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输出装置

申请号 CN201110316309.8 申请日 2011-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3062003A 公开(公告)日 2013-04-24
申请人 林晖凡; 发明人 林晖凡;
摘要 一种可压缩 流体 热能 利用及温差 动 力 输出装置 ,设有一动力装置及一输出装置,该动力装置设有一动力源、一 压缩机 及一热能回收组,该压缩机与该动力源相连接且设有一出气管,该热能回收组与该压缩机相连接且设有一 散热 器及一释压管,该输出装置与该动力装置相连接且设有一 热机 引擎及一动力输出器,该热机引擎与该出气管相连接且设有一 输出轴 ,该释压管朝向该热机引擎,该动力输出器与该热机引擎的输出轴相连接,使该动力输出器可通过输出轴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藉以提供一可提高发电效率及 回收利用 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包含有一动力装置及一输出装置,其中:
该动力装置设有一动力源及一压缩机一热能回收组,该压缩机与该动力源相连接且设有一将可压缩流体排出的出气管,而该热能回收组与该压缩机相连接且设有一散热器及一释压管,该散热器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接,该释压管与该散热器不同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结合且在不同于该散热器的一端设有一释压口;以及
该输出装置与该动力装置相连接且设有一热机引擎及一动力输出器,其中该热机引擎与该压缩机的出气管相连接且设有至少一输出轴,藉以将压缩的可压缩流体导入该热机引擎内,且该释压管的喷气口朝向该热机引擎内,藉以提供较低温的可压缩流体至该热机引擎内,使经该压缩机压缩的可压缩流体温度与经该热能回收组降温的可压缩流体温度之间的温差变化加大,该动力输出器与该热机引擎相连接,藉以输出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缩机另设有一进气管,而该热能回收组设有一回收器及一储槽,该回收器设于该压缩机及该散热器之间且设有一加热槽、一回收管及一排气管,其中该加热槽绕设于该压缩机进气管外部,该回收管与该加热槽相连接,藉以将一温度较高的可压缩流体导入该加热槽中,而该排气管将该加热槽中的可压缩流体排出,该储水槽与该回收器不同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接且该储水槽与该加热槽的排气管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能回收组于该回收器及储水槽之间设置有一再回收器,该再回收器设有一切换开关、一切换管及一输送管,其中该切换开关设于该回收管上,而该切换管与该切换开关及该储水槽相连接,藉以改变位于该回收管内的可压缩流体流向,而该输送管与该加热槽及该储水槽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机引擎设有一外壳体、一转子组及一辅助轮组,其中:
该外壳体于内部设有一封闭式的转子槽以及两分别位于该转子槽两侧且不连通的高温槽及低温槽,该高温槽分别与该压缩机的出气管及该回收器的回收管相连接;
该转子组设于该外壳体的转子槽内且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配置的转子,各所述转子于中心处设有一穿出该外壳体外的输出轴;以及
该辅助轮组能够转动地与该外壳体相结合且设有一辅助轮及一辅助轴,该辅助轮设于该外壳体的低温槽处且于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扇叶,而该释压管的释压口朝各所述扇叶吹动,该辅助轴与该辅助轮相结合且穿出该外壳体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输出器同时与各所述输出轴及辅助轴相连接,使该动力输出器可通过各所述输出轴及辅助轴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体于内部设有一包覆于所述转子槽、高温槽及低温槽外部的隔热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组于两所述配合转子的上、下空间设有一缓冲管,该缓冲管的两端分别与该上、下空间相连通且分别设有一与该上、下空间相连通的容室,其中各所述容室内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鳍片,该缓冲管于中段处枢设有一能够摆动的簧片,避免该转子组的上、下空间产生过大的压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组设有三组两两相配置的转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输出器为一发电器,该动力输出器与该热机引擎的至少一输出轴相连接,使该动力输出器能够通过所述输出轴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及电力的输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能回收组设有一回收器及一储水槽,该回收器为一弯曲绕设且与该压缩机出气管相连接的加热管,而该储水槽与该回收器不同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接且该储水槽与该加热管不同于该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机引擎设有一第一外壳体、一第二外壳体、一连杆组及一转子组,其中:
