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 / 混凝土 / 浇注混凝土 / 现浇混凝土 / 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

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

阅读:1009发布:2020-06-13

IPRDB可以提供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二、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三、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支撑;四、安装浇筑平台;五、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六、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七、钢模板的拆除。本发明通过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避免钢筋笼与钢模板在施工场地内施工,避免高空作业,同时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定位,通过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顶端套装浇筑平台,便于对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进行解除,方便施工人员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无模板拼缝且不漏浆,现浇混凝土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无施工缝。,下面是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将钢筋笼(21)与钢模板在装配平台上进行装配;

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1)、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次筋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且竖向设置的次筋(2),次筋(2)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所述主筋层包括多个沿次筋(2)长度方向设置且相平行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L形主筋(3),所述加固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主筋(3)外侧且竖向设置的背楞(4),L形钢面板(1)具有两个竖向边缘端,L形钢面板(1)内侧的直角拐角位置处和任一所述竖向边缘端均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L形主筋(3)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对拉角钢(5),对拉角钢(5)上开设有拉紧孔(13),L形主筋(3)包括两个结构尺寸一致且相平行设置的L形横向承压板(11),L形主筋(3)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之间存在间隙(14),L形主筋(3)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通过多个连接板(12)连接,间隙(14)的宽度不小于拉紧孔(13)的内径,背楞(4)的长度与所述主筋层的高度相等,所述钢筋笼(21)为带有保护层(21-1)的立方体型钢筋笼,所述保护层(21-1)为与立方体型钢筋笼配合的刚性矩形环结构,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次筋(2)和L形钢面板(1)上焊接有钢模板顶封板(22),钢模板顶封板(2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利用吊装设备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使第二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配合,第二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配合,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1)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1)围成中空的矩形筒;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接触位置处的外侧通过密封角钢(8)固定连接;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通过多个拉筋(9)固定连接,拉筋(9)的数量与任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对拉角钢(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拉筋(9)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13)、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14)、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14)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13)与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5)固定连接,任一拉筋(9)的另一端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5)固定连接;

所述钢筋笼(21)通过顶托(17)、主筋连接管(18)、主筋连接套筒(19)和主筋固定套筒(20)的配合与所述钢模板固定为一体;

所述顶托(17)包括顶托外环架和与所述顶托外环架等高且设置在所述顶托外环架内的顶托内环架(17-5),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17-5)之间存在顶托间隙(17-7),所述顶托间隙(17-7)的宽度不小于钢筋笼(21)主筋的直径,且顶托间隙(17-7)位于钢筋笼(21)主筋的延长线上,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17-5)之间通过多个顶托连接块(17-

6)固定连接,所述顶托外环架包括顶托底盘(17-1)和顶托顶盘(17-2),顶托底盘(17-1)和顶托顶盘(17-2)之间通过顶托加强筋(17-3)加固,顶托底盘(17-1)上开设有多个顶托安装孔(17-4),顶托安装孔(17-4)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所述钢筋笼中的主筋靠近钢模板顶端的一端通过主筋连接套筒(19)与主筋连接管(18)连接,主筋连接管(18)远离主筋连接套筒(19)的一端穿过顶托(17)的顶托间隙(17-7)和主筋固定垫板(23)与主筋固定套筒(20)连接,直至实现主筋固定套筒(20)通过主筋固定垫板(23)与顶托紧固连接;

步骤二、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预先在筏板基础上预留筏板基础预留口,并在筏板基础预留口上安装钢模板定位架,利用吊具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从水平状态吊装成垂直状态,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朝下,并利用吊具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移动至钢模板定位架上并使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垂直穿过筏板基础的预留口并插入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内,使主筋层远离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配合,主筋层为中空结构;

步骤三、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支撑:预先在钢模板四个侧面的背楞(4)上安装耳板,每个背楞(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位于钢模板顶端一侧的高位耳板(45)和位于钢模板底端一侧的低位耳板(46),预先在筏板基础上安装与高位耳板(45)配合的斜拉杆安装座(47),斜拉杆安装座(47)的数量与高位耳板(45)和低位耳板(46)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当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结束后,通过斜拉杆(48)连接对应的斜拉杆安装座(47)和高位耳板(45),通过斜向支撑(49)连接对应的斜拉杆(48)和低位耳板(46);

高位耳板(45)距离钢模板顶端端部的距离为L,单位为m,L的取值范围为0.5H<L<

0.8H,低位耳板(46)距离钢模板底端端部的距离为D,单位为m,D的取值范围为0.1H<D<

0.3H,其中,H为钢模板的高度;

步骤四、安装浇筑平台:预先在地面预制浇筑平台(50),所述浇筑平台(50)包括浇筑平台外环框(50-1)和设置在浇筑平台外环框(50-1)内侧的浇筑平台内环框(50-2),浇筑平台外环框(50-1)和浇筑平台内环框(50-2)之间通过浇筑平台连接杆(50-3)连接,浇筑平台外环框(50-1)、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和浇筑平台连接杆(50-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浇筑平台内环框(50-2)上焊接有多个均与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垂直的内护柱(52),浇筑平台外环框(50-1)上焊接有多个护栏竖杆安装座(53),护栏竖杆安装座(53)上安装有护栏竖杆(54),多个护栏竖杆(54)的外侧通过多个护栏横杆(55)连接,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内侧壁之间形成与钢模板顶端配合的浇筑平台通孔,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大于次筋层的截面尺寸,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小于主筋层的截面尺寸;

内护柱(52)的高度不大于主筋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与L形钢面板(1)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将浇筑平台(50)整体通过吊具从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套装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上部,浇筑平台(50)的底部与主筋层和加固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抵接,浇筑平台(50)通过锁紧件(51)与主筋层固定连接;

步骤五、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通过剪刀车将施工人员送至浇筑平台(50),施工人员站在浇筑平台(50)上先将主筋固定套筒(20)拆除,取出主筋固定垫板(23),再将顶托(17)与所述钢模板分离并取下,最后将主筋连接管(18)和主筋连接套筒(19)从所述钢筋笼中的主筋靠近钢模板顶端的一端上拆下,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

步骤六、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在钢筋笼内埋设混凝土下料导管,采用汽车吊车与混凝土臂架泵车配合对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四角同时振捣施工,施工人员站在浇筑平台(50)上观察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情况,直至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完成;

步骤七、钢模板的拆除:待现浇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对钢模板进行拆除,先拆除浇筑平台(50)、斜向支撑(49)和斜拉杆(48),再拆除拉筋(9)和密封角钢(8),最后采用吊拆的方法对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进行拆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01、搭建装配平台:根据钢筋笼(21)与钢模板的长度和重力分布情况,在水平地面上放置多个相平行布设的平台支墩(16),平台支墩(16)为长条支墩,平台支墩(16)的长度等于所述钢模板的宽度,多个平台支墩(16)长度方向的垂直平分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平台支墩(16)构成装配平台;

步骤102、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利用吊装设备将第一L形钢支模板吊装至所述装配平台上,使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一个直角钢面板外的所有背楞(4)均接触所述装配平台;

步骤103、吊装钢筋笼:预先将钢筋笼(21)上的保护层(21-1)的四个直角锯除,使保护层(21-1)具有四个倒角板,并对锯除直角拐角的保护层(21-1)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在确定好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位置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钢筋笼(21)吊装至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位置设计需求,利用保护层(21-1)定位钢筋笼(21)在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的位置,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第一L形钢支模板外,第一L形钢支模板远离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顶端;

