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不均匀运转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阅读:934发布:2020-05-11

IPRDB可以提供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由运转控制部(70),在制热运转下,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该风量调节运转即为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并且所述运转控制部(70)控制调节空气的气流,以便调节空气在水平吹出模式下朝向吹出风速因风量调节运转而提高的吹出方向被吹出。其结果是,在制热运转下能够抑制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下面是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设置在空调对象空间(R)的天花板(U)处的壳体(20),并且在该壳体(20)上设置有吹出口(26),该吹出口(26)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吹出方向吹出,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运转控制部(70),该运转控制部(70)用于:在制热运转下,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该风量调节运转即为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所述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并且所述运转控制部(70)控制调节空气的气流,以便该调节空气在水平吹出模式下朝向吹出风速因该风量调节运转而提高的吹出方向被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构成为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四个吹出方向吹出,四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相邻的两个方向彼此错开90°,所述运转控制部(70)在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下,通过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四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的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从而提高朝向剩余的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负荷检测部(71),该负荷检测部(71)对每个所述吹出方向进行检测而检测出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中的、空调负荷相对较大的高负荷区以及空调负荷低于该高负荷区的空调负荷的低负荷区,所述运转控制部(70)一边进行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所述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以使朝向所述高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大于朝向所述低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在所述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出口(26)包括多个主吹出口(24),多个所述主吹出口(24)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吹出,在所述壳体(20)上设置有吸入口(23),所述吸入口(23)与多个所述主吹出口(24)相邻地布置并吸入室内空气,所述运转控制部(70)将从如下所述的主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气流控制为该调节空气被朝向所述吸入口(23)吹出且被该吸入口(23)吸入,其中,所述主吹出口(24)与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下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其特征在于:

抑制所述调节空气的吹出的两个吹出方向彼此错开180°。

说明书全文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特别涉及对设置在天花板处的室内机组的吹出气流进行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就空调装置而言,由从室内机组吹出的气流营造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受到重视。
[0003]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空调机,其构成为:室内机包括上吹出口和下吹出口,其中,上吹出口开在室内机的上部,下吹出口开在室内机的下部,在制热运转下根据周边负荷(perimeter load)(窗户附近的负荷)改变从上吹出口吹出的上吹出和从下吹出口吹出的下吹出的分流比例。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4-28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就包括设置在天花板处的室内机组的空调装置而言,一般例如进行以下气流控制,即:在制热运转下通过使暖风朝下吹出,从而使室内的内部区域(interior zone)暖和起来,并将该暖风供向室内的周边区域(perimeter zone)。然而,在这种气流控制下,从室内机组朝下吹出的暖风的一部分在到达周边区域以前就上升,导致到达周边区域的暖风减少,因此可能会出现室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0007]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制热运转下的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0008]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 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由运转控制部70,在制热运转下,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该风量调节运转即为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
[0010] 第一方面以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为对象,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设置在空调对象空间R的天花板U处的壳体20,并且在该壳体20上设置有吹出口26,该吹出口26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吹出方向吹出。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运转控制部70,该运转控制部70用于:在制热运转下,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该风量调节运转即为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所述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并且所述运转控制部70控制调节空气的气流,以便该调节空气在水平吹出模式下朝向吹出风速因该风量调节运转而提高的吹出方向被吹出。
