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可持续性 / 一种偏瘫康复仪

一种偏瘫康复仪

阅读:533发布:2021-02-23

IPRDB可以提供一种偏瘫康复仪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瘫康复仪,包括基座以及固定于基座上的座椅、上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和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限重单元;上肢训练单元设于座椅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并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与限重单元传动连接;还包括使上肢训练单元与限重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同步操作的传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肢和下肢相互关联,既可同时锻炼上、下肢体保证患者康复的均衡性;又可通过上、下肢的配合训练,增强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还利于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克服外力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康复训练主动性与可持续性的自信建立,加快康复训练效率,提升康复训练效果,有利于达到早日回归生活和社会的全面康复目标。,下面是一种偏瘫康复仪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座椅、上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和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限重单元;

所述上肢训练单元设于所述座椅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并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与所述限重单元传动连接;

所述偏瘫康复仪还包括使所述上肢训练单元与所述限重单元和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同步操作的传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调节上肢训练阻力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分别与上肢训练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所述调节单元构成所述传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的第二下肢训练单元,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分别与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共同构成所述传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滑轨和两排定位孔,两排所述定位孔平行排列在滑轨两侧;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A,所述滑块A的左右侧面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插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二者传动连接的第一辅助单元,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二者传动连接的第二辅助单元;

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调节单元以及第一辅助单元和第二辅助单元共同构成所述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包括与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下肢训练支架和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下肢训练本体,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本体与所述限重单元传动连接;

所述上肢训练单元包括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上肢训练支架和与所述上肢训练支架转动连接的上肢训练本体,所述上肢训练本体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本体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重单元包括连接杆、滑块B、用于容置负载且上端开口的负载箱和连接绳,位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本体偏心的位置设有一凸起,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上方还设有与基座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块槽,所述滑块B设于所述滑块槽内并沿滑块槽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起活动连接,另一端在所述滑块槽内与所述滑块B铰接;

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滑块槽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绕过所述定滑轮,一端与所述滑块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重单元限制的最大负载≤5K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方还设有高度可调且与基座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瘫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和操作面板;

所述负载箱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负载添加装置,所述负载添加装置的出口位于所述负载箱的开口端上方,所述负载添加装置的出口设有自动门;所述连接绳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上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和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手部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足底压力;

所述调节器、操作面板、自动门、拉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偏瘫康复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理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瘫康复仪。

