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

申请号 CN202223402501.1 申请日 2022-12-19 公开(公告)号 CN219010274U 公开(公告)日 2023-05-12
申请人 上海城市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泽扬;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态制剂 发酵 、灌装系统,包括搅拌单元和发酵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若干搅拌桶,该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该搅拌桶的上部设置有进 水 口,该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 自来水 管路连通,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 泵 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发酵单元包括多个发酵桶,该发酵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排液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泵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 阀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大规模量产,操作简单,节省劳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单元和发酵单元;
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若干搅拌桶,该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该搅拌桶的上部设置有进口,该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自来水管路连通,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体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发酵单元包括多个发酵桶,该发酵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排液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泵体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管和并联在该第一主管上的若干个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主管与所述自来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进水口一一对应连接,该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主管和并联在该第二主管上的若干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管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连接,该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道包括第三主管和并联在该第三主管上的多个第三支管,所述第三主管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端连接,在该第三主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管道包括第四主管和并联在该第四主管上的多个第四支管,所述第四主管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四主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四支管与所述排液口一一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搅拌器的搅拌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桶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桶放置在第一支架上,该第一支架上对应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让位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桶放置在第二支架上,该第二支架上对应所述排液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让位口。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管上连接有排空管,该排空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池连通,且该排空管上也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说明书全文

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态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产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高密度的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单一等现状导致养殖生态环境失调,各种病害频发。同时,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不仅使部分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还破坏了水产动物消化道内正常菌群生态环境,使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而抗生素在水产动物体内的积累对人类健康也是一种潜在威胁。因此,水产养殖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0003] 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有益生物菌种,经过培养后制成的活菌菌剂。目前国际上已将微生态制剂分成3个类型,即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微生态制剂作用有以下几点:
[0004] 第一,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技术也不断创新提高。但是,有的地方水域环境条件恶化,导致水产养殖业发展受阻。由此,针对调改水质的药物就受市场青睐。以微生态制剂来净化水质,具有无药残、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的特点。比起传统药物,微生态制剂更易被市场接受认可。
[0005] 第二,微生态制剂在改良水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在进入水体后,能通过化、化、磷化等反应分解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残骸等中的有机物,减少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而且,分解后的物质还能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生长,而浮游生物又有利于改善水质,提供给水产养殖动物饵料,极大地促进了水体中的物质循环。
[0006] 第三,微生态制剂还能添加到饲料中,能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免疫,提高抗病能力,甚至还能作为水产养殖动物幼苗开口料。
[0007] 总之,微生态制剂较传统药物似乎更符合绿色循环发展趋势,将更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
[0008] 目前,微生态制剂的发酵流程没有统一标准,无法量化,从而不能大规模量产。此外,微生态制剂发酵方式方法比较原始,操作繁琐,需大量劳力,一旦大规模使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发明内容
[0009]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其有利于大规模量产,操作简单,节省劳力。