[0011] 在上述第一方面,在设置于空调对象空间R的天花板U处的室内机组的壳体20上设置有吹出口26,该吹出口26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吹出方向吹出。这里,室内机组的运转控制部70在制热运转下进行以下风量调节运转,即: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在该风量调节运转下,因为朝向对调节空气的吹出进行抑制的吹出方向以外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得以提高,所以就吹出风速提高后被从吹出口26吹出的调节空气而言,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能到达的距离变长,从而易于到达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这里,运转控制部70控制调节空气的气流,以便调节空气在水平吹出模式下朝向吹出风速因风量调节运转而提高的方向被吹出。因此,能够形成按照下述方式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循环的调节空气的气流:从设置在天花板U处的室内机组的吹出口26吹出的调节空气例如碰撞空调对象空间R的壁面后,依次沿着该壁面和底板面流动,然后被室内机组吸进去。而且,运转控制部70在进行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之际,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因此,吹出风速提高后被吹出的吹出方向也会周期性地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因为从吹出口26吹出的暖和的调节空气(即暖风)易于到达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所以能够抑制制热运转下的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0012] 一般情况下,在制热运转下如果使暖和的调节空气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所有方向吹出,则容易出现制热过度情况,但在所述第一方面中,因为对暖和的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所以能够抑制制热过度情况。因此,在制热运转下,能够边抑制制热过度情况,边抑制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此外,在制热运转下,暖和的调节空气易于到达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由此,该暖和的气流易于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循环,从而能够迅速地使空调对象空间R暖和起来。
[0013] 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构成为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四个吹出方向吹出,四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相邻的两个方向彼此错开90°,所述运转控制部70在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下,通过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四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的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从而提高朝向剩余的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
[0014] 在上述第二方面,室内机组构成为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四个吹出方向吹出,四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相邻的两个方向彼此错开90°。并且,运转控制部70进行以下风量调节运转,即:通过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四个吹出方向中的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从而提高朝向剩余的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因此,在风量调节运转下,与同时向四个吹出方向中的所有方向吹出时相比,同时向两个吹出方向吹出时的吹出风速会提高。
[0015] 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包括负荷检测部71,该负荷检测部71对每个所述吹出方向进行检测而检测出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中的、空调负荷相对较大的高负荷区以及空调负荷低于该高负荷区的空调负荷的低负荷区,所述运转控制部70一边进行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所述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以使朝向所述高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大于朝向所述低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在所述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
[0016] 在上述第三方面,室内机组的负荷检测部71对调节空气的每个吹出方向进行检测而检测出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中的、空调负荷相对较大的高负荷区以及空调负荷低于该高负荷区的空调负荷的低负荷区。而且,运转控制部70在进行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之际,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以使朝向高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大于朝向低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在该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这样一来,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朝向高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增加,而朝向低负荷区的吹出风量减少,因此进一步能够抑制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0017] 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到第三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吹出口26包括多个主吹出口24,多个所述主吹出口24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吹出,在所述壳体20上设置有吸入口23,所述吸入口23与多个所述主吹出口24相邻地布置并吸入室内空气,所述运转控制部70将从如下所述的主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气流控制为该调节空气被朝向所述吸入口23吹出且被该吸入口23吸入,其中,所述主吹出口24与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下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