步骤104、吊装第二L形钢支模板并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固定连接;

步骤105、选择钢筋笼中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将顶托(17)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22)的边缘对齐,筛选出指定主筋;

将顶托底盘(17-1)与钢模板顶封板(22)对齐,从顶托间隙(17-7)中观察未被顶托连接块(17-6)遮挡的钢筋笼(21)主筋,从未被顶托连接块(17-6)遮挡的钢筋笼(21)主筋中筛选出位于钢筋笼(21)主筋四角且呈中心对称的多个主筋,将筛选出的多个主筋视为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然后取下顶托(17);

步骤106、安装主筋连接套筒并连接主筋连接管:对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进行外螺纹加工,将设置有内螺纹的主筋连接套筒(19)安装在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将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的主筋连接管(18)旋拧至主筋连接套筒(19)内,直至与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抵接,主筋连接管(18)的数量与指定主筋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步骤107、插入顶托并与钢模板顶封板固定连接:移动顶托(17),使主筋连接管(18)插入至顶托(17)的顶托间隙(17-7),直至顶托(17)与钢模板顶封板(22)接触且顶托(17)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22)的边缘对齐,通过紧固件将顶托底盘(17-1)和钢模板顶封板(22)固定连接,实现顶托(17)与钢模板的固定连接;

步骤108、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先向主筋连接管(18)远离指定主筋的一端插入主筋固定垫板(23),主筋固定垫板(23)的宽度大于顶托间隙(17-7)的宽度,再向主筋连接管(18)远离指定主筋的一端旋拧入主筋固定套筒(20),直至实现主筋固定套筒(20)通过主筋固定垫板(23)与顶托紧固连接,实现主筋连接管(18)与顶托(17)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201、铺设垫层:在预留柱下沉基础(39)上铺设有垫层(38),所述垫层(38)上预留有垫层预留口,垫层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的正上方;

步骤202、安装筏板钢筋定位架:在垫层(38)位于垫层预留口的位置处安装用于搭设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定位(24),筏板钢筋定位(24)位于垫层预留口的正上方;

筏板钢筋定位架(24)为立方体框架结构,筏板钢筋定位架(24)由上至下安装有四层分别用于定位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筏板钢筋定位架(24)包括第一立杆(24-1)、第二立杆(24-2)、第三立杆(24-3)和第四立杆(24-4),第一立杆(24-1)和第二立杆(2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4-5)和第二连杆(24-6),第二立杆(24-

2)和第三立杆(24-3)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杆(24-7)和第四连杆(24-8),第三立杆(24-3)和第四立杆(24-4)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10),第四立杆(24-4)和第一立杆(24-1)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等高,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等高,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

11)等高,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等高,第一连杆(24-5)的高度低于第三连杆(24-7)的高度,第二连杆(24-6)的高度高于第四连杆(24-8)的高度,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多个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根据钢筋笼中主筋的间距排布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之间的间距,使钢筋笼(21)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与筏板钢筋定位(24)之间的筏板钢筋(25)无接触,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上且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上且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上且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上且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筏板钢筋定位架(2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24-15),筏板钢筋定位架(24)通过多个固定件(24-15)与垫层(38)位于垫层预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

步骤203、铺设筏板钢筋:在垫层(38)上铺设第一层筏板钢筋,第一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在第一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二层筏板钢筋,第二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第一层筏板钢筋与第二层筏板钢筋垂直交叉,第一层筏板钢筋与第二层筏板钢筋组成底层筏板钢筋网;

在第二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三层筏板钢筋,第三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在第三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四层筏板钢筋,第四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第三层筏板钢筋与第四层筏板钢筋垂直交叉,第三层筏板钢筋与第四层筏板钢筋组成顶层筏板钢筋网;

步骤204、焊接锚杆:在筏板钢筋定位架(24)四个直角位置处外部的筏板钢筋(25)上分别焊接两个锚杆(27),两个锚杆(27)组成一个锚杆组,八个锚杆(27)垂直伸出顶层筏板钢筋网;

步骤205、浇筑筏板混凝土:在筏板钢筋定位架(24)周侧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快易收口网(26),向筏板钢筋定位架(24)外侧的筏板钢筋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带有预留口的筏板基础;

步骤206、安装钢模板定位架:待筏板基础中的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设计需求时,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设计位置,将钢模板定位架放置在筏板基础上,确定钢模板定位架四个端部的位置,并在钢模板定位架四个端部的位置分别安装定位基准杆(31);

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梁(28)和两个相平行且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定位梁(28)之间的第二定位梁(29),第一定位梁(2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座(30),定位座(30)上设置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架套筒(36);

四个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30)一一对应,所述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30)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29)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27)位于对应的定位座(30)的两侧,在两个第一定位梁(28)上设置两个压梁(32),压梁(32)与第二定位梁(29)平行,两个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另两个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另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另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锚杆(27)通过压梁垫板(33)与压梁(21)固定连接,实现钢模板定位架与筏板基础的固定安装;

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的外侧板上开设多个第一连接孔(35),第一螺母(34)设置在定位梁外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一连接孔(35)连通;

步骤207、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整体吊装;

步骤208、钢模板与钢模板定位架的固定: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连接孔(44),第二螺母(43)设置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二连接孔(44)连通,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40)与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35)的数量、第二连接孔(44)的数量和紧固板(4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紧固螺栓(42)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一连接孔(35)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41)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二连接孔(44)与第二螺母(43)螺纹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10)的一端固定在L形钢面板(1)的竖向边缘端上,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10)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15)固定在同一L形钢面板(1)的竖向边缘端上,支撑板(15)垂直于与其连接的面板,支撑板(15)与另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面板边缘端平行接触,倒角板(10)的长度和支撑板(15)的长度均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角钢(8)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密封角钢(8)的两个直角板分别通过高强螺钉与两个L形钢支模板中次筋层的端部次筋(2)固定连接,L形主筋(3)垂直于次筋(2)。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9)外设置有外螺纹,拉筋(9)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7),套筒(7)与拉筋(9)螺纹配合,套筒(7)通过垫板(6)与对拉角钢(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筋(9)与L形钢面板(1)的任一面板夹角均为40°~50°。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角钢(5)的一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3)的端部,所述对拉角钢(5)的另一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3)上,且对拉角钢(5)的两个一字型边缘所在直线均与次筋(2)长度方向平行,拉紧孔(13)开设在对拉角钢(5)远离L形主筋(3)的端部的直角板上;紧固件包括螺栓和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托安装孔(17-4)和与所述顶托安装孔(17-4)对应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4-5)和第二连杆(24-6)之间、第三连杆(24-7)和第四连杆(24-8)之间、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10)之间、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之间均通过多个加强杆(24-14)加固。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为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所述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的两侧壁内宽等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第一连杆(24-5)和第三连杆(24-7)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相等,第二连杆(24-6)和第四连杆(24-8)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相等,第一连杆(24-5)、第二连杆(24-6)、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

10)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的方向一致,第三连杆(24-7)、第四连杆(24-8)、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的方向一致,第一连杆(24-5)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长度方向所在直线与第三连杆(24-7)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为履带吊车和汽车吊车。

