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扭矩传递装置

申请号 CN00108938.2 申请日 2000-05-22 公开(公告)号 CN1153015C 公开(公告)日 2004-06-09
申请人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沃尔夫冈·赖克; 埃德蒙·毛赫尔; 沙伊莱施·科佐赖克尔; 威廉·布里斯;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带有一个 扭矩 变矩器或一个液压 离合器 的扭矩传递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装置,具有一个液压离合器或一 个扭矩变矩器(1’),至少包括:至少一个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1) 可无相对旋转地连接的轮(7),至少一个可与待驱动线路的输入轴 (14)无相对旋转地连接的涡轮(10),一个至少容纳泵轮和涡轮的 壳体(2’)和至少一个作用在驱动轴(1)和输入轴(14)之间的扭 转振动阻尼器(30),其特征是,至少一个扭转振动阻尼器(30)在 能量流中被安置在驱动轴(1)和泵轮(7)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泵轮(7) 可相对于壳体(2’)旋转地被支承。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扭转振动 阻尼器(30)在能量流中被安置在壳体(2’)和泵轮(7)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扭转振动阻尼器(30)被安置在壳体(2’)内部。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扭转振动阻尼器(30)轴向被安置在涡轮(10)和壳体(2’)的一个 朝向驱动单元的壳(2)之间。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扭转振动阻尼器(30)径向直接安置在壳体(2’)的外圆周内。
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一个可控制的跨接离合器(32)作用在壳体(2’)和泵轮(7)之间。
8.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跨接离合器(32)作用在壳体(2’)和泵轮(7)的一个壳之间。
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跨接离合器由一个与壳体无相对旋转并且可轴向移动地连接的盘件构 成,它可被置于与泵轮的一个构件摩擦接合。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可控制的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在壳体(2’)和输入轴(14)之间 起作用。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接合时,该至少一个扭转振动阻尼器(30) 在壳体(2’)和输入轴(14)之间起作用。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扭转振动阻尼器(30)的输入部分直接与壳体(2’)相连或由它构成。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扭转振动阻尼器(30)的输出部分(136)由一个突缘件构成,它构 成用于变矩器跨接离合器的盘件(108)的摩擦接合面(131)。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突缘件 (306)为形成锥形摩擦接合面(331a,331b)在其内圆周处被向径 向外则呈锥形地成形。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扭转振动阻尼器(30)的输出部分直接由泵轮(7)的一个轴向伸长 部分(7a)在其外圆周上构成。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在伸长 部分(7a)上径向向内设置了一个环形突缘(8),与变矩器跨接离合 器(32)的盘件(6)形成摩擦接合。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环形突 缘(8)锥形地径向向内指向。
