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工艺品 / 拉弦板 / 琴弦弯折于拉弦板上的弦乐器

琴弦弯折于拉弦板上的弦乐器

阅读:386发布:2020-05-11

IPRDB可以提供琴弦弯折于拉弦板上的弦乐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琴弦弯折于拉弦板上的弦乐器。琴弦(11)于弦栓(12a)和拉弦板(17)之间被张拉,弦栓和拉弦板二者均组成电贝司的一部分;琴弦(11)穿过主体(16)和拉弦板(17)之间的空间,并且弯折在拉弦板(17)的正表面上;尽管主体(16)比标准电贝司的要短,但是由有色纱线覆盖的装饰末端部分(11C)不会到达琴马(22),并且在演奏中不会被拉奏到;因此,拉弦板(17)有可能实现使用较短主体(16)而不用牺牲拉奏中的指端触觉。,下面是琴弦弯折于拉弦板上的弦乐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产生乐音的弦乐器,包括:

主体(16;51),该主体具有一个末端部分和另一个末端部分;

音高控制元件(13,13A;52,53),该音高控制元件具有纵向方向, 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从所述一个末端部分伸出;

张力控制单元(12,12a,12b,14;54,55,56),该张力控制单元固 定在所述音高控制元件(13,13A;52,53)上;

连接到所述另一个末端部分上的拉弦板(17;58);以及

琴弦(11;60),该琴弦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于所述张力控制单元(12, 12a,12b,14;54,55,56)和所述拉弦板(17;58)之间被张拉,其特征在于

所述琴弦(11;60)在所述拉弦板(17;58)中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琴马(22;57),该琴马竖 立在所述音高控制元件(13,13A;52,53)和所述拉弦板(17;58)之间 的所述主体(16;51)上,其中所述琴弦(11;60)在所述拉弦板(17; 58)和所述琴马(22;57)之间具有对振动不合适的部分(11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拉弦板(17;58)通过尾 线(18;61)锚固在所述另一个末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拉弦板(17) 与所述琴弦(11)之间角度的角度控制器(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琴脚(23;59),该琴脚可 以从所述主体(16;51)的所述另一个末端伸出从而将所述主体(16;51) 保持在地板上,其中所述尾线(18;61)与所述琴脚(23;59)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鞍部(27),该鞍部在所述 另一个末端的附近固定到所述主体(16)上,并且该鞍部形成有槽(27C), 该槽用来将所述尾线(18)引导至所述拉弦板,该拉弦板被保持于所述主 体(16)之上的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琴脚(23),该琴脚可以从 所述主体(16)的所述另一个末端伸出从而将所述主体(16)保持在地板 上,其中所述尾线(18)与所述琴脚(23)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拉弦板(17;58)上形成 有通道(31a;58a),该通道将所述拉弦板的两个主要表面彼此连接,从而 所述琴弦(11,60)通过所述通道(31a;58a)而被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琴弦(11,60)在所述两 个主要表面中的一个上延伸,穿过所述通道(31a;58a),并且在所述两个 主要表面中的另一个上与所述两个主要表面中的所述一个上的那些琴弦相 对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拉弦板(17;58)具有 啮合部分(30),并且所述琴弦(11;60)锚固在所述啮合部分(3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啮合部分(30)形成有 中空空间(36),所述琴弦(11;60)的末端部分插入该中空空间从而锚固 于此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在所述琴弦(11)的振动 的基础上产生电子乐音的电子系统(E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电子系统(ES)包括获 取单元(UP),该获取单元将所述振动转换成表示所述琴弦(11)的所述振 动的电信号,并且所述电子乐音从所述电信号中产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获取单元(UP)嵌入琴 马(22)中,该琴马竖立在所述音高控制元件(13,13A)和所述拉弦板(17) 之间的所述主体(16)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琴马(22)设置于所述 音高控制元件(13;13A)与所述拉弦板(17)之间,该拉弦板上形成有将 其两个主要表面彼此连接的通道(13a),并且琴弦(11)越过所述琴马(22) 延伸至所述通道(31a)从而通过所述通道(31a)而被弯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琴弦(11)在所述两个 主要表面中的一个上延伸,穿过所述通道(31a),并且在所述两个主要表 面中的另一个上与所述两个主要表面中的所述一个上的那些琴弦相对地延 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琴脚(23),该琴脚可以 从所述主体(16)的所述另一个末端伸出,其中所述拉弦板(17)通过尾 线(18)锚固于所述琴脚(23)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鞍部(27),该鞍部在所 述另一个末端部分的附近固定到所述主体(16)上,并且该鞍部上形成有 槽(27C),其中所述尾线(18)容纳于所述槽(27C)中从而被引导至所述 拉弦板(17)。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其中所述主体(51)形成有共鸣 室从而所述琴弦(60)的振动能量在所述共鸣室中被放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弦乐器,还包括琴马(57),该琴马竖立 在所述音高控制元件(52,53)和所述拉弦板(58)之间的所述主体(51) 上,以及琴脚(59),该琴脚可以从所述主体(51)的所述另一个末端部分 伸出,从而将所述主体(51)保持在地板上,其中所述拉弦板(58)通过 尾线(61)锚固在所述琴脚(59)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弦乐器,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琴弦于弦栓(pegs) 和拉弦板(tailpiece)之间被张拉的弦乐器。

