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电脑零配件 / 数据接收器 / 一种数据接收器

一种数据接收器

阅读:763发布:2020-05-12

IPRDB可以提供一种数据接收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接收器,该数据接收器包括: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第一负载电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的第二负载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相同;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通信零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接收器通过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通信零点,进而可以提高数据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带宽。,下面是一种数据接收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级放大器;

第二级放大器;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第一负载电路;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的第二负载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相同;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所述数据接收器的通信零点,以提高带宽;

所述第一负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流源以及第二电流源;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其第一极与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其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连接,且其第二极通过第二电流源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流源接地,其第一极连接电源,其第二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源,其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流源接地;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形成对称的反馈电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MOS,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MO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三电流源以及第四电流源;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一偏置电压信号,其第一极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其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连接,且其第二极通过第四电流源接地;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三电流源接地,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源,其第二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源,其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三电流源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源为第七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所述第二电流源为第八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流源为第九开关管;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单输入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所述第四电流源为第十开关管;所述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包括:第十一开关管、第十二开关管以及第十三开关管;

所述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输入信号,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

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输入信号,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三偏置电压信号,其第一极用于连接所述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管为NMOS,所述第五开关管为PMO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放大器包括:对称型的运算跨导放大器;

所述第二级放大器具有用于减小所述第一级放大器输出电容的密勒负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电路包括负载开关管,所述负载开关管的等效输出阻抗等于所述负载开关管的跨导的倒数。

说明书全文

一种数据接收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数据接收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移动设备是向着更长的使用时间的方向发展,即在相同的电量下,需要移动设备工作最长,这除了对电池技术有要求外,对各功能模块的功耗也提出了挑战。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功耗、更节省的成本作为新研发的要求。
[0003] 作为D-PHY模拟电路部分的核心模块,数据接收器的速率是决定D-PHY性能的主要指标。数据接收器由多级放大器组成,放大器的带宽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数据接收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串行差分小信号准确接收并放大至CMOS级的数字信号,再传送至后面的模块进行解串等处理。其中,D-PHY是由MIPI联盟制定,而由移动设备厂商设计并采用的通信规范。字母“D”取自罗马数字中的“500”,是由于该规范在制定之初是基于单通道500Mbps(Million bits per second)的典型速率所制定,而随着工艺的进步和技术发展,单通道速率在不断提高。
[0004] 数据接收器所面临的问题是增益与带宽的折中,一级的放大器很难实现,所以一般采用多级放大器级联的结构,在保证带宽的前提下逐步抬高增益。随着增益的逐渐升高,信号摆幅不断增大,设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输入信号摆幅越小对带宽要求越高,所以数据接收器中,前级放大器的结构更注重带宽。因此,如何提高数据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带宽,是通信装置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器,所述数据接收器通过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通信零点,进而可以增加带宽。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数据接收器,该数据接收器包括:
[0008] 第一级放大器;
[0009] 第二级放大器;
[0010]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第一负载电路;
[0011]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的第二负载电路;
[0012] 其中,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相同;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所述数据接收器的通信零点。
[0013]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一负载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流源以及第二电流源;
[0014]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其第一极与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其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连接,且其第二极通过第二电流源接地;
[0015]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流源接地,其第一极连接电源,其第二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
[0016]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源,其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一电流源接地。
[0017]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MOS,所述第二开关管为PMOS。
[0018]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二负载电路包括: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三电流源以及第四电流源;
[0019]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一偏置电压信号,其第一极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其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连接,且其第二极通过第四电流源接地;
[0020]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通过第三电流源接地,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源,其第二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
[0021]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电源,其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三电流源接地。
[0022]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一电流源为第七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0023] 所述第二电流源为第八开关管;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0024]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三电流源为第九开关管;所述第九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单输入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0025] 所述第四电流源为第十开关管;所述第十开关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所述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0026]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一级放大器包括:第十一开关管、第十二开关管以及第十三开关管;
[0027] 所述第十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输入信号,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
[0028] 所述第十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输入信号,其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十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三偏置电压信号,其第一极用于连接所述电源。
[0029]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四开关管为NMOS,所述第五开关管为PMOS。
[0030]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二级放大器包括:对称型的运算跨导放大器;
[0031] 所述第二级放大器具有用于减小所述第一级放大器输出电容的密勒负电容。
[0032] 优选的,在上述数据接收器中,所述第一负载电路包括负载开关管,所述负载开关管的等效输出阻抗等于所述负载开关管的跨导的倒数。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接收器包括: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第一负载电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的第二负载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相同;所述第一负载电路与所述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通信零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接收器通过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通信零点,进而可以提高数据放大器前级放大器的带宽。

