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一种地下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申请号 CN202310528928.6 申请日 2023-05-11 公开(公告)号 CN116531839A 公开(公告)日 2023-08-04
申请人 北京泷涛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来庆; 郭春燕; 陶盈冰; 郑立保; 杨震; 姜玉; 吴晶晶; 胡贵省;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地下 水 环境生态修复装置,涉及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进水管,进水管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滤箱, 滤芯 内部转动连接着斜向滤网,斜向滤网的一侧端面铰接滤箱下方的顶杆端头,顶杆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顶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水仓内部,第一水仓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第二水仓,第二水仓内滑动连接着第二浮球,第二浮球连接着支杆,支杆的一侧端头铰接滤箱内部的管盖上,管盖罩在滤箱的排污管的端口上,滤箱的进水管上连接着检测箱,对斜向滤网进行 反冲 时需要先将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部注水,顶杆就可带动斜向滤网转动,支杆就可带动管盖开启,从而实现对斜向滤网的反冲,通过反冲确保 地下水 的长时间的连续流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地下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滤箱,所述滤芯内部转动连接着斜向滤网,所述斜向滤网的一侧端面铰接滤箱下方的顶杆端头,所述顶杆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所述顶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水仓内部,所述第一水仓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第二水仓,所述第二水仓内滑动连接着第二浮球,所述第二浮球连接着支杆,所述支杆的一侧端头铰接滤箱内部的管盖上,所述管盖罩在滤箱的排污管的端口上,所述滤箱的进水管上连接着检测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的进水管上拆卸连接着三通,所述三通阀上拆卸连接着通管,所述通管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水仓上,所述通管与第一水仓相互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仓内的第一浮球上固定连接着卡口,所述卡口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侧座,所述侧座上横设有插杆,所述侧座与卡口外壁之间的插杆上固定连接着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插杆上套接着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对应的顶杆上开设有空位,所述插杆插接在顶杆对应的空位内,所述插杆的外侧端头上焊接拉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仓的输出端口固定连接着滤箱的联动箱侧端,所述第二水仓内部焊接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滑动连接着撞杆,所述撞杆的输入端拆卸连接着第二浮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杆的输出端呈坡型,所述撞杆对应的联动箱内部滑动连接着支杆,所述支杆的输入端头上焊接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输入端上固定连接着斜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内部的排污管一侧固定连接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端头上铰接管盖的一端,所述管盖的另一侧焊接着铰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铰接在对应的支杆上,所述支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滤箱上,所述支杆与第二水仓内的撞杆呈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内部支杆与顶杆相互平行,所述顶杆铰接的斜向滤网倾斜转动连接在滤箱内部,所述斜向滤网两侧固定连接着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滤箱侧缘,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着扇形座,所述扇形座转动方向