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冲击冷却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2010601815.0 2020-06-28 CN111624470A 2020-09-04 郑巧瑜; 王旭飞; 庞尔跃; 邹军; 石明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机工作台、冷却液循环装置、制冷装置和托架,冷却液从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出口流出流向冷机工作台的进口再由冷机工作台的出口流出,流向制冷装置的进口,并经过制冷装置的蛇形管,则需通过散热板把热量散失掉,制冷装置上部的冷却风扇即起到加速散热的效果,最终冷却液从制冷装置循回到冷却液循环装置,并在双螺旋冷却管中进一步冷却及储存。使用上述方案的一种LED冷热冲击机冷却循环系统,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冷却效果明显。
82 一种带有冲击冷却结构的结晶器 CN201711259849.0 2017-12-04 CN107716882A 2018-02-23 周嘉平; 于德弘
一种用于炼钢连铸、带有冲击冷却结构的结晶器:在结晶器弯月面以下的部位、水平设置狭缝式冷却水喷口,围在结晶器铜管四周;冷却水喷口与结晶器铜壁之间,设有作为冲击通道的扁管;高压水流从狭缝式冷却水喷口中喷出,通过冲击通道、以局部换热率高的冲击冷却方式,对热流量和温度最高的结晶器弯月面以下部位强化冷却。
83 用于冷却壁体的多冲击复合结构 CN200910253488.8 2009-12-16 CN101787904A 2010-07-28 A·赫塞尔豪斯
用于冷却壁体的多冲击复合结构,其能够面状地并且导热地与有待冷却的壁体的表面相接触并且具有多个孔板层和多个接片层,孔板层具有多个作为孔板构造的分布地布置在孔板层的表面上的直通孔,接片层与孔板层以交替堆放的方式来布置并且分别具有多个接片,接片分布地布置在孔板层的表面上并且相应地搭接孔板层,其中,一个接片层的每个接片分别与其它接片层的接片之一对齐布置并且一个孔板层的每个直通孔相对于相邻的孔板层的直通孔错开地布置,从而在对多冲击复合结构以其一个扁平侧用冷却流体进行压力加载时,冷却流体流过所述直通孔并且流经在接片与孔板层之间存在的中间空隙,由此在接片中从壁体中导出的热流能够随冷却流体排出。
84 配有直线驱动装置和空气冷却的冲击钻和/或者冲击锤 CN200680027776.6 2006-07-26 CN101277792B 2013-04-10 R·伯格; W·斯米德; M·斯太芬; O·W·斯坦佐
一种冲击钻和/或者冲击锤,具有一个电动直线驱动装置和一个空气弹簧冲击机构,冲击机构中安装有一个可在直线驱动装置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驱动活塞(1)、一个冲击活塞(3)、以及一个形成于驱动活塞和冲击活塞之间的空气弹簧(7)。供气装置具有一个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用于产生空气流的泵元件(13)。泵元件(13)以适当方式与驱动活塞(1)联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将驱动活塞(1)的运动传递给泵元件(13)。这样就可以通过气道(15)输送用于冷却发热构件(12)的冷却空气。
85 配有直线驱动装置和空气冷却的冲击钻和/或者冲击锤 CN200680027776.6 2006-07-26 CN101277792A 2008-10-01 R·伯格; W·斯米德; M·斯太芬; O·W·斯坦佐
一种冲击钻和/或者冲击锤,具有一个电动直线驱动装置和一个空气弹簧冲击机构,冲击机构中安装有一个可在直线驱动装置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驱动活塞(1)、一个冲击活塞(3)、以及一个形成于驱动活塞和冲击活塞之间的空气弹簧(7)。供气装置具有一个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用于产生空气流的泵元件(13)。泵元件(13)以适当方式与驱动活塞(1)联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将驱动活塞(1)的运动传递给泵元件(13)。这样就可以通过气道(15)输送用于冷却发热构件(12)的冷却空气。
86 冲击冷却的轮叶罩,合并其的涡轮机转子及冷却方法 CN200810002901.9 2008-01-11 CN101235728B 2013-05-01 R·A·布里廷厄姆; E·D·本杰明; B·P·阿尔内斯