附图说明

[003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接收器的电路图;
[003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的计算原理示意图;
[003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接收器的电路图;
[003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仿真结果示意图;
[0039]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级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仿真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作为D-PHY模拟电路部分的核心模块,数据接收器的速率是决定D-PHY性能的主要指标。数据接收器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接收器包括:第一级放大器1、第二级放大器2、第三级放大器3以及缓冲器4。其中,第三级放大器为双转单输出的放大器。
[0043] 数据接收器主要由全差分运放结构组成,运放的带宽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高速接收器的主要作用是将串行差分小信号准确接收并放大至CMOS级的数字信号,再传送至后面的模块进行解串等处理。接收器所面临的问题是增益与带宽的折中,一级的放大器很难实现,所以一般采用多级的结构,在保证带宽的前提下逐步抬高增益。随着增益的逐渐升高,信号摆幅不断增大,设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输入信号摆幅越小对带宽要求越高,所以前级的结构更注重带宽。前级放大器为数据接收器的第一级放大器。
[0044] 现有数据放大器为了增大前级放大器的带宽,一种方式是通过在负载电阻上串联一个电感使得电路从单实极点变成一个零点和一对共轭复极点,从而达到拓宽带宽的目的,无源电感器件占用芯片过大面积,同时功耗较大,需要消耗更多电源电压裕度,这在低电源电压下难以适用。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有源电感解决了面积问题,但是与上一种实施方式一样,需要消耗更多电源电压裕度,这在低电源电压下难以适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器,该数据接收器包括:
[0045] 第一级放大器;
[0046] 第二级放大器;
[0047] 用于连接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的第一负载电路;
[0048] 用于连接第一级放大器正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负相输入端的第二负载电路;
[0049] 其中,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相同;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负载电路用于增加第一级放大器的通信零点。
[0050] 数据接收器中的跨导放大器用于作为数据接收器的第一级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用于作为数据接收器的第二极放大器。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通过第一负载电路与第二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出端通过第二负载电路与第二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作为第一级放大器的反馈电路,增加数据接收器的通信零点,实现较高的带宽。
[005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器可实现将高速差分小信号无失真放大至轨至轨数字信号。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完全由有源器件构成,用于实现增加带宽的功能,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不采用无源器件,由此节省了大部分面积和功耗,有效的实现了有源电感的功能。
[0052]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53]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接收器的电路图,该数据接收器包括:第一级放大器11;第二级放大器12;用于连接第一级放大器11的负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12的正相输入端的第一负载电路13;用于连接第一级放大器11的正相输出端以及第二级放大器12的负相输入端的第二负载电路14。
[0054] 其中,第一负载电路13与第二负载电路14的等效电阻相同;第一负载电路13与第二负载电路14用于增加第一级放大器的通信零点。
[0055] 在本发明实施例数据接收器中,通过第一负载电路13以及第二负载电路14作为第一级放大器11的反馈电路,增加第一级放大器11的通信零点,实现较高的带宽。
[0056] 如图2所示,第一负载电路13包括:第一开关管M1、第二开关管M2、第三开关管M3、第一电流源ISS1以及第二电流源ISS2。第三开关管M3的控制端输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Bias1,其第一极与第二级放大器1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其第二极与第一级放大器11的负相输出端连接,且其第二极通过第二电流源ISS2接地;第二开关管M2的控制端通过第一电流源ISS1接地,其第一极连接电源VDD,其第二极与第三开关管M3的第一极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管M2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一极连接电源VDD,其第二极通过第一电流源ISS1接地。第一开关管M1为NMOS,第二开关管为PMOSM2。
