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一种螺旋藻养殖液源添加装置

申请号 CN202321086672.X 申请日 2023-05-08 公开(公告)号 CN220685106U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内蒙古再回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苏勇宁; 李玉国;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养殖液 碳 源添加装置,涉及螺旋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的内部盛有螺旋藻养殖溶液,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安装有输碳管,且输碳管的末端连接有单向 阀 ,所述 单向阀 的右侧安装有第一 导管 ,且第一导管的末端连接有 球形接头 ,所述球形接头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且球形接头的内部连接有海绵球。本实用新型中,二 氧 化碳通过输碳管进入第一导管的内部,进入球形接头的内部,被螺旋藻养殖溶液吸收,实现碳源添加的效果,海绵球的内部可暂时储存二氧化碳,并且球形接头内部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过滤孔排出,再被箱体内部的螺旋藻养殖溶液吸入,二氧化碳与螺旋藻养殖溶液的 接触 面积较大,碳源吸收效果较好。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藻养殖液源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8),所述箱体(8)的内部盛有螺旋藻养殖溶液(12),所述箱体(8)的内部左侧安装有输碳管(14),且输碳管(14)的末端连接有单向(1),所述单向阀(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2),且第一导管(2)的末端连接有球形接头(13),所述球形接头(13)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17),且球形接头(13)的内部连接有海绵球(16),所述第一导管(2)的外部右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导管(3),且第二导管(3)的末端安装有U型管(11),所述U型管(11)的顶部右侧连接有排气管(10),且排气管(10)的末端安装有机(7),所述风机(7)的外部左侧上方连接有抽气管(6),且抽气管(6)的末端安设有滤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的外部右侧下方连接有排管(9),所述箱体(8)的正面中央嵌入有透明窗(15),且箱体(8)的顶部连接有盖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2)与输碳管(14)之间通过单向阀(1)形成单向流通状态,且单向阀(1)的流通方向为从左到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接头(13)的内部为空心状结构,且球形接头(13)的厚度与过滤孔(17)的深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0)与抽气管(6)之间通过风机(7)形成相通状态,且排气管(10)的管径与抽气管(6)的管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窗(15)呈矩形内嵌在箱体(8)的正面中央,且透明窗(15)的厚度与箱体(8)的壁厚一致。

