。
[0028]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
[0029] 图3示出了保护壳1的元件之间的第一互连类型,图4示出了保护壳1的元件之间的第二互连类型,图5示出了保护壳1的元件之间的第三互连类型,图6示出了保护壳1的元件之间的第四互连类型。
[0030] 图13和14示出了如何实现保护壳1的元件之间的互连。
[0031] 具体地,图1表示了实施例,其中,减震缓冲件3面向内,并且缓冲件3和底架2之间的互锁通过属于缓冲件3的钩5和属于底架2的凹槽6实现。具体地,减震缓冲件3的钩5不具有空腔。图2表示了实施例,其中,缓冲件3和底架2之间的互锁是利用缓冲件3的钩5和底架2的凹槽6来实现的。特别地,减震缓冲件3的钩5具有与图3的第一互连类型的空腔类似的空腔。图7表示其中减震缓冲件3具有通孔并且底架2包括多个销的实施例。图8表示其中不存在外层的实施例。图9表示与图8类似的实施例,其中从底架2的外部可以看到缓冲件3的一部分。图10表示与图1类似的实施例,其中减震缓冲件3面向外,并且减震缓冲件3的钩5没有空腔。图11表示类似于图10的实施例,其中,减震缓冲件3面向外并且外层4包括一些开口,并且图12表示类似于图11的实施例,其中,减震缓冲件3面向外,并且其中,保护壳1的后壁包括平坦减震缓冲件3。
[0032] 所有这些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组合,例如图12的实施例的后壁减震缓冲件3可以在所有其他实施例中采用。
[0033] 在下文中,称为“减震缓冲件”3的特征通常简称为“缓冲件”3。
[0034] 在所有实施例中,保护壳1包括刚性底架2和多个减震缓冲件3。
[0035] 保护壳1甚至可以包括例如仅布置在后壁上的单个缓冲件3。
[0036] 除图8和9的实施例外,所有实施例均包括底架2、减震缓冲件3和外层4。图8和9的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仅包括底架2和多个缓冲件3,而不包括外层。
[0037] 底架2成形为接收移动设备10,如图1D所示。仅针对第一实施例示出了移动设备10与保护壳1的组合,但该组合对于可以如何将移动设备10容纳在所有其他实施例的保护壳1中是直观的。
[0038] 外层4构造成覆盖底架2的外表面。实际上,外层4是能够为保护壳1提供柔软触感效果并且允许用户的手更好地抓握的元件。
[0039] 外层4或底架2可以包括用于将移动设备10保持到保护壳1中的周界脊部16,该周界脊部16防止移动设备10掉落。脊部16可以如图1E、2D、10F、11D所示在外层4上实现,或者如图8D和9A所示在底架2上实现。
[0040] 缓冲件3可以布置成面向内,并因此朝向移动设备10,如图1、2、7、8、9的实施例中那样,或者被布置为面向外,并因此朝向外部,如图10、11、12的实施例中那样。在第一种情况下,缓冲件3可以与移动设备10的外表面直接接触。
[0041] 所有实施例的缓冲件3均布置成对应于底架2的角部,但是缓冲件3甚至可以布置在底架2的其他部分之上。例如,图12的实施例包括布置在底架2的后壁上的平坦缓冲件3。
[0042] 用于底架2的后壁的这种平坦缓冲件3可以布置成面向内,如图12所示,或者反之亦然,布置成面向外(实施例未示出)。
[0043] 在所有实施例中,缓冲件3成形为与底架2的对应部分互锁。缓冲件3因此机械地联接至底架2。
[0044] 这种互锁是通过分别属于底架2的凹槽6和缓冲件3的钩5来实现的,它们一起协配以实现所述联接。或者,钩5可以属于底架2,而凹槽6可以属于缓冲件3。
[0045] 具体地,在除图7之外的所有实施例中,底架2与缓冲件3的钩5卡扣紧固的部分包括凹槽6。
[0046] 凹槽6和钩5成形为互补的。
[0047] 在所有实施例中,凹槽6都是凹陷的,并且钩5包括与这些凹槽6形状互补的凸起。以这种方式,底架2和缓冲件3之间的机械联接是稳定的。优选地,钩5包括笔直主体,齿从该笔直主体横向延伸。
[0048] 特别地,凹槽6可以是如图1、2、9、10、11、12和13所示的通孔,或者是盲孔,因此是凹穴,就像图8的第四实施例的情况。
[0049] 在图13中未示出的另一种情况下,底架2可以包括凸起,即钩,其成形为与缓冲件3上实现的凹槽互补。
[0050] 具体地,参考图13示出了可以如何实现底架2和缓冲件3之间的互连,以及可以如何实现外层4与底架2和缓冲件3之间的互连。
[0051] 图13A‑13D的缓冲件3、底架2和外层4的形状与图3的形状非常相似。
[0052] 具体地,缓冲件3插入到底架2的凹槽6中。底架2的凹槽6表示底架2与缓冲件3卡扣紧固的部分。缓冲件3的凸起表示钩5。
[0053] 缓冲件3至少部分地由允许钩5弯曲的柔性材料制成。
[0054] 如图12B所示,钩5挠曲以进入凹槽6。一旦钩5完全进入凹槽6,就实现了机械联接,并且缓冲件3联接至底架2,如图13C所示。
[0055] 为了实现缓冲件3与底架2之间的稳定互连,每个缓冲件3具有更多如上所述的互锁联接部。或者,如说明书中稍后描述的,互锁联接部可以只有一个但更长,如图4或5所示。
