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热泵 / 热泵

热泵

阅读:1023发布:2020-05-28

IPRDB可以提供热泵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将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截止阀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截止阀设置于室外机的壳体内。在比气体侧截止阀更靠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室外机的壳体内安装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在比液体侧截止阀更靠室内机侧、且在室外机的壳体内安装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9)。由此,无需在现场施工时确保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侧过滤器的安装场所,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性。,下面是热泵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热泵,其利用气体制冷剂管以及液体制冷剂管将室外机和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机在壳体内收纳有压缩机以及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热泵的特征在于,将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截止阀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截止阀设置于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在比上述气体侧截止阀更靠上述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安装有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并且在比上述液体侧截止阀更靠上述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安装有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以使得上述气体侧截止阀以及上述气体侧过滤器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对上述气体侧截止阀以及上述气体侧过滤器进行配置,上述气体侧截止阀的至少一部分所存在的高度范围与上述气体侧过滤器所存在的高度范围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气体侧过滤器更靠上述室内机侧、且能够从上述壳体的外部对上述气体制冷剂管进行连接的部位设置气体制冷剂管连接部件,在比上述气体侧过滤器更靠近上述气体制冷剂管连接部件的部分设置上述气体侧截止阀,在上述气体截止阀以及上述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压力检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以使得上述液体侧截止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对上述液体侧截止阀进行配置,以使得上述液体侧过滤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对上述液体侧过滤器进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其特征在于,

在比上述液体侧过滤器更靠上述室内机侧、且能够从上述壳体的外部对上述液体制冷剂管进行连接的部位设置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在上述液体侧截止阀以及上述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压力检测部。

说明书全文

热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泵,例如涉及燃气发动机(gas engine)等发动机驱动式的热泵以及电驱动式的热泵。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空调装置,存在日本特开平11-23058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有截止阀,该截止阀用于在借助配管而将室外机连接于室内机时暂时相对于外部将室外机密封。另外,该空调装置在比上述截止阀更靠室内机侧的位置具有电磁阀单元,该电磁阀单元内置有粗滤器(strainer)或者过滤器(filter)。这种电磁阀单元设置于室外机的壳体(即,由外板构成的外壳)的外部。
[0003] 专利文献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05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空调装置中,由于将电磁阀单元设置于室外机的壳体外,因此,在现场施工时必须确保电磁阀单元(内置有粗滤器或者过滤器)的安装场所,从而存在施工性较差的问题。
[0006]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泵,该热泵无需在现场施工时确保气体(气体制冷剂)侧过滤器以及液体(液体制冷剂)侧过滤器的安装场所而能够提高施工性。
[0007]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热泵利用气体制冷剂管以及液体制冷剂管将室外机和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机在壳体内收纳有压缩机以及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其中,
[0008] 将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截止阀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截止阀设置于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
[0009] 在比上述气体侧截止阀更靠上述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安装有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并且在比上述液体侧截止阀更靠上述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安装有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
[0010] 发明效果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热泵,无需在现场施工时确保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侧过滤器的安装场所,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热泵的简化后的制冷剂回路图。
