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专利权 / 申请 / 国际申请 / 请求书 / 指定 / 在混合ISDN-DECT电信系统中不同容量信道的指定

在混合ISDN-DECT电信系统中不同容量信道的指定

阅读:758发布:2021-02-28

IPRDB可以提供在混合ISDN-DECT电信系统中不同容量信道的指定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为了在混合电信系统中,尤其在“ISDN←→DECT专用的RLL/WLL系统中,在良好地(经济地)利用带宽和最小技术花费的情况下,互相指定不同信道容量的电信信道,例如ISDN-D信道和各DECT信道(例如通过DECT信道结构复制ISDN信道结构),取决于在ISDN-D信道上传输的信息量在混合电信系统中使用一种DECT专用的Cs信道和一种DECT专用的Cf信道用于信息传输。,下面是在混合ISDN-DECT电信系统中不同容量信道的指定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用于在一个混合电信系统中,尤其在一个ISDNDECT专用 “RLL/WLL”系统中指定不同信道容量的电信信道的方法,a)在此用于传输系统信息的该混合电信系统含有

a1)一个具有一个第一电信信道(D信道)和一个第一信息传输能力 的第一电信局部系统(ISDN)以及

a2)一个具有一个第二电信信道(Cf,Cx,Cy)和一个第二信息传输能 力的,以及具有一个第三电信信道(Cs,Cx,Cy)和一个第三信息传 输能力的第二电信局部系统(DIIS),b)在此用于传输系统信息和用于传输第二电信局部系统的局部系统 信息的第二电信局部系统(DIIS),具有一个第一电信接口(DIFS) 和一个第二电信接口(DIPS),它们是经过第二电信信道 (Cf,Cx,Cy)和/或第三电信信道(Cs,Cx,Cy)互相连接的,c)在此第二电信局部系统(DIIS)是作为本地信息传输回线经此两 个电信接口(DIFS,DIPS)纳入第一电信局部系统(I-TTS)的,d)在此第一信息传输能力小于第二信息传输能力和大于第三信息传 输能力,

其特征在于,

e)当应在第一电信信道(D信道)上传输的信息量不超过在第三电 信信道(Cs,Cx,Cy)上可传输的信息量时,经第一电信信道(D 信道)和第三电信信道(Cs,Cx,Cy)传输系统信息,f)当应在第一电信信道(D信道)上传输的信息量超过在第三电 信信道(Cs,Cx,Cy)上可传输的信息量时,经第一电信信道(D 信道)和第二电信信道(Cf,Cx,Cy)传输系统信息。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此来控制第二电信局部系 统( )中系统信息的传输,

a)将用作为信息发送装置的电信接口(DIFS)中的系统信息存放入 一个等候队列( )里,

b)求出充填有系统信息的等候队列(WSD,WSS,WSF)的充满率,

c)当求出的充满率不超过一个阈值(SD)时,激励用于传输系统信 息的第三电信信道(Cs,Cx,Cy),

d)当求出的充满率超过此阈值(SD)时,激励用于传输系统信息的 第二电信信道(Cf,Cx,Cy)。

3.按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等候队列(WSD,WSS, WSF)中不含有系统信息时,则促使从第二电信信道(Cf,Cx,Cy)向第 三电信信道(Cs,Cx,Cy)的信道转换。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传输第二电信信道(Cf,Cx,Cy)上的或第三电信信道(Cs,Cx,Cy) 上的信息。

b)传输一个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SUSPEND中止),两个电信接 口(DIFS,DIPS)之一用此转接指令向其它电信接口(DIFS,DIPS) 发信号,应传输第三电信信道(Cs,Cx,Cy)或第二电信信道 (Cf,Cx,Cy)上信息,c)将一个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 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RESUME重开)从接收此转接指 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向发送此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 DIPS)传输。

5.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一给定持续时间之后 未传输此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 标志确认),则重新传输此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

6.按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未定的中断信道转换的 控制之前,在重复地缺少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 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的情况下,按一个给定的次数继续传输 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 求)。

7.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转接应答 (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是一 个转接确认,接收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用此转接确认向 发送此转接指令的电信接口(DIFS,DIPS)发信号,传输第三电信信道 (Cs,Cx,Cy)上或在第二电信信道(Cf,Cx,Cy)上的信息。

8.按权利要求4至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转接指令 (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的传 输之前,随着此传输或在传输之后,中继信息的传输,并且随着转接应 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的 传输或在此传输之后重新进行信息的传输。

9.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 (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之后 中断信息的传输,并且基本上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 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之后传输转接应答 (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

10.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 (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之后, 通过发送此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中断信息的 传输,然后基本上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之后,通过接受此转接指令 (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的电 信接口(DIFS,DIPS)中断信息的传输,如果由此电信接口(DIFS,DIPS) 结尾地已经传输了一个在自身是结束的信息包的话,并且基本上直接在 传输信息包之后传输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 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

11.按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 (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之后, 通过发送此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中断信息的 传输,基本上直接在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之后,在一个用于确认已接收信息的给 定的持续时间之后,通过接收此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转接请 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中断信 息的传输,并且基本上直接在传输此确认之后传输转接应答 (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

12.按权利要求4至1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输转接应答 之后和在传输系统信息之前,在第三电信信道(Cs,Cx,Cy)上或在第二 电信信道(Cf,Cx,Cy)上复位给定的局部系统专用的参数。

13.按权利要求4至12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电信信道 (Cs,Cx,Cy)上或在第二电信信道(Cf,Cx,Cy)上,在一个信道转换之 后,发送一个带有用于确认的要求的测试信息。

14.按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测试信息是一个 RECEIVE_READY(接收就绪)信号,它是作为指令(COMMAND)发送的, 并且此确认是一个作为应答(RESPONSE)发送的RECEIVE_READY(接收 就绪)信号。

15.按权利要求8,9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信道转换 之后,在第三电信信道(Cs,Cx,Cy)上或在第二电信信道(Cf,Cx,Cy) 上重新传输由于直接的中断未完整地传输的,或未回复的,应传输信息 的一个信息包。

16.按权利要求4至1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一种给定的传 输原则,以一种给定的传输顺序(K=3)传输信息,并且在一个信道转 换之后,在第三电信信道(Cs,Cx,Cy)上或在第二电信信道(Cf,Cx,Cy) 上,用一种最小可能的传输顺序(K=1)传输信息。

