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02147.8 申请日 2024-01-02 公开(公告)号 CN117905071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9
申请人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有桔; 王飞; 沈洪波; 徐国庆; 江朋; 程邦富; 吴纯保; 张海超;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 地层 隆起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和既有隧道群隆起 变形 预测与防控等方法,填补了目前尚无针对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浮变形极高的控制要求的有效、可行、科学的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的空白,采用方法可提高地下既有隧道群运营安全和基坑开挖支护 稳定性 ,完善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实现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安全目标,对城市地下空间密集区上覆地层开挖卸荷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对确保基坑等地下开挖卸荷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

1.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既有隧道上覆待挖基坑范围;
S2,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
S3,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
S4,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
S5,既有隧道群隆起变形预测与防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根据基坑设计要求确定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和开挖深度H;
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的宽度为L1,长度为L2;
基坑开挖平面宽度L1方向与隧道轴线近似垂直,基坑开挖平面长度L2与隧道轴线近似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包括第一注浆加固区和第二注浆加固区;
在隧道群上方为通长第一注浆加固区,隧道群外侧为第二注浆加固区,
第一注浆加固区在距离隧道群中最上层隧道的顶部0.5m~1m与距离基坑底部0.5m~
1m范围内进行地层平注浆加固,第一注浆加固区水平方向注浆至隧道群中最外侧的隧道外侧10m;
第一注浆加固区和第二注浆加固区沿隧道群轴线方向的注浆范围与基坑长度L2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隧道群中有效覆土深度hs大于8m的隧道上方进行注浆加固形成第三注浆加固区,hs为隧道顶部至第一注浆加固区底部的距离,第三注浆加固区每10m一个注浆点,每个注浆点注浆半径3m。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包括水平管幕、第一注浆锚杆、第二注浆锚杆、抗浮锚杆、横向连梁、纵向连梁、防隆起盖板和水泥搅拌桩墙;
水平管幕横向设置在隧道上方第一注浆加固区内,管壁上开设注浆孔,对第一注浆加固区进行水平注浆;
第一注浆锚杆位于第二注浆加固区轴线上,对第二注浆加固区进行注浆;
第二注浆锚杆位于第三注浆加固区中轴线上,对第三注浆加固区进行注浆;
横向连梁和纵向连梁相连形成横纵交叉形连梁,将同一横向上若干第一注浆锚杆和抗浮锚杆连成一体;
第二注浆锚杆位于横向连梁与纵向连梁所围成区域几何中心处;
横向连梁与纵向连梁上方现浇筑防隆起盖板,预留筋A埋设于防隆起盖板内;
水泥搅拌桩墙位于隧道群外侧,每侧各有两面水泥搅拌桩墙,两面水泥搅拌桩墙间空间形成管幕工作井,水平管幕两端伸入管幕工作井内。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注浆锚杆、第二注浆锚杆和抗浮锚杆内设钢绞线。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采用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
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将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竖向分割成N层,N为2~6层,每层厚度3~5米,由上到下分层厚度逐渐减小;
横向分割成M条,M为4~8条,M与隧道数量K相同;
纵向分割成O段,O为2~6段,基坑沿垂直既有隧道方向单次开挖宽度不大于L2/8,当大于L2/8时,单次开挖宽度取2倍隧道内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平面位置,先开挖上层,后开挖下层;
不同分条时,先开挖埋深大的隧道上方分条,后开挖埋深小的隧道上方分条;