说明书全文

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大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越来越多,采用钢构、PC、现浇混凝土复合结构较多,现浇混凝土柱作为主要承重柱,现场制作快慢成为制约PC构件、屋架安装的关键。传统搭设施工脚手架、模板散拼、混凝土现浇施工工艺已不适用于大型工业厂房、物流仓储的施工。传统现浇柱施工,施工时需搭设操作脚手架、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等需在施工现场完成,施工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需求大,同时影响PC、钢构工序开展,在保证施工工期及成型质量的基础上,优化现浇混凝土柱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改善劳动工具、改变劳动方式,借助机械化配合施工以满足免搭设施工操作脚手架的要求,采用柱钢筋笼与柱模板地面拼装、整体吊装施工工艺,简化施工工序,使物流仓储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柱的工厂化、标准化施工,在保障绿色施工和施工安全同时,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通过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可避免钢筋笼与钢模板在施工场地内施工,占用施工场地,避免高空作业,同时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定位,简化施工工序,通过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套装浇筑平台,便于对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进行解除,同时方便施工人员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节省人工的投入,机械化施工效率高,无模板拼缝且不漏浆,现浇混凝土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无施工缝,柱面成型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步骤一、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将钢筋笼与钢模板在装配平台上进行装配;
[0006] 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固定在L形钢面板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次筋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钢面板外侧面上且竖向设置的次筋,次筋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的高度相等,所述主筋层包括多个沿次筋长度方向设置且相平行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L形主筋,所述加固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主筋外侧且竖向设置的背楞,L形钢面板具有两个竖向边缘端,L形钢面板内侧的直角拐角位置处和任一所述竖向边缘端均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L形主筋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对拉角钢,对拉角钢上开设有拉紧孔,L形主筋包括两个结构尺寸一致且相平行设置的L形横向承压板,L形主筋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之间存在间隙,L形主筋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通过多个连接板连接,间隙的宽度不小于拉紧孔的内径,背楞的长度与所述主筋层的高度相等,所述钢筋笼为带有保护层的立方体型钢筋笼,所述保护层为与立方体型钢筋笼配合的刚性矩形环结构,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次筋和L形钢面板上焊接有钢模板顶封板,钢模板顶封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7] 利用吊装设备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使第二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的边缘端配合,第二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的边缘端配合,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围成中空的矩形筒;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接触位置处的外侧通过密封角钢固定连接;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通过多个拉筋固定连接,拉筋的数量与任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对拉角钢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拉筋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与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固定连接,任一拉筋的另一端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固定连接;
[0008] 所述钢筋笼通过顶托、主筋连接管、主筋连接套筒和主筋固定套筒的配合与所述钢模板固定为一体;
[0009] 所述顶托包括顶托外环架和与所述顶托外环架等高且设置在所述顶托外环架内的顶托内环架,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之间存在顶托间隙,所述顶托间隙的宽度不小于钢筋笼主筋的直径,且顶托间隙位于钢筋笼主筋的延长线上,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之间通过多个顶托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顶托外环架包括顶托底盘和顶托顶盘,顶托底盘和顶托顶盘之间通过顶托加强筋加固,顶托底盘上开设有多个顶托安装孔,顶托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10] 所述钢筋笼中的主筋靠近钢模板顶端的一端通过主筋连接套筒与主筋连接管连接,主筋连接管远离主筋连接套筒的一端穿过顶托的顶托间隙和主筋固定垫板与主筋固定套筒连接,直至实现主筋固定套筒通过主筋固定垫板与顶托紧固连接;
[0011] 步骤二、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预先在筏板基础上预留筏板基础预留口,并在筏板基础预留口上安装钢模板定位架,利用吊具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从水平状态吊装成垂直状态,钢筋笼的底部预留端朝下,并利用吊具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移动至钢模板定位架上并使钢筋笼的底部预留端垂直穿过筏板基础的预留口并插入下沉基础的预留坑内,使主筋层远离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配合,主筋层为中空结构;
[0012] 步骤三、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支撑:预先在钢模板四个侧面的背楞上安装耳板,每个背楞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位于钢模板顶端一侧的高位耳板和位于钢模板底端一侧的低位耳板,预先在筏板基础上安装与高位耳板配合的斜拉杆安装座,斜拉杆安装座的数量与高位耳板和低位耳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当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结束后,通过斜拉杆连接对应的斜拉杆安装座和高位耳板,通过斜向支撑连接对应的斜拉杆和低位耳板;
[0013] 高位耳板距离钢模板顶端端部的距离为L,单位为m,L的取值范围为0.5H<L<0.8H,低位耳板距离钢模板底端端部的距离为D,单位为m,D的取值范围为0.1H<D<0.3H,其中,H为钢模板的高度;
[0014] 步骤四、安装浇筑平台:预先在地面预制浇筑平台,所述浇筑平台包括浇筑平台外环框和设置在浇筑平台外环框内侧的浇筑平台内环框,浇筑平台外环框和浇筑平台内环框之间通过浇筑平台连接杆连接,浇筑平台外环框、浇筑平台内环框和浇筑平台连接杆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浇筑平台内环框上焊接有多个均与浇筑平台内环框垂直的内护柱,浇筑平台外环框上焊接有多个护栏竖杆安装座,护栏竖杆安装座上安装有护栏竖杆,多个护栏竖杆的外侧通过多个护栏横杆连接,浇筑平台内环框内侧壁之间形成与钢模板顶端配合的浇筑平台通孔,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大于次筋层的截面尺寸,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小于主筋层的截面尺寸;
[0015] 内护柱的高度不大于主筋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与L形钢面板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0016] 将浇筑平台整体通过吊具从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套装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上部,浇筑平台的底部与主筋层和加固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抵接,浇筑平台通过锁紧件与主筋层固定连接;
[0017] 步骤五、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通过剪刀车将施工人员送至浇筑平台,施工人员站在浇筑平台上先将主筋固定套筒拆除,取出主筋固定垫板,再将顶托与所述钢模板分离并取下,最后将主筋连接管和主筋连接套筒从所述钢筋笼中的主筋靠近钢模板顶端的一端上拆下,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
[0018] 步骤六、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在钢筋笼内埋设混凝土下料导管,采用汽车吊车与混凝土臂架泵车配合对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四角同时振捣施工,施工人员站在浇筑平台上观察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情况,直至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完成;
[0019] 步骤七、钢模板的拆除:待现浇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对钢模板进行拆除,先拆除浇筑平台、斜向支撑和斜拉杆,再拆除拉筋和密封角钢,最后采用吊拆的方法对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进行拆除。
[0020]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具体过程如下:
[0021] 步骤101、搭建装配平台: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的长度和重力分布情况,在水平地面上放置多个相平行布设的平台支墩,平台支墩为长条支墩,平台支墩的长度等于所述钢模板的宽度,多个平台支墩长度方向的垂直平分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平台支墩构成装配平台;
[0022] 步骤102、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利用吊装设备将第一L形钢支模板吊装至所述装配平台上,使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一个直角钢面板外的所有背楞均接触所述装配平台;