17.按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给定传输顺序的传输 原则是用于传输HDLC帧的HDLC协议。

18.按权利要求4至1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不同标号 (LCNx,LCNy,LCNz)的传输线路上,传输带有有效信息和/或系统信息 的系统通信信息,和/或传输介于电信局部系统(DIIS)的各电信接口 (DIFS,DIPS)之间的局部系统信息。

19.按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第二电信信道(Cf)所 属的一个第一传输线路指定一个第一标号,它是未由其它各传输线路占 用的。

20.按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第一标号是表征传输线 路各标号(LCNx,LCNy,LCNz)中总是最小可发放的标号。

21.按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第一标号是表征传输线 路各标号(LCNx,LCNy,LCNz)中总是最大可发放的标号。

22.按权利要求4至2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电信接口 (DIFS)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号请求)。

23.按权利要求4或按权利要求4和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 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号请求) 和/或转接应答(SWTI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UBUTE_CONFIRM 标志确认)总是由各自的接收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或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 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的电信接口( )签收。

24.按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拒绝地或认可地签收转接 指令(SWITCHINH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 和/或转接应答(SWTI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UBUTE_CONFIRM 标志确认)。

25.按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拒绝转接指令 (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或转 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 的情况下,发出各自拒绝信号的电信接口(DIFS,DIPS)用传输转接指 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来 推动信道转换。

26.按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4和8以及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认可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和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 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的情况下,在重新恢复传输之后, 在传输中断之处开始信息传输。

27.按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4和8或按权利要求23至26之一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个第一电信接口(DIFS)或者一个第二电信接 口(DIPS)传输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

28.按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4和8或按权利要求23至27之一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信接口(DIFS,DIPS)一个划分成信息传输层 面的信息传输结构的,一个第一信息传输层面(DLC层面)中,传输转 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 和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 确认),在此电信接口(DIFS,DIPS)中基本上传输局部系统信息。

29.按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4和8或按权利要求23至27之一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第二信息传输层面(MAC层面)中传输转接 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 和转接应答(SWTI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UBUTE_CONFIRM标志 确认),此信息传输层面针对于电信接口(DIFS,DIPS)的一个划分成 各信息传输层面的信息传输结构,是从属于一个基本上为传输局部系统 信息而安排的第一信息传输层面(DLC层面),并且在此如此传输转接 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 或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IBUTE_CONFIRM标志 确认),第一信息传输层面(DLC层面)的数据结构保持不受影响。

30.按权利要求1至3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第一电信局部 系统(ISDN)是一个ISDN系统。

31.按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D信道上传输此系统信 息。

32.按权利要求1至3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电信局部系 统(DIIS)含有一个DECT/GAP系统(DGS)。

33.按权利要求1至3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电信局部系统 (DIIS)含有一个GSM系统。

34.按权利要求1至3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电信局部系统 含有一个PHS系统,一个WACS系统或一个PACS系统。

35.按权利要求1至3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电信局部系统 (DIIS)含有一个“IS-54”系统或一个PDC系统。

36.按权利要求1至31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电信局部系统 (DIIS)含有一个CDMA系统,一个TDMA系统,一个FDMA系统或一个, 针对此所述传输标准的混合系统。

37.按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信接口(DIFS是 一个DECT INTERMEDIATE FIXED SYSTEM(DECT中级固定系统)(DIFS), 并且第二电信接口(DIPS)是一个DECT INTERMADIATE PORTABLE SYSTEM (DECT中级便携系统)(DIPS)。

38.按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电信信道(Cf)是DEGT 系统的Cf信道。

39.按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电信信道(Cs)是或 各是DECT系统的Cs信道。

40.按权利要求4至22之一和按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转接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 求)是DECT标准的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信息单元。

41.按权利要求4至22之一或权利要求40和权利要求32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转接应答(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 ATTRIBUTE_CONFIRM标志确认)是DECT标准的ATTRIBUTE_CONFIRM(标 志确认)信息单元。

42.按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4和8或权利要求23至29之一和按 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指令(SWITCHING_REQUEST转 接请求,ATTRIBUTE_REQUEST标志请求)是DECT标准的SUSPEND(中止) 信息单元。

43.按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4和8,权利要求23至29之一或权利 要求42和按权利要求3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接应答 (SWTI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ATTRUBUTE_CONFIRM标志确认)是DECT 标准的RESUME(重开)信息单元。

44.按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信息传输层面是DECT 标准的DLC层面(Data Link Control数据链路控制)。

45.按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信息传输层面是DECT 标准的MAC层面(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说明书全文

在具有介于信息源点和信息汇点之间信息传输线路的各信息系统 中,采用发射机和接收机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在这些信息系统上

1)在一个优先的传输方向上(单工作业)或在两个传输方向上(双 工作业)可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

2)信息处理是模拟的或是数字的,

3)经远程传输线路的信息传输是有线的或者是建立在不同的信息传 输方法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和/或CDMA(码分 多址)的基础上的-例如按诸如DECT,GSM(欧洲移动通信标准 化组),WACS(广域计算服务)或PACS(图象存档与通信系统), IS-54(国际标准-54),PHS传真电报系统,PDC(常设数据 呼叫)等等的无线电标准(请比较IEEE[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 会]通信杂志,1995年1月,第50至57页;D.D.Falconer etal 所著:“无绳私人通信用的时分多址法”)无线地进行。“信息” (“Nachricht”)是一个上层概念,它既代表意思内容(信息) 也代表物理的表达(信号)。即使一个信息的意思内容相同-也 就是相同的信息-可能出现不同的信号形式。所以一个涉及一个 对象的信息可以例如

(1)以图象的形式,

(2)作为说话的语句,

(3)作为书写的语句,

(4)作为编码的语句或图象 来传输。按(1)…(3)的传输方式在此一般是通过连续的(模拟的) 信息来表征的,而在按(4)的传输方式上通常产生不连续的信号(例 如脉冲,数字信号)。

从通信系统的这个一般定义出发,本发明涉及在一种混合电信系统 中,尤其在一种“ISDNDECT专用的RLL(无线电本地环路)/WLL(无 线本地环路)系统”中,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分配不同信道容量 的电信信道的方法。

