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液化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059652.6 申请日 2024-01-16 公开(公告)号 CN117847957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蔡亮; 马振西; 吴金宇; 梁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 氧 化 碳 液化 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吸收式功冷循环和CO2液化支路;吸收式功冷循环包括溶液回路、分流 阀 、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溶液回路的发生器以外部热源为驱动,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分流阀输入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进行制冷和发电,并将冷能和 电能 供给CO2液化支路,实现CO2液化;并通过分流阀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灵活性高。本发明的系统以来源广泛的废热等外部热源为驱动,无需额外输入电能,降低了液 化成 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式功冷循环和CO2液化支路;
所述吸收式功冷循环包括溶液回路、分流(6)、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所述溶液回路的发生器(1)以外部热源为驱动,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所述分流阀(6)输入所述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所述制冷支路以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制冷,并通过蒸发器(10)将冷量供给所述CO2液化支路;
所述发电支路包括过热器(11)和透平(12),所述透平(12)以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工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溶液回路和CO2液化支路;所述过热器(11)的高温侧入口与外部热源连接,过热器(11)的高温侧出口与所述发生器(1)的工作热源入口连接;
所述分流阀(6)用于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
所述CO2液化支路包括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用于将低压气态CO2压缩至高压气态CO2,所述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10)连接,使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液态C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回路包括所述发生器(1)、溶液换热器(2)、溶液膨胀阀(3)、吸收器(4)和溶液(5);
所述发生器(1)的溶液出口经过所述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所述溶液膨胀阀(3)与所述吸收器(4)的溶液入口相连,吸收器(4)的溶液出口通过所述溶液泵(5)与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出口与发生器(1)的溶液入口相连;
所述发生器(1)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分流阀(6)入口连接,以输出所述制冷剂蒸气;
所述过热器(11)的低温侧入口与所述分流阀(6)第二出口连接;
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制冷剂侧依次连接的冷凝器(7)、过冷器(8)、制冷膨胀阀(9)和所述蒸发器(10);
所述蒸发器(10)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过冷器(8)的低温侧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器(8)的低温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器(4)的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
所述冷凝器(7)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分流阀(6)第一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12)的排气出口与所述吸收器(4)的第二制冷剂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被供给溶液回路的所述溶液泵(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液化支路包括CO2侧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13)、第一换热器(14)、第二压缩机(15)、第二换热器(16),所述第二换热器(16)的CO2侧出口与所述蒸发器(10)的CO2侧入口连接;
所述电能被供给CO2液化支路的所述第一压缩机(13)和第二压缩机(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回路包括所述发生器(1)、溶液换热器(2)、溶液膨胀阀(3)、吸收器(4)、溶液泵(5)和精馏器(17);
所述发生器(1)的溶液出口经过所述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所述溶液膨胀阀(3)与所述吸收器(4)的溶液入口相连,吸收器(4)的溶液出口通过所述溶液泵(5)与所述精馏器(17)的低温侧入口连接,精馏器(17)的低温侧出口与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出口与发生器(1)的溶液入口相连;
所述发生器(1)的制冷剂出口通过所述分流阀(6)分别与精馏器(17)的高温侧入口、所述过热器(11)的低温侧入口相连;
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制冷剂侧依次连接的冷凝器(7)、过冷器(8)、制冷膨胀阀(9)和所述蒸发器(10);
所述蒸发器(10)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过冷器(8)的低温侧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器(8)的低温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器(4)的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
所述精馏器(17)的高温侧出口连接发生器(1)的溶液入口,精馏器(17)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7)的制冷剂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溶液回路中制冷剂和吸收剂为NH3/H2O,或者NH3/LiNO 3,或者NH3/NaSC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热源包括工业废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的液态CO2温度为‑35℃~‑20℃;