[0018] 在上述第四方面,吹出口26包括多个主吹出口24,多个所述主吹出口24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吹出。在室内机组的壳体20上设置有吸入口23,所述吸入口23与多个主吹出口24相邻地布置并吸入室内空气。而且,运转控制部70将从如下所述的主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气流控制为调节空气被朝向吸入口23吹出且被吸入口23吸入,其中,所述主吹出口24与风量调节运转下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因此,在与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的主吹出口24处,能够产生如下所述的气流短路,即:
调节空气未被吹出到空调对象空间R的空间,而是直接被吸入至与该主吹出口24相邻的吸入口23。
[0019] 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抑制所述调节空气的吹出的两个吹出方向彼此错开180°。
[0020] 在上述第五方面,因为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两个吹出方向彼此错开180°,所以通过风量调节运转而吹出风速提高的调节空气会从吹出口26朝向彼此错开180°的方向被吹出。
[0021] -发明的效果-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由运转控制部70,在制热运转下,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该风量调节运转即为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所述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因此能够抑制制热运转下的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0024] 图2是图1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立体图。
[0025] 图3是将顶板除掉后从上方看到的室内机组的俯视简图。
[0026] 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剖开的室内机组的剖视简图。
[0027] 图5是室内机组的仰视简图。
[0028] 图6A是在将风向调节叶片设置在水平吹出位置上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组的部分剖视图。
[0029] 图6B是在将风向调节叶片设置在下吹出位置上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组的部分剖视图。
[0030] 图6C是在将风向调节叶片设置在吹出限制位置上的状态下的室内机组的部分剖视图。
[0031] 图7是示出室内机组在室内的布置情况例的立体图。
[0032] 图8A是示出朝向四个方向的同时吹出情况的示意图。
[0033] 图8B是示出朝向每两个方向交替地吹出的情况的示意图。
[0034] 图9是示意图,其示出在利用室内机组的负荷检测部进行检测的检测区中的、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的第一负荷布置模式。
[0035] 图10是对在图9的第一负荷布置模式下的风量调节运转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36] 图11是示意图,其示出在利用室内机组的负荷检测部进行检测的检测区中的、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的第二负荷布置模式。
[0037] 图12是对在图11的第二负荷布置模式下的风量调节运转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38] 图13是示意图,其示出在利用室内机组的负荷检测部进行检测的检测区中的、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的第三负荷布置模式。
[0039] 图14是对在图13的第三负荷布置模式下的风量调节运转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40] 图15是示意图,其示出在利用室内机组的负荷检测部进行检测的检测区中的、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的第四负荷布置模式。
[0041] 图16是对在图15的第四负荷布置模式下的风量调节运转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42] 图17是曲线图,其示出在朝向每两个方向交替地吹出的情况下的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
[0043] 图18是曲线图,其示出在朝向四个方向同时吹出的情况下的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5] 本实施方式涉及对室内进行制冷和制热的空调装置1。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具有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组10和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组11。室外机组10与室内机组11经由两根连结管道2、3彼此连接。由此,在空调装置1中构成了制冷剂回路C。在制冷剂回路C中,所充填的制冷剂循环,从而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0046] 〈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0047] 在室外机组10中,设置有压缩机12、室外热交换器13、室外膨胀阀14及四通换向阀15。压缩机12对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再将压缩后所得到的高压制冷剂喷出。在压缩机12中,涡旋式、旋转式等压缩机构由压缩机电机12a驱动。压缩机电机12a构成为:其转速(工作频率)能够在变频装置的作用下产生变化。
[0048] 室外热交换器13为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室外热交换器13的附近设置有室外风扇16。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由室外风扇16运送来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
16由螺旋桨式风扇构成,该螺旋桨式风扇由室外风扇电机16a驱动。室外风扇电机16a构成为:其转速能够在变频装置的作用下产生变化。
[0049] 室外膨胀阀14由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构成。四通换向阀15具有第一阀口到第四阀口。就四通换向阀15而言,第一阀口与压缩机12的喷出侧相连,第二阀口与压缩机12的吸入侧相连,第三阀口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侧端部相连,第四阀口与气侧常闭阀5相连。四通换向阀15在第一状态(图1中用实线所示的状态)与第二状态(图1中用虚线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就处于第一状态下的四通换向阀15而言,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就处于第二状态下的四通换向阀15而言,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
[0050] 两根连接管道2、3由液体连接管道2和气体连接管道3构成。液体连接管道2的一端与液侧常闭阀4相连,其另一端与室内热交换器32的液侧端部相连。气体连接管道3的一端与气侧常闭阀5相连,其另一端与室内热交换器32的气侧端部相连。
