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纤维类 / 纱线 / 纬纱 / 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

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

阅读:1032发布:2021-02-02

IPRDB可以提供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对于经编机和多轴编织机来说必须将单向纱层(8)敷设到移动的纵向传送带(1、2)上且挂在位于纵向传送带(1、2)上的固定套钩(3、3a、3b或4、4a、4b)上。所述纵向传送带(1、2)以传送方向(5)移动。所述纱线(8)从储存装置(6)中被抽取出来且经过折转滑轮(9)输送给第一输线装置(10),所述输线装置将纱线挂到第一纵向传送带(1)的固定套钩(3、3a、3b)中。然后,第二输线装置(11)将纱线挂到第二纵向传送带(2)的固定套钩(4、4a、4b)中。所述两个输线装置(10、11)在两个相互垂直延伸的x轴和y轴方向移动且划出封闭的移动轨道(14和15)。为了抓取纱线(8),所述输线装置(10、11)配设了支爪(12、13)。所述方法还可以通过导纱器实现,其中所述输线装置(10、11)被设计为移位耙。制成的纱层被输送给经编机的针织站(7)或针织工具。,下面是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用于在两个纵向传送带上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所述纵向传送带 相互以一定的间距设置且配设有固定套钩,借助于被控制移动的输线装置 向所述固定套钩置入作为无限的纱线的从储存装置中抽取的纱线,其中所 述纵向传送带形成了单向层的敷设平面,其特征在于,为每个纵向传送带 (1、2)分别配设一个输线装置(10、11),所述输线装置二维地在移动 平面中移动,所述移动平面在所述敷设平面中或与所述敷设平面平行延 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装置被三维地 移动,其中第三维移动平面与所述二维移动平面垂直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储存装置 (6)中抽取的所述纱线(8)直接输送给从属于第一纵向传送带(1)的 输线装置(10),然后在此处将所述纱线传递给从属于第二纵向传送带(2) 的输线装置(1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储存装置 (6)中抽取的所述纱线(8)首先输送给导纱器,所述导纱器在两个纵向 传送带(1、2)之间往复移动且将所述纱线(8)传递到两个输线装置(10、 11)中的第一输线装置(10),再将所述纱线从所述第一输线装置传递到 所述第二输线装置(11)。

5.用于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具有下列方法步骤:

a)导纱器(26)实施往复移动,所述往复移动相对于两个平行设置 的纵向传送带(21、22)横向伸展;

b)所述导纱器(26)将无限的纬纱(30)输送到所述纵向传送带,

c)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将在其之间敷设的纬纱(30)输送到 经编机的针织工具;

d)在往复移动的折回区域中,所述纬纱(30)暂时由被用作移位耙 (31、32)的输线装置接收,所述输线装置中的每一个都从属于一个纵向 传送带(21、22);

e)每个移位耙(31、32)都连同纬纱(30)实施位移,所述位移不 依赖于所述移动耙(31、32)所从属的纵向传送带(21、22)的移动,然 后,每个移位耙(31、32)将纬纱(30)传递到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 的固定套钩(23、24),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实施下列步骤:

f)每个移动耙(31、32)在与通过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组成 的敷设平面相平行延伸的移动平面上、以两个相互垂直的轴x和y的方向 可控地被移动,其中所述y轴与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的传送方向(25) 相平行延伸。

g)将所述导纱器(26)的敷设区域限制在介于两个纵向传送带(21、 22)的固定套钩(23、24)之间延伸的区域,而所述移位耙(31、32)在 所述区域内以及所述区域外作用于所述纬纱(3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导纱器(26)和 纵向传送带(21、22)的移动相协调的所述移位耙(31、32)的移动通过 具有独立控制装置的自身的驱动装置实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移位耙(31、32) 在实施移位时至少在某些区域在弯曲的轨道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移位耙(31、 32)经过具有x轴和y轴方向上的分量的封闭的轨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纬纱(30)位移 时按照下列方法步骤进行周期性循环:

a)所述移位耙(31、32)在x方向伸展到其夹纱位置,在所述夹纱 位置中,所述移位耙通过从所述移位耙(31、32)的移动平面向敷设平面 的方向突出的支爪(33、34)向位于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之间的导 纱器(26)敷设区域实施夹纱;

b)从所述导纱器(26)输送到所属纵向传送带(21、22)附近的纬 纱(30)被所述支爪(33、34)所环绕;

c)所述移位耙(31、32)以x方向从夹纱位置回移到其拉紧位置, 在所述拉紧位置中,所述移位耙的支爪(33、34)以所述纬纱(30)的环 绕区域以一定的间距位于所属纵向传送带(21、22)的固定套钩(23)之 后;

d)所述移位耙(31、32)在其拉紧位置中在y轴上与所述纵向传送 带(21、22)的运行方向相反沿着必要的移位路径移动;

e)然后,所述移位耙(31、32)再次在x轴的方向上回移到夹纱位 置,在所述夹纱位置中,所述移位耙(31、32)在y轴方向上与所述纵向 传送带(21、22)的运行方向(25)相同再次回移到其初始位置,同时所 述纬纱(30)从所述移位耙(31、32)的支爪(33、34)中导出且被置换 到所属纵向传送带(21、22)的固定套钩(23、24)上。

f)同时,所有在x轴和y轴的方向上依次进行的分量移动为了实现 弯曲的移动轨道可以相互过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支爪(33、 34)环绕所述纬纱(30)以及将所述纬纱从所述支爪中解开将通过所述支 爪(33、34)的型材构件来实现,所述型材构件设置在特定的位置和/或 所述移位耙(31、32)的移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穿过所述支爪(33、 34)环绕所述纬纱(30),通过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导纱器(26)上的压板 (29、29)将所述纬纱(30)向敷设平面的方向按压,其使得所述纬纱(30) 处于所述支爪(33、34)的入口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控所述压板(28、 29),其中所述导纱器(26)随着固定在所述导纱器上的压板(28、29) 摆动。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 支爪(33、34)在从夹纱位置向拉紧位置转换以及以相反方向转换时穿过 移动中的所述纵向传送带(22、23)上的固定套钩(24、25)之间的空隙。

