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单位和数量 / 弹性模量 / 杨氏模量 / 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

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

阅读:856发布:2021-02-22

IPRDB可以提供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层压薄膜具有:内层,由能够热熔接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外层,层压于所述内层;脆弱加工部,至少所述外层的一部分被去除且至少存在一部分所述内层,从俯视来看的形状是线状,并具有小于或等于2.0吉帕斯卡的杨氏模量。,下面是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内层,由能够热熔接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外层,层压于所述内层,

脆弱加工部,形成在除了将所述内层之间热熔接的端部以外的区域,至少所述外层的一部分被去除且至少存在一部分所述内层,从俯视来看的形状是线状,并具有小于或等于

2.0吉帕斯卡的杨氏模量。

2.一种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内层,由线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形成,并能够热熔接,外层,层压于所述内层,

脆弱加工部,形成在除了将所述内层之间热熔接的端部以外的区域,至少所述外层的一部分被去除且至少存在一部分所述内层,从俯视来看的形状是线状,并具有小于2.8吉帕斯卡的杨氏模量。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脆弱加工部附近的部分在加热环境下的复合强度大于或等于0.1N/25mm。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脆弱加工部是通过激光照射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的中间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是降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的复合强度的油墨层,从俯视来看,该中间层形成在除了所述脆弱加工部以及所述脆弱加工部的周围以外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是提高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的复合强度的强力复合层,从俯视来看,该中间层形成在包含所述脆弱加工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在内的区域。

8.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层压薄膜,当利用微波炉加热时,在所述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

说明书全文

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

[0001] 本申请是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于2013年10月15日提出的申请号为PCT/JP2013/077945、发明名称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薄膜,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用于包装容器以能够利用微波炉更恰当地加热内容物的层压薄膜以及使用该层压薄膜的包装袋。
[0003] 本申请要求主张基于2012年10月15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228075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4] 以往,已知将烹饪后或者半熟状态的食品装在能够以常温、低温、或者冷冻的方式保存的包装袋等包装容器中,不开封就直接用微波炉加热,使该食品变为能够食用的状态。
[0005] 但当不打开包装容器就用微波炉加热时,包装容器内的水分会变成水蒸气,使体积增大。因此,若没有能够放出水蒸气的缝隙,则有可能导致包装容器破裂等。另一方面,在内容物处于半熟状态等情况下,有时不仅通过加热,还需要利用所产生的水蒸气来蒸煮内容物等。在这种情况下,若放出蒸气的孔等过大,则会产生不能充分蒸煮、味道变差等问题。
[0006] 已知有若干种对应于上述的用途的包装袋。通常,每一种都是使用层压薄膜而形成的。当内压升高时,能够在层压薄膜的一部分产生裂缝,并通过从该裂缝放出水蒸气来防止破裂。
[0007] 作为在利用微波炉加热时能够蒸煮内容物的包装袋,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包装袋。就该包装袋而言,在具有外层以及内层的层压薄膜的一部分形成贯穿外层以及内层的狭缝,然后加热内层使其熔化,从而仅封住内层的狭缝。当利用微波炉加热该包装袋时,内层裂开而形成很小的孔。因此,能够不过度地放出水蒸气,既防止破裂又能蒸煮。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86295号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 然而,就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包装袋而言,虽然既能够防止破裂又能蒸煮,但与形成以及再熔接狭缝有关的加工很复杂。因此,制造工序很繁杂,难以提高制造效率。另外,也难以保证再熔接后的密封品质。
[0013]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用于包装容器的情况下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出现破裂,并且制造容易的层压薄膜。
[001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利用微波炉加热时出现破裂,并且制造容易的包装容器。
[0015]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具有:内层,由能够热熔接的热可塑性树脂形成,外层,层压于所述内层,脆弱加工部,至少所述外层的一部分被去除且至少存在一部分所述内层,从俯视来看的形状是线状,并具有小于或等于2.0吉帕斯卡的杨氏模量。
[0017]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具有:内层,由线状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形成,并能够热熔接,外层,层压于所述内层,脆弱加工部,至少所述外层的一部分被去除且至少存在一部分所述内层,从俯视来看的形状是线状,并具有小于2.8吉帕斯卡的杨氏模量。
[0018] 另外,所述脆弱加工部附近的部分在加热环境下的复合强度可以大于或等于0.1N/25mm。
[0019] 此外,所述脆弱加工部可以是通过激光照射而形成的。
[0020] 另外,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还也可以具有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的中间层。
[0021] 此时,可以将降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的复合强度的油墨层设为所述中间层,从俯视来看,在除了所述脆弱加工部以及所述脆弱加工部的周围以外的区域形成该中间层;可以将提高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的复合强度的强力复合层设为所述中间层,从俯视来看,在包含所述脆弱加工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在内的区域形成该中间层。
[0022]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在至少一部分上具有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当利用微波炉加热时,在所述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
[0023] 发明的效果
[0024] 若采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则当通过用于包装容器而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能够防止破裂,也能够容易地制造。
[0025] 另外,若采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装容器,则当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能够防止破裂,也能够容易地制造。
