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防倒流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申请号 CN201811646839.7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595728B 公开(公告)日 2024-04-23
申请人 广州润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路明; 蒋传乐;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电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倒流 雾化器 及雾化装置。防倒流雾化器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雾化组件和辅助组件,壳体上开设有出雾口,雾化组件包括具有用于释放 雾气 的敞口端的盛液容器,盛液容器的敞口端与出雾口相连通;辅助组件包括用于防止待雾化液体进入壳体的环形收集罐,环形收集罐的顶端敞开设置,盛液容器安装于环形收集罐内,且盛液容器敞口端的外周缘与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贴合固定,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外周缘与壳体密封连接。如此,通过在壳体内设计环形收集罐,以用于收集从盛液容器内流出的待雾化液体和壳体内部的冷凝 水 ,能够避免液体与壳体内的 电子 元器件 接触 ,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发生 短路 或被烧坏。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倒流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出雾气的出雾口,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
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用于盛装待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所述盛液容器具有用于释放雾气的敞口端,所述盛液容器的敞口端与所述出雾口相连通;
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用于防止所述待雾化液体进入所述壳体的环形收集罐,所述环形收集罐的顶端敞开设置,所述盛液容器安装于所述环形收集罐内,且所述盛液容器敞口端的外周缘与所述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贴合固定,所述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外周缘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所述环形收集罐的底端开设有排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水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所述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设置于所述环形收集罐外的喷雾动组件,所述喷雾动力组件包括机和用于导风的风道,所述环形收集罐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雾口相连通的导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口相连通;
所述喷雾动力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导风口的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导风口密封连接,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导风通道第一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导风通道第二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用于雾化所述待雾化液体的雾化振子,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环形收集罐内且一端开口的置物罐,所述盛液容器安装于所述置物罐内,所述盛液容器的敞口端朝所述盛液容器的外部翻折延伸形成有环形搭接,所述环形搭接耳与所述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搭接贴合,所述置物罐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环形搭接耳密封抵接,所述雾化振子安装于所述置物罐的下底面并正对所述盛液容器设置,且所述雾化振子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罐内盛装有用于传导所述雾化振子产生的振动能量的导能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倒流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第一发热件、用于传导热量的第一导热件以及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发热件和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外层保护套件;
所述第一发热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内部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外层保护套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的安装空腔,所述第一导热件安装固定于所述安装空腔内;
所述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连接,且所述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相连的位置处开设有动力风入口,所述动力风入口与所述导风口相连通,所述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出雾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倒流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盛液容器的敞口端与所述第一导热件之间的防溅隔离件;