背景技术

音乐爱好者们都熟悉提琴家族即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并且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2000-259149所公开的,已经对提琴家族实施了 各种改进。这些改进中的一种是使提琴家族的成员电子化。获取单元安装 于主体上,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电信号以利用电来产生乐音。因此,新的成 员例如电贝司(electric bases)加入到提琴家族中来。
图1示出了电贝司的一个典型例子。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下”代 表相对于“上”位置而言更加靠近地板的位置,电贝司立于该地板上。术 语“反”代表相对于“正”位置而言更加靠近演奏者的位置,该演奏者抓 住电贝司进行演奏。
现有技术的电贝司可分解成弦栓盒81、主体82、颈部82A、指板82B、 琴马83、拉弦板85以及琴脚85A。颈部82B从主体82的上末端伸出,并 且弦栓盒81固定于颈部82A的上末端。两对弦栓81a分别设置于弦栓盒81 的两个侧表面上,并且由弦栓盒81可旋转地支撑的轴81b通过弦栓81a驱 动旋转。琴脚85A从主体82的下末端伸出,并且可以收回到主体82内。 当演奏者在演奏一段音乐时,琴脚85A将主体82保持在地板上。
指板82B粘接到颈部82A的前表面,并且悬垂于主体82之上。拉弦 板85与正表面82C的下方区域间隔开,并且通过尾线86锚固在琴脚85A 的凸起部分(boss portion)上。琴马83竖立在指板82B与拉弦板88之间 的主体82的正表面82C上,并且与正表面82C间隔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 指板82B的下末端与前表面82C之间的距离。琴弦80具有各自的缠绕于轴 81b上的末端部分80A以及各自的锚固于拉弦板88上的另外末端部分80B。 有色纱线缠绕在末端部分80B各自的部分上,并且缠绕着有色纱线的部分 在下文中被称作“装饰部分”。弦栓81a给琴弦80提供张力,从而使琴弦 80a于轴81b和拉弦板88之间被拉伸。当琴弦80被适当地拉伸时,装饰部 分在拉弦板85附近可以被看见并且不会到达琴马83。
虽然在图1中没有示出,但获取单元嵌入琴马83中,并且将琴弦80 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声音系统(未示出)提供给扬声器系 统(未示出),并且通过扩音器转换成电子乐音。演奏者在他或她的演奏过 程中在琴马83和指板82B之间拉奏和弹拨琴弦80,并且用手指将琴弦80 压向指板82B以改变电子乐音的音高。
拉弦板85过长以至现有技术的电贝司具有较长的长度。演奏者感觉现 有技术的电贝司在将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时不是很方便。低音提 琴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尽管小提琴和中提琴没有电贝司那么大,但是拉 弦板同样使得小提琴和中提琴过长。
图2示出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电贝司。图2示出的这种现有技术贝司 具有较短的主体82D。其它的部件与图1中示出的现有技术贝司的那些相 似,为此给它们标示了与图1中现有技术贝司的对应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对它们不再赘述。
较短主体82D使得现有技术的电贝司结构紧凑,并且演奏者感觉这种 现有技术电贝司易于搬动。然而,这种现有技术大提琴在通过琴弦80的振 动产生的乐音方面遇到了另外的问题。这是因为装饰部分80E超过了琴马 83。装饰部分80E是阻止琴弦80振动的障碍,并且使得音色与标准的大提 起稍有不同。相当大数量的琴弦80将缠绕于轴81b上,演奏者会感到调音 工作是相当麻烦的。
