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光学 / 辉度 / 高辉度导光板

高辉度导光板

阅读:471发布:2020-05-11

IPRDB可以提供高辉度导光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是一种高辉度导光板,其是由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形成的板体,其中,导光板侧缘设有入光结构,令导光板表面为光射出面,导光板于光射出面相对的背面为反射面,导光板于反射面凹陷多数个槽室构成扩散图案,槽室交错,且随着远离入光结构,槽室的分布密度渐增;入光结构是由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邻接构成,其中,第一入光面与光射出面间形成锐角相接,第二入光面与反射面间形成锐角相接,据使光线通过入光结构时,由第一、二入光面折射而指向光射出面、反射面,并经槽室反射,以供提高光线通过光射出面射出导光板的发光效率。,下面是高辉度导光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高辉度导光板,其是由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所形成的板体,其中,导光板侧缘设有入光结构,令导光板表面为光射出面,导光板于光射出面相对的背面为反射面,光射出面与反射面平行,且光射出面及反射面侧缘分别与入光结构相接,导光板于反射面凹陷多数个槽室构成扩散图案,槽室是交错配置,且随着远离入光结构,槽室的分布密度渐增;

入光结构是由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邻接构成,其中,第一入光面与光射出面间形成锐角相接,第二入光面与反射面间形成锐角相接,据使光线通过入光结构时,由第一、二入光面折射而指向光射出面、反射面,以供提高光线通过光射出面射出导光板的发光效率;

光线与光射出面、反射面间的夹角为15°-45°;

槽室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的断面是呈三角状,令槽室邻向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一面,远离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二面,第一面与反射面间的倾斜角为30°-45°,反射面镀覆反光材料形成反射膜,且反射膜覆盖槽室的表面及反射面,以供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并降低面光源装置的体积及制造成本;

第一、二入光面于光射出面垂直方向的横断面是呈彼此对称的弧形,其特征在于,

第一入光面与光射出面邻接端的法线与光射出面间的夹角为20°,第一入光面于弧形另一端与第二入光面邻接,且其末端的法线与光射出面间的夹角为40°,第一入光面于弧形中点的法线与光射出面间的夹角γ2为30°,以供构成入光结构。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面与反射面间的倾斜角为42.5°。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槽室的第二面与反射面间的倾斜角为45°,以供提高扩散反射光线的可靠度及加工的容易性。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入光面是分别由多数个弧面首尾衔接构成的波浪状表面。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槽室的第一、二面在平行于光射出面方向的断面分别为圆弧形曲面,第一、二面的圆心分别位于第一、二面远离入光结构侧,且第一、二面分别形成于其圆心与入光结构之间,以供提高发光效率及品味。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辉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槽室的第一面两端切线彼此间的夹角为150°。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侧面入光的面光源装置有关,详而言之,尤指在利用点光源(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的面光源装置中的一种高辉度导光板

背景技术

已知面光源装置主要包含一导光板、一发光部及一反射板,其中,导光板是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所形成,并于其背面(后称反射面)加工形成由多数个槽室(cell)分布构成的扩散图案(pattern),令导光板与反射面相对的表面为光射出面,导光板的一侧面为入光面与发光部相对,据以投射光线通过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反射板是贴设于反射面具有高反射率的片体,以由反射板将穿出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