[0023] 步骤103、吊装钢筋笼:预先将钢筋笼上的保护层的四个直角锯除,使保护层具有四个倒角板,并对锯除直角拐角的保护层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在确定好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位置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钢筋笼吊装至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位置设计需求,利用保护层定位钢筋笼在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的位置,钢筋笼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第一L形钢支模板外,第一L形钢支模板远离钢筋笼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顶端;
[0024] 步骤104、吊装第二L形钢支模板并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固定连接;
[0025] 步骤105、选择钢筋笼中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将顶托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的边缘对齐,筛选出指定主筋;
[0026] 将顶托底盘与钢模板顶封板对齐,从顶托间隙中观察未被顶托连接块遮挡的钢筋笼主筋,从未被顶托连接块遮挡的钢筋笼主筋中筛选出位于钢筋笼主筋四角且呈中心对称的多个主筋,将筛选出的多个主筋视为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然后取下顶托;
[0027] 步骤106、安装主筋连接套筒并连接主筋连接管:对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进行外螺纹加工,将设置有内螺纹的主筋连接套筒安装在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将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的主筋连接管旋拧至主筋连接套筒内,直至与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抵接,主筋连接管的数量与指定主筋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28] 步骤107、插入顶托并与钢模板顶封板固定连接:移动顶托,使主筋连接管插入至顶托的顶托间隙,直至顶托与钢模板顶封板接触且顶托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的边缘对齐,通过紧固件将顶托底盘和钢模板顶封板固定连接,实现顶托与钢模板的固定连接;
[0029] 步骤108、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先向主筋连接管远离指定主筋的一端插入主筋固定垫板,主筋固定垫板的宽度大于顶托间隙的宽度,再向主筋连接管远离指定主筋的一端旋拧入主筋固定套筒,直至实现主筋固定套筒通过主筋固定垫板与顶托紧固连接,实现主筋连接管与顶托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连接。
[0030]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具体过程如下:
[0031] 步骤201、铺设垫层:在预留柱下沉基础上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上预留有垫层预留口,垫层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的预留坑的正上方;
[0032] 步骤202、安装筏板钢筋定位架:在垫层位于垫层预留口的位置处安装用于搭设筏板钢筋的筏板钢筋定位,筏板钢筋定位位于垫层预留口的正上方;
[0033] 筏板钢筋定位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筏板钢筋定位架由上至下安装有四层分别用于定位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的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筏板钢筋定位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立杆和第三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四立杆和第一立杆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五连杆等高,第二连杆和第六连杆等高,第三连杆和第七连杆等高,第四连杆和第八连杆等高,第一连杆的高度低于第三连杆的高度,第二连杆的高度高于第四连杆的高度,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多个筏板钢筋限位座,根据钢筋笼中主筋的间距排布筏板钢筋限位座之间的间距,使钢筋笼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与筏板钢筋定位之间的筏板钢筋无接触,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四连杆和第八连杆上且第四连杆和第八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二连杆和第六连杆上且第二连杆和第六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杆和第五连杆上且第一连杆和第五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三连杆和第七连杆上且第三连杆和第七连杆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34] 筏板钢筋定位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筏板钢筋定位架通过多个固定件与垫层位于垫层预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
[0035] 步骤203、铺设筏板钢筋:在垫层上铺设第一层筏板钢筋,第一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搭在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上,在第一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二层筏板钢筋,第二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搭在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上,第一层筏板钢筋与第二层筏板钢筋垂直交叉,第一层筏板钢筋与第二层筏板钢筋组成底层筏板钢筋网;
[0036] 在第二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三层筏板钢筋,第三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搭在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上,在第三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四层筏板钢筋,第四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搭在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上,第三层筏板钢筋与第四层筏板钢筋垂直交叉,第三层筏板钢筋与第四层筏板钢筋组成顶层筏板钢筋网;
[0037] 步骤204、焊接锚杆:在筏板钢筋定位架四个直角位置处外部的筏板钢筋上分别焊接两个锚杆,两个锚杆组成一个锚杆组,八个锚杆垂直伸出顶层筏板钢筋网;
[0038] 步骤205、浇筑筏板混凝土:在筏板钢筋定位架周侧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快易收口网,向筏板钢筋定位架外侧的筏板钢筋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带有预留口的筏板基础;
[0039] 步骤206、安装钢模板定位架:待筏板基础中的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设计需求时,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设计位置,将钢模板定位架放置在筏板基础上,确定钢模板定位架四个端部的位置,并在钢模板定位架四个端部的位置分别安装定位基准杆;
[0040] 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梁和两个相平行且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定位梁之间的第二定位梁,第一定位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定位基准杆配合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与定位基准杆配合的定位架套筒;
[0041] 四个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一一对应,所述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位于对应的定位座的两侧,在两个第一定位梁上设置两个压梁,压梁与第二定位梁平行,两个锚杆组的锚杆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一个压梁且通过锚杆套筒与一个压梁固定连接,另两个锚杆组的锚杆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另一个压梁且通过锚杆套筒与另一个压梁固定连接,锚杆通过压梁垫板与压梁固定连接,实现钢模板定位架与筏板基础的固定安装;
[0042] 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的外侧板上开设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母设置在定位梁外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一连接孔连通;
[0043] 步骤207、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整体吊装;
[0044] 步骤208、钢模板与钢模板定位架的固定: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螺母设置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二连接孔连通,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与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的数量、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和紧固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紧固板和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紧固板和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0045]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的一端固定在L形钢面板的竖向边缘端上,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同一L形钢面板的竖向边缘端上,支撑板垂直于与其连接的面板,支撑板与另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的面板边缘端平行接触,倒角板的长度和支撑板的长度均与L形钢面板的高度相等。
[0046]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角钢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的高度相等,密封角钢的两个直角板分别通过高强螺钉与两个L形钢支模板中次筋层的端部次筋固定连接,L形主筋垂直于次筋。
[0047]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外设置有外螺纹,拉筋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套筒与拉筋螺纹配合,套筒通过垫板与对拉角钢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筋与L形钢面板的任一面板夹角均为40°~50°。