[0057] 第二负载电路14包括:第四开关管M4、第五开关管M5、第六开关管M6、第三电流源ISS3以及第四电流源ISS4。第六开关管M6的控制端输入第一偏置电压信号Bias1,其第一极与第二级放大器12的负相输入端连接,其第二极与第一级放大器11的正相输出端连接,且其第二极通过第四电流源ISS4接地;第五开关管M5的控制端通过第三电流源ISS3接地,其第一极连接电源VDD,其第二极与第六开关管M6的第一极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控制端与第五开关管M5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一极连接电源VDD,其第二极通过第三电流源ISS3接地。
[0058]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负载电路13与第二负载电路14结构相同,在第一级放大器11的两个输出端形成对称的反馈电路结构。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提高数据接收器带宽的前两级放大器,图2所示数据接收器仅示出了前两级的放大器。后续放大器(第三级放大器以及缓冲器)的结构可以与传统中的放大器结构相同。
[0060] 在图2所示数据接收器中,第一负载电路13与第二负载电路14结构相同。二者均是由NMOS与PMOS构成的交叉偏置电路。因此第一负载电路13与第二负载电路14可以减小电压裕度的消耗,仅采用一个电压源VDD进行驱动。
[0061] 所述第一负载电路13以及所述第二负载电路14均具有负载开关管。所述第一负载电路13以及所述第二负载电路14的等效输出阻抗均等于所述负载开关管的跨导的倒数。第一负载电路13中,第二开关管M2为负载开关管。第二负载电路14中,第五开关管M5为负载开关管。
[0062] 由第一开关管M1与第四开关管M4分别组成的源随器使得各自所在的负载电路中的负载开关管近似于二极管连接,所以负载开关管的输出电阻维持在一个较小的1/gm,gm为负载开关管的跨导。图2所示数据接收器中,两个负载开关管均为PMOS。
[0063] 由于第一级放大器11要将输入信号以一定的增益放大,增益为第一级放大器11的跨导Gm与负载PMOS的跨导之比,这样可以方便的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之间的折中,可以增大主极点频率的同时,保证了放大器的静态增益。同时结合第二级放大器12中密勒负电容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第一级放大器11的输出电容,整体结构配合实现第一级放大器11的高带宽。
[0064]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的计算原理示意图。图3单独对第一负载电路进行分析,第二负载电路与第一负载电路的分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65] 将第二电流源的位置等效替换一个电压源VX,由图3可知,第一负载电路的等效电阻Rout为:
[0066]
[0067] 其中,CGS2为第二开关管M2的第一极与控制端之间的寄生电容。s为复数频率,为拉布拉斯变换以及傅里叶变换的对应关系。s=j*ω,j为复数单位,ω为相位。gM1为第一开关管的跨导,gM2为第二开关管的跨导。通过上述Rout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该结构负载电路具有一个特性:高频下的电感效应,这个特性可以在一定的频率下产生一个零点,以补偿由于传输线路中带宽的限制导致的高频信号振幅下降。零点的位置与M1,M2跨导直接相关,可以通过调节其沟道宽长比以及电流源大小调整零点的位置,进而调节第一级放大器的带宽以及增益。
[0068] 有上述可知,图2所示数据接收器能够通过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在增加主极点频率的同时,保证第一级放大器的静态增益,方便的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之间的折中。
[0069] 图2所示数据接收器中的各个电流源以及第一级放大器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接收器的电路图。在图4所示数据接收器中,仅示出了第一级放大器、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
[0070] 如图4所示,第一电流源为第七开关管M7,第七开关管M7的第一极连接第一开关管M1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Bias2;第二电流源为第八开关管M8,第八开关管M8的第一极与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连接,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
[007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源VSS提供接地电压,实现接地。
[0072] 如图4所示,第三电流源为第九开关管M9,第九开关管M9的第一极连接第四开关管M4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单输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Bias2;第四电流源为第十开关管M10,第十开关管M10的第一极连接第六开关管M6的第二极,其第二极接地,其控制端输入第二偏置电压信号Bias2。