18.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为了形 成摩擦接合在盘件(6)上或在壳体上盘件的接触面上,设置了摩擦 衬(31)。
19.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由壳体(2’)形成一个初级回转质量,它抵抗扭转振动阻尼器(30) 的作用而可相对一个至少由泵轮(7)形成的次级回转质量转动。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该次级 回转质量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接合时至少由涡轮(10)的质量 补充。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 至少一个扭转振动阻尼器(30)具有至少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分布 在圆周上的储能器(5,105)。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储能器 (105)为短的螺旋压缩弹簧,它们径向设在涡轮(110)的最大轴向 伸展范围内。
23.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储能器 (5)由近似预弯曲在装配圆周上的螺旋弹簧构成,这些弹簧在长度 上与装配圆周半径相比在一个可比较的或更大圆弧上伸展并且在径向 上被安装在涡轮(10)的最大轴向伸展范围之外,直接在壳体(2’) 的外圆周之内。
2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液压 离合器是Foettinger离合器。
2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至 少一个设置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向轮(12)。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装置,具有一个液 压离合器、如Foettinger离合器、或一个扭矩变矩器,至少包括: 至少一个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可无相对旋转连接的轮,至少一个可 与要驱动线路的输入轴可无相对旋转地连接的涡轮及必要时至少一个 设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向轮,一个至少容纳泵轮和涡轮的壳体和至 少一个作用在驱动轴和输入轴之间的扭转振动阻尼器。

背景技术

这种扭矩传递装置尤其公知用于分级自动变速器 (Stufenautomatikgetriebe)。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这种装置,尤其改进其阻尼作用。此外 可成本合理并且简单地实现更好的阻尼方案。开关元件的控制应简单 且与现有技术的扭矩传递装置兼容。
上述目的通过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装置来达到,它 具有液压离合器、如Foettinger离合器、或一个扭矩变矩器,它至 少包括:至少一个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可无相对旋转连接的泵轮,至 少一个可与要驱动线路的输入轴无相对旋转连接的涡轮及必要时至少 一个设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向轮,一个至少容纳泵轮和涡轮的壳体 和至少一个作用在驱动轴和输入轴之间的扭转振动阻尼器。其中,至 少一个扭转振动阻尼器在能量流中被安置在驱动轴和泵轮之间。
在该扭矩传递装置中,泵轮可相对于壳体旋转。
在该扭矩传递装置中,扭转振动阻尼器可在能量流中安置在壳 体和泵轮之间。    
在该扭矩传递装置中,扭转振动阻尼器可设在壳体内部。
在该扭矩传递装置中,扭转振动阻尼器可轴向设在涡轮和壳体 的一个朝向驱动单元的壁之间。
此外在本发明的扭矩传递装置中,扭转振动阻尼器可直接径向 设在壳体的外圆周内,并且一个可控制的跨接离合器可在壳体和泵轮 之间起作用,该跨接离合器可以在壳体和泵轮的壳之间起作用。此外, 该跨接离合器可由一个与壳体无相对旋转并可轴向移动的盘件构成, 它可被置于与泵轮的一个构件摩擦接合。
在该扭矩传递装置中,一个可控制的变矩器跨接离合器可作用 在壳体和输入轴之间。此外,当变矩器跨接离合器接合时,该至少一 个扭转振动阻尼器可在壳体和输入轴之间起作用。