[0048]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角钢的一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的端部,所述对拉角钢的另一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上,且对拉角钢的两个一字型边缘所在直线均与次筋长度方向平行,拉紧孔开设在对拉角钢远离L形主筋的端部的直角板上;紧固件包括螺栓和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托安装孔和与所述顶托安装孔对应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0049]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之间、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之间均通过多个加强杆加固。
[0050]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限位座为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所述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的两侧壁内宽等于筏板钢筋的外径,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的外径相等,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的外径相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的方向一致,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的方向一致,第一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长度方向所在直线与第三连杆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
[0051] 上述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为履带吊车和汽车吊车。
[005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53] 1、本发明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形成四壁封闭的钢模板,对接式一体化设计,避免散拼带来的施工复杂的问题,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当大批量生产制造时,无需考虑L形钢支模板的匹配问题,任意两个L形钢支模板的组合即可组成钢模板,且两个L形钢支模板组装时没有先后次序,便于推广使用。
[0054] 2、本发明将顶托底盘与钢模板顶封板对齐,从顶托间隙中观察未被顶托连接块遮挡的钢筋笼主筋,从未被顶托连接块遮挡的钢筋笼主筋中筛选出位于钢筋笼主筋四角且呈中心对称的多个主筋,将筛选出的多个主筋视为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避免后期主筋连接管和顶托配合时,顶托连接块阻挡主筋连接管穿过,通过安装主筋连接套筒,实现主筋连接管与钢筋笼的固定,再插入顶托,实现顶托与主筋连接管的连接,进而实现顶托与钢筋笼的固定,然后将顶托与钢模板固定为一体,进而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固定,通过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可避免钢筋笼与钢模板在施工场地内施工,占用施工场地,避免高空作业,同时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定位,简化施工工序,装配效果好,可靠稳定。
[0055] 3、本发明通过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套装浇筑平台,便于对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进行解除,同时方便施工人员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节省人工的投入,机械化施工效率高,无模板拼缝且不漏浆,现浇混凝土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无施工缝,柱面成型效果好。
[0056]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可避免钢筋笼与钢模板在施工场地内施工,占用施工场地,避免高空作业,同时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定位,简化施工工序,通过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套装浇筑平台,便于对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进行解除,同时方便施工人员的混凝土浇筑工作,节省人工的投入,机械化施工效率高,无模板拼缝且不漏浆,现浇混凝土柱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无施工缝,柱面成型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57]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58]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法流程框图。
[0059] 图2为本发明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浇筑前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0060] 图3为本发明筏板钢筋定位架、筏板钢筋和快易收口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61] 图4为本发明筏板钢筋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62] 图5为本发明钢模板定位架、锚杆、定位基准杆和压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63]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64] 图7为本发明钢筋笼和钢模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65]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0066] 图9为本发明一个L形钢支模板与装配平台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67]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68] 图11为本发明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0069] 图12为本发明钢模板、钢筋笼、顶托和主筋连接管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0070] 图13为本发明浇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71] 附图标记说明:
[0072] 1—L形钢面板;           2—次筋;                3—L形主筋;
[0073] 4—背楞;                5—对拉角钢;            6—垫板;
[0074] 7—套筒;                8—密封角钢;            9—拉筋;
[0075] 10—倒角板;             11—L形横向承压板;      12—连接板;
[0076] 13—拉紧孔;             14—间隙;               15—支撑板;
[0077] 16—平台支墩;           17—顶托;               17-1—顶托底盘;
[0078] 17-2—顶托顶盘;         17-3—顶托加强筋;       17-4—顶托安装孔;
[0079] 17-5—顶托内环架;       17-6—顶托连接块;       17-7—顶托间隙;
[0080] 18—主筋连接管;         19—主筋连接套筒;       20—主筋固定套筒;
[0081] 21—钢筋笼;             21-1—保护层;           22—钢模板顶封板;
[0082] 23—主筋固定垫板;       24—筏板钢筋定位架;     24-1—第一立杆;
[0083] 24-2—第二立杆;         24-3—第三立杆;         24-4—第四立杆;
[0084] 24-5—第一连杆;         24-6—第二连杆;         24-7—第三连杆;
[0085] 24-8—第四连杆;         24-9—第五连杆;         24-10—第六连杆;
[0086] 24-11—第七连杆;        24-12—第八连杆;
[0087] 24-13—筏板钢筋限位座;  24-14—加强杆;
[0088] 24-15—固定件;          25—筏板钢筋;
[0089] 26—快易收口网;         27—锚杆;               28—第一定位梁;
[0090] 29—第二定位梁;         30—定位座;             31—定位基准杆;
[0091] 32—压梁;               33—压梁垫板;           34—第一螺母;
[0092] 35—第一连接孔;         36—定位架套筒;         37—锚杆套筒;
[0093] 38—垫层;              39—预留柱下沉基础;     40—紧固板;
[0094] 41—第二紧固螺栓;      42—第一紧固螺栓;      43—第二螺母;
[0095] 44—第二连接孔;        45—高位耳板;           46—低位耳板;
[0096] 47—斜拉杆安装座;      48—斜拉杆;            49—斜向支撑;
[0097] 50—浇筑平台;           50-1—浇筑平台外环框;
[0098] 50-2—浇筑平台内环框;   50-3—浇筑平台连接杆;
[0099] 51—锁紧件;            52—内护柱;            53—护栏竖杆安装座;
[0100] 54—护栏竖杆;          55—护栏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101]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半装配式现浇混凝土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2] 步骤一、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将钢筋笼21与钢模板在装配平台上进行装配;
