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特殊效果 / 变形 / 变形玩具

变形玩具

阅读:186发布:2021-02-26

IPRDB可以提供变形玩具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领域,变形玩具包括均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的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第一玩具上设有第一触发变形组件、锁定组件和蓄能组件,第一形态下,第一玩具后移对蓄能组件蓄能,蓄能组件与锁定组件连接,蓄能后,蓄能组件驱动第一玩具前移,前移时,蓄能组件驱动锁定组件解锁,第一触发变形组件被外力抵压,第一玩具变为第二形态;第二玩具通过锁定组件锁定于第一玩具上,变形玩具处于初始状态,锁定组件解锁时,第二玩具向前脱离第一玩具,变形玩具处于分离状态,第二玩具上设有第二触发变形组件;第一玩具前移至与第二玩具碰撞时,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和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二者均变为第二形态,变形玩具处于变形状态。趣味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下面是变形玩具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玩具具有初始状态、分离状态和变形状态,所述变形玩具包括:

第一玩具(1000),所述第一玩具(1000)上设置有第一触发变形组件、锁定组件和蓄能组件,所述第一玩具(1000)具有合拢的第一形态和展开的第二形态,第一形态下,所述第一玩具(1000)后移可对所述蓄能组件蓄能,所述蓄能组件与所述锁定组件连接,蓄能结束后,所述第一玩具(1000)在所述蓄能组件的驱动下向前移动,向前移动过程中,所述蓄能组件驱动所述锁定组件解锁,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被外力抵压,所述第一玩具(1000)变化为第二形态;

第二玩具(2000),所述第二玩具(2000)具有合拢的第一形态和展开的第二形态,所述第二玩具(2000)通过所述锁定组件锁定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上,以使所述变形玩具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锁定组件解锁时,所述第二玩具(2000)向前脱离所述第一玩具(1000),以使所述变形玩具处于分离状态,所述第二玩具(2000)上设有第二触发变形组件;

所述第一玩具(1000)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2000)碰撞时,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和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分别被所述第二玩具(2000)和所述第一玩具(1000)触发,二者均变化为第二形态,所述变形玩具处于变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100),所述第二玩具(2000)内设有第二磁吸结构(200),所述第一玩具(1000)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2000)碰撞并变形时,所述第一磁吸结构(100)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200)吸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上还设有第一转动件(3a),所述第一转动件(3a)的非端部位置通过扭簧与所述第一玩具(1000)枢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a)前端并突出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上端的限位凸块,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a)后端的限位缺口(31a)以及能与所述限位缺口(31a)配合或分离的第一弹性触发结构,以锁定或解锁所述锁定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触发结构包括第一触发结构(2a)和第一弹性元件(10),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0)相连,另一端可与所述限位缺口(31a)配合或分离,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还能与所述蓄能组件的输出端啮合或分离;

分离时,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缺口(31a)配合,所述锁定组件被锁定;

啮合时,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与所述限位缺口(31a)分离,所述第一转动件(3a)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向前转动,所述锁定组件被解锁,所述第二玩具(2000)被所述第一转动件(3a)向前推离所述第一玩具(1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回力牙箱(60)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95a)、中间齿轮(96a)、棘轮(97a)和从动齿轮(98a),所述主动齿轮(95a)与所述回力牙箱(6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齿轮(96a)设有与主动齿轮(95a)啮合的外齿以及与所述棘轮(97a)配合的内齿,所述从动齿轮(98a)与所述棘轮(97a)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98a)的部分周向设有第一齿结构,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设于所述从动齿轮(98a)的一侧,且其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齿结构啮合的第二齿结构;

所述棘轮(97a)静止时,所述第一齿结构与所述第二齿结构分离,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与所述限位缺口(31a)配合;

所述棘轮(97a)随中间齿轮(96a)一并转动时,所述第一齿结构能与所述第二齿结构啮合,所述第一触发结构(2a)与所述限位缺口(31a)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玩具(1000)转动相连的第一后轮(91a),所述第一后轮(91a)与所述回力牙箱(6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相连,后移所述第一玩具(1000),所述第一后轮(91a)转动并通过所述输出轴对所述回力牙箱(60)蓄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包括第一壳体(1a),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1a)相连,所述第一磁吸结构(10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包括:

第二转动件(4a),设有两个并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4a)均与所述第一壳体(1a)枢接;

第三转动件(5a),设有两个并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5a)均与所述第一壳体(1a)枢接,所述第三转动件(5a)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件(4a)的后侧;

第二弹性触发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a)内并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前端伸出;

第一锁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a)内,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配合,从而可沿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方向伸展或收拢;

第二锁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a)内,所述第二锁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配合,从而可沿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方向伸展或收拢;

未触发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伸展,其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两侧伸出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4a)配合,以锁定所述第二转动件(4a),所述第二锁定部伸展,其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两侧伸出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5a)配合,以锁定所述第三转动件(5a);

触发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时,所述第一锁定部收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件(4a)分离,所述第二转动件(4a)被解锁并转动,所述第二锁定部收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转动件(5a)分离,所述第三转动件(5a)被解锁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槽(15a),所述第二转动件(4a)上设有第一滑动端(41a),所述第一滑动端(41a)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15a)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a)的内壁通过第五弹性元件(50)相连,所述第二转动件(4a)被解锁后,所述第二转动件(4a)在所述第五弹性元件(50)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5a)滑动;