本发明涉及冲击冷却的轮叶罩,合并其的涡轮机转子及冷却方法。局部定向的冲击冷却用于减少在尖端罩(120、220、420)的高度受应力区上的金属温度。
87 冲击冷却的轮叶罩,合并其的涡轮机转子及冷却方法 CN200810002901.9 2008-01-11 CN101235728A 2008-08-06 R·A·布里廷厄姆; E·D·本杰明; B·P·阿尔内斯
本发明涉及冲击冷却的轮叶罩,合并其的涡轮机转子及冷却方法。局部定向的冲击冷却用于减少在尖端罩(120、220、420)的高度受应力区上的金属温度。
88 冲击冷却机构、涡轮翼以及燃烧器 CN201280061033.6 2012-12-14 CN103975129A 2014-08-06 藤本秀; 仲俣千由纪; 大北洋治
本发明涉及从多个冲击孔(3b)朝冷却对象(2)喷出冷却气体的冲击冷却机构,多个冲击孔(3b)在与冷却对象(2)相向配置的相向部件(3)形成。遮断横流(CF)的遮断部件(5)相对于冲击孔(3)的至少一部分而设置于横流(CF)的至少上游侧,横流(CF)是由从冲击孔(3b)喷出之后的冷却气体形成的流。在由遮断部件(5)限制的横流(CF)的流路(R)中,设有乱流促进部(6)。
89 间歇式冲击射流分形肋片冷却装置 CN201310616205.8 2013-11-19 CN103648256A 2014-03-19 邱淑霞; 徐鹏; 乔宪武; 张蕾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器件的冷却装置,结合射流冷却技术和肋片散热器形成一种高效的复合强化传热系统。主要包括:间歇式射流发生装置和分形肋片散热器两部分,其特征在于采用气体作为冷却介质,由间歇式冲击射流发生装置形成非稳态的间歇式气流,并直接冲击肋片表面,能够快速冷却大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降低能耗。按照分形结构设计的肋片网络具有良好的平面空间填充能力和空间分布均匀性,不仅可以增加肋片换热表面面积,提高散热效率,而且可以改善散热器的温度分布,消除芯片表面的局域热点,防止芯片损坏,有效延长电子芯片的使用寿命。
90 具有冲击冷却通道的涡轮机翼型件 CN202310789161.2 2023-06-30 CN117514367A 2024-02-06 J·M·马修斯; C·D·波特; 马修·特洛伊·哈夫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翼型件(56,106),该翼型件包括前缘(112)、后缘(114)、基部(108)和顶端(110)。该翼型件(56,106)还包括压力侧壁(116)和吸力侧壁(118),该压力侧壁和该吸力侧壁在该前缘(112)、该后缘(114)、该基部(108)和该顶端(110)之间延伸。该翼型件(56,106)还包括多个通道(122),该多个通道被限定在该翼型件(56,106)内并且各自从该基部(108)或该顶端(110)中的一者处的入口(124)延伸。该多个通道(122)中的每个通道(122)至少部分地由主冲击壁(138)和实心侧壁(140)限定。该主冲击壁(138)与该压力侧壁(116)或该吸力侧壁(118)中的一者间隔开,使得主冲击间隙(142)被限定在该主冲击壁与该压力侧壁或该吸力侧壁中的一者之间。该主冲击壁(138)限定多个冲击孔口(146),该多个冲击孔口以离散射流的形式引导空气穿过该主冲击间隙(142)以冲击在该翼型件(56,106)的内表面上。
91 涡轮叶片前缘回流式冲击冷却装置 CN202410009430.3 2024-01-03 CN117888966A 2024-04-16 闫晗; 王天伦; 张泽坤; 罗磊; 杜巍
本发明属于涡轮叶片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前缘回流式冲击冷却装置。涡轮叶片前缘回流式冲击冷却装置,包括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具有前缘区和尾缘区,在所述前缘区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包括补气腔、冲击通道、冲击腔、回流孔和回流腔,所述冲击腔、回流腔和补气腔由所述前缘区向所述尾缘区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冲击通道设置于所述补气腔和所述冲击腔之间,且所述冲击通道连通所述补气腔和所述冲击腔;所述回流孔设置于所述冲击腔和所述回流腔之间,且所述回流孔连通所述冲击腔和所述回流腔,所述回流腔与外界连通。本发明的涡轮叶片前缘回流式冲击冷却装置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92 燃气涡轮机叶片或叶瓣的冲击冷却 CN201180062068.7 2011-12-02 CN103261584A 2013-08-21 A.戴维斯