在该扭矩传递装置中,扭转振动阻尼器的输入部分可直接与壳 体连接或由它构成。扭转振动阻尼器的输出部分可由一个突缘件构 成,它形成用于变矩器跨接离合器盘件的摩擦接合面。在此,突缘件 为形成锥形摩擦接合面而在内圆周上被呈锥形地径向向外变形加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扭转振动阻尼器的输出部分可直接由泵轮的一个轴 向伸出部分、最好在其外圆周上构成。此外,在伸出部分上可径向向 内设置一个环形突缘,用来与变矩器跨接离合器的盘件形成摩擦接 合。并且该环形突缘可呈锥形径向向内定向。
按照本发明的构想,为形成摩擦接合,可在盘件上或在壳体上 盘件接触面上设置摩擦衬。
为改善振动性能,壳体可构成一个初级回转质量,它抵抗扭转 振动阻尼器的作用可逆至少由泵轮形成的次级回转质量相对旋转。在 此,该次级回转质量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接合时可至少由涡轮质量补 充。
该至少一个扭转振动阻尼器可具有至少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 分布在圆周上的储能器,它们可以是短的螺旋压缩弹簧。这些弹簧最 好径向设在涡轮的最大轴向伸展范围内或它们可由最好预先弯曲在近 似装配圆周上的螺旋弹簧构成,这些弹簧在长度上与装配圆周半径相 比在一个可比较的或更大圆弧长度上伸展且径向安装在涡轮的最大轴 向伸展范围外,最好直接在壳体的外圆周之内。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至图8分别是本发明扭矩传递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装置1’,它具有一个壳体2’,该壳体由朝向未进一 步示出的驱动单元的壳2和背向该驱动单元的壳3组成,前者借助一 个未示出的、公知的驱动板(Antriebsblech)最好径向外部与如内 燃机这样的驱动单元的驱动轴相连。这两个壳2,3在它们的外圆周 上彼此密封连接、例如焊接上,借助一个可被焊接上或成型出的轴向 伸展的轴颈1在曲轴的一个相应的槽内定心,并且借助一滑动轴承 环16可转动地被支撑在变速箱壳体的变速箱对接件15上。
泵轮7,涡轮10和导向轮12及盘件6和扭转振动阻尼器30安 装在壳体2’内。导向轮12借助空转件13被支撑在变速箱对接件15 上,沿一方向不可相对旋转而沿另一方向可旋转。泵轮借助一轴承21 可旋转地被安装在导向轮12的一个轴向构造的轴肩上并借助挡圈17 轴向与壳体2’间隔开。
涡轮10借助铆钉被旋转闭合地连接在轮毂突缘11上,该轮毂 突缘与变速箱输入轴14啮合并因此被旋转闭合和可轴向移动地支撑 在该输入轴上,其中,轮毂突缘11与壳体对接件15之间由密封环25 密封并借助挡圈18,19,20与导向轮12及与壳2并且与盘件6轴向 间距隔开。在一轴向伸展的轴肩上,一盘件6被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 轮毂突缘11的朝向壳2的一侧上并与轮毂突缘之间借助密封环24密 封。盘件6借助板簧22轴向可变形地且旋转闭合地与轮毂突缘11 相连接,这些板簧将一沿圆周方向作用的从盘件6传递给轮毂突缘 11。盘件6径向外部具有摩擦片衬31,它们在盘件6轴向移位时与 一个环突缘8形成摩擦连接,该环突缘与泵轮7的一个轴向伸出部分 7a固定连接,如焊接在一起。例如在该实施例中所示,环突缘8可 相对于装置1’的旋转轴线被调整成锥形,因此在与相应成型出的盘 件6连接时形成一个锥形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该变矩器跨接离合 器32将由驱动单元传入壳体2’的转矩直接通过盘件6和板簧22传 给轮毂突缘11并因此传给变速箱输入轴14并由此使传递路径从壳体 2’经过扭转振动阻尼器30连接到泵轮7并从那里通过涡轮10和轮 毂突缘11传到变速箱输入轴14。
扭转振动阻尼器30直接安置在壳2的外圆周内侧并由最好彼此 嵌套的弧形弹簧5构成,其中,最好两个分布在圆周上且近似在半 圆周上伸展的弧形弹簧5构成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储能器。在此,该 储能器5在一个圆周侧端部由未示出的与壳2相连或由该壳成形的 加载装置加载,而在另一端部上由泵轮7的轴向扩大的伸出部分加 载,其中,该储能器5借助离心力作用被径向支撑在防磨损护壳9上 并因此构成具有已知典型性能的扭转振动阻尼器30。该扭转振动阻 尼器30在此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连接和脱开时对于两种能量流起 作用。