如图1所示,面光源装置的发光部2主要具有一发光元件201及一投光结构202,其中,发光元件201一侧与导光板1的入光面101相邻,投光结构202设于发光元件201另一侧,由于发光元件201所发出光线是据其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射出,故而,发光元件201所发出的光线,一部份的光线投向入光面101进入导光板1,一部份投向投光结构202,由投光结构202将此部份光线向入光面101方向反射,使其得以通过入光面101进入导光板1内部,由此提高发光部2所发出光线的利用率,若将导光板1沿着入光面101幅度的方向定为X轴,垂直于入光面101的方向定为Y轴,垂直于光射出面102的方向定为Z轴,通过入光面101进入导光板1内部的光线,大部份的光线是沿着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远离入光面101,如图2所示,已知导光板1的入光面101是由多数个弧形面衔接构成的连续波浪状表面,且入光面101与Z轴平行,当光线通过入光面101进入导光板1内部时,由入光面101折射光线,使光线得以辐射状分散在X-Y平面上,向着远离入光面101的方向行进(如图3所示),当大部份的光线是沿着平行于X-Y平面的方向行进时,容易发生光线无法均衡地分布投射于构成扩散图案的全体槽室。
发光部投射光线通过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光线在光射出面及反射面之间重复的进行全反射,且光线被闭合在导光板内部向着远离发光部的方向传输,如此一来,在导光板内传输的光线,投射至反射面时,一部份的光被槽室向光射出面扩散反射,此时,朝向光射出面以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投射的光线,将通过光射出面射出导光板外部,另一部份未受槽室扩散反射的光线,则被反射板反射回到导光板内部,而再度被闭合在导光板内,以由反射板防止光线穿出导光板背面的光量损失,如此一来,面光源装置虽由在导光板背面贴附反射板降低光线穿出的损失,但相对使得面光源装置的整体厚度无法更进一步缩减,若不需依赖反射板的使用,即可避免光线穿出导光板背面的损失,进而有效降低面光源装置的体积及其制造成本。
如图4、图5所示,形成于反射面103构成扩散图案的多数个槽室104,主要是配置在以发光部2为中心的多数列圆弧线上,且配置于相邻列的槽室104彼此相错,另外,随着远离入光面101,槽室104的分布密度渐增,而在邻近入光面101处,槽室104的分布密度为大致均一,槽室104在垂直于光射出面102方向的断面是概呈三角状,令槽室104邻向入光面101侧的槽壁面为第一面1042,远离入光面101侧的槽壁面为第二面1044,第一、二面1042、1044分别为直形平面,当光线投射于槽室104而向着光射出面102反射,并射出光射出面102时,由于从光射出面102离开导光板1的光是从大折射率的媒质射出到小折射率的媒质,故光线将以偏离光射出面102法线的方向射出,这时由导光板内部通过光射出面射出的光成为大致上趋近于沿着Y轴方向的细长指向性型样的光,由于人眼的有效视角约为5°~10°,并无法目视察觉此视角范围外的射出光,故通过光射出面射出的大部份光线,无法为人眼完全接收,在这种状态下,当从Z轴方向观看时,目视所得射出导光板的光线辉度较低,且不利于发光部的发光效率,故而已知面光源装置多在导光板的光射出面的上方配合设置楞镜片,使得从光射出面射出的光,经由楞镜片将光集中趋近Z轴方向,以提高目视所得的光线辉度;由是可知,若通过光射出面射出光线的指向性型样可更趋近于沿着垂直于光射出面的方向(Z轴方向),使更多的光线进入人眼的有效视角,不需依赖楞镜片的使用,即可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Z轴方向的辉度,进而提升发光部的发光效率,并降低面光源装置的厚度、体积及其制造成本。
再者,由于第一、二面1042、1044分别为直形平面,由槽室104扩散反射穿出光射出面102的光线,主要分布在狭长状面域,且此狭长状面域的长轴是沿着Y轴方向,短轴则为沿着第一、二面1042、1044的直形方向,遂形成明显的亮线、暗纹,而必需利用扩散板使射出导光板的光扩散雾化,进而影响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Z轴方向的辉度降低,且不利于发光部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辉度导光板,光线通过入光结构进入导光板时,由入光结构折射光线指向反射面及光射出面,使发光部投射进入导光板的光线,得以均衡地分布投射于构成扩散图案的全体槽室,以供提高发光效率及品味。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辉度导光板,其由入光面与扩散图案的配合,而得以有效提升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进而提高面光源装置的发光效率,井降低面光源装置的体积及制造成本。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辉度导光板,其由镀覆于导光板背面及槽室表面的反射膜,反射光线避免光线由导光板背面穿出,以提高光线在导光板内部行进的有效性,并降低面光源装置的体积及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辉度导光板,其是由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所形成的板体,其特征在于,其中,导光板侧缘设有入光结构,令导光板表面为光射出面,导光板于光射出面相对的背面为反射面,光射出面与反射面平行,且光射出面及反射面侧缘分别与入光结构相接,导光板于反射面凹陷多数个槽室构成扩散图案,槽室是交错配置,且随着远离入光结构,槽室的分布密度渐增;
入光结构是由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二入光面邻接构成,其中,第一入光面与光射出面间形成锐角相接,第二入光面与反射面间形成锐角相接,据使光线通过入光结构时,由第一、二入光面折射而指向光射出面、反射面,以供提高光线通过光射出面射出导光板的发光效率。
其中,光线与光射出面、反射面间的夹角为15°~45°;