[0013] 图2是示出室外机的壳体的示意图。
[0014] 图3是从上部观察室外机的图。
[0015] 图4是示出将壳体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的立体图,且是示出室外机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6] 图5是从燃气发动机搭载侧观察将壳体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的一部分时的立体图。
[0017] 图6是将壳体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的液体侧过滤器周围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热泵利用气体制冷剂管以及液体制冷剂管将室外机和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机在壳体内收纳有压缩机以及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其中,将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截止阀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截止阀设置于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在比上述气体侧截止阀更靠上述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安装有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并且在比上述液体侧截止阀更靠上述室内机侧的位置、且是在上述室外机的上述壳体内安装有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
[0019] 此外,将上述壳体定义为:划分出相对于外部而对压缩机进行收纳的室的外壳(护罩)。因此,在本发明中,上述气体侧截止阀、液体侧截止阀、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侧过滤器配置于对压缩机进行收纳的外壳内部的室内。
[00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由于将以往在现场施工中安装于室外机的壳体外的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设置于室外机的壳体内,因此,无需在现场施工时在室外机的外部确保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侧过滤器的安装场所。因此,施工性得到提高。
[0021] 另外,可以形成为:以使得上述气体侧截止阀以及上述气体侧过滤器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对上述气体侧截止阀以及上述气体侧过滤器进行配置,上述气体侧截止阀的至少一部分所存在的高度范围与上述气体侧过滤器所存在的高度范围重叠。
[0022]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沿上下方向延伸”是指:在以使用状态下的姿势将室外机载置于水平面的情况下,高度方向上的部分沿高度方向上的部分大于水平方向上的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另外,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在使用水平方向、铅直方向、高度方向之类的与高度相关的词语(表述)的情况下,这些词语是指将室外机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下的方向等。
[0023]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气体侧截止阀的至少一部所存在的高度范围与气体侧过滤器所存在的高度范围重叠,因此,能够在壳体内有效利用高度方向而对气体侧截止阀以及气体侧过滤器进行收纳。因此,能够将气体侧过滤器内置于壳体内,并且还能够抑制:壳体的设置面积增大。
[0024] 另外,可以形成为:在比上述气体侧过滤器更靠上述室内机侧、且能够从上述壳体的外部对上述气体制冷剂管进行连接的部位设置气体制冷剂管连接部件,在比上述气体侧过滤器更靠近上述气体制冷剂管连接部件的部分设置上述气体侧截止阀,在上述气体截止阀以及上述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压力取出用端口作为压力检测部。
[0025]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在气体截止阀以及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分别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因此,可以将压力计设置于气体侧过滤器的气体制冷剂流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因此,能够对气体侧过滤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了对气体侧过滤器的网眼堵塞情况进行确认时的作业性。
[0026] 另外,可以形成为:以使得上述液体侧截止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对上述液体侧截止阀进行配置,以使得上述液体侧过滤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对上述液体侧过滤器进行配置。
[0027]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液体侧截止阀的延伸方向与液体侧过滤器的延伸方向大不相同,因此,能够将液体侧截止阀和液体侧过滤器配置为大致相互独立。因此,能够将液体侧截止阀和液体侧过滤器配置于互不相同的狭窄的空间,从而能够有效且灵活地利用狭窄的空间(间隙)而对液体侧截止阀以及液体侧过滤器分别进行配置。
[0028] 另外,可以形成为:在比上述液体侧过滤器更靠上述室内机侧、且能够从上述壳体的外部对上述液体制冷剂管进行连接的部位设置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在上述液体侧截止阀以及上述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分别设置压力取出用端口作为压力检测部。
[0029]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在上述液体侧截止阀以及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分别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因此,可以将压力计设置于液体侧过滤器的液体制冷剂流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因此,能够对液体侧过滤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了对液体侧过滤器的网眼堵塞情况进行确认时的作业性。另外,仅通过将相同的壳体的外板拆下便能够执行对气体侧过滤器的压差检测和对液体侧过滤器的压差检测。