混合的电信系统例如是含有不同-无线的和/或有线的-电信系统 的通信系统。

根据各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5(1995)第1期,第21至 23页和第3期第29至30页”以及IEE(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术座谈会 1993,173;(1993),第29/1-29/7;W.Hing,F.Halsall所著:“Cordless access to the ISDN basic rate service(对ISDN基本速率业务的 无绳访问)”,并在按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出版物prETS 300 XXX, 版本1.09,1996年7月31日的DECT/ISDN中间系统DIIS的基础上, 图1-代表大量混合电信系统地-展示一种“ISDNDECT专用的 RLL/WLL”电信系统IDRW-TS(综合业务数字网无线电本地环路/无 线本地环路),它带有一种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请比较文献“通 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1-43,部分:1至10,T1P:(1991)第3期, 第99至102页;T2:(1992)第4期,第138至143页;T3:(1991) 第5期,第179至182页和第6期,第219至220页;T4:(1991)第 6期,第220至222页和(1992)第1期,第19至20页;T5:(1992) 第2期,第59至62页和(1992)第3期,第99至102页;T6:(1992) 第4期,第150至153页;T7:(1992)第6期,第238至241页;T8: (1993)第1期,第29至33页;T9:(1993)第2期,第95至97页 和(1993)第3期,第129至135页;T10:(1993)第4期,第187 至190页;”〕并且它带有一种DECT专用的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 -TTS。

此DECT/ISDN中间系统DIIS或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 在此尤其是建立在一种DECT/GAP系统DGS上的〔数字增强(从前:欧 洲)无绳电信;请比较(1):通信技术电子学42(1992)1月/2月第 1期,柏林,DE;U.Pilger所著“DECT标准的结构”,第23至29并 结合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出版物ETS 300175-1…9,1992年10月; (2):电信报导16(1993),第1期,J.H.Koch所著:“无绳电信的 数字舒适性-DECT标准开拓新的使用领域”,第26至27页;(3):tec 2/93-Ascom的技术杂志“通往通用移动电信的道路”,第35至42页; (4):飞利浦电信评论49卷,第3期,1997年9月,R.J.Mulder所 著:“DECT,一种通用无绳访问系统”;(5):WO 93/21719(图1至 3与所属的说明)〕。该GAP标准(一般访问概要)是DECT标准的一个 下属部分,其任务在于保证电话用途DECT空中接口的相互操作性(请 比较ETSI出版物pr ETS 300444,1995年4月)。

DECT/ISDN中间系统DIIS或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也可 替代地以一种GSM系统为基础(Groupe Speciale Mobile或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移动通信专用组或全球移动通信系 统;请比较Informatik Spektrum(信息学一览)14(1991)6月,第 3期,柏林,DE;A.Mann著:“GSM标准-数字欧洲移动无线电网的基 础”,第137至152页)。除此之外在一个混合电信系统范围内也可能 将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构成为GSM系统。

除此之外,基于已知多重存取法FDMA,TDMA CDMA(频分多址,时 分多址,码分多址)的和由此形成混合多重存取法的,开始时已提及的 系统以及未来的各系统可以考虑作为用于实现DECT/ISDN中间系统DIIS 或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或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的其它 可能性。

采用象ISDN那样的,传统有线电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信道(例如DECT 信道)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未来可替代的,没有自己完整导线网络 的网络经营者的背景下是如此。

因此例如在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上,例如在纳入DECT 系统的DS的条件下,使得无线连接技术RLL/WLL(无线电本地环路/无 绳本地环路)可由在标准ISDN接口上的ISDN业务的ISDN用户支配(请 比较图1)。

在按图1的“ISDNDECT专用的RLL/WLL”电信系统IDRW-TS中, 例如经过一个标准化的S接口(S总线),经过构成为本地信息传输回 线的-尤其是DECT专用的和包含在RLL/WLL电信局部系统RW-TTS中 的-DECT/ISDN中间系统DIIS(第一电信局部系统),经过一个其它标 准化的S接口(S总线)、一个网络终端NT(Network Termination) 和ISDN电信局部系统I-TTS(第二电信局部系统)的一个标准化的U 接口,将一个带有其终端机TE(Terminal Endpoint终端终点;Terminal Equipment终端设备)的电信用户(使用者)TCU(Tele-Communication User)纳入带有在其中可供支配业务的ISDN世界中。

该第一电信局部系统DIIS主要包含两个电信接口,一个第一电信 接口DIFS(DECT Intermediate Fixed System DECT中间固定系统) 和一个第二电信接口DIPS(DECT Intermediate Portable Sytem DECT 中间便携系统),它们是例如经一DECT空中接口无线地互相连接的。 由于此准地点固定的第一电信接口DIFS,该第一电信局部系统DIIS形 成在前面于此关联中定义的本地信息传输回线。第一电信接口DIFS含 有一个无线电固定部分RFP(Radio Fixed Pard),一个适配单元IWU1 (Inter Working Unit交互工作单元)和一个通往S接口的接口电路INCl (Interface Circuitry)。第二电信接口DIPS含有一个无线电移动部 分RPP(Radio Portable Part)和一个适配单元IWU2(Inter Working Unit)和一个通往S接口的接口电路INC2(Interface Circuitry)。 无线电固定部分RFP和无线电移动部分RPP在此形成已知的DECT/GAP 系统DGS。

对于在用户连接中的尽可能全部ISDN业务作为载体的一个DECT专 用RLL系统来说。在此存在着以下的一般性问题:

a)复制ISDN信息结构(D信道和2个B信道),在以下尤其是D 信道,

b)良好的带宽经济性;对于ISDN尤其重要,因为对于为64kbps(千 位/秒)的B信道数据速率来说几项业务已需要两个DECT信道,

c)最小的技术花费。

D信道的复制

D信道的性能:

-对于全部连接在ISDN连接上的终端机TE(Terminal Endpoint), 位于C平面(C-Plane)上的共同发信号信道。

-在其中通过TE独特的地址TEI(Terminal Endpoint Identifier 终端终点识别器)分离出通往网络的TE专用的各发信号信道,

通往D信道的存取机制保证信息的TE独特的顺序。

-通过率:16千位/秒(kbps),

-满负荷率:取决于许多判据,通常低于最大容量;各种阻塞情况 是可能的,然而它们由于高的容量是可以迅速排除的。

DECT信道

依据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42(1992)1月/2月,第1期,柏林, DE;U.Pilger著:“DECT标准的结构”,第23至29页,结合ETS 300175 -1…9,1992年10月”,图2展示DECT/GAP系统DGS的TDMA结构。 该DECT/GAP系统是一种针对多重存取法的混合系统,在此系统上按FDMA 原理,在1.88和1.90GHz之间的频带中的十个频率上,根据TDMA原理, 按照图2在一种给定的时间顺序中,可以将无线电通信信息从基站RFP 向移动部分RPP和从移动部分RPP向基站RFP(双工作业)发送。在此 由一种多时帧MZR确定此时间顺序,每160ms出现此多时帧,并且此多 时帧具有16个各自有10ms持续时间的时帧ZR。在这些时帧ZR中向基 站RFP和移动部分RPP分别传输信息,它们涉及一种在DECT标准中定 义的C-,M-,N-,P-,Q信道。如果在一个时帧ZR中为这些信道 中的多个信道传输信息,则按一种具有M>C>N和P>N的优先清单进行传 输。多时帧MZR的16个时帧ZR中的每一个重新划分为24个各自具有 417μs持续时间的时间间隙ZS,从其中12个时间间隙ZS(时间间隙0… 11)是指定为传输方向“基站RFP→移动部分RPP″的,并且其它的12 个时间间隙ZS(时间间隙12…23)是指定为传输方向“移动部分RPP→ 基站RFP″的。在这些时间间隙ZS的每一个中按DECT标准传输具有一个 为480位的位长的信息。从此480位中,在一个SYNC字段中将32位作 为同步信息来传输,并且在一个D字段中将388位作为有效信息来传输。 将剩下的60位在一个Z字段中作为附加信息和在一个“保护时间”字 段中作为防护信息来传输。作为有效信息传输的,D字段的388位重新 划分为64位长的A字段,320位长的B字段和一个4位长的“X-CRC” 字。64位长的A字段由一个8位长的数据头(Header),一个具有用于 C-,Q-,M-,N-,P信道数据的40位长的数据项和一个16位长的 “A-CRC”字组合而成。

性能:

-采用TDMA时间间隙。

-原则上在各个时间间隙中使用一个Cs信息(s=慢)用于发信号 〔在DECT标准中的C平面(C-plane)〕和使用一个从属的信道〔在 DECT标准中的U平面(U-Plane)〕用于使用者信息或有效信息(通过 率:32千位/秒)。

-Cs信道的通过率:2千位/秒。

DECT标准也提供另外的各信道结构,例如一种Cf信道(f=快)。

-该Cf信道占用一个时间间隙。

-Cf信道的通过率:25.6千位/秒。

在OSI/ISO层面模型的基础上〔请比较(1):课程讲义-德国电 信48年卷,2/1995,第102至111页;(2):ETSI出版物ETS 300175 -1…9,1992年10月;(3):ETSI出版物ETS 300102,1992年2月; (4):ETSI出版物ETS 300125,1991年9月;(5):ETSI出版物ETS 300012,1992年4月〕,图3展示按图1的,“ISDN→DECT专用RLL/WLL” 电信系统IDRW-TS的C平面的一个模型。

在OSI/ISO层面模型的基础上〔请比较(1):课程讲义-德国电 信48年卷,2/1995,第102至111页;(2):ETSI出版物ETS 300175 -1…9,1992年10月;(3):ETSI出版物ETS 300102,1992年2月; (4):ETSI出版物ETS 300125,1991年9月;(5):ETSI出版物ETS 300012,1992年4月〕,图4展示按图1的,“ISDN→DECT专用的RLL/WLL” 电信系统的,用于语音数据传输的U平面的一个模型。

带宽经济性

Cs信道结构为一个标准语音连接提供一种最佳带宽经济性,因为按 照出自于图3和图4的图5,以及在考虑各ETSI出版物(ETS 300175 -1,10/1992,第7章;ETS 300175-3,10/1992,第4.1章;ETS 300175 -4,10/1992,第4章)只需要一个传输线路(Bearer载体)一例如 具有按图5的LCNy,LCN1的MBC-确切地说只需要一个连接或一个时 间间隙。

按照出自于图3和图4的图5,以及在考虑ETSI各出版物(ETS 300175 -1,10/1992,第7章;ETS 300175-3,10/1992,第4.1章;ETS 300175 -4,10/1992,第4章)的条件下,Cf信道的采用导致一种较低的带宽 经济性,因为此U平面(U-plane)本身需要一种其它的传输线路(Bearer 载体)或一个其它的连接或一个其它的时间间隙;这意味着有必要有两 种传输线路(Bearer载体)-例如具有LCN2,LCNz的MBC和具有按图 5的LCNy,LCN1的MBC-或者两种连接或两种用于简单语音连接的时间 间隙。

除此之外,对于存在着两种ISDN-B信道连接(语音连接)的情况, 三种传输线路(Bearer载体)-例如按图5具有LCNx,LCNo的MBC, 具有LCNy,LCN1的MBC和具有LCNz,LCN2的MBC-确切地说三种连接 或三种时间间隙是必要的。

按带宽经济性观点采用Cs信道是合理的,而按信道容量的观点采 用Cf信道看来是合理的。

与究竟采用Cf信道还是采用Cs信道用于连接的建立(建立传输线 路)无关,必须保证(请比较图5),随时可以从Cf信道往Cs信道或 反过来转换(在不同信道容量的信道之间的信道转换)。除此之外,基 于在ISDN系统中可以同时建立两种连接(传输线路)(2个B信道)的 可能性,必须保证,可以在一个第一Cs信道和一个第二Cs信道之间转 换(在两个同等信道容量的信道之间的信道转换)。

技术花费

DECT专用的RLL系统必须相对于ISDN用户和ISDN网络显得是透 明的。对于它的例如象DECT信道选择等等的内部功能需要各种控制判 据,这些控制判据,只要它们不是在各网络接口上显函地可供支配的, 必须通过分析ISDN“层面2”-/“层面3”信息(请比较文献“通信技 术电子学,柏林45,T2:(1992)第4期,第138至143页;”)来 求得。