的滤箱侧缘开设有水平槽,所述扇形座的一侧转动连接着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侧动杆,所述侧动杆转动连接在滤箱的侧缘上,所述斜向滤网的一侧端面上铰接外网,所述外网的一侧端头与弧形架之间连接着拉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的另一端拆卸连接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上拆卸连接着栓塞,所述滤箱的外部固定连接着外筒,所述外筒内部滑动连接着下移杆,所述下移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着内架,所述内架呈U型,所述内架内部转动连接着刮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地下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环保研究的热点,土壤位于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联结自然环境中无机界和有机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中心环节,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地区广泛采用打井取水作为家庭的饮用水水源,地下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但是由于现在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使得地下水的环境生态受到较大的破坏,降低了地下水的水质,为了提高地下水的环境生态,就需要对地下水进行修复。
[0003]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9970258A公开了《一种模化地下水修复循环井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模块单元,与循环井的井壁连接,一端位于地下水中,另一端位于地下水上方;以及真空抽提单元,包括抽气管、活性炭吸附机构,抽气管的一端与活性炭吸附机构相连通,另一端设置在地下水面的上方,其中,井壁上分别设置有上层筛管和下层筛管,光催化反应模块单元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光催化反应网模块,光催化反应网模块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两个光催化反应网、可见光光源,光催化反应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件,光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件,两个光催化反应网上下平行设置,光源平行设置在两个光催化反应网之间,光催化反应网与光源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内分别设置有电路,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后,其内部的电路连通,光源与第二连接件接通电路,光催化反应网上设置有光催化剂涂层,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光源照射下进行反应,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并对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修复,处理后的地下水在真空抽提单元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升高,通过上层筛管流出回流到地层中。
[0004] 现有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通常采用地下水单向流动并干预修复的方式,当地下水内的颗粒杂质较多而使得过滤结构被堵塞时,会导致地下水的修复流动路径被阻断,从而无法确保地下水连续的流动修复效果。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通常采用地下水单向流动并干预修复的方式,当地下水内的颗粒杂质较多而使得过滤结构被堵塞时,会导致地下水的修复流动路径被阻断,从而无法确保地下水连续的流动修复效果。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滤箱,所述滤芯内部转动连接着斜向滤网,所述斜向滤网的一侧端面铰接滤箱下方的顶杆端头,所述顶杆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所述顶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水仓内部,所述第一水仓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第二水仓,所述第二水仓内滑动连接着第二浮球,所述第二浮球连接着支杆,所述支杆的一侧端头铰接滤箱内部的管盖上,所述管盖罩在滤箱的排污管的端口上,所述滤箱的进水管上连接着检测箱,对斜向滤网进行反冲时需要先将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部注水,顶杆就可带动斜向滤网转动,支杆就可带动管盖开启,从而实现对斜向滤网的反冲,反冲后通过排污管将污水排出,通过反冲确保地下水的长时间的连续流动。