[0030] 以下,根据图示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热泵的简化后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2] 如图1所示,该热泵具备室外机50、室内机100、气体制冷剂管110以及液体制冷剂管120。另外,该热泵具备室外机50用的控制装置60。此外,图1中由参照编号80所示的虚线表示室外机50的壳体。如图1所示,气体制冷剂管110以及液体制冷剂管120分别将室外机50和室内机100连接。
[0033] 室外机50具有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机油分离器3、四通阀4、气体侧截止阀5、气体侧过滤器6、液体侧过滤器9、液体侧截止阀10、第一止回阀11、第二止回阀12、第三止回阀13、第四止回阀14、储液器17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18。另外,室外机50具有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21、第一室外热交换器23、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4、气液分离器26、副蒸发器(制冷剂辅助蒸发器)27、第三电子膨胀阀35、第四电子膨胀阀36、电磁阀38以及第五止回阀39。另一方面,室内机10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8。
[0034] 控制装置60将控制信号输出至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四通阀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21、第三电子膨胀阀35、第四电子膨胀阀36以及电磁阀38,由此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虽未进行图示,但控制装置60经由信号线而与上述这些设备分别电连接。
[0035] 如图1所示,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气体侧截止阀5、液体侧截止阀10、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设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气体侧截止阀5、液体侧截止阀10、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配置于由壳体80划分出的同一室内。
[0036] 如图1所示,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并联配置,第一以及第二压缩机1、2的排出侧的管线与机油分离器3的制冷剂流入口连接。机油分离器3的制冷剂流出侧与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30连接。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31经由气体侧截止阀5以及气体侧过滤器6而与室内热交换器8的气体侧的端口连接。气体侧过滤器6配置为比气体侧截止阀5更靠室内机100侧、且是配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
[0037] 室内热交换器8的液体侧的端口经由液体侧过滤器9以及液体侧截止阀10而与管线25连接,该管线25将第一止回阀11的制冷剂流出侧的端口和第二止回阀12的制冷剂流入侧的端口连接。液体侧过滤器9配置为比液体侧截止阀10更靠室内机100侧、且是配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第一止回阀11的制冷剂流出侧的端口经由管线55而与储液器17的制冷剂流入侧的端口连接。储液器17的制冷剂流出侧的端口经由过冷却热交换器18而与第二以及第四止回阀12、14各自的制冷剂流入侧的端口连接。
[0038] 如图1所示,第四止回阀14的制冷剂流出侧的端口和第三止回阀13的制冷剂流入侧的端口由管线56连接。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并联地与从管线56分支出的管线57连接。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并联地与从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的不同于止回阀13、14连接侧的那侧分支出的管线58连接。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与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串联地连接。
[0039] 从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的不同于电子膨胀阀20、21连接侧的那侧分支出的管线59与四通阀4的第三端口32连接。如图1所示,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33与气液分离器26连接。气液分离器26与压缩机1、2的吸入侧连接。
[0040] 另外,第四止回阀14的制冷剂流入侧的端口经由第三电子膨胀阀35而与副蒸发器27连接。副蒸发器的不同于第四止回阀14连接侧的那侧与管线61连接,该管线61将四通阀的第四端口33和气液分离器26连接。
[0041] 新的管线63从将第四止回阀14的制冷剂流入侧的端口和第三电子膨胀阀35连接的管线62分支。该分支出的管线63经由第四电子膨胀阀36而与过冷却热交换器18连接。如图1所示,过冷却热交换器18经由管线41而与管线40直接连接,该管线40将气液分离器26和压缩机1、2连接。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的制冷剂在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之后,通过管线41而向压缩机1、2流动。
[0042] 如图1所示,将室外热交换器23、24和电子膨胀阀20、21连接的管线58分支,从管线58分支出的管线53与管线55连接,该管线55将第一以及第三止回阀11、13连接于储液器17。
电磁阀38以及第五止回阀39配置于上述分支出的管线53的路径上。如图1所示,电磁阀38在管线53上位于比第五止回阀39更靠室外热交换器23、24侧的位置。控制装置60将电磁阀38控制为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的状态。
[0043] 在上述结构中,该热泵以下述方式进行制冷制热运转。
[0044] 首先,在制热运转中,控制装置60对四通阀4进行控制,将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30和第二端口31连接,并将第三端口32和第四端口33连接。