[0026] 另外,若采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或者包装容器,则当通过适用于包装容器而利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时,能够良好地进行蒸煮。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形成的包装袋的立体图。
[0028] 图2是图1的沿着A-A线的剖视图。
[0029] 图3是示出当测量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时的试片的示意图。
[0030] 图4是示出当使用微波炉加热时的脆弱加工部的图。
[0031] 图5A是该层压薄膜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2] 图5B是该层压薄膜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3] 图6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的部分俯视图。
[0034] 图6B是图6A的沿着B-B线的剖视图。
[0035] 图7A是示出该层压薄膜的变形例的内层的俯视图。
[0036] 图7B是示出该层压薄膜的变形例的内层的俯视图。
[0037] 图7C是示出该层压薄膜的变形例的内层的俯视图。
[0038] 图8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压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俯视图。
[0039] 图8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压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俯视图。
[0040] 图8C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压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俯视图。
[0041] 图8D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压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俯视图。
[0042] 图8E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压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俯视图。
[0043]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包装容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参照图1~图5B,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以及包装容器进行说明。
[0045]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包装容器)1的立体图。包装袋1使用至少一个表面能够热熔接的层压薄膜10形成为袋状。
[0046] 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是将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一片层压薄膜10的端部10a与端部10b热熔接形成大致筒状后,再将在该筒状形状的管腔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10c以及10d热熔接来分别接合该两端部10c以及10d,从而形成袋状。
[0047] 就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而言,在将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的方法以及方法上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相向配置2片层压薄膜,通过热熔接来接合周边部以形成包装袋,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
[0048] 图2是沿着图1中的A-A线的层压薄膜10的剖视图。层压薄膜10是层压外层20和内层30而构成的,外层20形成包装袋1的外表面,内层30形成包装袋1的内表面并能够热熔接。外层20以及内层30的任一者都由树脂形成。
[0049] 从保护内容物的观点出发,作为形成外层20的树脂优选刚性比较高的材料,能够例举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ET)、双向拉伸聚丙烯(OPP)以及双向拉伸尼龙(ONy)等,但不限于此。
[0050] 也可以通过在外层20上施加印刷或者蒸镀等二次加工,来提高设计性或者显示各种信息。可以在外层20的正反表面中某一表面进行这种二次加工。
[0051] 由于内层30作为所谓的密封介质层起作用,所以作为形成内层30的树脂,能够使用例如公知的各种通用聚烯烃以及特殊聚烯烃之类的能够热熔接的热可塑性树脂。作为具体例子,能够举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未拉伸聚丙烯(CPP)、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以及离聚物(IO)等,但是并不仅限于此。
[0052] 在使用能够热熔接的热可塑性树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来作为形成内层30的树脂的情况下,内层30的冲击破坏质量优选为大于等于100克(g)且小于等于800g,进一步地优选为大于等于100g且小于等于700g。
[0053]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冲击破坏质量定义为,按照JIS K7124“基于塑料薄膜以及薄片-自由落镖法的冲击试验方法”测量出的值。
[0054] 通过在外层20和内层30之间间配置未图示的粘合层,并进行公知的干式复合处理(dry lamination)来接合该外层20和内层30。在层压外层与内层的方法上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后述的夹有其他树脂的三明治复合或者共挤出等方法来层压外层与内层。
[0055]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包装袋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设有去除了外层20的至少一部分的脆弱加工部40。例如,在脆弱加工部40中,在外层20上去除宽度w1大约为150微米(μm),长度l1为40毫米(mm)的区域,从而在该区域上形成槽40a。本实施方式中的脆弱加工部40位于层压薄膜10中的槽40a内,是比其他的部位薄的部分,在脆弱加工部40上,大致将外层20全部去除。
[0056] 通过在脆弱加工部40处去除外层20,此处的表示每单位截面积的应力-应变直线的斜率的杨氏模量(拉伸弹性系数)比层压薄膜10的其他的部位低,容易裂开。具体地,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在遵照JIS K7127的测量中小于等于2.0吉帕斯卡(GPa)。另外,特别地,在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作为形成内层30的树脂的情况下,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在遵照JIS K7127的测量中只要小于2.8吉帕斯卡(GPa)即可。
[0057] 此外,虽然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的下限值并没有特别限定,但在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小于内层单层的杨氏模量的情况下,脆弱加工部可能会因落下等的冲击而断裂,因此不适合。
[0058] 此外,由于在JIS K7127中规定了试片的大小,所以难以根据JIS K7127仅测量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因此,在本发明中,根据使用如图3所示的试片Sp遵照JIS K7127测量出的杨氏模量,来定义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在试片Sp中,在切割成JIS K7127所规定的大小的层压薄膜1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处,形成有在延伸成横跨整个宽度的方向的脆弱加工部40。此外,使用脆弱加工部的厚度来计算用于计算脆弱加工物的杨氏模量的截面积。
[0059]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只要杨氏模量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对脆弱加工部的外层去除的程度、加工深度并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在脆弱加工部的整个表面上残留薄薄的外层而不露出内层也可以,不仅去除外层还去除内层的一部分也可以。但是,为了防止在利用微波炉加热前,内容物泄漏,脆弱加工部形成为不贯穿内层。即,为了使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满足上述的条件,只要至少去除外层的一部分且至少保留所述内层的一部分即可。
