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蒸汽 / 蒸汽烹调器

蒸汽烹调器

阅读:779发布:2021-02-25

IPRDB可以提供蒸汽烹调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加热室的顶部设置有内置有蒸汽加热器的副腔室。加热室中的气体通过气体吸入口被吸入送风装置,并送入到外部循环通路中。通过外部循环通路的气体借助蒸汽吸引喷射器从蒸汽产生装置中吸出蒸汽。吸入了蒸汽的气体从外部循环通路进入作为气体返回口的副腔室。气体中的蒸汽被副腔室内的蒸汽加热器加热而变成过热状态,从副腔室的底面的喷气孔向下吹出,与被加热物碰撞。外部循环通路由截面为圆形的管构成。,下面是蒸汽烹调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

具有:放入被加热物的加热室、使通过气体吸入口从前述加热室 吸入的气体在由蒸汽加热机构加热后通过喷气孔喷出到加热室内并碰 撞加热室内的被加热物的外部循环通路、在前述外部循环通路内形成 从前述气体吸入口朝向前述喷气孔的气流的送风装置、以及向通过前 述外部循环通路的气体供给蒸汽的蒸汽产生装置,在前述外部循环通路中,在比前述送风装置靠下游的位置上,设置 有对由前述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进行吸引的蒸汽吸引喷射器,前 述蒸汽加热机构放出的辐射热被从成为前述加热室的顶壁的副腔室底 板向加热室内辐射放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在前述外部循环 通路上,设置有使经前述气体吸入口从前述加热室吸入的气体绕过前 述蒸汽吸引喷射器的旁通通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前述外部循 环通路由截面为圆形的管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前述送风装 置具有离心式风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驱动前述离心式 风扇的马达是直流马达。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前述送风装置具 有离心式风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烹调器,其特征是,驱动前述离心式 风扇的马达是直流马达。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烹调器

背景技术

关于利用蒸汽进行加热烹调的蒸汽烹调器,迄今已提出许多方 案。其例子可参看专利文献1和2。专利文献1记载的是向食品托盘中 喷射蒸汽的蒸汽烹调装置。专利文献2记载的是将过热蒸汽送入烹调 箱或者通过辐射加热使烹调箱内的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烹调装 置。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蒸汽烹调装置,是由蒸汽供给管向多个食品 托盘供给蒸汽的经营用的装置。由于结构上蒸汽供给管暴露在加热室 内,因而视觉上不是很好,不适合作为家用烹调器。此外,蒸汽的喷 射范围受到蒸汽供给管的形状的制约,要使蒸汽均匀地喷射到加热室 内的食品(被加热物)上是困难的。另外,对食品进行加热后的蒸汽 直接从蒸汽排出孔排出或者冷凝后从排出管排出,因此,为了持续进 行烹调就必须从外部持续供给大量的蒸汽,需要配备蒸汽产生能力大 的锅炉。从如此大量消耗能源这一点来说也无法面向家庭。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加热烹调装置,不是将蒸汽喷射到被加热物 上而是在装置内产生蒸汽,由于不使用外部锅炉,因而能够在一般家 庭中使用。此外,由于蒸汽在烹调箱内循环使用因而能量效率也很好。 