14.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 位耙(31、32)还可以与通过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形成的敷设平面 相垂直可控地移动,以及将所述支爪(33、34)在从夹纱位置向拉紧位置 转换以及以相反方向转换时至少在某些区域穿过位于所述纵向传送带 (21、22)上的固定套钩(23、24)。

15.用于在两个相互成一定间距设置的纵向传送带上敷设单向纱层 的装置,具有固定套钩且由所述固定套钩把持的纱线输送给后续加工,以 及具有储存装置的布置结构,从所述储存装置中抽取纱线作为无限的纱线 且输送给所述纵向传送带,以及具有两个能够被控制驱动的输线装置,所 述输线装置中的每一个输线装置都从属于一个纵向传送带、暂时接收输送 的无限的纱线且转移到所从属的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以及特别用于实 施如权利要求1至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装置(10、11) 在与通过所述纵向传送带(1、2)组成的敷设平面相平行延伸的移动平面 上、以两个相互垂直延伸的轴x和y的方向移动地输送,其中所述y轴与 所述纵向传送带(1、2)的传送方向(5)相平行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装置还另外 在垂直于通过所述纵向传送带组成的敷设平面的轴上能够移动地被引导 以及能够控制地被驱动。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输线装置 (10、11)的移动区域在x轴上向其所属纵向传送带(1、2)的两侧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 了能够被移动地控制的导纱器(26),所述导纱器以交替的方式向所述纵 向传送带(21、22)输送从储存装置中抽取的纱线束(30),其中所述输 线装置被用作移位耙(31、32)。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暂时接收纱线束 (30)在所述移位耙(31、32)上设置了支爪(33、34),所述支爪基本 上在x-y移动平面上伸展,其中所述支爪(33、34)的夹纱方向(81)以 锐角α为10°至20°、优选13°至17°从x轴向前倾斜地向所述纵向传 送带(21、22)的移动方向(25)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爪(33、34) 具有一个贴靠在所述移位耙上的固定舌(71)和一个支撑臂(72),所述 支撑臂经过横向延伸的托环(73)过渡为向回折转的爪尖(74),其中所 述支撑臂(72)的末端、位于所述末端上的托环(73)以及自由终止的爪 尖(74)组成了支爪(33、34)的夹纱区域,由此定义了夹纱方向(81)。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爪(33、34) 的夹纱区域以支撑臂(72)为出发点从x-y移动平面向敷设平面的方向突 出形成,其中所述支撑臂(72)在所述爪尖(74)的对面形成了以相同的 方式突出的爪型板(77)。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环(73)和爪 尖(74)分段地设置在所述爪型板(77)上,其中所述段在突出的方向上 形成,以及所述爪尖(74)以其面向敷设平面的边缘形成了入口斜面(78) 且以其对面的边缘形成了出口斜面(79),其中入口斜面和出口斜面(78、 79)使得纱线束(30)向支爪(33、34)的滑动变得容易。

23.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臂(72)在其面向夹纱区域的内表面上具有使纱线束(30)的滑动变 得容易的斜面(80),其中所述内表面在接收纱线束(30)时面向所述导 纱器(26)(图3)。

24.如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爪(33、34)可靠地固定在所述移位耙(31、32)的基座(53)上,而 且还在从固定舌(71)向支撑臂(72)过渡的区域内具有接触面(76)。

25.如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移 位耙(31、32)的结构和驱动装置,具有下列特征:a)在与所属纵向传送带(21、22)平行的y轴的方向上在与机器固 定的导轨上往复移动地引导纵向滑架(45);

b)所述纵向滑架(45)由伺服电机(48)以能够转回的转动方向经 过环状传送带(46)以交替变换的方向传动。

c)所述纵向滑架(45)支撑横向滑架(52),所述横向滑架与导杆 (51)在纵向滑架(45)中以x轴的方向向前或向后能够移动地被引导且 在所述横向滑架(52)面向所属纵向传送带(21、22)的末端支撑基座(53), 用于暂时接收纱线束(30)的支爪(33、34)位于所述基座上。

d)所述横向滑架(52)通过联结摇臂在所述纵向滑架(45)的每个 位置以及还在所述纵向滑架(45)的移动期间以交替的方向被驱动。

e)在所述横向滑架(52)上通过铰链(55)铰接联结元件(56), 所述联结元件在以y轴的方向伸展的联结杆(57)上围绕所述联结杆传动 且在所述联结杆的纵向能够引导的设置。

f)所述联结杆(57)位于两个同步驱动的摇杆(58a、58b)的末端 上,所述摇杆的能够控制的往复移动导致所述横向滑架(52)的传动。

26.经编机,在所述经编机中从储存装置中抽取纬纱作为无限的纱 线被,将纬纱敷设在至少一对纵向传送带上且输送给针织工具,其特征在 于如权利要求15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所述纬纱(30)敷设在所述 纵向传送带(21、22)上的装置。