本发明形式的扭转振动阻尼器30的结构在此提供了具有由壳体 2’形成的初级回转质量和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脱开情况下由泵轮 7形成的次级回转质量的双质量回转效应 (Zweimassenschwungeffekt)。该双质量回转效应的作用在变矩器跨 接离合器32接合时还会变大,因为涡轮10的质量或者说惯性矩被 连接上。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惯性质量51,它设在泵轮的叶片7b的内侧 并对扭矩传递装置的每一种实施形式、如扭矩变矩器或液压离合器而 言都是具有优点的。惯性质量51可直接安装在叶片7b上。此外,惯 性质量51可由分布在圆周上并在多数、最好是所有叶片7b上安装的 段组成,由此可增大泵轮7的惯性矩并对例如扭转振动的振动效应产 生正面影响。尤其具有优点的是,在此所示的惯性质量51的结构为 阻尼器形式,其中,惯性质量51抵抗作用于圆周方向的储能器50的 作用可相对于用来将惯性质量或阻尼器质量51固定在泵轮上的固定 装置51并因此相对于泵轮7旋转。在此,储能器50被逆其作用方向 在一侧上由阻尼器质量51的加载装置51a和泵轮的加载装置51b加 载。这可理解为,惯性质量或阻尼器的这种实施形式对于所有的变矩 器和液压离合器都会是具有优点的。
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由通过压力介质输送件41,42调节的介 质压力控制,在此,盘件6依此轴向移动并在需要时与环形突缘8压 紧在一起,以便形成摩擦接合。装置1内为此设有两个腔室33,34, 它们由通过压力介质输送件41,42输送的压力介质施加压力。在此, 根据所希望的接合状态分别对输送件41,42中的一个施以压力,而 另一个用作压力介质、最好是ATF的排出件。当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 脱开时,压力介质41进入腔室33并从那里进入腔室34而到达排出 件42。为连通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2,压力介质流被反向并通过管道 42送入腔室34。借助于相对于腔室33形成的过压,盘件被轴向移 动并被挤压到环形突缘8上,来形成摩擦接合。借助在摩擦片衬31 中设置的冷却槽和必要时借助扭转振动阻尼器的连通腔室33,34的 孔使进入的压力介质通过管道41被排出。由于槽和/或小孔,挡圈16, 20可让压力介质通过。
图2示出了装置100的实施例,它在设计和功能方式上与图1 中的装置1’有以下不同。
扭转振动阻尼器130径向设在涡轮110的最大轴向伸展范围内 并具有多个、最好是4至10个分布在圆周上的如螺旋压力弹簧105 这样的短储能器。该阻尼器130的输入部分是一个径向内侧借助一个 齿轮135a与一个同壳体102连在一起的轮毂101旋转闭合连接的突 缘件135,由突缘件136组成的输出部分136在其外圆周上被成形成 一个轴向伸长部分并与泵轮107的轴向伸长部分107a无相对旋转地 连接、如焊接在一起。
盘件108借助一端面齿轮108a可轴向移动且旋转闭合地挂在与 轮毂突缘111固紧定相连的突缘件111a上,因此盘件108在变矩器 跨接离合器接合时使由壳体承担的扭矩借助突缘件111a传到轮毂突 缘111。摩擦衬131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侧或者说阻尼器侧并且在输 出部分136的一个径向伸展部位上。为隔开输入部分135和输出部分 136,设置了一个轴向起作用的储能器138,它在两部分彼此相对旋 转时可同时产生一摩擦力矩。
图3示出了与图1中装置1’相近的装置200的实施例,它在扭 转振动阻尼器230和变矩器跨接离合器232的区域有所改变。
阻尼器230的输入部分205与壳体202’的壳202例如通过焊接 而固定连接并向径向外侧径向包围储能器205a,以便形成容纳该储 能器205a的一侧敞开的环形腔。输出部分205对所示实施例中为弧 形弹簧205a的储能器在一个圆周端部上加载,在该输出部分的一敞 开侧嵌接有一个L形截面的突缘件206的一个臂,该突缘件206作为 阻尼器230的输出部分并在另一圆周端部对储能器205a加载。突缘 件206的另一个臂指向径向内侧并具有摩擦片衬231,以用来与变矩 器跨接离合器232的可轴向移动的盘件208摩擦接合。突缘件206 与泵轮207的轴向扩大的伸长部分207a例如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盘件208借助一个突缘件209与轮毂突缘211旋转闭合地相连 接,突缘件209通过分布在圆周上的铆钉209a被固定在盘件208上, 其中,由盘件208和突缘件209组成的单元借助齿轮211a可相对于 轮毂突缘211轴向移动。在此,盘件208可在止挡220,219之间轴 向移动。
