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一种智能压变送器

申请号 CN202210819057.9 申请日 2022-07-12 公开(公告)号 CN115219099A 公开(公告)日 2022-10-21
申请人 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炳辉; 于志良; 周晓伟; 邹凯; 李晓涛; 吕波; 许逸鹤;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智能压 力 变送器,包括主体仓壳体、测压结构、 硅 油观测结构、传压结构、引压结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测压结构,且测压结构的底部连接有传压结构,所述传压结构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硅油观测结构,两组所述硅油观测结构的底部安装有引压结构,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盖。本发明通双传压结构的设计,通过两组传压结构共同实现测压作业,其每组传压结构可以单独完成传压作业,因为穿压结构的隔离膜片长期与检测介质 接触 容易收到检测介质的侵蚀,该设计可以使得装置在其中一个传压结构被侵蚀,发生硅油 泄漏 的时候另一组穿压结构可以正常进行作业,避免压力变送器出现瘫痪。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压变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仓壳体(1)、测压结构(2)、油观测结构(3)、传压结构(4)、引压结构(5);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测压结构(2),且测压结构(2)的底部连接有传压结构(4),所述传压结构(4)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硅油观测结构(3),两组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的底部安装有引压结构(5);
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11)和后盖(14),所述壳体(1)内部靠近前端盖(11)的一端设置有表盘安装座(12),且壳体(1)内部靠近后盖(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子(13);
所述测压结构(2)的顶部设置有托座(21),且托座(21)与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测压结构(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适配器模(24),且测压结构(2)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放大器模块(25),所述适配器模块(24)与放大器模块(25)之间通过导线电信连接;
所述传压结构(4)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传压结构(4)包括硅油管(42),两组所述硅油管(42)的顶部共同安装有上固定板(45),且上固定板(45)与测压仓(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硅油管(42)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下固定板(46),所述硅油管(42)的顶部皆安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1),且压力传感器(41)固定在上固定板(45)上,所述硅油管(42)的底部设置有隔离膜片(44),所述隔离膜片(44)固定在下固定板(46)上,所述硅油管(42)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终止(43),所述压力传感器(41)通过导线与适配器模块(24)电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视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的一侧设置检修(26),且检修门(26)的四处通过螺栓与测压仓(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包括硅油观测管(31)、管塞(32)和管帽(33),所述硅油观测管(31)固定在硅油管(42)外侧顶部,且硅油观测管(31)与硅油管(42)连通,所述硅油观测管(31)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管帽(33),所述管帽(33)上固定有管塞(32),且管塞(32)延伸至硅油观测管(3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塞(32)的外径与硅油观测管(31)的内径相同,所述管塞(32)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21)的顶部成半弧形,且测压结构(2)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线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结构(5)包括引压顶盖(51)、凸块(52)、螺纹外套管(53)、引压接头(54)和防滑凸起(55),所述引压结构(5)的顶部设置有引压顶盖(51),所述引压顶盖(51)与下固定板(46)直接螺纹连接,所述引压顶盖(51)的底部固定有引压接头(54),且引压接头(54)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外套管(53),所述螺纹外套管(5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55),且螺纹外套管(53)外侧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凸块(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顶盖(51)和下固定板(4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引压顶盖(51)和下固定板(46)之间的螺纹结构采用橡胶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压接头(5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螺纹外套管(53)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引压接头(54)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螺纹外套管(53)的外设置有安装螺纹。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压变送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变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

背景技术

[0002] 压力变送器是将工艺现场实际的压力变化,转化成信号,进而输出转换成可观测的数字信息,便于人们实时观测液体或者气体的压力变化,由于其可以进行精确地实施监测,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电路交通、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便于在工业实践中的生产操作等作业。
[0003] 由于压力变送器是高精度仪器,同时其使用环境往往较为复杂,尤其有些液体的压力变送器,长时间受到其监测的液体浸泡,容易对压力变送器的部件造成较为严重的侵蚀,因此压力变送器的检修往往较为频繁,同时局部零件的更换也较为频繁,现有压力变送器的检修往往需要将压力变送器拆卸下来,然后对部件进行逐一排查,检修较为不便,同时压力传感器的引压结构作为与检测介质直接接触的部件,经常容易受到侵蚀,现有的压力变送器在对其进行维修的时候,往往是直接将整个引压结构更换掉,维修成本较大;
