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

申请号 CN201910514290.4 申请日 2019-06-14 公开(公告)号 CN110130929A 公开(公告)日 2019-08-16
申请人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丁亚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包括位于岩爆地质洞内的衬砌墙(11);衬砌墙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衬砌墙下部的两段垂直段向岩爆地质洞岩壁(1)方向突出形成凸台,凸台上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内插有支护杆(10);支护杆外壁与一组安装筒(7)连接,安装筒内设有 弹簧 (8),弹簧顶部与顶 块 (6)底柔性连接;顶块顶部与支护钎(3)底部的对接孔(5)卡接;支护钎顶部与设在岩爆地质洞岩壁上的减压孔(2)滑动连接。本发明通过弹簧在安装筒内进行伸缩运动的顶块对支护钎进行 支撑 ,从而提供了一定的减压性能,避免在岩壁出现 变形 时支护钎对岩壁造成二次破坏,提高了支护钎对岩壁进行支护的 稳定性 。
权利要求

1.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包括位于岩爆地质洞内的衬砌墙(11);其特征在于:衬砌墙(11)的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衬砌墙(11)下部的两段垂直段向岩爆地质洞岩壁(1)方向突出形成凸台,凸台上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内插有支护杆(10);支护杆(10)外壁与一组安装筒(7)连接,安装筒(7)内设有弹簧(8),弹簧(8)顶部与顶(6)底柔性连接;顶块(6)顶部与支护钎(3)底部的对接孔(5)卡接;支护钎(3)顶部与设在岩爆地质洞岩壁(1)上的减压孔(2)滑动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爆地质洞岩壁(1)上设有一层涂抹层(4)。
3.权利要求2所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层(4)与拱形支护杆(10)之间设有一层筋防护网(9),钢筋防护网(9)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钢筋防护网(9)两端与衬砌墙(11)两侧的凸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孔(2)沿岩壁(1)内侧拱形等间距分布,且沿岩壁(1)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孔(2)直径为4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7)穿过钢筋防护网(9)与支护杆(10)焊接;安装筒(7)的位置与减压孔(2)位置对应,每个减压孔(2)对应一个安装筒(7)。

