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凝结 /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阅读:1061发布:2020-08-14

IPRDB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加热装置、第一液化装置、第二液化装置、过滤装置、第三液化装置及收料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定位块、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三支架,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体、进气管、第一散热框、第一加热棒、分隔板、第一横杆、封闭板、第二框体、第一档杆及第一弹簧,第一液化装置包括第三框体、封闭环、冷却箱、冷却管、第四支撑杆、第三横杆、顶靠块、定位架、移动块及的第一管道,第二液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第四框体、液化杆。本发明能够将空气中的水分有效的液化成液态水,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获取液态淡水的途径。,下面是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第一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液化装置下方的第二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第三液化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三液化装置下方的收料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内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上方的分隔板、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上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一档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档杆左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液化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部的封闭环、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外侧的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右侧的定位架、位于所述定位架内部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四框体、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内部的液化杆、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侧的第二档杆、位于所述第二档杆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档杆左侧的第一推动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五框体、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液化装置包括第六框体、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内的导热板、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六框体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二水泵、位于所述第六框体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五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内的滚球,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左侧的第一方块、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右侧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方的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的出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的旋转框及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二方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呈竖直状,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散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框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分隔板呈水平状,所述分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部的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散热框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板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封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封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第三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内的第三加热棒,所述第三散热框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档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一档杆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档杆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档杆上设有第一密封块及位于上端的按压块。所述第一密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接触,所述按压块呈长方体,所述按压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档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档杆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档杆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体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内部的三角块,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封闭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封闭环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框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箱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冷却箱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管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箱内,所述冷却管内通有水,所述第四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框体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顶靠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顶靠块的右侧设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呈L型,所述握持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靠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定位架呈L型,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定位架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握持杆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呈长方体,所述移动块竖直放置,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架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顶靠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移动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呈封闭状,所述第一管道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体上设有位于内部的倒流块、位于左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表面的第二凸块,所述倒流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倒流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倒流块的侧面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凸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凸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杆呈弯曲状,所述液化杆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档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档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档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密封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档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档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四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档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架上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档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L型,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档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框体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凸块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五框体的左表面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堵塞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上方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一堵塞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堵塞块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五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磁铁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上设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六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上设有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左侧的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水平装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第七支架,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以第六框体横截面呈空心的直角梯形,所述第六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六框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六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位于左表面的第三圆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四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及第四圆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呈倾斜状,所述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管道呈Z字形,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滚球呈球状,所述滚球收容于所述第五管道内,所述滚球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料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方块呈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方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七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集料斗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呈空心的圆锥体,所述第五管道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料斗的正上方,所述集料斗的下端设有透孔,所述透孔与所述集料斗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对准所述透孔且与所述集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上表面与所述出水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框呈L型,所述旋转框的一端呈竖直状,所述旋转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密封环顶靠在所述旋转框上,所述旋转框的右端位于所述收料箱的上方,所述第二方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方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块与所述第一方块轴转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制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淡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一些海岛、高山、边防哨所灯地区的淡水供应紧张问题十分突出,解决上述地区淡水供应问题的传统方式包括异地淡水运输、海水淡化、开采地下水等,然而上述方式均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进而无法有效的推广应用。由于大气中富含淡水,并且不受地域限制,尤其是在海岛、沿海、高山地区,空气湿度较大,从空气中获取液态淡水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现有的空气取水装置在缺乏淡水的特殊区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然而现阶段空气取水装置仍存在取水效率低的问题,并且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
