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机载防撞系统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综合防撞多通道接收机 CN201621243188.3 2016-11-21 CN206181009U 2017-05-17 李源; 谭尊林; 申江; 吴帮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防撞多通道接收机,它包括多路独立通道,所述的多路独立通道分别独立工作,每一条独立通道接收和处理信号数据后输出;所述的独立通道包括前置滤波电路、低噪放大电路、混频电路、第一功分器、F1中频滤波及放大电路、F1MHZ AD采样电路、F2中频滤波及放大电路、第二功分器、F2MHZ AD采样电路、视频检波采样电路和FPGA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在实现机载防撞功能的情况下,实现了机载防撞设备的小型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更好的适应了目前航空电子向综合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182 用于机载防撞设备与航管应答设备的自适应闭锁设计方法 CN202211324618.4 2022-10-27 CN115685181A 2023-02-03 尹小芳; 冯兴寰; 周鑫志
本发明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机载防撞设备与航管应答设备的自适应闭锁设计方法,包括,S1、在一次发射过程中,以本机应答设备的发射应答编码输出信号的最后一个编码脉冲为检测基准,在预定的检测点检测闭锁输入信号的电平,并根据所述闭锁输入信号的电平来调节闭锁输出信号的后沿;S2、循环S1,直到使经过双向电路后的闭锁实际输出信号与应答设备发射的应答编码输出信号的时序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时序上,使在每一次发射过程中的闭锁输出信号的后沿与闭锁实际输出信号的后沿的差距稳定在设定阈值。本发明使经过双向电路后的实际闭锁输出信号与发射的应答编码输出信号的时序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时序上,从而保证闭锁输出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183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CN201510406956.6 2015-07-13 CN105138016A 2015-12-09 邹亮; 郭小杰
本发明涉及机载防撞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设置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完成不同模式的编码,从而输出编码脉冲,所述编码模块接收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二、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所述定时器的阈值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因为S模式应答允许的延迟有128us,在延迟时间内,允许其它模式正常工作,使得既能保证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的应答率,还不增加任何额外的硬件设备。
184 基于主观与客观结合的无人机视觉防撞系统 CN201820843565.X 2018-06-01 CN207867308U 2018-09-14 肖鹏飞; 王长杰; 唐林波; 王亚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观与客观结合的无人机视觉防撞系统,利用双目视觉技术,将双目三维成像与双目测距结合起来提高无人机防撞系统的可靠性;其中,未采用现有的距离传感器,而是通过利用双目测距将距离值提供给飞控,由飞控自主实现基于客观条件防撞;该系统以虚拟现实眼镜为终端,实时监测机载双目系统获取的图像数据,通过三维显示让操作人员真实感知周围场景,必要时通过无人机平台控制组件及时干预飞行路径,实现基于主观感受的手动操作防撞,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185 一种飞机机外照明控制盒检测设备及实现方法 CN202110476103.5 2021-04-29 CN113419505A 2021-09-21 李宏超; 李文杰; 刘海洋; 肖克; 李继; 张笑笑
本发明涉及机载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飞机机外照明控制盒检测设备及实现方法,包括机柜,还包括工控主机、与工控主机配合的USB/IO信号采集调理控制板、与USB/IO信号采集调理控制板连接的产品测试输入输出电气接口、与产品测试输入输出电气接口连接的防撞灯安装盒、与USB/IO信号采集调理控制板以及产品测试输入输出电气接口连接的系统供配电接口回路、与工控主机连接的单相可编程交流程控电源及可编程直流稳压程控电源、与USB/IO信号采集调理控制板连接的程控数字万用表,S1、设备程序化控制编程设计;S2、自动测试流程程序设计;S3、测试记录保存设计;本发明的研制极大的提高了该型飞机装备该型控制盒产品的检测试验效率。
186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CN201510406956.6 2015-07-13 CN105138016B 2017-11-10 邹亮; 郭小杰
本发明涉及机载防撞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设置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完成不同模式的编码,从而输出编码脉冲,所述编码模块接收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二、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所述定时器的阈值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因为S模式应答允许的延迟有128us,在延迟时间内,允许其它模式正常工作,使得既能保证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的应答率,还不增加任何额外的硬件设备。
187 基于AFDX总线的综合监视系统 CN201320722997.2 2013-11-13 CN203759493U 2014-08-06 邓建平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电子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AFDX总线的综合监视系统,其包括综合监视单元、与该综合监视单元通信连接的远程数据集中器,及通过该远程数据集中器与综合监视单元通信联系的多种机载电子设备;所述综合监视单元内集成有交通告警与防撞系统、S模式应答机、地形提示与警告系统及机载气象雷达;所述远程数据集中器一端分别与多种机载电子设备通信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一AFDX总线与综合监视单元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AFDX总线作为综合监视系统外部通信接口总线,提高了通信速率和可靠度,降低了设备互联复杂度,减轻电缆重量,降低了飞机的制造、运营维护成本。