[0009] 优选地,所述滤箱的进水管上拆卸连接着三通,所述三通阀上拆卸连接着通管,所述通管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水仓上,所述通管与第一水仓相互贯通,通过通管与三通阀的相连就可实现地下水的流向控制,需要对斜向滤网反冲时就可将地下水导入到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不断的注水后就可实现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的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组件进行移动。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仓内的第一浮球上固定连接着卡口,所述卡口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侧座,所述侧座上横设有插杆,所述侧座与卡口外壁之间的插杆上固定连接着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插杆上套接着复位弹簧,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分别移动连接着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第一浮球连接着第一水仓内的顶杆,第二浮球连接着第二水仓内的撞杆,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上均固定连接着卡口,卡口的一侧滑动连接着插杆,当第一浮球连接顶杆和第二浮球连接撞杆时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上的插杆就可插入到对应的顶杆和撞杆上,从而实现第一浮球与顶杆稳定连接,第二浮球与撞杆稳定连接,从而方便组件之间的拆卸,从而方便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拆卸。
[0011] 优选地,所述插杆对应的顶杆上开设有空位,所述插杆插接在顶杆对应的空位内,所述插杆的外侧端头上焊接拉环,通过在插杆的一侧端头上固定连接拉环,通过拉环人员就可将手指插入到拉环上进行拉动,通过拉环就可实现对插杆的操控,从而控制插杆的往复移动。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仓的输出端口固定连接着滤箱的联动箱侧端,所述第二水仓内部焊接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滑动连接着撞杆,所述撞杆的输入端拆卸连接着第二浮球,通过在第二水仓内固定连接限位板,撞杆就可在限位板上进行滑动,撞杆滑动时就不会发生偏移,从而实现撞杆保持向联动箱位置移动的状态。
[0013] 优选地,所述撞杆的输出端呈坡型,所述撞杆对应的联动箱内部滑动连接着支杆,所述支杆的输入端头上焊接着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输入端上固定连接着斜头,撞杆的输出端与支杆的斜头位置相互对应,撞杆随着第二浮球移动时就可对斜头进行挤压,斜头被撞杆挤压时就会向滤箱内部进行移动,斜头上连接着连接座,连接座连接着支杆,支杆就会随着斜头移动而移动,支杆就会向滤箱内部进行移动。
[0014] 优选地,所述滤箱内部的排污管一侧固定连接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端头上铰接管盖的一端,所述管盖的另一侧焊接着铰接头,滤箱内部的排污管一侧固定的固定架就可对管盖进行限位,管盖就可环绕固定架进行转动,管盖转动时就可实现排污管的开启或封闭,封闭时实现地下水的正常流通,开启时就可对反冲的污水进行外排。
[0015] 优选地,所述铰接头铰接在对应的支杆上,所述支杆竖向滑动连接在滤箱上,所述支杆与第二水仓内的撞杆呈垂直设置,通过在管盖上固定铰接头,铰接头就可铰接在支杆的一侧端头上,支杆向滤箱内部进行移动时就可对管盖进行顶动,从而实现支杆将管盖顶开或关闭。
[0016] 优选地,所述滤箱内部支杆与顶杆相互平行,所述顶杆铰接的斜向滤网倾斜转动连接在滤箱内部,所述斜向滤网两侧固定连接着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滤箱侧缘,所述旋转杆上固定连接着扇形座,所述扇形座转动方向的滤箱侧缘开设有水平槽,所述扇形座的一侧转动连接着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侧动杆,所述侧动杆转动连接在滤箱的侧缘上,所述斜向滤网的一侧端面上铰接外网,所述外网的一侧端头与弧形架之间连接着拉绳,顶杆和支杆相互平行设置,支杆会在顶杆先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移动,从而确保先将斜向滤网调整完成后开启。
[0017] 优选地,所述滤箱的另一端拆卸连接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上拆卸连接着栓塞,所述滤箱的外部固定连接着外筒,所述外筒内部滑动连接着下移杆,所述下移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着内架,所述内架呈U型,所述内架内部转动连接着刮轮,通过出水管就可实现设备进行生态修复时地下水的正常流通,刮轮受到水流冲动,从而进行转动,刮轮转动时就可将斜向滤网外侧的外网上的杂质刮下。