[0005]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所述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第一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液化装置下方的第二液化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第三液化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三液化装置下方的收料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一定位块、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内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上方的分隔板、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上方的第二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一档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档杆左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液化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部的封闭环、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外侧的冷却箱、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管、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横杆、位于所述第三横杆上方的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右侧的定位架、位于所述定位架内部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右侧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液化装置包括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四框体、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内部的液化杆、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侧的第二档杆、位于所述第二档杆上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档杆左侧的第一推动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五框体、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右侧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三液化装置包括第六框体、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内的导热板、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第六框体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二水泵、位于所述第六框体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框体左侧的第五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内的滚球,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左侧的第一方块、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右侧的第七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方块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方的集料斗、位于所述集料斗下方的出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下方的旋转框及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二方块。
[0007]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
[0008]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呈竖直状,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散热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框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分隔板呈水平状,所述分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内部的第二加热棒,所述第二散热框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板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封闭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封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框体内设有第三散热框及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内的第三加热棒,所述第三散热框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档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一档杆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档杆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档杆上设有第一密封块及位于上端的按压块。所述第一密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接触,所述按压块呈长方体,所述按压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档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档杆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档杆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 所述第三框体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内部的三角块,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三角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封闭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封闭环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框体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箱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冷却箱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管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箱内,所述冷却管内通有水,所述第四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框体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顶靠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顶靠块的右侧设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呈L型,所述握持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靠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定位架呈L型,所述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定位架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握持杆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呈长方体,所述移动块竖直放置,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架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顶靠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移动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呈封闭状,所述第一管道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相通。
[0010] 所述第二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框体上设有位于内部的倒流块、位于左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所述第四框体左表面的第二凸块,所述倒流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倒流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倒流块的侧面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凸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凸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杆呈弯曲状,所述液化杆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档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档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档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密封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档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档杆的左表面与所述第四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档杆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架上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档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L型,所述第一推动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档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1] 所述第五框体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凸块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五框体的左表面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堵塞块及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上方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一堵塞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堵塞块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堵塞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五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磁铁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上设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六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上设有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左侧的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水平装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第七支架,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体固定连接。
