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尾旋翼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斜尾式多旋翼飞行器 CN201920363887.9 2019-03-21 CN210139963U 2020-03-13 吕瑛; 马涛; 李郁; 李妍; 胡伟; 韩悦; 张明洲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尾式多旋翼飞行器,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连接且形成腔体的总底板、机身主体、机身顶板,总底板上放置有电池箱和飞控板,机身主体的高度沿机头向机尾倾斜,机身主体为蜂窝式结构,总底板底部头部连接摄像头,总底板头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左前翼、右前翼,总底板尾部两侧对称连接右后尾翼、左后尾翼,左前翼、右前翼、右后尾翼、左后尾翼上均设置一个电机,每个电机均连接螺旋桨叶,每个电机均连接电池箱和飞控板。在保证飞行器可以安全飞行的状态下,更改了飞行器旋翼的布置方位,在保证旋翼在转动时能克服扭矩为零的同时,改善飞行器飞行姿态和飞行器操控性,采用了民航客机型斜尾四轴,增加了观赏性和实用性。
162 平垂尾结构和自转旋翼机 CN201820055839.9 2018-01-12 CN207956036U 2018-10-12 沈欢; 陈世雄; 刘顶凯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平垂尾结构和应用该平垂尾结构的自转旋翼机。其中该平垂尾结构,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所述平垂尾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于所述机身的后部的至少一第一垂尾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垂尾的平尾,所述平尾设有至少一第二垂尾。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平垂尾结构的小型化设计,降低其结构强度设计的要求以及降低了自转旋翼机安全设计的要求。
163 遥控模型像真直升机的尾旋翼传动装置 PCT/CN2011/001990 2011-11-29 WO2013044429A1 2013-04-04 沈安平

公开了一种遥控模型像真直升机的尾旋翼传动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占用空间,减低对零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的要求。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遥控模型像真直升机的尾旋翼传动装置,包括机壳(2),所述机壳(2)内设置有马达(4),所述马达(4)连接尾旋翼(1),所述马达(4)与尾旋翼(1)之间设有尾旋翼传动机构,所述尾旋翼传动机构由皮带轮(3)、尾轴(6)、第一皮带滑轮(10)、第二皮带滑轮(11)、第三皮带滑轮(15)、第四皮带滑轮(16)和传动皮带(7)组成,所述皮带轮(3)、尾轴(6)、第一皮带滑轮(10)、第二皮带滑轮(11)、第三皮带滑轮(15)和第四皮带滑轮(16)通过传动皮带(7)传输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皮带传动带动尾旋翼转动,降低了对零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的要求,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生产成本。

164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 CN202320187620.5 2023-02-13 CN218839803U 2023-04-11 周国强; 于进峰; 张涛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折叠尾管,包括带锁紧结构的折叠件,所述的尾管包括三段,三段分别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机身上、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前端,中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件的后端、后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前端,后段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件的后端,第一折叠件、第二折叠件的折叠方向相同,电机驱动的尾旋翼安装在后段尾部。本折叠尾管为三段式,可进行两次折叠,折叠后后段靠近机身,中段靠近机身后部,整个折叠后非常紧凑,方便运输、存放,且支撑机构在飞行中使尾管更为稳固,在飞行中不产生振动。
165 尾旋翼双推拉攻角控制结构 CN200620138293.0 2006-09-20 CN200951832Y 2007-09-26 赖春霖