27.多轴编织机,用于喂入带状、条状或幅状的多轴纱层,所述纱 层由相叠敷设的单向纱层组成,所述多轴编织机具有装置,所述装置分别 从储存装置中抽取纬纱作为无限的纱线被且将纬纱敷设在两个平行设置 的纵向传送带上且在所述纵向传送带上将单向层输送给针织站,其特征在 于如权利要求15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将所述单向纱层(30)敷设在 所述纵向传送带(21、22)上的装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两个纵向传送带上敷设单向纱层的方法,本发 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敷设单向纱层 的装置。

背景技术

此类方法和装置属于现有技术范畴。将纬纱喂入经编机就是一种典型 的应用。其中单个的或成束布置的纬纱相互平行地且垂直于纵向传送带依 次放置在所述纵向传送带上并输送给经编机的针织工具。在此处,编织通 过附加的经纱和可能存在的地经纱实现。在单个的纬纱或纬纱束之间可以 有目的地设置和调节间距,以实现理想的图案比例。DE 36 41 640 C1和 DE 199 57 019 C2描述了针对所述第一种应用的例子。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在多轴编织机上建立多轴纱层。为此,依次的多 个单向纱层相叠地放置在两个纵向传送带之间。存在一种带状、条状或轨 道状的单向纱层,所述纱层由针织站的纵向传送带供给,在所述针织站中, 相叠放置的单向层通过比如编织、缝制或针织相互连接。DE 197 26 831 C5 和DE 102 07 317 C1描述了关于制造多轴纱层的例子。
以这种方式制造的多轴纱层在制造纤维束材料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 这里,所制造的多轴纱层作为强化物被置入基质中,其中值得强调的是聚 合体系统、尤其是聚脂树脂和环氧树脂。针对单个的单向层首先考虑的是 由碳、玻璃、陶瓷制成的纱线,也可以考虑合成纤维、比如芳香尼龙纤维。 所述纱线也被称作纤维或缆线,所述纱线由单个的细丝构成且能够不仅根 据纱线的材料、而且还根据纱线的直径以及组成纱线的细丝的数量明显地 相互区分。以上述描述为前提,得出了不同的力学特性,所述力学特性必 须在确定纱线位置以及在将纱线固定在多轴编织机的纵向传送带上时就 已经被考虑到。
对于多轴编织机来说,纱线与纵向传送带横向设置,其中“横向”可 以表示纱线的移动方向与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或倾斜。同样在这 里,纱线也可以单个地或以纱线束的形式(即以组的形式)放置。纵向传 送带主要是指通常的传送链条,固定套钩作为纱线的把持元件被固定在所 述纵向传送带上。“固定套钩”包括所有对循环放置纱线适用的通常的固 定装置,即还包括针或钉。固定套钩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纵向传送带上, 其中具有两个或多个固定套钩纵列的布置已经被公知,参见DE 102 07 317 C1。
对于在这里作为前提条件的循环敷设来说,纱线作为环状纱线从纱线 储存装置中被抽取且输送给纵向传送带。储存装置可以是单个的线轴或筒 子架。此处,在现有技术下被驱动的线轴或自由的线轴被看作与纱线张紧 装置是相同。此外,还通常使用正牵拉或负牵拉的名称。为了在纵向传送 带上传送纱线以及在所述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上固定纱线使用的是在 权利要求1和16的前序部分中述及的输线装置。“输线装置”还包括在现 有技术下公知的导纱器和移位耙。
在将纱线循环地敷设为单向层的过程中,两个纵向传送带之间的移位 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通常还被称作比如铺纬小车或衬纱器的通常的导纱 器首要的任务是将纱线输送到移动中的纵向传送带。为此,导纱器周期性 地在纵向传送带之间横向移动且还在纵向传送带之外往复移动。如果导纱 器到达其移动轨道的折返点且纱线绕过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放置,与纵 向传送带方向平行、却与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的纱线的移位是必要 的。这时,在导纱器的继续移动中产生了平行的纱层,即单向层。在多数 情况下,这种位移由导纱器本身实施,因此,导纱器除了其传送移动(把 纱线输送给纵向传送带)之外还必须承担移位(暂时拉住纱线且在可能的 情况下抑制纱线在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的移动)的任务。困难的是, 移位应该不仅以被用作在单向层的长度上均匀地平行布置所有纱线为目 标,而且还以通过在可能的情况下可改变的单条纱线或纱线组的间距、以 及通过放置纱线时的部分重叠实现可改变的图案比例为目标,参见DE 100 49 280 B4和EP 0 303 685 B1。
所述双重目标不仅对控制导纱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且还鉴于所 产生的单向层的质量提出了问题。所述单向层的纱线(在编织机中被称作 纬纱)应该在纵向传送带之间不仅被把持住,而且还应该被夹紧,其中纱 线张力对于所有放置的纱线应该尽可能的均匀且在向针织工具或针织站 传送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是恒定的。此外,应该避免纱线空隙、即放置的纱 线束的空隙。
因此,为了区分开传送移动和错位移动的功能,移动的移位耙形式的 输线装置已经被提出,所述输线装置与导纱器配合作用,参见DE 36 41 640 C1和DE 102 07 317 C1。这里,为每个纵向传送带分别配置了一个移位 耙,所述移位耙位于机器区域内,在所述区域中,导纱器将新近需要敷设 的纱线输送到纵向传送带上。所述移位耙布置在纵向传送带的外侧,即布 置在所产生的单向层的外部,以及与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且与纵向 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移动。所述移位耙具有向下的固定套钩或齿。