所述防溅隔离件包括球顶形隔离片和用于固定所述球顶形隔离片的环形固定座,所述球顶形隔离片的外周缘与所述环形固定座的内周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固定座的外周缘与所述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
所述球顶形隔离片的中间部位朝向所述第一导热件所在的一侧凸起,所述球顶形隔离片的外周缘与所述环形固定座的内周缘之间开设有与所述出雾口相连通的出雾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倒流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设置于所述风道内的第二发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发热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发热件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6.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使用罩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倒流雾化器,所述雾化使用罩设置有进雾口,所述出雾口与所述进雾口相连通。

说明书全文

防倒流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倒流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雾化器是一种将液体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的电子产品,如空气加湿器、医用雾化器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雾化器。其中,空气加湿器主要用于将纯净雾化,以增加环境空气的湿度,在干燥环境中使用较多;而医用雾化器是一种医用治疗器械,其是将药液等药材置于雾化器内,通过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药液蒸汽供患者使用,常用于治疗鼻炎、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0003] 一般地,雾化器的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盛装待雾化液体的容器,并且,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被雾化的液体能从容器中释放出去,用于盛装待雾化液体的容器通常需要敞开设置或是容器的上方至少需要开设一定尺寸的出气口,如此,当雾化器倾倒时,容器内的液体从容器内流出,流出的液体接触壳体内置的电子元器件会导致电子元器件发生短路或是被烧坏,从而导致雾化器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满足使用者正常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流雾化器及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倾倒或发生晃动时液体流出损坏内部电子元器件导致雾化器无法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倒流雾化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出雾气的出雾口,且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板,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
[0006] 雾化组件,雾化组件收容于壳体内并与控制板电连接,雾化组件包括用于盛装待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盛液容器具有用于释放雾气的敞口端,盛液容器的敞口端与出雾口相连通;
[0007] 辅助组件,辅助组件收容于壳体内,辅助组件包括用于防止待雾化液体进入壳体的环形收集罐,环形收集罐的顶端敞开设置,盛液容器安装于环形收集罐内,且盛液容器敞口端的外周缘与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贴合固定,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外周缘与壳体密封连接。
[0008] 进一步地,环形收集罐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第一端与排水口密封连接,第一排水管的第二端延伸至壳体外。
[0009] 进一步地,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壳体内且设置于环形收集罐外的喷雾动组件,喷雾动力组件包括机和用于导风的风道,环形收集罐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出雾口相连通的导风口,风机与控制板电连接且风机的出风口与风道的进风口相连通,风道的出风口与导风口相连通。
[0010] 进一步地,喷雾动力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风道的出风口和导风口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与导风口密封连接,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风道的出风口密封连接,导风通道第一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导风通道第二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
[0011] 进一步地,雾化组件还包括用于雾化待雾化液体的雾化振子,辅助组件还包括安装于环形收集罐内且一端开口的置物罐,盛液容器安装于置物罐内,盛液容器的敞口端朝盛液容器的外部翻折延伸形成有环形搭接,环形搭接耳与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搭接贴合,置物罐开口端的端面与环形搭接耳密封抵接,雾化振子安装于置物罐的下底面并正对盛液容器设置,且雾化振子与控制板电连接。
[0012] 进一步地,置物罐内盛装有用于传导雾化振子产生的振动能量的导能介质。
[0013] 进一步地,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第一发热件、用于传导热量的第一导热件以及用于保护第一发热件和第一导热件的外层保护套件;