为了减小花费,可以将此控制复合体集中到电信接口DIFS,DIPS 的,例如第一电信接口DIFS(DECT Intermediate Fixed System)的 一个电信接口中,并且由此可以控制各自其它的电信接口,在本情况下 控制第二电信接口DIPS(DECT Intermediate Portable System)。在 此情况下,该“固定系统”DIFS总是有可能性,选出一个符合ISDN业 务的DECT信道结构(C-plane和U-plane)。

在“便携式的系统”DIPS上没有对ISDN“层面3”的直接存取这 是不可能的。单独从ISDN“层面2”功能来看,此存取不能在所有情况 下,将具有C和U平面的一种TE独特的连接明确地描绘在一个相应的 DECT信道结构上。

即使这个能成功的话,在单独采用针对带宽是经济的Cs信道的情 况下仍存在着通过差别的问题。

因此要寻找一种途径,它在良好带宽经济性和微小系统花费的情况 下,将一个ISDN连接的整个D信道如此描绘在一个DECT信道装置上, 使得可以不改变D信道的各基本性能,并且可以迅速排除阻塞情况。

只要ISDN连接是有效的,用于标准化这样一种系统的一种已知方 案迄今规定采用Cf信道。中央控制功能位于“固定的系统”DIFS中, 它经Cf信道控制“便携式系统”DIPS。此解决办法是比较简单的,可 是有非最佳带宽经济性的缺点。

基于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一个混合电信系统中,尤其在一个 “ISDNDECT专用RLL/WLL”系统中,在良好地(经济地)利用带宽和 最少技术花费的情况下,互相指定不同信道容量的电信信道,例如指定 ISDN-D信道和各DECT信道(例如通过DECT信道结构复制ISDN信道 结构)。

从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定义的方法出发,通过在权利要求 1的标志中所说明的各特征来解决此任务。

基于本发明的思路在于,取决于在ISDN-D信道上传输的信息量, 采用DECT专用的Cs信道和DECT专用的Cf信道用于在混合电信系统中 的信息传输。在此按基于本发明的任务的意义尤其考虑在对各混合电信 系统的说明引言中,特别是在一个“ISDNDECT专用的RLL/WLL系统 中讨论过的技术事实情况”。

解决办法的目标是在广泛地保留于说明引言中所述已知标准化方案 的各性能情况下,一种载有D信道的DECT信道布置的容量,动态地去 与D信道的现实通过量需求的可适配性。

在各下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其它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形 式。

用图6至15阐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从图1至5出发,图6展示各自对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 接口DIPS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原理性构造,此构造对于分析在传 输线路“ISDN网ISDN用户(Terminal Endpoint终端点TE)”上ISDN “层面2”信息/“层面3”信息,或者经此传输的信息量(请比较文献 “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1,T2:(1991)第4期,第138至143页;”) 是重要的。

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的或第二电信接口DIPS的发送部分中,NWK 层面(Networklayer网络层面)以已知的方式将ISDN“层面2”/“层 面3”信息和DECT控制信息经一个构成为存储器的第一等候队列WSD转 交给DLC层面(Data Link Control数据链路控制)。发送部分的一个 MAC/DLC控制装置STE测量在等候队列WSD中的充满率和从此激励MAC 层面(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和DLC层面。只要充满 率位于一个界限SD之下,DLC层面则将要传输的信息(通信信息)存储 入同样构成为存储器的第二等候队列WSS中,MAC层面从此等候队列WSS 中在Cs信道上将信息传输给接收部分。

当超出界限SD时,DLC层面将信息存储入一个重新构成为第三等候 队列WSF中,MAC层面从此等候队列WSF中,在一个为此而建立的Cf信 道上,将信息传输给接收部分。当第一等候队列WSD和第三等候队列WSF 是空的时候,重新采用Cs信道。

通过发送部分和/或接收部分,例如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或第二 电信接口DIPS识别/共同识别引来一次信道转换的必要性(从一个局部 系统信道转换到另一个局部系统信道上)。该分析的结果在此形成对信 道转换的促进。因此在图6中所示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构造可以用 于控制信道转换。

对于从此产生的,Cs信道和Cf信道间的信道转换假设,在采用DECT 标准的条件下,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中的Cs信 道Cf信道的分派是已知的。无论Cs信道,当然还有Cf信道,只要此 信道已经存在,就可用于在相反方向上的传输。

图7至10展示用于信道转换的一个第一实施例。

功能细节

只要第一等候队列WSD的充满率位于界限SD之下,DLC层面采用 DECT-A字段格式(DECT标准)用于输入到第二等候队列WSS。在超过 界限SD之后,以DECT-B字段格式输入到第三等候队列。当第二等候 队列WSS是空的时候或者Cf信道是准备好的时候,在建立Cf信道之后 进行用于从第三等候队列WSF发送的转换。

对于从A格式到B格式的过渡有两种可能性:

a)等候队列WSS只获得完整的A字段-DLC帧:

然后总是在DLC帧边界上进行转换。对于DLC帧的参数设计有三种 准则:

-尽可能短的帧,以便用于从第三等候队列WSF的发送的转换滞后 保持尽可能地短暂,

-当最大的DLC帧长未利用时,另一方面,DLC-PDU数据额外量, (Data Overhead数据额外量;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则 增长,

-跨接Cf信道的建立时间。

采用DLC过程(Data Link Control数据链路控制)用于控制Cs 信道Cf信道的转换。

所以例如以修改形式的各DECT标准过程“B级确认中止/B级恢复” 可以考虑专门用于此用途(请比较DECT标准ETS 300175-4,1992年 10月,第9.2.7章)。

Cs信道→Cf信道,按图7

当第一等候队列WSS空的时候,即按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协议签收最后的I帧的时候,初始化的电信接口DIFS,DIPS(例如第二 电信接口DIPS)在Cs信道上发送一个指令“SUSPEND中止”。如果对 方接口(第一电信接口DIFS)本身还须发送来自第一等候队列WSS的I 帧时,此I帧则最早可能在下一个帧边界处结束此事(将其余的帧传输 入第三等候队列WSF),此I帧等候着在Cs信道上的最后的签收并且然 后认可在Cs信道上的指令“SUSPEND”(中止)。

在此之后第二电信接口DIPS通过在Cf信道上的指令“RESUME重 开”起动连接(数据链路)的恢复(Resumption恢复)。第一电信接口 DIFS在Cf信道上签收此事。然后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继续在Cf 信道上的传输。