[00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包括搅拌单元和发酵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若干搅拌桶,该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该搅拌桶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该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自来水管路连通,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发酵单元包括多个发酵桶,该发酵桶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排液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泵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
[0011]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管和并联在该第一主管上的若干个第一支管,所述第一主管与所述自来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进水口一一对应连接,该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主管和并联在该第二主管上的若干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二主管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连接,该第二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包括第三主管和并联在该第三主管上的多个第三支管,所述第三主管与所述第一泵体的出口端连接,在该第三主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进液口一一对应连通。
[0014] 优选地,所述第四管道包括第四主管和并联在该第四主管上的多个第四支管,所述第四主管与所述第二泵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四主管上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四支管与所述排液口一一对应连通。
[0015] 优选地,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搅拌器的搅拌口。
[0016] 优选地,所述发酵桶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灯管
[0017] 优选地,所述搅拌桶放置在第一支架上,该第一支架上对应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让位口。
[0018] 优选地,所述发酵桶放置在第二支架上,该第二支架上对应所述排液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让位口。
[0019]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管上连接有排空管,该排空管的另一端与污水池连通,且该排空管上也设置有所述电磁阀。
[002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同一菌种,设置相应的搅拌单元和发酵单元,搅拌单元的搅拌桶内对菌种和水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依次通过出水口、第二管道、第一泵体和第三管道注入到相应的发酵桶内,在发酵完成后,可以通过第二泵体和第四管道将发酵完成的微生态制剂灌装到相应的保存桶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设置搅拌桶和发酵桶,并通过泵体和相应的管道实现串联,便于大规模量产,操作简单,节省劳力。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桶的主视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搅拌桶的俯视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发酵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发酵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
[0029] 1‑搅拌桶;11‑加料口;12‑进水口;13‑出水口;14‑搅拌口;15‑第一支架;2‑第一泵体;3‑第一主管;31‑第一支管;4‑第二主管;41‑第二支管;5‑发酵桶;51‑进液口;52‑排液口;53‑第二支架;54‑灯管;6‑第二泵体;7‑第三主管;71‑第三支管;8‑第四主管;81‑第四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3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3]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发酵、灌装系统,该系统根据发酵的菌种的数量,对应设置相应数量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括一个搅拌单元和一个发酵单元。本实施例中,共有三个菌种,分别为乳酸菌、EM菌和光合菌。
[0034] 上述搅拌单元包括若干搅拌桶1,该搅拌桶1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11,该搅拌桶1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12,该进水口12通过第一管道与自来水管路连通;搅拌桶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13,该出水口13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泵体2的入口端连接。具体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管3和并联在该第一主管3上的若干个第一支管31,第一主管3与自来水管路连通,第一支管31与进水口12一一对应连接,该第一支管31上设置有电磁阀。第二管道包括括第二主管4和并联在该第二主管4上的若干个第二支管41,第二主管4与第一泵体2的入口端连接,第二支管41与出水口13一一对应连接,该第二支管41上设置有电磁阀。
[0035] 本实施例中,对应乳酸菌的搅拌单元有三个搅拌桶,对应EM菌的搅拌单元有三个搅拌桶,对应光合菌的搅拌单元有两个搅拌桶。对应不同菌种的搅拌桶1可以共用一个第一主管3。在实际中,通过第一主管3和相应对的第一支管31向搅拌桶1内注入自来水,并通过加料口11向搅拌桶1内加入菌种等原料。此外,搅拌桶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搅拌器的搅拌口14,以便于对菌种进行搅拌,搅拌完成的液体可以通过出水口13排出,并通过第一泵体2输送至发酵单元。
[0036] 此外,在上述第二支管41上还连接有排空管,以用于排空对应搅拌桶1内的液体,以便于清洗搅拌桶。
[0037] 上述发酵单元包括多个发酵桶5,该发酵桶5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51,底部设置有排液口52,进液口51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泵体2的出口端连接,排液口52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泵体6的入口端连接。具体地,第三管道包括第三主管7和并联在该第三主管7上的多个第三支管71,第三主管7与第一泵体2的出口端连接,在该第三主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第三支管71与进液口51一一对应连通。第四管道包括第四主管8和并联在该第四主管8上的多个第四支管81,第四主管8与第二泵体6的入口端连接,第四主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且第四支管81与排液口52一一对应连通。
[0038] 本实施例中,对应光合菌的发酵桶5有32个,对应EM菌和乳酸菌的发酵桶各16个。在搅拌桶1内的发酵液通过相应的第一泵体2注入到相应的发酵桶5中后,发酵液在发酵桶中密封发酵,根据菌种的对应发酵时间,在发酵完成后,可以打开第四主管8上的电磁阀,将发酵桶内的微生态制剂灌装到独立的保存桶内,便于使用。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发酵和灌装的规模化操作,便于量产。
[0039] 具体地,对应光合菌的发酵桶5内还沿其竖直方向设置灯管54,以便于光合菌正常发酵。
[0040] 为便于第二支管41和第四支管81的安装,本实施例的搅拌桶1放置在第一支架15上,发酵桶5放置在第二支架53上。其中,第一支架15上对应出水口1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让位口,第二支架53上对应排液口5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让位口,则第二支管41可以通过该第一让位口与出水口13连接,第四支管81可以通过第二让位口与排液口52连接。
[004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