所述第一壳体(1a)的左右两侧还均设有第二导向槽(16a),所述第三转动件(5a)上设有第二滑动端(51a),所述第二滑动端(51a)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16a),所述第二转动件(4a)与所述第一壳体(1a)之间连接有扭簧,被解锁后,所述第二转动件(4a)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二导向槽(16a)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2000)碰撞时,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伸出所述第一壳体(1a)的前端部分被所述第二玩具(2000)抵压,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玩具(2000)包括第二壳体(1b),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包括均与所述第二壳体(1b)枢接的两个第四转动件(2b)和两个第五转动件(3b),两个所述第五转动件(3b)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后端,所述第五转动件(3b)还包括第三触发结构,所述第三触发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五转动件(3b)并从所述第五转动件(3b)的后端伸出,所述第四转动件(2b)可与所述第三触发结构的前端配合并与所述第五转动件(3b)扣接,以锁定所述第五转动件(3b),触发所述第三触发结构,所述第四转动件(2b)转动并与所述第五转动件(3b)分离,两个所述第五转动件(3b)被解锁,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b)向左右两侧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还包括第六转动件(4b),所述第六转动件(4b)也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后端并与所述第二壳体(1b)枢接,所述第六转动件(4b)设于两个所述第五转动件(3b)的中间,所述第五转动件(3b)能与所述第六转动件(4b)配合,以锁定第六转动件(4b),所述第五转动件(3b)被解锁并转动时,所述第五转动件(3b)与所述第六转动件(4b)分离,所述第六转动件(4b)被解锁,并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b)向上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玩具(1000)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2000)碰撞时,所述第三触发结构伸出所述第五转动件(3b)后端的部分被所述第一玩具(1000)抵压,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20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后端,所述第一玩具(1000)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2000)碰撞、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100)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200)吸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还包括第四弹性触发结构和突出部(6b),所述第四弹性触发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b)内并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后端伸出,所述突出部(6b)也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b)内并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前端伸出,所述突出部(6b)与所述第四弹性触发结构配合,并能随第四触发结构一并移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前端前伸或后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100)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200)吸合时,所述第一玩具(1000)触发所述第四弹性触发结构,所述突出部(6b)随所述第四触发结构向前移动,所述突出部(6b)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b)的前端前伸。

说明书全文

变形玩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玩具。

背景技术

[0002] 变形玩具一般由一个或两个变形体组成。对于由两个变形体组成的变形玩具来说,两个分离的变形体可合体并变形,或两个合体的变形体可分离并变形。总体来说,变形玩具的种类单一、变形动作简单,趣味性较差,很难满足小朋友玩家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玩具,可实现多阶段变形,趣味性强。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变形玩具,所述变形玩具具有初始状态、分离状态和变形状态,所述变形玩具包括:
[0006] 第一玩具,所述第一玩具上设置有第一触发变形组件、锁定组件和蓄能组件,所述第一玩具具有合拢的第一形态和展开的第二形态,第一形态下,所述第一玩具后移可对所述蓄能组件蓄能,所述蓄能组件与所述锁定组件连接,蓄能结束后,所述第一玩具在所述蓄能组件的驱动下向前移动,向前移动过程中,所述蓄能组件驱动所述锁定组件解锁,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被外力抵压,所述第一玩具变化为第二形态;
[0007] 第二玩具,所述第二玩具具有合拢的第一形态和展开的第二形态,所述第二玩具通过所述锁定组件锁定于所述第一玩具上,以使所述变形玩具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锁定组件解锁时,所述第二玩具向前脱离所述第一玩具,以使所述变形玩具处于分离状态,所述第二玩具上设有第二触发变形组件;
[0008] 所述第一玩具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碰撞时,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和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分别被所述第二玩具和所述第一玩具触发,二者均变化为第二形态,所述变形玩具处于变形状态。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玩具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所述第二玩具内设有第二磁吸结构,所述第一玩具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碰撞并变形时,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吸合。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玩具上还设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非端部位置通过扭簧与所述第一玩具枢接,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前端并突出于所述第一玩具上端的限位凸块,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后端的限位缺口以及能与所述限位缺口配合或分离的第一弹性触发结构,以锁定或解锁所述锁定组件。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触发结构包括第一触发结构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触发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相连,另一端可与所述限位缺口配合或分离,所述第一触发结构还能与所述蓄能组件的输出端啮合或分离;
[0012] 分离时,所述第一触发结构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与所述限位缺口配合,所述锁定组件被锁定;
[0013] 啮合时,所述第一触发结构与所述限位缺口分离,所述第一转动件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玩具向前转动,所述锁定组件被解锁,所述第二玩具被所述第一转动件向前推离所述第一玩具。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组件包括回力牙箱和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齿轮、中间齿轮、棘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回力牙箱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齿轮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外齿以及与所述棘轮配合的内齿,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棘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部分周向设有第一齿结构,所述第一触发结构设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且其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齿结构啮合的第二齿结构;
[0015] 所述棘轮静止时,所述第一齿结构与所述第二齿结构分离,所述第一触发结构与所述限位缺口配合;
[0016] 所述棘轮随中间齿轮一并转动时,所述第一齿结构能与所述第二齿结构啮合,所述第一触发结构与所述限位缺口分离。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玩具转动相连的第一后轮,所述第一后轮与所述回力牙箱的输出轴同轴固定相连,后移所述第一玩具,所述第一后轮转动并通过所述输出轴对所述回力牙箱蓄能。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玩具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一磁吸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包括:
[0020] 第二转动件,设有两个并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均与所述第一壳体枢接;
[0021] 第三转动件,设有两个并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三转动件均与所述第一壳体枢接,所述第三转动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后侧;
[0022] 第二弹性触发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伸出;
[0023] 第一锁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配合,从而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方向伸展或收拢;
[0024] 第二锁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锁定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配合,从而可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方向伸展或收拢;
[0025] 未触发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伸展,其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伸出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配合,以锁定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锁定部伸展,其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伸出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配合,以锁定所述第三转动件;
[0026] 触发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时,所述第一锁定部收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分离,所述第二转动件被解锁并转动,所述第二锁定部收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转动件分离,所述第三转动件被解锁并转动。
[002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滑动端,所述第一滑动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通过第五弹性元件相连,所述第二转动件被解锁后,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第五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
[0028] 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还均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三转动件上设有第二滑动端,所述第二滑动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连接有扭簧,被解锁后,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
[002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玩具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碰撞时,所述第二弹性触发结构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部分被所述第二玩具抵压,所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
[003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玩具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包括均与所述第二壳体枢接的两个第四转动件和两个第五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五转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所述第五转动件还包括第三触发结构,所述第三触发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五转动件并从所述第五转动件的后端伸出,所述第四转动件可与所述第三触发结构的前端配合并与所述第五转动件扣接,以锁定所述第五转动件,触发所述第三触发结构,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并与所述第五转动件分离,两个所述第五转动件被解锁,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向左右两侧转动。
[003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还包括第六转动件,所述第六转动件也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并与所述第二壳体枢接,所述第六转动件设于两个所述第五转动件的中间,所述第五转动件能与所述第六转动件配合,以锁定第六转动件,所述第五转动件被解锁并转动时,所述第五转动件与所述第六转动件分离,所述第六转动件被解锁,并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向上转动。
[003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玩具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碰撞时,所述第三触发结构伸出所述第五转动件后端的部分被所述第一玩具抵压,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
[0033]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吸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所述第一玩具前移至与所述第二玩具碰撞、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被触发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吸合。
[003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还包括第四弹性触发结构和突出部,所述第四弹性触发结构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伸出,所述突出部也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伸出,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四弹性触发结构配合,并能随第四触发结构一并移动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前伸或后缩。
[00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吸合时,所述第一玩具触发所述第四弹性触发结构,所述突出部随所述第四触发结构向前移动,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前伸。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形玩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7] 该变形玩具包括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均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首先,第一形态的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可通过锁定组件合体(二合一),形成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之后,蓄能组件解锁锁定组件后,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分离(一分二)。然后,第一玩具在蓄能组件的驱动下追上第二玩具,两者碰撞,并彼此触发彼此上的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和第二触发变形组件,两者均发生变形。组合前与分离后,两个玩具的形态不同。
[0038] 进一步地,第一玩具的后端设有第一磁吸结构,第二玩具上也设有第二磁性结构,在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碰撞变形的过程中,第二磁吸结构和第一磁吸结构可相互磁吸,第一玩具和第二玩具合体(二合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二合一、再一分二,并最后在二合一的变形动作,趣味性强。