但是,其利用蒸汽对被加热物进行烹调的形式是,使引入到烹调箱内 的蒸汽或者烹调箱内产生的蒸汽将被加热物包围起来而进行加热烹 调,因此,在将大量热量迅速赋予被加热物方面显得能力不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 的蒸汽烹调器。此外,其目的是减少未用于加热烹调而散发掉的热量。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蒸汽烹调器的特征是,具有:放入被 加热物的加热室、使通过气体吸入口从前述加热室吸入的气体在由蒸 汽加热机构加热后通过喷气孔喷出到加热室内并碰撞加热室内的被加 热物的外部循环通路、在前述外部循环通路内形成从前述气体吸入口 朝向前述喷气孔的气流的送风装置、以及向通过前述外部循环通路的 气体供给蒸汽的蒸汽产生装置,在前述外部循环通路中,在比前述送 风装置靠下游的位置上,设置有对由前述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进 行吸引的蒸汽吸引喷射器,前述蒸汽加热机构放出的辐射热被从成为 前述加热室的顶壁的副腔室底板向加热室内辐射放出。
根据上述构成,加热室内的气体通过外部循环通路进行循环,在 循环过程中在外部循环通路内被供给蒸汽,因此,与使蒸汽向一个方 向通行而持续进行喷射的方式不同,不需要能力大的蒸汽产生装置, 能量效率高,适合于家庭使用。此外,由于能够产生从加热室吸入到 气体吸入口中、通过喷气孔而喷出到加热室内的强制循环气流,因而 可促进被加热物的加热。进而,外部循环通路是通过设置在比送风装 置靠下游的位置上的喷射器对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进行吸引的, 因此,能够迅速吸引蒸汽而不会使蒸汽产生装置承受压力,能够高效 率地使蒸汽混入气流中。
此外,本发明在如上构成的蒸汽烹调器中,其特征是,在前述外 部循环通路上,设置有使经前述气体吸入口从前述加热室吸入的气体 绕过前述蒸汽吸引喷射器的旁通通路。
根据上述构成,可减少循环系统的压力损失因而可以高效率地驱 动风扇,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喷射力。
此外,本发明在如上构成的蒸汽烹调器中,其特征是,前述外部 循环通路由截面为圆形的管构成。
如果这样以截面为圆形的管构成外部循环通路,则与采用截面为 矩形的管道的情况相比,外部循环通路的表面积要小。因此,从外部 循环通路散发的热量少,能量效率提高。
此外,本发明在如上构成的蒸汽烹调器中,其特征是,前述送风 装置具有离心式风扇。
根据上述构成,与使用螺旋桨式风扇的情况相比,可提高从送风 装置吹出的气流的流速。由此,可减小构成外部循环通路的管的直径。 减小管的直径可使外部循环通路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散发的热量, 使能量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离心式风扇与螺旋桨式风扇相比能够 产生高压,因而能够提高喷气口的喷射力。其结果,可延长蒸汽的喷 射距离,对被加热物强力地进行加热。
此外,本发明在如上构成的蒸汽烹调器中,其特征是,驱动前述 离心式风扇的马达是直流马达。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使离心式风扇高速旋转,得到流速极高的气 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蒸汽烹调器,具有:放入被加热物的加热室、使通 过气体吸入口从加热室吸入的气体在由蒸汽加热机构加热后通过喷气 孔喷出到加热室内并碰撞加热室内的被加热物的外部循环通路、在外 部循环通路内形成从气体吸入口朝向喷气孔的气流的送风装置、以及 向通过外部循环通路的气体供给蒸汽的蒸汽产生装置,在外部循环通 路中,在比前述送风装置靠下游的位置上,设置有对由蒸汽产生装置产 生的蒸汽进行吸引的蒸汽吸引喷射器,前述蒸汽加热机构放出的辐射 热被从成为前述加热室的顶壁的副腔室底板向加热室内辐射放出,加 热室内的气体通过外部循环通路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在外部循环 通路内被供给蒸汽,因此,与使蒸汽向一个方向通行而持续进行喷射 的方式不同,不需要能力大的蒸汽产生装置,能量效率高,适合于家 庭使用。此外,由于能够产生从加热室吸入到气体吸入口中、通过喷 气孔而喷出到加热室内的强制循环气流,因而可促进被加热物的加热。 进而,外部循环通路是通过设置在比送风装置靠下游的位置上的喷射 器对蒸汽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进行吸引的,因此,能够迅速吸引蒸汽 而不会使蒸汽产生装置承受压力,能够高效率地使蒸汽混入气流中。