Cf信道→Cs信道,按图8

当第一等候队列WSD和第三等候队列WSF在两侧是空的,并且最后 的I帧已签收的时候,进行反接。

在此区分两种情况:

首先在已安排了转接的电信接口上是满足条件的(第二电信接口 DIPS)。

-第二电信接口DIPS在Cf信道上发送指令“SUSPEND”中止。

-第一电信接口DIFS拒绝在Cf信道上的指令“SUSPEND中止”, 并且继续发送在Cf信道上的信息。

-第一电信接口DIFS由此随后也承接用于在Cs信道上转接的主动 权,并且当Cf信道不再需要时,在它那方面引入 “suspeusion/Resumption中止/恢复”。在这期间第二电信接口DIPS 也可在需要时重新自动利用Cf信道。

在较后的时候满足电信接口DIFS,DIPS上的条件,此电信接口事 先已安排或保留了向Cf信道上的转接。

此情况中止使用Cf信道并反接到Cs信道上。

在此情况下应答的电信接口DIFS,DIPS认可Cf信道上的 “suspeusion中止”。中止着的电信接口DIFS,DIPS然后起动Cs信 道上的“Resumption恢复”。

b)在I帧之内的转接。

这项考虑避免了最佳DLC帧的,外加的数据额外量(Overhead), 但是要求的前提为,对DLC层面的Cs信道Cf信道的转接是无空档的, 并且确切的转接点对于接收机也是可识别的。

在发送部分中的DLC层面在第二等候队列WSS中的一个帧起动后规 定一个帧长L,但是必须考虑到,在此帧之内应转接到第三等候队列WSF, 并且在那里应以B字段格式结束该帧。对于这种情况该帧存储L和所有 已转交给第二等候队列WSS的数据,并且由此可以按各B字段规则形成 帧结尾(满八位位组,检验总数)。

可将迄今标准化的,MAC层面的各功能的扩展用来控制对DLC层面 是无空档的转接。这种扩展如下涉及A字段(请见ETS 300175-3,7.2.5 尤其是7.2.5.3以及随后的)。

-在MAC信息头中用MAC指令类型“转接Cs信道/Cf信道”占用 还空着的码点中的一个。

-A字段的余下部分在此指令下含有主要为以下的信息:

-各MAC连接的基准,在这些MAC连接之间应进行Cs信道/Cf信 道的转接(使用已定义的ECN;Exchanged Connection Number交换连 接号)。

-专用的转换指令Cs信道→Cf信道/Cf信道→Cs信道。

-签收:转接已认可/不可认,确认“签收”指令的正确接收。

-空字段(当不能直接签收时,使用等候功能)。

具有这些MAC控制信息的各时间间隙的B字段或者在使用Cs信道 时载有使用者信息(U平面),或者载有发信号信息本身,或者在使用 Cs信道时不载有信息。

在I帧内的转接按一种类似于前面在“a)”点中已描述的格式进行:

Cs信道→Cf信道,按图9

在建立Cf信道的MAC连接之后,起动着的电信接口DIFS,DIPS在 Cs信道上发送转接指令Cs信道→Cf信道来代替一个I帧段。对方在Cs 信道上签收认可(在此情况下没有拒绝的理由)。然后两个电信接口 DIFS,DIPS继续在Cf信道上的传输。

Cf信道→Cs信道,按图10

当起动Cf信道的电信接口DIFS,DIPS不再需要此信道时,它在Cf 信道上发送转接指令Cf信道→Cs信道。如果对方在此时间点上也不再 需要此信道(WSD,WSF空着)时,它则认可反接。否则它拒绝此反接, 并且当它不再需要此Cf信道时,它由此从它这方面承接用于重新促使 反接的起动。只要Cf信道是有效的,也可由对方重新使用此Cf信道。

注释

当然也可在各I帧边界上使用此方法。

在此存在两种可能性:

-在各DLC帧边界上应用,即发送各MAC指令和签收,

-在进行着的DLC帧传输中已经预防性地引入各MAC指令和签收, 可是该DLC帧在各DLC帧末端上定义起作用的时间点。

因而产生了时间增益的优点,因为平行于还进行着的传输,已经可 以进行审理和必要时的后续作业。

其它

-在需要时可按DECT规则由两个电信接口DIFS,DIPS建立Cf信 道。在此各种冲突应导致一个共同的信道。

-在建立和中止之间的冲突时,中止有优先权。

-此外通过其它准则可促进使用Cf信道。

从图6出发借助于图11至15阐述用于信道转换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图11至15展示不同的鼓励状态图,它们表示在信道转换时的各种 可能的过程。

从图1至6出发,图11展示一个第一鼓励状态图,它表示用于信 道转换的原则性控制过程。

在一个具有第一传输线路号LCNx(Logical Connection Number逻 辑连接号;Kennung标号)的第一传输线路上,第一电信接口DIFS是通 过一个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与第二电信接口DIPS连接的。除此之外在 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之间,在一个具有第二传输线 路号LCNy(标识)的通过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的第二传输线路上, 存在着一个其它的电信连接,或者替代地在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 电信接口DIPS之间,在一个具有第二传输线路号LCNy的,通过一个第 二局部系统信道Cy的第二传输线路上可建立一个其它的电信连接。

在此,关系式LCNx≠LCNy适用于传输线路号LCNx,LCNy。第一局 部系统信道Cx可以构成为DECT专用的Cf信道或Cs信道。基于在DECT 专用电信局部系统WLL/RLL上出现的信道形势,因此第二局部系统信道 Cy是一个Cs信道或是一个Cf信道,或者是一个Cs信道。按图11使用 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用于在C平面(C-plane)上的信息传输。

为了建立一个传输线路以已知方式发送一个DECT专用的第一B字 段信号“BEARER_REQUEST载体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 -3,1992年10月,第7.3.3.2章)作为指令(COMMAND)和发送一个 DECT专用的第二B字段信号“BEARER_CONFIRM载体确认”(请比较ESTI 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3章)作为应答 (RESPONSE)(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 10.5.1.1至10.5.1.3章)。在此优先由第二电信接口DIPS起动第一B 字段信号“BEARER_REQUEST载体请求”的发送(请比较图9和10,以 及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2和10.5.1.3 章)。