[0103] 所述钢模板包括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包括L形钢面板1、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的次筋层、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主筋层和固定在所述主筋层外侧的加固层,所述次筋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钢面板1外侧面上且竖向设置的次筋2,次筋2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所述主筋层包括多个沿次筋2长度方向设置且相平行固定在所述次筋层外侧的L形主筋3,所述加固层包括多个相平行固定在L形主筋3外侧且竖向设置的背楞4,L形钢面板1具有两个竖向边缘端,L形钢面板1内侧的直角拐角位置处和任一所述竖向边缘端均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L形主筋3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对拉角钢5,对拉角钢5上开设有拉紧孔13,L形主筋3包括两个结构尺寸一致且相平行设置的L形横向承压板11,L形主筋3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之间存在间隙14,L形主筋3中的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通过多个连接板12连接,间隙14的宽度不小于拉紧孔13的内径,背楞4的长度与所述主筋层的高度相等,所述钢筋笼21为带有保护层21-1的立方体型钢筋笼,所述保护层21-1为与立方体型钢筋笼配合的刚性矩形环结构,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次筋2和L形钢面板1上焊接有钢模板顶封板22,钢模板顶封板2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0104] 利用吊装设备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使第二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配合,第二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与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边缘端配合,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1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的L形钢面板1围成中空的矩形筒;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接触位置处的外侧通过密封角钢8固定连接;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所述第二L形钢支模板通过多个拉筋9固定连接,拉筋9的数量与任一L形钢支模板中的对拉角钢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任一拉筋9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13、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14、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间隙14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拉紧孔13与第二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5固定连接,任一拉筋9的另一端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中对应的对拉角钢5固定连接;
[0105] 所述钢筋笼21通过顶托17、主筋连接管18、主筋连接套筒19和主筋固定套筒20的配合与所述钢模板固定为一体;
[0106] 所述顶托17包括顶托外环架和与所述顶托外环架等高且设置在所述顶托外环架内的顶托内环架17-5,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17-5之间存在顶托间隙17-7,所述顶托间隙17-7的宽度不小于钢筋笼21主筋的直径,且顶托间隙17-7位于钢筋笼21主筋的延长线上,所述顶托外环架与顶托内环架17-5之间通过多个顶托连接块17-6固定连接,所述顶托外环架包括顶托底盘17-1和顶托顶盘17-2,顶托底盘17-1和顶托顶盘17-2之间通过顶托加强筋17-3加固,顶托底盘17-1上开设有多个顶托安装孔17-4,顶托安装孔17-4的数量与所述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107] 所述钢筋笼中的主筋靠近钢模板顶端的一端通过主筋连接套筒19与主筋连接管18连接,主筋连接管18远离主筋连接套筒19的一端穿过顶托17的顶托间隙17-7和主筋固定垫板23与主筋固定套筒20连接,直至实现主筋固定套筒20通过主筋固定垫板23与顶托紧固连接;
[010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形成四壁封闭的钢模板,对接式一体化设计,避免散拼带来的施工复杂的问题,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当大批量生产制造时,无需考虑L形钢支模板的匹配问题,任意两个L形钢支模板的组合即可组成钢模板,且两个L形钢支模板组装时没有先后次序;将顶托底盘与钢模板顶封板对齐,从顶托间隙中观察未被顶托连接块遮挡的钢筋笼主筋,从未被顶托连接块遮挡的钢筋笼主筋中筛选出位于钢筋笼主筋四角且呈中心对称的多个主筋,将筛选出的多个主筋视为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避免后期主筋连接管和顶托配合时,顶托连接块阻挡主筋连接管穿过,通过安装主筋连接套筒,实现主筋连接管与钢筋笼的固定,再插入顶托,实现顶托与主筋连接管的连接,进而实现顶托与钢筋笼的固定,然后将顶托与钢模板固定为一体,进而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固定,通过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可避免钢筋笼与钢模板在施工场地内施工,占用施工场地,避免高空作业,同时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定位,简化施工工序,装配效果好。
[0109] 步骤二、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预先在筏板基础上预留筏板基础预留口,并在筏板基础预留口上安装钢模板定位架,利用吊具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从水平状态吊装成垂直状态,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朝下,并利用吊具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移动至钢模板定位架上并使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垂直穿过筏板基础的预留口并插入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内,使主筋层远离所述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配合,主筋层为中空结构;
[0110] 步骤三、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支撑:预先在钢模板四个侧面的背楞4上安装耳板,每个背楞4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位于钢模板顶端一侧的高位耳板45和位于钢模板底端一侧的低位耳板46,预先在筏板基础上安装与高位耳板45配合的斜拉杆安装座47,斜拉杆安装座47的数量与高位耳板45和低位耳板46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当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结束后,通过斜拉杆48连接对应的斜拉杆安装座47和高位耳板45,通过斜向支撑49连接对应的斜拉杆48和低位耳板46;
[0111] 高位耳板45距离钢模板顶端端部的距离为L,单位为m,L的取值范围为0.5H<L<0.8H,低位耳板46距离钢模板底端端部的距离为D,单位为m,D的取值范围为0.1H<D<
0.3H,其中,H为钢模板的高度;
[0112] 需要说明的是,当钢模板的高度大于10m时,需要在安装有高位耳板45和低位耳板46的每个背楞4上安装缆风绳安装吊耳,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支撑的同时利用缆风绳进行辅助牵引。
[0113] 步骤四、安装浇筑平台:预先在地面预制浇筑平台50,所述浇筑平台50包括浇筑平台外环框50-1和设置在浇筑平台外环框50-1内侧的浇筑平台内环框50-2,浇筑平台外环框50-1和浇筑平台内环框50-2之间通过浇筑平台连接杆50-3连接,浇筑平台外环框50-1、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和浇筑平台连接杆50-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浇筑平台内环框50-2上焊接有多个均与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垂直的内护柱52,浇筑平台外环框50-1上焊接有多个护栏竖杆安装座53,护栏竖杆安装座53上安装有护栏竖杆54,多个护栏竖杆54的外侧通过多个护栏横杆55连接,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内侧壁之间形成与钢模板顶端配合的浇筑平台通孔,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大于次筋层的截面尺寸,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小于主筋层的截面尺寸;
[0114] 内护柱52的高度不大于主筋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与L形钢面板1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之间的距离;
[0115] 将浇筑平台50整体通过吊具从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套装在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上部,浇筑平台50的底部与主筋层和加固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抵接,浇筑平台50通过锁紧件51与主筋层固定连接;
[0116] 需要说明的是,护栏竖杆54与内护柱52之间的浇筑平台上铺设有钢板,便于施工人员的站立,浇筑平台外环框50-1、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和浇筑平台连接杆50-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便于钢板的平稳铺设,多个护栏竖杆54的外侧通过多个护栏横杆55连接,多个护栏竖杆54和多个护栏横杆55形成护栏,保护拦截施工人员,避免施工人员高空坠落,浇筑平台内环框50-2内侧壁之间形成与钢模板顶端配合的浇筑平台通孔,便于浇筑平台50与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顶端的套装,安装配合简单,避免搭设脚手架,最大化的节省钢材,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大于次筋层的截面尺寸便于浇筑平台50的套装,所述浇筑平台通孔的尺寸小于主筋层的截面尺寸便于对浇筑平台50的支撑;设置内护柱52的目的是避免浇筑平台50的倾斜,当浇筑平台50发生倾斜时,设置在钢模板外的内护柱52会与钢模板进行抵接,内护柱52与钢模板外壁进行配合,保证浇筑平台50的安装安全,内护柱52的高度不大于主筋层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与L形钢面板1位于钢模板顶端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的目的是避免内护柱52对钢模板施工空间的遮挡。
[0117] 步骤五、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通过剪刀车将施工人员送至浇筑平台50,施工人员站在浇筑平台50上先将主筋固定套筒20拆除,取出主筋固定垫板23,再将顶托17与所述钢模板分离并取下,最后将主筋连接管18和主筋连接套筒19从所述钢筋笼中的主筋靠近钢模板顶端的一端上拆下,解除钢筋笼与钢模板的一体化连接;
[0118] 步骤六、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在钢筋笼内埋设混凝土下料导管,采用汽车吊车与混凝土臂架泵车配合对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四角同时振捣施工,施工人员站在浇筑平台50上观察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情况,直至现浇混凝土柱的浇筑完成;
[0119] 步骤七、钢模板的拆除:待现浇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对钢模板进行拆除,先拆除浇筑平台50、斜向支撑49和斜拉杆48,再拆除拉筋9和密封角钢8,最后采用吊拆的方法对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进行拆除。
[0120]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中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横向装配,具体过程如下:
[0121] 步骤101、搭建装配平台:根据钢筋笼21与钢模板的长度和重力分布情况,在水平地面上放置多个相平行布设的平台支墩16,平台支墩16为长条支墩,平台支墩16的长度等于所述钢模板的宽度,多个平台支墩16长度方向的垂直平分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多个平台支墩16构成装配平台;
[0122] 需要说明的是,装配平台包括多个平台支墩16,平台支墩16的长度等于所述钢模板的宽度,利用多个平台支墩16共同承担钢模板和钢筋笼的重量,避免构造较大的整体平台,造成占地面积大,浪费资源,增大投入成本;主筋连接管1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筋连接管18呈中心对称分布在钢筋笼21主筋外位置处的目的是实现顶托17与钢模板和钢筋笼连接后受力均匀。