188 一种防撞无人飞行器系统 CN201520736039.X 2015-09-22 CN205034349U 2016-02-17 房之军; 胡小伟; 马方立; 裴峥; 孔明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无人飞行器系统,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无人飞行器、中央处理单元、地面控制单元、测距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机载部分和地面部分;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测距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机载部分均安装在无人飞行器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地面部分安装在地面控制单元上;所述地面控制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无人飞行器建立连接,并控制无人飞行器飞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防撞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全性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
189 一种可耐机械振动冲击的斯特林制冷机隔振装置 CN202010614609.3 2020-06-30 CN111692277A 2020-09-22 罗高乔; 王波; 朱严; 张银; 寇翠翠; 叶重; 孔中科; 倪竹青
本发明的一种可耐机械振动冲击的斯特林制冷机隔振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斯特林制冷机设置在支撑壳体内,所述支撑壳体内沿径向设置中间支撑座,中间支撑座中间设置内孔,所述斯特林制冷机的机身穿过中间支撑座的内孔处于支撑壳体内;所述中间支撑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分别固定在斯特林制冷机的机身的外侧;所述上支板和中间支撑座之间,以及下支板和中间支撑座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柱簧连接。本发明可起到充分隔振作用,有效抑制低温制冷机运行产生的高频振动传至安装架上形成系统共振,同时可通过缓冲结构使低温制冷机在机械振动冲击过程中起到缓冲防护作用,不会因其遭受刚性撞击而造成损坏,该发明可使低温制冷机更好地适应于机载,舰载等应用环境。
190 一种可耐机械振动冲击的斯特林制冷机隔振装置 CN202011533510.7 2020-12-22 CN112460201A 2021-03-09 徐海峰; 张银; 绳春晨; 寇翠翠; 叶重; 孔中科; 倪竹青; 罗高乔; 王波
本发明的一种可耐机械振动冲击的斯特林制冷机隔振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斯特林制冷机设置在支撑壳体内,所述支撑壳体内沿径向设置中间支撑座,中间支撑座中间设置内孔,所述斯特林制冷机的机身穿过中间支撑座的内孔处于支撑壳体内;所述中间支撑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分别固定在斯特林制冷机的机身的外侧;所述上支板和中间支撑座之间,以及下支板和中间支撑座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柱簧连接。本发明可起到充分隔振作用,有效抑制低温制冷机运行产生的高频振动传至安装架上形成系统共振,同时可通过缓冲结构使低温制冷机在机械振动冲击过程中起到缓冲防护作用,不会因其遭受刚性撞击而造成损坏,该发明可使低温制冷机更好地适应于机载,舰载等应用环境。
191 一种低空飞行器动态监视系统 CN201520560545.8 2015-07-29 CN204856925U 2015-12-09 马晓力; 王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空飞行器动态监视系统,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向飞行器发送定位数据;机载终端,用于利用定位装置确定其精确位置,通过无线通信网向地面设备广播飞行器的飞行信息,并接收地面设备发送的其他飞行器的数据,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析;地面设备,用于接收各飞行器的机载终端发送的信息,对飞行器进行实时态势监控,分析可能的飞行风险,上行广播发布并提供防相撞报警信息;机载交互设备,用于和机载终端连接,将各个飞行器的实时态势数据及报警信息进行显示。通过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合理实施空域管理和流量管理,改善运行经济性,提高空域利用效率,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通航飞行安全性。
192 一种遥控压制机 CN202221289642.4 2022-05-25 CN219435236U 2023-07-28 邓王儒墨; 王世琦; 王天运; 位哲哲; 王永茂; 李飞; 刘晖晖; 高缨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压制机,主要包括自行平台(1)和与自行平台(1)无线通讯的手持遥控终端(10),安设于自行平台(1)结构体上的压制作业系统(2)、储料箱(5)、通信系统(6)、用于环境识别与探测的摄像头(7)和防碰撞雷达(8)、照明系统(9)均与同样安置在自行平台(1)上的控制系统(3)电气连接;控制系统(3)与手持遥控终端(10)无线通讯连接;还包括机载操作面板(4),所述机载操作面板(4)位于自行平台(1)的右后、控制系统(3)上面;前述所有系统除手持遥控终端(10)外均与供电系统(11)电连;采用本新型的一种遥控压制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压制作业效果好等优点。
193 一种机载电子磁盘的插拔装置 CN202020748928.9 2020-05-09 CN212874051U 2021-04-02 刘涛; 闫世杰; 毕笃彦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载视频记录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载电子磁盘的插拔装置,设置有存储模块盒体;存储模块挡板,通过活页A和活页B固定安装在存储模块盒体上;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存储模块挡板上;电子磁盘载体,安装在存储模块盖板和存储模块盒体之间。该装置可有效防止电子磁盘载体被直接一推到底、猛拉猛撞的情况发生,减少了人为操作影响,提高了飞机设备的利用率。该机载电子磁盘的插拔装置,所述存储模块挡板绕活页轴转动,固定在存储模块挡板上的固定座带动连杆,连杆带动铰链上的圆弧环形凸台运动,使其与电子磁盘载体上的倒7字形导向槽相接触,从而带动电子磁盘载体的直线运动,实现了电子磁盘的拔出和插入动作。
194 一种基于GPIB总线接口的防撞系统测试设备 CN201620655641.5 2016-06-28 CN205750518U 2016-11-30 黄浪涛; 张尧; 尹湘凡; 郭宇; 徐春梅; 邓文彬; 史光丽
本实用新型涉及TCAS机载防撞系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GPIB总线接口的防撞系统测试设备,其具体包括输入信号模拟装置、输出信号测试装置、控制器和处理器,所述输入信号模拟装置通过GPIB总线输入接口连接被测设备,所述被测设备通过GPIB总线输出接口连接输出信号测试装置;所述控制器连接被测设备、输入信号模拟装置和输出信号测试装置,完成被测设备、输入信号模拟装置和输出信号测试装置的控制;所述处理器连接输出信号测试装置,完成输出信号的判定,并给出测试结果。
195 一种采用LED作为飞机防撞灯系统 CN202121017287.0 2021-05-13 CN215898061U 2022-02-22 杜海龙; 于子淇; 赵子磊; 周壁和; 占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LED作为飞机防撞灯系统,包括由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及开关管组成高压脉冲驱动单元;由调谐滤波器组成谐波抑制单元;由整流滤波电路及高频变压器组成高压转换单元;由温度传感器及微处理器组成数据监控单元;由充放电回路及单结管组成闪光频率控制电路;由降压模块、稳压器及滤波器组成供电单元;整流滤波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开关管、高频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调谐滤波器、单结管及充放电回路依次连接;滤波器、稳压器、降压模块、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及充放电回路依次连接;降压模块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机载健康系统;稳压器接充放电回路。该设计能够实现使用LED灯替代氦气灯作为新型飞机防撞灯。