[0073] 如图4所示,第一级放大器包括:第十一开关管M11、第十二开关管M12以及第十三开关管M13。第十一开关管M11的控制端为第一级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输入信号Vinp,其第一极连接第十三开关管M13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第三开关管M3的第二极。第十二开关管M12的控制端为第一级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输入信号Vinn,其第一极连接第十三开关管M13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第六开关管M6的第二极;第十三开关管M13的控制端用于输入第三偏置电压信号Bias3,其第一极用于连接电源VDD。第四开关管为NMOS,第五开关管为PMOS。
[007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偏置电路提供各个偏置电压信号。
[0075] 数据接收器的核心放大器的第一级放大器,第一级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级放大器为折叠运放,第一级放大器的跨导由M11,M12确定。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的输出端通过M3,M6和M8,M10的串联结构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同时抬高输出共模电压,在增益一定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带宽。
[0076]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负载电路的第一级放大器与采用传统纯电阻负载的第一级放大器进行带宽试验对比,仿真结果如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仿真结果示意图。
[0077] 图5中,横轴表示频率f,单位为Hz,纵轴表示增益,单位为dB。其中,实线曲线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级放大器的仿真曲线,虚线区域为传统第一级放大器的仿真曲线。由图5曲线可知,在相同增益下,带宽由1.05GHz提高至2GHz,可以看出由于高频零点的作用,带宽有了进一步提升。
[0078] 图2所示数据接收器中,第二级放大器的结构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级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第二级放大器包括:对称型的运算跨导放大器;第二级放大器具有用于减小第一级放大器输出电容的密勒负电容。图6所示第二级放大器包括:第十四开关管M14-第二十五开关管M25、第一密勒负电容C1、第二密勒负电容C2、第一滤波电容C3以及第二滤波电容C4。
[0079] 其中,第十六开关管M16的第二极与第十九开关管M19的第一极的公共节点为第二级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outn2。第二十四开关管M24的第二极与第十四开关管M14的第一极的公共节点为第二级放大器的负向输出端outp2。
[0080] M16、M17、M18的沟道宽长比的比为B:B:1。M23、M24、M25的沟道宽长比的比为1:B:B。M21、M14的沟道宽长比的比为1:1。M19、M15的沟道宽长比的比为1:1。其中,B为大于1的正整数。
[0081] 第二级放大器以对称型的OTA(OperationalTransconductanceAplifier:运算跨导放大器)为基础设计,可以获得两路被放大的差分信号。密勒负电容C1,C2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电容。由于跨接电容(所述跨接电容为图6中的密勒负电容C1,C2)的正反馈作用,同样可以在第一级放大器产生另一通信零点,可以进一步补偿增益,该通信零点的位置决定于跨接电容(图6中C1,C2)大小,与第一级放大器配合使用可以显著提升第一级放大器的带宽。
[0082] 设置C1=C2=CC,零点的位置随CC变化的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宽仿真结果示意图。图7中示出了CC为25fF,15fF以及5fF时对应的三条仿真曲线。图7中,横轴表示频率f,单位为Hz,纵轴表示增益,单位为dB。由图7可知,当电容值CC不同时,带宽以及增益不同。
[0083] 本发明不同于一般有源电感结构消耗大量的电压裕度,而是通过对电路结构的调整,即对负载的外部结构偏置,由此减小电压裕度的消耗。负载电路的整体结构静态工作点的建立只需三个过驱动电压,能够更易适用于需要在低电源电压工作的结构中。其中,过驱动电压是使MOS管处于饱和状态的最小的Vds电压,Vds=Vgs-Vth。Vds表示MOS管的漏源电压,Vgs表示MOS管的栅源电压,Vth表示MOS管的阈值电压。如图4所示,以第一负载电路为例,第一负载电路为例对称结构,六个MOS管中需要三个过驱动电压即可,如M2、M3、M8需要分别接入一个过驱动电压。
[0084] 同时能够通过产生高频零点,能够实现高频下的增益补偿,实现均衡器的效果,充分利用密勒负电容的正反馈性质,进一步加强增益补偿效果,并且由此实现带宽的拓展。
[0085] 综上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级放大器的两个对称的负载电路采用NMOS和PMOS交叉偏置的结构用于第一级放大器负载,以提升带宽。负载消耗的电压裕度最小为单个MOS管过驱动电压,因此,所述数据接收器可以更方便应用于低压驱动。负载电路中负载开关管的等效输出阻抗为1/gm,可以方便折中调节放大器的带宽及增益大小。同时应用到了此结构的负载电路在高频下的电感效应,以产生高频零点补偿增益,实现Equalizer(均衡器)的效果。
[0086] 采用第一级放大器为折叠运放结构,与第二级放大器的对称型OTA的搭配设计,第二级放大器所应用的密勒负电容的设计区别于传统仅仅抵消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电容(即减小第二级负载电容),在减小第二级放大器的负载电容的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一级放大器的输出电容。同时通过与第一负载电路以及第二负载电路,充分利用其正反馈性质,在第一级产生高频零点以补偿增益的衰减,进一步增强Equalizer的效果。
[008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