在敷设纱线时,导纱器穿过其所属的纵向传送带运动,同时,移位耙 与纵向传送带同步地且在相同的阶段在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上移动。输 送过来的纱线在此处穿过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输出且由移位耙的固定 套钩接过。然后,所述移位耙沿着与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向 错位位置移动,其中移位耙通过自身拉紧纱线。导纱器在此期间进入其向 对面的纵向传送带方向的回路且拉紧位于移位耙中的纱线。所述移位耙这 时再次回到其移动方向且再次与纵向传送带同步且朝着纵向传送带在下 面的阶段中移动,以使得被导纱器拉紧的纱线从移位耙的固定套钩中滑 出,同时,位于纵向传送带上的固定套钩被围绕且由此通过纵向传送带上 的移位被固定。压板可以有益于滑出过程。
所述公知的输线装置、即导纱器和与导纱器配合的移位耙在实践中已 经得到证实。不过还存在改善空间。所述公知的输线装置在受系统限制的 特性中证明,部件的移动是相互协调的,所述移动严格以直线向各种不同 的方向移动。如上所述,纵向传送带和移位耙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移 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必须在不断交替的方向上负载移位耙,同时,第二 直线移动轨道(即导纱器的移动轨道)与第一移动轨道垂直或倾斜,而且 同样具有交替的方向和速度。因此,一致协调的移动是很难实现的,特别 是当寻求很高的速度的时候。这在实践中可能会代表机器急动的工作,即 使这只是在测量技术上以及在微观区域内得到确定。所述的机器的急动的 工作可能会导致机器耗损、纱线磨损以及噪音负荷的升高。此外,快速的 来回移动及其频繁的启动和制动还意味着较高的用电量。
如果在移位之后还由移位耙拉住的纱线应该从固定套钩上滑出,所述 基本特征导致特别不利的作用效果。这里,移位耙、纵向传送带和导纱器 按照各自的位置和速度配合作用,而另一方面所述这些部件在结构设计的 制约下相互影响。其后果是,纱线束的单条纱线的导出不是在正好相同的 时刻实现,而是分布在导纱器经过两个纵向传送带之间的区域进行移动期 间的时间段内,比如在DE 36 41 640 C1中已经确定的那样(上述引文中, 第3列、第1至第19行)。如果根据DE 102 07 317 C1将纵向传送带、 导纱器和移位耙的移动通过伺服电机分开驱动和控制,所述由系统制约造 成的缺点还是不会得到根本上的改变。根据DE 102 07 317 C1被看作有 效的是,纬纱导纱器在移位耙的位移期间在与移位耙相同的方向上移位, 不过路径更小一些。由此应该实现在纱线上的张力均衡(上述引文中,第 4列、第59至第64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善文章开头首先提出的方法和所述方法 所属的装置,即通过改善输线装置的移动轨迹实现在提高工作速度的情况 下平稳的工作方式且将纱线在能够精确选择的、能够复选的时刻从输线装 置的拉紧位置松开。
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和5的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 求15的特征的装置来实现。
在两个输线装置进行二维移动时,可以理想地协调位移。所述输线装 置能够穿过纵向传送带向外移动至纵向传送带的两侧,其中输线装置在横 向移动时至少部分地穿过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移动。在现有技术中,导 纱器与移位耙沿着严格的直线轨道移动,与之相反的是,按照本发明的输 线装置可以在敷设进程和位移进程中沿着封闭的、弯曲的轨道曲线移动。 这种形式的输线装置移动在设计上如此实现,即选择一种十字滑板形式的 布置且为针对两个移动方向的单个驱动装置设置CNC控制装置。不过还可 以考虑其它的设计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所规定的以及按照本发明的装置所实现的封闭的 轨道曲线在与纵向传送带以及可能情况下与导纱器的移动相协调一致的 情况下允许“更柔软”的移动轨迹。纱线敷设的速度以这种方式得到了明 显地提高。此外,通过按照本发明的设计,由于移位耙的可移动性更大, 还可以自由选择纱线从输线装置导出且转移到到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 的时刻。这可以通过位于输线装置上的固定元件的一种型材构件实现,其 中所述型材构件放置到特定的位置和/或移位耙的移动中。
通过下面的描述已经获得了敷设移动和位移的快速移动轨迹,即至少 在输线装置上存在的固定元件在其横向移动中至少在某些区域穿过位于 纵向传送带上的固定套钩的空隙。根据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有利的实 施形式,所述输线装置还可以被三维地移动,其中第三维移动平面与输线 装置的二维移动平面相垂直。因此,输线装置或至少其固定元件可以至少 部分地穿过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
如果需要敷设的单向层不是太宽,可以将从储存装置中抽取的纱线直 接输送给从属于第一纵向传送带的输线装置,然后在此处将纱线传递给从 属于第二纵向传送带的输线装置。按照这种方式,特殊的导纱器是多余的。 第一输线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执行导纱器和移位耙的功能,不过不必经 过整个敷设宽度移动。根据轨道宽度和需敷设的纱线的特征的不同,所述 纱线还可以经过在两个纵向传送带之间往复移动的导纱器输送给两个输 线装置中的第一个输线装置,然后,第二输线装置从第一输线装置中接取 纱线。
权利要求5至14涉及的是使用导纱器向经编机喂入纬纱的方法。前 面已经提及的DE 36 41 640 C1为此提供了背景技术。本发明的目的与在 权利要求1中已经述及的一样。此外还应该在工作方式上通过导纱器和移 位耙在提高工作速度的情况下实现改善了的、稳定的移动轨迹,其中纱线 在能够精确选择的、能够复选的时刻从移位耙的拉紧位置被松开。