[0060] 另外,对于形成脆弱加工部40的位置来讲,只要是与端部10a至10d等为了将层压薄膜10形成为袋状而热熔接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即可,在考虑到内容物的种类以及填充工序等的前提下,能够形成于任意的位置。
[0061] 进一步地,在附图中示出了脆弱加工部形成为一条直线状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满足上述的杨氏模量的条件即可,脆弱加工部也可以是例如曲线状、锯齿线状,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大于或等于2条。另外,在附图中示出了脆弱加工部是连续线的情况,但是只要满足上述的杨氏模量的条件即可,也可以形成为虚线等。
[0062] 作为形成脆弱加工部40的方法,优选利用激光照射的激光加工。当使用激光加工时,通过调整激光头的输出和扫描速度,能够比较容易地调节脆弱加工部的形状以及加工深度。但是,形成方法并不仅限于激光加工,也能够使用其他的方法。
[0063] 将在任意的位置形成有脆弱加工部40的层压薄膜10形成为留有开放端部的大致袋状,并从开放端部填充内容物后热熔接开放端部,从而完成填充有内容物的包装袋1。当将填充有内容物的本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时,内容物所包含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并膨胀,包装袋1的内压上升。
[0064] 因内压上升会在脆弱加工部产生裂缝,从而在厚度方向上形成贯穿层压薄膜的孔,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将如上述定义的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设定为小于上述的预定值时,在利用微波炉加热时而使包装袋1的内压上升时,脆弱加工部40不会整体都裂开,而是如图4所示,形成相互分离的多个小孔41。
[0065] 基本上,脆弱加工部40在其长度方向上容易变形,但是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靠近与外层20接合的部位难以变形。因此,认为在脆弱加工部40中,应力集中在相互分离的若干个点。裂缝没有以连结所形成的小孔41的方式扩大,是因为水蒸气从小孔41放出而使内压下降的缘故。
[0066] 另外发明者们还发现,当通过激光加工来形成脆弱加工部40时,在脆弱加工部40的长度方向上以比较短的等间隔形成多个小孔41。推测认为,这是由于激光的输出周期性变动,所以在形成脆弱加工部时所形成的槽中反复形成较深的部分和较浅的部分,在槽的较深的部分即在脆弱加工部中较薄的部分很快裂开形成小孔的缘故。
[0067] 另外,在利用LLDPE来形成内层30的情况下,由于LLDPE富有柔软性而容易拉伸,冲击强度也较高,所以在形成小孔41之后也能够耐受作用于层压薄膜的内压,从而防止小孔之间连通以致断裂。
[0068] 由于脆弱加工部40上形成有多个小孔41,所以在包装袋1的内部产生的水蒸气不是一口气放出到包装袋1的外部,而是随着内压的上升,以防止随时破裂的程度而持续放出的。通过这样,当利用微波炉加热时也不会引起破裂等,且还能够利用在包装袋1内残留的水蒸气来恰当地进行蒸煮。
[0069]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10的包装袋1,当利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脆弱加工部40形成有多个小孔41,所以能够恰当地防止由内压上升引起的破裂等,并能够将水蒸气的一部分保留在包装袋内从而恰当地进行蒸煮。
[0070] 另外,在设有脆弱加工部40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在狭缝上切开内层之后再熔接等工序。因此,能够简化层压薄膜10的制造工序。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包装袋1。
[0071] 进一步地,脆弱加工部40可以形成在除了将内层30之间热熔接的端部以外的层压薄膜上的任何部位,包装袋设计的自由度很高。因此,即使在根据内容物的种类等来制造脆弱加工部的形成位置不同的多种包装袋之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例如改变激光的照射位置等而容易地进行制造。
[007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层以及内层不必须是单层。在图5A所示的变形例的层压薄膜10A中,外层20A具有由第一树脂形成的第一层21、由与第一树脂不同的第二树脂形成的第二层22。
[0073] 在图5B所示的变形例的层压薄膜10B中,与外层20A接合的内层30A具有由第三树脂形成的上层31、由与第三树脂不同的第四树脂形成的下层32。优选地,例如,在使用LLDPE作为内层30A的情况下,内层30A具有由LLDPE形成的上层31、由与上层31不同的物性的LLDPE形成的下层32。在如图5B的结构中,利用三明治复合法,用第三树脂将外层20A与下层32接合,从而能够不使用粘合层就形成层压薄膜10B。
[0074] 此外,只要能够形成脆弱加工部即可,并不限定层数以及结构,例如内层可以是2层而外层可以是1层,还可以是分别具有大于或等于3层的结构。
[0075]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脆弱加工部附近的部分在加热环境下的复合强度是大于或等于0.1N/25mm。在加热环境下的复合强度大于或等于0.1N/25mm以上的情况下,在当微波炉加热时包装材料的内容积膨胀的情况下,通过在脆弱加工部以外的区域粘合外层与内层,将基于容积膨胀的应力限定施加至脆弱加工区域的内层,从而有效地拉伸上述区域的内层以产生局部的断裂,因此,仍能够限定在脆弱加工区域内出现蒸气排出孔。
[0076] 另一方面,在加热环境下的复合强度小于0.1N/25mm的情况下,在微波炉加热时包装材料的内容积膨胀的情况下,基于内层要伸张的应力会导致外层与内层之间剥离。因此,内层会变成单层,而无限伸张。当内部容积过度膨胀时,由于内层的强度下降会导致不特定的地方胀破。
[0077] 参照图6A~图7C,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51与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的层压薄膜10的不同点在于,在外层与内层之间设有中间层。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已经说明的内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在遵照JIS K7127的测量中也是小于或等于2.0吉帕斯卡(GP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作为形成内层30的树脂的情况下,只要脆弱加工部40的杨氏模量在遵照JIS K7127的测量中小于2.8吉帕斯卡(GPa)即可。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脆弱加工部附近的部分在加热环境下的复合强度也是优选大于或等于0.1N/25mm。
[0079] 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51的局部俯视图,图6B是沿着图6A的B-B线的剖视图。如图6B所示,在层压薄膜51的外层20与内层30之间,形成有油墨层(中间层)52。
[0080] 油墨层52设置为用于提高包装容器的外观设计性、具有与商品相关的各种显示等功能,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油墨来形成。
[0081] 一般地,在插入油墨层52之后,外层20与内层30的复合强度会下降,当脆弱加工部40以及其周边的复合强度下降时,有时在加热时不能很好地形成小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所示,在脆弱加工部以及其周围不形成油墨层52。可以在脆弱加工部40的周围恰当地设定不形成油墨层52的范围,例如,可以设定包含以脆弱加工部40为中心在长度方向上向两侧分别偏移5mm、在宽度方向上向两侧分别偏移2.5mm的位置的长方形的范围。
[0082] 根据材质的相容性等,在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中间层来提高复合强度。在图7A~图7C中,示出了为了提高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的变形例。
[0083] 图7A~图7C是示出所有的变形例中的层压薄膜中除了外层以外的局部俯视图。在内层55中与外层接合的表面上,通过涂敷加强材料(medium)形成有强力复合层56。另外,在形成有强力复合层56的部分上,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相对于其他的部位被提高。如图7A所示,当在脆弱加工部40(由于脆弱加工部仅形成于外层,所以用虚线示出)的长度方向两侧形成强力复合层56时,因存在强力复合层56而使作用于脆弱加工部40的应力不均匀,在脆弱加工部40的延长线与强力复合层56交叉的部位P形成小孔41。