此外,由于外部循环通路由截面为圆形的管构成,因此,与采用 截面为矩形的管道的情况相比,可减小外部循环通路的表面积,减少 散发的热量,提高能量效率。另外,形成循环气流的送风装置具有离 心式风扇,因而可提高送风装置所送出的气流的流速,促进构成外部 循环通路的管的小直径化,而且还能够提高过热蒸汽的喷射力,对被 加热物强力地进行加热。由于是借助直流马达使离心式风扇高速旋转, 因而能够使上述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蒸汽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加热室的门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内部机构的基本构造图。
图4是加热室的俯视图。
图5是蒸汽产生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6是蒸汽产生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7是控制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蒸汽烹调器
20   加热室
21   承物盘
24   气体吸入口
25   送风装置
26   离心式风扇
30   外部循环通路
34   蒸汽吸引喷射器
37   后级喷射器
38   旁通通路
39   气体返回口
40   副腔室
41   蒸汽加热器
43   喷气孔
50   蒸汽产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蒸汽烹调器1具有长方体形状的箱体10。在箱体10的正面的上部 设置有操作面板11,其下设置有门12。门12能够以下端为中心在垂 直面内转动,握住上部的把手13向身前拉,便能够使其姿态从图1所 示的垂直的关闭状态改变90°变成图2的水平的开启状态。门12的大 部分是镶有耐热玻璃的窗口14。
门12打开后,如图2所示露出两个隔间。左侧的大的隔间是加热 室20,右侧的小的隔间是水箱室70。关于加热室20和水箱室70的构 造及其附属构成要素,将结合图3及之后的附图进行说明。
加热室20为长方体形状,面向门12的正面一侧的整个面是开口 部。加热室20的其它面以及门12的内表面由不锈钢钢板形成。加热 室20的周围和门12的内侧均采取了隔热措施。在加热室20的底面上 放置不锈钢钢板制造的承物盘21,在承物盘21上放置载置被加热物 90的不锈钢钢丝制造的支架22。
加热室20之中的气体(通常情况下加热室20内部的气体是空气, 但开始进行蒸汽烹调后,空气将逐渐被蒸汽置换。因此,在本说明书 中描述为“气体”而不是“空气”)通过外部循环通路30进行循环。 在加热室20的侧壁上,设置有以与其平行的形式从顶面下垂至底面附 近的气流控制板23(也是不锈钢钢板制造)。该气流控制板23的下端 与里侧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成为向外部循环通路30引导气体的朝下的气 体吸入口24。
从气体吸入口24吸入的气体从气流控制板23的背面经过后流向 设置在加热室20的外侧上部的送风装置25。送风装置25具有离心式 风扇26和容纳该离心式风扇26的风扇外壳27、以及使离心式风扇26 旋转的马达(未图示)。作为离心式风扇26,使用多叶片式风扇。使 离心式风扇26旋转的马达使用可高速旋转的直流马达。
与风扇外壳27的排出口相连的外部循环通路30是以截面为圆形 的管组合而成的。第1管31从风扇外壳27向水平方向突出。在第1 管31的端部设置有排气口32。在第1管31的排气口32的稍上游处, 连接有弯管形的第2管33。第2管33的水平部分进入蒸汽产生装置 50(详细内容后述)的上部而形成蒸汽吸引喷射器34。第2管33的排 出端经颈缩成型而成为蒸汽吸引喷射器34的内喷嘴。蒸汽吸引喷射器 34的外喷嘴35从蒸汽产生装置50的侧面朝向下游突出,其排出端颈 缩成型为喷嘴状。