[0012] 所以第六框体横截面呈空心的直角梯形,所述第六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六框体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六框体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圆孔、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位于左表面的第三圆孔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四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及第四圆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呈倾斜状,所述导热板的侧面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管道呈Z字形,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五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且与所述第六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滚球呈球状,所述滚球收容于所述第五管道内,所述滚球上设有若干刷毛,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管道固定连接。
[0013] 所述收料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料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方块呈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方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七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集料斗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呈空心的圆锥体,所述第五管道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料斗的正上方,所述集料斗的下端设有透孔,所述透孔与所述集料斗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对准所述透孔且与所述集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上表面与所述出水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框呈L型,所述旋转框的一端呈竖直状,所述旋转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密封环顶靠在所述旋转框上,所述旋转框的右端位于所述收料箱的上方,所述第二方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方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块与所述第一方块轴转连接。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空气中的水分有效的液化成液态水,为解决现有的水资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获取液态淡水的途径,并且液化效率高,可以大大提高获取液态淡水的能力,并且可以对获取的液态淡水进行过滤净化,净化效果好,防止其中参杂一些杂质,提高水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利用液化后的液态淡水对即将进行液化的水蒸气进行液化,减少外来冷却设备的使用,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液化的效率,还可以节约掉冷却设备的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本发明经过多重工序,使得制取液态淡水更加的全面,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0018]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加热装置2、位于所述加热装置2右侧的第一液化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液化装置3下方的第二液化装置4、位于所述第二液化装置4左侧的过滤装置5、位于所述过滤装置5左侧的第三液化装置6及位于所述第三液化装置6下方的收料装置7。
[0019]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右侧的第一斜杆12、位于所述第一斜杆12上方的第二斜杆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左侧的第一支架1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方的第二支架1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左侧的第一定位块16、位于左侧的第二支撑杆17、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7左侧的第三支撑杆18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18左侧的第三支架19。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11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1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13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1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4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4的另一端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15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15的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15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16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一定位块16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16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7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17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18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18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
18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19呈侧放的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
19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18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19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19上设有第一固定块191,所述第一固定块19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19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架19固定连接。
[0020]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下方的进气管2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的第一散热框23、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23内的第一加热棒24、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23上方的分隔板25、位于所述分隔板25上方的第一横杆26、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6上方的封闭板27、位于所述封闭板27上方的第二框体28、位于所述第一框体
21右侧的第一档杆29及位于所述第一档杆29左侧的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框体21呈空心状,所述第一框体21上设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通孔211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22呈竖直状,所述进气管22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2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22上设有第一阀门221,所述第一阀门221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22中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一散热框2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框23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2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框2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加热棒2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加热棒24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23内。所述分隔板25呈水平状,所述分隔板
25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25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251,所述第二通孔25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横杆26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2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6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散热框261及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框261内部的第二加热棒262,所述第二散热框261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散热框26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横杆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6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框26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对从所述分隔板25下方上来的气体继续进行加热,使得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蒸发。所述封闭板27呈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所述封闭板2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27上设有第一密封环271,所述第一密封环271呈环状,所述第一密封环271与所述封闭板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28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框体28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2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28采用隔热材料制成,从而使得第二框体28内的热量不会散发出去,所述封闭板27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框体28内设有第三散热框281及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281内的第三加热棒282,所述第三散热框281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散热框28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2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框28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加热棒282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框281内部。所述第一档杆29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第一档杆29的下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档杆29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档杆29上设有第一密封块291及位于上端的按压块292。所述第一密封块29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密封块29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2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块29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右表面接触,所述按压块292呈长方体,所述按压块29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档杆29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29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档杆29穿过所述第一密封环271,所述第一密封环271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档杆29的侧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档杆29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0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块29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上设有位于下方的第二横杆201,所述第二横杆201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20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框体28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01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一档杆29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液化装置3包括第三框体31、位于所述第三框体31内部的封闭环32、位于所述第三框体31外侧的冷却箱33、位于所述冷却箱33内的冷却管34、位于所述第三框体31上方的第四支撑杆35、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35上方的第三横杆36、位于所述第三横杆36上方的顶靠块37、位于所述顶靠块37右侧的定位架38、位于所述定位架38内部的移动块39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31右侧的第一管道30。所述第三框体31与所述第二框体21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第三框体31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三通孔311及位于内部的三角块312,所述第三通孔3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三通孔311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三角块31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三角块3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312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312的上表面呈倾斜状,从而使得液化后的水可以集中在右侧。所述封闭环32呈半圆环状,所述封闭环