背景技术

[0002]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
起,丧失生活能力。
[0003] 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偏瘫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但是目前我国医疗体系尚且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所有偏瘫患者的需要,这不仅使患者痛苦,而且也给家人带来
诸多不便与负担。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治疗偏瘫主要有以下方法:电疗、光疗、水疗、蜡疗
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疗法,常用的还有现
代医疗体操及中医传统体疗,如气功、按摩等。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缺点:1、涉及到的治疗
仪器有一些局限性,如操作繁琐,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而且患者都是必须到医院治疗,不仅
费用高昂,而且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2、具有危险性,比如电疗由于使用不当可
能引发触电、火灾等。3、现有偏瘫康复仪,上肢和下肢分别有单独的仪器,治疗是相互独立
的,不能兼顾偏瘫患者左右肢体和上下肢体协调的训练,更无法保证上、下肢体的训练能够
相互借力和辅助,导致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技术需求以及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一种操作简便,上、下肢可以相互关联的偏瘫康复仪。
[0005]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偏瘫康复仪,包括基座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座椅、上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和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限重单元;
[0007] 所述上肢训练单元设于所述座椅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并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与所述限重单元传动连接;
[0008] 所述偏瘫康复仪还包括使所述上肢训练单元与所述限重单元和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同步操作的传动件。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调节上肢训练阻力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分别与上肢训练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所述调节单元构成所述传动件。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设有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的第二下肢训练单元,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分别与所述调节单元和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
元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共同构成所述传动件。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滑轨和两排定位孔,两排所述定位孔平行排列在滑轨两侧;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A,所述滑块A的
左右侧面均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插销。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还设有用于改善二者传动连接的第一辅助单元,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还设有用于改
善二者传动连接的第二辅助单元;
[0013] 所述第二下肢训练单元、调节单元以及第一辅助单元和第二辅助单元共同构成所述传动件。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包括与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下肢训练支架和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下肢训练本体,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本体与所述限重
单元传动连接;
[0015] 所述上肢训练单元包括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上肢训练支架和与所述上肢训练支架转动连接的上肢训练本体,所述上肢训练本体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本体传动连接。
[0016] 进一步的,所述限重单元包括连接杆、滑块B、用于容置负载且上端开口的负载箱和连接绳,位于所述第一下肢训练本体偏心的位置设有一凸起,所述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上
方还设有与基座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块槽,所述滑块B设于所述
滑块槽内并沿滑块槽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起活动连接,另一端在所述滑
块槽内与所述滑块B铰接;
[0017] 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滑块槽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绕过所述定滑轮,一端与所述滑块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箱连接。
[0018] 进一步的,所述限重单元限制的最大负载≤5Kg。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上方还设有高度可调且与基座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
[0020] 进一步的,包括控制系统和操作面板;