[0051] 在室内机组11中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32和室内膨胀阀39。室内热交换器32为管片式热交换器。在室内热交换器32的附近设置有室内风扇31。室内风扇31为由室内风扇电机31a驱动的离心式送风机,详情后述。室内风扇电机31a构成为:其转速能够在变频装置的作用下产生变化。室内膨胀阀39在制冷剂回路C中与室内热交换器32的液侧端部相连。室内膨胀阀39由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构成。
[0052] 〔室内机组〕
[0053] 图2~图5示出室内机组11的构成例。室内机组11与设置在空调对象空间即室内空间R的外部的室外机组10经由连接管道2、3连接,从而与室外机组10共同构成空调装置1。空调装置1用于对室内空间R的内部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该例中,室内机组11构成为天花板埋入式室内机组,并包括室内壳体20、室内风扇31、室内热交换器32、集水盘33和喇叭状部件34。室内壳体20设置在室内空间R的天花板U处,并由壳体主体21和装饰板22构成。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从斜下方看到的室内机组11的立体简图,图3是将顶板21a除掉后从上方看到的室内机组11的俯视简图,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剖开的室内机组11的剖视简图,图5是室内机组11的仰视简图。
[0055] 〈壳体主体〉
[0056] 壳体主体21插入并布置于在室内空间R的天花板U上形成的开口处。壳体主体21形成为下表面敞开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箱形,并具有大致正方形板状的顶板21a、和从顶板21a的周缘部朝下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四块侧板21b。此外,在壳体主体21内收放有室内风扇31、室内热交换器32、集水盘33和喇叭状部件34。而且,在四块侧板21b中的一块侧板21b上形成有能够将室内制冷剂管P插入的通孔H,该室内制冷剂管P用于使室内热交换器32和连接管道2、3相连。
[0057] 〈室内风扇〉
[0058] 室内风扇31布置在壳体主体21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将从下方吸入的空气朝向径向外侧吹出。该例中,室内风扇31由离心式送风机构成,并由位于壳体主体21的顶板21a的中央位置的室内风扇电机31a驱动。
[0059] 〈室内热交换器〉
[0060] 室内热交换器32以下述状态布置,即:该室内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管道(传热管)以包围上室内风扇31的周围的方式弯曲。该室内热交换器32使在设置于其内部的传热管(省略图示)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吸入到壳体主体2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32例如由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此外,室内热交换器32在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由此冷却空气,在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散热器)发挥作用,由此加热空气。
[0061] 〈集水盘〉
[0062] 集水盘33形成为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较薄的大致长方体状,布置在室内热交换器32的下方。此外,在集水盘33的中央位置处形成有吸入通路33a,在集水盘3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接水槽33b,在集水盘33的外周部形成有四条第一吹出通路33c和四条第二吹出通路33d。吸入通路33a沿着上下方向贯穿集水盘33。接水槽33b当俯视时以包围上吸入通路33a的周围的方式环状地延伸。四条第一吹出通路33c当俯视时以围上接水槽33b的周围的方式分别沿着集水盘33的四个边部延伸,并沿着上下方向贯穿集水盘33。四条第二吹出通路33d当俯视时分别位于集水盘33的四个角部,并沿着上下方向贯穿集水盘33。
[0063] 〈喇叭状部件〉
[0064] 喇叭状部件34形成为其开口面积随着从上端朝向下端移动而扩大的圆筒状。此外,喇叭状部件34收纳在集水盘33的吸入通路33a内,并该喇叭状部件34的开口上端插入到室内风扇31的吸入口(开口下端)内。由于如上所述的结构,从喇叭状部件34的开口下端吸入进来的空气被引向室内风扇31的吸入口。
[0065] 〈装饰板〉
[0066] 装饰板22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较薄的大致立方体状。此外,在装饰板22的中央位置处形成有吸入口23,在装饰板22的外周部形成有吹出口26,该吹出口26用于朝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吹出方向吹出调节空气。具体而言,在装饰板22上形成有主吹出口即第一吹出口24和副吹出口即第二吹出口25作为吹出口26,所述第一吹出口24和所述第二吹出口25各有四个。
[0067] [吸入口]
[0068] 吸入口23沿着上下方向贯穿装饰板22,并与喇叭状部件34的内部空间连通。吸入口23与四个第一吹出口24相邻地布置,吸入口23构成为吸入室内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口23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正方形。此外,在吸入口23处设置有吸入格栅41和吸入过滤器42。吸入格栅41大致呈正方形,在其中央位置处形成有较多的通孔。并且,吸入格栅41安装在装饰板22的吸入口23处且覆盖吸込口23。吸入过滤器42捕捉从吸込格栅41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
[0069] [吹出口]
[0070] 四个第一吹出口24是当俯视时以围上吸入口23的周围的方式分别沿着装饰板22的四个边部延伸的笔直的吹出口。各第一吹出口24沿着上下方向贯穿装饰板22,并与集水盘33的、对应的第一吹出通路33c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吹出口24形成为俯视时大致呈矩形。四个第一吹出口24构成为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吹出。四个第二吹出口25是当俯视时分别位于装饰板22的四个角部且弯曲的吹出口。各第二吹出口25沿着上下方向贯穿装饰板22,并与集水盘33的、对应的第二吹出通路33d连通。
[0071] 〈在室内机组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
[0072] 接着,参照图4对在室内机组11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当室内风扇31开始运转时,室内空气则从室内空间R依次通过设置在装饰板22的吸入口23处的吸入格栅41以及吸込过滤器42、和喇叭状部件34的内部空间,然后被室内风扇31吸入。被室内风扇
31吸入的空气朝向室内风扇31侧边方向吹出,并且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时,与在室内热交换器32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由此,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的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