槽室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的断面是呈三角状,令槽室邻向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一面,远离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二面,第一面与反射面间的倾斜角为30°~45°,反射面镀覆反光材料形成反射膜,且反射膜覆盖槽室的表面及反射面,以供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并降低面光源装置的体积及制造成本。
其中,第一面与反射面间的倾斜角以42.5°为较佳。
其中,槽室的第二面与反射面间的倾斜角为45°,以供提高扩散反射光线的可靠度及加工的容易性。
其中,第一、二入光面于光射出面垂直方向的横断面是呈彼此对称的弧形。
其中,第一入光面与光射出面邻接端的法线与光射出面间的夹角为20°,第一入光面于弧形另一端与第二入光面邻接,且其末端的法线与光射出面间的夹角为40°,第一入光面于弧形中点的法线与光射出面间的夹角γ2为30°,以供构成入光结构。
其中,该各入光面是分别由多数个弧面首尾衔接构成的波浪状表面。
其中,槽室的第一、二面在平行于光射出面方向的断面分别为圆弧形曲面,第一、二面的圆心分别位于第一、二面远离入光结构侧,且第一、二面分别形成于其圆心与入光结构之间,以供提高发光效率及品味。
其中,槽室的第一面两端切线彼此间的夹角为150°。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及其功效得以获致更深入的了解与认同,以下举较佳可行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其中:
图1是已知面光源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已知导光板于入光面部份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已知导光板入光轨迹示意图。
图4是已知导光板的平面示意图,以表示形成于导光板背面的扩散图案。
图5是已知导光板于槽室部份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以表示形成于导光板背面的扩散图案。
图7是图6的7—7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入光结构部份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入光轨迹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以表示形成于导光板背面的扩散图案。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入光结构部份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入光轨迹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槽室部份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一种光轨迹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二种光轨迹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三种光轨迹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四种光轨迹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五种光轨迹示意图(一)。
图2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五种光轨迹示意图(二)。
图2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出光轨迹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于槽室部份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出光轨迹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于槽室部份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出光轨迹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于槽室部份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出光轨迹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于入光结构部份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槽室的俯视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光轨迹示意图。