[0045] 在制热运转中,从压缩机1、2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首先流入到机油分离器3。机油分离器3使压缩机1、2的润滑油从制冷剂气体分离出。虽未进行详细叙述,但在机油分离器3从制冷剂气体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未图示的管线而返回至压缩机1、2。
[0046] 制冷剂气体在从机油分离器3通过之后,按照四通阀4、气体侧截止阀5、气体侧过滤器6的顺序从这些部件通过而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8。气体侧截止阀5是手动(有时也使用工具)地进行开闭的阀。气体侧截止阀5主要在施工时将室外机50连接于室内机100时打开。气体侧截止阀5承担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在施工时混入至室外机50的作用。另外,气体侧过滤器6承担在施工时将来自外部的异物去除的作用。为了对室外机50进行保护而设置气体侧过滤器6。
[0047] 气体制冷剂将热量赋给室内热交换器8,从而其本身液化而变为液体制冷剂。然后,液体制冷剂按照液体侧过滤器9、液体侧截止阀10、第一止回阀11的顺序经由这些部件而流入到储液器17。液体侧截止阀10是手动(有时也使用工具)地进行开闭的阀。液体侧截止阀10主要在施工时将室外机50连接于室内机100时打开。液体侧截止阀10承担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在施工时混入至室外机50的作用。液体侧过滤器9承担在施工时将来自外部的异物去除的作用。为了对室外机50进行保护而设置液体侧过滤器9。
[0048] 储液器17承担供液体制冷剂贮存的作用。然后,液体制冷剂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并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进而从第四止回阀14经过而向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流动。
[0049] 此外,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因在路径上的压力损失而变为比第二止回阀12的流出侧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第一以及第三止回阀11、13的流出侧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低的压力。由此,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基本上不从第二止回阀12、第三止回阀13通过。
[0050] 然后,利用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使液体制冷剂膨胀并进行喷雾而使得该液体制冷剂变为雾状。利用控制装置60自如地对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的开度进行控制。此外,制冷剂的压力在制冷剂从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通过之前为高压,另一方面,在制冷剂从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通过之后变为低压。
[0051] 然后,雾状的湿润的液体制冷剂借助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而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外部空气获取热量而气化。这样,制冷剂将热赋给室内热交换器8,另一方面,从室外热交换器23、24被赋给热量。然后,气化后的制冷剂从四通阀4通过而到达气液分离器26。气液分离器26对气体的制冷剂和雾状的制冷剂进行分离,并使制冷剂完全气化。假设若保持雾状不变的制冷剂返回至压缩机1、2,则压缩机1、2的滑动部有可能会受到损伤。气液分离器26还承担防止上述这样的事态的作用。然后,从气液分离器26通过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压缩机1、2的吸入口。
[0052] 在通过来自控制装置60的控制而使得第三电子膨胀阀35的一部分打开或者使得第三电子膨胀阀35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从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在第三电子膨胀阀35变为雾状,然后流入到副蒸发器27。在副蒸发器27导入有燃气发动机的温热的冷却水(60℃至90℃的冷却水)。
[0053] 流入至副蒸发器27的雾状的液体制冷剂间接地与上述的温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变为气体,然后到达气液分离器26。这样,提高了热量的交换性能。此外,当进行制热运转时,第四电子膨胀阀36被控制为完全关闭。
[0054] 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中,控制装置60对四通阀4进行控制,将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30和第三端口32连接,并将第二端口31和第四端口33连接。以下,简洁地对制冷的情况下的热量的流动进行叙述。
[0055] 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从第一以及第二压缩机1、2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在从机油分离器3通过之后,从四通阀4通过而到达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此时,由于制冷剂的温度为高温,因此,即便是夏季的酷热的空气(30度~40度的空气),也能够利用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对制冷剂进行冷却。而且,气体制冷剂因被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夺取热量而变为液体制冷剂。
[0056] 在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60将第一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0、21的开度控制为适当的开度,并将电磁阀38控制为完全打开。从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通过的液体制冷剂基本上从电磁阀38以及止回阀39通过而到达储液器17。然后,液体制冷剂从储液器17的底部流出并经由过冷却热交换器18而从第二止回阀12与第一止回阀11之间向液体侧截止阀10流动。
[0057] 然后,液体制冷剂经由液体侧截止阀10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而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8。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8的低温的液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8夺取热量而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另一方面,被从室内热交换器8赋给热量而气化。这样,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8夺取热量,另一方面,向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释放热。然后,气化后的气体制冷剂按照气体侧过滤器6、气体侧截止阀5、四通阀4、气液分离器26的顺序从这些部件通过而流入到压缩机1、2的吸入口。