[0004] 除此之外当前隔离膜片作为变送器中一个重要的结构,在与检测介质直接接触的过程中也会收到长期的侵蚀,虽然其往往是耐腐蚀的材质制作而成,但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造成油发生泄漏,当前的变送器在硅油发生泄漏的时候,整个变送器会处在一个瘫痪的状态,无法正常使用,有时候会严重影响的生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包括主体仓壳体1、测压结构2、硅油观测结构3、传压结构4、引压结构5;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测压结构2,且测压结构2的底部连接有传压结构4,所述传压结构4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硅油观测结构
3,两组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的底部安装有引压结构5;
[0007] 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11和后盖14,所述壳体1内部靠近前端盖11的一端设置有表盘安装座12,且壳体1内部靠近后盖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子13;
[0008] 所述测压结构2的顶部设置有托座21,且托座21与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测压结构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适配器模24,且测压结构2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放大器模块25,所述适配器模块24与放大器模块25之间通过导线电信连接;
[0009] 所述传压结构4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传压结构4包括硅油管42,两组所述硅油管42的顶部共同安装有上固定板45,且上固定板45与测压仓2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硅油管42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下固定板46,所述硅油管42的顶部皆安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1,且压力传感器41固定在上固定板45上,所述硅油管42的底部设置有隔离膜片44,所述隔离膜片44固定在下固定板46上,所述硅油管42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终止43,所述压力传感器41通过导线与适配器模块24电信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视窗口。
[0011] 优选的:所述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的一侧设置检修26,且检修门26的四处通过螺栓与测压仓23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包括硅油观测管31、管塞32和管帽33,所述硅油观测管31固定在硅油管42外侧顶部,且硅油观测管31与硅油管42连通,所述硅油观测管31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管帽33,所述管帽33上固定有管塞32,且管塞32延伸至硅油观测管31的内部。
[0013] 优选的:所述所述管塞32的外径与硅油观测管31的内径相同,所述管塞32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层。
[0014] 优选的:所述所述托座21的顶部成半弧形,且测压结构2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线孔22。
[0015] 优选的:所述所述引压结构5包括引压顶盖51、凸块52、螺纹外套管53、引压接头54和防滑凸起55,所述引压结构5的顶部设置有引压顶盖51,所述引压顶盖51与下固定板46直接螺纹连接,所述引压顶盖51的底部固定有引压接头54,且引压接头54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外套管53,所述螺纹外套管5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55,且螺纹外套管53外侧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凸块52。
[0016] 优选的:所述所述引压顶盖51和下固定板4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引压顶盖51和下固定板46之间的螺纹结构采用橡胶材料。
[0017] 优选的:所述所述引压接头5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螺纹外套管53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引压接头54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螺纹外套管53的外设置有安装螺纹。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 1、本发明双传压结构的设计,通过两组传压结构共同实现测压作业,其每组传压结构可以单独完成传压作业,因为传压结构的隔离膜片长期与检测介质接触容易收到检测介质的侵蚀,该设计可以使得装置在其中一个传压结构被侵蚀,发生硅油泄漏的时候另一组穿压结构可以正常进行作业,避免压力变送器出现瘫痪,影响实际的工业生产和实践作业,同时双传压结构可以在进行压力监测的过程中压力的传递更加稳定,通过两组数据监测可以使得装测的压力更加精确。
[0020] 2、本发明相较于常规的变送器,对引压接头进行相应的改进,在引压接头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外套管,安装的时候将螺纹外套管包裹在引压接头的外侧,可以避免引压接头的外表面接触到检测的介质,从而可以较好地保护引压接头,避免引压接头螺纹部分收到检测介质的侵蚀,极大地增加的引压接头的使用寿命,在维修的时候往往只需要引压接头外侧的螺纹外套管即可,可以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同时螺纹外套管的设计,可以使得压力变送器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采用与安装部位口径一致的螺纹外套管安装在引压接头外侧则可以使得变送器进行工作,可以使得变送器的使用更加的方便灵活。
[0021] 3、本发明同时对测压结构和传压结构的监测同样作出改进,在引压结构部分设置有硅油观测结构,可以观测硅油的量,判断硅油是否发生侧漏,相较于常规压力变送器,需要将整体拆卸下来进行监测更加的方便,同时在测压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检修口,可以针对性地对该部位进行检修,同时测压结构与安装仪表和接线的壳体通过可拆卸的托进行安装,可以实现壳体地单独脱离,两者结合,可以对每个单独的部位行单独的监测,同时可以单独的拆卸检查,使得检修更加的便捷,且双传压结构的设计,在每个传压结构中加设了一个终止阀,可以在对其中一个传压结构进行监测的同时将其终止阀关闭,另一个可以正常作业,检修的同时不会影响压力变送器正常工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反复控制终止阀控制一个开启一个关闭来对装置进行排查检修,判读故障是在传压结构还是在测压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检修的便捷性。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的壳体与测压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的硅油观测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的传压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的引压结构图。