附图说明

[003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玩具处于第一形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玩具处于第一形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玩具处于第二形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玩具处于第二形态时的第一轴测图;
[0044]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玩具处于第二形态时的第二轴测图;
[0045]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形态的变形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6] 图8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7]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传动结构和第三转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004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状态下的变形玩具的半剖视图;
[0049] 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第一形态的第二玩具的分解示意图一;
[0051]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形态的第二玩具(隐藏上盖和第六转动件)的分解示意图二;
[0052]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形态的第一玩具(隐藏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54]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玩具处于第一形态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和定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玩具处于第一形态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以及定形件与第一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0057]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玩具处于第二形态时,第二转动件、第三转动件以及定形件与第一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0058]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玩具处于第二形态时,定形件与第一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0059]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形态的变形玩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0060] 附图标记:
[0061] 变形玩具3000
[0062] 第一玩具1000
[0063] 第一壳体1a;容纳位11a;第一通孔12a;第一插接位121a;第三通孔13a;第四通孔 14a;第一导向槽15a;第二导向槽16a;滑动连接件17a;限定框18a;凹部19a;
[0064] 第一触发结构2a;
[0065] 第一转动件3a;限位缺口31a;
[0066] 第二转动件4a;第一滑动端41a;止挡部42a;
[0067] 第三转动件5a;第二滑动端51a;第二插接位45a;
[0068] 定形件6a;第三导向槽61a;
[0069] 第二触发结构7a;导向柱71a;
[0070] 插板8a;
[0071] 第一后轮91a;第一前轮92a;传动轴93a;
[0072] 传动箱94a;主动齿轮95a;中间齿轮96a;棘轮97a;从动齿轮98a;
[0073] 回力牙箱60;
[0074] 第一弹性元件10;第五弹性元件50;第三弹性元件30;第四弹性元件40;第一磁吸结构100;
[0075] 第二玩具2000
[0076] 第二壳体1b;上盖11b;底板12b;
[0077] 第四转动件2b;扣接部21b;
[0078] 第五转动件3b;主体部31b;侧板311b;第一插接部3111b;
[0079] 第三触发结构32b;第三触发结构
[0080] 第六转动件4b;
[0081] 第四触发结构5b;卡槽51b;
[0082] 突出部6b;
[0083] 第二后轮71b;第二前轮72b;
[0084] 第二磁吸结构200;
[0085] 第二弹性元件20。