本发明涉及翼型形状的燃气涡轮机部件,例如燃气涡轮机转子叶片和定子叶瓣,并且涉及在这样的部件中用于冷却目的的冲击管。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在这样的部件中组装冲击管的方法。根据本发明,冲击管由至少两个单独区段形成,每个区段沿翼展方向延伸通过中空翼型。冲击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区段中的第一区段被首先插入中空翼型且沿中空翼型的后缘区域的方向被操纵到中空翼型的腔的后部内就位。其次,冲击管的所述至少两个区段中的第二区段被插入到中空翼型内与所述第一区段相邻。所述冲击管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被锁定装置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冲击管锁定在中空翼型内就位,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沿轴向方向被设置在所述区段之间并且具有沿中空翼型的径向方向延伸的主延伸部。
93 冲击冷却设备支撑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2110616606.8 2021-06-02 CN114110655A 2022-03-01 乔纳森·德怀特·贝里; C·T·格里菲斯; K·C·贝尔松; C·V·巴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燃烧器喷嘴(100),该集成燃烧器喷嘴包括在内衬套部段(106)和外衬套部段(108)之间径向延伸的燃烧衬套(110)。燃烧衬套(110)包括前端部分(112)、后端部分(114)、第一侧壁(116)和第二侧壁(118)。该集成燃烧器喷嘴(100)还包括定位在腔体(126)内的冲击冷却设备(300)。冲击冷却设备(300)包括凸缘(310,311)。冲击冷却设备(300)还包括多个冲击构件(302),该多个冲击构件各自从限定在凸缘(310,311)中的相应开口(313)延伸到相应闭合端(312)。每个冲击构件(302)限定多个冲击孔(304),该多个冲击孔引导空气冲击在第一侧壁(116)和第二侧壁(118)中的一者上。冲击冷却设备(300)还包括支座(356,358),该支座从多个冲击构件(302)中的每个冲击构件(302)延伸。支座(356,358)将多个冲击构件(302)中的每个冲击构件(302)与周围表面间隔开。
94 冲击冷却机构、涡轮翼以及燃烧器 CN201280061033.6 2012-12-14 CN103975129B 2016-06-29 藤本秀; 仲俣千由纪; 大北洋治
本发明涉及从多个冲击孔(3b)朝冷却对象(2)喷出冷却气体的冲击冷却机构,多个冲击孔(3b)在与冷却对象(2)相向配置的相向部件(3)形成。遮断横流(CF)的遮断部件(5)相对于冲击孔(3)的至少一部分而设置于横流(CF)的至少上游侧,横流(CF)是由从冲击孔(3b)喷出之后的冷却气体形成的流。在由遮断部件(5)限制的横流(CF)的流路(R)中,设有乱流促进部(6)。
95 借助于冲击冷却来冷却燃气涡轮/涡轮机的构件的装置 CN202011230796.1 2020-11-06 CN112780353A 2021-05-11 C·B·多姆尼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燃气涡轮/涡轮机的构件(1)的装置,该构件带有热气体冲击的外表面(2)和集成冷却通道(3),其中在冷却通道(3)内布置有带有至少一个冲击冷却孔(5)的冲击冷却元件(4),其中冲击冷却元件(4)与待冷却构件(1)的目标表面(6)隔开,并且为了冷却构件(1),作为冲击冷却射流的冷却流体可引导到目标表面(6)上,其中表面结构(8)形成在目标表面(6)上,冲击冷却射流冲击在表面结构上。
96 基于冲击射流冷却的浸没式液冷系统 CN202310915498.3 2023-07-25 CN117042393A 2023-11-10 沈斌; 王宁; 姚遥; 刘世桐; 王凌云; 芮晓成
本发明涉及基于冲击射流冷却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柜,包括内腔室和外腔室,内腔室的冷却液达到目标高度位置溢流至外腔室;内腔室用于容纳待散热器件;换热器,浸没于液冷机柜的外腔室,具有冷却液入口、冷却液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液下泵,安装于液冷机柜的外腔室,液下泵的出液口与换热器的冷却液入口连接;分配器,设于液冷机柜的内腔室,分配器的冷却液入口与换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冲击射流器,设于液冷机柜的内腔室,冲击射流器的进液口与分配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用于对待散热器件进行冲击射流冷却。本发明采用冲击射流冷却,有效提升散热能力;液冷机柜采用内外双腔室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冷却液泄露的影响。
