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安全与警告系统 / 驾驶模拟器 /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

阅读:1080发布:2020-09-17

IPRDB可以提供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电源电路、变频器控制模块、位移传感器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电路分别为主控制芯片、变频器控制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的输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采用该结构后,能够实现对作为动力来源的变频器进行控制。,下面是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芯片、电源电路、变频器控制模块、位移传感器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电路分别为主控制芯片、变频器控制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的输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芯片是型号为C8051F340的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USB供电模块、第一5V直流供电模块、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的USB供电模块包括USB供电接口、芯片SN75240、第二电阻;所述USB供电接口具有五个引脚,分别为电源线VUSB、差动信号线D-、差动信号线D+、标识管脚ID和地线GND,所述电源线VUSB分别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制芯片的第十二管脚,所述差动信号线D-分别接至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六管脚和主控制芯片的第九管脚,所述差动信号线D+引脚分别接至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八管脚和主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所述标识管脚ID引脚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地线GND均接至功能地,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五管脚、第七管脚、第三管脚和第一管脚均接至功能地;所述5V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保险丝、第五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三保险丝、第二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一稳压管具有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IN、输出端OUT和地端GND,12V直流电源接至第一电容的正极和第一保险丝的一端,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功能地,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一稳压管的输入端IN和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一稳压管的地端GND接至功能地,第一稳压管的输出端OUT分别接至第三保险丝的一端、第二电容的正极和第七电容的正极,第三保险丝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和第七电容的负极均接至功能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第三电容、第二保险丝、第八电容、第二稳压管、第四电容和第二十七电容,所述第二稳压管具有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IN、输出端OUT和地端GND,12V直流电源接至第三电容的正极和第二保险丝的一端,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二保险丝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稳压管的输入端IN和第八电容的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稳压管的地端GND接地,第二稳压管的输出端OUT分别接至第四电容的正极和第二十七电容的正极,第四电容的负极和第二十七电容的负极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二十八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和第三十一电容;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均具有四个引脚,分别为正极、信号输出端、屏蔽线端和负极,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正极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的第四十一管脚、第二十八电容的一端、第三十电容的正极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正极,第二十八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十电容的负极均接功能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五管脚和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的另一端接至功能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四管脚和第三十一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屏蔽线端以及负极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屏蔽线端以及负极均接功能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包括第十九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四十一电阻、第三十九电阻、第四十二电阻、第十六电容、第一光耦合器件、第二光耦合器件、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第五管脚和第七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四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二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三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四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二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六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一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八管脚,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四管脚接至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M5,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三管脚接至第一变频器的信号共同端子GND,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六管脚接至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M5,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五管脚接至第二变频器的信号共同端子GND;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四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三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二管脚和第十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五管脚、第十三管脚、第十一管脚和第九管脚均接至功能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八管脚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二管脚,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七管脚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管脚;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五管脚和第七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六管脚接至第三十九电阻的一端,第三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共同端MCM,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八管脚接至第四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共同端MCM,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M01和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M01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接口RJ45、第一通讯接口芯片、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计算机传输的数据通过第一接口RJ45接至第一通讯接口芯片,并通过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和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隔离后接至主控制芯片的I/O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二接口RJ45、第二通讯接口芯片、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主控制芯片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I/O并经过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和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隔离后接至第二通讯接口芯片,并通过第二接口RJ45接至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通讯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所述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的输出接至主控制芯片的输入;所述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包括第一温度开关、第二光耦合器件、第三十二电阻和第三十三电阻;所述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三管脚,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九引脚和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四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一管脚接功能地,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四管脚接至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一温度开关的第二固定端,第一温度开关的第一固定端接地;所述第二温度监控模块包括第二温度开关、第三光耦合器件、第五十四电阻和第五十五电阻,所述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五十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五管脚,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三管脚和第五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至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二管脚,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一管脚接地,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六管脚接至第五十五电阻的一端,第五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二温度开关的第二固定端,第二温度开关的第一固定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机刹车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电机刹车模块的输入,所述电机刹车模块包括第四光耦合器件、芯片ULN2003、继电器、电机及外围电路构成。