[0058] 另外,在夏季较热时等,若控制装置60经由室内机100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以及信号线(未图示)而接收到基于用户的遥控操作而发出的信号,则控制装置60将第四电子膨胀阀36的开度控制为适当的开度。于是,从储液器17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18通过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因从第四电子膨胀阀36通过而被冷却,并向过冷却热交换器18流入。这样,从储液器17未经由第四电子膨胀阀36而流入至过冷却热交换器18的液体制冷剂、和从第四电子膨胀阀36通过而流入至过冷却热交换器18的液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且,进一步对向室内热交换器8输送的液体制冷剂进行冷却,另一方面,将从第四电子膨胀阀36通过的液体制冷剂加热而使其气化,并使其向压缩机1、2侧流动。
[0059] 图2是示出室外机50的壳体80的示意图。另外,图3是从上部观察室外机50的图。
[0060] 参照图2,在壳体80的内部,将第一以及第二室外热交换器23、24(参照图1)配置于上半部分,将上述部件以外的几乎所有部分(压缩机1、2(参照图1)等)配置于下半部分。另外,参照图2,主要将控制零部件配置于壳体80的内部的纸面的近前侧,主要将各种阀等配置于里侧。在图2中,用于将制冷剂向室内机100输送的连接口、以及用于从室内机100接收制冷剂的连接口存在于壳体80的看不到的里侧的侧面。参照图2,壳体80的上部的侧面88形成为空气能够穿过的构造。壳体80例如由多个外板构成为外壳。
[0061] 如图3所示,该室外机50在壳体80内的上部配置有多个风扇70。另外,室外机50的上表面形成为空气能够穿过的构造。对各风扇70进行驱动,将空气从壳体80的上部的侧面88吸入并从室外机50的上部排出,由此使得吸入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0062] 图4是示出将壳体80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50的立体图,且是示出室外机50的内部构造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63] 在该立体图中,机油分离器3、储液器17以及四通阀4位于纸面的里侧,另一方面,副蒸发器27、气液分离器26、两个压缩机中的一方的压缩机1、液体侧截止阀10、液体侧过滤器9、气体侧截止阀5以及气体侧过滤器6位于纸面的近前侧。
[0064] 另外,在图4中,参照编号81表示用于将来自四通阀4的管线连接于配置成2层的室外热交换器1、2(图4中未图示)的椭圆形凸缘(oval flange),参照编号82表示用于将来自室外热交换器1、2的管线连接于储液器17侧的椭圆形凸缘。另外,将燃气发动机(未图示)配置为比气液分离器26更靠图4中由箭头A所示的室外机5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换言之,将室外机5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燃气发动机等室外机50的动力源相对于室外机50相邻配置的方向。
[0065] 图5是从燃气发动机搭载侧观察将壳体80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5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66] 在图5中,参照编号83是燃气发动机的飞轮,参照编号84是进行针对第一压缩机1的动力的断开、接合的电磁离合器,参照编号85是卷绕带,参照编号86是进行针对第二压缩机2的动力的断开、接合的电磁离合器。如图5所示,卷绕带85绕挂于飞轮83、电磁离合器84以及电磁离合器86。经由飞轮83、卷绕带85而将燃气发动机的旋转动力传递至电磁离合器84、86,并将旋转动力从电磁离合器84、86传递至压缩机1、2。
[0067] 再次参照图4,气体侧截止阀5沿上下方向延伸。详细而言,从气体侧截止阀5通过的制冷剂沿上下方向流动。准确而言,从气体侧截止阀5通过的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气体侧截止阀5的供制冷剂通过的通路的中心轴沿高度方向延伸。
[0068] 如图4所示,气体侧过滤器6也沿上下方向延伸。详细而言,从气体侧过滤器6通过的制冷剂沿上下方向流动。准确而言,从气体侧过滤器6通过的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气体侧过滤器6的供制冷剂通过的通路的中心轴沿高度方向延伸。气体侧过滤器6具有圆筒外周面89,该圆筒外周面89的中心轴沿高度方向延伸。
[0069] 图6是将壳体80拆下后的状态的室外机50的液体侧过滤器9周围的放大立体图。
[0070] 在图6中,H1表示气体侧过滤器6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H2表示气体侧截止阀5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如图6所示,气体侧过滤器6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的长度大于气体侧截止阀5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的长度。气体侧截止阀5具有在水平方向上与气体侧过滤器6重叠的部分。气体侧截止阀5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整体包含在气体侧过滤器6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内。气体侧截止阀5具有在图4中箭头B所示的进深方向上与气体侧过滤器6重叠的部分。
[0071] 如图6所示,该热泵具有作为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的一例的凸缘90,为了与室内机(未图示)侧的配管(未图示)进行连接而设置该凸缘90。凸缘90存在于比气体侧过滤器6更靠室内机侧的位置。凸缘90设置于能够从壳体80(参照图1、2)的外部对气体制冷剂管110(参照图1)进行连接的部位。在壳体80上设置有用于对气体制冷剂管110进行连接的孔。利用该孔而将气体制冷剂管110连接于凸缘90。如图4以及6所示,气体侧截止阀5设置于比气体侧过滤器6更靠近凸缘90的部位。
[0072] 在图6中,参照编号91表示设置于气体侧截止阀5的压力取出用端口,参照编号92表示在凸缘90的上部设置的压力取出用端口。压力取出用端口91以及压力取出用端口92分别构成压力检测部。该热泵在气体截止阀5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91,并在作为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的凸缘90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92。
