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及支撑方法

申请号 CN202310704769.0 申请日 2023-06-14 公开(公告)号 CN116838378A 公开(公告)日 2023-10-03
申请人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学奇; 胡田玉; 陈晓鹏; 金伟; 石杨; 李忠枭; 黄涛; 张健; 李栋; 赵晓东;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 支撑 架装配体及支撑方法。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包括支撑架主体,支撑架主体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形成第一支撑架;第三连接板两端设有推动机构。一种支撑架支撑方法,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外 侧壁 分别抵在顶管内侧壁处,转动 螺母 ,螺母推动 挤压 块 下移,挤压块两端侧壁挤压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向外扩张,最终使第一连接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壁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从而使使顶管内侧壁受 力 均匀。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主体(100),支撑架主体(100)包括两个形状呈弧形的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三连接板(240),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三连接板(240)之间设有两个形状呈弧形的第二连接板(220);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形状呈圆形的第一支撑架(110);第三连接板(240)两端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用于推动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向第一支撑架(110)外侧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板(240)与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410),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形状呈梯形的第二凹槽(450),第一凹槽(410)与第二凹槽(450)相通;
推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凹槽(410)底端面相贴合的挤压板(430),挤压板(430)中心处设有第一通孔(630),第一凹槽(410)内设有穿过第一通孔(630)伸入第二凹槽(450)内的第一螺栓(420);第二凹槽(450)内设有形状呈梯形的挤压(440),挤压块(440)上设有供第一螺栓(420)穿过的第二通孔(810);第一螺栓(420)穿过第二通孔(810)的一端设有套于第一螺栓(420)上的螺母(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210)、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均采用工字,工字钢侧壁处的凹槽内设有多个沿工字钢长度方向排列的支撑板(2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310),第二螺栓(310)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的支撑板(2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420)侧壁处设有沿第一螺栓(420)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520),第二通孔(810)内侧壁处设有伸入限位槽(520)内的限位块(8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限位槽(520)底端面为倾斜面(620),挤压块(440)两端外侧壁处均设有穿过限位块(820)与第二通孔(810)相通的螺纹孔(610),挤压块(440)两端设有穿过螺纹孔(610)抵在倾斜面(620)上的第三螺栓(53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连接处的支撑板(230)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架(110)内设有两根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40)和两根纵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50);两根第一支撑杆(140)和两根第二支撑杆(150)共同构成形状呈井字形的第二支撑架(1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140)与第二支撑杆(150)交接处设有加强脚(120)。
10.一种支撑架支撑方法,其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支撑架装配体所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第一支撑架(110)放置与顶管内部,使第一连接板(210)、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的外侧壁分别抵在顶管内侧壁处,然后通过转动螺母(510),螺母(510)沿第一螺栓(420)轴向移动,从而推动挤压块(440),使挤压块(440)下移,在挤压块(440)下移的过程中,挤压块(440)两端侧壁挤压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使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向两端扩张,两第二连接板(220)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板(210)向外扩张,最终使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的外侧壁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最后将第三螺栓(530)拧入螺纹孔(610)内,使第三螺栓(530)一端抵在倾斜面(620)上固定挤压块(44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及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及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挖掘隧道时,通常会使用到盾构机,通过盾构机对泥土进行挖掘,之后在盾构机后方添加顶管,盾构机每前进一段,顶管添加一节,直到盾构机打通隧道。
[0003] 由于顶管埋于地下,所以顶管会被泥土挤压,顶管外侧受较大,为了防止顶管被压坏,需要在顶管内设置支撑架;而现有的支撑架大多是形状与顶管横截面相同的预制件,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顶管内侧壁上支撑顶管;这类支撑架较难做到调节支撑架张紧程度,导致支撑架的支撑面与顶管内侧壁较难完全贴合,从而导致顶管内侧壁受力不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及支撑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 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包括支撑架主体,支撑架主体包括两个形状呈弧形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设有两个形状呈弧形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形状呈圆形的第一支撑架;第三连接板两端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用于推动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向第一支撑架外侧扩张。