主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通过第四光电耦合器件隔离后接至芯片ULN2003放大后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接至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急停开关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急停开关模块的输入,包括第五十二电阻、第五十三电阻、第三光耦合器件和一急停开关;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接至第五十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管脚均接至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四管脚,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四管脚接至第五十三电阻的一端,第五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至急停开关的一端,急停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驾驶模拟器可以虚拟现实中的汽车驾驶,其集经济性、安全性及逼真性于一体,可以为用户提供驾驶知识学习、休闲娱乐和驾驶技能训练等。传统的汽车驾驶模拟器,其控制系统主要采用气动或油缸作为其实现动感模拟的动力来源,然而,采用上述方式首先对气源有要求,而很多娱乐场所并无配备空压机,特别的,采用气动或油缸来作为动力源,其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对周围环境不利。若采用变频控制电动、具有稳定、方便、噪音污染小的特点,但是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采用变频器作为动力来源的控制电路。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对作为动力来源的变频器进行控制。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电源电路、变频器控制模块、位移传感器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电路分别为主控制芯片、变频器控制模块、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的输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
[0005] 所述的主控制芯片是型号为C8051F340的单片机。
[0006] 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USB供电模块、第一5V直流供电模块、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的USB供电模块包括USB供电接口、芯片SN75240、第二电阻;所述USB供电接口具有五个引脚,分别为电源线VUSB、差动信号线D-、差动信号线D+、标识管脚ID和地线GND,所述电源线VUSB分别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主控制芯片的第十二管脚,所述差动信号线D-分别接至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六管脚和主控制芯片的第九管脚,所述差动信号线D+引脚分别接至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八管脚和主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所述标识管脚ID引脚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地线GND均接至功能地,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五管脚、第七管脚、第三管脚和第一管脚均接至功能地;所述5V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保险丝、第五电容、第一稳压管、第三保险丝、第二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一稳压管具有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IN、输出端OUT和地端GND,12V直流电源接至第一电容的正极和第一保险丝的一端,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功能地,第一保险丝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一稳压管的输入端IN和第五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一稳压管的地端GND接至功能地,第一稳压管的输出端OUT分别接至第三保险丝的一端、第二电容的正极和第七电容的正极,第三保险丝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和第七电容的负极均接至功能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第三电容、第二保险丝、第八电容、第二稳压管、第四电容和第二十七电容,所述第二稳压管具有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IN、输出端OUT和地端GND,12V直流电源接至第三电容的正极和第二保险丝的一端,第三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二保险丝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稳压管的输入端IN和第八电容的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稳压管的地端GND接地,第二稳压管的输出端OUT分别接至第四电容的正极和第二十七电容的正极,第四电容的负极和第二十七电容的负极均接地。
[0007] 所述位移传感器模块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二十八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和第三十一电容;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均具有四个引脚,分别为正极、信号输出端、屏蔽线端和负极,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正极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的第四十一管脚、第二十八电容的一端、第三十电容的正极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正极,第二十八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十电容的负极均接功能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五管脚和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的另一端接至功能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四管脚和第三十一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屏蔽线端以及负极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屏蔽线端以及负极均接功能地。
[0008] 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包括第十九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四十一电阻、第三十九电阻、第四十二电阻、第十六电容、第一光耦合器件、第二光耦合器件、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第五管脚和第七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四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二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三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四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二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六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一管脚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八管脚,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四管脚接至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M5,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三管脚接至第一变频器的信号共同端子GND,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六管脚接至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M5,第一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五管脚接至第二变频器的信号共同端子GND;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十六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七电阻的一端和第四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三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二管脚和第十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五管脚、第十三管脚、第十一管脚和第九管脚均接至功能地,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八管脚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二管脚,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七管脚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管脚;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五管脚和第七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六管脚接至第三十九电阻的一端,第三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共同端MCM,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八管脚接至第四十二电阻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共同端MCM,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M01和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M01均接地。
[0009] 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一接口RJ45、第一通讯接口芯片、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计算机传输的数据通过第一接口RJ45接至第一通讯接口芯片,并通过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和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隔离后接至主控制芯片的I/O口。
[0010] 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第二接口RJ45、第二通讯接口芯片、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主控制芯片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I/O并经过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和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隔离后接至第二通讯接口芯片,并通过第二接口RJ45接至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通讯接口。