[0021] 所述负载箱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负载添加装置,所述负载添加装置的出口位于所述负载箱的开口端上方,所述负载添加装置的出口设有自动门;所述连接
绳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上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和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上分别
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
手部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足底压力;
[0022] 所述调节器、操作面板、自动门、拉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 1、上肢训练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可以同步进行肌力康复训练,实现上肢和下肢相互关联。对于只有上肢或下肢发生偏瘫的患者,确保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偏瘫的肢
体可以借力健康的肢体,有助于患者提升康复效果。同样,对于单侧上肢和下肢均发生偏瘫
的患者,上、下肢可以相互辅助运动,既可以同时锻炼上、下肢体,保证患者康复的均衡性;
又使得患者在锻炼过程中通过上、下肢的配合训练,增强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还利于在
患者心理上产生克服外力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康复训练主动性与可持续性的自信建立,加
快康复训练效率,提升康复训练效果,有利于达到早日回归生活和社会的全面康复目标。
[0025] 2、该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适合医疗机构使用也适合家庭使用。
[0026] 3、支撑架高度可调,可根据患者身高和姿势调整支撑架高度,使支撑架处于患者腋下,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当患者康复到不再需要支撑架支撑时,
还可以将该支撑架从基座上拆除。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另外,座椅的椅背两侧还可以设置
固定患者身体的弹性带,对患者起到充分的安全保障,符合产品训练有效,安全第一的设计
理念。
[0027] 4、调节单元的设置,针对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中的上肢肌力训练均可有效保障,拓宽了本产品的适用范围,避免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需更换
新的康复仪,有效降低患者康复仪的购置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002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 图1为包含上肢训练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的康复仪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图1增设调节单元的康复仪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图2增设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的康复仪结构示意图。
[0032] 其中:1、基座;2、座椅;3、限重单元;4、第一下肢训练支架;5、第二链轮轴;6、第一下肢训练链轮;7、第二曲柄;8、第一脚托;9、上肢训练支架;10、第一链轮轴;11、上肢训练链轮;12、第一曲柄;13、把手;14、调节链轮支架;15、调节链轮轴;16、调节链轮组;17、调节器;18、第二下肢训练支架;19、第三链轮轴;20、第二下肢训练链轮;21、第三曲柄;22、第二脚
托;23、定位孔;24、滑块A;25、插销;26、第一涨紧链轮;27、第二涨紧链轮;28、第一支架;29、第二支架;30、连接杆;31、滑块B;32、负载箱;33、连接绳;34、凸起;35、支撑板;36、滑块槽;
37、定滑轮;38、支撑架;39、负载添加装置;40、自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4]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5]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之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8]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之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
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
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9]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偏瘫康复仪,包括基座1以及固定于基座1上的座椅2、上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和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限重单元3。本方案中,基座1的形
状为长方形,便于各部件沿基座1长度方向布局。限重单元3为患者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
提供一个附加外载荷,辅助患者进行上肢和下肢的肌力训练,有助于患者提高康复治疗效
率。其中,限重单元限制的最大负载≤5Kg。偏瘫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最大区别点在于:偏瘫患
者的偏瘫部位的运动很难得到大脑控制,偏瘫部位的肌力很低甚至丧失,很难提拿物体。随
着偏瘫患者不断进行肌力的康复训练,偏瘫部位普遍能够逐渐得到恢复。对于偏瘫患者来
说,通常情况下肌力训练的目的是使偏瘫部位提拿物体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停止
通过康复仪器进行后续的肌力训练,只需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恢复就可以。故而,对于肌力训
练的外载荷要求无需过大。过大的负载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增加设备成本,同时也不利
于偏瘫部位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治疗。通过设置用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限重单元3,并严格