输线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被作为按照本发明相应地在两个相互垂直的 x轴和y轴中可控地移动的移位耙,其中y轴与纵向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 行。导纱器的敷设区域被局限于在两个纵向传送带之间延伸的区域内,同 时,移位耙在所述区域内以及所述区域外作用于纬纱。
现在,导纱器可以理想地发挥其将纱线引入纵向传送带的功能。不再 需要考虑位移进程的附加移动。此外,导纱器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在纵向传 送带之间的区域。所述内容可以使导纱器实现更大的敷设速度。移位耙用 于位移且由于二维的可移动性具有“更软的”移动轨迹,所述“更软的” 移动轨迹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协调纵向传送带和导纱器的移动。
此外,移位耙的功能还具有另一个优点。在移位耙的基本功能中,所 述移位耙从移动的无限的纱线中拉出纱线圈,所述无限的纱线从储存装置 传递到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纱线圈与纱线张紧器或纱线储存装置没什 么不同。导纱器基本上适用于对纱层的纱线之间的张力和长度不同进行平 衡以及保持恒定。通过与导纱器的力学连接、严格的直线移动轨道以及不 稳定的导出移位耙的时刻,公知的导纱器迄今只能不完全地满足平衡长度 和平衡张力的任务。
现在,在封闭的轨道曲线中的“更软的”弯曲移动轨道使得所述移位 耙在纱线束的纱线之间的长度平衡和张力平衡远远好于迄今实现的平衡。 用于在移位耙中拉紧纱线的特殊措施不再是必要的,同样,在针织机纬纱 梭库上的纱线存放装置也可以取消。线轴上的张力装置在很多情况下是足 够的。需建立的单向层的质量由此得到进一步改善。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移位耙的移动和控制还使得导纱器在其向回移动 中不再与已经放置好的纱线接触且由此妨碍纱层。最后,纵向传送带(通 常为传送链条)在使用按照本发明的移位耙时可以保持不变。
本发明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的进一步设计在权利要求6至14中述 及。
按照权利要求6至8,与导纱器和纵向传送带的移动相协调的移位耙 的移动通过具有独立控制装置的自身的驱动装置实现,因此,移位的实施 通过至少在某些区域弯曲的轨道和可能情况下具有x轴和y轴方向上的分 量的封闭的轨道来实现。
移位耙的移动轨迹中的有利细节在权利要求9中述及,而权利要求 10提出的是,位于移位耙上的固定元件以支爪的形式实施且必须具有特 定的型材构件,所述型材构件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和/或移位耙的移动中。 因此,可以自由地选择纱线导出支爪的时刻,而且所述时刻的选择尽可能 不依赖于持续改变的导纱器位置。
位于导纱器上的压板将纬纱向敷设平面的方向按压,通过所述按压可 以有益于穿过支爪环绕纬纱,从而使得纬纱处于支爪区域。这里,压板可 以被操控,其中导纱器随着固定在导纱器上的压板摆动(权利要求11和 12)。
有利的是,按照权利要求13可以将支爪在从夹纱位置向拉紧位置转 换以及以相反方向转换时至少在部分区域穿过移动中的纵向传送带上的 固定套钩之间的空隙。
关于移位耙的移动的其它可选的可能性如此获得,即按照权利要求 14,移位耙还可以与通过纵向传送带形成的敷设平面相垂直可控地移动。 然后,支爪可以至少在某些区域穿过位于纵向传送带上的固定套钩移动。
权利要求15涉及的是用于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至14的方法的装置。 相应于前述实施形式,所述装置可以被确定用于建造在经编机或多轴编织 机中。因此,权利要求15的前序部分中的定义“后续加工”既可以表示 将纱线输送给经编机的针织工具(其中纱线以纬纱的形式以与纵向传送带 成90°的角度移动)也可以表示后续加工可以通过多个纱层相互重叠放 置且输送给针织站实现,其中所述连接不是一定要通过编织机来实现。
因此,本发明以之为出发点的现有技术与针对方法所描述的现有技术 是一样的。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如其在权利要求1至5中所表达的那样也 保持不变。
按照本发明权利要求15的装置的有利的设计在权利要求16至25中 阐述。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按照权利要求19在移位耙上形成固定元件。因此, 固定元件是支爪,所述支爪的夹纱方向必须以10°至20°(优选13°至 17°)的锐角向纵向传送带的移动方向向前逐渐倾斜地布置。所述位置由 部分相矛盾的要求中得出,即固定元件应该按情况或至少部分地穿过移动 中的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移动,而同时又应该实现纱线束平滑地从导纱 器向移位耙滑动,然后再从移位耙的固定元件向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导 出。在权利要求19中阐述的有利的实施形式特别针对的是以90°的角度 循环放置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纱线束或单条纱线。这是将纬纱放置在经编机 上通常采用的方法。在角度为15°的理想情况下,支爪的夹纱方向与由 支爪把持的纬纱在位移期间以及在纬纱滑出之前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向纵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的转移过程从根本上变得容易。
如果像多轴编织机那样应该以与纵向传送带倾斜地的方向实现放置 过程,角度的变化可能是必要的。同样,在纱线材料具有很大区别时角度 的变化也被证明同样是必要的。相对于纵向传送带的移动方向倾斜地布置 支爪表示,两个移位耙的支爪必须相互镜像对称地设置。