图31是导光板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其是显示本发明与已知导光板的入光轨迹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如图6、图7所示,导光板10是由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所形成的板体,导光板10侧缘设有入光结构11,据使光线通过该入光结构11进入导光板10内部时,光线得以辐射状分散向着远离入光结构11的方向行进,令导光板10表面为光射出面12,导光板10于光射出面12相对的背面为反射面13,光射出面12与反射面13平行,且光射出面12及反射面13侧缘分别与入光结构11相接,导光板10于反射面13凹陷多数个槽室14构成扩散图案,槽室14是交错配置,且随着远离入光结构11,槽室14的分布密度渐增,此部份构成是与已知者雷同;如图8所示,入光结构11是由一第一入光面112及一第二入光面114邻接构成,且第一入光面112与光射出面12间形成锐角相接,第二入光面114与反射面13间形成锐角相接,且第一、二入光面112、114于光射出面12垂直方向的横断面是呈彼此对称的弧形,据使发光部投向导光板10的光线,通过入光结构11时,由第一、二入光面112、114折射而指向光射出面12、反射面13,以供提高光线通过光射出面12射出导光板10的光利用率。
如图8、图9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应用实施于面光源装置时,发光部92设于入光结构11相邻处,发光部92投射光线通过入光结构11进入导光板10内部时,由分别与光射出面12、反射面13形成锐角相接的第一、二入光面112、114折射光线,使光线分布场域一分为二,分别指向光射出面12、反射面13,据此,发光部92投射进入导光板10的光线,得以投射于构成扩散图案的全体槽室,以供提高发光效率及品味。
请参阅图31,令发光部投射光线通过已知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轨迹为Pa、发光部投射光线通过本发明的入光结构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轨迹为Pb,且,垂直于入光面(入光结构)幅度的方向为X轴、垂直光射出面的方向为Z轴;光线通过已知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由导光板侧面方向观之,光轨迹Pa分布在以X轴为轴心,并于X-Z面形成扇形分布的单一的广面域范围内,且主要亮度面域集中在X轴相邻处,故而,已知导光板容易发生光线无法均衡地分布投射于构成扩散图案的全体槽室,且发光部向导光板投射的光线中,一部份位于光分布面域边缘处的光线和入光面的法线间的夹角大于全反射角,无法穿透入光面折射进入导光板内部,而散失于导光板之外,对发光效率形成不利影响;光线通过本发明入光结构进入导光板后,由导光板侧面方向观之,光轨迹Pb主要分布在两个面域,各面域相较于已知导光板光轨迹Pa所分布的广面域为窄,且各面域分别斜向指向光射出面、反射面,使得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得以由光射出面、反射面的反复全反射,而更有效率地投向构成扩散图案的全体槽室,再者,发光部向导光板投射的光线中,一部份位于光分布面域边缘处的光线和入光面的法线间的夹角小于全反射角,而可穿透入光面折射进入导光板内部,确可有效提高发光效率。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依据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
如图10及图11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导光板20于一侧中段处设有入光结构21,据使光线通过该入光结构21进入导光板20内部时,光线得以辐射状分散向着远离入光结构21的方向行进,入光结构21是由一第一入光面212及一第二入光面214邻接构成,其中,沿着入光结构21幅度方向,该各入光面212、214分别是由多数个弧面衔接构成的波浪状表面。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应用实施于面光源装置时,发光部92设于入光结构21相邻处,令沿着入光结构21幅度的方向为X轴,垂直于入光结构21的方向为Y轴,发光部92投射光线通过入光结构21进入导光板20内部时,光线得以辐射状分散在X-Y平面上的扇形面域,向着远离入光结构21的方向行进,且由第一、二入光面212、214的波浪状表面折射光线,且光线分布的扇形面域的扇形角δ得以由120°~130°更为开展扩散为150°~160°,据此,发光部92投射进入导光板20的光线,得以均衡地分布投射于构成扩散图案的全体槽室,以供提高发光效率及品味。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是依据第一、二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由入光结构折射光线,使光线通过入光结构进入导光板30内部时,主要指向光射出面32、反射面33,且光线与光射出面32、反射面33间的夹角为15°~45°,如图14所示,构成扩散图案的槽室34在垂直于光射出面32方向的断面是呈非对称的三角形状,令槽室34邻向入光结构31侧的斜面为第一面342,远离入光结构31侧的斜面则为第二面344,第一面342与反射面33间的倾斜角α为30°,第二面344与反射面33间的倾斜角β为45°,再者,反射面33均匀镀覆一层反光材料形成反射膜35,且反射膜35充份覆盖槽室34的表面及反射面33,以供构成高辉度导光板。
由于光线通过入光结构31折射进入导光板30内部后,光线以15°~45°夹角分别指向光射出面32、反射面33,并且光线形成两股分别指向光射出面32、反射面33呈扇形的场域范围,该等场域的扇形角约为30°,当光线自光射出面32全反射向反射面33前进时,避免光轨迹投射于第二面344,使得有效光轨迹的方向及角度不致被改变,据此提高扩散反射光线的可靠度,则第二面344与反射面33间的倾斜角β可为等于或大于45°,再考虑到反射膜35形成于第二面344的可靠度及加工的容易性,第二面344与反射面33间的倾斜角β以45°为较佳。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应用于面光源装置时,发光部通过入光结构31投射光线进入导光板30,且发光部射入导光板30的光线,由入光结构31折射而指向光射出面32、反射面33,且光线与光射出面3