该第一外壳体内设有一封闭式的第一活塞槽,且该回收器的加热管设于该第一外壳体内且绕设于该第一活塞槽外部,该第一活塞槽于内部设有一能够滑动的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槽另设有一穿出该第一外壳体的连通管;
该第二外壳体与该第一外壳体相结合并设有一呈封闭式且与该连通管相连接的第二活塞槽,该第二活塞槽于内部设有一能够滑动的第二活塞;
该连杆组与两壳体相连接且设有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及一连接杆,该第一连杆一端与该第一活塞相连接而另一端穿出该第一外壳体,该第二连杆一端与该第二活塞相连接而另一端穿出该第二活塞槽,该连接杆分别与两连杆不同于所述活塞的一端相连接;以及该转子组设于该第二外壳体内而位于该第二活塞槽下方处且与该连杆组相连接,该转子组设有一转子及一输出轴,其中该转子同时与该连接杆与该第二连杆相结合,且于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叶片,该释压管的释压口朝各叶片吹动,该输出轴与该转子相结合且穿出该第二外壳体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外壳体于靠近该第二活塞槽的一侧设有一出口,且于靠近该转子的一侧设有一供连接杆穿设的开口,且该第二活塞槽于外部间隔设有多个散热片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于中段处设有一蓄热器,且两壳体分别设有一隔热层。
14.如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于内部设有多个散热板,藉以对于排出该储水槽的可压缩流体进行散热。

说明书全文

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输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温差发电方法及其装置,尤指一种利用可压缩流体热能温差产生电力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能源的缺乏、节约能源及环保意识的抬头,如何凭借大自然的力量(如太阳能力、力及温差等等)来获得所需的能源,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0003] 目前,虽可藉由太阳能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方式来产生电能,但其所需的设备价格昂贵,并非一般人能负担的起,而藉由水力发电的方式,则受限于所在位置的高度及设备的尺寸大小,既有风力、地热及水力发电装置则是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广泛及方便地进行使用,再者,目前常使用的石油或生质油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则会对于环境造成污染。
[0004] 另外,既有利用火源加热的温差发电装置如史特灵引擎(Stirling Engine),由于其温差范围不大,导致既有输出装置热能利用及温差输出装置的发电效率不佳,且位于热机引擎内的空气无法进行有效的利用,例如将高温的空气进行回收并对于水进行加热使用等,因此,如何对于既有温差发电装置进行作功效率上的改善及利用,诚有其需加以改善之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通过提高温差范围及精简的结构配置方式,提高发电效率及可压缩流体回收利用率。
[0006]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 一种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包含有一动力装置及一输出装置,其中:
[0008] 该动力装置设有一动力源、一压缩机及一热能回收组,该压缩机与该动力源相连接且设有一将可压缩流体排出的出气管,而该热能回收组与该压缩机相连接且设有一散热器及一释压管,该散热器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接,该释压管与该散热器不同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结合且在不同于该散热器的一端设有一释压口;以及