一种尾旋翼双推拉攻角控制结构,其包括一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设有一可转动的轴杆与一可枢动的中杆,其中该轴杆上设有一接头,该接头的上、下端部分别枢接一上杆的第一端与一下杆的第三端,且该上杆第二端与下杆第四端分别枢接于该中杆外端的顶、底部,又该下杆第四端延伸弯折出一延伸段,该延伸段具有一施力端,于该施力端可进行推或拉之施力;藉此,在进行推拉运动时,上、下杆与延伸段的连杆性圆周运动可转换成轴杆的直线运动,并通过中杆作圆周运动的配合,以使轴杆作直线往复运动更为滑顺,并可减少下杆延伸段受推拉时的侧向位移。
166 无人直升机尾旋翼传动结构 CN201921100818.5 2019-07-15 CN210364376U 2020-04-21 李鑫; 孟志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人直升机尾旋翼传动结构,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包括与主轴同轴设置的第一主动带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从动带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固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固设有同轴的第二主动带轮,所述第二主动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第二从动带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作尾旋翼带轮设置,所述转轴与机身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尾旋翼震动对直升机机体的干扰,减小直升机的占用面积,方便运输。
167 单旋翼无人机的可折叠尾杆 CN201921350739.X 2019-08-20 CN210634756U 2020-05-29 张刚; 赵刚; 陆高鸿; 刘克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旋翼无人机的可折叠尾杆。该可折叠尾杆的尾杆断开为前尾杆和后尾杆,前尾杆和后尾杆在断开处铰接,铰接处设置于断开处的一侧,前尾杆的非铰接端与机身后部固定连接,后尾杆可绕铰接处摆向机身侧面。该可折叠尾杆通过将尾杆改进为可以侧折的方式,减小无人机搬运和存放的空间。
168 无人直升机独立尾旋翼结构 CN201520816231.X 2015-10-21 CN205602115U 2016-09-28 赵曙光; 齐勇; 李朝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独立尾旋翼结构,包括设置在机身后部的尾管;尾管的末端设有陀螺仪、电机和电子调速装置,陀螺仪水平设置在尾管的末端;用来监测感知无人直升机方向的变化,在地面操控人员没有给出方向指令时,保持原来的方向,如有航向偏转,立即自动纠正。电子调速装置与电机相连以调节电机的转速;电机的机芯轴输出端与尾旋翼相连;由于尾旋翼电机与主旋翼发动机互不相干,控制尾旋翼产生的力可以增大或减小电动机转速来实现;所述尾旋翼的桨叶角固定,所述尾旋翼桨叶角度为5°~30°。本申请摒弃了桨叶角调节设计,简化了操控方式,仅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即可控制产生的力的大小;而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169 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 CN200620138292.6 2006-09-20 CN201008747Y 2008-01-23 赖春霖
一种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夹座内设有轴承,与连动元件的结合部配合,供穿过止推件的螺丝将连动元件与夹座二者锁住,防止联结于连动元件的夹座位移或松动且避免旋翼射出。
170 一种无人直升机尾旋翼机构 CN201721369176.X 2017-10-23 CN207374656U 2018-05-18 窦晴晖; 康春涛; 程更建; 胡宁博; 校明俊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直升机尾旋翼机构,包括安装框架、同步带轮、压紧轮、安装窗、压紧轴、法兰轴承、发动机、同步带、传动轴、轴承箱总成、滑动总成后、桨毂总成连接、连接环、工作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利用新的机构形式,改变原有的安装方式,从而达到快速安装同步带轮及同步带的目的;整体部件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轴承箱润滑密封,采用油润滑,增加润滑效果,减低轴承的使用温度;滑动总成经过上下摇臂连杆由舵机控制,改善舵机受力特性,延长舵机寿命。