具体实施方式

[0086]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8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88]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形玩具3000。该变形玩具3000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第一玩具1000、第二玩具2000和变形玩具3000均各自具有收拢的第一形态和展开的第二形态。
[0089] 优选地,第一玩具1000、第二玩具2000和变形玩具3000的第一形态均为车形态(参见图1和图2),第一玩具1000、第二玩具2000和变形玩具3000的第二形态均为兽形态(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以第一玩具1000、第二玩具2000和变形玩具3000的第一形态均为车形态,第一玩具1000、第二玩具2000和变形玩具3000的第二形态为兽形态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在不改变连接及传动关系的情况下,可对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上的相关结构的形状进行改进,以使第一玩具1000和/或第二玩具2000具有如动漫人物形态、花形态或其它形态等。
[0090] 第一玩具1000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触发变形组件、锁定组件和蓄能组件。第二玩具2000 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二触发变形组件。
[0091] 本实施例中,该变形玩具3000的玩耍过程大致如下:
[0092] 第一形态时,第一玩具1000可通过锁定组件将第二玩具2000锁定于其上,得到第一形态下的变形玩具3000(参见图3)。
[0093] 之后,向后拉动第一玩具1000,可对蓄能组件蓄能。松开第一玩具1000,蓄能结束,蓄能组件驱动第一玩具1000及其上的第二玩具2000一并向前运动。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蓄能组件会解锁锁定组件,第二玩具2000向前脱离第一玩具1000。
[0094] 然后,第一玩具1000会在蓄能组件的驱动下追上并撞击第二玩具2000,撞击时,第一玩具1000触发第二玩具2000上的第二触发变形组件,第二玩具2000触发第一玩具1000上的第一触发变形组件,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均发生变形并转变为第二形态。由此使得,合体前与分离后,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的形态均不同。
[0095] 可选地,第一玩具1000的前端设有第一磁吸结构100(参见图14),第二玩具2000的前端设有第二磁吸结构200(参见图13)。第一磁吸结构100和第二磁吸结构200能相互磁吸。第一磁吸结构100和第二磁吸结构200均为磁性材料或是能够与磁性材料产生磁吸力的材料制成。在两者撞击并变形的过程中,第一磁吸结构100会和第二磁吸结构200相互磁吸,最终得到由均为第二形态的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的合体,即第二形态的变形玩具 
3000。
[0096] 第一触发变形组件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二弹性触发结构。第二弹性触发结构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二触发结构7a和第三弹性元件30(参见图14)。第二触发结构7a可移动地设于第一玩具1000内,并从第一玩具1000的前端伸出。
[0097] 第二触发变形组件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三触发结构32b(参见图12)和第四弹性触发结构。第三触发结构32b可移动地设于第二玩具2000内,并从第二玩具2000的后端伸出。第四弹性触发结构包括第四触发结构5b(参见图6)和第二弹性元件20。第一形态时,第四触发结构5b位于第二玩具2000的内部,且第四触发结构5b可在第二玩具2000内移动。
[0098] 基于上述玩耍过程,对变形玩具3000的结构阐述如下:
[0099]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4,第一玩具10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壳体1a和第一转动件 3a。第一壳体1a主要其支撑作用,可作为车身或兽身。第一转动件3a位于第一壳体1a的后端,其形状类似于动物的尾巴,可作为车尾或兽尾。第一转动件3a的上端与第一壳体1a枢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扭簧。第一壳体1a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2a,第一转动件3a的上部前端由第一通孔12a伸出第一壳体1a,且其与第一通孔12a共同形成第一插接位121a(参见图8)。
[0100] 上述锁定组件包括该第一插接位121a。第二玩具2000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插接位121a相配合的第一插接部3111b。将第一形态的第二玩具2000放置于第一形态的第一玩具
1000的第一壳体1a的上方,并使第一插接部3111b插入第一插接位121a内(参见图10),可锁定第二玩具2000,由此实现合体,得到第一形态下的变形玩具3000。
[0101] 进一步地,锁定组件还包括能对第一转动件3a锁定和结构的第一弹性触发结构。第一弹性触发结构包括第一触发结构2a(参见图10和图11)和第一弹性元件10。第一弹性元件 10优选为弹簧。第一转动件3a上设有限位缺口31a,第一触发件插入该限位缺口31a内,实现对第一转动件3a的锁定,且此时连接于第一转动件3a和第一壳体1a之间的扭簧处于蓄能状态。第一触发结构2a可在蓄能组件的带动下,与第一转动下3a分离,以解锁第一转动件 (参见以下图11分析)。
[0102] 参见图1和图4,上述第一触发变形组件还可选择性地包括:设于第一壳体1a及第一转动件3a两侧的第二转动件4a和第三转动件5a,可作为车翼或兽的四肢。第一壳体1a两侧的第二转动件4a、第一壳体1a后端的第一转动件3a与第一壳体1a一并形成放置第二玩具 2000的容纳位11a,第二转动件4a对第二玩具2000进一步地限定,防止第二玩具2000与第一玩具1000脱离。第二转动件4a和第三转动件5a均可在第一壳体1a的侧面上相对于第一壳体
1a转动(参见以下描述)。
[0103]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9,第一玩具10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两个第一前轮92a和两个第一后轮91a。两个第一前轮92a分别和第二转动件4a转动相连。第一壳体1a后部内侧设有传动轴93a,传动轴93a的两端均依次穿过第一壳体1a和第三转动件5a后与第一后轮91a 固定相连。传动轴93a与第一壳体1a和第三转动件5a均转动相连。第三转动件5a和第一壳体1a之间通过传动轴93a和第一后轮91a实现连接。两个第一后轮91a为驱动轮,其与传动轴
