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发动机 / 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阅读:753发布:2021-02-23

IPRDB可以提供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所述发动机缸体(1)具有齿轮室安装端,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形成有用于供齿轮室(2)向油底壳(4)回油的第一回油口(3),所述齿轮室安装端还形成有用于供所述齿轮室(2)向所述油底壳(4)回油的第二回油口(5),该第二回油口(5)在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油底壳安装部朝下放置的状态下高于所述第一回油口(3)。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能够有效保证齿轮室内的机油正常回油,从而具有防止发动机缸体与齿轮室之间的装配面之间出现漏油的效果。,下面是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1)具有齿轮室安装端,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形成有用于供齿轮室(2)向油底壳(4)回油的第一回油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安装端还形成有用于供所述齿轮室(2)向所述油底壳(4)回油的第二回油口(5),该第二回油口(5)在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油底壳安装部朝下放置的状态下高于所述第一回油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安装部为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底面,所述第二回油口(5)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底面至少高于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1/2高度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体(1)内形成有回油通道,该回油通道的入口端为所述第二回油口(5),出口端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缸体(1)上的用于与所述油底壳(4)连通的开口,并且所述回油通道从所述第二回油口(5)至所述出口端向下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口(5)的开口通流面积大于所述出口端的开口通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口(5)与所述第一回油口(3)在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从而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6.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1)下部的所述油底壳安装部设置有所述油底壳(4),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设置有齿轮室盖,所述第一回油口(3)和所述第二回油口(5)与所述齿轮室(2)和所述油底壳(4)的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2)与发动机飞轮处于所述发动机的同一端,从而形成为后置齿轮式发动机。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动机。