图3示出了又一现有技术电子大提琴。尽管较短主体82D同样用于图 3示出的现有技术电贝司中,但是拉弦板85由鞍部(saddle)88替代,并 且琴弦80锚固在鞍部88上。由于鞍部88比拉弦板85短,因此装饰部分 80E不会超过琴马83,并且允许演奏者按与图1示出的现有技术电贝司相 似的方式来拉奏琴弦80。然而,演奏者感觉这种拉奏与平常不同。拉奏产 生琴弦80的振动,而鞍部88对振动琴弦80的影响与拉弦板88的影响不 同。这导致了他或她指端的古怪触觉。
如前所述,这些对策虽然使现有技术的电贝司结构紧凑,但这是以牺 牲音色或演奏者的感觉为代价的。换句话说,这些对策并不能满足演奏者 的需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而且不用牺牲音色和 演奏者触觉的弦乐器。
为实现这个目的,本发明提出将琴弦弯折在拉弦板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乐音的弦乐器,包括主 体,该主体具有一个末端部分和另一个末端部分;音高控制元件,该音高 控制元件具有纵向方向,并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从前述一个末端部分伸出; 张力控制单元,该张力控制单元固定在所述音高控制元件上;连接到前述 另一个末端部分上的拉弦板;以及琴弦,该琴弦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于所述 张力控制单元和所述拉弦板之间被张拉并且弯折在所述拉弦板中。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弦乐器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了现有技术的电贝司的结构,
图2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电贝司的结构,
图3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了又一种现有技术的电贝司的结构,
图4是一个前视图,表示了本发明的电贝司的结构,
图5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了电贝司的结构,
图6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了包括于电贝司中的拉弦板的构造,
图7是一个后视图,表示了拉弦板的构造,
图8是一个沿图6中B-B线的横截面图,表示了拉弦板的结构,
图9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了拉弦板的反表面,
图10是一个端视图,表示了拉弦板的末端表面,
图11是一个横截面图,表示了包括于拉弦板中的角度调节器,以及
图12是一个侧视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声学大提琴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4和5,实施了本发明的电贝司大体上包括弦乐器10和电子系 统ES。尽管弦乐器10短于标准的电贝司,例如图1中示出的现有技术电贝 司,但是演奏者感觉其上的拉奏与现有技术标准电贝司上的相同。电子系 统ES安装在弦乐器10中而不是共鸣室中,并且将振动转换成电信号。电 信号通过声音系统(未示出)提供给扬声器系统(未示出)。该电信号在声 音系统中被放大和均衡,并且通过扬声器系统转换成电子乐音。该电子乐 音的音质与通过标准电贝司产生的电子乐音接近。