93a均属于上述蓄能组件的一部分。两个第一前轮92a为从动轮。
[0104] 参见图9和图11,蓄能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一壳体1a内的传动轴93a上的回力牙箱60 和传动结构。传动轴93a作为回力牙箱60的输出轴,可在回力牙箱60的驱动下旋转。传动结构包括传动箱94a以及设于传动箱94a内的齿轮系。传动箱94a与第一壳体1a的内壁固定连接。齿轮系可选择性地包括主动齿轮95a、中间齿轮96a、棘轮97a和从动齿轮98a。主动齿轮95a固设于传动轴93a上,并与中间齿轮96a啮合。中间齿轮96a上设有外齿和内齿,其具体是通过外齿与主动齿轮95a啮合、通过内齿与棘轮97a配合。棘轮97a与从动齿轮98a 同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98a的部分周向上设有第一齿结构。
[0105] 参见图11,上述第一触发结构2a设于传动箱94a内并位于从动齿轮98a的一侧,其上设有能与从动齿轮98a的第一齿结构相啮合的第二齿结构。第一触发结构2a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10与传动箱94a相连,另一端伸出传动箱94a并与第一转动件3a配合,以锁定第一转动件3a。第一弹性元件10主要用于第一触发结构2a的复位。
[0106] 第一形态的第一玩具1000和第一形态的第二玩具2000合体成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3000 后,拉动该变形玩具3000向后运动,第一玩具1000上的第一后轮91a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传动轴93a及主动齿轮95a在第一后轮91a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传动轴93a对回力牙箱60蓄能,同时中间齿轮96a在主动齿轮95a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且此时由于棘轮 97a的存在,使得从动齿轮98a与棘轮97a一并保持固定而不会转动。将变形玩具3000释放,释放的瞬间第一后轮91a失去顺时针旋转的动力,但同时作为回力牙箱60输出轴的传动轴 93a,会在回力牙箱60的作用下反方向(即逆时针)旋转,主动齿轮95a和第一后轮91a会在传动轴93a的带动下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一后轮91a作为驱动轮驱动第一玩具1000向前运动,同时中间齿轮96a在主动齿轮95a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此时由于棘轮97a的存在,从动齿轮98a和棘轮97a一并随中间齿轮96a顺时针旋转。
[0107] 从动齿轮98a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其上的第一齿结构与第一触发结构2a上的第二齿结构接触并啮合,从动齿轮98a带动第一触发结构2a向背离第一转动件3a的方向移动,第一触发结构2a与第一转动件3a分离,解锁第一转动件3a。第一转动件3a被解锁后,其在扭簧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壳体1a向上转动(参见图4),第一玩具1000进行第一次变形,同时第一转动件3a在转动过程中会向前推动第二玩具2000,且第一转动件3a上伸出第一壳体 1a的前端向第一壳体1a内部运动,第一插接部3111b与第一插接位121a分离,锁定组件被解锁,第二玩具2000被向前推离第一玩具1000。
[0108] 可选地,第一壳体1a的上部从前向后不断向下倾斜,以方便第二玩具2000向下滑动。
[0109] 第二玩具2000脱离第一玩具1000后,在第一转动件3a的推力及自身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第一玩具1000虽然受到第二玩具2000向后的反作用力,但其会在回力牙箱60 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且由于回力牙箱60的作用,第一玩具1000的速度会追上并超过第二玩具2000的速度。待第一玩具1000追上第二玩具2000后,其会碰撞并触发从第二玩具 
2000后端伸出的第三触发结构32b。
[011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转动件3a在顶推第二玩具2000时,由于两者作用力较小,此时并不会触发第二玩具2000后端的第三触发结构32b,只有第一玩具1000再次追上并撞击第二玩具2000时,才会触发第三触发结构32b。
[0111] 还需说明的是,由于从动齿轮98a上只有部分周向设置了第一齿结构,在第一玩具1000 在回力牙箱60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从动齿轮98a继续顺时针旋转并与第一触发结构2a分离,第一触发结构2a在第一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复位。
[0112] 参见图12和图13,第二玩具2000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二壳体1b,上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还可选择性地包括与第二壳体1b枢接的两个第四转动件2b、两个第五转动件3b和一个第六转动件4b。第二壳体1b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作为车头或兽头。两个第四转动件2b分别可移动地设于两个第二壳体1b内。第五转动件3b和第六转动件4b位于第二壳体1b的后端,且两个第五转动件3b分设于第六转动件4b的两侧。
[0113] 可选地,参见图2,第二玩具2000还包括与第二壳体1b转动相连的第二前轮72b,以及与第五转动件3b转动相连的第二后轮71b,以保证第二玩具2000与第一玩具1000分离后能够顺畅地继续向前运动。
[0114] 参见图12,第二壳体1b具体包括底板12b和上盖11b。两个第四转动件2b均枢接于底板12b上,并与上盖11b通过扭簧相连,可在底板12b上相对于底板12b转动。第四转动件 2b上还设有朝向后端的扣接部21b。
[0115] 第五转动件3b的上部与上盖11b枢接,并连接有扭簧。第五转动件3b可选择性地包括中空的主体部31b和上述第三触发结构32b。第三触发结构32b可移动地设于主体部31b内,并从主体部31b的后端伸出。第三触发结构32b上位于主体部31b内部的部分设有滑槽(图中未示出),主体部31b内设有与滑槽配合的限定柱(图中未示出),限定柱对第三触发结构 32b进行导向和限位。主体部31b的前侧靠近第四转动件2b的部分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第四转动件2b上的扣接部21b在扭簧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通孔伸入主体部31b内,并与第三触发结构32b的前端抵接。第四转动件2b与限位部共同作用,将第三触发结构32b锁定于主体部31b内。同时,第四转动件2b上的扣接部21b还与主体部 31b的侧板311b内壁抵接,从而将第五转动件3b锁定,此时连接于第五转动件3b和第二壳体1b之间的扭簧处于蓄能状态。侧板311b的后端向下突出,形成上述第一插接部3111b(参见图10)。