外喷嘴35的呈喷嘴形状的排出端在蒸汽吸引喷射器34的下游伸 入外部循环通路30的第3管36中。第3管36的一端膨胀而将外喷嘴 35包住,在这里形成后级喷射器37。蒸汽吸引喷射器34的外喷嘴35 的喷嘴状排出端在后级喷射器37中起着内喷嘴的作用。在后级喷射器 37上,连接有从第1管31分支的旁通通路38。旁通通路38也是由截 面为圆形的管形成。如图4所示,设置有两条旁通通路38,气体左右 对称地流入后级喷射器37中。
第3管36的另一端连接在成为使气体返回加热室20的气体返回 口39的副腔室40上。副腔室40在加热室20的顶部之上设置在对应 于顶部的中央部的位置上,俯视时的形状为圆形,在其内侧设置有作 为气体的加热机构的蒸汽加热器41。蒸汽加热器41由夹套加热器构 成。副腔室40的底面由成为加热室20的顶壁的金属板(可兼作加热 室20的顶板)形成,在该底板42的大致整个板面上二维地或三维地 分散布置有多个喷气孔43。底板42的上下两面均通过涂装等表面处理 最终加工成暗色。底板42既可以由随着重复使用而变成暗色的金属材 料成型而成,也可以是暗色的陶瓷成型品。
在加热室20的上部的一角上形成有气体排放口44。此外,在第1 管31的端部设置有电动式风门45。风门45有选择地关闭排气口32 或第2管33的入口。
下面,对蒸汽产生装置50的构造结合图5、6进行说明。蒸汽产 生装置50具有以中心线垂直的方式设置的筒形(圆筒形)的罐体51。 罐体51的上部是封闭的,如前所述形成有蒸汽吸引喷射器34。
罐体51的底部成型为漏斗状,排水管52从该处垂下。排水管52 的下端连接至以相对于水平方向稍有坡度的形式设置的排水管53上。 排水管53的端部穿过加热室20的侧壁并朝向承物盘21开口。在排水 管52的中间设置有排水阀54和水位传感器55。
对罐体51内的水进行加热的是与罐体51的外表面紧密接触地设 置的蒸汽产生加热器56。蒸汽产生加热器56由环形的夹套加热器构 成。传热组件60大致与蒸汽产生加热器56等高地设置在罐体51的内 部。
传热组件60具有与罐体51的侧壁内表面紧密接触的环61、以及 在该环61的内部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散热片62。环61和散热片62 二者通过挤出成型、熔接、钎焊等方法而一体化。环61和散热片62 在罐体51的轴线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
通过给水管63对罐体51给水。给水管63从罐体51的底部附近 进入罐体51中之后,自下而上地从散热片62之间穿过而延伸。给水 管63的上端突出到比散热片62的上缘稍靠上处。如图6所示,若将 散热片62视为车轮的辐条,则给水管63位于轮毂的位置上。各散热 片62的端面与给水管63的外表面接触,通过散热片62向给水管63 传递热量。
罐体51、传热组件60以及给水管63由作为热的良导体的金属形 成。作为金属适合采用导热率好的铜或铝。但铜和铜合金会产生铜绿, 因此,也可以使用虽然导热率稍差但不必担心产生铜绿的不锈钢。
在给水管63的端部形成有漏斗状的接入口64。在比接入口64稍 靠下游的位置上连接有清洗管65。清洗管65经清洗阀66连接在排水 管53上。
除了清洗管65之外,在给水管63上还连接有倒J字形的落差形 成管67。落差形成管67的另一端与排水管53相连。
在水箱室70中插入有横向宽度较小的长方体形状的水箱71。从该 水箱71延伸出来的弯管形的给水管72连接在给水管63的接入口64 上。泵73将水箱71内的水通过给水管72进行加压输送。泵73包括: 形成于给水管72的根部的泵壳74、容纳在泵壳74中的叶轮75、以及 向叶轮75传递动力的马达76。马达76固定在箱体10的侧面,将水箱 71设定于规定位置后,与叶轮75电磁结合。
在水箱室70的底面上固定有支撑水箱71的槽形的轨道77(参照 图2)。轨道77的水箱载置面与水平打开的门12的内表面等高。因此, 使用者只要将水箱71放到处于水平状态的门12上并向轨道77推入, 便能够将水箱71顺利地设定于水箱室70内的规定位置上。反之,只 要将门12水平打开再将水箱71拉出,从水箱室70拉出的水箱71便 直接由门12支撑。因此,不需要用手撑着拉出水箱71。