[0011] 还包括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所述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的输出接至主控制芯片的输入;所述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包括第一温度开关、第二光耦合器件、第三十二电阻和第三十三电阻;所述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三管脚,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九引脚和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四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一管脚接功能地,第二光耦合器件的第四管脚接至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一温度开关的第二固定端,第一温度开关的第一固定端接地;所述第二温度监控模块包括第二温度开关、第三光耦合器件、第五十四电阻和第五十五电阻,所述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五十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五管脚,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三管脚和第五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至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二管脚,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十一管脚接地,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六管脚接至第五十五电阻的一端,第五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至第二温度开关的第二固定端,第二温度开关的第一固定端接地。
[0012] 还包括一电机刹车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电机刹车模块的输入,所述电机刹车模块包括第四光耦合器件、芯片ULN2003、继电器、电机及外围电路构成。主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通过第四光电耦合器件隔离后接至芯片ULN2003放大后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接至电机。
[0013] 还包括一急停开关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输出接至急停开关模块的输入,包括第五十二电阻、第五十三电阻、第三光耦合器件和一急停开关;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接至第五十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管脚均接至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十四管脚,第三光耦合器件的第四管脚接至第五十三电阻的一端,第五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至急停开关的一端,急停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第一,能够实现对作为动力来源的变频器进行控制;
[0016] 第二,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可以实现对电机和/或变频器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控,能够进一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和有效运行,使整个系统的寿命较长;
[0017] 第三,所述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实现计算机与主控制芯片之间的通讯;
[0018] 第四,所述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实现主控制芯片与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之间的通讯。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制芯片的管脚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USB供电模块和第一5V直流供电模块的电路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电路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位移传感器模块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控制模块图、第一温度监控模块图和电机刹车模块;
[0026]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图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图;
[0027]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温度监控模块图和急停开关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主控制芯片1、变频器控制模块2、位移传感器模块3、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计算机、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所述的电源电路分别为主控制芯片1、变频器控制模块2、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供电,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输出接至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2的输入,所述位移传感器3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1,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的输入接至计算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的输出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1,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的输入接至所述主控制芯片1,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输入。
[0029] 参见图2所示,所述的主控制芯片1是型号为C8051F340的单片机。
[0030] 参见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USB供电模块、第一5V直流供电模块、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和第三二极管D3。
[0031] 参见图3所示,所述的USB供电模块包括USB供电接口、芯片SN75240、第二电阻R2;所述USB供电接口具有五个引脚,分别为:电源线VUSB、差动信号线D-、差动信号线D+、标识管脚ID和地线GND。所述电源线VUSB分别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和主控制芯片1的第十二管脚,所述差动信号线D-分别接至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六管脚和主控制芯片1的第九管脚,所述差动信号线D+引脚分别接至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八管脚和主控制芯片1的第八管脚,所述标识管脚ID引脚接至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地线GND均接至功能地,所述芯片SN75240的第五管脚、第七管脚、第三管脚和第一管脚均接至功能地;所述5V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保险丝RT1、第五电容C5、第一稳压管U1、第三保险丝RT3、第二电容C2和第七电容C7;所述第一稳压管U1具有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IN、输出端OUT和地端GND。12V直流电源接至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第一保险丝RT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功能地,第一保险丝RT1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一稳压管U1的输入端IN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一稳压管U1的地端GND接至功能地,第一稳压管U1的输出端OUT分别接至第三保险丝RT3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正极和第七电容C7的正极,第三保险丝RT3的另一端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第七电容C7的负极均接至功能地。所述第一稳压管U1的输出端OUT输出5V直流电压。
[0032] 参见图4所示,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第三电容C3、第二保险丝RT2、第八电容C8、第二稳压管U2、第四电容C4和第二十七电容C27,所述第二稳压管U2具有三个引脚,分别为:输入端IN、输出端OUT和地端GND。12V直流电源接至第三电容C3的正极和第二保险丝RT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接地,第二保险丝RT2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稳压管U2的输入端IN和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稳压管U2的地端GND接地,第二稳压管U2的输出端OUT分别接至第四电容C4的正极和第二十七电容C27的正极,第四电容C4的负极和第二十七电容C27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第二稳压管U2的输出端OUT输出5V直流电压。
[0033] 第一稳压管U1和第二稳压管U2均为型号为7805的芯片。
[0034] 在本实施例中,USB供电模块和第一5V直流供电模块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供电,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为变频器控制模块2、第一温度监控模块6、第二温度监控模块7、电机刹车模块8和急停开关模块9供电。
[0035] 电源电路提供两种供电方式,可以采用USB接口供电或者采用5V直流供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供电的方便性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0036] 参见图5所示,所述位移传感器模块3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电容C30和第三十一电容C31;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均具有四个引脚,分别为正极、信号输出端、屏蔽线端和负极,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正极(即图5中J9的第一管脚)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一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一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十五I/O口P15)、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第三十电容C30的正极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正极(即图5中J10的第一管脚),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和第三十电容C30的负极均接功能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即图5中J9的第二管脚)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五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五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十一I/O口P11)和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接至功能地,第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即图5中J11的第二管脚)分别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四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四十四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十二I/O口P12)和第三十一C31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屏蔽线端(即图5中J10的第一管脚)以及负极(即图5中J10的第二管脚)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屏蔽线端(即图5中J12的第一管脚)以及负极(即图5中J12的第二管脚)均接功能地。