[0116] 第六转动件4b的左右两侧设有卡接部。第五转动件3b的主体部31b上靠近第六转动件 4b的一侧设有与卡接位相配合的卡接位(图中未示出),以对第六转动件4b进行锁定,且此时连接于第六转动件4b和第二壳体1b之间的扭簧处于蓄能状态。
[0117] 当第一玩具1000追上并撞击从第二玩具2000后端伸出的第三触发结构32b时,第三触发结构32b受到向前的撞击力并相对于主体部31b向前运动。第三触发结构32b顶动第四转动件2b上的扣接部21b,使得第四转动件2b在底板12b上向外转动,并与主体部31b分离,以对第五转动件3b解锁。第五转动件3b被解锁,两个第五转动件3b在扭簧的作用下均相对于第二壳体1b向外转动,同时第五转动件3b上的卡接部与第六转动件4b上的卡接位分离,从而对第六转动件4b解锁。第六转动件4b被解锁后,第六转动件4b在扭簧的作用下,相对于上盖11b向上转动。至此,第二玩具2000完成第一次变形。
[0118] 第三触发结构32b被触发后,首先解锁两个第五转动件3b,第五转动件3b转动一定距离后对再第六转动件4b解锁,整体动作流畅且有层次,玩法新颖,趣味性强。
[0119]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四转动件2b与第五转动件3b的主体部31b和第三触发结构32b分离后,其便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
[0120] 第二玩具2000完成第一次变形,位于第二壳体1b后端的第五转动件3b和第六转动件 4b,分别向第二壳体1b的上方和两侧转动后,使得第二壳体1b的后端转变为第二玩具2000 的后端(参见图6)。上述第二磁吸结构200正是放置于第二壳体1b的后端(参见13),且上述第四触发结构5b从第二壳体1b的后端伸出。第一玩具1000在回力牙箱60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追赶并第二玩具2000。当两者距离达到一定时,第一玩具1000前端的第一磁吸结构
100与第二玩具2000后端的第二磁吸结构200相互磁吸,第一玩具1000与第二玩具2000 合体。与此同时,第四触发结构5b与第二触发结构7a相碰撞并触发彼此,第一玩具1000 和第二玩具2000均发生第二次变形且均转变为第二形态,由此得到第二形态(兽形态)下的变形玩具3000。此时,第一玩具1000构成兽的兽身、四肢和兽尾,第二玩具2000则构成兽的兽头。
[0121] 具体地,参见图13,上述第四触发结构5b可移动地设于第二玩具2000的第二壳体1b 内。第四触发结构5b为长条板状。第四触发结构5b位于底板12b上,其一端通过第二弹性元件20与上盖11b的前侧内壁抵接,另一端从底板12b的后端伸出。第二弹性元件20优选为弹簧。第二弹性元件20主要用于第四触发结构5b的复位。第二磁吸结构200也位于第二壳体
1b的后端,并间隔设置于第四触发结构5b的上方。具体地,底板12b的后端向上延伸有支撑部,上盖11b内设有与支撑部(图中未示出)正对的凹部。第二磁吸结构200放置于支撑部上,并插入凹部内,以对第二磁吸结构200定位。
[0122] 进一步地,参见图13,上述第二触发变形组件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突出部6b。上述第四触发结构5b上开设有卡槽51b,突出部6b设于卡槽51b内。当第四触发结构5b被触发,并相对于第二壳体1b向前运动时,突出部6b也随第四触发结构5b向前运动,突出部6b的前端伸出第二壳体1b,其结构类似于牙状,可作为兽牙。至此,第二玩具2000完成第二次变形,完全转变为第二形态。
[0123] 另外,参见图14,在第一玩具1000中,上述第二触发结构7a设于第一壳体1a的底部中间位置,并可在第一壳体1a内移动。具体地,第二触发结构7a也为长条板状,其前端伸出第一壳体1a,后端通过第三弹性元件30与第一壳体1a的内壁相连。第三弹性元件30优选为弹簧。第三弹性元件30主要用于第二触发结构7a的复位。第一磁吸结构100放置于第二触发结构7a的前端,且第一壳体1a上对应设置有凹部19a(参见图15),第一磁吸结构 100插入凹部19a内,以将其限定于第一壳体1a内。
[0124] 参见图14,第一玩具10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第一锁定部位于第二触发结构7a的前部,第二锁定部设于第二触发结构7a的后部。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均包括两个左右设置的插板8a。
[0125] 参见图15和图16,第一壳体1a的两个侧面上与插板8a正对的位置,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三通孔13a和第四通孔14a。插板8a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结构7a相连,另一端由第三通孔13a或第四通孔14a伸出第一壳体1a并形成第二插接部。相应地,参见图17,第二转动件4a和第三转动件5a上靠近第一壳体1a的一侧均设有能与第二插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插接位45a。第二插接位45a优选为凹槽结构。第二插接部插入第二插接位45a内,以对第二转动件4a或第三转动件5a锁定。具体为,第一锁定部的两个插板8a伸出第三通孔13a并分别对两个第二转动件4a进行锁定,第二锁定部的两个插板8a伸出第四通孔14a并分别对两个第三转动件5a进行锁定。
[0126] 再次参见图14,第二触发结构7a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导向柱71a。插板8a与第二触发结构7a相连的一端设有导向孔,插板8a通过其上的导向孔移动套设在第二触发结构7a的导向柱71a上,以实现插板8a与第二触发结构7a的连接。导向孔为异形,第二触发结构7a 相对于第一壳体1a向内移动(即向后移动)时,会带动左右两个插板8a向中心相向移动。第一锁定部的插板8a与第二转动件4a分离,解锁第二转动件4a。随后,第二锁定部的插板 8a与第三转动件5a分离,解锁第三转动件5a。第一壳体1a内还可选择性地设有罩设在插板 8a外的限定框18a(参见图15),以对插板8a的运动进行导向。
[0127] 第一锁定部的两个插板8a之间、第二锁定部的两个插板8a之间,均连接有第四弹性元件40,保证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准确复位(参见图14)。第四弹性元件40优选为弹簧。
[0128] 可选地,参见图15和图6,第一壳体1a的两个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5a,以对第二转动件4a的运动进行导向。第一导向槽15a呈圆弧状,且其后端高于前端。参见图17和图18,第二转动件4a靠近第一壳体1a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动端41a。
[0129] 参见图14,第一滑动端41a插入第一导向槽15a,并固定连接有止挡部42a,以防止第一滑动端41a从第一壳体1a脱落。止挡部42a与第一壳体1a之间设有第五弹性元件50。第五弹性元件50优选为弹簧。第五弹性元件50的一端与止挡部42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a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转动件4a被第一锁定部锁定时,第二转动件4a的第一滑动端 41a位于第一导向槽15a的最后端,且第五弹性元件50处于受拉状态。