171 一种倾转旋翼飞行器平尾及平尾倾转机构 CN202020560978.4 2020-04-15 CN212074400U 2020-12-04 欧阳星; 霍甜; 龚倩玉; 符徐庆; 张平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转旋翼飞行器平尾及平尾倾转机构,涉及飞行器,具体包括倾转舵机,所述倾转舵机正面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舵机摇臂,舵机摇臂远离倾转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舵机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倾转摇臂,倾转摇臂的右侧设置有平尾主梁,平尾主梁的表面设置有平尾翼肋,平尾翼肋的数量为若干个,两个间距最短的平尾翼肋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舵舵机,平尾翼肋的平尾主梁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舵。通过设置舵机摇臂、连杆、倾转摇臂和升降舵,达到了结构简单,倾转可靠、拆装便捷的效果,解决了因倾转翼倾转角度不足,导致速度慢、效率低,且固定翼机飞行器和旋翼机飞行器内部连接件结构复杂不易拆装的问题。
172 能悬停航空器的旋翼尾流在航空器本身上产生的空气动力载荷的效应的实时模拟系统及其方法 CN201280045296.8 2012-07-18 CN103930940A 2014-07-16 里卡尔多·比安科·门戈蒂; 弗朗切斯科·斯科尔切莱蒂
描述了一种由能悬停航空器(3)的旋翼(2)的尾流在航空器(3)本身上产生的空气动力载荷的实时模拟系统(1),所述系统(1)包括:用于飞行员的驾驶舱座椅(10);航空器(3)的模拟控制装置(11),能够从飞行员接收模拟指令以模拟航空器(3)的飞行状态;模拟装置(13),能够产生飞行状态的模拟表示;以及处理单元(14),被配置成接收作为输入的与经由控制装置(11)给出的指令相关的第一信号并且被配置成产生和输出与模拟空气动力载荷相关的用于模拟装置(13)的第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14)循环地产生具有半径(r)的涡环(30)、使多个控制点(A、B、C和D)与涡环(30)关联、计算在控制点(A、B、C和D)上引发的速度、移动和更新涡环(30)、以及基于由涡环(30)在控制点(A、B、C和D)上引发的速度产生第二信号。
173 能悬停航空器的旋翼尾流在航空器本身上产生的空气动力载荷的效应的实时模拟系统及其方法 CN201280045296.8 2012-07-18 CN103930940B 2016-03-30 里卡尔多·比安科·门戈蒂; 弗朗切斯科·斯科尔切莱蒂
描述了一种由能悬停航空器的旋翼的尾流在航空器本身上产生的空气动力载荷的实时模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飞行员的驾驶舱座椅;航空器的模拟控制装置,能够从飞行员接收模拟指令以模拟航空器的飞行状态;模拟装置,能够产生飞行状态的模拟表示;以及处理单元,被配置成接收作为输入的与经由控制装置给出的指令相关的第一信号并且被配置成产生和输出与模拟空气动力载荷相关的用于模拟装置的第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循环地产生具有半径的涡环、使多个控制点与涡环关联、计算在控制点上诱发的速度、移动和更新涡环、以及基于由涡环在控制点上诱发的速度产生第二信号。
174 旋翼舱尾部推力变距螺旋桨减震连接旋翼舱直升机 CN202121502625.X 2021-07-04 CN215323271U 2021-12-28 江富余
一种旋翼舱尾部推力变距螺旋桨减震连接旋翼舱直升机,重心附近机身舱下部设置起落架,机身舱顶部设置机臂,机臂通过连接减震组件的底部,将机身舱、两个或两个以上偶数旋翼舱连接,旋翼舱是由发动机或电机、变速器、传动装置、旋翼、桨叶挥舞装置、总距和周期变距控制器、尾臂、尾部推力变距螺旋桨等构成的一个升力单元,各个旋翼的旋转中心的连线是一条直线或是正方形,各个旋翼的反扭矩相互抵消或接近抵消,设置在旋翼舱的尾部推力变距螺旋桨的旋转面垂直于水平面,旋转面法线平行于旋翼舱纵轴,旋翼舱的尾部推力变距螺旋桨一方面操纵航向,另一方面提供快速水平飞行的推力,减震组件防止发生共振,操纵灵活,适合运输,农业作业,航拍等领域。
175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机构 CN202020878758.6 2020-05-22 CN212267863U 2021-01-01 李树森; 祁正岩; 李明昊; 李卫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机构涉及无人直升机的尾旋翼机构。主要是为解决现有无人直升机尾旋翼运动自由度小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变速箱,变速箱的输出齿轮与尾桨输出轴相连,尾桨输出轴通过中间连接器与尾旋翼连接;L形变距摇臂的水平段前端与变距拉杆上端通过螺栓连接;L形变距摇臂的拐点与变速箱通过轴连接,L形的变距摇臂的竖直段与变距静盘连接,变距静盘套设在变速箱输出轴外面,变距静盘与变速箱输出轴滑动接触,变距静盘与变距动盘通过轴承连接,变距动盘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变距小摇臂的前端通过轴连接,两个变距小摇臂的后端分别与尾旋翼上的两个尾旋翼摇臂连接,两个尾旋翼摇臂都固定在尾旋翼上。优点是尾旋翼运动时自由度大。