[0007] 通过本发明,使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外侧壁抵在顶管内侧壁上,并且与顶管内侧壁相贴合,从而增大了第一支撑架的支撑面积,使顶管内侧壁受力均匀。
[0008] 作为优选,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形状呈梯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通;
[0009] 推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凹槽底端面相贴合的挤压板,挤压板中心处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凹槽内设有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第二凹槽内的第一螺栓;第二凹槽内设有形状呈梯形的挤压,挤压块上设有供第一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二通孔的一端设有套于第一螺栓上的螺母
[0010] 通过本发明,较佳的方便了使用者推动第一连接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向外扩张。
[0011]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均采用工字,工字钢侧壁处的凹槽内设有多个沿工字钢长度方向排列的支撑板。
[0012] 通过本发明,较佳的提升了工字钢的结构强度。
[0013]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处的支撑板。
[0014] 通过本发明,方便使用者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两个第二连接板向外扩张时,两个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一连接板向两端张开。
[0015] 作为优选,第一螺栓侧壁处设有沿第一螺栓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第二通孔内侧壁处设有伸入限位槽内的限位块。
[0016] 通过本发明,使挤压块在下移时更加稳定。
[0017] 作为优选,限位槽底端面为倾斜面,挤压块两端外侧壁处均设有穿过限位块与第二通孔相通的螺纹孔,挤压块两端设有穿过螺纹孔抵在倾斜面上的第三螺栓。
[0018] 通过本发明,较佳的防止了因挤压块挤压时间过长,导致第一螺栓松动,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脱离顶管内侧壁。
[0019] 作为优选,位于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连接处的支撑板倾斜设置。
[0020] 通过本发明,增大了工字钢横截面与挤压块的接触面接,使挤压块移动时更加稳定。
[0021]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架内设有两根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两根纵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两根第一支撑杆和两根第二支撑杆共同构成形状呈井字形的第二支撑架。
[0022] 通过本发明,通过第二支撑架支撑第一支撑架,从而增强了第一支撑架的结构强度。
[0023]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交接处设有加强脚。
[0024] 通过本发明,较佳的提升了第二支撑架的结构强度。
[0025]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支撑架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 首先,将第一支撑架放置与顶管内部,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壁分别抵在顶管内侧壁处,然后通过转动螺母,螺母沿第一螺栓轴向移动,从而推动挤压块,使挤压块下移,在挤压块下移的过程中,挤压块两端侧壁挤压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向两端扩张,两第二连接板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板向外扩张,最终使第一连接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壁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最后将第三螺栓拧入螺纹孔内,使第三螺栓一端抵在倾斜面上固定挤压块。
[0027] 通过本发明,较佳的方便了使用者将支撑架主体抵在顶管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支撑架主体中的第一连接板、两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外侧壁能够较佳的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从而增大了第一支撑架的支撑面积,使顶管内侧壁受力均匀。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支撑架主体的示意图。
[0029]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支撑架的示意图。
[0030]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螺栓的示意图。
[0031] 图4为实施例1中的推动机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0032] 图5为实施例1中的推动机构的示意图。
[0033] 图6为实施例1中的推动机构的剖视图。
[0034] 图7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螺栓的示意图。
[0035] 图8为实施例1中的限位块和第二通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37] 实施例1
[0038]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架装配体,其包括支撑架主体100,支撑架主体100包括两个形状呈弧形的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三连接板240,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三连接板240之间设有两个形状呈弧形的第二连接板220;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依次首尾相连形成形状呈圆形的第一支撑架110;第三连接板240两端设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用于推动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向第一支撑架110外侧扩张。
[0039] 通过本实施例,使用人员将第一支撑架110放入到顶管内部,使第一连接板210、两个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分别抵在顶管内侧壁上,之后通过推动机构,调节第一支撑架110向外扩张,从而使第一连接板210、两个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外侧壁抵在顶管内侧壁上,并且与顶管内侧壁相贴合,从而增大了第一支撑架110的支撑面积,使顶管内侧壁受力均匀。