[0130] 第二触发结构7a被触发,并相对于第一壳体1a向内移动(即向后移动)时,第一锁定部对第二转动件4a解锁。第二转动件4a被解锁后,第五弹性元件50带动第二转动件4a沿第一导向滑槽滑动,同时保证第二转动件4a与第一壳体1a贴合,直至第二转动件4a滑动至第一导向槽15a的最前端。第二转动件4a变形为兽的前腿(参见图4和图19),并在第五弹性元件50的作用下对第一壳体1a(即兽身)进行支撑。
[0131] 可选地,参见图15和图16,第一壳体1a的两个侧面还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6a,以对第三转动件5a的运动进行导向。第二导向槽16a也为圆弧状,其后端低于前端,且圆心与传动轴93a的轴线重合。
[0132] 参见图17和图18,第三转动件5a靠近第一壳体1a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动端51a。第二滑动端51a插入第二导向槽16a内。基于上述对图9的描述可知,第三转动件5a和第一壳体 1a之间通过传动轴93a和第一后轮91a实现相连,且第三转动件5a和第一壳体1a之间还连接有扭簧。上述第二锁定部对第三转动件5a锁定时,连接于第三转动件5a和第一壳体1a 之间的扭簧处于蓄力状态,第二滑动端51a位于第二导向槽16a的后端。上述第二锁定部的插板
8a与第三转动件5a分离后,第三转动件5a被解锁后,其在扭簧的作用下,沿第二导向槽16a滑动(即以传动轴93a为转轴旋转),直至滑动至第二导向槽16a的最前端(参见图4 和图
19)。第三转动件5a变形为兽的后腿,并在扭簧的作用下对第一壳体1a(即兽身)进行支撑。
至此,第一玩具1000完成第二次变形,并转变为第二形态。
[0133] 第二触发结构7a被触发并向后运动时,首先驱动第一锁定部运动并解锁第二转动件4a,之后驱动第二锁定部运动并解锁第三转动件5a,整体动作流畅且有层次,玩法新颖,趣味性强。
[0134] 可选地,参见图17和图20,在第一玩具1000完成第二次变形后,为防止第三转动件 5a绕其底端向前转动、使第三转动件5a对第一壳体1a进行有效支撑、第一玩具1000稳定保持第二形态,第一玩具100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定形件6a。定形件6a位于第三转动件5a 内,并与第一玩具1000贴合。
[0135] 具体地,参见图17,定形件6a上开设有两个连接通孔,相应地,第三转动件5a的内侧设有两个连接柱。连接柱插入连接通孔内并通过螺丝锁紧,以实现定形件6a与第三转动件 5a的固定连接。定形件6a能随第三转动件5a一起在第一壳体1a的侧面上相对于第一壳体 1a转动。定形件6a上还开设有圆弧状的第三导向槽61a。第三导向槽61a的圆心与第二导向槽16a的圆心重合。
[0136] 进一步地,参见图16,第一壳体1a的外侧固设有滑动连接件17a,且滑动连接件17a 位于第二导向槽16a的前下方。滑动连接件17a的最外端穿过定形件6a的第三导向槽61a,以对定形件6a的运动进行导向。
[0137] 滑动连接件17a的最外端优选为椭圆形,且其前后方向(即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上下方向(即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小。第三导向槽61a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滑动连接件17a最外端上下方向(即厚度方向)的尺寸,且小于滑动连接件17a最外端前后方向(即长度方向) 的尺寸。安装滑动连接件17a时,先将第三导向槽61a的径向与滑动连接件17a的上下方向平行对准,使第三导向槽61a穿过滑动连接件17a的最外端并套设在滑动连接件17a上。之后旋转定形件6a,使第三导向槽61a的径向与滑动连接件17a的前后方向平行,便可实现定形件6a与第一壳体1a的转动连接。
[0138] 当第三转动件5a被解锁,第三转动件5a沿第二导向槽16a滑动时,定形件6a也随第三转动件5a一并运动。第三转动件5a上的第二滑动端51a运动至第二导向滑槽的前端时,定形件6a的第三导向槽61a的后端正好与滑动连接件17a卡接,定形件6a正好搭放在滑动连接件17a(参见图20),第一壳体1a通过滑动连接件17a对定形件6a和第三转动件5a进一步支撑,保证定形件6a和第三转动件5a的稳定性,防止第三转动件5a绕其底端向前转动,使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保持稳定的第二形态。
[0139]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玩具3000中,第一形态的第一玩具1000和第一形态的第二玩具 2000首先通过第一插接位121a和第一插接部3111b的配合形成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3000。
[0140] 将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3000向后拉动,第一后轮91a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并通过传动轴93a对回力牙箱60蓄能。松开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3000后,回力牙箱60驱动传动轴93a和第一后轮91a逆时针旋转,第一形态的变形玩具3000向前运动。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第一玩具1000内的主动齿轮95a随传动轴93a逆时针旋转,中间齿轮96a在主动齿轮95a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由于棘轮97a的设置,使得从动齿轮98a和棘轮97a一并随从动齿轮98a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的从动齿轮98a与第一触发结构2a啮合,并带动第一触发结构2a背离第一转动件3a移动,第一触发结构2a与第一转动件3a分离,以解锁第一转动件3a。第一转动件3a被解锁后,其在扭簧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壳体1a向上转动,第一玩具
1000发生第一次变形。
[0141] 第一转动件3a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中向前顶推第二玩具2000,同时第一插接部3111b与第一插接位121a分离,第二玩具2000与第一玩具1000分离。
[0142] 分离后的第二玩具2000,在第一转动件3a的推力和自身惯性下,继续向前运动。由于回力牙箱60的作用,第一玩具1000的速度较快,第一玩具1000会追上并撞击第二玩具2000 的后端,使从第二玩具2000后端伸出的第三触发结构32b被触发。第三触发结构32b被触发后,其相对于第二壳体1b向前运动,并顶动第四转动件2b上的扣接部21b,使第四转动件2b向外旋转,并解锁第五转动件3b。两个第五转动件3b被解锁后,在扭簧的作用下,分别向第二玩具2000的两侧转动,同时解锁第六转动件4b。第六转动件4b被解锁后,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第二玩具2000的上方转动。至此,第二玩具2000完成第一次变形。