[0084] 因此,该变形例中的强力复合层(中间层)56只要至少形成于脆弱加工部40的长度方向两侧即可,只要满足该条件,如图7B所示,也可以形成于脆弱加工部40的周围整体,如图7C所示,也可以形成为覆盖脆弱加工部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全部。另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强力复合层也可以形成于层压薄膜的整个表面。
[0085] 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5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压薄膜10同样地,在用于包装容器时,当利用微波炉加热时,能够恰当地防止因内压上升而引起的破裂等,并且能够恰当地进行蒸煮。
[0086] 另外,由于在外层与内层之间具有中间层,所以通过恰当地调节脆弱加工部以及其周围的复合强度,即使使用更多种材料来作为外层以及内层,也能够在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处恰当地形成小孔。
[0087] 而且,若以中间层作为油墨层,则还能够易于对由层压薄膜形成的包装袋赋予外观设计性、或者显示产品信息等。
[0088] 接下来,使用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89] (实施例1组)
[0090] 实施例1组:外层以及内层分别由单层构成。
[0091] (实施例1-1)
[0092]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5GPa:遵照JIS K7127来测量,以下同样)作为内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与内层,通过激光照射来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从而制造出实施例1-1的层压薄膜。
[0093] 在实施例1-1的层压薄膜上,利用上述的方法测量出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遵照JIS K6854测量)是8N/25mm。
[0094] 利用上述的方法来将该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由于包装袋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所以以包含端部10a与端部10b的接合部的面作为下表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作为上表面,以下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面作为侧表面。实施例1-1的包装袋形成为脆弱加工部位于上表面。
[0095] (实施例1-2)
[0096] 使用与实施例1-1相同的层压薄膜作为层压薄膜。实施例1-2的包装袋形成为脆弱加工部位于侧表面。
[0097] (实施例1-3)
[0098] 使用与实施例1-1相同的层压薄膜作为层压薄膜。实施例1-2的包装袋形成为脆弱加工部位于下表面。
[0099] (实施例1-4)
[0100] 外层以及内层的材质与实施例1-1的材质相同。脆弱加工部通过激光照射形成为虚线状。虚线形成为以0.1mm为间隔反复形成30个长度为1mm的槽。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
[0101] 实施例1-4的包装袋形成为脆弱加工部位于上表面。
[0102] (实施例1-5)
[0103] 除了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5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7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04] (实施例1-6)
[0105]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2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06] (实施例1-7)
[0107]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05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0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08] (实施例1-8)
[0109]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EVA薄膜(杨氏模量0.16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7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10] (实施例1-9)
[0111]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3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0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12] (比较例1-A)
[0113]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CPP薄膜(杨氏模量为0.7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2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14] (比较例1-B)
[0115]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CPP薄膜(杨氏模量为0.8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5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16] 按照下述方法,对上述的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的包装袋进行利用微波炉的加热实验。
[0117] 当形成包装袋时,将在含有50cc水的状态下冷冻的布作为内容物配置于包装袋内,然后封闭包装袋的端部来密封。利用微波炉在输出功率为600瓦特的状态下,将放有内容物的包装袋加热2分钟,来观察有无破裂以及蒸煮的状态。破裂被定义为发生了以下某一种情况的状态:在包装袋上的脆弱加工部以外的部位裂开,或者,虽然脆弱加工部裂开但是裂缝延伸到脆弱加工部以外的部位。就蒸煮而言,在加热中,将在脆弱加工部内形成以mm为单位或者小于或等于1mm的蒸气孔并良好地保持膨胀状态的情况评定为“好”;将在脆弱加工部内形成以cm为单位的蒸气孔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膨胀状态的产品评定为“中”;将脆弱加工部以外裂开或者虽然脆弱加工部裂开但是裂缝延伸到脆弱加工部以外的部位,并无法保持膨胀状态的产品评定为“差”。在表1中示出实施例1-1~1-8以及比较例1-A~1-C的结果。
[0118] [表1]
[0119]
[0120] 如表1所示,在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取小于或等于2.0GPa的实施例1-1~1-8中,当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从而不引起破裂就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另外,实施例1-9也由于在脆弱加工部整体上形成较大的裂缝,所以防止了破裂。
[0121]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1-A以及1-B中,分别在脆弱加工部以及热熔接后的层压薄膜的端部产生破裂。
[0122] (实施例2组)
[0123] 实施例2组是外层以及内层的至少一方由多层构成的实施例。
[0124] (实施例2-1)
[0125]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以及厚度15μm的ONy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5GPa)作为内层。
[0126] 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PET薄膜与ONy薄膜以及外层与内层,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从而制作出实施例2-1的层压薄膜。在实施例2-1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27]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2-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128] (实施例2-2)
[0129] 外层的结构与实施例2-1相同,并准备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来作为内层。