对蒸汽烹调器1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是图7所示的控制装置80。控 制装置80包括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按照规定的程序控制蒸汽烹调器 1。控制状况由操作面板11中的显示部显示。对于控制装置80,可通 过设置在操作面板11上的各种操作键进行工作指令的输入。操作面板 11上还设置有发出各种声音的声音产生装置。
除了操作面板11之外,与控制装置80相连的还有送风装置25、 蒸汽加热器41、风门45、排水阀54、水位传感器55、蒸汽产生加热 器56、清洗阀66以及泵73。除此之外,测定水箱71中的水量的水量 传感器81、测定加热室20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2、以及测定加热 室20内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83也与其相连。
蒸汽烹调器1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首先,将水箱71从水箱室70 中拉出,从未图示的给水口向水箱内加水。将加满水的水箱71推入水 箱室70内,将其设定于规定位置上。确认给水管72的末端与给水管 63的接入口64可靠连接之后,按下操作面板11中的电源键将电源接 通。于是,泵73的马达76旋转,开始向蒸汽产生装置50给水。此时, 排水阀54和清洗阀66是关闭的。
水从给水管63的末端如喷泉那样溢出,边浇湿传热组件60的散 热片62边落到罐体51的底部。然后水从罐体51的底部开始积聚。当 水位传感器55检测到水位达到传热组件60长度的一半时,暂时中止 给水。落差形成管67的入口侧的管中的水位也达到与罐体51相同的 水平线。
在如上所述将规定量的水注入罐体51中之后,开始对蒸汽产生加 热器56通电。蒸汽产生加热器56通过罐体51的侧壁对罐体51中的 水进行加热。罐体51的侧壁受热时其热量向传热组件60传递,再从 传热组件60传递给水。由于蒸汽产生加热器56的设置高度与传热组 件60的设置高度大致相同,因此,热量从蒸汽产生加热器56直线传 递到传热组件60中,传热效率好。
多个散热片62呈放射状设置的传热组件60具有较大的传热面 积,罐体51内的水可迅速变热。此外,呈放射状设置的散热片62如 车轮的辐条那样从内侧对罐体51进行支撑,因而增加了蒸汽产生装置 50的强度。
在对蒸汽产生加热器56通电的同时,也开始对送风装置25和蒸 汽加热器41通电。送风装置25从气体吸入口24吸入加热室20中的 气体并将气体向外部循环通路30送出。用来送出气体的是离心式风扇 26,因而与螺旋桨式风扇相比气流的速度快。加之采用直流马达使离 心式风扇26高速旋转,因而气流的流速极快。因此,可将形成外部循 环通路30的管作成截面为圆形而且直径较小的管。这样,与采用截面 为矩形的管道形成外部循环通路30的情况相比,外部循环通路30的 表面积小。因此,尽管内部通过的是热的气体,但从外部循环通路30 散发的热量少,未被用于加热烹调而散发掉的热量的比例小,蒸汽烹 调器1的能量效率得到提高。即便要用隔热材料将外部循环通路30包 起来,该隔热材料的用量也较少。
此时,风门45将外部循环通路30的第2管33的入口打开,将排 气口32关闭。气体从第1管31进入第2管33,再经由第3管36进入 作为气体返回口39的副腔室40中。之后在副腔室40内被蒸汽加热器 41加热后从喷气孔43向下喷出。
当罐体51中的水沸腾时,产生100℃、1个大气压的饱和蒸汽。 饱和蒸汽在蒸汽吸引喷射器34处被吸引到通过外部循环通路30的循 环气流中。由于采用了喷射器结构,因而饱和蒸汽可迅速被吸上从而 被吸出。因采用喷射器结构故而不会对蒸汽产生装置50作用压力,饱 和蒸汽的排放不会受到妨碍。
在后级喷射器37中,气体从旁通通路38被吸入到从蒸汽吸引喷 射器34的外喷嘴35吹出的气流中。由于存在有使气体绕过蒸汽吸引 喷射器34流入的旁通通路38,故可减小循环系统的压力损失,可以高 效率地驱动离心式风扇26。从后级喷射器37中出来的混合有饱和蒸汽 的气体高速冲入副腔室40中。