[0143] 第二玩具2000完成第一次变形后,第二壳体1b的后端成为第二玩具2000的后端。此时,从第二壳体1b后端伸出的第四触发结构5b,暴露于第二玩具2000的后端(相应地,第一磁吸结构100设于第一玩具1000的前端);安装于第二壳体1b后端的第二磁吸结构200,也位于第二玩具2000的后端(相应地,第二触发结构7a从第一玩具1000的前端伸出)。第一玩具1000在回力牙箱60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追赶并撞击第二玩具2000。当两者的距离在第一磁吸结构100和第二磁吸结构200的磁吸作用范围内时,第一磁吸结构100和第二磁吸结构
200相吸,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合体。合体的同时,第二触发结构7a与第四触发结构5b彼此撞击并触发彼此,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均发生第二次变形,并均转变为第二形态。由此,得到第二形态下的变形玩具3000。
[0144] 对于第二玩具2000的第二次变形,当第四触发结构5b被触发后,第四触发结构5b及其上的突出部6b一并相对于第二壳体1b向前运动,突出部6b进一步从第二壳体1b伸出,形成兽牙。
[0145] 对于第一玩具1000的第二次变形,当第二触发结构7a被触发后,第二触发结构7a相对于第一壳体1a向后运动。在第一触发结构2a的带动下,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上的插板 8a,向中心运动,并分别对第二转动件4a和第三转动件5a解锁。第二转动件4a被解锁后,其在第五弹性元件50的带动下,由第一导向槽15a滑动的后上端滑动至第一导向槽15a的前下端,并始终与第一壳体1a贴合,以形成兽的两个前腿。第三转动件5a被解锁后,其在扭簧的带动下,由第二导向槽16a的后下端滑动至第二导向槽16a的前上端,形成兽的两个后腿。
[0146] 在第三转动件5a运动的过程中,与第三转动件5a固定相连的定形件6a,也第三转动件 5a一并运动。定形件6a上设有第三导向槽61a,相应地,第一壳体1a的外侧下部设有与第三导向槽61a配合的滑动连接件17a。定形件6a和第三转动件5a运动完成后,定形件6a正好通过第三导向槽61a的后端正好搭放于滑动连接件17a上,第一壳体1a通过滑动连接件 17a对定形件6a和第三转动件5a进一步支撑,提高变形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147] 本实施例中,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可先合二为一,再一分为二,最后再合二为一,同时在分合的过程中不断变形,使得前后两次合体的形态不同。整体结构简单、动作流畅且有层次,变形后的结构稳定,趣味性强。
[0148] 需要说明的是,得到第二形态的新型玩具后,可分别向相反方向拉拽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使第一磁吸结构100和第二磁吸结构200分离,且两者距离大于能相互磁吸的范围,从而实现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的分离。分离瞬间,第一玩具1000上的第二触发结构7a和第二玩具2000上的第四触发结构5b相互分离。第二触发结构7a在第三弹性元件30的作用下复位,第四触发结构5b及突出部6b在第二弹性元件20的作用下复位。
[0149] 第二触发结构7a复位时,会带动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上的插板8a向两侧运动,并在第四弹性元件40的作用下准确复位。之后,手动将第一玩具1000上的第二转动件4a向后转动,并与第一锁定部的插板8a卡接,第二转动件4a完成复位。再将第三转动件5a向后转动,使其上的第二滑动端51a滑动至第二导向槽16a的后下端,并与第二锁定部的插板8a 卡接,第三转动件5a完成复位。再将第一转动件3a向下转动,使其上的限位缺口31a与第一触发结构2a配合,第一转动件3a完成复位。至此,第二玩具2000回复至第一形态。
[0150] 手动将第二玩具2000上的两个第五转动件3b向内转动,第五转动件3b带动已复位的第四转动件2b向内转动,直至第四转动件2b的扣接部21b扣接部21b扣接到第五转动件3b 的第二通孔,第五转动件3b完成复位。在向内扳动第五转动件3b的同时,向下压扣两个第六转动件4b,使第五转动件3b上的卡接部与第六转动件4b上的卡接位配合,第六转动件 4b复位。至此,第二玩具2000回复至第一形态。
[0151] 还需说明的是,可将连接于第三转动件5a和第一壳体1a之间的扭簧的扭力调小,使第三转动件5a相对于第一壳体1a的转动角度变小(即在第三转动件5a变形完成后,第二滑动端51a未运动至第二导向槽16a的前端)。第三转动件5a无法呈竖直状态(即兽的两个后腿无法站立起来),从而无法对该变形玩具30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再加上该变形玩具3000 的重心比较靠后,使得该变形玩具3000的后端向下运动(同时,变形玩具3000的前端被向上抬起),并带动第三转动件5a,直至第三转动件5a呈水平状态,以对整个变形玩具3000 进行支撑,呈现如图21所示的状态。
[0152]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在第一玩具1000内设置第二触发结构7a,即第二转动件 4a和第三转动件5a不发生变形,第一玩具1000只发生第一次变形,而不发生第二次变形;或者,还可不在第二玩具2000内设置第四触发结构5b,即突出部6b不发生变形,第二玩具 2000只发生第一次变形,而不发生第二次变形。第一次变形后的第一玩具1000和第一次变形后的第二玩具2000之间、或第一次变形后的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次变形后的第二玩具 2000之间、或第二次变形后的第一玩具1000和第一次变形后的第二玩具2000之间,通过第一磁吸结构100和第二磁吸结构200,实现合体,从而得到另一种形态的变形玩具3000,只要能够使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先合二为一,再一分为二,并最终再次合二为一即可。
[0153]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在第二玩具2000内设置第三触发结构32b(且此时也可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第四触发结构5b),并将第二磁吸结构200设于第二玩具2000的后端,并且此时第一玩具1000内也可选择设置或不设置第二触发结构7a。此时,通过调整连接于第一转动件 3a和第一壳体1a之间的扭簧的扭力,来调节第一转动件3a向上转动时其对第二玩具2000 的推力,从而调整第二玩具2000从第一玩具1000上被推下来的距离,使该距离在第一磁性结构和第二磁性结构的磁吸范围内(此时也无需回力牙箱60对第一玩具1000施加驱动力),分离的两者可通过磁吸力再次合体,这样保证了第一玩具1000和第二玩具2000能够先合二为一,再一分为二,并最终再次合二为一。
[0154]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将第一转动件3a和第一壳体1a之间只通过销轴枢接,且两者之间不设置扭簧,同时将第一触发结构2a设于从动齿轮98a的上方,且第一触发结构 2a只与第一转动件3a抵接。如此,当从动齿轮98a顺时针转动并与第一触发结构2a啮合时,便会带动第一触发结构2a向后运动,第一触发结构2a进一步带动第一转动件3a相对于第一壳体1a转动,从而将第二玩具2000推离第一玩具1000。
[0155]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