[0056] 在图13C中还示出了外层4(可选的),其包括另外的突出部15,该突出部15成形为进入并填充布置在缓冲件3中的空腔7。该空腔7基本上是对应于钩5实现的孔。该空腔7允许钩5向内弯曲,如图13B所示,并且一旦底架2和缓冲件3联接,该空腔7就接收外层4的突出部15。
[0057] 外层4的突出部15具有与空腔7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填充空腔7。一旦突出部15插入空腔7中,钩5就不会向内弯曲,因此缓冲件3与底架2之间的互锁保持稳定。
[0058] 外层4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联接至缓冲件3。例如,外层4可以包覆模制在底架2和缓冲件3上,或者外层4可以与它们胶合。在其他情况下,外层4可以与缓冲件3互锁,如图14所示。
[0059] 具体地,如果外层4包覆模制在底架2和缓冲件3上,则外层4的主体与缓冲件3接触。特别地,如果存在空腔7,则外层4和缓冲件3之间的接触表面增加。
[0060] 缓冲件3和外层4的材料被选择为相容的,因此是可共同模制的。这意味着缓冲件3的材料和外层4的材料构造成如果模制在一起则实现牢固的结合。
[0061] 例如,缓冲件3的材料可以是硅树脂或弹性体,特别是TPE(热塑性弹性体)。类似地,甚至外层4的材料也可以是硅树脂或弹性体,如TPE。以这种方式,如果将外层4的材料模制在底架2和缓冲件3构成的组上,则外层4的材料与缓冲件3的材料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0062] 如果底架2的材料与外层4和/或缓冲件3的材料不相容,该特征是特别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将底架2夹在缓冲件3和外层4之间避免了由于上述不兼容而分离。如果缓冲件3和外层4的材料相容,则前一元件的包覆模制允许将底架2夹在外层4和缓冲件3之间,尽管与底架2的材料不相容。
[0063] 底架2的材料可以是诸如聚酸酯的硬塑料或诸如合金的金属。因此,缓冲件3和/或外层4的材料可能与底架2的材料不相容。
[0064] 或者,外层4可以用粘合中间层胶合或连接至其他元件。
[0065] 在另一替代方案中,外层4成形为实现相对于底架2和缓冲件3之间的进一步互锁。参考图14,外层4包括与缓冲件3的互补的底切协配的凹口8。因此,类似于底架2的凹槽6与缓冲件3的钩5之间的互锁,外层4包括凹口8,缓冲件3包括底切9。
[0066] 外层的凹口8与缓冲件3的底切9的形状互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互锁连接。当外层4被迫进入缓冲件3的空腔7中时,实现了凹口8和底切9之间的卡扣连结。
[0067] 图13和14的上述描述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并且解释了底架2与缓冲件3之间的互连以及如果存在的话外层4与缓冲件3和底架2之间的互连。
[0068] 具体地,图13和14的以上描述适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保护壳1。保护壳1的第六、第七和第八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不同,因为缓冲件3夹在外层4和底架2之间,而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底架2夹在外层4和缓冲件3之间。反之亦然,在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不存在外层4。无论如何,对于第六、第七和第八实施例,互连类型与图13类似,唯一的区别在于缓冲件3和底架2的位置对换。下面提供该联锁的进一步细节。
[0069] 底架2和缓冲件3之间的其他互锁类型如图3‑6所示。这些互锁类型的连接部适用于所有实施例。
[0070] 具体地,图3A包括外层4、底架2和缓冲件3。缓冲件3包括多个钩5,底架2包括多个凹槽6。凹槽6是适当形状的孔,而钩5是与空腔7互补的凸起。如图3B所示,钩5进入底架2的孔(凹槽6)中并与其卡扣紧固。然后,外层4布置在底架2上,以进入并填充缓冲件3的空腔7。图3C示出了与缓冲件3互锁的底架2,而没有外层4,外层4可以是可选的。
[0071] 图4表示仅包括一个钩5的缓冲件3。该钩5与底架2的对应凹槽6协配。所实现的互锁连接部的详细视图如图4B所示。外层4布置在底架2外侧的另外两个元件之上。
[0072] 图5表示类似于图4的互锁类型。缓冲件3仅包括一个具有内空腔7的长钩5。钩5插入到底架2的构成凹槽6的孔中。然后外层4布置在它们上方,如图5B所示。在这种互锁类型中,外层4通过凹口8和底切9与缓冲件3互锁。外层4的凹口8进入缓冲件3的底切9并与之匹配。
[0073] 图6示出了类似于图3的互锁类型的互锁类型。在这种情况下,钩5不是如图3所示地连续的,而是离散的并且包括瓣片。每个瓣片在进入凹槽6时可以弯曲。在钩5的瓣片之间实现空腔7以容纳外层4,如图6B所示。