[0037] 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型号均型号为kpc-100mm的传感器。
[0038] 参见图6所示,所述变频器控制模块2包括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四电阻R24、第十八电阻R18、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三十七电阻R37、第四十一电阻R41、第三十九电阻R39、第四十二电阻R42、第十六电容C16、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第二光耦合器件U5、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一管脚、第三管脚、第五管脚和第七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四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四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四I/O口P24)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二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三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三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五I/O口P25)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四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二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二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六I/O口P26)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六管脚,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一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三十一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二十七I/O口P27)接至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八管脚,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十四管脚接至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M5,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十三管脚接至第一变频器的信号共同端子GND,第一光耦合器件的U12第十六管脚接至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入端M5,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的第十五管脚接至第二变频器的信号共同端子GND;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十六C16电容的一端、第三十七电阻R37的一端和第四十一电阻R41的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功能地,第三十七电阻R37的另一端和第四十一电阻R41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十二管脚和第十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十五管脚、第十三管脚、第十一管脚和第九管脚均接至功能地,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八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八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二I/O口P32)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十二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七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七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三I/O口P33)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十管脚;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分别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五管脚和第七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六管脚接至第三十九电阻R39的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39的另一端接至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共同端MCM,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八管脚接至第四十二电阻R42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42的另一端接至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共同端MCM,第一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M01和第二变频器的多功能输出端子M01均接地。
[0039] 所述的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均是型号为台达VFD-M系列。
[0040] 参见图7所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包括第一接口RJ45、第一通讯接口芯片U6、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3、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7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计算机传输的数据通过第一接口RJ45接至第一通讯接口芯片U6,并通过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3和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7隔离后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I/O口。
[0041] 所述的第一数据传输模块4实现计算机与主控制芯片1之间的通讯。
[0042] 参见图7所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包括第二接口RJ45、第二通讯接口芯片U7、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6、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7及其外围电路组成。主控制芯片需要传输的数据通过I/O并经过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6和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7隔离后接至第二通讯接口芯片U7,并通过第二接口RJ45接至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通讯接口。
[0043] 所述第一通讯芯片U6和第二通讯芯片U7均型号为MAX485的芯片。
[0044] 所述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5实现主控制芯片1与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之间的通讯。
[0045] 所述的第一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2、第二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5、第三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6和第四高速光电隔离器件U17均是型号为6N137的芯片。
[0046] 参见图6和图8所示,还包括第一温度监控模块6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7,所述第一温度监控模块6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7的输出接至主控制芯片1的输入;参见图6所示,所述第一温度监控模块6包括第一温度开关J4、第二光耦合器件U5、第三十二电阻R32和第三十三电阻R33;所述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和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三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九引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九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一I/O口P31)和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均接至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十四管脚,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十一管脚接功能地,第二光耦合器件U5的第四管脚接至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接至第一温度开关J4的第二固定端,第一温度开关J4的第一固定端接地;参见图8所示,所述第二温度监控模块包括第二温度开关J16、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第五十四电阻R54和第五十五电阻R55,所述的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的输出接至第五十四电阻R54的一端和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五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三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三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七I/O口P37)和第五十四电阻R54的另一端均接至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十二管脚,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十一管脚接地,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六管脚接至第五十五电阻R55的一端,第五十五电阻R55的另一端接至第二温度开关J16的第二固定端,第二温度开关J16的第一固定端接地。
[0047] 第一温度开关J15和第二温度开关J16型号均为TB02。
[0048] 所述的第一温度监控模块6和第二温度监控模块7用于监控所述各电机和/或各变频器的温度状态。
[0049] 还包括一电机刹车模块8,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输出接至电机刹车模块8的输入,所述电机刹车模块包括第四光耦合器件U4、芯片ULN2003、继电器K1、电机及外围电路构成。主控制芯片1的控制信号通过第四光电耦合器件U4隔离后接至芯片ULN2003放大后连接至第一继电器K1,第一继电器K1接至电机。
[0050] 还包括一急停开关模块9,所述主控制芯片1的输出接至急停开关模块8的输入,包括第五十二电阻R52、第五十三电阻R53、第三光耦合器件U11和一急停开关J15;所述第二5V直流供电模块接至第五十二电阻R52的一端和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三管脚,第五十二电阻R52的另一端和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四管脚(主控制芯片1的第二十四管脚即主控制芯片的第三十六I/O口P36)均接至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十四管脚,第三光耦合器件U11的第四管脚接至第五十三电阻R53的一端,第五十三电阻R53的另一端接至急停开关J15的一端,急停开关J15的另一端接地。
[0051] 所述的第一光耦合器件U12、第二光耦合器件U5、第三光耦合器件U11和第四光耦合器件U4均是型号为TLP521-4的芯片。
[005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其电机、变频器、位移传感器的数量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
[0053]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控制电路,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