32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即,制冷运转时)被冷却,在室内热交换器32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即,制热运转时)则被加热。并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后的调节空气朝向集水盘33的四个第一吹出通路33c和四个第二吹出通路33d分流后,从装饰板22的四个第一吹出口24和四个第二吹出口25朝向室内空间R被吹出。
[0073] 〈风向调节叶片〉
[0074] 在各第一吹出口24处设置有风向调节叶片51,该风向调节叶片51用来调节在各第一吹出通路33c内流动的调节空气的风向。风向调节叶片51形成为从装饰板22的第一吹出口2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平板状。风向调节叶片51以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53为轴心被支承部件52支承,该风向调节叶片51构成为可自由旋转。风向调节叶片51形成为:其横截面(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是朝向远离摆动运动的中心轴53的方向突出的圆弧状。
[0075] 风向调节叶片51是活动式的叶片,该风向调节叶片51构成为能够将该叶片的位置设定为:图6A中的水平吹出位置,此时处于调节空气从第一吹出口24朝向水平方向吹出的水平吹出模式;图6B中的下吹出位置,此时处于空气从第一吹出口24朝下吹出的下吹出模式;以及图6C中的吹出限制位置,此时处于抑制调节空气的、从第一吹出口24的吹出的挡风模式。这里,所述水平吹出模式是指,调节空气朝向其能够到达室内空间R的周边区域的方向吹出的模式。具体而言,在水平吹出模式下,使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在通常的调节范围中最大限度地朝向上方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水平吹出模式下调节空气以如下所述的角度被从第一吹出口24吹出,该角度例如为:相对于水平面朝下倾斜20°。
[0076]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利用由控制基板构成的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控制风向调节叶片51的位置,由此在各第一吹出口24处能够选择水平吹出模式、下吹出模式或挡风模式。具体而言,通过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能够选择:将风向调节叶片51设在水平吹出位置上而进行的水平吹出模式;将风向调节叶片51设在下吹出位置上,由此将空气朝向空调对象空间R的地板表面F吹出的下吹出模式;或将风向调节叶片51设在吹出限制位置上而进行的挡风模式。
[0077] 通过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能够对设置在四个第一吹出口24处的风向调节叶片51分别进行控制。并且,如果在四个第一吹出口24中至少一个第一吹出口24处,将风向调节叶片51设为吹出限制位置,则第一吹出口24与风向调节叶片51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难以从该第一吹出口24吹出,因此,从其它第一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吹出风速提高。也就是说,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构成为进行以下风量调节运转,即:通过控制风向调节叶片51的角度,从而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由此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
[0078] 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构成为控制调节空气的气流,以便调节空气在水平吹出模式下朝向吹出风速因风量调节运转而提高的吹出方向被吹出。而且,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构成为:一边通过控制风向调节叶片51的角度来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吹出的吹出方向,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
[0079] 此外,从使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的第一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量少且速度低,由此发生该调节空气不流到空调对象空间R而直接被吸入口23吸进去的短路现象。也就是说,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构成为:将从如下所述的第一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气流控制为该调节空气被朝向吸入口23吹出且被吸入口23吸入,其中,所述第一吹出口24与风量调节运转下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组11中,风向调节叶片51仅设置在第一吹出口24处,并未设置在第二吹出口25处。
[0080] 如图7所示,一台室内机组11的壳体20例如设置在天花板U、地板表面F为正方形的房间的中央。如上所述,该室内机组11的壳体20具有四个第一吹出口24,并能够如图8A所示那样在水平吹出模式下将调节空气朝向四个方向均匀地吹出,或者如图8B所示那样在水平吹出模式下将调节空气仅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吹出,或者如参照图9~图16后述那样,在水平吹出模式下将调节空气仅朝向规定的两个方向吹出。
[0081] 〈负荷检测部〉
[0082] 在室内机组11上设置有负荷检测部71,该负荷检测部71在调节空气的每个吹出方向进行检测而检测出在空调对象空间即室内空间R内的周缘存在的周边区域中的高负荷区Ac和低负荷区Ah,其中,高负荷区Ac的制热运转下的空调负荷相对较大,低负荷区Ah的制热运转下的空调负荷低于该高负荷区Ac的空调负荷。如图2所示,负荷检测部71设置在装饰板22的下表面的一个位置上。负荷检测部71例如利用红外传感器等测量室内空间R内的第一检测区Sa~第四检测区Sd(参照图9、图11、图13及图15)的表面温度(例如为地板表面的温度、放置在地板上的桌子等的温度),并对测量到的温度与规定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出高负荷区Ac和低负荷区Ah。具体而言,负荷检测部71包括传感部71a和设置在运转控制部70的负荷判断部。这里,传感部71a输出测量到的温度。此外,运转控制部70的负荷判断部对利用传感部71a测量到的温度与规定的阈值温度进行比较,将对应于各第一吹出口24的吹出方向的四个检测区Sa~Sd区分为高负荷区Ac和低负荷区Ah。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图11、图13及图15中,用标有密度相对较低的黑点的区域来表示高负荷区Ac,用标有密度相对较高的黑点的区域来表示低负荷区Ah。
[0083] 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构成为:根据负荷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在水平吹出模式下通过对各第一吹出口24的风向调节叶片51的角度进行控制,一边进行所述风量调节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的吹出的吹出方向,以便使朝向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大于朝向低负荷区Ah的吹出风量在该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
[0084] -运转动作情况-
[0085]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运转动作情况进行说明。在空调装置1中,切换着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0086] 〈制冷运转〉