限制其能够提供的最大载荷,同时根据偏瘫患者的偏瘫等级选择相应的负载重量进行肌力
康复训练,使得该产品的受众群体可直观认定为仅针对偏瘫患者,而不适合健康人群健身
使用。
[0040] 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2上,上肢放于上肢训练单元,下肢放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上便可以实施康复训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适合医疗机构使用也适合家庭使用。
[0041] 其中,上肢训练单元设于座椅2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并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同时,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与限重单元3传动连接。偏瘫康复仪还包括使上肢训练
单元与限重单元3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同步操作的传动件。基于上述结构,上肢训练单元和
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可以同步进行肌力康复训练,实现上肢和下肢相互关联。对于只有上肢
或下肢发生偏瘫的患者,确保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偏瘫的肢体可以借力健康的肢体,有
助于患者提升康复效果。同样,对于单侧上肢和下肢均发生偏瘫的患者,上、下肢可以相互
辅助运动,既可以同时锻炼上、下肢体,保证患者康复的均衡性;又使得患者在锻炼过程中
通过上、下肢的配合训练,增强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还利于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克服外力
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康复训练主动性与可持续性的自信建立,加快康复训练效率,提升康复
训练效果,有利于达到早日回归生活和社会的全面康复目标。
[0042] 为保证患者康复训练的安全性,防止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意外受伤,座椅2上方还设有高度可调且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架38。支撑架38高度可调,可根据患者身高和
姿势调整支撑架38高度,使支撑架38处于患者腋下,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降低患者的恐惧
心理。当患者康复到不再需要支撑架38支撑时,还可以将该支撑架38从基座1上拆除。结构
简单,实用性强。另外,座椅2的椅背两侧还可以设置固定患者身体的弹性带(图中未示出),
对患者起到充分的安全保障,符合产品训练有效,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
[0043] 具体的,第一下肢训练单元包括与基座1固定连接的第一下肢训练支架4和与第一下肢训练支架4转动连接的第一下肢训练本体,同时,第一下肢训练本体与限重单元传动连
接。
[0044] 本方案中,第一下肢训练本体包括第二链轮轴5、卡装在第二链轮轴5上的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设于第二链轮轴5两端的第二曲柄7以及设于第二曲柄7两端的第一脚托8。第
二链轮轴5卡装在第一下肢训练支架4上,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与限重单元3传动连接。训练
时,患者将双脚置于第一脚托8中,且第一脚托8的左右两部分按照相差180°设置,双脚类似
于蹬车,与人体正常的下肢运动轨迹相同,符合人体下肢运动的工程原理,保证下肢康复训
练的协调性,同时有效适应下肢运动的正常规律,有助于提升下肢康复训练效果。健康的一
侧下肢与偏瘫的另一侧下肢配合训练,能够满足患者渴望早日恢复运动能力的愿望,减少
患者的抑郁和悲观心理,有效锻炼患者的肌肉和神经,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步行训练效果。
[0045] 上肢训练单元包括与基座1固定连接的上肢训练支架9和与上肢训练支架9转动连接的上肢训练本体,上肢训练本体与第一下肢训练本体传动连接。
[0046] 本方案中,上肢训练本体包括第一链轮轴10、卡装在第一链轮轴10上的上肢训练链轮11、设于第一链轮轴10两端的第一曲柄12以及设于第一曲柄12两端的把手13,上肢训
练支架9与基座1固定连接,第一链轮轴10卡装在上肢训练支架9上,上肢训练链轮11与第一
下肢训练链轮6链传动。训练时,患者将双手置于把手13中,且把手13的左右两部分按照相
差180°设置,保证了康复训练的协调性。双手协调配合进行上下前后的旋转运动,多方位、
多角度的锻炼了上肢的肌力,有效锻炼患者的肌肉和神经。
[0047] 本结构中,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构成传动件。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不但与上肢训练链轮11链传动,还与限重单元3传动连接,使得上肢训练单元通过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与限
重单元3传动连接。
[0048] 为强化上肢肌力训练的康复效果,进一步保障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使用,拓宽该康复仪的使用范围,具体的,基座1上设有用于调节上
肢训练阻力的调节单元。该调节单元分别与上肢训练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
调节单元构成本结构中的传动件。方案中,调节单元位于上肢训练单元下方,调节单元分别
与上肢训练链轮11和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链传动。
[0049] 其中,调节单元包括调节链轮支架14、调节链轮轴15、卡装在调节链轮轴15上的调节链轮组16以及设于调节链轮组16一侧并与调节链轮支架14连接的调节器17。调节链轮组
16包括半径依次增大的若干调节链轮,任一调节链轮通过调节器17实现与上肢训练链轮11
链传动。其中,调节链轮组16中的调节链轮的数量根据该康复仪的肌力训练递增需求设定,
递增曲线越光滑,曲线斜率越小,则调节范围越宽,单级负载调节力度越细腻,越有利于患
者上肢的肌力训练,同时也意味着产品价格越高。其中,调节器17类似于变速自行车的变速
器,在此不予赘述。
[0050] 本方案中,调节链轮的数量设置为3个,即对于上肢的肌力训练可以实现三级变化,且调节链轮的半径越小则上肢肌力训练的负载越大。结合链传动结构,设定上述3个调
节链轮与负重的对应关系:对应轮径的递减情况下,1号调节链轮为μ1*负重,2号调节链轮