[0014] 第一发热件固定于第一导热件的内部并与控制板电连接,外层保护套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连通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安装空腔,第一导热件安装固定于安装空腔内;
[0015] 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一开口端与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连接,且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一开口端与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相连的位置处开设有动力风入口,动力风入口与导风口相连通,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二开口端与出雾口相连通。
[0016]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盛液容器的敞口端与第一导热件之间的防溅隔离件;
[0017] 防溅隔离件包括球顶形隔离片和用于固定球顶形隔离片的环形固定座,球顶形隔离片的外周缘与环形固定座的内周缘固定连接,环形固定座的外周缘与外层保护套件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
[0018] 球顶形隔离片的中间部位朝向第一导热件所在的一侧凸起,球顶形隔离片的外周缘与环形固定座的内周缘之间开设有与出雾口相连通的出雾缺口。
[0019] 进一步地,发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设置于风道内的第二发热件和第二导热件,第二发热件固定于第二导热件的内部,且第二发热件与控制板电连接。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防倒流雾化器,其壳体内部设置有环形收集罐用于支撑盛液容器,盛液容器安装于环形收集罐内,并且,盛液容器敞口端的外周缘与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内周缘紧密的贴合固定在一起,而盛液容器敞口端的外周瑜则与壳体密封连接;当雾化器出现晃动或者是发生倾倒时,盛液容器内的待雾化液体会依次顺着盛液容器敞口端的外周缘和环形收集罐的外周缘流入环形收集罐内,而不会直接流入壳体内打湿控制板等电子元器件;并且,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外周缘还与壳体密封连接,雾气在上行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的冷凝水同样也会顺着壳体的内壁和环形收集罐敞口端的外周缘流入至
环形收集罐内,如此,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被滴落的冷凝水打湿。这样,通过在壳体内设计环形收集罐,其能起到定位固定盛液容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还能够收集盛液容器内不小心流出的待雾化液体,同时还能收集壳体内部的冷凝水,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液体与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接触,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发生短路或是被烧坏,为雾化器的正常运转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0021]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使用罩和上述的防倒流型雾化器,雾化使用罩设置有进雾口,出雾口与进雾口相连通。
[0022] 本发明的雾化装置,由于使用了上述的防倒流雾化器,其雾化器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与待雾化液体及壳体内部冷凝水接触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待雾化液体或是冷凝水打湿电子元器件,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发生短路或是被烧坏,为整个雾化装置的正常运转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分解示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剖视图一;
[002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剖视图二;
[002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局部视图一;
[002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环形收集罐和置物罐装配视图;
[0030]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第一发热件、第一导热件和外层保护套件的装配视图;
[0032] 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分解示图;
[003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防溅隔离件的剖视图;
[0034]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局部视图二;
[0035] 图12为图11中A局部的放大图;
[0036]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倒流雾化器的局部视图三;
[0037] 图14为图13中B局部的放大图。
[0038]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9] 10—壳体            11—出雾口         12—控制板
[0040] 20—雾化组件        21—盛液容器       22—雾化振子
[0041] 30—加热组件        31—第一发热件     32—第一导热件
[0042] 33—外层保护套件    34—防溅隔离件     35—第二导热件
[0043] 36—密封圈          40—辅助组件       41—置物罐
[0044] 42—环形收集罐      43—风口启闭     50—喷雾动力组件
[0045] 51—风机            52—风道           53—导风通道