32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内表面形成封闭的空间,从而可以在封闭环32内放置水,所述封闭环3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框体3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封闭环32内可以放置水,也可以不放置水,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当其中放置水时,会使得冷却效果更好。所述冷却箱
3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冷却箱33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33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冷却管34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冷却箱33内,所述冷却管34内通有水,从而可以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所述第四支撑杆35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撑杆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35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杆3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36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36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框体31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37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顶靠块3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3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顶靠块37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顶靠块37的右侧设有握持杆371,所述握持杆371呈L型,所述握持杆371的一端与所述顶靠块37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371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定位架38呈L型,所述定位架38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38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定位架38上设有第一凸块381,所述第一凸块38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凸块381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架3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块381的上表面与所述握持杆37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
39呈长方体,所述移动块39竖直放置,所述移动块39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架3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9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横杆3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9上设有第二弹簧391,所述第二弹簧391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391的左端与所述顶靠块37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91的右端与所述移动块39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
30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30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311且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30的内部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30的右端呈封闭状,所述第一管道30的下表面设有第四通孔301,所述第四通孔30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301与所述第一管道30的内部相通。
[0022]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二液化装置4包括第二管道41、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1下方的第四框体42、位于所述第四框体42内部的液化杆43、位于所述第四框体42左侧的第二档杆44、位于所述第二档杆44上方的第四支架45、位于所述第二档杆44左侧的第一推动杆46。所述第二管道41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4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301且与所述第一管道30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管道30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框体
4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道41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41的内部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框体42上设有位于内部的拖杆倒流块421、位于左表面的第五通孔422及位于所述第四框体41左表面的第二凸块423。所述倒流块42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倒流块421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倒流块421的侧面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通孔42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422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凸块42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凸块42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化杆43呈弯曲状,所述液化杆43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液化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档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档杆4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档杆44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块441,所述第二密封块44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密封块44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档杆4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5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4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5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档杆
4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四支架4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档杆44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4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5上设有第三弹簧451,所述第三弹簧451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451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5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档杆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46呈L型,所述第一推动块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档杆4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46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斜杆13的上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3]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第五框体51、位于所述第五框体51左侧的第五支架52、位于所述第五框体51内的第一过滤网5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3上方的第一竖杆54、位于所述第一竖杆54右侧的第六支架55、位于所述第六支架55下方的气缸56、位于所述气缸56下方的第一支撑板57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7下方的第四弹簧58。所述第五框体51的右端顶靠在所述第二凸块423的左表面上,使得从所述第五通孔422流出的液态水可以进入到第五框体51内,所述第五框体51的左表面设有第六通孔511,所述第六通孔5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六通孔511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支架52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5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52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设有第一磁铁521,所述第一磁铁5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磁铁421与所述第五支架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53呈树枝状,所述第一过滤网5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53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堵塞块531及位于所述第一堵塞块531上方的第五弹簧532,所述第一堵塞块53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堵塞块531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堵塞块53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5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五弹簧532呈水平状,所述第五弹簧532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5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5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4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5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4的左表面上设有第二磁铁541,所述第二磁铁54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磁铁54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竖杆5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铁541与所述第一磁铁521可以相互吸引。所述第六支架55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55的一段与所述第三框体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5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55上设有第六弹簧551,所述第六弹簧551呈水平状,所述第六弹簧55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弹簧551的右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6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六支架5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6上设有位于右侧的第一连接杆561及位于左侧的第二推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56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56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561的左端与所述气缸5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61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水平装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56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7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板57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57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57的下方设有第七支架,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8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弹簧58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5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8的右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