弦乐器10包括琴弦11、弦栓盒12、颈部13、指板13A、弦枕(nut) 14以及主体16。主体16的形状与主体82不同,并且象个矩形柱。主体16 短于主体82。然而,弦栓盒12、颈部13以及指板13A与标准声学低音提 琴的一样长。颈部13从主体16的上末端伸出,并且弦栓盒12固定于颈部 13的上末端。两对弦栓12a设置于弦栓盒12的两个侧表面,由弦栓盒12 可旋转地支撑的轴12b通过弦栓12a而被双向驱动旋转。指板13A粘接于 颈部13的正表面,并且弦枕14固定于颈部13的上末端部分。指板13A还 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到颈部13。也就是,指板13A固定于颈部13上。指板 13A越过颈部13的下末端向下延伸,并且悬垂于主体16的正表面16A之 上。
弦乐器还包括拉弦板17、框架21、琴马22、琴脚23以及鞍部27。琴 脚23从主体16的下末端伸出。琴脚23由锁定单元25和支杆26组成。锁 定单元25固定于主体16的下末端,并且支杆26可滑动地穿过锁定单元25。 支杆26通过锁定单元25可滑动进入和移出主体16。当锁定单元25被紧固 后,支杆26被固定到锁定单元25上,并且将主体16保持在地板之上。
拉弦板17短于拉弦板85。拉弦板17被保持于正表面16A之上,并且 通过尾线18锚固在锁定单元25上。鞍部27固定在主体16的下末端部分, 并且将尾线18从主体16的下末端引导至拉弦板17。琴马22竖立在拉弦板 17与指板13A下末端之间的正表面16a上,并且其顶部表面与正表面16A 间隔开一段距离,该距离大于指板13A的下末端与正表面16A之间的距离。 琴弦11缠绕于轴12b上,并且锚固于拉弦板17上。琴弦11与琴马22的顶 部表面保持接触,并且弯折在拉弦板17中。尽管主体16短于主体82,但 是作为被有色纱线覆盖的琴弦11末端部分的装饰部分11c并没有到达琴马 22。这意味着演奏者不会拉奏到装饰部分11c。为此,演奏者感觉这种拉奏 与标准电贝司上的拉奏是一样的。拉弦板17将在后面参照图3A、3B和3C 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
框架21包括三个部件21a、21b和21c。部件21b安装于主体16上, 并且从主体16侧向伸出。部件21b的轮廓与主体82的肩部相同。另一方 面,部件21a在一个末端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16,而在其另一末端连接到 部件21c,并且该另一部件21c在另一末端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16。部件 21a的轮廓与主体82的另一肩部相同,并且部件21a和21c折叠在主体16 的后面。当演奏者准备好电贝司来进行演奏时,他或她侧向伸展部件 21a/21c,并且部件21a/21b与演奏者的胸部保持接触。因此,框架21可以 使演奏者将电贝司想象成声学低音提琴。
电子系统ES包括嵌入琴马22的获取单元UP,并且该获取单元UP将 从振动琴弦11传播到琴马22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尽管在附图中没有示 出,但是电信号从嵌入主体16的插座(未示出)输出给声音系统(未示出)。 因此,电子乐音从琴弦11的良好振动中产生出来,并且其音质与通过标准 电子乐音产生的电子乐音接近。
来看图6、7和8,琴弦11在其下末端具有各自的小圆盘。琴弦11弯 折在拉弦板17的下末端,并且小圆盘19与拉弦板17啮合。
具体而言,锁定单元25形成有环形槽25A,并且具有象棱柱一样构造 的鞍部27,固定在主体16的正表面16A上。拉弦板17设置于鞍部27之上 的空间内,这从图8中可以更好地看出。
一对直槽27C形成于鞍部27中,并且经过背面27B延伸到鞍部27的 脊部27A。环形槽25A和直槽27C的宽度近似等于尾线18的厚度,从而使 尾线18贴身地容纳在槽25A/27C中。这对直槽27C防止尾线18在鞍部27 中横向滑动。尾线18绕过锁定单元25,并且两个末端部分都到达拉弦板 17反表面的中间区域。
拉弦板17由板29形成,并且分解成啮合部分30、引导部分31、锚固 部分33以及角度调节器34。小圆盘19与啮合部分30啮合,并且保持琴弦 11被张拉。尾线18的两个末端部分分别穿过直槽27C/27D,并且锚固在锚 固部分30上。因此,拉弦板17被拉住并且保持在主体16之上。演奏者通 过角度调节器34改变琴弦11与拉弦板17反表面之间的角度“θ(theta)”。