权利要求20至24包含了支爪的基本实施规则,其中特别考虑到了所 述转移过程。
权利要求25涉及的是针对移位耙的传动装置的特别有利的实施形 式。纵向滑架和横向滑架一起组成了交叉滑架,所述交叉滑架使得移位耙 同时向两个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的移动得到控制,其中通过弯曲的和直 线的移动之间平缓的过渡轻易地实现了几乎任意的轨道曲线。
相应于对由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制成的单向层进行可能的后续加工的 建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经编机和一种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多轴编织机。所述机器按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根据 如权利要求15至25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将单向纱层敷设在两个纵向 传送带上的装置形成。
针对本发明提出的优点在敷设纱线束或单条纱线时以同样的方式适 用。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原理图,其中输线装置同时被用作导 纱器和移位耙。
图2示出了在实施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时通常使用的导纱器与被用作 移位耙的输线装置相配合的侧视图。
图3至图7描述了导纱器的移动如何与移位耙的移动相互协调。
图8是一个曲线图,从中获得了移位耙在其两个移动方向x和y上的 移动与时间的依赖关系的变化曲线。
图9是针对移位耙及其传动装置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支爪在移位耙上的设计方案和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敷设宽度不是很大的单向层的示意图。 作为例子示出了在曲折形状的平行储存器中敷设单条的纱线8的过程。两 个成一定间距的被驱动的纵向传送带1和2具有固定套钩3和4。纵向传 送带1、2持续地在传送方向5上移动。在实践中,纵向传送带1、2由传 送链条组成,在图中只能看见传送链条的上部分支。
通过所示布置,无限的纱线8从储存装置6中输送到针织站7。储存 装置6可以是线轴,在使用线束的情况下储存装置6可以是筒子架。离开 储存装置6的纱线8通过折转滑轮9输送给第一输线装置10。纱线8从 此处运转到第二输线装置11。输线装置10和11具有支爪12和13,通过 所述支爪12和13,输线装置10和11暂时把持住经过这里的无限纱线8。
输线装置10、11的功能在于,从经过这里的纱线8中抽取线圈且将 线圈围绕放置在传送方向5上紧接着的下一个固定套钩3a或4a上,其中, 固定套钩3a或4a从属于纵向传送带1、2。通过这种方式,输线装置10 和11同时实现了导纱器和移位耙的功能。在位移结束之后,纱线8围绕 着两个纵向传送带1、2的每两个固定套钩3a、3b和4a、4b围绕放置。
此外,输线装置10、11以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x和y移动,其中, 输线装置10、11的控制方式是,持续地穿过封闭的、至少在某些区域弯 曲的移动轨道14或15。其中,y方向与传送方向5平行。
移动轨道14和15通过组合驱动装置和CNC控制装置容易地实现。具 有至少在某些区域弯曲的轨迹的封闭移动轨道14和15即使是在移动速度 更大时也会平稳地实现。
重要的是,形成在输线装置10、11上布置的支爪12和13,支爪12 和13必须根据输线装置10和11的位置和速度的不同抓住、带走或放开 经过这里的纱线8。
如图1清晰所示,每个输线装置10、11在x方向向其所属的纵向传 送带1、2的两侧移动且经过纵向传送带1、2返回。为此,输线装置10、 11的支爪12和13必须穿过移动中的纵向传送带1、2的固定套钩3、4 移动。这种移动还可以如此简化,输线装置10、11还可以在与通过x轴 和y轴定义的敷设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纵向传送带1、2水平移 动的情况下,这代表了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在从第一输线装置10传递纱线8到第二输线装置11的过程中,两个 输线装置都不需要被接触。如图所示,如果纱线8以足够的倾斜角度向输 线装置10和11运动就可以了。为了使纱线8能够容易地导向所作用的纵 向传送带1、2固定套钩3、4和导向输线装置10、11的支爪12、13,使 用一种被驱动的线轴(正牵拉)是有效的。
图2示出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实施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其前 提是使用一种通常的导纱器26。为此,示出了垂直于所述装置的纵向传 送带21和22的侧视图。纵向传送带同样配有固定套钩23、24。纵向传 送带21、22组成了一个敷设平面,导纱器26通过所述敷设平面周期性地 来回移动。导纱器26可以围绕转轴27转动,所述转轴与导纱器的移动方 向相垂直。通过导纱器26围绕其转轴27进行转动,能够选择采用第一压 板28或第二压板29施加作用。
从筒子架中抽取的线束30的纱线离开导纱器26且在循环工艺中被放 到纵向传送带21、22的固定套钩23、24中。图2所示的状态是,纱层 30a已经敷设好且导纱器26向右移向第一纵向传送带21。
每个纵向传送带21、22都配置有一个第一移位耙31和第二移位耙 32形式的输线装置。移位耙31、32具有支爪33、34,通过所述支爪33、 34,移位耙31、32将经过的纱线束30暂时抓取为线圈的形式且围绕位于 纵向传送带21、22上的固定套钩23、24放置。移位耙31、32在两个相 互垂直的方向x和y上移动,其中,y方向与纵向传送带21、22的传送 方向25平行,参见图3。移位耙31、32在y方向上的移动可以在传送方 向25上或在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实现。