从所述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的输出端输出的高压气态CO2压为6~20bar。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溶液回路的发生器(1)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所述分流阀(6)输入所述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所述制冷支路以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制冷,并通过蒸发器(10)将冷量供给所述CO2液化支路;
所述发电支路的透平(12)以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工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溶液回路和CO2液化支路;
通过调节所述分流阀(6)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
利用所述CO2液化支路的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将低压气态CO2压缩至高压气态CO2,再利用所述蒸发器(10)使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液态CO2,完成CO2液化。

说明书全文

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液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气体液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二氧化碳(以下写为CO2)液化技术是将CO2气体转变为液体状态的关键工艺。液化CO2的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碳捕获和封存方面,将CO2液化用于长期储存或再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常压下,CO2的液化温度为‑78.5℃,采用低于该温度的冷源可将CO2液化。另一方面,提升CO2气体的压可提高CO2的液化温度,但压缩过程带来额外的电力消耗。
[0003] 现有的CO2液化技术,通常首先采用压缩机为CO2气体提升压力,进而通过Linde‑Hampson制冷、压缩式制冷或吸收式制冷方法降低CO2温度进行液化。因此,压缩过程不可避免的消耗大量电能,造成CO2液化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二氧化碳液化技术中存在压缩过程电能消耗大导致液化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包括吸收式功冷循环和CO2液化支路;
[0007] 所述吸收式功冷循环包括溶液回路、分流、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0008] 所述溶液回路的发生器以外部热源为驱动,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所述分流阀输入所述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0009] 所述制冷支路以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制冷,并通过蒸发器将冷量供给所述CO2液化支路;
[0010] 所述发电支路包括过热器和透平,所述透平以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工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溶液回路和CO2液化支路;所述过热器的高温侧入口与外部热源连接,过热器的高温侧出口与所述发生器的工作热源入口连接;
[0011] 所述分流阀用于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
[0012] 所述CO2液化支路包括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用于将低压气态CO2压缩至高压气态CO2,所述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使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液态CO2。
[0013] 所述溶液回路包括所述发生器、溶液换热器、溶液膨胀阀、吸收器和溶液
[0014] 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出口经过所述溶液换热器的高温侧、所述溶液膨胀阀与所述吸收器的溶液入口相连,吸收器的溶液出口通过所述溶液泵与溶液换热器的低温侧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的低温侧出口与发生器的溶液入口相连;
[0015] 所述发生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分流阀入口连接,以输出所述制冷剂蒸气;
[0016] 所述过热器的低温侧入口与所述分流阀第二出口连接;
[0017] 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制冷剂侧依次连接的冷凝器过冷器、制冷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
[0018] 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过冷器的低温侧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器的低温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器的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
[0019] 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分流阀第一出口连接。
[0020] 所述透平的排气出口与所述吸收器的第二制冷剂入口连接。
[0021] 所述电能被供给溶液回路的所述溶液泵。
[0022] 所述CO2液化支路包括CO2侧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CO2侧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CO2侧入口连接;
[0023] 所述电能被供给CO2液化支路的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
[0024] 所述溶液回路包括所述发生器、溶液换热器、溶液膨胀阀、吸收器、溶液泵和精馏器;
[0025] 所述发生器的溶液出口经过所述溶液换热器的高温侧、所述溶液膨胀阀与所述吸收器的溶液入口相连,吸收器的溶液出口通过所述溶液泵与所述精馏器的低温侧入口连接,精馏器的低温侧出口与溶液换热器的低温侧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的低温侧出口与发生器的溶液入口相连;
[0026] 所述发生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所述分流阀分别与精馏器的高温侧入口、所述过热器的低温侧入口相连;
[0027] 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制冷剂侧依次连接的冷凝器、过冷器、制冷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