通过分析在传输线路“ISDN网ISDN用户(Terminal Endpoint 终端端点TE)”上的ISDN“层面2”/“层面3”信息或经过此传输的 信息量(请比较文献“通信技术电子学,柏林41,T2:(1991)第4期, 第138至143页;”)例如第一电信接口DIFS识别引入一个信息转换 (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转换到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的必要性。分 析的结果在此形成对于信道转换的激励。

这种分析的一种可能的第一结果例如可以在于,在第一局部系统信 道Cx上,尤其对一个给定的持续时间不传输介于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 第二电信接口DIPS之间的信息。

这种分析的一种可能的第二结果例如可以在于,两个传输线路是以 各自一个C平面和一个U平面建立的,应该中止在其上利用C平面的传 输线路;使得有必要从应中止的,迄今有效的Cs信道转换到迄今无效 的Cs信道。

为了减少花费合理地是将前述分析集中于各电信接口DIFS,DIPS 中的一个之中-例如以有利方式集中到第一电信接口DIFS-,并且由此 控制第二电信接口DIPS〔MASTER-SLAYE主从配置,在此配置上,第一 电信接口DIFS是主,而第二电信接口DIPS是从〕。第一电信接口DIFS 在此形势下总是有可能选出一个符合ISDN业务的DECT信道结构(C平 面和/或U平面)。

替代第一电信接口DIFS也可以为此安排第二电信接口DIPS。但是 只有当此电信接口拥有对ISDN“层面3”的一种直接存取时,这才可行。 单独从ISDN“层面2”功能出发,第二电信接口DIPS不能在所有的情 况下将一个与C平面和U平面的,TE独特的连接明确地描绘在一个相应 的DECT信道结构上。

在该实施例的其它阐述中,以前述的主从配置为基础。

如果不发送其它的I帧,第一电信接口DIFS尤其-在它已识别信 道转换的必要性之后-则用一个作为应答(RESPONSE)发送的,DECT 专用的第一DLC信号“RECEIVE_READY接收就绪”(请比较ETSI出版 物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7.11.2章)确认(回答)所有未 确认的(未回答的),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按HDLC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传输的和完整接收的信息。

按HDLC协议例如可以以各传输顺序(各窗口)传输信息(I帧), 并且分离地签收每个传输顺序(每个窗口)。在本情况下,在签收前, 例如以一种K=3的窗口大小传输信息。针对前述I帧此K=3的窗口大 小在此意味着,在每第三个I帧之后进行一次之前传输的三个帧的签收。 对于窗口大小K一般适用下列关系式:

1≤k≤n         以n∈N

通过传输一个或者可在DECT标准中定义了的(请比较按ETSI出版 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的图12至15中的MAC 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标志T.请求”),或在其中还要定义的 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将第一电信号接口DIFS 欲使系统信息的传输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转移到第二局部系统信道 Cy的愿望,传送给第二电信接口DIPS。在此,如前述那样,可以通过 激励或没有任何推动产生此愿望。

根据此信号的传输,第一电信接口DIFS可以或者-优先地-中断 在C平面上的,自己的信息传输,或者继续在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在 此中断意味着,在给定的一个持续时间上第一电信接口DIFS不再发送 其它的信息。例如可以在信号传输之前,与传输一起或在传输之后进行 此中断。

除此之外可以在各I帧边界上和在一个I帧之内发送此信号。

随着收到“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信号或在收到此信号之 后,第二电信接口DIPS优先地清除全部未完整地接收的I帧,并且它 随着收到“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的信号或在收到此信号之后, 象第一电信接口DIFS那样可以要么中断要么继续在C平面上的,自己 的信息传输。

除此之外,第二电信接口DIPS对于自己的发送机是空着的情况, 用作为应答(RESPONSE)而发送的,DECT专用的第一DLC信号, “RECEIVE_READY接收就绪”(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4,1992 年10月,第7.11.2章)确认(回复)全部未确认的(未回复的),在 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上按HDLC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传输的和完整地接收的信息,所谓的I帧。

替代直接的中断也可以在中断之前,第二电信接口DIPS结束一个I 帧的传输。

优先地介于接收第一信号和传输第二信号“SWITCHING CONFIRM转 接确认”之前来进行通过第二电信接口DIPS的,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 上的,信息传输的中断或继续,此第二信号例如可以要么又是在DECT 标准中定义的(请比较在图12至15中的,按ETSI出版物ETS 300175 -3,1992年10月,第7.2.5.3.8的,MAC信号“ATTRIBUTES T.CONFIRM 标志T.确认”)要么还应在此DECT标准中定义的。

例如通过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来满足第一电 信接口DIFS的,转换局部系统信道的愿望,其办法是确认(肯定地回 复)此信号。

但是也可能,第一电信接口DIPS有意或无意地(例如由于第二电 信接口出于无线电传输线路上干扰的原因来接收到第一信号)不满足此 愿望。

所以对于有意不满足愿望的情况,例如由于超出了一个用于确认第 一信号的给定持续时间,由第二电信接口DIPS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 拒绝(否定地回复)此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

在另外的情况下,例如由于超出了一个用于确认第一信号的给定持 续时间,间接地描绘(否定地回复)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 转接请求”。

在两种前述情况下,要么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再次按给定的次数 传输第一信号“SWITCHING_REQUEST转接请求”,或者对未定的时间中 断信道转换。

由于传输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在第二局部 系统信道Cy上继续信息传输。在此可以优先地随着信号的传输或在此 之后进行此继续。

随着或者在获得第二信号“SWITCHING_CONFIRM转接确认”之后, 第一电信接口DIFS优先地同样地清除未确认的,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x 上传输的和未完整地接收的信息。

在重新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 电信接口DIPS清除的信息之前,将例如象针对DLC层面专用返回传输 计数器或返回传输时间发生器(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4,1992 年10月,第9.2.5.7章)以及CT包号(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 -3,1992年10月,第7.1.2章)那样的局部系统专用的各参数复位。

除此之外,在重新传输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和第二电信接口DIPS 清除的信息之前,可以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传输一个必须确认的 测试信息。此测试信息在此优先地是作为指令(COMMAND)发送的第一DLC 信号“RECEIVE-READY接收就绪”(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 4,1992年10月,第7.11.2章),而此测试信息的确认优先地是作为 应答(RESPONSE)而发送的第一DLC信号“RECEIVE_READY接收就绪” (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4,1992年10月,第7.11.2章)。