[0130] 在以干式复合的方式接合外层的薄膜之间后,以LDPE作为中间层利用三明治复合法来接合外层与内层。通过这样,制作出以LDPE(厚度13μm)以及LLDPE的双层结构作为内层的实施例2-2的层压薄膜(内层的杨氏模量为0.15GPa)。在实施例2-2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31]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2-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132] (比较例2-A)
[0133] 除了以仅大致贯穿PET薄膜的深度作为脆弱加工部的深度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比较例2-A的层压薄膜。在比较例2-A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3.5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34]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比较例2-A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比较例的包装袋。
[0135] (比较例2-B)
[0136] 除了以到达ONy薄膜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深度作为脆弱加工部的深度以外,按照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比较例2-B的层压薄膜。在比较例2-B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3.1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37]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比较例2-B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比较例的包装袋。
[0138] 在表2中示出,在与实施例1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2-1~2-2以及比较例2-A以及2-B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139] [表2]
[0140]
[0141] 如表2所示,在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取小于或等于2.0GPa的实施例2-1以及2-2中,当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从而不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142] 与此相对,在任一个比较例中,都在热熔接的层压薄膜的端部产生破裂。
[0143] (实施例3组)
[0144] 实施例3组是具有作为中间层的降低复合强度的油墨层的实施例。
[0145] (实施例3-1)
[0146]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5GPa)作为内层。通过使用白色油墨的印刷,来在PET薄膜的一个面上形成除了50mm×
5mm的长方形区域以外的油墨层。然后,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油墨层的表面与内层。然后,通过激光照射,来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并使得该脆弱加工部位于在俯视图中的未形成油墨层的区域内,从而制作出实施例3-1的层压薄膜。在实施例3-1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47]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3-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148] (实施例3-2)
[0149] 除了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5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50] (实施例3-3)
[0151] 除了使得脆弱加工部的形状与实施例1-4相同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8N/25mm。
[0152] (实施例3-4)
[0153] 除了油墨层形成于PET薄膜的一个表面的整体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3-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1.8N/25mm。
[0154] 在表3中示出,在与实施例1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3-1~3-4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155] [表3]
[0156]
[0157] 如表3所示,在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取小于或等于2.0GPa,且未在脆弱加工部的周围形成油墨层的实施例3-1~3-3中,当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不产生破裂就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158]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3-4中,也能够既防止破裂又进行蒸煮,但是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的小孔的数量比其他的实施例少,出现了蒸气从包装袋喷出的现象。因此,表明优选避开脆弱加工部的周围来设有油墨层。
[0159] (实施例4组)
[0160] 实施例4组是将增大复合强度的强力复合层作为中间层的实施例。
[0161] (实施例4-1)
[0162]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0.16GPa)作为内层。另外,在外层的一个表面上,在形成脆弱加工部的区域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通过印刷形成10mm×5mm的加强材料涂层(强力复合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加强材料涂层的表面与内层。进一步地,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并使得该脆弱加工部从俯视来看位于2个加强材料涂层之间,从而制作出实施例4-1的层压薄膜。在实施例4-1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163]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4-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164] (实施例4-2)
[0165] 除了在除50mm×5mm的未形成区域以外的PET薄膜(外层)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加强材料涂层,并形成位于从俯视来看在未形成区域内的脆弱加工部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166] (实施例4-3)
[0167] 在除从PET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以50mm的宽度形成的未形成区域以外,在PET薄膜的整个表面上都形成加强材料涂层,并形成位于从俯视来看在未形成区域内的脆弱加工部,除了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168] (实施例4-4)
[0169] 除了使得脆弱加工部的形状与实施例1-4相同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170] (实施例4-5)
[0171] 除了未设置加强材料涂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4-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2N/25mm。
[0172] 在表4中示出,在与实施例1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4-1~4-5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173] [表4]
[0174]