进入副腔室40中的混合有饱和蒸汽的气体被蒸汽加热器41加热 至300℃。此时,气体变成过热蒸汽。蒸汽因温度升高而膨胀,从喷气 孔43强有力地喷出。
形成了朝下吹向加热室20的中央部(被加热物载置部)的气流的 气体在该部位的外侧上升,在加热室20内形成对流。并且,再次从气 体吸入口24被吸走,经由外部循环通路30回流到副腔室40中。这样, 加热室20内的气体重复进行流入外部循环通路30再返回加热室20这 一循环。
随着时间的经过,气体中蒸汽的比例逐渐增加。从量上说多余的 气体将从气体排放口44排放到加热室20之外。若将含有蒸汽的气体 直接排放到箱体10中,则会在箱体10内结露,引起生锈、漏电等不 良结果。若直接排放到箱体10之外,则会在厨房的墙面上结露而容易 发霉。为此,设计成使蒸汽通过设置在箱体10内的迷宫式的结露通路 (未图示)而结露后再将气体排放到箱体10之外,以避免上述问题的 发生。从结露通路中流下来的水被引向承物盘21,在烹调结束后,与 因其它原因而产生的水一起进行处理。
当含有过热蒸汽的气体开始喷出时,加热室20中的温度将急速升 高。当温度传感器82检测到加热室20中的温度达到可进行烹调的范 围内时,由控制装置80在操作面板11上进行表示这一情况的显示, 并发出信号声。使用者在通过声音和显示得知可以进行烹调时,打开 门12而将被加热物90放入加热室20中。
门12一打开,控制装置80便切换风门45的姿态,将第2管33 的入口关闭并且将排气口32打开。加热室20中的气体被送风装置25 吸入,从排气口32排出。通过关闭第2管33的入口,不再从喷气孔 43喷出过热蒸汽,因而能够避免使用者的脸部和手等被烫伤。风门45 在门12打开期间保持打开排气口32、关闭第2管33的入口的姿态。
若使处于停止状态的送风装置25起动而从排气口32进行排气, 则要达到正常送风状态会产生时间滞后,但在本发明中,送风装置25 已处于运行状态,故滞后时间为零。此外,循环于加热室20和外部循 环通路30的循环气流直接成为从排气口32排出的气流,因而没有用 于改变气流方向的时间滞后。因此,加热室20中的蒸汽可毫无延迟地 排出,缩短到门12可以打开为止的时间。
在从加热室20排出蒸汽时,第2管33被关闭而停止向加热室20 供给蒸汽。因此,加热室20的内部的蒸汽压力或蒸汽量将迅速降低, 使到门12可以打开为止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使用者将门12打开这一状况,例如可如下所述地传递给控制装置 80。即,在箱体10与门12之间设置使门12保持关闭状态的插销,并 设计成对该插销进行解锁的插销操作杆从把手13露出。将对插销或插 销操作杆的动作做出响应而通断的开关设置在门12或把手13的内 侧,在使用者握住把手13和插销操作杆而进行解锁操作时,由开关向 控制装置80发送信号。
与从气体排放口44排放的气体同样,从排气口32排出的气体中 也含有大量蒸汽,若直接排放会出现问题。为此,从排气口32排出的 气体也要通过设置在箱体10内的迷宫式的结露通路而将水分去除后再 排放到箱体10之外。从结露通路中流下来的水被引到承物盘21中, 在烹调结束后,与因其它原因产生的水一起进行处理。
当在支架22上设定好被加热物90并将门12关闭后,风门45便 恢复到打开第2管33的入口、关闭排气口32的姿态。于是,再次从 喷气孔43喷出过热蒸汽,开始进行被加热物90的烹调。
被加热至约300℃并从喷气孔43向下吹出的过热蒸汽与被加热物 90碰撞而向被加热物90传递热量。在此过程中,蒸汽温度将降低至 250℃左右。此外,与被加热物90的表面接触的过热蒸汽在被加热物 90的表面上结露时释放潜热。由此也能够对被加热物90加热。
由于是在使加热室20的气体循环的同时对被加热物90进行加热 的,因此,蒸汽烹调器1的能量效率高。而且,由于含有过热蒸汽的 气体是从副腔室40的底板42上的在大致整个板面上二维地或三维地 分散布置的多个喷气孔43向下喷出的,因此,过热蒸汽与被加热物90 的整个上表面碰撞。过热蒸汽与被加热物90碰撞、和碰撞的面积较大 这两个条件相结合,使得过热蒸汽所具有的热量迅速高效地传递到被 加热物90上。此外,由于进入副腔室40中的气体被蒸汽加热器41加 热而膨胀,因而喷出的强度加强,与被加热物90碰撞的速度提高。由 此可使被加热物90更快地变热。