[0018]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本方案通过在滤箱的输入端上拆卸连接着进水管,进水管上拆卸连接着三通阀,三通阀上拆卸连接着通管,三通阀就可控制地下水向滤箱或向通管内进行流通,通管的输出端连接着第一水仓,第一水仓的侧缘上连接着第二水仓,第一水仓内滑动连接着顶杆,顶杆的输入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第二水仓内滑动连接着撞杆,撞杆的输入端上拆卸连接着第二浮球,通管向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注水时就可使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进行移动,第一浮球就可带动顶杆向滤箱内部进行移动,第二浮球就可带动撞杆向联动箱内进行移动,顶杆的一侧端头上铰接滤箱内部的斜向滤网,顶杆上顶时就可将斜向滤网输入端面转动到输出位置,滤箱内流通地下水时就可将斜向滤网上的杂质冲走,从而实现对斜向滤网的反冲,从而确保地下水的连续流动修复,第二浮球顶动撞杆时就可对支杆进行顶动,支杆就会向滤箱内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就可对排污管口处的管盖进行顶动,从而将其开启,从而实现反冲时管盖的同时开启,从而实现污水的排出,反冲后可将第一水仓和第二水仓内的地下水排出,从而实现管盖和斜向滤网的复位。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本方案通过在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上均固定连接着卡口,每个卡口上均固定连接着侧座,侧座与卡口的外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侧座与卡口之间就可滑动连接着插杆,侧座与卡口外壁之间的插杆上就可固定连接着推板,推板一侧的插杆上套接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就可顶着插杆保持向顶杆位置移动的状态,顶杆插入到卡口内时插杆就可在复位弹簧的带动下向插杆对应的位置移动,插杆就可插入到顶杆上,从而使浮球与对应的支杆和顶杆进行固定连接,拆卸时向外拉动拉环,通过拉环方便人员的手指钩动,通过拉环也方便对插杆的控制,插杆就可通过拉环外拔,插杆就可拔出顶杆,从而实现浮球的拆卸,通过设置就可实现浮球的组装,从而方便组件之间的快拆快装。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浮球的连接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中顶杆的连接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中支杆的连接示意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浮球的连接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中管盖的连接示意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中斜向滤网的连接示意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29] 图9为本发明中拉绳的连接示意图;
[0030] 图10为本发明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0031] 图11为本发明中刮轮的连接示意图。
[0032] 图中标号:1、滤箱;2、检测箱;3、三通阀;4、进水管;5、通管;6、第一水仓;7、第二水仓;8、联动箱;9、排污管;10、出水管;11、栓塞泵;12、第一浮球;13、顶杆;14、卡口;15、侧座;16、拉环;17、插杆;18、复位弹簧;19、推板;20、支杆;21、斜头;22、第二浮球;23、撞杆;24、限位板;25、连接座;26、管盖;27、固定架;28、铰接头;29、斜向滤网;30、旋转杆;31、侧动杆;
32、活动架;33、外网;34、拉绳;35、弧形架;36、水平槽;37、扇形座;38、下移杆;39、外筒;40、下顶弹簧;41、刮轮;42、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0034]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进水管4,进水管4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滤箱1,滤芯内部转动连接着斜向滤网29,斜向滤网29的一侧端面铰接滤箱1下方的顶杆13端头,顶杆13的输出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12,顶杆13滑动连接在第一水仓6内部,第一水仓6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第二水仓7,第二水仓7内滑动连接着第二浮球22,第二浮球22连接着支杆20,支杆20的一侧端头铰接滤箱1内部的管盖26上,管盖26罩在滤箱1的排污管9的端口上,滤箱1的进水管4上连接着检测箱2,对斜向滤网29进行反冲时需要先将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部注水,顶杆13就可带动斜向滤网29转动,支杆20就可带动管盖26开启,从而实现对斜向滤网29的反冲,反冲后通过排污管9将污水排出,通过反冲确保地下水的长时间的连续流动。
