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基于油气烃微渗漏蚀变信息识别与铀矿化关联的找矿方法
- 申请号:CN202411902320.6 申请日:2024-12-23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 发明人: 车永飞 , 张明林 , 蔡煜琦 , 陈擎 , 王培建 , 赵兴齐
- 申请人: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十号院
- 专利权人: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当前专利权人: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十号院
- 代理机构: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陈丽丽
- 主分类号: G06F18/20
- IPC分类号: G06F18/20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2135 ; G06F18/211 ; G06F18/243 ; G06T17/05 ; G06F30/20 ; G16C20/10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Q50/02 ; G01V11/00 ; G06F123/02 ; G06F111/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油气烃微渗漏蚀变信息识别与铀矿化关联的找矿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研究区选择与基础数据收集;步骤2、油气烃微渗漏蚀变信息提取;步骤3、蚀变信息与铀矿化关联模型建立;步骤4、铀矿化有利区圈定;步骤5、钻探验证与模型优化。本发明方法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动态监测与智能建模技术,精准提取油气微渗漏引发的蚀变信息,建立蚀变信息与铀矿化的关联模型,有效提高了砂岩型铀矿的勘查效率,解决了传统找矿技术在厚覆盖层盆地中难以有效识别深部蚀变信息、油气微渗漏与铀矿化成矿作用关联不明确、多源数据利用率低以及找矿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