为μ2*负重,3号调节链轮为μ3*负重,其中,0<μ1<μ2<μ3。相应的,随着患者上肢肌力的康复程度不断提高,初期,通过拨动调节器17,使1号调节链轮与上肢训练链轮11链传动,此
时,上肢的肌力训练负重最小;中期,通过拨动调节器17,使2号调节链轮与上肢训练链轮11
链传动,此时,上肢的肌力训练负重适中;后期,通过拨动调节器17,使3号调节链轮与上肢
训练链轮11链传动,此时,上肢的肌力训练负重最大。
[0051] 在本方案中,调节单元的设置,实现对上肢肌力训练的外载荷的变化,以适应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的负载力需要,针对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中
的上肢肌力训练均可有效保障,拓宽了本产品的适用范围,避免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需更
换新的康复仪,有效降低患者康复仪的购置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0052] 现有的康复仪或者无法实现下肢弯曲训练,或者无法适应下肢不同弯曲训练的需求,为适应同一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时下肢不同的弯曲训练要求或者不同身型的患者进行
下肢弯曲训练,具体的,调节单元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设有与基座1活动连接的第二下
肢训练单元。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分别与调节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其中,第二
下肢训练单元和调节单元共同构成本结构中的传动件。
[0053] 具体的,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包括第二下肢训练支架18、第三链轮轴19、卡装在第三链轮轴19上的第二下肢训练链轮20、设于第三链轮轴19两端的第三曲柄21以及设于第三曲
柄21两端的第二脚托22,第二下肢训练支架18与基座1固定连接,第三链轮轴19卡装在第二
下肢训练支架18上。
[0054] 第二下肢训练链轮20分别与调节单元和第一下肢训练单元链传动。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的结构以及该结构对应的有益效果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相同,在此不予赘述,但区别
之处在于:当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下肢的肌力不断恢复,对下肢的弯曲要求相
应提高。由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距离患者的距离相较第二下肢训练单元距离患者的距离
远,从而使得在下肢肌力训练过程中,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使患者下肢弯曲的角度(即小腿与
大腿所夹的最小锐角)大于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使患者下肢弯曲的角度。相应的,随着训练下
肢不断康复,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使患者下肢弯曲的角度无法满足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需
要的目标弯曲角度需求,进而阻碍患者下肢的后续康复。因此,本方案提出的第二下肢训练
单元的设定,能够解决上述该问题的出现,并能够保证更小的弯曲角度,继而适应患者下肢
的后续康复训练。
[0055] 具体的,基座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滑轨(图中未示出)和两排定位孔23,两排定位孔23平行排列在滑轨两侧。第二下肢训练单元还包括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A24,第二下
肢训练支架18设于滑块A24上,滑块A24的左右侧面均设有与定位孔23配合的插销25。定位
孔23设为两排,定位时受力对称、均匀,很好的保证了滑块A24固定时的稳定性。
[0056] 由于第二下肢训练单元可沿着滑轨自由滑动,从而改变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与患者坐落位置的垂直距离,故而为实现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实施,需将调节单元与第二下肢训练
单元传动连接的链条以及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传动连接的链条设置成
较长尺寸。此状态下,为保障康复训练的实施效果,调节单元与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还设
有用于改善二者传动连接的第一辅助单元;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还
设有用于改善二者传动连接的第二辅助单元。
[0057] 第二下肢训练单元、调节单元以及第一辅助单元和第二辅助单元共同构成本结构中的传动件。
[0058] 具体的,第一辅助单元可以是第一涨紧链轮26,第二辅助单元可以是第二涨紧链轮27。通过上述涨紧链轮的设置,有效涨紧对应位置的链条,使整个链传动系统传动稳定、
安全可靠,保障患者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0059] 在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位置调整的过程中,为实现涨紧效果,保证传动可靠,调节单元与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设有与基座1固定的第一支架28,第一涨紧链轮26与第一支架
28转动连接并相对基座1可上下移动。第二下肢训练单元与第一下肢训练单元之间设有与
基座1固定的第二支架29,第二涨紧链轮27与第二支架29转动连接并相对基座1可上下移
动。本方案中,第一支架28与第二支架29为可伸缩的伸缩杆,进而带动第一涨紧链轮26和第
二涨紧链轮27的上下移动,保证康复训练系统传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0060] 具体使用时,对于下肢偏瘫较轻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康复训练需要下肢的弯曲角度较小,可将第二下肢训练单元沿着滑轨滑向患者座椅2,位置固定后,将插销25插入
对应的定位孔23内,此时,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的位置锁定。对应的,再将第一支架28与第二
支架29调整到对应高度,确保第一涨紧链轮26和第二涨紧链轮27所在的链条为涨紧状态,
整个康复训练系统可以继续实施。对于下肢偏瘫较重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可将第二下肢训