[0029] 图中:1、壳体;11、前端盖;12、表盘安装座;13、连接端子;14、后盖;2、测压结构;21、托座;22、线孔;23、测压仓;24、适配器模块;25、放大器模块;26、检修门;3、硅油观测结构;31、硅油观测管;32、管塞;33、管帽;4、传压结构;41、压力传感器;42、硅油管;43、终止阀;44、隔离膜片;45、上固定板;46、下固定板;5、引压结构;51;引压顶盖;52、凸块;53、螺纹外套管;54、引压接头;55、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压力变送器,包括主体仓壳体1、测压结构2、硅油观测结构3、传压结构4、引压结构5;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测压结构2,且测压结构2的底部连接有传压结构4,所述传压结构4外侧的顶部设置有硅油观测结构3,两组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的底部安装有引压结构5;
[0032] 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11和后盖14,所述壳体1内部靠近前端盖11的一端设置有表盘安装座12,且壳体1内部靠近后盖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子13;
[0033] 所述测压结构2的顶部设置有托座21,且托座21与壳体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测压结构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适配器模块24,且测压结构2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放大器模块25,所述适配器模块24与放大器模块25之间通过导线电信连接;
[0034] 所述传压结构4分别设置有两组,所述传压结构4包括硅油管42,两组所述硅油管42的顶部共同安装有上固定板45,且上固定板45与测压仓2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硅油管42的底部共同安装有下固定板46,所述硅油管42的顶部皆安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1,且压力传感器41固定在上固定板45上,所述硅油管42的底部设置有隔离膜片44,所述隔离膜片44固定在下固定板46上,所述硅油管42的中间位置处皆安装有终止阀43,所述压力传感器41通过导线与适配器模块24电信连接。
[0035]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可视窗口,便于对表盘上的指针进行读数。
[0036] 优选的:所述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的一侧设置检修门26,且检修门26的四角处通过螺栓与测压仓23连接,当确定是测压结构2的故障时,可以拆卸检修门,然后对测压结构2进行单独的检修。
[0037]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硅油观测结构3包括硅油观测管31、管塞32和管帽33,所述硅油观测管31固定在硅油管42外侧顶部,且硅油观测管31与硅油管42连通,所述硅油观测管31的顶部螺纹安装有管帽33,所述管帽33上固定有管塞32,且管塞32延伸至硅油观测管31的内部,可以从此处对硅油观测管31内部进行观测,根据内部硅油量,判断是否发生侧漏,同时也可以在完成修补之后从此处添加硅油。
[0038]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管塞32的外径与硅油观测管31的内径相同,所述管塞32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层,起到防滑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密封。
[0039]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托座21的顶部成半弧形,且测压结构2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线孔22,便于将测压结构2中的线路连接到壳体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中。
[0040]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引压结构5包括引压顶盖51、凸块52、螺纹外套管53、引压接头54和防滑凸起55,所述引压结构5的顶部设置有引压顶盖51,所述引压顶盖51与下固定板46直接螺纹连接,所述引压顶盖51的底部固定有引压接头54,且引压接头54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外套管53,所述螺纹外套管5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凸起55,且螺纹外套管53外侧的顶部设置有两组凸块52,保护引压接头54不被侵蚀,当螺纹外套管53被侵蚀的时候可以单独更换螺纹外套管53。
[0041]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引压顶盖51和下固定板4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引压顶盖51和下固定板46之间的螺纹结构采用橡胶材料,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0042]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引压接头54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螺纹外套管53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引压接头54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螺纹外套管53的外设置有安装螺纹,便于拆卸和安装。
[0043] 实施例1,如图2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侧漏的检修方式,可以对硅油管42中的硅油量进行定期的监测,通过转动管帽33,将管帽33和硅油观测管31分离,然后将管帽33取下,同时可以抽出硅油观测管31内部的管塞32,通过硅油观测管31对硅油管42的内部进行观测,同时在硅油管42的底部发生泄漏之后,对底部泄漏位置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可以通过硅油观测管31对硅油管42内部添加硅油。
[0044] 实施例2,图1、图2和图4,本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进行排查故障的方式,当不确定为问题处在测压结构还是传压结构上时候,情况1:关闭一组传压结构上的终止阀43,开启另一组传压结构上的终止阀43之后,情况2:进行颠倒,关闭之前开启的终止阀43,在开启之前关闭的终止阀43,如果皆不能正常作业,那问题则处在测压结构上,如果只有一种情况不能作业,则问题出在传压结构上,其中打开的终止阀43的传压结构不能作业时,还终止阀43所在的传压结构存在故障。
[0045] 实施例3,如图2和图6所述,提供一种可以更换的螺纹外套管53,可以根据各种安装部位的口径选择合适外径的螺纹外套管53,以便于使得装置可以在不同的口径下皆可以使用,将螺纹外套管53安装在引压接头54的表面,接着将螺纹外套管53固定在需要监测的管路或者箱体上的指定位置,需要整体拆卸的时候可以转动主体,将整个装置取下,如果此时螺纹外套管53没有被取下,两手捏在凸块52处旋转,从而将螺纹外套管53单独从安装位置处取下,若螺纹外套管53被侵蚀严重,可以直接更换螺纹外套管53,引压结构5的其他结构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可以使得装置对引压接头54的保护,且可以单独更换引压接头54表面的螺纹外套管53,节约配件更换的成本。
[0046] 工作原理:使用前将装置接通电源,将其安装在指定位置,被监测液体通过引压接头54中间的通孔到达隔离膜片44表面,隔离膜片44感应到液压,然后通过硅油管42内部的硅油,传动到终止阀43的表面,由压力传感器41监测到具体的压力,通过导线传递到适配器模块24上,转化成电信号,继续传递给放大器模块25通过放大器模块25进行加工放大,使得电信号可以达到稳定的区间,然后传给壳体中连接的仪表,从而可以测出检测介质的压力值。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是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8]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4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