[0046] 101—外壳           102—导雾柱        121—三极管
[0047] 211—环形搭接耳     331—网格式挡件    332—温度传感器
[0048] 341—球顶形隔离片   342—环形固定座    343—出雾缺口
[0049] 411—动力风入口     412—排水孔        413—第二排水管
[0050] 421—排水口         422—第一排水管    423—导风口
[0051] 424—第一台阶部     425—第二台阶部    431—弧形堵接部
[0052] 432—拨动部         521—卡槽          1021—抵推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7] 如图1~14所示,一种防倒流雾化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开设有用于排出雾气的出雾口11,且壳体10内设置有控制板12,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雾化组件20和辅助组件40,雾化组件20收容于壳体10内并与控制板12电连接,雾化组件20包括用于盛装待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21,盛液容器21具有用于释放雾气的敞口端,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与出雾口11相连通;辅助组件40收容于壳体10内,辅助组件40包括用于防止待雾化液体进入壳体10的环形收集罐42,环形收集罐42的顶端敞开设置,盛液容器21安装于环形收集罐42内,且盛液容器21敞口端的外周缘与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内周缘贴合固定,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外周缘与壳体10密封连接。
[0058] 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倒流雾化器,其壳体10内部设置有环形收集罐42用于固定支撑盛液容器21,盛液容器21安装在环形收集罐42内,并且,盛液容器21敞口端的外周缘与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内周缘紧密的贴合固定在一起,而盛液容器21敞口端的外周瑜则与壳体10密封连接;当雾化器出现晃动或者是发生倾倒时,盛液容器21内的待雾化液体会依次顺着盛液容器21敞口端的外周缘和环形收集罐42的外周缘流入环形收集罐42内,而不会直接流入壳体10内打湿控制板12等电子元器件;并且,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外周缘还与壳体
10密封连接,雾气在上行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的冷凝水同样也会顺着壳体10的内壁和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外周缘流入至环形收集罐42内,如此,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壳体1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被滴落的冷凝水打湿。这样,通过在壳体10内设计环形收集罐42,其能起到定位固定盛液容器21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还能够收集盛液容器21内不小心流出的待雾化液
体,同时还能收集壳体10内部的冷凝水,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液体与壳体10内的电子元器件接触,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发生短路或是被烧坏,为雾化器的正常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0059] 具体地,如图2~4所示,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朝盛液容器21的外部翻折延伸形成有环形搭接耳211,盛液容器21通过该环形搭接耳211与环形收集罐42的内周缘搭接贴合,如此,当雾化器出现晃动或是倾倒时,盛液容器21内的待雾化液体会顺着环形搭接耳211流入环形收集罐42内;并且,当盛液容器21的环形搭接耳211与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内周缘搭接固定时,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连接间隙,以确保液体在流入环形收集罐42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漏。此外,为了确保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外周缘与壳体1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在其两者连接固定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隔水的密封圈36,如此,以提高环形收集罐42与壳体10连接的隔水密封特性,确保冷凝水不会从连接接口处渗漏。
[0060]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及图7所示,环形收集罐42的底端开设有排水口421,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排水管422,第一排水管422的第一端与排水口421密封连接,第一排水管422的第二端延伸至壳体10外;设置排水口421和第一排水管422以用于排除进入环形收集罐42内的液体,避免积液影响雾化器的正常使用。
[0061]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壳体10内且设置于环形收集罐42外的喷雾动力组件50,喷雾动力组件50包括风机51和用于导风的风道52,环形收集罐4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出雾口11相连通的导风口423,风机51与控制板12电连接且风机51的出风口与风道52的进风口相连通,风道52的出风口与导风口423相连通。使用雾化器时,启动风机51,风机51产生的用于引导雾气流动的动力风经风道52传递至导风口423,并从导风口423进入环形收集罐42内,从而进入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并带动雾气流经从出雾口11排出至壳体10外。