196 基于TCAS系统的区域空域管理监视系统 CN201120404143.0 2011-10-21 CN202285148U 2012-06-27 王洪生; 王军; 牟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TCAS系统的区域空域管理监视系统,该系统通过信号询问装置对区域空域内装有A/C或S模式应答机的飞机进行询问,在接收飞机返回的应答信号后,对应答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区域空域飞机的航向、机体状态、地理位置等信息。同时,该系统还可融入机载ADS-B网络,以接收广播的形式获取飞机的相关状态信息。本实用新型将航空业内广泛认可的空中交通预警防撞理念引入地面,不仅使用方便快捷,移动灵活。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区域空域管理监视系统,广泛应用于军用或小型机场地面监视。
197 A device at an airborne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EP06127063.3 2006-12-22 EP1936584A1 2008-06-25 Skarman, Erik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at an airborne vehicle comprising a flight control system arranged to control the behaviour of the airborne vehicle based on acceleration commands or the like, a first control unit arranged to provide said acceleration commands to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a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The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comprises a detection unit arranged to detect whether the airborne vehicl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and a second control unit arranged to feed forced acceleration commands or the like to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upon detection that the airborne vehicl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n airborne vehicle.

198 一种可耐机械振动冲击的斯特林制冷机隔振装置 CN202023139914.6 2020-12-22 CN214331347U 2021-10-01 徐海峰; 张银; 绳春晨; 寇翠翠; 叶重; 孔中科; 倪竹青; 罗高乔; 王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耐机械振动冲击的斯特林制冷机隔振装置,包括支撑壳体,斯特林制冷机设置在支撑壳体内,所述支撑壳体内沿径向设置中间支撑座,中间支撑座中间设置内孔,所述斯特林制冷机的机身穿过中间支撑座的内孔处于支撑壳体内;所述中间支撑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分别固定在斯特林制冷机的机身的外侧;所述上支板和中间支撑座之间,以及下支板和中间支撑座之间分别通过设置柱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起到充分隔振作用,有效抑制低温制冷机运行产生的高频振动传至安装架上形成系统共振,同时可通过缓冲结构使低温制冷机在机械振动冲击过程中起到缓冲防护作用,不会因其遭受刚性撞击而造成损坏,该实用新型可使低温制冷机更好地适应于机载,舰载等应用环境。
199 Device at an airborne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US12003307 2007-12-21 US08700231B2 2014-04-15 Erik Skarman
A device at an airborne vehicle including a flight control system configured to control the behavior of the airborne vehicle based on acceleration commands, a first control unit configured to provide the acceleration commands to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a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includes a detection unit arranged to detect whether the airborne vehicl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and a second control unit arranged to feed forced acceleration commands to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upon detection that the airborne vehicl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A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n airborne vehicle.
200 Device at an airborne vehicle and a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US12003307 2007-12-21 US20080249669A1 2008-10-09 Erik Skarman
A device at an airborne vehicle including a flight control system configured to control the behaviour of the airborne vehicle based on acceleration commands, a first control unit configured to provide the acceleration commands to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a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unit includes a detection unit arranged to detect whether the airborne vehicl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and a second control unit arranged to feed forced acceleration commands to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upon detection that the airborne vehicl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A method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in an airborne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