说明书全文

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属于岩爆地质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岩爆地质是指地下开采的深部或构造应很高的区域,在临空岩体中发生突发式破坏现象的地质层,所以在岩爆地质进行掘洞施工时通常需要防护装置对洞壁进行支护。
[0003] 现有的防护装置大多为刚性支护,无法适应岩壁的轻微变形,从而导致刚性支护状态下的岩壁更加容易出现岩爆现象,降低了支护的稳定性,影响工人进行正常施工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刚性支护装置无法适应岩壁的轻微变形,而导致刚性支护状态下的岩壁更加容易出现岩爆现象,降低支护的稳定性,影响工人进行正常施工的人身安全等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包括位于岩爆地质洞内的衬砌墙;
衬砌墙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衬砌墙下部的两段垂直段向岩爆地质洞岩壁方向突出形成凸台,凸台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有支护杆;支护杆外壁与一组安装筒连接,安装筒内设有弹簧,弹簧顶部与顶底柔性连接;顶块顶部与支护钎底部的对接孔卡接;支护钎顶部与设在岩爆地质洞岩壁上的减压孔滑动连接。
[0006] 前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中,所述岩爆地质洞岩壁上设有一层涂抹层
[0007] 前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中,所述涂抹层与支护杆之间设有一层筋防护网,钢筋防护网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钢筋防护网两端与衬砌墙两侧的凸台连接。
[0008] 前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中,所述减压孔沿岩壁内侧拱形等间距分布,且沿岩壁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0009] 前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中,所述减压孔直径为40~50mm。
[0010] 前述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中,所述安装筒穿过钢筋防护网与支护杆焊接;安装筒的位置与减压孔位置对应,每个减压孔对应一个安装筒。
[001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减压孔,减少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的围岩中储存的能量,从而降低岩爆概率,同时减压孔内的支护钎能够对部分岩石结构进行支撑,避免发生大范围的岩爆坍塌现象;通过弹簧在安装筒内进行伸缩运动的顶块对支护钎进行支撑,从而提供了一定的减压性能,避免在岩壁出现变形时支护钎对岩壁造成二次破坏,提高了支护钎对岩壁进行支护的稳定性。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 附图中的标记为:1-岩壁、2-减压孔、3-支护钎、4-涂抹层、5-对接孔、6-顶块、7-安装筒、8-弹簧、9-钢筋防护网、10-支护杆、11-衬砌墙、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本发明的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位于岩爆地质洞内的衬砌墙11;衬砌墙11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衬砌墙11下部的两段垂直段向岩爆地质洞岩壁1方向突出形成凸台,凸台上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内插有支护杆10;支护杆10外壁与一组安装筒7连接,安装筒7内设有弹簧8,弹簧8顶部与顶块6底柔性连接;顶块6顶部与支护钎3底部的对接孔5卡接;支护钎3顶部与设在岩爆地质洞岩壁1上的减压孔2滑动连接。岩爆地质洞岩壁1上设有一层涂抹层4。涂抹层4与支护杆10之间设有一层钢筋防护网9,钢筋防护网9形状为上拱下直的倒U形结构;钢筋防护网9两端与衬砌墙11两侧的凸台连接。减压孔2沿岩壁1内侧拱形等间距分布,且沿岩壁1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减压孔2直径为40~50mm。安装筒7穿过钢筋防护网9与支护杆10焊接;安装筒7的位置与减压孔2位置对应,每个减压孔2对应一个安装筒7。
实施例
[0016] 本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岩壁1、钢筋防护网9和衬砌墙11。岩壁1上设有减压孔2,减压孔2的内侧设有支护钎3,减压孔2在岩壁1内侧等间距分布,减压孔2直径为40~
50mm,用来减少围岩中储存的能量,降低岩爆概率;支护钎3通过减压孔2与岩壁1相互连接,且岩壁1上设置有涂抹层4,支护钎3通过减压孔2嵌入在岩壁1的内部,且支护钎3通过对接孔5与顶块6构成卡合连接,方便顶块6通过对接孔5对支护钎3进行稳定支撑,支护钎3上预留有对接孔5,且对接孔5的内侧设置有顶块6,并且顶块6通过对接孔5与支护钎3相互连接,顶块6剖视为“凸”字型结构,且顶块6通过弹簧8与安装筒7构成伸缩结构,有利于提高对岩壁1进行支撑的柔性;顶块6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筒7,且顶块6上安装有弹簧8,安装筒7在支护杆10上等间距分布,且安装筒7与支护杆10之间为焊接连接,提高了安装筒7安装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对岩壁1进行支护的稳定性,弹簧8位于安装筒7的内侧,且顶块6通过弹簧8与安装筒7相互连接,顶块6和安装筒7的外侧设置有钢筋防护网9,且安装筒7与支护杆10相互连接,并且支护杆10位于岩壁1的内侧,支护杆10的外侧设置有衬砌墙11,且衬砌墙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并且衬砌墙11通过安装孔12与支护杆10相互连接。
[00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在岩壁1上开设直径为40~50mm的减压孔2,此时的减压孔2能够减少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的围岩中储存的能量,降低了岩爆概率,接着将支护钎3插入岩壁1上的减压孔2内,接着将塑料纤维混凝土铺设在岩壁1的内侧形成涂抹层4,能够减少岩层暴露的时间,减少岩爆的发生和确保人身安全,接着对钢筋防护网9进行铺设,然后对支护杆10进行安装,使得支护杆10上的顶块6穿过钢筋防护网9上的网孔插入支护钎3上的对接孔5内,从而顶块6在复位弹簧8的推动下伸出安装筒7对支护钎3进行顶动,从而提供了一定的减压性能,避免在岩壁1出现变形时支护钎3对岩壁1造成二次破坏,提高了支护钎3对岩壁1进行支护的稳定性,最后砌上衬砌墙11对支护杆10进行固定,同时衬砌墙11能够在洞身周边形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还能够对岩爆碎石进行隔离,提高了防护性能,这样一种岩爆地质洞段安全施工的防护装置方便人们的使用。
[0018] 本发明通过减压孔,减少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的围岩中储存的能量,从而降低岩爆概率,同时减压孔内的支护钎能够对部分岩石结构进行支撑,避免发生大范围的岩爆坍塌现象;通过弹簧在安装筒内进行伸缩运动的顶块对支护钎进行支撑,从而提供了一定的减压性能,避免在岩壁出现变形时支护钎对岩壁造成二次破坏,提高了支护钎对岩壁进行支护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