[0062]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喷雾动力组件50还包括用于连通风道52的出风口和导风口423的导风通道53,导风通道53的第一端与导风口423密封连接,导风通道53的第二端与风道52的出风口密封连接,导风通道53第一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导风通道53第二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即在环形收集罐42的外侧壁上设置连通风道52的出风口和导风口423的导风通道53,以用于将风道52输送过来的动力风引导至环形收集罐42内,并将动力风传递至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并且,导风通道53第一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低于导风通道53第二端的最低点所在的水平位置,即导风通道53朝向环形收集罐42倾斜设置,如此,能够增加环形收集罐42收集和存储的液体的量,避免进入环形收集罐42内的液体通过导风通道53倒灌进入风道52,影响风机51的正常工作。
[0063]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雾化组件20还包括用于雾化待雾化液体的雾化振子22,辅助组件40还包括套设于环形收集罐42内且一端开口的置物罐41,盛液容器21套设于置物罐41内,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朝盛液容器21的外部延伸形成有环形搭接耳211,环形搭接耳211与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内周缘搭接贴合,置物罐41开口端的端面与环形搭接耳211密封抵接,雾化振子22安装于置物罐41的下底面并正对盛液容器21设置,且雾化振子22与控制板12电连接。具体地,雾化振子22固定于置物罐41的底部,且正对盛液容器21的底部设置,如此,雾化振子22振动产生的能量能够笔直的传递至盛液容器21内,从而雾化盛液容器21内的待雾化液体。
[0064]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置物罐41内还盛装有用于传导振动能量的导能介质如水等,以加速雾化振子22的能量传递;并且,壳体10内还设置有用于排放置物罐41内的导能介质的第二排水管413,置物罐4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412,第二排水管413的一端与排水孔412密封连接,另一端则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
[0065]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5及图8、9所示,防倒流雾化器还包括收容于壳体10内的加热组件30,加热组件30包括用于产生热量的第一发热件31、用于传导热量的第一导热件32以及用于保护第一发热件31和第一导热件32的外层保护套件33;第一发热件31固定于第一导热件32的内部并与控制板12电连接,外层保护套件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连通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安装空腔,第一导热件32安装固定于安装空腔内;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一开口端与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内周缘连接,且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一开口端与环形收集罐42敞口端的内周缘相连的位置处开设有动力风入口411,动力风入口411与导风口423相连通,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二开口端与出雾口11相连通。
[0066] 具体地,如图2~5及图8、9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集成设置雾化组件20和加热组件30,雾化组件20启动工作时,雾气从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释放,雾气向上运动流经第一导热件32后再从设置于壳体10上的出雾口11排出,雾气在流经第一导热件32时,第一导热件32将第一发热件31产生的热量传导给雾气,使雾气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给雾气加热的目的。如此,雾化器产生的雾气经过加热组件30加热升温后再从雾化器出雾口11排出,能够有效的对雾气进行加热,保证雾化器排出的雾气具有一定的温度,由于具有热量的雾气比没有热量的雾气分子上更细腻,更有利于人体吸收,从而能够提高使用者在使用雾化器时的舒服度,改善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并且,雾化组件20和第一发热件31均与壳体10内的控制板12电连接,当雾化器启动工作,并需要对雾气进行加热时,控制板12控制雾化组件20开始雾化液体的同时,控制第一发热件31通电发热,并对雾气进行加热升温;而当不需要对雾气进行加热时,通过控制板12又能控制关闭第一发热件31发热,这样,通过设置控制板12来控制雾化组件20和加热组件30的启停工作,控制过程简单,且能确保雾化及加热有条不紊的进行。
[0067] 更具体地,如图2~5及图8、9所示,加热组件30还包括有用于保护第一发热件31和第一导热件32的外层保护套件33,外层保护套件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以及连通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的安装空腔,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一开口端与置物罐41的敞口端连接,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二开口端与出雾口11相连通,第一导热件32安装固定于安装空腔内。在第一导热件32的外部套设外层保护套件33,不仅能起到保护第一导热件32和第一发热件31的作用,同时,由于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一开口端与置物罐41的敞口端固定连接,这样,从盛液容器21敞口端释放出来的雾气直接进入外层保护套件33内,即盛液容器21内待雾化液体雾化产生的雾气和第一发热件31产生的热量同时被限制在外层保