[0074] 图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布置在底架2的角部处的四个缓冲件3。缓冲件3是弧形的,如图1C所示,并且包括三个凸起,这些凸起具有构成相应钩5的对应头部。底架2包括底部和封闭底部的周界侧壁,从而实现可接收移动设备10的容器。底架2的侧壁包括对应于每个角部的三个通孔。这些孔对应于凹槽6。这些孔成形为与缓冲件3的对应凸起互补。缓冲件3布置在底架2的所述侧壁的内侧上,并且钩5的头部从相对侧上的所述孔伸出,如图1F所示。外层4覆盖底架2的外表面。外层4将钩5的头部推靠在底架2上并防止它们从底架2中脱出,如图1E所示。底架2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移动设备10的按钮/开关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外层4优选地由柔软且柔性的材料制成,以允许通过底架2的开口直接控制所述按钮/开关。为了容纳缓冲件3,底架2的内侧在角部中包括四个凹部13。在这些凹部13中可以布置相应的缓冲件3。6.
[0075] 图2的第二实施例基本上等于第一实施例,唯一的区别在于缓冲件3的钩5包括相应的空腔7。如上所述,这些空腔7由适当成形的外层4填充。外层4包括成形为与所述空腔7配合的突出部15,如图2C和2D所示。
[0076] 图7的第三实施例包括对应于底架2的角部设置的四个缓冲件3。每个缓冲件3为弧形元件,并且包括横向通孔,如图7D所示。缓冲件3插入到底架2的对应销18中。如图7A所示,缓冲件3正面插入所述销钉18中。因此,每个缓冲件3的一部分面向底架2外侧,另一部分面向底架2内侧。在本实施例中,所有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凸形元件、即缓冲件3的钩5和凹形元件、即底架2的凹槽6实现的公‑母互锁是对换的。在该实施例中,公元件布置在底架2上,即销18,而母元件布置在缓冲件3上,即通孔。外层4从顶部夹紧缓冲件3,避免它们从销18滑出,如图7C所示。对于其余部分,底架2和外层4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其他未具体描述的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0077] 图8的第四实施例仅包括底架2和缓冲件3而没有外层4。缓冲件3布置成面向内。底架2包括在其中容纳缓冲件3的四个凹穴。缓冲件3的侧壁成形为实现所述钩5,而凹穴的内侧成形为实现所述凹槽6。
[0078] 图9的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缓冲件3的形状不同并且底架2的凹槽6不是盲槽。特别地,每个缓冲件3包括位于外侧的突起和顺序的两个钩5,一个位于突起的侧壁上,一个位于主体的侧壁上。两个钩5都与底架2的对应且互补的凹槽6协配。此外,通过底架2的孔,从外部可以看到缓冲件3的突起。
[0079] 图10的第六实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但缓冲件设置在底架2的外侧,并且缓冲件具有面向内的钩5。在底架2的外侧上设置有对应其角部处用于容纳缓冲件3的相应凹部13。外层4覆盖缓冲件3和底架2,从而将缓冲件3夹在外层4和底架2之间,如图10F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他未具体描述的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0080] 图11的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外层4包括与其角部对应的开口14。这些开口14成形为使得缓冲件3从外部可见并且将缓冲件3锁定在底架2的凹槽6中,如图11D所示。优选地,缓冲件3穿过外层4的开口14,如图11D所示。
[0081] 图12的第八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平坦缓冲件3布置在底架2的后壁内侧上。另外四个缓冲件3与底架2的角部对应地设置在底架2的外侧上。平坦缓冲件3包括表示钩5的凸起。这些钩5成形为与底架2的后壁的对应的适当形状的孔配合,这些孔表示图12C中所示的凹槽6。在该实施例中,平坦缓冲件3包括封装在弹性载体材料12中的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11的阵列,如下所述。
[0082] 在所有上述实施例和联锁类型中,缓冲件3构造成吸收冲击能量。特别地,缓冲件3并不像已知的那样简单地由弹性整体制成。本发明的缓冲件3包括高效的能量吸收件。
[0083] 特别地,尽管没有像图12A和12B中那样具体示出,但是所有实施例的所有缓冲件3都可以包括封装在弹性载体材料12中的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11。