为了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y上实现一种迅速的同步,在开始时(传 输的开始阶段),优先地以按HDLC协议的最小可能的窗口大小,这是 K=1,既传输测试信息也传输清除的各信息,并且随后又以窗口大小 K=3传输。

从图11出发,图12展示一个第二鼓励状态图,它表示从一个第一 局部系统信道Cf向一个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转换的控制过程。

采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不采用第二 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但是利用U平面。第一局 部系统信道Cf比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拥有更大的传输能力。

第一电信接口DIFS识别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不再必要的,并且 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一个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 标志T.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 第7.2.5.3.8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 标志T.请求”,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一个第二MAC信 号“ATTRIBUTES_T._CONFIRM标志T.确认”。然后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 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并且通过传输一个第三MAC信号 “RELEASE释放”(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 第7.2.5.3.13章)来释放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

从图11出发,图13展示一个第三鼓励状态图,它表示从第二局部 系统信道Cs向一个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转换的控制过程。

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利 用U平面。不采用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但 是利用U平面。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如同第三局部系统信道Cs那样拥 有相同的传输能力。

第一电信接口DIFS识别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是不再必要的,并且 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标 志T.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 7.2.5.3.8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 标志T.请求”,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第二MAC信号 “ATTRIBUTES_T._CONFIRM标志T.确认”。然后采用第三局部系统信道 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并且通过传输第三MAC信号“RELEASE释 放”(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13 章)来释放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

从图11出发,图14展示一个第四鼓励状态图,它表示从第二局部 系统信道Cs向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转换的控制过程,在此由第一电信 接口DIFS起动转换的准备。

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利 用U平面。用于利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具有传输线路号LCN(标 号)的一个传输线路是还未建立的。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比第一局部 系统信道Cf有一个较小的传输能力。

第一电信接口DIFS识别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必要的。但是由于 还不存在用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具有标号LCN的传输线路,第 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 “ATTRIBUTES_T._REQUEST标志T.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 -3,1992年10月,第7.2.5.3.8章)。第一电信接口DIFS用此信号 通知第二电信接口DIPS,需要一个具有标号LCN,例如标号LCN0的传 输线路用于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

将标号LCN,在本情况下LCN0,选为要建立传输线路的标号不是任 意地进行的,而是有目的地按一个给定的选择准则进行的。完全泛泛地 表达的此准则在于,引用可能的各标号LCN0,LCN1,LCN2中的,还未 使用于一个其它传输线路的,也即是空着的标号作为标号LCN。

替代前述选择准则也可以引用用于标号发布的选择准则的特殊特 征。因此例如如在本情况下那样,总是引用各标号LCN0,LCN1,LCN2 中最小空着的标号或者各标号LCN0,LCN1,LCN2中最大空着的标号。

按在图11说明中的各实施例尤其对建立一个传输线路负责的(请 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2.和10.5.1.3 章)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DECT专用的第一B字段信号 “BEARER_REQUEST载体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 年10月,第7.3.3.2章)作为指令(COMMAND)至第一电信接口DIFS 上。按此在收到第一B字段信号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 口DIPS发送DECT专用的第二B字段信号“BEARER_CONFIRM载体确认” 作为应答(RESPONSE)。在此状态下,即在通过第二电信接口DIPS收 到第二B字段信号之后,建立了其它的传输线路(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10.5.1.1和10.5.1.3.章)。

此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 “ATTRIBUTES_T._REQUEST标志T.请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 -3,1992年10月,第7.2.5.3.8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 标志T.请求”,其办法是它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第二MAC信号 “ATTRIBUTES_T._CONFIRM标志T.确认”。此后采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 Cf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

从图11出发,图15展示一个第五鼓励状态图,它表示从第二局部 系统信道Cs向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转换的控制过程,在此由第二电信 接口DIPS起动转换的准备。

采用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除此之外利 用U平面。用于利用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的,具有传输线路号LCN(标 号)的传输线路是还未建立的。第二局部系统信道Cs比第一局部系统 信道Cf有较小的传输能力。

第二电信接口DIFS识别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是必要的。但是由于 对第一局部系统信道Cf还不存在具有标号LCN,例如标号LCN0的传输 线路,由第二电信接口DIFS建立此传输线路。

将标号LCN-在本情况下标号LCN0-选为要建立传输线路的标号不 是任意地进行的,而是又有目的地按一种给定的选择准则进行的。完全 泛泛地表达的此准则在于,引用可能的各标号LCN0,LCN1,LCN2中的, 还未利用于一个其它传输线路的,即空着的标号作为标号LCN。

替代前述选择准则也可以引用用于标号发布的选择准则的特别特 征。因此例如象在本情况下那样,总是引用各标号LCN0,LCN1,LCN2 中最小空着的标号,或者引用各标号LCN0,LCN1,LCN2中最大空着的 标号。

为建立传输线路,按图11的说明中各实施例尤其对建立一个传输 线路负责的第二电信接口DIPS(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 年10月,第10.5.1.2和10.5.1.3章)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DECT 专用的第一B字段信号“BEARER_REQUEST载体请求”(请比较ETSI出 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2章)作为指令(COMMAND)。

按此在收到第一B字段信号后,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电信接 口DIPS发送DECT专用的第二B字段信号“BEARER_CONFIRM载体确认” (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3.3.3章) 作为应答。在此状态下,即通过第二电信接口DIPS收到第二B字段信 号后,建立了其它的传输线路(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 年10月,第10.5.1.1至10.5.1.3章)。

由第一电信接口DIFS识别此事,使得此第一电信接口DIFS向第二 电信接口DIPS发送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标志T.请 求”(请比较ETSI出版物ETS 300175-3,1992年10月,第7.2.5.3.8 章)。

第二电信接口DIPS确认第一MAC信号“ATTRIBUTES_T._REQUEST 标志T.请求”,其办法是第二电信接口DIPS向第一电信接口DIFS发送 第二MAC信号“ATTRIBUTES_T._CIONFIRM标志T.确认”。此后采用第 一局部系统信道Cf用于C平面上的信息传输。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