图4示出了与单元1’相近的装置300的实施例,它尤其在变矩 器跨接离合器332的区域有变化,且泵轮307可以完全与壳体302’ 脱开,而图1中的泵轮7仅仅在阻尼器30的工作区域内可相对于壳 体2’旋转。壳体302’与泵轮307的脱开通过泵轮307的轴向移动 实现,即,使两个管道341,342无压力或施加压力。由此,摩擦片 衬331a,331b,335上的摩擦接合被消除。借助壳体上或泵轮上的摩 擦片衬335在壳体件303和泵轮307之间形成的摩擦连接被取消。同 样由此,必要时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332上形成的摩擦连接同样被消 除,而壳体302’可相对于泵轮自由旋转,由此,例如在空运转时, 一种没有泵轮307的后拖力矩(Schleppmoment)的更经济的运行方 式成为可能。
阻尼器330与图1中阻尼器32的主要区别在于,壳302被径向 修整来使储能器305径向外侧定位的最佳化,而阻尼器330的输出部 分306被径向向内拉并在其内圆周上被径向向外变形,形成两侧带有 摩擦衬331a,331b的锥形突缘件,它的一侧与可轴向移动的盘件308 摩擦接合而另一侧与一个环突缘307b摩擦接合,该环突缘与泵轮307 的轴向伸长部分307a牢固连接、例如焊接在一起。
在跨接运行时,管道342并因此压力腔334及压力腔326借助 孔325被施加压力,而管道342用作排出件。介质压力将盘件308压 在输出部分306上,其中,摩擦衬331a,331b被夹紧在盘件308和 环突缘307b之间,而泵轮307轴向向壳体壁302方向偏转,由此, 在壳体302’和泵轮307之间摩擦衬335的摩擦连接被消除而阻尼器 330起作用。
在变矩器运行中,输入管道341被施加介质,而管道342用作 排出件。盘件308轴向向涡轮310方向移动并使摩擦衬331a,331b 的摩擦连接消除。同时,泵轮轴向向壳303方向移动并与之形成摩擦 连接。扭转振动的阻尼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地通过变矩器介质实现,因 为阻尼器330被短路。在另外的一实施形式中具有优点的是,为改善 本发明所示实施例中的阻尼性能,另外设有一个所谓的涡轮阻尼器, 它在变速箱输入轴和涡轮或者变矩器跨接离合器之间起作用。
图5示出了与图4所示装置300相近的装置400,它在变矩器跨 接离合器432的结构和壳体402’和泵轮407的支承方面有变化。
与图4中的输出部分306的区别在于,阻尼器430的输出部分406 轴向被构造得朝向离开阻尼器430的方向并接着被变形用来构成突缘 件从而构成锥形的变矩器跨接离合器432,即,输出部分406与图4 中输出部分306相反由径向外部向内变形构成具有摩擦衬431a,431b 的压板406,以便形成与环形突缘407b和盘件408的摩擦接合。盘 件408被构造成轴向上具有弹性并且与轮毂突缘411旋转闭合地连 接。
具有壳403的壳体402’借助变矩器颈部404可旋转地支承在变 速箱对接件415上,壳403具有用于在其上对中的轴向伸长部分403a 并且与变矩器颈部404例如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泵轮407在中间置入 滑环420的情况下被轴向可移动地支撑在该伸长部分403a的外侧上, 该泵轮407在此在内圆周上同样具有一个轴向的伸长部分407c。导 向轮414借助轴承421与变矩器颈部404轴向间隔开,且可旋转。
图6示出了扭矩传递装置500的实施例,它与图4,5中的装置 300,400在功能上相近,而在压力输送和变矩器跨接离合器532和 用于泵轮507可控接合在壳体502’上的离合器555的构型上不同。
扭转振动阻尼器530的结构形式以与图2中的阻尼器130类似 的方式实现。变矩器跨接离合器532的构型与图2中的一样,区别在 于,由于离合器555的引入而带来的变化。
阻尼器530可与同泵轮507固定连接的、径向包围涡轮510的 突缘件507a分开,其中,阻尼器530的输出部分530a径向通过铆钉 505与突缘件536扩展连接到一起,该突缘件具有与盘件506和突缘 件507a形成摩擦连接的摩擦衬531a,531b。轴向可移动的盘件545 被轴向上安置在位于壳体件502和阻尼器530之间,该盘件545径向 内侧借助密封件528将一个腔室533与变矩器腔室534分隔开并在相 应轴向移动时可在壳体502’和泵轮507之间借助摩擦衬层585形成 摩擦连接,并因此可将壳体502’和泵轮507分开和连接。在此,盘 件545借助为沿圆周方向传递扭矩而设置的、分布在圆周上的板簧553 旋转闭合地与阻尼器530的输入部分535相连,该输入部分535又通 过轮毂501旋转闭合地与壳体502’相连。