纵向分割成段,同一层同一条上不同段按照纵向跳槽方式开挖;
横向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对称开挖;
不同层、条、段按照先分层、再分条后分段的时序进行开挖。

说明书全文

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坑的开挖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也日益增大,地、隧道和基坑等地下工程大量涌现,且规模不断加大。由于建设时序问题,必然存在后续基坑开挖需在既有地铁、隧道等地下建筑上方或临近的位置施工。而在已建隧道上方开挖基坑,必然会导致地应释放,基底回弹,而土体的变形不可避免会对现有隧道产生影响,必将导致隧道应力场和位移场的改变。尤其部分建筑物地下室或者城市地下道路的基坑开挖会在隧道正上方进行开挖,基坑开挖会改变原隧道的应力场及变形场,破坏其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随着隧道上方荷载减少,同时在地下浮力作用下,会引起隧道竖向变形以及隧道下方土体回弹,从而对地铁运营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当隧道变形超过一定限值,轻则隧道接缝处漏水,严重时会对隧道的安全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无法安全运营。因此,在邻近地铁、隧道管线的基坑开挖工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土体的隆起变形,确保既有隧道安全。
[0003] 在工程界中,大量的专家学者也对土体的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常见的变形控制措施包括基坑土体分段分层开挖、堆载回压、设置中隔墙、设置抗浮锚杆、设置架式约束体系以及隧道本身结构加固等。其中,基坑土体分段分层开挖和抗浮锚杆在土体变形控制上效果较好,但工序规划和实施复杂,对隧道上浮变形控制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难以满足要求;隧道本身结构的加固在控制隧道整体的位移上效果有限,无法作为主要的变形控制措施。
[0004] 上述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多针对单独基坑工程或下卧单一隧道的情况,难以满足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浮变形控制要求,无法对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浮变形进行科学有效预警及防控。因此,鉴于目前针对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浮变形极高的控制要求尚无有效、可行、科学的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为提高地下既有隧道群运营安全和基坑开挖支护稳定性,完善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实现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安全目标,采用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和既有隧道群隆起变形预测与防控等方法,研发一种科学、高效、实用的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迫在眉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特别对城市地下空间密集区上覆地层开挖卸荷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对确保基坑等地下开挖卸荷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采用方法可提高地下既有隧道群运营安全和基坑开挖支护稳定性,完善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实现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安全目标。采用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和既有隧道群隆起变形预测与防控等方法,对城市地下空间密集区上覆地层开挖卸荷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对确保基坑等地下开挖卸荷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006]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7] 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确定既有隧道上覆待挖基坑范围;
[0009] S2,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
[0010] S3,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
[0011] S4,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