[0087] 在制冷运转下,图1中所示的四通换向阀15成为实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12、室内风扇31及室外风扇16处于运转状态。由此,在制冷剂回路C中,进行室外热交换器13成为冷凝器且室内热交换器32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
[0088] 具体而言,已由压缩机12压缩而得到的高压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流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高压制冷剂朝室外空气散热而冷凝。已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冷凝的制冷剂被送向室内机组11。在室内机组11中,制冷剂经室内膨胀阀39减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流动。
[0089] 在室内机组11中,室内空气朝着上方依次流经吸入口23、喇叭状部件34的内部空间后,被室内风扇31吸入。空气由室内风扇31朝着径向外侧吹出去。该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从室内空气中吸热而蒸发,使得空气被制冷剂冷却。
[0090] 已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被冷却的空气朝着吹出通路33c、33d分流后,再朝着下方流动,然后由吹出口24、25被供向室内空间R。已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蒸发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2吸入后再次压缩。
[0091] 〈制热运转〉
[0092] 在制热运转下,图1中所示的四通换向阀15成为虚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12、室内风扇31及室外风扇16处于运转状态。由此,在制冷剂回路C中,进行室内热交换器32成为冷凝器且室外热交换器13成为蒸发器的制冷循环。
[0093] 具体而言,已由压缩机12压缩而得到的高压制冷剂在室内机组11的室内热交换器32中流动。在室内机组11中,室内空气朝着上方依次流经吸入口23、喇叭状部件34的内部空间后,被室内风扇31吸入。空气由室内风扇31朝着径向外侧吹出去。该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2,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制冷剂朝室内空气散热而冷凝,使得空气被制冷剂加热。
[0094] 已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被加热的调节空气朝着吹出通路33c、33d分流后,再朝着下方流动,然后由吹出口24、25被供向室内空间R。已在室内热交换器32中冷凝的制冷剂经室外膨胀阀14减压后,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流动。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制冷剂从室外空气中吸热而蒸发。已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蒸发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2吸入后再次被压缩。
[0095] 〈制热运转时的气流控制〉
[0096] 在进行制热运转之际,利用设置在室内机组11上的负荷检测部71对调节空气的每个吹出方向进行检测而检测出空调负荷相对较大的高负荷区Ac以及空调负荷低于该高负荷区Ac的空调负荷的低负荷区Ah,而进行上述的风量调节运转。具体而言,假设以下四个情况,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这里,在针对该气流控制的说明中,将室内机组11的四个第一吹出口24在图10、图12、图14及图16中区分为图中上侧的第一吹出口24a、图中右侧的第一吹出口24b、图中下侧的第一吹出口24c和图中左侧的第一吹出口24d。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图11、图13及图15中,调节空气分别从第一吹出口24a朝着第一检测区Sa吹出,从第一吹出口
24b朝着第二检测区Sb吹出,从第一吹出口24c朝着第三检测区Sc吹出,从第一吹出口24d朝着第四检测区Sd吹出。
[0097] [四个方向为高负荷区的情况]
[0098] 如图9所示,在传感部71a测量到的室内空间R的所有检测区Sa~Sd的温度测量值低于阈值温度时,所有检测区Sa~Sd成为高负荷区Ac。在此情况下,如图10所示,将吹出模式I和吹出模式II交替地反复进行,且每一个模式分别进行例如60秒。
[0099] 这里,在图10中的吹出模式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b、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c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在图10中的吹出模式I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c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b、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
[0100] 在此情况下,在规定标准时间(例如60秒×两个模式=120秒)内的朝向四个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量是均等的。
[0101] [三个方向为高负荷区的情况]
[0102] 如图11所示,在传感部71a测量到的室内空间R的第一检测区Sa的温度测量值高于阈值温度,并且传感部71a测量到的第二检测区Sb~第四检测区Sd的温度测量值低于阈值温度时,第一检测区Sa成为低负荷区Ah,第二检测区Sb~第四检测区Sd成为高负荷区Ac。在此情况下,如图12所示,将吹出模式I、吹出模式II以及吹出模式III依次反复进行,且每一个模式分别进行例如120秒。
[0103] 这里,在图12中的吹出模式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b、24c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在图12中的吹出模式I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c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b、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在图12中的吹出模式II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b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c、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
[0104] 即,在低负荷区Ah有一个且高负荷区Ac有三个的情况下,在风量调节运转下,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一个低负荷区Ah的吹出和调节空气的、朝向三个高负荷区Ac中的一个区的吹出。并且,在风量调节运转下,总是对调节空气朝向一个低负荷区Ah的吹出进行抑制,且周期性地改变三个高负荷区Ac中的、调节空气的吹出受到抑制的一个吹出方向。
[0105] 在此情况下,朝向一个低负荷区Ah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例如120秒×3个模式=360秒)内的累积值变小,朝向三个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量在该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均等地变大。