14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框体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框体51固定连接。
[0024]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液化装置6包括第六框体61、位于所述第六框体61内的导热板62、位于所述第六框体61右侧的第三管道63、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63上的第一水泵64、设置于所述第六框体61上的第一固定杆65、位于所述第六框体61左侧的第四管道66、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66上的第二水泵67、位于所述第六框体61上方的第一固定架68、位于所述第六框体61左侧的第五管道69及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69内的滚球60。所以第六框体61横截面呈空心的直角梯形,所述第六框体61竖直放置,所述第六框体6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六框体6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圆孔611、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612、位于左表面的第三圆孔613及位于下表面的第四圆孔614,所述第一圆孔611、第二圆孔612、第三圆孔613及第四圆孔614呈圆柱体状且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支架19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62呈倾斜状,所述导热板62的侧面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第六框体61内部的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导热板6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三管道63呈Z字形,所述第三管道63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511且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63的内部与所述第五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63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612且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63的内部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水泵64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63上,用于将第五框体51内的液态水及水蒸气吸入到第三管道63内。所述第一固定杆6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6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65的左端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63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杆65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三管道63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四管道66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611且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66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614且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66的内部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水泵67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66上,用于将导热板62上方的液态水吸入到导热板62的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架68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68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6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69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三圆孔613且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五管道69的内部与所述第六框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固定块191与所述第五管道69固定连接。所述滚球60呈球状,所述滚球60收容于所述第五管道69内,所述滚球60上设有若干刷毛601,从而可以对进入到第五管道69内的液态水进行过滤。所述第二支撑杆17的上端与所述第五管道69固定连接。
[0025]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收料装置7包括收料箱71、位于所述收料箱71左侧的第一方块72、位于所述第一方块72右侧的第七弹簧73、位于所述第一方块72左侧的第二固定架7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架74上方的集料斗75、位于所述集料斗75下方的出水管76、位于所述出水管76下方的旋转框77及位于所述旋转框77下方的第二方块78。所述收料箱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料箱7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方块72呈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方块7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73呈竖直状,所述第七弹簧7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弹簧73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框7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4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74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4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集料斗75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斗75呈空心的圆锥体,所述第五管道69的出水端位于所述集料斗75的正上方,所述集料斗75的下端设有透孔751,所述透孔751与所述集料斗75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76呈竖直状,所述出水管76的上端对准所述透孔751且与所述集料斗75的下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水管76的内部与所述集料斗75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76的下端设有第二密封环761,所述第二密封环761呈环状,所述第二密封环761的上表面与所述出水管7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框77呈L型,所述旋转框77的一端呈竖直状,所述旋转框77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密封环761顶靠在所述旋转框77上,从而可以暂时起到密封的作用,所述旋转框77的右端位于所述收料箱71的上方,所述第二方块78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方块78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框7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块78与所述第一方块72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方块78与所述第一方块72可以相对旋转。
[0026]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使用时,首先将进气管22接湿度比较大的出气口,使得湿度比较大的空气进入到第一框体21内,当然也可以将平时的大气吸入到第一框体21内,只是湿度越到,取水效果越好。然后启动第一加热棒24、第二加热棒262及第三加热棒282,使得第一框体21内的气体开始升温,刚进入到第一框体21内的气体首先经过第一加热棒24的加热,热量经过第一散热框23散发出去,可以对气体进行预热,然后气体经过第二通孔251进入到分隔板25的上方,然后经过第二加热棒262及第三加热棒282的加热,使得温度进一步的上升,第三加热棒282的设置,不仅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还可以防止气体在封闭板27的内表面上液化,防止液化后的水滴一直留在第一框体21内而无法有效的排出去,影响取水的效果。当第一框体21内的气体的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时,向上移动按压块292,使得第一档杆29向上移动,使得气体从第一框体21的上方进入到第三框体31内,此时向左移动握持杆371,使得顶靠块37向左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39向左移动,直至推动块37的上表面顶靠在按压块292上,由于推动块37的上表面为倾斜状,从而可以将按压块292保持在任何的高度,同时当移动块39移动到左侧时,由于定位架38及第三横杆36的摩擦作用,使得所述移动块39不会轻易的向右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弹簧391对推动块39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第一档杆29一直处于一个高度而不会掉落下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进入到第三框体31内的气体由于温差而初步液化,使得第三框体31内存在少量的液态水,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封闭环32内放置水,由于封闭环3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封闭环32内放置水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使得第三框体31内的液化的水蒸气更多,同时冷却管34内放置有水,可以防止第三框体31内温度过快的上升,使得第三框体31内的气体始终可以进行初步的液化。在所述第三框体31内进行初步液化,不仅可以减轻后面液化的压力,还可以使得第三框体31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并且有利于对水蒸气的进一步液化,液态水的吸热能力较强,使得可以对水蒸气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三角块312的设置,使得第三框体31内的水蒸气和初步液化的液态水进入到第一管道30内,然后进入到第四框体42内,由于第四框体42的温度较低,使得进入到第四框体42内的水蒸气开始进行液化,同时由于液化杆43的设置,使得水蒸气的液化更加的快速,并且由于液化杆43的弯曲设计,使得液化杆43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液化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倒流块421的设置,可以防止水蒸气一直聚集在第四框体42的内表面上,使得水蒸气经过倒流块421后掉落在第四框体4的内表面上,同时由于倒流块421的设置,使得液化后的液态水与水蒸气接触的面积增大,更有利于水蒸气的进一步液化,当水蒸气在第四框体42内液化一段时间后,向上移动第一推动杆46,使得第二档杆44向上移动,使得第三弹簧451被压缩,然后水蒸气及液态水经过第四通孔422进入到第五框体51内,然后松开第一推动杆46,使得第二档杆44恢复到原状。然后启动气缸56,使得第一竖杆54向右移动,进而使得第一过滤网53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对第五框体51内的液态水进行过滤,同时第一堵塞块531不再堵在第六通孔511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53过滤后的液态水进入到第三管道63内,然后启动第一水泵64,使得第三管道63内的水进入到第六框体61内,然后在导热板65上,然后进入到第四管道66内,然后启动第二水泵67,使得第四管道66内的液态水再次进入到第六框体61内,且处于导热板62的下方,由于导热板6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对导热板62上方的液体进行导热,然后导热板62下方的水进入到第五管道69内,然后经过刷毛601的过滤后进入到寂寥斗75内,然后经过透孔751进入到出水管76内,由于第二密封环761的设置,使得水不会排出,当出水管76内的水过多时,所述第七弹簧73被压缩,进而使得旋转框77逆时针旋转,使得出水管76内的水进入到收料箱71内。至此,本发明高效率凝结露式空气取水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