[0040] 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板240与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410,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形状呈梯形的第二凹槽450,第一凹槽410与第二凹槽450相通;
[0041] 推动机构包括与第一凹槽410底端面相贴合的挤压板430,挤压板430中心处设有第一通孔630,第一凹槽410内设有穿过第一通孔630伸入第二凹槽450内的第一螺栓420;第二凹槽450内设有形状呈梯形的挤压块440,挤压块440上设有供第一螺栓420穿过的第二通孔810;第一螺栓420穿过第二通孔810的一端设有套于第一螺栓420上的螺母510。
[0042] 通过本实施例,使得使用者通过拧动螺母510,螺母510沿第一螺栓420轴向移动,从而推动挤压块440下移,拉动挤压板430,使挤压板430挤压第一凹槽410底端面,在挤压块440下移的过程中,挤压块440两端倾斜侧壁挤压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连接处的第二凹槽450两端倾斜侧壁,使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向两端扩张,两第二连接板220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板210向外扩张,最终使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的外侧壁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从而较佳的方便了使用者推动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向外扩张。
[0043]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10、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均采用工字钢,工字钢侧壁处的凹槽内设有多个沿工字钢长度方向排列的支撑板230。
[0044]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支撑板230支撑工字钢侧壁处凹槽内上下两端面,从而较佳的提升了工字钢的结构强度。
[0045]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设有第二螺栓310,第二螺栓310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的支撑板230。
[0046]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螺栓310穿过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处的支撑板230,从而将两支撑板230相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从而方便使用者将第一连接板210和第二连接板220连接;在两个第二连接板220向外扩张时,两个第二连接板220带动第一连接板210向两端张开。
[0047]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栓420侧壁处设有沿第一螺栓420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520,第二通孔810内侧壁处设有伸入限位槽520内的限位块820。
[0048] 通过本实施例,使得在使用者转动螺母510推动挤压块440下移时,挤压块440带动限位块820沿限位槽520滑动,从而使挤压块440在下移时更加稳定。
[0049]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520底端面为倾斜面620,挤压块440两端外侧壁处均设有穿过限位块820与第二通孔810相通的螺纹孔610,挤压块440两端设有穿过螺纹孔610抵在倾斜面620上的第三螺栓530。
[0050] 通过本实施例,在挤压块440将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向外推出后,使用者将第三螺栓530,从螺纹孔610处插入限位槽520内,并且使第三螺栓
530的一端抵在倾斜面620上,使得在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在推动挤压块440使其有脱离第二凹槽450的趋势时,第三螺栓530的一端卡在倾斜面620上,倾斜面620抵住第三螺栓530,防止挤压块440移动,从而较佳的防止了因挤压块440挤压时间过长,导致第一螺栓420松动,使第一连接板210、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脱离顶管内侧壁。
[0051]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连接处的支撑板230倾斜设置。
[0052] 通过本实施例,挤压块440下移时,挤压块440两端侧壁沿倾斜设置的支撑板230滑动,从而增大了工字钢横截面与挤压块440的接触面接,使挤压块440移动时更加稳定。
[0053]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0内设有两根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40和两根纵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50;两根第一支撑杆140和两根第二支撑杆150共同构成形状呈井字形的第二支撑架130。
[0054]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支撑架130支撑第一支撑架110,从而增强了第一支撑架110的结构强度。
[0055]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40与第二支撑杆150交接处设有加强脚120。
[0056] 通过本实施例,加强脚120在第一支撑杆140与第二支撑杆150交接处支撑第一支撑杆140与第二支撑杆150,从而较佳的提升了第二支撑架130的结构强度。
[0057]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撑架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8] 首先,将第一支撑架110放置与顶管内部,使第一连接板210、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的外侧壁分别抵在顶管内侧壁处,然后通过转动螺母510,螺母510沿第一螺栓420轴向移动,从而推动挤压块440,使挤压块440下移,在挤压块440下移的过程中,挤压块
440两端侧壁挤压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使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
240向两端扩张,两第二连接板220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板210向外扩张,最终使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的外侧壁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最后将第三螺栓530拧入螺纹孔610内,使第三螺栓530一端抵在倾斜面620上固定挤压块440。
[0059] 通过本实施例,较佳的方便了使用者将支撑架主体100抵在顶管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支撑架主体100中的第一连接板210、两第二连接板220和第三连接板240的外侧壁能够较佳的贴合在顶管内侧壁上,从而增大了第一支撑架110的支撑面积,使顶管内侧壁受力均匀。
[0060] 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61]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部分,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