下面描述的是,移位耙31、32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移动如何与导 纱器26的移动相互协调。为此,在图2至图7中示出了依次不同的位置 0以及A至G。图8示出了所述第一移位耙31在一个移动周期内如何在移 位耙的两个移动方向x和y上按照时间连续经过所述位置的相互关系。
图2仅仅以侧视图示出了起点位置或0位置。移位耙26经过已经放 置好的纱线束30a向右移向第一移位耙31。所述移位耙31位于其展开最 远的夹纱位置。
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位置A和以俯视图示出了敷设平面。导纱器26 围绕其转轴27转动,这样,第一压板28对纱线束30向下施压。纱线束 30的纬纱由此运动到第一移位耙3 1的支爪33之间。同时,第一移位耙 31在与传送方向25相反的y方向上移动,此处可参见图8中下半部分的 描述。
图4示出了位置B。纱线束30被置入第一移位耙31的支爪33,且支 爪33在x方向继续向支爪33的拉紧位置移动。
图5示出了另一个中间位置,即位置C。第一移位耙31通过其支爪 33位于第一纵向传送带21的固定套钩23之间且在x方向上继续向第一 移位耙31的拉紧位置方向移动。
按照图6,针对导纱器26只示出了一个单个位置,而针对第一移位 耙31的俯视图示出了两个依次放置的位置,即位置D和E。现在,在x 方向上移位耙31位于其拉紧位置,所述拉紧位置直到到达位置E之前都 保持在那里,参见图8。现在,第一移位耙31的支爪33位于固定套钩23 的另一侧。在y方向上,移位耙31现在与纵向传送带21、22的传送方向 25相反进行位移,直到到达位置E。导纱器26在这期间再次回转,这样, 两个压板28、29不再起作用。由此,纱线束30可靠地把持在第一移位耙 31的支爪33中。导纱器26在此期间继续向对面的第二纵向传送带22的 方向移动。
图7示出了其它中间位置F和G。在位置F中,第一移位耙31的向 外移动在其夹纱位置开始。支爪33已经通过或穿过了固定套钩23之间的 缝隙,但还是把持着纱线束30的纬纱,这时,纱线束已经早早地围绕固 定套钩23放置。同时,第一移位耙31在y方向上移动且在传送方向25 上从其位移位置至初始位置向回移动。
在位置G上,第一移位耙向回移动已经早早结束了。纱线束30的纬 纱围绕着固定套钩23放置,支爪33是空的且再次到达其如图3所示的夹 纱位置。仅仅在y方向上向初始位置的回移还没有完全实现,参见图8。
一旦到达了所述位置,就再次存在初始位置或0位置,且位移周期结 束。移动轨迹还可以从图3至图7中不同的纱线束倾斜状态中很好的被识 别。
图9示出了一个特别有利的可能性,输线装置以移位耙的形式同时在 x轴和y轴的方向相互独立地传动。在图9中只能看见移位耙的基座53, 用于固定支爪33、34的螺孔54位于基座53上(参见图10)。具有壳体 42的传动元件41被用作传动基座53。
在壳体42的背板43上设计有支撑轨道和导轨44。在所述支撑轨道 和导轨44上,在支撑轨道和导轨44的方向上移动地固定了纵向滑架45。 所述纵向滑架45与围绕着两个轴传送的环状传送带46相连,在图9中只 能看见所述两个轴中一个自由的轴的轴承47。
在传送带46的另一端,传送带46围绕着传送轴放置,所述传送轴可 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8向两个方向转动。因此,还能够获得两个针对传 送带46和由此针对纵向滑架45的传送方向49。第一伺服电机48的转子 可以通过机器控制装置以交替的转动方向围绕一定的角度旋转。
在纵向滑架上设置有传导位置50,在所述传导位置50中,横向滑架 的两个导杆51可纵向移动地传动。横向滑架52与纵向滑架45一道组成 了交叉滑架,通过所述交叉滑架可以以公知的方式实现的是,结构部件(在 所述情况下指基座53)同时向x轴和y轴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两个 移动部件是相互独立的。
对横向滑架52的控制通过由铰接的联结元件56、联结杆57和两个 摇杆58a和58b组成的联结摇臂实现。联结元件56通过铰链55能够转动 地铰接在横向滑架52上。此外,所述联结元件56还可以围绕联结杆57 转动且在联结杆57上在联结杆57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参见箭头66。所 述两个摇杆58a和58b在运转中以一定的角度围绕着振动轴59转动。因 此,横向滑架52可以在纵向滑架45上以x轴的方向来回移动。因为联结 元件56同时还可以滑向联结杆57,还可以可控地移动横向滑架52,其前 提是纵向滑架45进行移动且占据不同的位置。
振动轴59通过传动盘60转动,其中,传动从传动轴61处开始,经 过第一带传动62、中间轴64和第二带传动63实现。传动轴61通过在图 9中看不见的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设计完 全相同,即,第二伺服电机在运转中驱动传动轴61且由此驱动传动盘60 每次围绕一定的角度实现往复转动,如图9中通过方向箭头65所示。
因此,基座53可以在水平平面中通过任意移动轨道可控地移动,所 述移动轨道由x轴和y轴的互不依赖的分量组合而成。对此,在图1中举 例示出了移动轨道13和14。在图9中清晰可见的传动元件41如此建造 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中,即y轴位于传动元件41所从属的纵向传送带的 方向。
在图10中再次放大描述了基座53。在所述基座上固定了支爪33、34。 这里,在图10中示出的基座53与如图3至图7的表述方式中在左侧布置 的带有支爪34的移位耙32相符,参见图3。位于对面的带有支爪33的 移位耙31其实可以与图10相比做镜像描述。
支爪33和34通过角度α的方向来区分,以x轴为出发点向纵向传送 带21、22的传送方向25以所述角度倾斜地设置支爪的夹纱方向81。
每个支爪33、34具有一个固定舌71,所述固定舌71逐渐过渡为支 撑臂72。在支撑臂72的末端连接有折转的托环73,所述托环73逐渐过 渡为折转的爪尖74。
固定舌71载有两个阶梯状的孔75,所述孔75被放置在基座53(参 见图9)中的螺孔54上且被用作固定支爪33、34。