离心式风扇26与螺旋桨式风扇相比能够产生高压,因而可提高从 喷气孔43喷射时的喷射力。其结果,过热蒸汽的喷射距离延长,可强 力地对被加热物90进行加热。由于利用直流马达使离心式风扇26高 速旋转而强力地送风,因而上述效果更为显著。送风装置25的送风力 强,这对于打开门12时将气体从排气口32迅速排出来说也会起到很 大作用。
向下吹出的过热蒸汽与被加热物90碰撞后方向转为向上。蒸汽特 别是过热蒸汽比空气轻,因而将自然地发生上述方向的转换,这有助 于在加热室20的内部形成对流。通过这种对流,可使加热室20内的 温度得到维持,而且能够使刚刚在副腔室40中被加热的过热蒸汽持续 与被加热物90碰撞,将热量大量且迅速地传递给被加热物90。
气体吸入口24位于加热室20的侧壁的下部(在被加热物90的高 度以下),从喷气孔43喷出的蒸汽不发生方向偏移地径直前进而与被 加热物90接触之后被吸入气体吸入口24。因此,向被加热物90传递 热量的能力能够维持在很高的水平。此外,由于从上方喷出的蒸汽被 吸入到侧壁下部,因而打开门12时蒸汽喷向使用者的可能性小,安全 性高。
由于气体吸入口24朝下,因而还能够使得在喷出的蒸汽上不易作 用横向的力,可进一步防止蒸汽的方向发生偏移。此外,即使从被加 热物90的表面出油,油也不容易被吸入到气体吸入口24,可避免送风 装置25和外部循环通路30的内表面被弄脏。
副腔室40的底板42的上表面是暗色的,因而能够良好地吸收蒸 汽加热器41放出的辐射热。被底板42吸收的辐射热,从同样为暗色 的底板42的下表面向加热室20辐射而散热。因此,不仅能够抑制副 腔室40及其外表面的温度升高因而安全性提高,而且蒸汽加热器41 的辐射热可通过底板42向加热室20传递,加热室20能够以更高的效 率变热。底板42俯视时的形状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与加热室20的 俯视时的形状相似的矩形。此外,也可以借助加热室20的顶壁形成副 腔室40的底板,即,谋求加热室20的顶壁与副腔室40的底板的共用。
在被加热物90为肉类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时有时会有油滴落下 来。如果被加热物90是放在容器里的液体,有时会沸腾而溢出一部分。 滴落和溢出的物质均可被承物盘21接住,待烹调结束后进行处理。
随着蒸汽产生装置50持续产生蒸汽,罐体51中的水位将降低。 当水位传感器55检测到水位降低至规定水平线时,控制装置80使泵 73再次开始运行。泵73将水箱71中的水压上来,对蒸发掉的水进行 补给。补给水通过给水管63中时,蒸汽产生加热器56的热量通过传 热组件60的散热片62向其传递。由此使补给水得到预热,可缩短达 到沸点所需要的时间。
此外,从给水管63的上端喷洒下来的补给水将浇到散热片62的 上部的从水面露出的部分上。散热片62的从水面露出的部分比没入水 中的部分的温度要高,因而浇到散热片62上的水瞬间沸腾蒸发,使罐 体51的内部的蒸汽压力升高。因此,蒸汽从外喷嘴35强有力地喷出 并流入副腔室40,加强过热蒸汽从喷气孔43喷出时的强度。因此,每 当给水时会发生过热蒸汽的强力喷射。
在水位传感器55检测到罐体51中的水位上升到规定水平线的时 刻,控制装置80使泵73停止运行。这样,泵73在烹调期间间歇性地 进行给水工作。散热片62的从水面露出的部分在水浇到它上面时温度 会暂时降低,但之后没有水浇下来时温度便复原。因此,每当有新的 水浇下来时,这些水将急速蒸发,增强过热蒸汽的喷射力。
以上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还可以在不超出本 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而实施。
工业实用性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得到特别是适合在家庭使用的蒸汽烹调器。
专利文献1:实开平3-67902号公报(第6页~第11页,图1~ 图3)
专利文献2:特开平8-49854号公报(第3页~第4页,图1~ 图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