[0035] 如图2所示的,所述滤箱1的进水管4上拆卸连接着三通阀3,三通阀3上拆卸连接着通管5,通管5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水仓6上,通管5与第一水仓6相互贯通,通过通管5与三通阀3的相连就可实现地下水的流向控制,需要对斜向滤网29反冲时就可将地下水导入到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不断的注水后就可实现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的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组件进行移动。
[0036]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水仓6内的第一浮球12上固定连接着卡口14,卡口14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侧座15,侧座15上横设有插杆17,侧座15与卡口14外壁之间的插杆17上固定连接着推板19,推板19的一侧插杆17上套接着复位弹簧18,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分别移动连接着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第一浮球12连接着第一水仓6内的顶杆13,第二浮球22连接着第二水仓7内的撞杆23,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上均固定连接着卡口14,卡口14的一侧滑动连接着插杆17,当第一浮球12连接顶杆13和第二浮球22连接撞杆23时第一浮球
12和第二浮球22上的插杆17就可插入到对应的顶杆13和撞杆23上,从而实现第一浮球12与顶杆13稳定连接,第二浮球22与撞杆23稳定连接,从而方便组件之间的拆卸,从而方便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拆卸。
[0037] 实施中,通过在滤箱1的输入端上拆卸连接着进水管4,进水管4上拆卸连接着三通阀3,三通阀3上拆卸连接着通管5,三通阀3就可控制地下水向滤箱1或向通管5内进行流通,通管5的输出端连接着第一水仓6,第一水仓6的侧缘上连接着第二水仓7,第一水仓6内滑动连接着顶杆13,顶杆13的输入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12,第二水仓7内滑动连接着撞杆23,撞杆23的输入端上拆卸连接着第二浮球22,通管5向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注水时就可使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进行移动,第一浮球12就可带动顶杆13向滤箱1内部进行移动,第二浮球22就可带动撞杆23向联动箱8内进行移动,顶杆13的一侧端头上铰接滤箱1内部的斜向滤网29,顶杆13上顶时就可将斜向滤网29输入端面转动到输出位置,滤箱1内流通地下水时就可将斜向滤网29上的杂质冲走,从而实现对斜向滤网29的反冲,从而确保地下水的连续流动修复,第二浮球22顶动撞杆23时就可对支杆20进行顶动,支杆20就会向滤箱1内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就可对排污管9口处的管盖26进行顶动,从而将其开启,从而实现反冲时管盖26的同时开启,从而实现污水的排出,反冲后可将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的地下水排出,从而实现管盖26和斜向滤网29的复位。
[0038] 如图4至图11所示,所述插杆17对应的顶杆13上开设有空位,插杆17插接在顶杆13对应的空位内,插杆17的外侧端头上焊接着拉环16,通过在插杆17的一侧端头上固定连接拉环16,通过拉环16人员就可将手指插入到拉环16上进行拉动,通过拉环16就可实现对插杆17的操控,从而控制插杆17的往复移动;第二水仓7的输出端口固定连接着滤箱1的联动箱8侧端,第二水仓7内部焊接着限位板24,限位板24上滑动连接着撞杆23,撞杆23的输入端拆卸连接着第二浮球22,通过在第二水仓7内固定连接限位板24,撞杆23就可在限位板24上进行滑动,撞杆23滑动时就不会发生偏移,从而实现撞杆23保持向联动箱8位置移动的状态;撞杆23的输出端呈坡型,撞杆23对应的联动箱8内部滑动连接着支杆20,支杆20的输入端头上焊接着连接座25,连接座25的输入端上固定连接着斜头21,撞杆23的输出端与支杆20的斜头21位置相互对应,撞杆23随着第二浮球22移动时就可对斜头21进行挤压,斜头21被撞杆23挤压时就会向滤箱1内部进行移动,斜头21上连接着连接座25,连接座25连接着支杆20,支杆20就会随着斜头21移动而移动,支杆20就会向滤箱1内部进行移动。
[0039] 所述滤箱1内部的排污管9一侧固定连接着固定架27,固定架27的一侧端头上铰接管盖26的一端,管盖26的另一侧焊接着铰接头28,滤箱1内部的排污管9一侧固定的固定架27就可对管盖26进行限位,管盖26就可环绕固定架27进行转动,管盖26转动时就可实现排污管9的开启或封闭,封闭时实现地下水的正常流通,开启时就可对反冲的污水进行外排;
铰接头28铰接在对应的支杆20上,支杆20竖向滑动连接在滤箱1上,支杆20与第二水仓7内的撞杆23呈垂直设置,通过在管盖26上固定铰接头28,铰接头28就可铰接在支杆20的一侧端头上,支杆20向滤箱1内部进行移动时就可对管盖26进行顶动,从而实现支杆20将管盖26顶开或关闭。