护套件33的安装空腔内,外层保护套件33引导雾气流经第一导热件32后再经由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二开口端流出,如此,将雾气和热量同时限制在外层保护套件33的安装空腔内,能够更好的对雾气进行加热,减少加热过程中的热损失,提高雾气的加热效率。雾化器工作时,风机51产生的风依次通过风道52、导风通道53、导风口423、动力风入口411进入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处,动力风携带雾气上行进入外层保护套件33内进行加热,最后再从出雾口
11喷出。
[0068] 优选地,外层保护套件33为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塑胶套件,塑胶套件质量较轻,能够减小雾化器的整体重量;并且,由于塑胶材料不是热的良导体,当其套设在第一导热件32的外部时,能够更好的将热量隔绝在外层保护套件3333的内部,减少热损失。
[0069]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壳体10包括外壳101和导雾柱102,控制板12、雾化组件20、辅助组件40以及喷雾动力组件50均设置于外壳101内,出雾口11设置在外壳101上,导雾柱102具有贯通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且导雾柱102的第一开口端与出雾口11可拆卸连接,导雾柱102的第二开口端背离外壳101设置,此时,从出雾口11排出的雾气经由导雾柱102引导至从导雾柱102的第二开口端排出,如此,通过改变导雾柱102第二开口端的位置即可调整雾化器的出雾方向。并且,当壳体10上连接设置有导雾柱102时,上述的外层保护套件33、第一导热件32连同第一发热件31一起被固定设置于导雾柱102内,此时,外层保护套件33及其内部的第一导热件32和第一发热件31相当于设置在外壳101的外部,外层保护套件33、第一导热件32以及第一发热件31拆装更换方便,便于对外层保护套件33、第一导热件32以及第一发热件31等进行维护清理。
[0070] 具体地,如图2、图3、图8和图9所示,当外层保护套件33、第一导热件32以及第一发热件31固定设置于导雾柱102内时,外层保护套件33以及第一导热件32的形状与导雾柱102的形状相同或者类似,如此,使外层保护套件33和第一导热件32尽可能的利用导雾柱102的内部空间,尽可能的保证第一导热件32的导热面积,缩短雾气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
[0071] 优选地,如图9所示,当外层保护套件33、第一导热件32以及第一发热件31固定设置于导雾柱102内时,第一导热件32被第一发热件31分隔成左右对称两部分,如图9所示,如此,第一发热件31产生的热量被均匀的分配至第一导热件32的两侧,避免第一导热件32两侧温度失衡损坏第一导热件32;并且,第一导热件32的左右两部分均被设计成网格状,以此来增加第一导热件32的热传导面积,进一步缩短雾气加热升温所需的时间。
[0072]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31优选为PTC陶瓷发热片,第一导热件32优选为合金导热件,并且,当第一发热件31固定于第一导热件32的内部时,第一发热件31紧贴第一导热件32设置,以提高第一发热件31与第一导热件32之间的热传导效率,缩短第一导热件32传导热量的时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热件3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发热件,如大功率发热电阻石墨烯制发热件等,第一导热件32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件,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0073]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10所示,加热组件30还包括设置于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与第一导热件32之间的防溅隔离件34;防溅隔离件34包括球顶形隔离片341和用于固定球顶形隔离片341的环形固定座342,球顶形隔离片341的外周缘与环形固定座342的内周缘固定连接,环形固定座342的外周缘与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球顶形隔离片341的中间部位朝向第一导热件32所在的一侧凸起,球顶形隔离片341的外周缘与环形固定座342的内周缘之间开设有与出雾口11相连通的出雾缺口343。
[0074]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与第一导热件32之间设置防溅隔离件34,防溅隔离件34罩设于盛液容器21的上方,能够避免雾化过程中带雾化液体飞溅至第一导热件32上,腐蚀第一导热件32。并且,球顶形隔离片341的中间部位朝向第一导热件32所在的一侧凸起,即隔离片呈类半球状,且球顶形隔离片341的外周缘与环形固定座342的内周缘之间开设有与出雾口11相连通的出雾缺口343;当防溅隔离件34设置于盛液容器21与第一导热件32之间时,雾气通过出雾缺口343进入外层保护套件33内,而在外层保护套件33内凝结的凝结水则滴落至球顶形隔离片341上,并顺着球顶形隔离片341从出雾缺口
343流入盛液容器21内,且球顶形隔离片341的尺寸小于盛液容器21敞口端的尺寸,当球顶形隔离片341设置于盛液容器21的上方时,球顶形隔离片341位于盛液容器21敞口端的正上方,以确保凝结水能够回落至盛液容器21内。
[0075]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8和图9所示,外层保护套件33的第二开口端上封盖有网格式挡件331,以用于阻挡外界杂物进行第一导热件32的内部,加热组件30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雾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32,温度传感器332固定于网格式挡件331上,且温度传感器332与控制板12电连接;在第一导热件32的第二开口端设置温度传感器332,用于实时监测加热后的雾气的温度,以确保雾化器排出温度合适的雾气,更好的保证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76]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332与控制板12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332检测到雾气的温度高于或者低于使用者能够接受或是雾化器预先设定的最佳温度值时,控制板12能够实时控制第一发热件31停止加热或者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温度,从而实现对排出雾气的温度进行实时调控。