[0012] S5,既有隧道群隆起变形预测与防控。
[0013]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
[0014] 优选的,S1步骤中,根据基坑设计要求确定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和开挖深度H;
[0015] 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的宽度为L1,长度为L2;
[0016] 基坑开挖平面宽度L1方向与隧道轴线近似垂直,基坑开挖平面长度L2与隧道轴线近似平行。
[0017] 优选的,S2步骤中,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包括第一注浆加固区和第二注浆加固区;
[0018] 在隧道群上方为通长第一注浆加固区,隧道群外侧为第二注浆加固区,[0019] 第一注浆加固区在距离隧道群中最上层隧道的顶部0.5m~1m与距离基坑底部0.5m~1m范围内进行地层水平注浆加固,第一注浆加固区水平方向注浆至隧道群中最外侧的隧道外侧10m;
[0020] 第一注浆加固区和第二注浆加固区沿隧道群轴线方向的注浆范围与基坑长度L2相同。
[0021] 优选的,S2步骤中,隧道群中有效覆土深度hs大于8m的隧道上方进行注浆加固形成第三注浆加固区,hs为隧道顶部至第一注浆加固区底部的距离,第三注浆加固区每10m一个注浆点,每个注浆点注浆半径3m。
[0022] 优选的,S3步骤中,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包括水平管幕、第一注浆锚杆、第二注浆锚杆、抗浮锚杆、横向连梁、纵向连梁、防隆起盖板和水泥搅拌桩墙;
[0023] 水平管幕横向设置在隧道上方第一注浆加固区内,管壁上开设注浆孔,对第一注浆加固区进行水平注浆;
[0024] 第一注浆锚杆位于第二注浆加固区轴线上,对第二注浆加固区进行注浆;
[0025] 第二注浆锚杆位于第三注浆加固区中轴线上,对第三注浆加固区进行注浆;
[0026] 横向连梁和纵向连梁相连形成横纵交叉形连梁,将同一横向上若干第一注浆锚杆和抗浮锚杆连成一体;
[0027] 第二注浆锚杆位于横向连梁与纵向连梁所围成区域几何中心处;
[0028] 横向连梁与纵向连梁上方现浇筑防隆起盖板,预留筋A埋设于防隆起盖板内;
[0029] 水泥搅拌桩墙位于隧道群外侧,每侧各有两面水泥搅拌桩墙,两面水泥搅拌桩墙间空间形成管幕工作井,水平管幕两端伸入管幕工作井内。
[0030] 优选的,第一注浆锚杆、第二注浆锚杆和抗浮锚杆内设钢绞线。
[0031] 优选的,S4步骤中,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采用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
[0032] 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将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竖向分割成N层,N为2~6层,每层厚度3~5米,由上到下分层厚度逐渐减小;
[0033] 横向分割成M条,M为4~8条,M与隧道数量K相同;
[0034] 纵向分割成O段,O为2~6段,基坑沿垂直既有隧道方向单次开挖宽度不大于L2/8,当大于L2/8时,单次开挖宽度取2倍隧道内直径。
[0035] 优选的,同一平面位置,先开挖上层,后开挖下层;
[0036] 不同分条时,先开挖埋深大的隧道上方分条,后开挖埋深小的隧道上方分条;
[0037] 纵向分割成段,同一层同一条上不同段按照纵向跳槽方式开挖;
[0038] 横向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对称开挖;
[0039] 不同层、条、段按照先分层、再分条后分段的时序进行开挖。
[0040]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
[0041] 本发明公开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和既有隧道群隆起变形预测与防控等方法,填补了目前尚无针对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浮变形极高的控制要求的有效、可行、科学的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的空白,采用方法可提高地下既有隧道群运营安全和基坑开挖支护稳定性,完善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实现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安全目标,对城市地下空间密集区上覆地层开挖卸荷工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对确保基坑等地下开挖卸荷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
[0042] 图1为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流程图
[0043] 图2为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示意图;
[0044] 图3为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示意图;