[0073] 再次参照图4,液体侧截止阀10沿上下方向延伸。详细而言,从液体侧截止阀10通过的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准确而言,从液体侧截止阀10通过的制冷剂沿高度方向流动。液体侧截止阀10的供制冷剂通过的通路的中心轴沿高度方向延伸。
[0074]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液体侧过滤器9沿水平方向延伸。液体侧过滤器9沿与进深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参照图6,该热泵具有作为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的扩口连接用部件97。扩口连接用部件97位于比液体侧过滤器9更靠室内机侧(图1中由100表示)的位置。扩口连接用部件97设置于能够从壳体80(参照图1、2)的外部对液体制冷剂管120(参照图1)进行连接的部位。在壳体80设置有用于对液体制冷剂管120进行连接的孔。利用该孔而将液体制冷剂管120连接于扩口连接用部件97。
[0075] 在图6中,参照编号95表示设置于液体侧截止阀10的压力取出用端口,参照编号96表示扩口连接用部件97中位于比外螺纹部98更靠液体侧截止阀10侧的位置的压力取出用端口。压力取出用端口95以及压力取出用端口96分别构成压力检测部。该扩口连接用部件97的压力取出用端口96位于扩口连接用部件97的上部,并将压力计(未图示)安装于该压力取出用端口96。该热泵在液体侧截止阀10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95,并在作为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的扩口连接用部件97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96。
[0076]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与将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安装于室外机的壳体外的现有技术不同,将气体制冷剂侧的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制冷剂侧的液体侧过滤器9设置于室外机50的壳体80内,因此,无需在现场施工时在壳体80的外侧周围确保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的安装场所。因此,施工性得到提高。
[0077]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气体侧截止阀5以及气体侧过滤器6分别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气体侧截止阀5所存在的高度范围具有与气体侧过滤器9所存在的高度范围重叠的部分。因此,能够在壳体80内有效利用高度方向而对气体侧截止阀5以及气体侧过滤器6进行收纳。因此,能够将气体侧过滤器6内置于壳体80内,并且还能够抑制:壳体80的设置面积增大。由于气体侧过滤器6的长度大于液体侧过滤器9的长度,因此,假设若将气体侧过滤器6配置于水平方向上,则壳体的设置面积有可能会增大。
[0078]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气体截止阀5以及作为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的凸缘90分别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91、92,因此,能够将压力计设置于气体侧过滤器6的气体制冷剂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因此,能够对气体侧过滤器6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气体的压力进行测量,从而对气体侧过滤器6的网孔堵塞情况进行确认时的作业性得到提高。
[0079]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液体侧截止阀10沿高度方向延伸,液体侧过滤器9沿水平方向延伸。因此,液体侧截止阀5的延伸方向与液体侧过滤器9的延伸方向大不相同,从而能够将液体侧截止阀10和液体侧过滤器9配置为大致相互独立。因此,能够将液体侧截止阀10和液体侧过滤器9配置于互不相同的狭窄的空间,从而能够有效且灵活地利用狭窄的空间(间隙)而对液体侧截止阀10以及液体侧过滤器9分别进行配置。
[0080]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液体侧截止阀10以及作为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的扩口连接用部件97分别设置有压力取出用端口95、96,因此能够将压力计设置于液体侧过滤器9的液体制冷剂流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因此,能够对液体侧过滤器9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测量,从而对液体侧过滤器9的网孔堵塞情况进行确认时的作业性得到提高。另外,仅通过将相同的壳体的外板拆下便能够进行对气体侧过滤器6的压差检测和对液体侧过滤器9的压差检测。
[008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泵具有一个室外机50以及一个室内机100,但是,在本发明中,热泵也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任意数量的室外机,另外,还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任意数量的室内机。
[008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气体侧截止阀5、气体侧过滤器6以及液体侧截止阀10均沿高度方向延伸。然而,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气体侧截止阀、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侧截止阀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沿高度方向上的部分比水平方向上的部分大的延伸方向延伸,也可以沿相对于铅直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也可以是,气体侧截止阀、气体侧过滤器以及液体侧截止阀中的至少一个部件沿水平方向延伸。
[008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气体侧截止阀5在高度方向上的整个存在范围与气体侧过滤器6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重叠,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只有气体侧截止阀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的一部分与气体侧过滤器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重叠。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气体侧截止阀在高度方向上的整个存在范围与气体侧过滤器在高度方向上的存在范围不重叠。