[0084] 如图11B的详细视图所示,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11包括经由其侧壁彼此互连的多个开口单元格17。
[0085] 开口单元格17在其端部处开口,使得每个开口单元格17实现为管。
[0086] 每个开口单元格17具有如图11B所示的圆形横截面。替代地,开口单元格17的横截面可以是正方形、六边形、非均匀六边形、重心六边形、手性桁架、菱形、三角形或箭头形。
[0087] 所述阵列的开口单元格17可以经由它们的侧壁彼此焊接。替代地,也可以借助于插设于相邻侧壁之间的黏合剂层来结合各管。这种黏合剂可以是热黏合材料,即在室温下为固态而在80‑100℃以上变为液态的黏合剂。
[0088] 当开口单元格17具有圆形横截面时,圆形横截面的外径可以在1至6mm之间,开口单元格17的壁厚可以在0.05至0.2mm之间的范围内。
[0089] 阵列11的厚度可以在0.3mm和2mm之间的范围内。
[0090] 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17的阵列11可构造成通过开口单元格17的侧壁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其中,术语“塑性变形”意味着侧壁不可逆地皱缩和/或拉伸。
[0091] 或者,阵列11可以通过开口单元格17的侧壁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能量。在后一种情况下,变形是几乎完全可逆的,并且侧壁会恢复到类似于或等同于起始形状的形状。这种弹性变形比弹性整体缓冲件更有效,因为侧壁可以向内皱缩,从而在相同高度上实现更深的压缩。
[0092] 开口单元格17还可以像网一样吸收能量,从而将冲击能量分散到更广泛的区域上。在这种情况下,相邻侧壁之间的互连可能会破裂,从而吸收大量能量。
[0093] 或者,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11可以借助于格栅结构8(未示出)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开口单元格由格栅结构的实心部分限定的中空部分构成。实质上,格栅结构的实心部分的三维网格限定了由相互连接的开口单元格(即格栅结构的中空部分)组成的网络。格栅结构的这些开口部分实现了所述开口单元格。格栅结构可以构造成通过实心部分的塑性或弹性变形来吸收能量。
[0094] 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11被弹性载体材料12完全封装,如图12B所示。具体地,弹性载体材料、如硅树脂或可浇注弹性体完全封装并渗透阵列11的开口单元格17。优选地,弹性载体材料12是单件。弹性材料12优选地具有包括在10.000至2.000.000cP(厘泊)之间的粘度,用于渗透开口单元格17而不造成困难。
[0095] 因此,阵列11完全嵌入载体材料12中,并且防止了阵列11自身之间分离的风险。此外,由于载体12的弹性材料填充了开口单元格17,所以单元格侧壁的屈曲由弹性材料侧向支承,并且协同地改善了冲击能量的吸收。阵列11和弹性载体材料12之间的接触表面也增加,因此它们之间的分离更加困难或者需要更多的能量。
[0096] 或者,减震缓冲件3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基于聚合物的胀流体材料制成。名为D3O的公司生产的材料就是这种材料的示例。
[0097] 基于聚合物的胀流体可以根据专利EP1832186B1的内容来实现,该专利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特别地参考自支承能量吸收复合材料的细节和特征。
[0098] 在部分实施例(未示出)中,保护壳1不是独立于移动设备10的部件,而是设备10本身的部件。特别地,该实施例的保护壳1由移动设备10的外壳、即壳组成。
[0099] 总之,如此构思的本发明易于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落入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此外,所有特征可以被技术上等同的替代方案所代替。实际上,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技术要求而变化。最后,之前描述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能够以任何方式组合,从而获得出于实用性和清楚的原因在此未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图例:
1 保护壳
2 底架
3 减震缓冲件
4 外层
5 凹槽
6 钩
7 空腔
8 凹口
9 底切
10 移动设备
11能量吸收开口单元格的阵列
12 弹性载体材料
13 凹部
14 开口
15 突出部
16 脊部
17 开口单元格
18 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