[0077]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发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设置于风道52内的第二发热件(图未示)和第二导热件35以用于对动力风进行加热,第二发热件固定于第二导热件35的内部,且第二发热件与控制板12电连接。如此,在雾化器内部同时设置两组发热件和导热件,两者既可以同时使用,互为热量补充,更好的保证对雾气的加热效果;两者也可以一用一备,当其中一组出现故障时,另一组能作为备用热源使用,提高了雾化器加热功能的可靠性。
[0078] 优选地,第二发热件为PTC陶瓷发热片,第二导热件35为铝合金导热件,并且,当第二发热件固定于第二导热件35的内部时,第二发热件紧贴第二导热件35设置,以提高第二发热件与第二导热件35之间的热传导效率,缩短第二导热件35传导热量的时间。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发热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发热件,如大功率发热电阻、石墨烯制发热件等,第二导热件35也可以采用其他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件,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0079]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控制板12还电连接有三极管121,以用于放大控制板12输出的电流,即控制板12上的电流流经三极管121后被输送至风机51等电动部件处。由于三极管121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风道52的外表面设置卡槽521,三极管121卡装于卡槽521内,风机51产生的风通过风道52时,能够对三极管121进行散热,避免三极管121过热损坏,同时还能作为热源对风机51产生的风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对三极管121余热的合理化利用。具体地,风道52内设置第二导热件35时,卡槽521的开设位置与第二导热件35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三极管121卡装于卡槽内并与设置于风道52内的第二导热件35贴合,以利用第二导热件35对三级管121进行传导散热,如此,以提高三极管121的散热效率。
[0080]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3、5以及图11~14所示,环形收集罐42内还卡装有能够在环形收集罐42内移动的风口启闭阀43,该风口启闭阀43设置于导风口423和动力风入口411之间,当风口启闭阀43移动至导风口423的正上方时,如图11和图12所示,风口启闭阀43阻断了动力风从导风口423流入动力风入口411的流动路径,从而阻挡动力风穿过动力风入口411进入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处,此时,雾化器由于缺少喷雾动力而停止出雾;而当风口启闭阀43移动至错开导风口423的正上方时,导风口423与动力风入口411之间的流动通道畅通,如图13和图14所示,此时,动力风便能够顺利的经由动力风入口411到达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从而携带雾气从出雾口11或导雾柱102的第二开口端排出,雾化器正常工作。
[0081] 如此,通过设置风口启闭阀43开启和关闭导风口423与动力风口之间的通道,当雾化器处于闲置状态时,如图11和图12所示,风口启闭阀43位于导风口423的正上方,以阻断导风口423与动力风入口411之间的流行通道,避免盛液容器21内的待雾化液体通过动力风入口411倒灌进入环形收集罐42继而进入风道52,影响风机51的正常工作,如此,风口启闭阀43与环形收集罐42以及倾斜的导风通道53一起,即相当于在风道52与盛液容器21之间设置了三道防倒流的屏障,能够更为有效的防止待雾化液体倒流进入风道52。
[0082] 具体地,如图2~4所示,环形收集罐42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台阶部424和第二台阶部425,风口启闭阀43包括用于堵接于导风口423和动力风入口411之间的弧形堵接部431和用于驱动弧形堵接部431在环形收集罐42内移动的拨动部432,弧形堵接部431相对的两侧部分别与第一台阶部424和第二台阶部425抵接,以使风口启闭阀43封堵于环形收集罐42内,达到阻挡液体的目的,拨动部432设置于弧形堵接部431背离导风口423的侧部并继续上延伸至出雾口11处。
[0083] 更具体地,如图2、图5以及图11~14所示,导雾柱102的第一开口端的侧壁上凸设有抵推部1021,当导雾柱102的第一开口端与出雾口11固定连接时,导雾柱102第一开口端上的抵推部1021抵接于拨动部432的侧部,当导雾柱102相对出雾口11转动时,抵接于拨动部432侧部的抵推部1021抵推拨动部432,使拨动部432随导雾柱102一起转动,拨动部432转动进而带动弧形堵接部431移动,当弧形堵接部431移动至导风口423的正上方时,导风口423与动力风入口411之间的流行通道被弧形堵接部431封堵,雾化器停止出雾;而当抵推部
1021抵推拨动部432并带动弧形堵接部431移动至错开导风口423的正上方时,导风口423与动力风入口411之间的流行通道畅通,雾化器正常出雾。如此,通过转动导雾柱102即可控制风口启闭阀43开启和关闭导风口423与动力风入口411之间的流行通道,操作简单,并且只有当导雾柱102转动至某一固定位置时,雾化器方能正常出雾,避免雾化器在导雾柱102连接失常的情况下出雾。
[0084] 如此,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雾化器正常工作时,风机51产生的风依次通过风道52、导风通道53、导风口423、动力风入口411进入盛液容器21的敞口端处,动力风携带雾气上行并通过出雾缺口343进入外层保护套件33内进行加热,最后再从导雾柱102的第二开口端喷出。
[0085]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雾化使用罩和上述的防倒流型雾化器,雾化使用罩设置有进雾口,出雾口11与进雾口相连通。
[0086] 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由于使用了上述的防倒流雾化器,其雾化器壳体1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与待雾化液体及壳体10内部冷凝水接触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待雾化液体或是冷凝水打湿电子元器件,避免电子元器件受潮发生短路或是被烧坏,为整个雾化装置的正常运转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008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