[0028] 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过冷器的低温侧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器的低温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器的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
[0029] 所述精馏器的高温侧出口连接发生器的溶液入口,精馏器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入口。
[0030] 溶液回路中制冷剂和吸收剂为NH3/H2O,或者NH3/LiNO 3,或者NH3/NaSCN。
[0031] 所述外部热源包括工业废热。
[0032] 所述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的液态CO2温度为‑35℃~‑20℃;
[0033] 从所述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的输出端输出的高压气态CO2压力为6~20bar。
[0034]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0035] 将所述溶液回路的发生器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所述分流阀输入所述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0036] 所述制冷支路以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制冷,并通过蒸发器将冷量供给所述CO2液化支路;
[0037] 所述发电支路的透平以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工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溶液回路和CO2液化支路;
[0038] 通过调节所述分流阀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
[0039] 利用所述CO2液化支路的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将低压气态CO2压缩至高压气态CO2,再利用所述蒸发器使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液态CO2,完成CO2液化。
[0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1] 本发明采用吸收式功冷循环产生电能和冷能,用于CO2液化的过程,无需再从系统外部输入电能,降低了成本。
[0042] 本发明可通过改变分流阀的开度,调节吸收式冷功循环的发电量和制冷量,实现系统的冷、电耦合,灵活度较高。
[0043] 本发明的过热器提高了吸收式冷功循环的发电量。过冷器的设计则提高了吸收式冷功循环的制冷量,从而使系统可实现区别于常规制冷的低温制冷,以满足CO2液化的工况要求。
[0044] 整个系统的驱动源来自外部热源,例如工业废气等,实现了余热利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0045]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附图说明
[004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8] 1、发生器;2、溶液换热器;3、溶液膨胀阀;4、吸收器;5、溶液泵;6、分流阀;7、冷凝器;8、过冷器;9、制冷膨胀阀;10、蒸发器;11、过热器;12、透平;13、第一压缩机;14、第一换热器;15、第一压缩机;16、第二换热器;17、精馏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实施例1
[005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包括吸收式功冷循环和CO2液化支路;
[0052] 所述吸收式功冷循环包括溶液回路、分流阀6、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0053] 所述溶液回路的发生器1以外部热源为驱动,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所述分流阀6输入所述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0054] 所述制冷支路以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制冷,并通过蒸发器10将冷量供给所述CO2液化支路;
[0055] 所述发电支路包括过热器11和透平12,透平12以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工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溶液回路和CO2液化支路;过热器11的高温侧入口与外部热源连接,过热器11的高温侧出口与所述发生器1的工作热源入口连接;
[0056] 所述分流阀6用于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
[0057] 所述CO2液化支路包括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用于将低压气态CO2压缩至高压气态CO2,所述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10连接,使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液态CO2。
[0058] 本实施例采用吸收式功冷循环产生电能和冷能,用于CO2的液化过程,使得CO2液化无需消耗额外的电能。驱动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外部热源来源广泛,可以是工业废热等,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降低了成本。
[0059] 具体的,所述溶液回路包括发生器1、溶液换热器2、溶液膨胀阀3、吸收器4和溶液泵5;
[0060] 发生器1的溶液出口经过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溶液膨胀阀3与吸收器4的溶液入口相连,吸收器4的溶液出口通过溶液泵5与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出口与发生器1的溶液入口相连;
[0061] 发生器1的制冷剂出口与分流阀6入口a连接,以输出制冷剂蒸气;
[0062] 过热器11的低温侧入口与分流阀6第二出口c连接;
[0063] 所述制冷支路包括制冷剂侧依次连接的冷凝器7、过冷器8、制冷膨胀阀9和所述蒸发器10;
[0064] 所述蒸发器10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过冷器8的低温侧入口连接,所述过冷器8的低温侧出口与所述吸收器4的第一制冷剂入口连接;
[0065] 所述冷凝器7的制冷剂入口与所述分流阀6第一出口b连接。
[0066] 具体的,所述CO2液化支路包括CO2侧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13、第一换热器14、第二压缩机15、第二换热器16,所述第二换热器16的CO2侧出口与所述蒸发器10的CO2侧入口连接。
[0067] 具体的,透平12的排气出口与所述吸收器4的第二制冷剂入口连接。
[0068] 具体的,电能被供给溶液回路的所述溶液泵5,以及CO2液化支路的第一压缩机13和第二压缩机15。
[0069] 具体的,溶液回路中制冷剂和吸收剂NH3/LiNO3,或者NH3/NaSCN。其中NH3为制冷剂,LiNO3、NaSCN分别为吸收剂。
[0070] 具体的,第一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16、吸收器4和冷凝器7的换热介质侧具有冷却管路,用于给另一侧的流体进行散热