[0009] 该输出装置与该动力装置相连接且设有一热机引擎及一动力输出器,其中该热机引擎与该压缩机的出气管相连接且设有至少一输出轴,藉以将压缩的可压缩流体导入该热机引擎内,且该释压管的喷器口朝向该热机引擎内,藉以提供较低温的可压缩流体至该热机引擎内,使经该压缩机压缩的可压缩流体温度与经该热能回收组降温的可压缩流体温度之间的温差变化加大,该动力输出器与该热机引擎的至少一输出轴相连接,藉以输出动力。
[0010] 进一步的,使该动力输出器可通过输出轴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
[0011] 进一步,该压缩机另设有一进气管,而该热能回收组设有一回收器及一储水槽,该回收器设于该压缩机及该散热器之间且设有一加热槽、一回收管及一排气管,其中该加热槽绕设于该压缩机进气管外部,该回收管与该加热槽相连接,藉以将一温度较高的可压缩流体导入该加热槽中,而该排气管将该加热槽中的可压缩流体排出,该储水槽与该回收器不同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接且该储水槽与该加热槽的排气管相连接。
[0012] 再进一步,该热能回收组于该回收器及储水槽之间设置有一再回收器,该再回收器设有一切换该关、一切换管及一输送管,其中该切换开关设于该回收管上,而该切换管与该切换开关及该储水槽相连接,藉以改变位于该回收管内的可压缩流体流向,而该输送管与该加热槽及该储水槽相连通。
[0013] 较佳地,该热机引擎设有一外壳体、一转子组及一辅助轮组,其中:
[0014] 该外壳体于内部设有一封闭式的转子槽以及两分别为于该转子槽两侧且不连通的高温槽及低温槽,该高温槽分别与该压缩机的出气管及该回收器的回收管相连接;
[0015] 该转子组设于该外壳体的转子槽内且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配置的转子,各转子于中心处设有一穿出该外壳体外的输出轴;以及
[0016] 该辅助轮组可转动地与该外壳体相结合且设有一辅助轮及一辅助轴,该辅助轮设于该外壳体的低温槽处于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扇叶,而该释压管的释压口朝各扇叶吹动,该辅助轴与该辅助轮相结合且穿出该外壳体外。
[0017] 较佳地,该动力输出器同时与各输出轴及辅助轴相连接,使该动力输出器可通过各输出轴及辅助轴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
[0018] 较佳地,该外壳体于内部设有一包覆于转子槽、高温槽及低温槽外部的隔热层
[0019] 较佳地,该转子组于两配合转子的上、下空间设有一缓冲管,该缓冲管的两端分别与该上、下空间相连通且分别设有一与该上、下空间相连通的容室,其中各容室内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鳍片,该缓冲管于中段处枢设有一可摆动的簧片,避免该转子组上、下空间产生过大的压差。
[0020] 较佳地,该转子组设有三组两两相配置的转子。
[0021] 较佳地,该该热能回收组设有一回收器及一储水槽,该回收器为一弯曲绕设且与该压缩机出气管相连接的加热管,而该储水槽与该回收器不同于该压缩机的一端相连接且该储水槽与该加热管不同于该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接。
[0022] 较佳地,该热机引擎设有一第一外壳体、一第二外壳体、一连杆组及一转子组,其中:
[0023] 该第一外壳体内设有一封闭式的第一活塞槽,且该回收器的加热管设于该第一外壳体内且绕设于该第一活塞槽外部,该第一活塞槽于内部设有一可滑动的第一活塞,该第一活塞槽另设有一穿出该第一外壳体的连通管;
[0024] 该第二外壳体与该第一外壳体相结合并设有一呈封闭式且与该连通管相连接的第二活塞槽,该第二活塞槽于内部设有一可滑动的第二活塞;
[0025] 该连杆组与两壳体相连接且设有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及一连接杆,该第一连杆一端与该第一活塞相连接而另一端穿出该第一外壳体,该第二连杆一端与该第二活塞相连接而另一端穿出该第二活塞槽,该连接杆分别与两连杆不同于活塞的一端相连接;以及[0026] 该转子组设于该第二外壳体内而位于该第二活塞槽下方处且与该连杆组相连接,该转子组设有一转子及一输出轴,其中该转子同时与该连接杆与该第二连杆相结合,且于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叶片,该释压管的释压口朝各叶片吹动,该输出轴与该转子相结合且穿出该第二外壳体外。
[0027] 较佳地,该第二外壳体于靠近该第二活塞槽的一侧设有一出口,且于靠近该转子的一侧设有一供连接杆穿设的开口,且该第二活塞槽于外部间隔设有多个散热片
[0028] 较佳地,该连通管于中段处设有一蓄热器,且两壳体分别设有一隔热层。
[0029] 较佳地,该散热器于内部设有多个散热板,藉以对于排出该储水槽的可压缩流体进行散热。
[0030] 较佳地,该动力输出器为一发电器,该动力输出器与该热机引擎的至少一输出轴相连接,使该动力输出器可通过输出轴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及电力的输出。