[0175] 如表4所示,在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取小于或等于2.0GPa,且在脆弱加工部的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加强材料涂层的实施例4-1~4-4中,在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的延长线与加强材料涂层的交点(2个地方)形成小孔,不会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176] 另外,在未设置加强材料涂层的实施例4-5中,能够在脆弱加工部整体上形成较大的裂缝,来防止破裂。
[0177] (实施例5组)
[0178] 实施例5组的外层以及内层分别由单层构成。
[0179] 就实施例5-1~5-3而言,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30μm或者40μm的LLDPE作为内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与内层,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来制造出层压薄膜。
[0180] 就实施例5-4~5-6而言,使用厚度为16μm的PET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30μm或者40μm的LLDPE内层。然后,利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贴合。另外,实施例5-1~5-6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分别是在1.8~2.0GPa的范围。
[0181] 实施例5-7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内层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厚度为40μm)。另外,实施例5-7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0GPa。
[0182] 就比较例5-A~5-B而言,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内层使用未拉伸聚丙烯(CPP)(厚度为40μm)。比较例5-A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2GPa,比较例5-B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5GPa。
[0183] 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薄膜形成为袋状,从而形成包装袋。
[0184] 按照下述方法,利用微波炉对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
[0185] 在形成包装袋时,将在含有50cc水的状态下冷冻的布作为内容物配置在包装袋内,然后封闭包装袋的端部来密封。利用微波炉在输出功率600为瓦特的状态下,将放有内容物的包装袋加热2分钟,来观察有无破裂以及蒸煮的状态。在表5中示出实施例5-1~5-7以及比较例5-A~5-B的结果。
[0186] [表5]
[0187]
[0188] 如表5所示,在实施例的包装袋中,内层使用LLDPE的实施例5-1~实施例5-6中的内层容易伸张,在通过激光照射形成的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从而不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恰当地进行蒸煮。另外,在使用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0GP的LDPE的实施例7中,脆弱加工部整体形成较大开口从而防止了破裂。
[0189]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中,由于形成内层的树脂不是LLDPE,拉伸率较低,所以在脆弱加工部的延长线上或者热熔接的层压薄膜的端部产生了破裂。
[0190] (实施例6组)
[0191] 实施例6组是外层以及内层的至少一方由多层构成的实施例。
[0192] (实施例6-1)
[0193]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以及厚度15μm的ONy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PET薄膜与ON薄膜以及外层与内层,再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来制作出实施例6-1的层压薄膜。
[0194] 利用与实施例5-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6-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195] (实施例6-2)
[0196] 使得外层以及内层的结构与实施例6-1相同。
[0197] 在通过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的薄膜之间后,以LDPE作为中间层来进行三明治复合从而接合外层与内层。通过这样,制作出通过由LDPE形成的粘合层(厚度13μm)来接合外层与内层的实施例6-2的层压薄膜。利用于实施例5-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6-2的层压薄膜形成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198] 另外,实施例6-1以及6-2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
[0199] 在表6中示出,在与实施例5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6-1以及6-2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200] [表6]
[0201]
[0202] 如表6所示,在实施例6-1以及6-2中,当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不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203] (实施例7组)
[0204] 实施例7组是将降低复合强度的油墨层来作为中间层的实施例。
[0205] (实施例7-1)
[0206]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通过使用白色油墨的印刷而在PET薄膜的一个面上形成油墨层,在直线状的脆弱加工部(尺寸以及形成方法与实施例5-1同样)的四个方向上扩出的宽度为2.5mm的大致带状区域上不形成油墨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油墨层的表面与内层,通过激光照射形成脆弱加工部,来制作出实施例7-1的层压薄膜。
[0207] 利用与实施例5-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7-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208] (实施例7-2)
[0209] 实施例7-2在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这一点,以及在脆弱加工部从俯视来看的形状上与实施例7-1不同。通过激光照射,将脆弱加工部形成为虚线状。虚线的形状为以0.1mm为间隔反复形成多个长度为1mm的槽的形状。
[0210] (实施例7-3~7-7)
[0211] 就实施例7-3~7-7而言,仅在脆弱加工部从俯视来看的形状与实施例7-1不同。在图8A至图8E中,分别示出实施例7-3~7-7中的脆弱加工部的俯视图形状。
[0212] (实施例7-8)
[0213] 除了在PET薄膜的一个面的整体上形成油墨层(即,没有未形成油墨层的区域)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7-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实施例7-8的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14] 另外,实施例7-1~7-8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
[0215] 在表7中示出,在与实施例5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7-1~7-8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216] [表7]
[0217]
[0218] 如表7所示,在脆弱加工部的周围未形成油墨层的实施例7-1~7-3中,在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不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另外,在实施例7-2~7-7中,通过将脆弱加工部形成为不是单纯的直线状的特殊的形状,能够容易地与在包装袋的制造过程中无意中形成的损伤或者针孔等相区别。此外,在实施例7-6中,将试片制作成用图8D的虚线表示的形状,但只要将脆弱加工部的交叉部配置在试片的中央附近,认为就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