2、反射面33之间的夹角为15°~45°,井在导光板30的光射出面32与反射面33间重复进行全反射,同时在导光板30内部向着远离发光部的方向前进;由反射膜35的形成,故光线前进遇到反射面33及槽室时,将向着光射出面32全反射。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出光轨迹可归纳如下列几种行进模式:
1.请参阅图15,当光线P以θ2=15°投向光射出面32,则光线P被全反射投向第一面342,再由于反射膜35的形成而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方向反射,此时,光线P与第一面342的法线N1之间的入射角及反射角θ3=45°,而法线N1与光射出面32间的夹角θ4=60°,故光线P被第一面342由反射膜35向光射出面32反射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的法线N2的夹角θ6=15°,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度,故光线P会通过光射出面32折射出导光板30,且光线P通过光射出面32离开导光板30是在不同的媒质间传递行进,故再加上折射率此项参数,光线P通过光射出面32离开导光板30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法线N2间的出射角且其偏向远离发光部方向投射。
2.请参阅图16,当光线P以θ2=20°投向光射出面32,则光线P被全反射投向第一面342,再由于反射膜35的形成而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方向反射,此时,光线P与第一面342的法线N1之间的入射角及反射角θ3=40°,而法线N1与光射出面32间的夹角θ4=60°,故光线P被第一面342由反射膜35向光射出面32反射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的法线N2的夹角θ6=10°,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度,故光线P会通过光射出面32折射出导光板30,加上折射率参数,可得光线P通过光射出面32离开导光板30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法线N2间的出射角且其偏向远离发光部方向投射。
3.请参阅图17,当光线P以θ2=30°投向光射出面32,则光线P被全反射投向第一面342,再由于反射膜35的形成而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方向反射,此时,光线P与第一面342的法线N1之间的入射角及反射角θ3=30°,而法线N1与光射出面32间的夹角θ4=60°,故光线P被第一面342由反射膜35向光射出面32反射后,光线P即以垂直于光射出面32的方向射出导光板30。
4.请参阅图18,当光线P以θ2=40°投向光射出面32,则光线P被全反射投向第一面342,再由于反射膜35的形成而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方向反射,此时,光线P与第一面342的法线N1之间的入射角及反射角θ3=20°,光线P被第一面342由反射膜35向光射出面32反射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的法线N2的夹角θ6=10°,故光线P会通过光射出面32折射出导光板30,加上折射率参数,可得光线P通过光射出面32离开导光板30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法线N2间的出射角且其偏向发光部方向投射。
5.请参阅图19,当光线P以θ2=15°投向反射面33,并全反射投向槽室34的第一面342,则光线P被全反射投向第一面342,再由于反射膜35的形成而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方向反射,此时,光线P与第一面342的法线N1之间的入射角及反射角θ3=75°,而法线N1与光射出面32间的夹角θ4=60°,故光线P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全反射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间的夹角θ5=45°,故光线P会被光射出面32向反射面33方向全反射;尔后,光线P的行进模式是如图20所示,当光线P以θ5=45°投向光射出面32,则光线P被全反射投向第一面342,再由于反射膜35的形成而被第一面342向光射出面32方向反射,此时,光线P与第一面342的法线N1之间的入射角及反射角θ3=15°,故光线P被第一面342由反射膜35向光射出面32反射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的法线N2的夹角θ6=15°,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度,故光线P会通过光射出面32折射出导光板30,加上折射率参数,可得光线P通过光射出面32离开导光板30后,光线P与光射出面32法线N2间的出射角且其偏向发光部方向投射。