[0123] 步骤102、吊装第一L形钢支模板:利用吊装设备将第一L形钢支模板吊装至所述装配平台上,使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一个直角钢面板外的所有背楞4均接触所述装配平台;
[0124] 步骤103、吊装钢筋笼:预先将钢筋笼21上的保护层21-1的四个直角锯除,使保护层21-1具有四个倒角板,并对锯除直角拐角的保护层21-1进行防腐防锈处理,在确定好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位置后,利用吊装设备将钢筋笼21吊装至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位置设计需求,利用保护层21-1定位钢筋笼21在所述第一L形钢支模板上的位置,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伸出至第一L形钢支模板外,第一L形钢支模板远离钢筋笼21的底部预留端的一端为第一L形钢支模板的顶端;
[0125] 步骤104、吊装第二L形钢支模板并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固定连接;
[0126]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连接的位置处通过多个拉筋9紧固钢模板,拉筋9与L形钢面板1的任一面板夹角均为40°~50°,保证拉力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钢模板外围体积,适用性强;L形主筋3是钢模板中的主要受力部件,L形主筋3采用两个结构尺寸一致且相平行设置的L形横向承压板11通过连接板12连接,双L形横向承压板11的设计,保证承受侧压力的同时,减轻钢模板的自重,另外,双L形横向承压板11的设计形成间隙14,便于拉筋9的安插,L形主筋3的两端部均安装有对拉角钢5,对拉角钢5的两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3上,且对拉角钢5的两个一字型边缘所在直线均与次筋2长度方向平行,对拉角钢5呈倒扣式固定在两个L形横向承压板11上,拉紧孔13开设在对拉角钢5远离L形主筋3的端部的直角板上,相对应的两个对拉角钢5中开设拉紧孔13的直角板呈相对布设,便于与拉紧配合固定拉紧,可靠稳定;钢模板中拉筋9的作用是连接固定拉紧两个L形钢支模板,实现钢模板的四壁封闭;密封角钢8的作用,一是起连接固定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作用,密封角钢8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密封角钢8的两个直角板分别通过高强螺钉与两个L形钢支模板中次筋2层的端部次筋2固定连接,实现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高度方向上的全密封连接,二是对两个L形钢面板1连接位置处进行密封,密封角钢8的设置与拉筋9的结合,实现两个L形钢支模板的二重加固。
[0127] 步骤105、选择钢筋笼中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将顶托17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22的边缘对齐,筛选出指定主筋;
[0128] 将顶托底盘17-1与钢模板顶封板22对齐,从顶托间隙17-7中观察未被顶托连接块17-6遮挡的钢筋笼21主筋,从未被顶托连接块17-6遮挡的钢筋笼21主筋中筛选出位于钢筋笼21主筋四角且呈中心对称的多个主筋,将筛选出的多个主筋视为指定主筋,并对指定主筋进行标记,然后取下顶托17;
[0129]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装配平台,实现钢模板的横向支撑,实现地面装配,避免工人高空作业,提供安全可靠度,采用的钢模板,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与第一L形钢支模板配合的第二L形钢支模板形成四壁封闭的钢模板,对接式一体化设计,避免散拼带来的施工复杂的问题,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当大批量生产制造时,无需考虑L形钢支模板的匹配问题,任意两个L形钢支模板的组合即可组成钢模板,且两个L形钢支模板组装时没有先后次序,使用简单;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拼装将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钢模板内,顶托17由顶托外环架和顶托内环架17-5通过多个顶托连接块17-6固定连接,顶托外环架由顶托底盘17-1和顶托顶盘17-2通过多个顶托加强筋17-3固定连接,顶托底盘17-1上开设有顶托安装孔17-4,一方面便于顶托17与钢模板的固定安装,另一方面能减轻顶托17的自重,再者能在顶托外环架和顶托内环架17-5之间形成顶托间隙17-7便于主筋连接管18的穿过,便于后期与钢筋笼连接;通过在主筋连接管18的两端和钢筋笼中主筋位于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外设置外螺纹,利用主筋连接套筒19连接钢筋笼中一主筋和主筋连接管18的一端,利用主筋固定套筒20套装在主筋连接管18穿过顶托间隙的另一端,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装配,采用两个套筒便于后期施工对顶托的拆卸,可重复利用,利用顶托17、主筋连接管18、主筋连接套筒19和主筋固定套筒20的配合将钢筋笼与钢模板固定为一体,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简化施工工序。
[0130] 实际使用中,钢模板的顶端通过钢模板顶封板22与顶托17固定连接,主筋连接管18的直径与钢筋笼21主筋的直径一致,便于主筋连接管18的与钢筋笼21主筋的连接,顶托间隙17-7的宽度不小于钢筋笼21主筋的直径的目的是便于主筋连接管18的伸出,主筋固定套筒20与顶托17之间设置主筋固定垫板23的目的是加固主筋连接管18与顶托的固定连接,主筋固定垫板23的宽度大于顶托间隙17-7的宽度的目的是可在主筋固定垫板23开设供主筋连接管18穿过的孔,且主筋固定垫板23可横放在顶托外环架和顶托内环架17-5顶端,利用顶托外环架和顶托内环架17-5支撑主筋固定垫板23,加固主筋连接管18、主筋固定套筒
20和顶托17的连接。
[0131] 步骤106、安装主筋连接套筒并连接主筋连接管:对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进行外螺纹加工,将设置有内螺纹的主筋连接套筒19安装在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将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的主筋连接管18旋拧至主筋连接套筒19内,直至与指定主筋靠近钢模板的顶端的一端抵接,主筋连接管18的数量与指定主筋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132] 步骤107、插入顶托并与钢模板顶封板固定连接:移动顶托17,使主筋连接管18插入至顶托17的顶托间隙17-7,直至顶托17与钢模板顶封板22接触且顶托17的边缘与钢模板顶封板22的边缘对齐,通过紧固件将顶托底盘17-1和钢模板顶封板22固定连接,实现顶托17与钢模板的固定连接;
[0133] 步骤108、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先向主筋连接管18远离指定主筋的一端插入主筋固定垫板23,主筋固定垫板23的宽度大于顶托间隙17-7的宽度,再向主筋连接管18远离指定主筋的一端旋拧入主筋固定套筒20,直至实现主筋固定套筒20通过主筋固定垫板23与顶托紧固连接,实现主筋连接管18与顶托17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的固定连接。
[0134]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直锚定位,具体过程如下:
[0135] 步骤201、铺设垫层:在预留柱下沉基础39上铺设有垫层38,所述垫层38上预留有垫层预留口,垫层预留口位于预留柱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的正上方;
[0136] 步骤202、安装筏板钢筋定位架:在垫层38位于垫层预留口的位置处安装用于搭设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定位24,筏板钢筋定位24位于垫层预留口的正上方;
[0137] 筏板钢筋定位架24为立方体框架结构,筏板钢筋定位架24由上至下安装有四层分别用于定位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筏板钢筋定位架24包括第一立杆24-1、第二立杆24-2、第三立杆24-3和第四立杆24-4,第一立杆24-1和第二立杆2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24-5和第二连杆24-6,第二立杆24-2和第三立杆24-3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杆24-7和第四连杆24-8,第三立杆24-3和第四立杆24-4之间连接有第五连杆
24-9和第六连杆24-10,第四立杆24-4和第一立杆24-1之间连接有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等高,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等高,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等高,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等高,第一连杆24-5的高度低于第三连杆24-7的高度,第二连杆24-6的高度高于第四连杆24-8的高度,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包括多个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根据钢筋笼中主筋的间距排布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之间的间距,使钢筋笼21中主筋的底部预留端与筏板钢筋定位24之间的筏板钢筋25无接触,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上且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上且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上且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安装在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上且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上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138] 筏板钢筋定位架2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件24-15,筏板钢筋定位架24通过多个固定件24-15与垫层38位于垫层预留口的位置处固定连接;
[013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24-5和第五连杆24-9等高,第二连杆24-6和第六连杆24-10等高,第三连杆24-7和第七连杆24-11等高,第四连杆24-8和第八连杆24-12等高,第一连杆24-5的高度低于第三连杆24-7的高度,第二连杆24-6的高度高于第四连杆24-8的高度,得到四层高度不一致的筏板钢筋25安装台,筏板钢筋定位架24与筏板混凝土接触的周侧设置快易收口网26的目的是阻拦筏板混凝土浇筑时,流入筏板基础的预留口和预留柱下沉基础39的预留坑内,同时对筏板混凝土浇筑至筏板钢筋定位架24边界上时制造毛面,便于后期浇筑现浇混凝土柱时混凝土二次浇筑的粘连。
[0140] 步骤203、铺设筏板钢筋:在垫层38上铺设第一层筏板钢筋,第一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一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在第一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二层筏板钢筋,第二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二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第一层筏板钢筋与第二层筏板钢筋垂直交叉,第一层筏板钢筋与第二层筏板钢筋组成底层筏板钢筋网;