[0031]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发明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2]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结构配置的方式,使该热机引擎可获得较大的温差效果,进而让与该热机引擎相连接的动力输出器可获得较大的动能,进而产生较多的电力,不仅可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且可通过管路配置的方式对于储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使用,有效提高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的利用性,藉以提供一可提高发电效率及可压缩流体回收利用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一实施例沿2-2剖面线的局部剖面侧视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一实施例较佳实施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36] 图4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0037] 图5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操作流程示意图;
[0038] 图6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0039] 图7至9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0040]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41] 10 动力装置 11 动力源 12 压缩机
[0042] 121 出气管 122 进气管 13 热能回收组[0043] 14 回收器 141 加热槽 142 回收管
[0044] 143 排气管 144 加热管 15 储水槽
[0045] 16 散热器 161 散热板 17 释压管
[0046] 171 释压口 18 再回收器 181 切换该关[0047] 182 切换管 183 输送管 20 输出装置[0048] 30 热机引擎 31 外壳体 311 转子槽
[0049] 312 高温槽 313 低温槽 314 隔热层
[0050] 315 绕流管道 32 转子组 321 转子
[0051] 322 转子 323 输出轴 324 输出轴
[0052] 33 辅助轮组 31 辅助轮 332 辅助轴
[0053] 333 扇叶 34 缓冲管 341 容室
[0054] 342 鳍片 343 簧片 40 热机引擎[0055] 41 第一外壳体 411 第一活塞槽 412 第一活塞[0056] 413 连通管 414 蓄热器 415 隔热层
[0057] 42 第二外壳体 421 第二活塞槽 422 第二活塞[0058] 423 散热片 424 出口 425 开口
[0059] 426 隔热层 43 连杆组 431 第一连杆[0060] 432 第二连杆 433 连接杆 44 转子组
[0061] 441 转子 442 输出轴 443 叶片
[0062] 50 动力输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本发明有鉴于既有温差发电装置发电效率不佳及利用性不高的缺陷及问题,特经过不断的试验与研究,终于发展出一种可藉由提高温差范围及结构配置的方式,有效提高发电效率及可压缩流体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进而提供一可提高发电效率及可压缩流体回收利用的输出装置热能利用及温差输出装置。
[0064] 为能详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如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及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示,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其包含有一动力装置10及一输出装置20,其中:
[0065] 该动力装置设有一动力源11、一压缩机12及一热能回收组13,其中该动力源11可为一电力、一水力、一风力或一太阳能,该压缩机12与该动力源11相连接且用以压缩可压缩流体,该压缩机12设有一将压缩后的可压缩流体排出的出气管121,较佳地,如图1所示,该压缩机12另设有一进气管122;
[0066] 该热能回收组13与该压缩机12相连接且设有一回收器14、一储水槽15、一散热器16及一释压管17,该回收器14可如图1所示设有一加热槽141、一回收管142及一排气管143,其中该加热槽141绕设于该压缩机12进气管122外部,藉以对于位于该进气管122内的可压缩流体进行加热,该回收管142与该加热槽141相连接,藉以将一温度较高的可压缩流体导入该加热槽141中,而该排气管143将该加热槽141中的可压缩流体排出;