[0219] 另一方面,虽然实施例7-8也能够既防止破裂又进行蒸煮,但是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的小孔的数量比其他的实施例少,会出现蒸气从包装袋喷出的现象。因此,表明优选避开脆弱加工部的周围来设有油墨层。
[0220] (实施例8组)
[0221] 实施例8组是具有增大复合强度的强力复合层来作为中间层的实施例。
[0222] (实施例8-1)
[0223]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外层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另外,在外层的一个面上,在形成有脆弱加工部的区域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通过印刷来形成10mm×5mm的加强材料涂层(强力复合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加强材料涂层的表面与内层。进一步地,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并使得该脆弱加工部位于从俯视来看的2个加强材料涂层之间,从而制作出实施例8-1的层压薄膜。在实施例8-1的层压薄膜中,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224] 利用与实施例5-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8-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225] (实施例8-2)
[0226] 除了在除50mm×5mm的未形成区域以外的PET薄膜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加强材料涂层并形成位于从俯视来看的未形成区域内的脆弱加工部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227] (实施例8-3)
[0228] 在除从PET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以50mm的宽度形成的未形成区域以外的PET薄膜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加强材料涂层,并形成位于从俯视来看的未形成区域内的脆弱加工部,除了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229] (实施例8-4)
[0230] 除了使得脆弱加工部的形状与实施例7-2相同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8-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加强材料涂层中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5N/25mm。
[0231] 另外,实施例8-1~8-4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
[0232] 在表8中示出,在与实施例5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8-1~8-4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233] [表8]
[0234]
[0235] 如表8所示,在脆弱加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加强材料涂层的实施例8-1~8-4中,在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的延长线与加强材料涂层的交点(2个地方)形成小孔,不会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236] (实施例9组)
[0237] 实施例9组是具有降低复合强度的油墨层来作为中间层的实施例。
[0238] (实施例9-1)
[0239]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15GPa)作为内层。通过使用油墨进行印刷,在除了50mm×5mm的长方形区域以外的PET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油墨层。然后,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油墨层的表面与内层。然后,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并使得该脆弱加工部位于从俯视来看的未形成油墨层的区域内,从而制作出实施例9-1的层压薄膜。在实施例9-1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
[0240] 利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将实施例9-1的层压薄膜形成为袋状,来制作出本实施例的包装袋。
[0241] (实施例9-2)
[0242] 除了使用杨氏模量为0.27GPa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9-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8GPa。
[0243] (实施例9-3)
[0244] 除了使用厚度为16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9-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0GPa。
[0245] (实施例9-4)
[0246] 除了使用厚度为25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9-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6GPa。
[0247] (实施例9-5)
[0248] 在实施例9-5中,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及除了在外层的印刷表面上涂敷由LDPE形成的底涂(AC:anchor coat)剂,并通过挤出层压的方式来接合外层与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9-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形成于外层与内层之间的LDPE的厚度是20μm,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
[0249] (比较例9-A)
[0250] 除了使用厚度为25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这一点,以及使用杨氏模量为0.45GPa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以外,按照与实施例9-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8GPa。
[0251] 在表9中示出,在与实施例5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9-1~9-5以及比较例9-A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252] [表9]
[0253]
[0254] 如表9所示,在LLDPE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取小于2.8的实施例9-1~9-5中,当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不会产生破裂就能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255]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9-A中,由于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大于或等于2.8,密封部产生破裂。
[0256] (实施例10组)
[0257] 实施例10组是与具有各种各样的层结构的层压薄膜相关的实施例。
[0258] (实施例10-1)
[0259] 使用厚度12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厚度为40μm的LLDPE薄膜(杨氏模量0.15GPa)作为内层。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与内层,并通过激光照射,形成宽度150μm、长度40mm且深度大致贯穿外层的脆弱加工部,来制造出实施例10-1的层压薄膜。
[0260] 在实施例10-1的层压薄膜中,利用上述的方法来测量出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3N/25mm。