说明书全文

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润滑系统是用于润滑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以减少各零部件摩擦表面的摩擦与磨损,并带走摩擦表面上的磨屑等杂质,冷却摩擦表面。
[0003] 但是,目前在车辆的各个部件之间存在润滑系统漏油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动机缸体与齿轮室盖的装配面之间存在漏油,具体如下:其中,发动机齿轮室用于将曲轴传递出来的动力传递给机油泵,使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能够工作,并且还能够驱动柱塞泵准确喷油,驱动凸轮转动,使进排气气门能够准确开启。当车辆在坡度较大的坡道上行驶时,由于位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油底壳内的机油会保持水平状态,而车辆处于倾斜状态,因此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回油口(其中,该回油口用于供齿轮室内的机油回油至油底壳内而起到平衡齿轮室内的压力的作用)会被位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油底壳内的机油堵住,从而使齿轮室内的机油不能回流到油底壳内而导致齿轮室内压力增大,最终导致发动机缸体与齿轮室盖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漏油的现象。
[0004] 对于上述发动机缸体与齿轮室盖的装配面之间的漏油问题的预防措施目前也处于研究阶段。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能够有效保证齿轮室内的机油正常回油,从而防止发动机缸体与齿轮室之间的装配面之间出现漏油。
[0006]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和车辆,该车辆的发动机能够有效保证齿轮室内的压力平衡,从而当车辆在较大坡度的坡道上行驶时也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缸体与齿轮室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机油泄露问题。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具有齿轮室安装端,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形成有用于供齿轮室向油底壳回油的第一回油口,所述齿轮室安装端还形成有用于供所述齿轮室向所述油底壳回油的第二回油口,该第二回油口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油底壳安装部朝下放置的状态下高于所述第一回油口。
[0008] 优选地,所述油底壳安装部为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底面,所述第二回油口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底面至少高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1/2高度的位置。
[0009]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形成有回油通道,该回油通道的入口端为所述第二回油口,出口端形成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上的用于与所述油底壳连通的开口,并且所述回油通道从所述第二回油口至所述出口端向下倾斜延伸。
[0010] 还可优选地,所述第二回油口的开口通流面积大于所述出口端的开口通流面积。
[0011] 可选择地,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第一回油口在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从而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0012]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下部的所述油底壳安装部设置有所述油底壳,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设置有齿轮室盖,所述第一回油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齿轮室和所述油底壳的内部连通。
[0013] 优选地,所述齿轮室与发动机飞轮处于所述发动机的同一端,从而形成为后置齿轮式发动机。
[0014]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形成有第一回油口的齿轮室安装端上形成有第二回油口,该第二回油口在发动机缸体的油底壳安装部朝下放置的状态下高于第一回油口,因此,车辆在较高坡度的坡道上行驶时,即使齿轮室安装端上的第一回油口被油底壳内的机油堵住,通过齿轮室安装端上的第二回油口也能够保证齿轮室内的机油进行正常回油,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缸体和齿轮室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机油泄露的现象。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缸体的安装结构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 发动机缸体 2 齿轮室
[0021] 3 第一回油口 4 油底壳
[0022] 5 第二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该发动机缸体1具有齿轮室安装端,所述齿轮室安装端上形成有用于供齿轮室2向油底壳4回油的第一回油口3,齿轮室安装端还形成有用于供齿轮室2向油底壳4回油的第二回油口5,该第二回油口5在发动机缸体1的油底壳安装部朝下放置的状态下高于第一回油口3。
[0025] 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缸体1的齿轮室安装端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5,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5可以设置为具有相同结构,其中,在发动机缸体1的油底壳安装部朝下放置的状态下(即,在发动机缸体1上安装有油底壳4的情况下油底壳4朝下放置的状态),第二回油口5高于第一回油口3,从而车辆在较高坡度的坡道(上坡或下坡)上行驶时,即使第一回油口3被油底壳4内的机油堵住,齿轮室2内的机油也能够通过第二回油口5回油至油底壳4内,从而保证齿轮室2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由此能够有效防止由齿轮室2内的压力增大而导致的发动机缸体1和齿轮室2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机油泄露的现象。
[0026] 优选地,油底壳安装部为发动机缸体1的底面,第二回油口5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底面至少高于发动机缸体1的1/2高度的位置。在此,假设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的车辆的最大爬坡度为100%(即最大爬坡角度为45°),当该车辆在坡度为45°的坡道上行驶时,如果第二回油口5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底面至少高于发动机缸体1的1/2高度的位置上,油底壳4内的机油不会堵住(或者刚好堵住)第二回油口5,从而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第二回油口5就能够有效保证齿轮室2内的压力平衡,进而有效防止发动机缸体1和齿轮室2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机油泄露的现象。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作业人员的实际需要设计第二回油口5在发动机缸体1的位置,例如,可以设计成根据车辆的最大爬坡度来设计第二回油口5在发动机缸体1上的具体位置。
[0027] 优选地,发动机缸体1内形成有回油通道,该回油通道的入口端为第二回油口5,出口端形成在发动机缸体1上的用于与油底壳4连通的开口,并且回油通道从第二回油口5至出口端向下倾斜延伸。在齿轮室2内的机油通过回油通道回油至油底壳4内时,由于回油通道从作为回油通道的入口端的第二回油口5向下倾斜延伸至出口端,因此,齿轮室2内的机油能够更加顺利地流入到油底壳4内。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所述回油通道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结构,例如可以使入口端和出口端在水平方向上齐平。
[0028] 优选地,第二回油口5的开口通流面积大于出口端的开口通流面积,使齿轮室2内飞溅的机油更加大面积且快速地通过第二回油口5回油,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齿轮室2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从而进一步有效防止发动机缸体1和齿轮室2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机油泄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为使第二回油口5的开口通流面积和出口端的开口通流面积相同。
[0029] 可选择地,第二回油口5与第一回油口3在齿轮室安装端上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从而不处于同一竖直线上,通过如上所述设置的第二回油口5和第一回油口3能够均匀地接收齿轮室2内飞溅的机油,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
[0030]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缸体1,发动机缸体1下部的油底壳安装部设置有油底壳4,发动机缸体1的齿轮室安装端上设置有齿轮室盖,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5与齿轮室2和油底壳4的内部连通。在此,发动机可以为飞轮和齿轮室2置于发动机同一端的结构,也可以为飞轮和齿轮室2分别置于发动机的相对两端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发动机可以通过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5使齿轮室2内的机油回油至发动机的油底壳4内,在第一回油口3被油底壳4内的机油堵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第二回油口5保证齿轮室2内的机油正常回油至油底壳4内,从而有效保证了齿轮室2内的压力平衡。
[0031] 优选地,齿轮室2与发动机飞轮处于发动机的同一端,从而形成为后置齿轮式发动机。在此,飞轮壳和齿轮室盖可以一体形成,齿轮室安装端为齿轮室2与发动机飞轮处于发动机的同一端的一端,通过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5保证齿轮室2的压力处于平衡,从而有效防止发动机缸体1和齿轮室2的装配面(齿轮室盖)之间产生机油泄露的问题。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发动机缸体1可以适用于其他结构的发动机。
[0032]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如图1所示,图中A为车辆在预定倾斜坡道上行驶而使油底壳4内的机油在保持水平状态下不会堵住第一回油口3时的液面,图中B为车辆在预定倾斜坡道(例如可以在27°的坡道等)上行驶而使油底壳4内的机油在保持水平状态下堵住第一回油口3时的液面,图中C为车辆在最大爬坡度(45°)的坡道上行驶而使油底壳4内的机油在保持水平状态下不会堵住第二回油口5时的液面,在此,特别注意的是,图1为显示出相对于发动机油底壳4内的机油在不同坡道上的液面的变化的图。当车辆在使油底壳4内的机油处于A液面状态的坡道上行驶时,齿轮室2内的机油可以通过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
5回油至油底壳4内,从而保证齿轮室2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当车辆在使油底壳4内的机油处于B或C液面状态的坡道上行驶时,齿轮室2内的机油可以通过第二回油口5回油至油底壳4内,从而也能够保证齿轮室2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
[0033] 通过在发动机缸体1的齿轮室安装端上形成第一回油口3和第二回油口5,当车辆在较高坡度的坡道上行驶时,即使在第一回油口3被油底壳4内的机油堵住的状态下,通过齿轮室安装端上的第二回油口5也能够保证齿轮室2内的机油正常回油至油底壳4内,从而保证齿轮室2内压力处于平衡状态,进而有效防止由齿轮室2内的压力升高导致的发动机缸体1和齿轮室2的装配面之间产生机油泄露的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缸体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适用于多种发动机。
[0034]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6]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