[0106] [两个方向为高负荷区的情况]
[0107] 如图13所示,在传感部71a测量到的室内空间R的第一、第二检测区Sa、Sb的温度测量值高于阈值温度,并且传感部71a测量到的第三、第四检测区Sc、Sd的温度测量值低于阈值温度时,第一、第二检测区Sa、Sb成为低负荷区Ah,第三、第四检测区Sc、Sd成为高负荷区Ac。在此情况下,如图14所示,反复进行吹出模式I。
[0108] 这里,在图14中的吹出模式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b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c、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在此情况下,调节空气朝向两个低负荷区Ah的吹出总是受到抑制。
[0109] [一个方向为高负荷区的情况]
[0110] 如图15所示,在传感部71a测量到的室内空间R的第一检测区Sa~第三检测区Sc的温度测量值高于阈值温度,并且传感部71a测量到的第四检测区Sd的温度测量值低于阈值温度时,第一检测区Sa~第三检测区Sc成为低负荷区Ah,第四检测区Sd成为高负荷区Ac。在此情况下,如图16所示,将吹出模式I、吹出模式II以及吹出模式III依次反复进行,且每一个模式分别进行例如60秒。
[0111] 这里,在图16中的吹出模式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b、24c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在图16中的吹出模式I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c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b、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在图16中的吹出模式III下,两个第一吹出口24a、24b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吹出限制位置上,剩余的两个第一吹出口24c、24d的风向调节叶片51位于水平吹出位置上。
[0112] 即,在低负荷区Ah有三个且高负荷区Ac有一个的情况下,在风量调节运转下,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三个低负荷区中的两个区的吹出。并且,在风量调节运转下,运转控制部70周期性地改变三个低负荷区Ah中的、调节空气的吹出受到抑制的两个吹出方向,由此一直维持朝向一个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速高。
[0113] 由此,朝向一个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例如60秒×3个模式=180秒)内的累积值变大,朝向三个低负荷区Ah的吹出风量在该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均等地变小。
[0114] -通过仿真的验证-
[0115] 对仿真的结果进行说明,上述仿真是假设上述四个方向为高负荷区的情况来进行的。这里,图17是曲线图,其示出在实施例中朝向每两个方向交替地吹出的情况下的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图18是曲线图,其示出在比较例中朝向四个方向同时吹出的情况下的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7和图18中,粗实线a表示离地板表面0.6m高的位置的平均温度,虚线b表示离地板表面0.6m高的位置的最高温度,虚线c表示离地板表面0.6m高的位置的最低温度,细实线d表示室内机组吸入的空气的吸入温度。
[0116]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将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的大小设为长9.9m×宽9.9m×高2.6m,并且将室外温度都设为10℃,室内初始温度设为10℃。并且,在实施例中,以相对于水平面朝下倾斜20°的吹出角度,将温度为40℃的调节空气以24m3/分的吹出风量,如图10所示那样,朝向两个方向吹出60秒后,接着朝向另外两个方向吹出60秒,如此交替地吹出。在比较例中,以相对于水平面朝下倾斜30°的吹出角度,将温度为40℃的调节空气以36.5m3/分的吹出风量,如图8A所示那样朝着四个方向均匀地吹出。然后,确认了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和室内机组的吸入温度的变化情况。
[0117] 根据仿真的结果确认到:如图18所示,因为在比较例中的风量比实施例中的风量多,所以平均温度相对较早(566秒后)地达到了22℃,此时的温度幅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温度差)相对较大,平均温度与吸入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对较大。相对于此,确认到:如图17所示,因为在实施例中的风量比比较例中的风量少,所以平均温度相对较晚(691秒后)地达到了22℃,此时的温度幅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温度差)相对较小,平均温度与吸入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对较小。根据这些仿真的结果可推测:与比较例相比,在实施例中室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抑制得更好,在实施例中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制热运转。需要说明的是,也确认到:在比较例中,因为暖气停留在室内的天花板侧,室内的地板表面侧难以变暖,所以在高低方向上的温度差相对较大,而在实施例中,因为暖气不停留在室内的天花板侧,室内的地板表面侧容易变暖,所以在高低方向上的温度差相对较小。
[0118] -实施方式的效果-
[0119]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组11,设置在室内空间R的天花板U的室内机组11的壳体20上设置有能够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多个吹出方向吹出的吹出口26。这里,室内机组11的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进行风量调节运转,在该风量调节运转下,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在该风量调节运转下,因为朝向对调节空气的吹出进行抑制的吹出方向以外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得以提高,所以就吹出风速提高后被从吹出口26吹出的调节空气而言,在室内空间R内能到达的距离变长,从而易于到达室内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此外,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在进行风量调节运转之际,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吹出的吹出方向,因此,吹出风速提高后被吹出的吹出方向也被周期性地改变。这样一来,因为从吹出口26吹出的调节空气易于到达室内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所以能够抑制室内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012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组11,室内机组11的负荷检测部71对调节空气的每个吹出方向进行检测而检测出:在室内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中的、空调负荷相对较大的高负荷区Ac以及空调负荷低于该高负荷区Ac的空调负荷的低负荷区Ah。而且,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在进行风量调节运转之际,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吹出的吹出方向,以便使朝向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量在规定的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大于朝向所述低负荷区Ah的吹出风量在该基准时间内的累积值。这样一来,在空调对象空间R内,朝向高负荷区Ac的吹出风量增加,而朝向低负荷区Ah的吹出风量减少,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空调对象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