由此产生三种运行模式,它们借助于压力管道541,542,543 控制。空运转模式使壳体502’与泵轮507分开。在此,所有管道541, 542,543可无压力或用相同的压力加载,由此,摩擦衬531a,531b,585 不传递摩擦力矩并且离合器555被脱开。
在变矩器模式下,通过作为变速箱输入轴514的管道543的空 心孔和通过管道501a,腔室533被施加比腔室534中更高的压力, 因此盘件545被压到突缘件507a上并使离合器555接合。腔室534 通过管道541或542加注变矩器介质,余下的管道用作排出件。腔室 534中的压力被选择得如此低,即盘件506还未与摩擦衬531a,531b 形成摩擦连接。
在跨接模式下,腔室534内的压力升高,因此盘件506使突缘 件507a与阻尼器530夹紧,由此,泵轮507被跨接并且扭矩被直接 传给轮毂突缘511并因此传给变速箱输入轴514。在腔室534,533 之间和以前一样存在压差,它保持离合器555接合。
图7以局部截面图形式示出了本发明扭矩变矩器600的另一实 施形式,它与图1至图6的实施例相近。为在未示出的驱动单元的曲 轴之间形成轴向柔性的和旋转闭合的连接,扭矩变矩器600具有一个 传动板601a,它借助螺栓601b与壳体602’相连。由壳体部件602 和603组成的壳体602’其内部容纳有可相对于壳体602’旋转的泵 轮607、借助轮毂611无相对转动地安装在输入轴614上的涡轮610、 导向轮612,扭转振动阻尼器630及变矩器跨接离合器632。
传动箱壳体602’在向传动箱侧方向在内圆周上设有一个管形突 缘式壳体对接件604,传动箱壳体600a借助一个滚动轴承或滑动轴 承600b被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对接件604上并向外向离合器壳方向 借助壳体对接件604和传动箱壳体600a之间的密封件600c密封。在 泵轮607和壳体602’之间的能量流中起作用的扭转振动阻尼器630 具有一个与泵轮607固定连接的、径向上在涡轮610之外与该泵轮 连接、如焊接在一起的输出部分636,在它的外圆周上为与泵轮607 形成连接而设有一个轴向成形出的伸长部分636a。泵轮607为形成 连接同样沿轴向在涡轮610之外借助伸长部分607a扩展。两个伸长 部分636a,607a可彼此对接或搭接焊在一起或借助一种公知的形状 连接彼此无相对旋转并且轴向固定地连接。
扭转振动阻尼器630的输入部分635由两个轴向包围输出部分 636的盘状件635a,635b构成,它们彼此在输出部分636的未示出 开槽窗口内彼此连接、如铆接。铆接可沿径向在储能器605之外侧或 之内侧实现。输入部分635的朝向壳体部件602的盘状件635a借助 一个连接如板簧635c与壳体部件无相对旋转地连接,这些板簧与盘 状件635a可以铆接连接,其中,板簧635c的背向盘状件635a的另 一端与壳体件602固定连接、如铆接,并且铆接可借助由壳体件602 压制出的铆钉凸起形成,这些凸起嵌入板簧635c的相应孔内。板簧 635c最好径向设在变矩器跨接离合器632和储能器605之间或在特 别实施例中径向设在储能器605之内侧。在所示实施例中,扭转振动 阻尼器630的输入部分635和输出部分636具有摩擦装置638,其中, 为容纳和支撑摩擦盘638a径向向外它可同时用作部件635,636的滑 动支承,一个盘状件、在此为盘状件635a、在其外圆周上被轴向变 形。两个盘状件635a,635b借助轴向作用的储能器638b被间隔开。 储能器605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并可由径向彼此套接的螺旋弹簧605a, 605b构成,它们被这样容纳在部件635,636的窗式开口635a’,635b’, 636’内,即在输入部分635相对输出部分相对旋转时储能器605沿 圆周方向以所设的旋转间隙被加载并与摩擦装置638一起构成用来阻 尼扭转振动的阻尼装置。输入部分635和输出部分636的最大转可 由未示出的止挡或由储能器605的闭结构实现。开口635a’,635b’, 636’设圆周方向的伸展范围在此可预先给出最大转角。为了最佳利 用轴向空间,壳体壁602在储能器605的高度上轴向向电机侧、即向 传动板601a方向调整。