说明书全文

一种螺旋藻养殖液源添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螺旋藻是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藻类之一,其富含高质量蛋白质以及多种营养物质,在生产中,通过营养液以及补充营养液中的含碳量来培养螺旋藻,如何准确控制碳的补给以及提高碳的利用率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0003]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2121985206.6中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该多功能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虽然能够通过防护罩与循环通道之间的协作,使得未充分吸收的二化碳能够被再次吸收,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但是,该多功能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具有用于传输二氧化碳的导管并未插入螺旋藻养殖液中,并且排入的二氧化碳与螺旋藻养殖溶液的接触面积较小,碳源吸收效果较差的缺点。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包括:
[0007] 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盛有螺旋藻养殖溶液,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安装有输碳管,且输碳管的末端连接有单向,所述单向阀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且第一导管的末端连接有球形接头,所述球形接头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且球形接头的内部连接有海绵球,所述第一导管的外部右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的末端安装有U型管,所述U型管的顶部右侧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末端安装有机,所述风机的外部左侧上方连接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末端安设有滤嘴。
[0008]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部右侧下方连接有排管,所述箱体的正面中央嵌入有透明窗,且箱体的顶部连接有盖板。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与输碳管之间通过单向阀形成单向流通状态,且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从左到右。
[0010] 优选的,所述球形接头的内部为空心状结构,且球形接头的厚度与过滤孔的深度一致。
[0011]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抽气管之间通过风机形成相通状态,且排气管的管径与抽气管的管径一致。
[0012] 优选的,所述透明窗呈矩形内嵌在箱体的正面中央,且透明窗的厚度与箱体的壁厚一致。
[0013]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本实用新型中,二氧化碳通过输碳管进入第一导管的内部,进入球形接头的内部,被螺旋藻养殖溶液吸收,实现碳源添加的效果,海绵球的内部可暂时储存二氧化碳,并且球形接头内部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过滤孔排出,再被箱体内部的螺旋藻养殖溶液吸入,二氧化碳与螺旋藻养殖溶液的接触面积较大,碳源吸收效果较好。
[0015] 2、本实用新型中,风机工作时,能够通过抽气管抽取箱体内部上方逸散的二氧化碳,并传输给排气管的内部,经过U型管以及第二导管重新进入第一导管的内部,最终进入球形接头的内部,能够对箱体内部上方逸散的二氧化碳进行进一步吸收,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球形接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例说明:
[0021] 1、单向阀;2、第一导管;3、第二导管;4、盖板;5、滤嘴;6、抽气管;7、风机;8、箱体;9、排水管;10、排气管;11、U型管;12、螺旋藻养殖溶液;13、球形接头;14、输碳管;15、透明窗;16、海绵球;17、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参照图1‑3,一种螺旋藻养殖液碳源添加装置,包括箱体8,箱体8的内部盛有螺旋藻养殖溶液12,箱体8的内部左侧安装有输碳管14,且输碳管14的末端连接有单向阀1,单向阀1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导管2,且第一导管2的末端连接有球形接头13,第一导管2与输碳管14之间通过单向阀1形成单向流通状态,且单向阀1的流通方向为从左到右,通过单向阀1的设置,当输碳管14的左端与装有二氧化碳的气罐连接时,二氧化碳能够通过输碳管14进入第一导管2的内部,从而进入球形接头13的内部,被螺旋藻养殖溶液12吸收,实现碳源添加的效果,气体或者螺旋藻养殖溶液12不会通过单向阀1以及第一导管2被倒吸入输碳管14的内部;
[0024] 球形接头13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孔17,且球形接头13的内部连接有海绵球16,球形接头13的内部为空心状结构,且球形接头13的厚度与过滤孔17的深度一致,球形接头13内部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过滤孔17排出,再被箱体8内部的螺旋藻养殖溶液12吸入,使得二氧化碳与螺旋藻养殖溶液12能够充分接触,碳源吸收效果较好,第一导管2的外部右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导管3,且第二导管3的末端安装有U型管11;
[0025] U型管11的顶部右侧连接有排气管10,且排气管10的末端安装有风机7,排气管10与抽气管6之间通过风机7形成相通状态,且排气管10的管径与抽气管6的管径一致,当风机7工作时,能够通过抽气管6抽取箱体8内部上方逸散的二氧化碳,并传输给排气管10的内部,经过U型管11以及第二导管3重新进入第一导管2的内部,最终进入球形接头13的内部,能够对箱体8内部上方逸散的二氧化碳进行进一步吸收,碳源吸收效果较好,风机7的外部左侧上方连接有抽气管6,且抽气管6的末端安设有滤嘴5;
[0026] 箱体8的外部右侧下方连接有排水管9,箱体8的正面中央嵌入有透明窗15,且箱体8的顶部连接有盖板4,透明窗15呈矩形内嵌在箱体8的正面中央,且透明窗15的厚度与箱体
8的壁厚一致,通过透明窗15能够观察到箱体8内部的螺旋藻养殖溶液12的液位。
[0027] 工作原理:螺旋藻养殖溶液12盛在箱体8的内部下方,将输碳管14与装有二氧化碳的气罐(图中未画出)连接,二氧化碳通过输碳管14进入第一导管2的内部,从而进入球形接头13的内部,被螺旋藻养殖溶液12吸收,实现碳源添加的效果,球形接头13内部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过滤孔17排出,再被箱体8内部的螺旋藻养殖溶液12吸入,使得二氧化碳与螺旋藻养殖溶液12能够充分接触,碳源吸收效果较好,启动风机7,当风机7工作时,能够通过抽气管6抽取箱体8内部上方逸散的二氧化碳,并传输给排气管10的内部,经过U型管11以及第二导管3重新进入第一导管2的内部,最终进入球形接头13的内部,能够对箱体8内部上方逸散的二氧化碳进行进一步吸收,碳源吸收效果较好,单向阀1以及U型管11的设置能够避免螺旋藻养殖溶液12被倒吸入输碳管14的内部或者风机7的内部(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1和风机7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并且单向阀1和风机7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