在水平地布置通过x轴和y轴形成的移动平面时,支爪33、34在由 纵向传送带21、22形成的敷设平面上移动。因此,为了简化,在下面采 用“上方”和“下方”,以便描述支爪33、34与纵向传送带21、22和纵 向传送带的固定套钩23、24的布置。
支爪33、34在敷设平面的上方移动且必须在运转中穿过位于纵向传 送带21、22上的固定套钩23、24运动。
从俯视的角度可以看出,支撑臂72的末端、托环73和爪尖74组成 了支爪33、34的夹纱区域,由此定义了夹纱方向81。夹纱方向81以锐 角α在纵向传送带21、22移动方向25倾斜地设置。可以看出,如果纵向 传送带21、22必须继续移动且实施位移,支爪33、34由此能够较好地拉 住纱线束30。在所述实施例中角度α=15°。如果经编机的纬纱30必须 进行位移,这个角度是理想的。在此情况下,纬纱30的敷设方向垂直于 纵向传送带21、22的方向。在抓取从导纱器26而来的纬纱30时,其情 况不同于纬纱必须从支爪33、34中传递给纵向传送带21、22的固定套钩 23、24时的情况。15°的角度是介于这两种不同要求之间的一个最佳值。
如果对于多轴编织机来说,移动中的纱线还必须相对于纵向传送带 21、22的传送方向25倾斜地被抓取以及进行位移,可以尝试考虑与最佳 角度不同的角度α。这同样适用于不同的纱线材料。
支爪33、34在从固定舌71过渡到支撑臂72时向下倾斜;支撑臂72 位于比固定舌71低的位置。由此获得了一个接触面76,所述接触面用于 位置精确地在基座53上定位。
支撑臂72在其过渡到托环73的端部配有向下凸出的爪型板77。在 所述向下凸出的爪型板77上连接了托环73和爪尖74。爪尖74在其下部 设置了入口斜面78,所述斜面使得纱线束30从导纱器26向支爪33、34 滑动变得容易。
爪尖74在其上沿也设置了一个斜面,即出口斜面79,如果纱线束30 应该从支爪33、34向纵向传送带21、22的固定套钩23、24过渡,所述 出口斜面是有利的。此外,托环73和爪尖74的上端分级地相对于支撑臂 72向下倾斜。在支撑臂72的上部内侧以及面向支爪33、34的夹纱开口 一侧同样布置了一个斜面80。所述斜面在容纳纱线束30时是面向导纱器 26的,参见图3。因此,当位移开始时,斜面80使得纱线束在支撑臂72 上的滑动变得容易。
爪型板77的下沿水平延伸或向基座53的方向轻微向上倾斜。因此, 爪型板77压住由其抓取的纱线及相邻的纱线。因此,不会发生通过纱线 束30中大量相邻的纱线而导致的相互干扰。
支爪33、34的特殊实施形式用于在纱线束30位移时进行可靠的移动。 重要的是,尽可能将需敷设的纱线的磨损保持得很小。同时,支爪33、 34本身也根据纱线材料的不同产生磨损。因此重要的是,将支爪33、34 能够被更换地固定在移位耙31、32的基座53或其它部件上。支爪材料可 以考虑铸件或铣削件形式的钢材,对于较硬的纱线材料如玻璃纤维来说, 必须对支爪进行坚硬地镀铬和抛光。
从图10还可以看出,爪型板77相对于支撑臂72向内面向夹纱开口 的方向倾斜,这样,在支撑臂72上产生了一个楔形件82。这种实施形式 使得支撑臂72在比例上保持稳定,不过通过爪型板77、托环73和爪尖 74组成的夹纱开口区域还应该保持很细,以使得所述区域至少在某些区 域可以很好地穿透位于纵向传送带21、22上的固定套钩23、24移动。这 种穿透移动在纵向传送带21、22移动时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用于图1的附图标记
1            第一纵向传送带
2            第二纵向传送带
3、3a、3b    固定套钩
4、4a、4b    固定套钩
5            传送方向的移动箭头
6            储存装置(线轴、筒子架)
7            针织站
8            纱线
9            折转滑轮
10           第一输线装置
11           第二输线装置
12           第一输线装置的支爪
13           第二输线装置的支爪
14           支爪12的移动轨道
15           支爪13的移动轨道
用于图2至图8的附图标记
21           第一纵向传送带
22           第二纵向传送带
23           固定套钩
24           固定套钩
25           移动方向(传送反向)的移动箭头
26           导纱器
27           导纱器的转轴
28           第一压板
29           第二压板
30、30a      纱线束、纬纱
31        第一移位耙(输线装置)
32        第二移位耙(输线装置)
33        支爪
34        支爪
用于图9的附图标记
41        传动元件
42        壳体
43        背板
44        支撑轨道和导轨
45        纵向滑架
46        传送带
47        轴承
48        第一伺服电机
49        交替移动方向的方向箭头
50        传导位置
51        导杆
52        横向滑架
53        基座
54        螺孔
55        铰链
56        联结元件
57        联结杆
58a       第一摇杆
58b       第二摇杆
59        振动轴
60        传动盘
61        传动轴
62        第一带传动
63        第二带传动
64            中间轴
65            交替转动方向的方向箭头
66            联结元件56在联结杆57上的移动方向
用于图10的附图标记
71            固定舌
72            支撑臂
73            托环
74            爪尖
75            阶梯状的孔
76            接触面
77            爪型板
78            入口斜面
79            出口斜面
80            支撑臂上的斜面
81            夹纱方向
82            楔形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