[008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气体侧截止阀5具有在进深方向上与气体侧过滤器6重叠的部分,但是,在本发明中,气体侧截止阀也可以在进深方向上不与气体侧过滤器重叠。
[008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液体侧过滤器9沿水平方向且沿进深方向延伸。然而,在本发明中,液体侧过滤器也可以沿相对于水平方向及进深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或者还可以沿水平方向且沿宽度方向延伸。另外,在本发明中,液体侧过滤器可以沿高度方向延伸,也可以沿具有高度方向上的部分以及水平方向上的部分的方向延伸。
[008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气体侧截止阀5设置于比气体侧过滤器6更靠近作为气体制冷剂管连接部件的凸缘90的部分。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气体侧截止阀设置于比气体侧过滤器更远离气体制冷剂管连接部件的部位。
[008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压力取出用端口91、92设置于气体侧过滤器6的气体制冷剂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双方。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气体侧过滤器的气体制冷剂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压力取出用端口作为压力传感器安装部。
[008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压力取出用端口95、96设置于液体侧过滤器9的液体制冷剂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双方。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液体侧过滤器的液体制冷剂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压力取出用端口作为压力传感器安装部。
[0089]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23、24形成为将空气从侧面吸入并从上部排出的构造,但是,在本发明中,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将空气吸入的部位可以是任意部位,将空气排出的部位也可以是任意部位。
[009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为凸缘90,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为扩口连接用部件97。然而,在本发明中,气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可以是用于进行扩口连接的扩口连接用部件,也可以是肘形管(elbow)、弯管接头(bend)、缩径管(reducer)、T形管接头、十字管(cross)、管套(socket)、联轴器(coupling)、盖、插塞、联管节(union)等承担配管接头的作用的部件。另外,在本发明中,液体制冷剂连接部件可以是凸缘,也可以是肘形管、弯管接头、缩径管、T形管接头、十字管、管套、联轴器、盖、插塞、联管节等承担配管接头的作用的部件。
[009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热泵是燃气发动机驱动式的热泵,但是,本发明的热泵也可以是由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燃气发动机以外的发动机进行驱动的热泵。另外,本发明的热泵还可以是电驱动式的热泵。
[0092] 另外,在本发明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适当地将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气部件以及部位中的一个以上的电气部件、部位省略。另外,相反,在本发明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还可以在构成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气部件以及部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电气部件、部位。
[0093]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间隔件将发动机、电动马达等压缩机的动力源和压缩机隔开而不使压缩机的动力源的热量向制冷剂侧传递,或者也可以不利用间隔件将发动机、电动马达等压缩机的动力源和压缩机隔开。另外,当然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所有结构中的两个以上的结构进行组合而构建成新的实施方式。
[0094] 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记载,但显然能够由熟悉该技术的人员进行各种变形、修改。应当认为,这种变形、修改只要未脱离附件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包含在本发明中。
[0095] 参照2014年1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237141号的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并将其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0096] 附图标记说明
[0097] 1    第一压缩机
[0098] 2    第二压缩机
[0099] 3    机油分离器
[0100] 4    四通阀
[0101] 6    气体侧过滤器
[0102] 8    室内热交换器
[0103] 9    液体侧过滤器
[0104] 10   液体侧截止阀
[0105] 17   储液器
[0106] 18   过冷却热交换器
[0107] 20   第一电子膨胀阀
[0108] 21   第二电子膨胀阀
[0109] 23   第一热交换器
[0110] 24   第二热交换器
[0111] 26   气液分离器
[0112] 27   副蒸发器
[0113] 35   第三电子膨胀阀
[0114] 36   第四电子膨胀阀
[0115] 38   电磁阀
[0116] 50   室外机
[0117] 60   控制装置
[0118] 80   壳体
[0119] 83   飞轮
[0120] 90   凸缘
[0121] 91、92、95、96  压力取出用端口
[0122] 100  室内机
[0123] 110  气体制冷剂管
[0124] 120  液体制冷剂管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