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适用于地下水扰动下的地铁隧道结构模拟方法及系统
- 申请号:CN202411957592.6 申请日:2024-12-30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 发明人: 李久林 , 唐超 , 周文静 , 王勇 , 任传斌 , 秦佳玉 , 樊廷立 , 冯增文 , 张文超 , 徐能雄
- 申请人: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城建大厦
- 专利权人: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当前专利权人: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8号城建大厦
- 代理机构: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张庆瑞
- 主分类号: G06F30/20
-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水扰动下的地铁隧道结构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目标区域的地质、土壤和水文数,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大尺度三维地质模型;收集目标区域的隧道结构数据,基于隧道结构数据在大尺度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构建小尺度隧道模型;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计算得出小尺度隧道模型的边界条件;根据计算的边界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获取小尺度隧道模型的应力场、位移场和孔隙水压力场。本发明基于两个不同尺度大小的模型进行耦合计算,能够精确反映隧道结构的细微特征和局部应力分布,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地下水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局部扰动作用,从而为隧道的长期安全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IPC结构图谱:
G06F30/20 | 设计优化、验证或模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