[0071] 以下溶液回路中制冷剂和吸收剂分别为NH3和LiNO3为例,对本实施例的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0072] 吸收式功冷循环的运行原理:
[0073] 外界热源从高温侧入口进入过热器11,以提高发电支路中的蒸气温度;再进入发生器1,发生器1中的溶液受热解析出氨蒸气,发生器1中的NH3/LiNO3溶液解析出氨蒸气后浓度降低,浓度降低的溶液进入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与低温侧溶液换热(加热低温侧的溶液)后,经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出口进入溶液膨胀阀3,然后进入吸收器4,溶液在吸收器4中吸收来自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的氨蒸气,浓度升高,并依次经吸收器4的溶液出口、溶液泵5、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从溶液入口返回发生器1;
[0074] 发生器1解析出的氨蒸气进入分流阀6的入口a,一部分经分流阀的第一出口b进入制冷支路,另一部分经分流阀的第二出口c进入发电支路;
[0075] 在制冷支路中,氨蒸气进入冷凝器7,在冷凝器7被冷凝为液态工质,冷凝过程释放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液态氨流出冷凝器7后进入过冷器8的高温侧,进一步被冷却,并将热量释放给来自蒸发器10的氨蒸气。液态氨工质流出过冷器8后进入制冷膨胀阀9压力被降低,得到沸点更低的液态工质,其流出制冷膨胀阀9后进入蒸发器10并重新气化氨蒸气,其进入过冷器8的低温侧吸收热量后,从吸收器4的第一制冷剂入口进入吸收器4;
[0076] 在发电支路中,氨蒸气进入过热器11的低温侧,进一步被加热。然后流出过热器11的低温侧,进入透平12,推动透平12做功并输出电能。低压蒸气流出透平后进入吸收器4的第二制冷剂入口。
[0077] 如图1中虚线所示,输出的电能用于给系统中的溶液泵5、第一压缩机13和第二压缩机15供电。
[0078] CO2液化原理:
[0079] 气态CO2首先进入第一压缩机13被提升压力,CO2的饱和温度升高。气态CO2流出第一压缩机13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被冷却,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气态CO2流出第一换热器14后进入第二压缩机15,进一步被提升压力,CO2的饱和温度再次升高;同样地,气态CO2流出第二压缩机15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6,进一步被冷却,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气态CO2流出第二换热器16后进入蒸发器10,在蒸发器中气态CO2与蒸发器中的低温液态氨工质换热,最终被冷凝为液态CO2。
[0080] 其中,过热器11提高了吸收式冷功循环的发电量。
[0081] 其中,过冷器8提高了提高吸收式冷功循环的制冷量,从而使本实施例系统可实现区别于常规制冷的低温制冷,以用于CO2液化。
[0082] 根据上述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根据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0083] 将所述溶液回路的发生器1产生的制冷剂蒸气,通过所述分流阀6输入所述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
[0084] 所述制冷支路以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制冷,并通过蒸发器10将冷量供给所述CO2液化支路;
[0085] 所述发电支路的透平12以另一部分所述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工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并将电能供给溶液回路和CO2液化支路;
[0086] 通过调节所述分流阀6控制进入发电支路和制冷支路的制冷剂蒸气的量,从而调节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制冷量和发电量;
[0087] 利用所述CO2液化支路的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将低压气态CO2压缩至高压气态CO2,再利用所述蒸发器10使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液态CO2,完成CO2液化。
[0088] 以下以溶液回路中制冷剂和吸收剂分别为NH3和H2O为例,设置实施例2。
[0089]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
[0090] 溶液回路包括发生器1、溶液换热器2、溶液膨胀阀3、吸收器4、溶液泵5和精馏器17。即和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在溶液循环中增加精馏器17,用于提高来自发发生器1的氨蒸汽的纯度。
[0091] 具体的,发生器1的溶液出口经过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溶液膨胀阀3与吸收器4的溶液入口相连,吸收器4的溶液出口与溶液泵5的溶液入口相连,溶液泵5的溶液出口通过精馏器的低温侧与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入口相连,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出口与发生器1的溶液入口相连。
[0092] 发生器1解析出的氨蒸气进入分流阀6的入口a,一部分经分流阀的第一出口b连接精馏器17的高温侧入口,另一部分经分流阀的第二出口c进入发电支路;精馏器17的高温侧出口连接发生器1的溶液入口,精馏器17的制冷剂出口连接冷凝器7的制冷剂入口。
[0093] 本实施例的基于吸收式功冷循环的二氧化碳液化系统的运行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外界热源从高温侧入口进入过热器11,以提高发电支路中的氨蒸气温度;再进入发生器1,发生器1中的溶液受热解析出氨蒸气,发生器1中的NH3/H2O溶液解析出氨蒸气后浓度降低,浓度降低的溶液进入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与低温侧溶液换热(加热低温侧的溶液)后,经溶液换热器2的高温侧出口进入溶液膨胀阀3,然后进入吸收器4,溶液在吸收器4中吸收来自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的氨蒸气,浓度升高,并依次经吸收器4的溶液出口、溶液泵5、精馏器17的低温侧、溶液换热器2的低温侧,从溶液入口返回发生器1;
[0094] 发生器1解析出的氨蒸气进入分流阀6的入口a,一部分经分流阀的第一出口b进入精馏器,另一部分经分流阀的第二出口c进入发电支路。纯度较高的氨蒸气经精馏器的制冷剂出口进入制冷支路,精馏器17的高温侧冷凝下来NH3/H2O溶液返回发生器1;精馏器17的低温侧溶液用于给精馏器17的高温侧溶液降温。
[0095] 具体的,本实施例和常规空调制冷相比,实现了低温制冷,使所述高压气态CO2吸收制冷支路的冷量形成的液态CO2温度为‑35℃~‑20℃。其中,从所述带级间冷却的压缩组件的输出端输出的高压气态CO2压力为6~20bar。
[0096] 综上,本申请利用广泛的废热等外部热源来源驱动吸收式功冷循环运行,制冷支路和发电支路分别输出电能和冷能,电能用于给系统内部的溶液泵和压缩机供电,冷能用于二氧化碳液化。通过调节分流阀的开度可以控制吸收式功冷循环的发电量和制冷量,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二氧化碳液化无需输入额外电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9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