97 一种减震抗冲击的冷却平台支撑装置 CN202310646856.5 2023-06-02 CN116518020A 2023-08-01 滕瑶; 巩庆涛; 李康强; 王寿军; 孙忠玉; 韩彦青; 何士龙; 韩国杰; 刘志鹏
本发明属于冷却平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抗冲击的冷却平台支撑装置,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平台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平台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套,所述阻尼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计支撑杆及滑座的作用,当火箭发射时,会带动平台及支撑杆向下移动,通过滑座对第二弹簧的挤压,可实现对震动力的缓冲,起到抗冲击的作用,对平台起到保护作用,且通过凸块、凹槽、第一弹簧的配合使用,可降低平台下降速度,可防止下落速度过快产生危险。
98 用于冲击冷却的涡轮组件及组装方法 CN201880043466.6 2018-06-14 CN110832168A 2020-02-21 J·马格尔斯通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组件(10)以及一种组装此类组件的方法。涡轮组件(10)包括基本中空的翼型(12)、冲击管(15)和冲击管套筒(200)。冲击管套筒(200)包括至少一个冲击管套筒段(201),中空翼型(12)在其内表面(210)处具有纵向肋(211),所述纵向肋从中空翼型(12)的前缘(16)朝向后缘(20)延伸。所述至少一个冲击管套筒段(201)中的第一冲击管套筒段(202)在第一冲击管套筒段(202)的表面(205)处提供带槽阻流器(204),第一冲击管套筒段(202)被插入到中空翼型(12)中,使得中空翼型(12)的肋(211)与带槽阻流器(204)的对应槽(208)接合,并且使得第一冲击管套筒段(202)的表面(205)抵靠在肋(211)上。冲击管(15)被插入到中空翼型(12)中,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冲击管套筒段(201)被布置在中空翼型(12)的内表面(210)和冲击管(15)的外表面(220)之间。
99 一种阵列冲击射流冷却中的扰流结构 CN201811049045.2 2018-09-10 CN108979754A 2018-12-11 李润东; 郭曾嘉; 贺业光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及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冷却及其他一些涉及到阵列冲击射流冷却的领域,具体为一种阵列冲击射流冷却中高性能的扰流结构,提供三种扰流柱结构设计,包括一种异五边形扰流柱阵列排布的射流靶板,一种穹顶形扰流柱阵列排布的射流靶板,一种水滴形扰流柱阵列排布的射流靶板。本次设计的优势在于使用最少的冷却空气量,最大程度的提高冷却效率,并且降低冷却壁面整体的温度梯度,使传热更加均匀稳定。
100 激光冲击波传输的反射镜片冷却装置 CN201710695504.3 2017-08-15 CN107255854A 2017-10-17 冯爱新; 陈欢; 贾天代; 刘勇; 赵莹; 杨海华; 程好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波传输的反射镜片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反射镜片的底板,设有纳置反射镜片的凹台;压板设有用于压紧反射镜片的凸台以及冷却腔,并开有与冷却腔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冷却气体输入的气嘴连接于所述进气口处,与冷却腔相连通;反射镜片和导热片置于底板的凹台与压板的凸台之间;压板与底板相锁紧。通过冷却气体对反射镜片进行冷却,并且由于导热片的作用,将反射镜片的热量通过导热片导入凸台进行冷却,有效的降低了反射镜片的温度,并且能够有效的消除反射镜片上的温度梯度,避免了反射镜片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变形,提高了反射镜片的使用精度和工作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