拉弦板17被稍稍弯曲,并且如图9和10所示,凸起于正表面16A上。 啮合部分30由形成有中空空间36的板29的上部来实现。中空空间36相 互横向间隔开,并且样子象钥匙孔。每个中空空间39都具有圆形孔37、狭 槽38以及圆形凹部39。圆形孔37在拉弦板17的正表面和反表面上朝着外 周开口,圆形凹部39在反表面上朝着外周开口。狭槽38将圆形孔37和圆 形凹部39相互连接。圆形孔37的直径大于小圆盘19,而狭槽38要比小圆 盘19小得多。然而,狭槽38比相关的琴弦11要宽。当演奏者将琴弦11 与拉弦板17的啮合部分30进行啮合时,该演奏者将小圆盘19穿过圆形孔 37,然后将小圆盘19从圆形孔移动到圆形凹部39中。狭槽38允许琴弦11 与小圆盘19一起移动到圆形凹部39。
引导部分31由形成有4个槽口31a的板29的下部来实现,这4个槽 口分别分配给琴弦11。槽口31a具有字母U的形状,并且下部具有朝着槽 口31a的斜面浅槽31b。U形槽口31a和斜面浅槽31b比琴弦11要宽,并 且槽口31a的底部表面31A是圆形的,这从图8中可以更好地看出。通过 斜面浅槽31b和圆形底部表面31A,从弦栓12A朝着槽口31a延伸的琴弦 11可以在槽口31a中平滑地折返,并且到达中空空间36。
锚固部分33由连接件48和拉弦板17的中间部分来实现,在该拉弦板 17的中间部分形成有矩形凹部41、一对通道42以及一对浅槽43。浅槽43 形成于最外面的槽口31a和中间槽口31a之间,并且在拉弦板17的反表面 上朝着外周开口。通道42在其上末端朝着矩形凹部41开口,而在其下末 端朝着浅槽43开口。矩形凹部41的宽度足以容纳连接件48。
如前所述,鞍部27将尾线18的两个末端部分引导至拉弦板17的中间 部分。这两个末端部分通过浅槽43进入通道42,并且连接到容纳于矩形凹 部41中的连接件48上。通道42不允许连接件48穿过其中,连接件48将 两个末端部分保持脱离。因此,尾线18将拉弦板17稳定地保持在主体16 之上。尾线18被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长度以允许在琴弦11被张拉的条件下 拉弦板17将与鞍部27间隔开。
角度调节器34由一对螺钉46和其上形成有螺纹孔45b的拉弦板17的 一定部分来实现。螺纹孔45穿过拉弦板17的一定部分,并且暴露给浅槽 43。螺钉46被拧入螺纹孔45,并且螺钉46的顶端46A压住尾线18。当演 奏者希望改变角度“θ(theta)”时,他或她就将螺钉46拧进或拧出螺纹孔 45。圆形底部表面31A和尾线18的接触点P1沿着圆形表面31A移动,从 而拉弦板17被升高或者平放。因此,演奏者可以通过螺钉46改变角度“θ (theta)”。接触点P1通常比螺钉46的顶端46A更加靠近琴马22。当拉弦 板17的角度“θ(theta)”被最优化时,小圆盘19与琴弦11间隔开,该琴 弦11穿过拉弦板17反表面与主体16正表面16A之间,并且拉弦板的上末 端表面稍稍偏离。
琴弦11按以下方式锚固于拉弦板17上。拉弦板17已经连接到尾线18。 首先,使用者将回转部分插入到环形槽25A中,并且将尾线18的两个末端 部分分别推入直槽27C中。因此,尾线18将拉弦板17稳定地保持在主体 16的正表面16A之上。
随后,使用者将琴弦11中一个的小圆盘19与圆形孔37对齐,并且将 小圆盘19穿过圆形孔37。使用者通过狭槽38将小圆盘19移至圆形凹部 39,并且将小圆盘19放入圆形凹部39中。因此,琴弦11被锚固在拉弦板 17上。
接着,使用者拉紧琴弦11,并且将琴弦11与相关的槽口31a对齐。使 用者将琴弦11弯折在拉弦板17的反表面上。圆形底部表面31A允许琴弦 11在其上缓和地弯曲并且在点P1处离开拉弦板17。使用者使琴弦11穿过 拉弦板17反表面与主体16正表面之间的空间朝着弦栓盒12延伸。
然后,使用者将琴弦11的另一末端锚固在轴12b上。使用者对其它琴 弦11重复上述工作,从而将4根琴弦11延伸于拉弦板17和轴12b之间。