据此,当光线P遇到行进路径上的槽室34的第一面342时,即由反射膜35向光射出面32全反射,由入光结构31使光线P与光射出面32、反射面33间的夹角是为15°~45°,再配合槽室34、反射膜35的构成,射出光射出面32的光轨迹主要集中在与光射出面32垂直的方向及其±23°范围之间,请参阅图21是利用Speos软件进行电脑模拟所得出第三实施例的出光轨迹分布状态图,其中,以垂直光射出面32方向射出的亮度可达约7.55烛光(cd)为最高,不需要加装棱镜片,即可有效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且由反射膜35的形成,不仅面光源装置不需要贴附反射板,又可避免光线由导光板背面穿出,以提高光线在导光板内部行进的有效性及品味,并降低面光源装置的厚度、体积及制造成本。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是依据第三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请参阅图22,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槽室44邻向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一面442,且第一面442与反射面43间的倾斜角α是为40°;请参阅图23,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出光轨迹分布,以垂直光射出面方向射出的亮度可达约14.2烛光(cd)为最高,且出光轨迹主要分布在垂直光射出面方向的±10°范围,确可有效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是依据第三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请参阅图24,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槽室54邻向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一面542,且第一面542与反射面53间的倾斜角α是为42.5°;请参阅图25,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出光轨迹分布,以垂直光射出面方向射出的亮度可达约16.93烛光(cd)为最高,且出光轨迹主要分布在垂直光射出面方向的±10°范围,确可有效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是依据第三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请参阅图26,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槽室64邻向入光结构侧的斜面为第一面642,且第一面642与反射面63间的倾斜角α是为45°;请参阅图27,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出光轨迹分布,以垂直光射出面并偏向入光结构5°方向斜向的亮度可达约15.14烛光(cd)为最高,且出光轨迹主要分布在垂直光射出面方向的±10°范围,而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射出的亮度仍可达约11.38烛光(cd),确可有效提高射出导光板的光线在垂直于光射出面方向上的辉度。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是依据第一、二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
如第图28所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第一、二入光面712、714垂直于光射出面72方向的横断面是弧形断面,其中,第一入光面712与光射出面72邻接端的法线n1与光射出面72间的夹角γ1为20°,第一入光面712于弧形另一端与第二入光面714邻接,且其末端的法线n3与光射出面72间的夹角γ3为40°,第一入光面712于弧形中点的法线n2与光射出面72间的夹角γ2为30°,以供构成入光结构71。
据此,当光线穿透入光结构71折射进入导光板70内部时,第一、二入光面712、714由其空间型态,使光线折射而指向光射出面72、反射面73,且光线与光射出面72、反射面73之间的夹角为15°~45°,以此配合相同于第三实施例的槽室,而得以提高光线通过光射出面72射出导光板70的光利用率及品味。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是依据第三实施例变化而得,相同部份遂不重复说明。如图29所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槽室84邻向入光结构侧为第一面842,远离入光结构侧为第二面844,第一、二面842、844在平行于光射出面方向的断面分别为圆弧形曲面,第一、二面842、844的圆心分别位于第一、二面842、844远离入光结构侧,且第一、二面842、844分别形成于其圆心与入光结构之间,再者,第一面842两端切线T1、T2彼此间的夹角为150°。
在导光板内传输的光线投射至槽室84时(如图30所示),一部份的光线P1遇到第一面842的中轴区域而向光射出面反射,且其在X-Y平面上的行进方向是向着第一面842的圆心远离发光部,另一部份的光线P2、P3则分别投射于第一面842邻近两端处,由于第一面842在平行于光射出面方向的断面是为圆弧形曲面,且第一面842两端切线T1、T2彼此间的夹角为150°,使得投射于第一面842邻近两端处的光线P2、P3除向光射出面反射外,更分别向外侧扩散反射,使得由槽室84扩散反射穿出光射出面的光线,其分布的面域主要为近似于圆形的面域,由此而得以避免形成明显的亮线、暗纹,面光源装置即可不需要再设置扩散板消除亮线、暗纹,而有利于提高发光效率。
综前所述,本发明由创新的构成,确能充份满足预期目的,申请前亦未见于公开,诚符合发明专利的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