[0141] 在第二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三层筏板钢筋,第三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三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在第三层筏板钢筋上设置第四层筏板钢筋,第四层筏板钢筋中横向穿过筏板基础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搭在第四层筏板钢筋限位机构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第三层筏板钢筋与第四层筏板钢筋垂直交叉,第三层筏板钢筋与第四层筏板钢筋组成顶层筏板钢筋网;
[0142] 步骤204、焊接锚杆:在筏板钢筋定位架24四个直角位置处外部的筏板钢筋25上分别焊接两个锚杆27,两个锚杆27组成一个锚杆组,八个锚杆27垂直伸出顶层筏板钢筋网;
[0143] 步骤205、浇筑筏板混凝土:在筏板钢筋定位架24周侧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置快易收口网26,向筏板钢筋定位架24外侧的筏板钢筋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带有预留口的筏板基础;
[0144] 步骤206、安装钢模板定位架:待筏板基础中的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设计需求时,根据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设计位置,将钢模板定位架放置在筏板基础上,确定钢模板定位架四个端部的位置,并在钢模板定位架四个端部的位置分别安装定位基准杆31;
[0145] 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定位梁28和两个相平行且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定位梁28之间的第二定位梁29,第一定位梁2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座30,定位座30上设置有与定位基准杆31配合的定位架套筒36;
[0146] 四个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30一一对应,所述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30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29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27位于对应的定位座30的两侧,在两个第一定位梁28上设置两个压梁32,压梁32与第二定位梁29平行,两个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另两个锚杆组的锚杆27远离筏板基础的一端穿过另一个压梁21且通过锚杆套筒37与另一个压梁21固定连接,锚杆27通过压梁垫板33与压梁21固定连接,实现钢模板定位架与筏板基础的固定安装;
[0147] 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定位梁28和第二定位梁29的外侧板上开设多个第一连接孔35,第一螺母34设置在定位梁外侧板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一连接孔35连通;
[0148] 步骤207、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的整体吊装;
[0149] 步骤208、钢模板与钢模板定位架的固定: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连接孔44,第二螺母43设置在主筋层的底端侧壁的内侧面上且与第二连接孔44连通,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装配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40与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孔35的数量、第二连接孔44的数量和紧固板4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紧固螺栓42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一连接孔35与第一螺母34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41依次穿过紧固板40和第二连接孔44与第二螺母43螺纹连接。
[015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L形钢支模板和第二L形钢支模板拼装将钢筋笼放置在所述钢模板内,利用顶托17、主筋连接管18、主筋连接套筒19和主筋固定套筒20的配合将钢筋笼与钢模板固定为一体,便于后期对钢筋笼与钢模板整体吊装;通过在筏板基础中预先设置筏板钢筋定位架,利用筏板钢筋定位架定位横向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安装位置,便于后期穿过预留口的筏板钢筋25的控制安装,操作简单,节省施工时间,避免后期筏板钢筋25对钢筋笼主筋穿插时碰撞或阻挡,可靠稳定;通过设置钢模板定位架定位对钢筋笼与钢模板中的钢模板位置,进而实现对钢筋笼的定位,通过两个第一定位梁28和两个第二定位梁29配合,主筋层的厚度与第一定位梁28的宽度和第二定位梁29的宽度均相等,即将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吊具吊装至钢模板定位架上,利用主筋层的底端完全覆盖钢模板定位架的顶端中第二定位梁29为准,即可实现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的定位,最后钢筋笼与钢模板一体化结构通过多个紧固板40与所述钢模板定位架固定连接,定位效果好;利用定位基准杆31定位钢模板定位架的位置,通过定位基准杆31和定位架套筒36的配合调节钢模板定位架的水平,同时,利用定位基准杆31定位八个垂直伸出筏板基础的锚杆
27的位置,锚杆27预先锚固在筏板基础内,提高锚杆27锚固强度,当钢模板定位架定位精准且安装好后,利用压梁32将钢模板定位架紧固的固定在筏板基础的顶面上,八个锚杆27由四组锚杆组构成,四组锚杆组和四个定位座30一一对应,锚杆组设置在对应的定位座30和与其就近的第二定位梁29之间且所述锚杆组中的两个锚杆27位于对应的定位座30的两侧的目的是压梁32在压第一定位梁28时,保证第一定位梁28和压梁32交叉的位置处,第一定位梁28的两侧均可按压固定,保证了钢模板定位架的牢固可靠;实际使用时,定位基准杆31与定位架套筒36的配合可采用丝杆螺母机构。
[0151]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10的一端固定在L形钢面板1的竖向边缘端上,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10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15固定在同一L形钢面板1的竖向边缘端上,支撑板15垂直于与其连接的面板,支撑板15与另一L形钢支模板未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的面板边缘端平行接触,倒角板10的长度和支撑板15的长度均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
[0152] 需要说明的是,L形钢面板1内侧的直角拐角位置处和任一所述竖向边缘端均安装有倾斜的倒角板10,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10的一端固定在L形钢面板1的竖向边缘端上,竖向边缘端的倒角板10的另一端通过支撑板15固定在同一L形钢面板1的竖向边缘端上,支撑板15的作用一是定位另一个L形钢支模板,二是辅助密封钢模板两个L形钢面板1接触位置。
[0153]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角钢8的长度与L形钢面板1的高度相等,密封角钢8的两个直角板分别通过高强螺钉与两个L形钢支模板中次筋层的端部次筋2固定连接,L形主筋3垂直于次筋2。
[0154]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筋9外设置有外螺纹,拉筋9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套筒7,套筒7与拉筋9螺纹配合,套筒7通过垫板6与对拉角钢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筋9与L形钢面板1的任一面板夹角均为40°~50°。
[0155]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拉角钢5的一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3的端部,所述对拉角钢5的另一个一字型边缘焊接在L形主筋3上,且对拉角钢5的两个一字型边缘所在直线均与次筋2长度方向平行,拉紧孔13开设在对拉角钢5远离L形主筋3的端部的直角板上;紧固件包括螺栓和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顶托安装孔17-4和与所述顶托安装孔17-4对应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0156]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L形主筋3设置在次筋2的长度方向,且次筋2的两端部无需加装L形主筋3接口满足对次筋2的固定,背楞4的长度与所述主筋层的高度相等,一方面满足背楞4对所述主筋层的加固,另一方面为钢模板的两端预留空间,便于后期在钢模板两端分别安装施工辅助设备,所述施工辅助设备包括操作架、定位固定架等。
[0157]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24-5和第二连杆24-6之间、第三连杆24-7和第四连杆24-8之间、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10之间、第七连杆24-11和第八连杆24-12之间均通过多个加强杆24-14加固。
[0158] 本实施例中,所述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为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所述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的两侧壁内宽等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第一连杆24-5和第三连杆24-7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相等,第二连杆24-6和第四连杆24-8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相等,第一连杆24-5、第二连杆24-6、第五连杆24-9和第六连杆24-10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的方向一致,第三连杆24-7、第四连杆24-8、第七连杆
24-11和第八连杆24-12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的方向一致,第一连杆24-5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长度方向所在直线与第三连杆24-7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
13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
[0159] 本实施例中,所述吊具为履带吊车和汽车吊车。
[0160] 需要说明的是,U形槽钢或两个垂直于连杆的挡板的两侧壁内宽等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的目的是在筏板钢筋25安装在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上后不易挪动,便于计算相邻两个筏板钢筋25的间距,为后期钢筋笼主筋的插入做精确的基础,第一连杆24-5和第三连杆24-7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相等,控制顶层筏板钢筋的布设,第二连杆24-6和第四连杆24-8之间的高差与筏板钢筋25的外径相等,控制底层筏板钢筋的布设,第一连杆24-5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长度方向所在直线与第三连杆24-7上安装的筏板钢筋限位座24-13长度方向所在直线垂直的目的是获得两层交叉的钢筋网层。
[016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