[0040] 所述滤箱1内部支杆20与顶杆13相互平行,顶杆13铰接的斜向滤网29倾斜转动连接在滤箱1内部,斜向滤网29两侧固定连接着旋转杆30,旋转杆30转动连接在滤箱1侧缘,旋转杆30上固定连接着扇形座37,扇形座37转动方向的滤箱1侧缘开设有水平槽36,扇形座37的一侧转动连接着活动架32,活动架32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架35,弧形架35的侧缘上固定连接着侧动杆31,侧动杆31转动连接在滤箱1的侧缘上,斜向滤网29的一侧端面上铰接外网33,外网33的一侧端头与弧形架35之间连接着拉绳34,顶杆13和支杆20相互平行设置,支杆
20会在顶杆13先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移动,从而确保先将斜向滤网29调整完成后开启,通过斜向滤网29上设置旋转杆30就可实现同步转动,旋转杆30就可带动扇形座37进行转动,扇形座37就可通过活动架32将弧形架35进行拉动,弧形架35就可拉动拉绳34,拉绳34就可将斜向滤网29上的外网33拉起,拉起时就可将附着的灰尘可以变得的松散,从而方便冲洗。
[0041]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滤箱1的另一端拆卸连接着出水管10,出水管10的输出端上拆卸连接着栓塞泵11,滤箱1的外部固定连接着外筒39,外筒39内部滑动连接着下移杆38,下移杆3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着内架42,内架42呈U型,内架42内部转动连接着刮轮41,通过出水管10就可实现设备进行生态修复时地下水的正常流通,刮轮41受到水流冲动,从而进行转动,刮轮41转动时就可将斜向滤网29外侧的外网33上的杂质刮下。
[0042] 实施中,通过在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上均固定连接着卡口14,每个卡口14上均固定连接着侧座15,侧座15与卡口14的外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侧座15与卡口14之间就可滑动连接着插杆17,侧座15与卡口14外壁之间的插杆17上就可固定连接着推板19,推板19一侧的插杆17上套接着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就可顶着插杆17保持向顶杆13位置移动的状态,顶杆13插入到卡口14内时插杆17就可在复位弹簧18的带动下向插杆17对应的位置移动,插杆17就可插入到顶杆13上,从而使浮球与对应的支杆20和顶杆13进行固定连接,拆卸时向外拉动拉环16,通过拉环16方便人员的手指钩动,通过拉环16也方便对插杆17的控制,插杆17就可通过拉环16外拔,插杆17就可拔出顶杆13,从而实现浮球的拆卸,通过设置就可实现浮球的组装,从而方便组件之间的快拆快装。
[0043]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4] 第一实施步骤:
[0045] 第一步:通过在滤箱1的输入端上拆卸连接着进水管4,进水管4上拆卸连接着三通阀3,三通阀3上拆卸连接着通管5,三通阀3就可控制地下水向滤箱1或向通管5内进行流通,通管5的输出端连接着第一水仓6,第一水仓6的侧缘上连接着第二水仓7;
[0046] 第二步:第一水仓6内滑动连接着顶杆13,顶杆13的输入端拆卸连接着第一浮球12,第二水仓7内滑动连接着撞杆23,撞杆23的输入端上拆卸连接着第二浮球22,通管5向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注水时就可使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进行移动,第一浮球12就可带动顶杆13向滤箱1内部进行移动,第二浮球22就可带动撞杆23向联动箱8内进行移动,顶杆13的一侧端头上铰接滤箱1内部的斜向滤网29,顶杆13上顶时就可将斜向滤网29输入端面转动到输出位置;
[0047] 第三步:滤箱1内流通地下水时就可将斜向滤网29上的杂质冲走,从而实现对斜向滤网29的反冲,从而确保地下水的连续流动修复,第二浮球22顶动撞杆23时就可对支杆20进行顶动,支杆20就会向滤箱1内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就可对排污管9口处的管盖26进行顶动,从而将其开启,从而实现反冲时管盖26的同时开启,从而实现污水的排出,反冲后可将第一水仓6和第二水仓7内的地下水排出,从而实现管盖26和斜向滤网29的复位。
[0048] 第二实施步骤:
[0049] 第一步:通过在第一浮球12和第二浮球22上均固定连接着卡口14,每个卡口14上均固定连接着侧座15,侧座15与卡口14的外壁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侧座15与卡口14之间就可滑动连接着插杆17,侧座15与卡口14外壁之间的插杆17上就可固定连接着推板19,推板19一侧的插杆17上套接着复位弹簧18;
[0050] 第二步:复位弹簧18就可顶着插杆17保持向顶杆13位置移动的状态,顶杆13插入到卡口14内时插杆17就可在复位弹簧18的带动下向插杆17对应的位置移动,插杆17就可插入到顶杆13上,从而使浮球与对应的支杆20和顶杆13进行固定连接,拆卸时向外拉动拉环16;
[0051] 第三步:通过拉环16方便人员的手指钩动,通过拉环16也方便对插杆17的控制,插杆17就可通过拉环16外拔,插杆17就可拔出顶杆13,从而实现浮球的拆卸,通过设置就可实现浮球的组装,从而方便组件之间的快拆快装。
[0052]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0053]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