176 一种尾推旋翼混合布局无人机 CN201821296693.3 2018-08-13 CN208963311U 2019-06-11 贺军; 房佳琦; 顾佳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推旋翼混合布局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两侧设置有可折叠的机翼,所述机翼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与机翼连接的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杆前端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的螺旋叶片,所述机身的尾端设置有尾推旋翼组件,所述尾推旋翼组件包括尾推叶片,所述尾推叶片垂直设置;旋翼组件的螺旋叶片使得无人机可以垂直起降,垂直的尾推叶片可以进行高速、长时间和远距离巡航作业;而且旋翼组件和机翼可折叠,存放空间变小,携带更加方便。
177 一种无尾桨高速单旋翼直升机 CN201821315201.0 2018-08-15 CN208775009U 2019-04-23 陈璞; 周翔; 何洪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尾桨高速单旋翼直升机,包括单旋翼动力系统、矢量推力系统、机壳、起降部、机架和电源;所述无尾桨高速单旋翼直升机的结构关于机械纵轴线对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与两翼且呈三角形布局,单旋翼动力系统固定在机架主体上,矢量推力系统固定在机架两翼,机架主体安装在机壳内部,机架两翼从机架主体穿过机壳悬于机身外;起降部安装在机壳下端;电源为单旋翼动力系统和矢量推力系统提供电能。不仅可产生较大的前向推力,还可通过两套系统的推力矢量偏航差动,在平衡主桨扭矩的同时产生偏航控制力矩,同时还可通过两轴推力矢量系统的俯仰联动和差动形成对机身的俯仰及滚转控制力矩,克服单旋翼直升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因桨叶前后行速度差导致升力不平衡造成的影响。
178 无人直升机双推式尾旋翼装置 CN201320659866.4 2013-10-25 CN203512029U 2014-04-02 胡建中
无人直升机双推式尾旋翼装置,包括舵机、三角臂和尾轴,所述舵机设置有舵机金属圆盘,所述舵机金属圆盘上的两边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球头扣和第二球头扣,所述三角臂的底臂中心利用尾中轴安装,且实现转动,所述底臂其中一个端部铰接有第三球头扣,所述第三球头扣和第一球头扣利用第一连杆相连,所述底臂另外一个端部铰接有第四球头扣,所述第四球头扣和第二球头扣利用第二连杆相连;所述三角臂的中臂与所述底臂垂直固接;所述尾轴一端铰接于所述中臂的末端,另一端利用尾轴锁母进行限位,且在所述尾轴穿过所述尾轴锁母实现沿轴线的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舵机的使用寿命增加,而且尾翼旋转较以前更加平稳,控制的更加协调。
179 一种并列双旋翼尾座式无人机 CN202223015835.3 2022-11-11 CN218858726U 2023-04-14 杨兆; 周海军; 叱干小玄; 雷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列双旋翼尾座式无人机,属于飞行器领域。机身背部设有进气道和出气道;机身头部为设备舱;机身中部设有活塞发动机;机身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机翼,机身与机翼连接处采用翼身融合设计;机身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垂尾,机身与垂尾的连接处采用翼身融合设计;机翼为中单后掠翼,左、右两侧机翼后缘均设有外升降副翼、内升降副翼;每侧机翼翼梢处设有旋翼安装舱,机翼与旋翼安装舱连接处光滑过渡;垂尾后缘均设有方向舵,垂尾翼梢处设有垂尾支撑结构,垂尾与垂尾支撑结构连接处光滑过渡;旋翼安装舱前端设有旋翼系统;传动系统位于旋翼系统和动力系统之间,且分别与旋翼系统和动力系统连接。能提高尾座无人机飞行性能和飞行安全。
180 一种旋翼无人机尾桨变距结构 CN201921428972.5 2019-08-30 CN210681151U 2020-06-05 不公告发明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翼无人机尾桨变距结构,属于无人机领域,包括下底板,下底板卡接有第一轴承,下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套,下底板的上端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底板,第一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上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耳板,耳板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环,转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桨夹,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第三轴承的设置,限位块的设置,使得转轴能够稳固的转动,减小摩擦阻力,避免出现卡死的现象,从而使得尾桨变距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