[0261] (实施例10-2)通过使用油墨进行印刷,在PET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除了50mm×5mm的长方形区域以外的油墨层后,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油墨层的表面与内层,除了以上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62] 在实施例10-2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1.2N/25mm。
[0263] (实施例10-3)
[0264] 除了在外层的印刷面上涂敷由LDPE形成的底涂(AC)剂,再通过进行挤出层压来接合外层与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65] 在实施例10-3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2N/25mm。
[0266] (实施例10-4)
[0267] 除了使用厚度为30μm的LLDPE薄膜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及通过使用热封(HS)漆进行印刷,在PET薄膜的一个面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热封(HS)漆后,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油墨层的表面与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68] 在实施例10-4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1.6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0.05N/25mm。
[0269] (实施例10-5)
[0270] 除了使用厚度为40μm的LDPE薄膜(杨氏模量为0.3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71] 在实施例10-5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0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3N/25mm。
[0272] (比较例10-A)
[0273] 除了使用厚度为40μm的CPP薄膜(杨氏模量为0.7GPa)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74] 在比较例10-A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5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3N/25mm。
[0275] (实施例10-6)
[0276] 除了使用厚度为16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77] 在实施例10-6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2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3N/25mm。
[0278] (实施例10-7)
[0279] 除了使用厚度为16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点,以及通过使用HS漆进行印刷,在PET薄膜的一个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形成HS漆后,再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油墨层的表面与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80] 在实施例10-7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2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0.05N/25mm。
[0281] (实施例10-8)
[0282] 除了使用厚度为25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这一点,以及使用杨氏模量为0.27GPa的CPP薄膜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次序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83] 实施例10-8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6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3N/25mm。
[0284] (实施例10-9)
[0285] 除了以下几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使用厚度为25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使用杨氏模量为0.27GPa的CPP薄膜作为内层,以及通过使用HS漆进行印刷,在PET薄膜的一个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形成HS漆后,再通过使用脂肪酸酯系的干式复合用粘合剂的干式复合工艺来接合外层中的设有HS漆层的表面与内层。
[0286] 在实施例10-9的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6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0.05N/25mm。
[0287] (比较例10-B)
[0288] 除了使用厚度为25μm的PET薄膜作为外层这一点,以及使用杨氏模量为0.45GPa的CPP薄膜作为内层这一点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0-1同样的方法来制作出层压薄膜以及包装袋。
[0289] 在比较例10-B层压薄膜中,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是2.8GPa。另外,在80℃环境下静置层压薄膜2分钟后,在80℃环境下测量出的外层与内层的复合强度是3N/25mm。
[0290] 在表10中示出,在与实施例5组同样的条件下,利用微波炉对实施例10-1~10-9以及比较例10-A~10-B的包装袋进行加热实验的结果。
[0291] [表10]
[0292]
[0293] 如表10所示,在实施例10-1、10-2、10-3,10-6以及10-8中,LLDPE薄膜的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取小于2.8,且复合强度取大于或等于0.1N/25mm,当加热时在脆弱加工部上形成多个小孔,不产生破裂就将蒸气放出到包装袋外。另外,能够保持着包装袋的膨胀状态,来进行蒸煮。
[0294] 另外,在实施例10-4、10-5、10-7以及10-9中,脆弱加工部整体形成较大开口从而防止了破裂。
[0295]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10-A中,由于没有使用LLDPE薄膜作为内层,且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大于2.0,脆弱加工部裂开,引起破裂。进一步地,在比较例10-B中,由于脆弱加工部的杨氏模量大于或等于2.8,密封部产生破裂。
[0296]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重点的范围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各样的改变、删除,来组合各实施方式的结构。
[0297] 例如,本发明的层压薄膜也可以用于包装袋以外的包装容器。在图9中示出了,层压薄膜10作为盖子材料而安装于由纸等形成的容器主体100上的包装容器101的例子。如这样地,当用微波炉加热包装容器101时,也能够既从脆弱加工部40恰当地放出蒸气而防止破裂等,又进行蒸煮。
[0298] 另外,可以通过所谓的卷对卷方式,一边在形成脆弱加工部后卷收成整卷的形状一边制造本发明的层压薄膜。此时,可以使脆弱加工部的延伸方向与卷收方向平行,但若使脆弱加工部倾斜于卷收方向,则脆弱加工部不会在卷收方向上连续存在,因此,能够恰当地防止在卷收层压薄膜而得到的整卷上产生凹凸。因此,能够恰当地进行保存以及输送等。
[0299] 进一步地,脆弱加工部的实施方式,还能够有除了上述以外的各种各样的改变。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旋转模切刀等刀具加工的所谓的半切加工等,不去除外层直接形成脆弱加工部。另外,脆弱加工部的形状也不限于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线段状,而是也可以形成为具有折曲或者弯曲部分的线状,或连接多个线段的线状。
[0300] 附图标记说明
[0301] 1 包装袋(包装容器);
[0302] 10、51 层压薄膜;
[0303] 20、20A 外层;
[0304] 30、30A、55 内层;
[0305] 40 脆弱加工部;
[0306] 52 油墨层(中间层);
[0307] 56 强力复合层(中间层);
[0308] 101 包装容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