[0121] 大多数情况下,在制热运转下,如果使暖和的调节空气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所有方向吹出,则容易出现制热过度的情况。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组11,因为抑制暖和的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所以能够抑制制热过度。因此,在制热运转下,能够边抑制制热过度,边抑制室内空间R内的温度不均匀情况。此外,在制热运转下,暖和的调节空气易于到达至室内空间R内的周边区域,由此该暖和的调节空气易于在室内空间R内循环,因此能够迅速地使空调对象空间R暖和起来。
[0122]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组11,运转控制部70的气流控制部控制调节空气的气流,以便调节空气在水平吹出模式下朝向吹出风速因风量调节运转而提高的吹出方向被吹出。因此,能够形成按照下述方式在室内空间R内循环的调节空气的气流:从设置在天花板U处的室内机组11的吹出口26吹出的调节空气例如碰撞空调对象空间R的壁面后,依次沿着该壁面和底板表面F流动,然后被室内机组11吸进去。
[0123]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组11,吹出口26包括多个第一吹出口24,多个所述第一吹出口24将调节空气朝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吹出。在室内机组11的壳体20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一吹出口24相邻地布置并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23。而且,运转控制部
70的气流控制部在风量调节运转下,对从下述第一吹出口24吹出的调节空气的气流进行控制,以便调节空气被吹向吸入口23并被该吸入口23吸进去,其中,所述第一吹出口24与抑制调节空气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因此,能够使下述的气流短路产生于与抑制调节空气吹出的吹出方向相对应的第一吹出口24处,该气流短路是指,在挡风模式下调节空气未被吹出到室内空间R的空间,而是直接被相邻的吸入口23吸进去的现象。
[0124] [其它实施方式]
[01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说明了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吹出调节空气的四个吹出方向中两个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的室内机组,但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组也可以为: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吹出调节空气的四个吹出方向中的一个或三个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
[0126]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说明了在室内机组11的制热运转下,通过抑制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来提高朝向剩余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风量调节运转,但也可以为在制冷运转下进行同样的风量调节运转。
[0127]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说明了在壳体2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高负荷区Ac和低负荷区Ah的负荷检测部71的室内机组11,但也可以将负荷检测部71从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组中省略掉。需要说明的是,在省略了负荷检测部71的情况下,不考虑朝向各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量的累积值,就一边进行风量调节运转,该风量调节运转是对调节空气的、朝向多个吹出方向中的一部分吹出方向的吹出进行抑制来提高朝向剩余吹出方向的吹出风速的运转,一边周期性地改变抑制调节空气吹出的吹出方向。
[012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装置1的室内机组11构成为嵌入天花板U的开口部内的天花板埋入式室内机组。然而,室内机组11也可以为:壳体20以被天花板吊起来的方式布置在室内空间R内的天花板吊起式室内机组。此外,室内机组11的吹出方向只要是对应于周边区域的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的方向即可,其并不限定于四个方向、八个方向等。
[0129]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说明了能够执行水平吹出模式和下吹出模式的室内机组,但室内机组的吹出模式并不限定于水平吹出模式和下吹出模式。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组也可以为:例如能够选择性地执行由风向调节叶片51摆动的吹出模式和水平吹出模式的室内机组,或者也可以为:只能够执行水平吹出模式的室内机组。
[013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说明了利用风向调节叶片51使朝向高负荷区Ac的风量和朝向低负荷区Ah的风量不同的室内机组11,但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组也可以构成为:利用风向调节叶片51以外的结构使朝向高负荷区Ac的风量和朝向低负荷区Ah的风量不同。
[013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没有对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的意图。
[0132] -产业实用性-
[0133]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下述技术很有用,该技术为:对设置在天花板处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的、在制热运转下的气流进行控制的技术。
[0134] -符号说明-
[0135] R      室内空间(空调对象空间)
[0136] U      天花板
[0137] 1      空调装置
[0138] 11     室内机组
[0139] 20     壳体
[0140] 23     吸入口
[0141] 24     第一吹出口(主吹出口)
[0142] 26     吹出口
[0143] 70     运转控制部
[0144] 71     负荷检测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