最后,使用者拧动弦栓12a旋转,使琴弦11于拉弦板17和轴12b之 间被张拉。如果使用者希望使拉弦板升高或平放,他或她可以拧动螺钉46 来将拉弦板17调整至一个合适的角度。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理解到,拉弦板17使之成为可能,即在电贝司中使 用较短主体16而不用牺牲演奏者的指端触觉。该电贝司结构也很紧凑让使 用者感觉易于搬动。
第二实施例
来看图12,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声学大提琴包括具有共鸣器的主体51、 颈部52、指板53、弦栓盒54、弦栓55、鞍部56、琴马57、拉弦板58、琴 脚59以及琴弦60。主体51由顶板、相对板以及肋板组成从而在主体51中 限定出共鸣器。主体51比标准声学大提琴的要短。
颈部52从主体5的上末端伸出,并且琴脚59从主体51的下末端向下 伸出。指板53粘接或固定于颈部52的正表面,并且悬垂于主体51之上。 鞍部56嵌入颈部52的上末端,并且琴马竖立在主体51上。拉弦板58比 标准声学大提琴的拉弦板要短。尾线61将拉弦板58保持于主体51之上, 并且琴弦于弦栓55与拉弦板58之间被张拉。
琴弦60穿过拉弦板58反表面与主体51之间的空间,并且通过孔58a 弯折到拉弦板58的正表面上。琴弦60在拉弦板58的正表面上向前延伸, 并且锚固在拉弦板58上。为此,即使使用了较短的主体51,装饰部分也不 会到达琴马57,并且不会被演奏者拉奏到。演奏者会感觉其上的拉奏就象 平常一样。拉弦板58防止琴弦60非故意地横向运动,并且可以传导琴弦 60的良好振动。
可以理解,琴弦60弯折于拉弦板58之上,并且使得利用较短主体51 成为可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 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例如,角度调节器34可以不包括于本发明的拉弦板中。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电贝司和声学大提琴。本发明的拉弦板可以 用在电子小提琴、声学小提琴、电子中提琴、声学中提琴、电子大提琴和 声学低音提琴中。由于本发明的拉弦板使得在小提琴或中提琴中使用较短 主体成为可能,因此这些弦乐器适合孩子们使用。本发明的拉弦板可以包 括于弹拨弦乐器例如吉他和电吉他中。
电子系统可以利用电来产生电子乐音。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器和 乐音产生器包括于该电子系统中。数据处理器在琴弦振动的基础上确定将 要产生的乐音的音高,并且指示乐音产生器从波形存储器中连续地读出波 形数据段,从而产生出声音信号。
尽管琴弦11/60弯折在拉弦板17/58的正表面上,但是琴弦11/60也可 以在其他拉弦板的正表面上延伸,而弯折在反表面上。
琴弦11/60可以两次或大于两次地弯折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拉弦板上。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尾线18/61。本发明的又一种拉弦板可以通过 带子或销连接到主体上。
琴脚23/59没有包括在小提琴和中提琴中,并且在本发明的弦乐器中不 是必不可少的元件。还存在着不包括琴马22/57的弦乐器。因此,琴马22/57 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元件。
前面所描述的部件以及部件的各部分与权利要求中的用语按下述方式 相互对应。上末端和下末端分别对应于“一个末端”和“另一个末端”。弦 栓盒12、弦栓12a、轴12b和弦枕14或弦栓盒54和弦栓55整体组成“张 力控制单元”。颈部13和指板13A或颈部52和指板53组合形成“音高控 制元件”。其上缠绕有有色纱线的琴弦11/60部分对应于“对振动不合适的 部分”。正表面和反表面对应于拉弦板的“两个主要表面”。槽口31a或孔 58a等于“通道”。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