[0067] 另如图6所示,该回收器14为一弯曲绕设且与该压缩机12出气管121相连接的加热管144,而该储水槽15(如图1所示)与该加热槽141的排气管143相连接或(如图6所示)与该加热管144不同于该出气管121的一端相连接,藉以提供位于该储水槽15内的水一加热的效果,使经过加热的水可用以进行其他的用途,该散热器16与该储水槽15不同于该回收器14的一端相连接(也就是说,储水槽15的一端与回收器14连接,而散热器16与该储水槽15的另一端连接)且于内部设有多个散热板161,藉以对于排出该储水槽15的可压缩流体进行散热,该释压管17与该散热器16不同于该储水槽15的一端相结合,该释压管17在不同于该散热器16的一端设有一释压口171;
[0068] 再者,请配合参看如图1所示,该热能回收组13另于该回收器14及储水槽15之间设置有一再回收器18,该再回收器18设有一切换该关181、一切换管182及一输送管183,其中该切换开关181设于该回收管142上,而该切换管182与该切换开关181及该储水槽15相连接,藉以改变位于该回收管142内的可压缩流体流向,使其流入该加热槽141中或者流入该储水槽15中,而该输送管183与该加热槽141及该储水槽15相连通;以及[0069] 该输出装置20与该动力装置10相连接且设有一热机引擎(Stirling Engine)30、
40及一动力输出器50,其中该热机引擎30、40与该压缩机12的出气管121相连接且(如图1所示)设有一外壳体31、一转子组32及一辅助轮组33,该外壳体31于内部设有一封闭式的转子槽311以及两分别为于该转子槽311两侧且不连通的高温槽312及低温槽313,该高温槽312分别与该压缩机12的出气管121及该回收器14的回收管142相连接,较佳地,该外壳体31于内部设有一包覆于转子槽311、高温槽312及低温槽313外部的隔热层
314,较佳地,该外壳体31(如图5所示)于该转子槽311的两侧分别贯穿设有一与该加热槽141相连通的绕流管道315;
[0070] 该转子组32设于该外壳体31的转子槽311内且设有至少一组两两相配置的转子321、322,各转子321、322于中心处设有一穿出该外壳体31外的输出轴323、324,较佳地,如图2所示,该转子组32于两配合转子321、322的上、下空间设有一缓冲管34,该缓冲管
34的两端分别与该上、下空间相连通且分别设有一与该上、下空间相连通的容室341,其中各容室341内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鳍片342,该缓冲管34于中段处枢设有一可摆动的簧片
343,避免该转子组32上、下空间产生过大的压差,较佳地,如图3所示,该转子组32设有三组两两相配置的转子321、322;
[0071] 该辅助轮组33可转动地与该外壳体31相结合且设有一辅助轮331及一辅助轴332,该辅助轮331设于该外壳体31的低温槽313处于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扇叶333,而该释压管17的释压口171朝各扇叶333吹动,该辅助轴332与该辅助轮331相结合且穿出该外壳体31外;
[0072] 另外,该热机引擎40亦可(如图6所示)设有两外壳体41、42、一连杆组43及一转子组44,两外壳体41、42分别为一第一外壳体41及一第二外壳体42,该第一外壳体41内设有一封闭式的第一活塞槽411,且该回收器14的加热管144设于该第一外壳体41内且绕设于该第一活塞槽411外部,该第一活塞槽411于内部设有一可滑动的第一活塞412,该第一活塞槽411另设有一穿出该第一外壳体41的连通管413,较佳地,该连通管413于中段处设有一蓄热器414,该第二外壳体42与该第一外壳体41相结合并设有一呈封闭式且与该连通管413相连接的第二活塞槽421,该第二活塞槽421于内部设有一可滑动的第二活塞422,且该第二活塞槽421于外部间隔设有多个散热片423;
[0073] 该连杆组43与两壳体41、42相连接且设有一第一连杆431、一第二连杆432及一连接杆433,其中该第一连杆431的一端与该第一活塞412相连接而另一端穿出该第一外壳体41,该第二连杆432的一端与该第二活塞422相连接而另一端穿出该第二活塞槽421,该连接杆433分别与两连杆431、432不同于活塞412、422的一端相连接,而该转子组44设于该第二外壳体42内而位于该第二活塞槽421下方处且与该连杆组43相连接,该转子组44设有一转子441及一输出轴442,其中该转子441同时与该连接杆433与该第二连杆432相结合,且于外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叶片443,该释压管17的释压口171朝各叶片443吹动,该输出轴442与该转子441相结合且穿出该第二外壳体42外,其中该第二外壳体42于靠近该第二活塞槽421的一侧设有一出口424,且于靠近该转子441的一侧设有一供连接杆433穿设的开口425,较佳地,两壳体41、42分别设有一隔热层415、426;以及[0074] 该动力输出器50(如图1及图6所示)与该热机引擎30、40的至少一输出轴323、324、442相连接或同时与各输出轴323、324与辅助轴332相连接,较佳地,该动力输出器50可为一发电器,使该动力输出器50可通过各输出轴323、324、442与辅助轴332转动的方式进行发电。