[0045] 图4为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示意图;
[0046] 图5为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示意图;
[0047] 图6为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俯视图;
[0048] 图7为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示意图;
[0049] 图8为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成型示意图;
[0050] 图9为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成型示意图;
[0051] 图10为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成型示意图;
[0052] 图11为水平管幕分布示意图。
[0053] 图中:1、第一隧道;2、第二隧道;3、第三隧道;4、第四隧道;5、第一注浆加固区;6、第二注浆加固区;7、第三注浆加固区;8、管幕工作井;9、水泥搅拌桩墙;10、水平管幕;11、第一注浆锚杆;12、第二注浆锚杆;13、抗浮锚杆;14、横向连梁;15、纵向连梁;16、防隆起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如图1,一种既有多线并行隧道群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层隆起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 S1,确定既有隧道上覆待挖基坑范围;
[0056] S2,既有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
[0057] S3,既有隧道群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施工;
[0058] S4,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卸荷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
[0059] S5,既有隧道群隆起变形预测与防控。
[0060] 隧道群为既有工程,在待开挖基坑开挖前已在地层中运营;
[0061] 优选地,隧道群包括多条并行隧道,隧道条数为K,K=2~6条;本实施例选取4条隧道,如图2,分别为处于同一平面且位于隧道群外侧的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处于同一平面且位于隧道群中间的第一隧道1和第二隧道2,第一隧道1和第二隧道2位置高于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
[0062] 如图3‑4,8,隧道群处于最上方的第一隧道1和第二隧道2的顶部距地表距离为h1。
[0063] S1步骤中,根据基坑设计要求确定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和开挖深度H;
[0064] 优选地,基坑开挖平面范围A的宽度为L1,长度为L2;
[0065] 优选地,基坑开挖平面宽度L1方向与隧道轴线近似垂直,基坑开挖平面长度L2与隧道轴线近似平行。
[0066] S2步骤中,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包括三个注浆加固区,依次为第一注浆加固区5、第二注浆加固区6和第三注浆加固区7;
[0067] 优选地,第一注浆加固区5在距离第一隧道1和第二隧道2的顶部0.5m~1m与距离基坑底部0.5m~1m范围内进行地层水平注浆加固,第一注浆加固区5水平方向注浆至隧道群中最外侧的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外侧10m;
[0068] 优选地,第二注浆加固区6位于隧道群中最外侧的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外侧2~10m范围内,第二注浆加固区6竖直方向注浆上至第一注浆加固区5下缘,下至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底部下方5m;
[0069] 优选地,第三注浆加固区7对隧道群中有效覆土深度hs大于8m的隧道上方进行注浆加固,hs为隧道顶部至第一注浆加固区5底部的距离;
[0070] 优选地,第三注浆加固区7在距离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的顶部1~2m与第一注浆加固区5底部范围内进行地层注浆加固,第三注浆加固区7中轴线、第二注浆锚杆12中轴线和第三隧道3(或第四隧道4)中轴线在同一竖直面,第三注浆加固区7水平宽度与第三隧道3(或第四隧道4)直径相同;
[0071] 优选地,第一注浆加固区5和第二注浆加固区6沿隧道群轴线方向的注浆范围与基坑长度L2相同,第三注浆加固区7每10m一个注浆点,每个注浆点注浆半径3m;
[0072] 优选地,隧道群周边地层注浆加固按如下顺序进行注浆施工:第二注浆加固区6→第一注浆加固区5→第三注浆加固区7。
[0073] S3步骤中,防隆起‑基坑支护联合防护体系包括水平管幕10、第一注浆锚杆11、第二注浆锚杆12、抗浮锚杆13、横向连梁14、纵向连梁15、防隆起盖板16和水泥搅拌桩墙9;
[0074] 优选地,水平管幕10对第一注浆加固区5进行水平注浆;具体的:
[0075] 水平管幕10在管幕工作井8内施工;
[0076] 如图9,水平管幕10贯通两侧管幕工作井8,水平管幕10长度为L1,管壁上开设注浆孔;
[0077] 注浆进口端可在一侧进行,如图10,在左侧;或如图11,在右侧。
[0078] 水平管幕10管壁上注浆孔主要分布在第一注浆加固区5的中部,优选分布于两侧第二注浆加固区6中心之间。
[0079] 注浆时,水平管幕10沿着基坑长度L2方向从基坑中部向L2方向两侧同时进行,同侧采用跳跃式注浆。图11中,先A0,然后A11‑A12...A1 n和A21‑A22...A2n同时注浆;最后B11‑B12...B1 n和B21‑B22...B2n同时注浆。
[0080] 优选地,第一注浆锚杆11对第二注浆加固区6进行注浆;
[0081] 优选地,第一注浆锚杆11位于第二注浆加固区6轴线上,即位于隧道群中最外侧的第三隧道3和第四隧道4外侧2~10m范围内;
[0082] 优选地,第二注浆锚杆12对第三注浆加固区7进行注浆;
[0083] 优选地,第二注浆锚杆12位于第三注浆加固区7中轴线上;
[0084] 如图5‑6,横向连梁14将同一横向上若干第一注浆锚杆11和抗浮锚杆13连成一体;
[0085] 纵向连梁15将同一纵向下若干第一注浆锚杆11或抗浮锚杆13连成一体;
[0086] 横向连梁14与纵向连梁15在第一注浆锚杆11处相连形成横纵交叉形连梁;
[0087] 横向连梁14与纵向连梁15厚度相同;
[0088] 横向连梁14与纵向连梁15所围成区域内铺设低透水性材料并夯实;
[0089] 第二注浆锚杆12位于横向连梁14与纵向连梁15所围成区域几何中心处;
[0090] 第一注浆锚杆11、第二注浆锚杆12和抗浮锚杆13顶部预留钢筋A;
[0091] 横向连梁14与纵向连梁15上方现浇筑防隆起盖板16,预留钢筋A埋设于防隆起盖板16内。
[0092] 水泥搅拌桩墙9位于隧道群外侧,每侧各有两面水泥搅拌桩墙9,两面水泥搅拌桩墙9间空间形成管幕工作井8,两面水泥搅拌桩墙9间距根据水平管幕10施工设备确定;
[0093] 优选地,水平管幕10施工后,随着隧道群上方土体的开挖,开挖产生的土填筑在管幕工作井8内,隧道群两侧管幕工作井8对称填土。
[0094] S4步骤中,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采用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如图7:
[0095] 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将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竖向分割成N层,N为2~6层,每层厚度3~5米,由上到下分层厚度逐渐减小;此处优选为,上层A=5m和下层B=3m;
[0096] 横向分割成M条,M为4~8条,M与隧道数量K相同,此处优选为,内条A1、内条A2、外条B1和外条B2;
[0097] 纵向分割成O段,O为2~6段,基坑沿垂直既有隧道方向单次开挖宽度(段宽)不大于L2/8,当大于L2/8时,单次开挖宽度取2倍隧道内直径,此处优选为,前段A、中段B和后段C。
[0098] S4步骤中,隧道群上覆基坑土体采用分层分条分段抽条开挖方式;
[0099] 优选地,开挖时序满足如下原则:(1)同一平面位置,先开挖上层,后开挖下层;(2)不同分条时,先开挖埋深大的隧道上方分条,后开挖埋深小的隧道上方分条;(3)纵向分割成段,同一层同一条上不同段按照纵向跳槽方式开挖(控制纵向隆起变形);(4)横向严格控制开挖顺序,对称开挖(控制侧向变形);(5)不同层、条、段按照先分层、再分条后分段的时序进行开挖。
[0100] 优选地(或者实施例中),第一层(上层A)按如下顺序开挖:上层A外条B1前段A→上层A外条B1后段C→上层A外条B1中段B→上层A外条B2前段A→上层A外条B2后段C→上层A外条B2中段B→上层A内条A1前段A→上层A内条A1后段C→上层A内条A1中段B→上层A内条A2前段A→上层A内条A2后段C→上层A内条A2中段B;
[0101] 优选地(或者实施例中),第二层(下层B)按如下顺序开挖:下层B外条B1前段A→下层B外条B1后段C→下层B外条B1中段B→下层B外条B2前段A→下层B外条B2后段C→下层B外条B2中段B→下层B内条A1前段A→下层B内条A1后段C→下层B内条A1中段B→下层B内条A2前段A→下层B内条A2后段C→下层B内条A2中段B;
[0102] 优选地,其余各分层按上述方法开挖。
[0103] S4步骤中,第一注浆锚杆11、第二注浆锚杆12和抗浮锚杆13内设钢绞线,钢绞线对基坑底部防隆起盖板16施加应力,有效控制坑底隆起变形。
[0104] S5步骤中,基坑底部横纵交叉形连梁和防隆起盖板16施工完成后,辅以基坑隆起动态监测,当基坑底部出现隆起变形趋势时,通过第一注浆锚杆11、第二注浆锚杆12和抗浮锚杆13内设的钢绞线对隧道群隆起变形进行控制;
[0105] 优选地,基坑坑底允许隆起变形极限值为δ,δ根据基坑和隧道保护等级确定,一般为20~40mm;
[0106] 优选地,当基坑坑底实际隆起变形值达到0.6δ时,达到黄色预警,通过抗浮锚杆13内的钢绞线进行隆起变形控制;当基坑坑底实际隆起变形值达到0.8δ时,达到橙色预警,通过第一注浆锚杆11、第二注浆锚杆12和抗浮锚杆13内的钢绞线进行隆起变形控制;当基坑坑底实际隆起变形值大于0.95δ时,达到红色预警,通过钢绞线进行隆起变形控制,并且增加基坑降水或临时堆载方法进行隆起变形控制。
[010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发明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