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对流 / 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

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

阅读:1025发布:2021-01-03

IPRDB可以提供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包括金属井、保温管、多孔体系;所述的金属井深入岩石层,在金属井内部设有保温管,所述的保温管与金属井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保温管内部形成出水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在金属井底部连通;所述的多孔体系设置在金属井底部的外围,所述的多孔体系上部为岩石层,多孔体系中设有相互连通的不规则孔隙,在多孔体系的不规则孔隙中充满水。优点是,大幅度提高单井采热功率。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保护环境。,下面是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井、保温管、多孔体系;所述的金属井深入岩石层,在金属井内部设有保温管,所述的保温管与金属井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保温管内部形成出水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在金属井底部连通;所述的多孔体系设置在金属井底部的外围,所述的多孔体系上部为岩石层,多孔体系中设有相互连通的不规则孔隙,在多孔体系的不规则孔隙中充满水;所述的多孔体系中注入支撑剂,所述的支撑剂为金属颗粒或陶瓷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体系径向厚度为20-10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管为双层真空管。

说明书全文

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单井采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北方地区雾霾严重,特别是冬天采暖季,采暖燃煤进一步加重了雾霾,现阶段对清洁能源采暖技术需求迫切。地热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北方采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单井地热采暖系统,井深一般大于1000米,采用同轴套管结构,通过金属外壁向岩石取热,通过内保温管将热量输出。由于系统封闭循环,不采地下热水,没有腐蚀结垢,没有回灌等问题,备受市场欢迎。但是该单井地热采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单井采热功率小,功率衰减快,投资回收期长等难题,限制了单井地热采暖系统的规模化推广。单井地热采暖系统基本不受地域限制,占地小,如果能解决单井换热能力小的问题,该种供暖方式可为我国北方冬季雾霾的解决做出巨大的贡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岩石导热系数低,提高单井采热功率的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包括金属井、保温管、多孔体系;所述的金属井深入岩石层,在金属井内部设有保温管,所述的保温管与金属井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保温管内部形成出水通道,所述的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在金属井底部连通;所述的多孔体系设置在金属井底部的外围,所述的多孔体系上部为岩石层,多孔体系中设有相互连通的不规则孔隙,在多孔体系的不规则孔隙中充满水。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多孔体系径向厚度为20-100m。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多孔体系中注入支撑剂,所述的支撑剂为金属颗粒或陶瓷颗粒。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保温管为双层真空管。
[0009]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 1.大幅度提高单井采热功率。
[0011] 2.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成本。
[0012] 3.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换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1
[0015] 如图1所示,地热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系统,包括金属井1、保温管2、多孔体系3;所述的金属井1深入岩石层4,在金属井1内部设有保温管2,所述的保温管2与金属井1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5,保温管2内部形成出水通道6,所述的进水通道5与出水通道6在金属井
1底部连通;所述的多孔体系3设置在金属井1底部的外围,所述的多孔体系3上部为岩石层
4,多孔体系3中设有相互连通的不规则孔隙,在多孔体系3的不规则孔隙中充满水。所述的多孔体系3径向厚度为20-100m。所述的多孔体系3中注入支撑剂,所述的支撑剂为金属颗粒或陶瓷颗粒。所述的保温管2为双层真空管。
[0016] 实施例2
[0017] 以井深3000m、井径244.5mm的地热井为例,地温梯度30℃/km,地表温度10℃,井底温度100℃。选择在下部1000m制造多孔体系3。上部2000m岩石层4仍采用传统的岩石导热的方式取热,下部1000m采用多孔体系3内水的自然对流强化换热。多孔体系3采用水力压裂的方式形成,也可以采用爆破的方式形成,还可以采用射孔、压裂和爆破的组合方式形成。多孔体系3形成后,注入支撑剂,支撑剂可以是金属颗粒,也可以是陶瓷颗粒。然后向多孔体系3注满水,通过金属井壁将多孔体系3和井内隔离。
[0018] 多孔体系3的半径可以选择20m,30m或者更大,取决于有无补热。如果仅用于冬季采暖,非采暖季没有热量补充地下的热亏损,那么多孔体系3的半径要大,比如50m或者100m或者更大。如果非采暖季采用太阳能等补充地下的热亏损,多孔体系3的半径可以小些,比如20m或者30m。
[0019] 保温管2采用160mm的双层真空管,通过进水通道5注入15℃的水,注入水通过金属井1的管壁与岩石层4和多孔体系3进行换热。进水通道5注入水的温度低(注入水温度15℃,多孔体系3内水的初始温度在70-100℃之间),造成靠近井壁的多孔体系3内的水降温,而远离井壁的多孔体系3内的水温度高。多孔体系3内,近井和远井的温差造成了水的自然对流,近井流体向下运动,远井流体向上运动。水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远大于岩石的导热系数,通过水的自然对流,将远处岩石的热量有效的传递到井壁,强化了井外岩石的换热,大幅提高了地热单井换热能力。通过调节注入水流速,可从保温管2采出30℃左右的地热水,采出地热水通过热泵提升温度后去供暖,经热泵提取过热量的地热水变为15℃,再次注入井内换热。如果不采用多孔体系3,仅用岩石的导热来取热的话,岩石的导热系数在2-3.5W/m/K之间,3000m单井的取热量在300kW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衰减快,没有补热的话,几个采暖季后,单井取热量远小于300kW。如果采用单井自然对流强化换热,由于多孔体系3内水的自然对流可以将远处岩石的热量快速导入井内,单井的采热量远大于仅靠岩石导热的采热量,而且衰减慢。
[0020]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