轴向在输出部分636和涡轮610之间,设有一个在轮毂611上 密封地、可旋转和相对于该轮毂轴向可移动地安置的盘件606,它径 向外部和内部被轴向变形加工,并在其外端部上具有一个轴向型廓 606a、如齿轮,该轴向型廓啮合到一个环形突缘610a中形成一个形 状连接,该环形突缘610a与涡轮610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并且具 有一个与轴向型廓606a互补的外型廓610b。径向上在轴向型廓606a 之内,在盘件606上产生与扭转振动阻尼器630的输出部分636上的 摩擦衬631的摩擦接合,来构成变矩器跨接离合器632,它使泵轮607 摩擦连接地与涡轮61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摩擦衬631根据需要也 可设在盘件606上。
借助作用在连接件641,642上的压力介质压力而使盘件606轴 向移动来实现变矩器跨接离合器632的操作。若变矩器跨接离合器要 被闭合,即被接合,腔室634内通过输入管道642泵入高压介质,由 此使盘件606离开涡轮610移向摩擦衬631方向并由此与输出部分636 并因此与壳体602形成摩擦接合。变矩器跨接离合器632的脱开通过 将更高的压力施加到输入管道641,由此压力介质通过孔614a被泵 入腔室633,随后,盘件606轴向向涡轮610移动,而由此与摩擦衬 63 1的摩擦接合被解除。压力介质分别通过未施压的管道641,642 从扭矩变矩器600排出。
图8示出了扭矩变矩器700的局部截面图,与图7中的有区别, 它具有三个压力介质管道741,742,743和一个由两个盘件706,706a 组成的跨接离合器732。两盘件706,706a分别被安装在轮毂711的 轴向构造的、不同半径的伸出部分上,最好轴向上重叠并且轴向上可 移动。两盘件与这些轴向伸出部分密封并借助摩擦衬731,731a与在 径向外部轴向包围盘件706的、与泵轮707例如焊接连在一起的突缘 件707a形成摩擦接合,其中,摩擦衬731,731a可被固定在突缘件 707a或盘件706或盘件706a上。阻尼装置730基本和图7中阻尼装 置630一样设置,在此不同的是,输出部分736借助如外齿轮这样的 外型廓与一个与盘件706a铆在一起、朝向轴向的突缘件706a′形成 一个形状闭合连接并因此在中间接上扭转振动阻尼装置730时将力从 壳体件702传到盘件706a并在突缘件707a与盘件706a之间摩擦接 合时传到泵轮707。
盘件706通过外型廓706a”同与涡轮710相连的突缘件710a形 成一个形状闭合连接,因此,在突缘件707a和盘件706之间形成摩 擦接合时变矩器700被跨接,这就是,传入的扭矩直接从壳体702传 给涡轮710并从那里通过轮毂711传给变速箱输入轴714。其先决条 件是,在盘件706a和突缘件707a之间已经形成了摩擦连接。
图8示出的扭矩变矩器700的实施例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即扭 矩变矩器700例如在空转时与壳体702断开。当腔室733通过变速箱 输入轴714内的输入管道741和开口714a被施压时,盘件706a轴向 向涡轮710方向移动并与突缘件707a形成摩擦接合,由此壳体702 与泵轮707连在一起,在此,泵轮707驱动涡轮710。此外在这种运 行中,小于管道741内压力的一个压力介质压力通过管道742和孔 711a加入腔室733a并因此中断盘件706和突缘件707a之间的摩擦 接触。为形成突缘件707a和盘件706之间的摩擦接合,以实现变矩 器700跨接,向输入管道743内泵入压力介质,以使盘件706轴向移 开涡轮706并通过摩擦衬731a与突缘件707a形成摩擦连接,因此扭 矩通过壳体702和摩擦衬731传入突缘件707a并从那里通过摩擦衬 731a传入盘件706,并从那里通过形状闭合连接706a”传入涡轮710 和轮毂711,并从那里传到变速箱输入轴714。通过断开借助盘件706 和盘件706a实现的两个摩擦接合,可在相应的运行模式中,如滑移 运行(schubbetrieb)中的空转和近似状态、实现扭矩变矩器700的 尤其节省的运行方式。
随本说明书提交的权利要求书是撰写的建议,没有预见到获得其 它更多权利保护。申请人保留要求保护其它的、只在说明中和/或图 中所公开的特征组合的权利。
这些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公开文本的范围 内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变化、修改的形式,特别是这种变型方案、元件、 和组合和/或材料方面。通过结合本发明的一般说明、实施例、以及 权利要求中所叙述的、以及图例中包含的普通技术人员可看出的特 征、元件或方法步骤进行的组合和变型,或者通过对特征进行组合, 能够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或新的制造方法,以及新的制造方法顺序, 也包括相关的制造、检验和加工方法,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