练单元沿着滑轨滑离患者座椅2,然后再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稳定
可靠,可保障同一患者在不同康复阶段时下肢不同的弯曲训练要求或者不同身型的患者进
行下肢弯曲训练,并使训练连续可持续。对于医疗机构不同身型患者的使用,推广性更强。
[0061] 为保证该训练系统结构紧凑,系统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降低各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磨损,具体的,调节单元位于上肢训练单元的正下方且二者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调节单
元的中心、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的中心以及第一下肢训练单元的中心的连线为水平直线。上
述结构保证了康复仪体积小,生产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也使患者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同
时,上肢训练单元、第二下肢训练单元、第一下肢训练单元还可具有升降功能,以满足不同
身型患者的使用。
[0062] 另外,本方案中,限重单元3包括连接杆30、滑块B31、用于容置负载且上端开口的负载箱32和连接绳33,位于第一下肢训练链轮6偏心的位置设有一凸起34,同时第一下肢训
练单元上方还设有与基座1连接的支撑板35,该支撑板35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块槽36,滑块
B31设于滑块槽36内并沿滑块槽36上下滑动,连接杆30的一端与凸起34活动连接,另一端在
滑块槽36内与滑块B31铰接。
[0063] 支撑板35上位于滑块槽36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定滑轮37,连接绳33绕过定滑轮37,一端与滑块B31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箱32连接。其中,负载箱32内的负载可根据患者的肌力训
练要求进行添加和删减,结构简单,操作及其方便。操作时,通过第一下肢训练单元的圆周
运动实现滑块B31沿滑块槽36上下滑动,进而拉动负载箱32的上下运动。
[0064] 为提升该产品的智能化,适应当前及未来市场的智能化需求,满足系统运行的精准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具体的,该偏瘫康复仪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操作面板。控制系统用
于接收、处理各操作发出的功能信息,并与各逻辑部件进行信息交换。操作面板上包括电源
控制键、训练模式选择控制键、时间设置键和显示窗口,电源控制键为电源开关,时间设置
键用来设置完成某项训练内容所要求的最大时限,训练模式选择控制键用来设置所要参加
的训练内容,训练模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每一等级对应康复训练的不同阶段,
训练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训练方案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同时,每个等级还分设三种不同上
肢训练的负重,即前述的μ1、μ2和μ3。同时,每种上肢负重根据实际训练需要自动切换。自动化程度高,训练效率大大提升,促使偏瘫病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坚持自我康复训练。
[0065] 负载箱32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于支撑板35上的负载添加装置39,负载添加装置39的出口位于负载箱32的开口端上方,负载添加装置39的出口设有自动门40。连接绳33上设有
拉力传感器,把手13、第一脚托8和第二脚托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
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手部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
器用于采集足底压力。本方案中,负载添加装置39中装有细沙,打开自动门40,细沙流入负
载箱32直至负重达到系统预设值时,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门40关闭,康复训练继续。
[0066] 调节器17、操作面板、自动门40、拉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0067] 具体操作时,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病人可以自行选择需要的训练等级,待训练模式选定后,系统会自动选择数据库中对应该模式的训练时间。此训练时间为单次训练的最大
时限,即患者单次训练达到此时限时,系统会温情提示患者,并给予本次训练的评价。如在
此时限到达之前训练停止,则系统会记忆停止前的训练参数,并在下次开始时,进行提示,
将上次记忆的状态参数在操作面板上显示以告知患者或医疗人员。同时,系统也会根据数
据库中对应的负重指标选择相应的负重,并控制调节器17控制上肢的肌力训练选择对应的
调节链轮,进而确定上肢训练对应的负载。待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患者即可进行相应阶段
的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控制系统会实时收集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或第
三压力传感器,并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与数据库中该阶段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
患者实时的训练状态以及相对应的目标训练阶段,并提醒患者康复训练阶段是否调整。
[0068] 随着康复训练的推进,如果患者的病情改善进入下个较轻的阶段,此时,只需重新设定康复训练等级,系统会自动选择数据库中对应该模式的训练时间、相应负重以及上肢
训练对应的负载。
[0069] 可以理解的,本方案中的传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带传动、齿轮组传动、涡轮蜗杆传动以及上述方式的结合等其他传动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0070]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
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
的部分说明即可。
[007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