[0075] 当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进行发电时,请配合参看如图4所示,通过动力源11提供动力给该压缩机12,使外在的室温可压缩流体(T1,如25℃,1atm)经由该进气管122进入该压缩机12中进行压缩,根据波以定律(Boyle’s Law)当室温可压缩流体(T1)经该压缩机12压缩后其温度(T2,如200℃,6atm)会上升,该可压缩流体(T2)经该出气管121进入该外壳体31的高温槽312中,使该高温槽312中的可压缩流体具有较室温高的温度,该可压缩流体(T2)经该切换开关181而由该回收管142进入该加热槽141中,可对于进入该进气管122的室温可压缩流体(T1)提供一预热的效果,且可进一步提高经过该压缩机12压缩的可压缩流体温度(T2),另外,可如图5所示,于两绕流管道315内加入一空气,亦可进一步提高经过该压缩机12压缩的可压缩流体温度(T2);
[0076] 当该可压缩流体(T2)经排气管143进入该储水槽15时,可提供储水槽15内的水一加热的效果,进而使该可压缩流体的温度(T2)变为一较低温度(T3,如90℃),当该较低温度(T3)的可压缩流体进入该散热器16时,经由各散热板161的散热后,该较低温度(T3)会变为更低的温度(T4,如40℃),使经该释压管17释压口171进入该低温槽的温度(T4)会远小于进入该高温槽312的可压缩流体温度(T2)(T2>T3>T4),有效地加大高温槽312与低温槽313间温差的范围,进而使该转子组32的各转子321、322因温差大的效果而可产生较快的转动速率,使该动力输出器50可获得较大的动能而产生较多的电力;
[0077] 另外,当该可压缩流体(T2)进入该回收管142时,可通过切换该切换开关181的方式,使该可压缩流体(T2)经由该切换管182进入该储水槽15中,可提供储水槽15内的水一加热的效果,并且再通过该输送管183将较低温度的可压缩流体输送至该加热槽141中,可对于进入该进气管122的室温可压缩流体(T1)提供一预热的效果,且可进一步提高经过该压缩机12压缩该可压缩流体的温度(T2)。
[0078] 再者,如图2所示,若当高温槽312及低温槽313的压差过大时,该缓冲管34内的簧片343会产生摆动进而避免因压差过大而导致各转子321、322无法转动的现象,且可如图3所示通过数组转子321、322相配置的方式,可依序地提供输出轴323、324一转动的动力,且该释压口171朝各扇叶333吹动的方式可提供一辅助该辅助轮331转动的效果。
[0079] 另当使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行发电时,请配合参看如图6至图9所示,通过动力源11提供动力给该压缩机12,使外在的室温可压缩流体(T1)进入该压缩机12中进行压缩,根据波以耳定律(Boyle’s Law)当室温可压缩流体(T1)经压缩机压缩后其温度(T2)会上升,该可压缩流体(T2)经该出气管121进入该回收器14的加热管144中,藉以对于位于该第一活塞槽内的可压缩流体进行加热使其具有较高的温度(T3),并同时推动该第一活塞412相对第一活塞槽411滑动,而使该第一连杆431朝该转子441的方向移动,让该连接杆433可相对该第二外壳体42产生位移,该较高温度(T3)经由该连通管413进入该第二活塞槽421中,而使该位于第二活塞槽421的可压缩流体吸收该较高温度(T3)的热能,使该第二活塞422可(如图7所示)朝下滑动而推动该第二连杆432,此时,该转子441同时受到连接杆433及第二连杆432的作动后会相对该第二外壳体42产生转动;
[0080] 另外,经压缩机12压缩后的可压缩流体(T2)供给该第一活塞槽411热能后,会进入该储水槽15中,提供位于储水槽15内的水一加热的效果,进而使该可压缩流体的温度(T2)变为一较低温度(T4),当该较低温度(T4)的可压缩流体进入该散热器16时,经由各散热板161的散热后,该较低温度(T4)会变为更低的温度(T5),使经该释压管17释压口171进入该第二外壳体内的温度(T5)会远小于进入该第一活塞槽411的可压缩流体温度(T3)(T3>T4>T5),有效地加大两外壳体41、42间温差的范围,进而使该转子组44的转子441因温差大的效果而可产生较快的转动速率,使该热机引擎40可(如图6至图9所示)产生往复式的作动,进而让该动力输出器50获得较大的动能而产生较多的电力,再者,该释压口171朝各叶片443吹动的方式可提供一辅助该转子441转动的效果。
[0081]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通过结构配置的方式,使该热机引擎30、40可获得较大的温差效果(T2>T4或T3>T5),进而让与该热机引擎30、40相连接的动力输出器50可获得较大的动能,进而产生较多的电力,不仅可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且可通过管路配置的方式对于储水槽15中的水进行加热使用,有效提高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的利用性,藉以提供一可提高发电效率及可压缩流体回收利用的可压缩流体热能利用及温差动力输出装置。
[008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