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皮革加工 / 酸洗 / 酸洗装置

酸洗装置

阅读:264发布:2020-05-12

IPRDB可以提供酸洗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为了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过酸洗,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并且能够有效地对酸液进行加热,本发明设置有:贮存酸液、且通过使带钢板(S)以浸渍于所述酸液的状态行进而对该带钢板(S)进行酸洗的酸洗槽(10);对酸洗槽(10)内的酸液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18A~18D);与酸洗槽(10)分开设置、且贮存酸液的循环槽(43);使酸液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的酸液循环装置(40);以及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退避的控制装置(50);以及设置于酸洗槽、且将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在酸洗槽内循环的酸液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的引导板(71)。,下面是酸洗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洗装置具有:

酸洗槽,其贮存酸液,通过使带钢板以浸渍于所述酸液的状态行进而对该带钢板进行酸洗;

加热单元,其对所述酸洗槽内的所述酸液进行加热;

酸液贮存槽,其与所述酸洗槽分开设置,且贮存所述酸液;

酸液循环单元,其使所述酸液在所述酸洗槽与所述酸液贮存槽之间循环;

退避单元,其使所述带钢板相对于所述酸液退避;以及引导板,其设置于所述酸洗槽,且将利用所述酸液循环单元在所述酸洗槽内循环的所述酸液向所述加热单元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配置在设置于所述酸洗槽的所述酸液的排出口与所述酸液的供给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槽的在所述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被定位固定,所述酸液的排出口以及供给口设置于所述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上的中央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在所述酸洗槽内分别沿着该酸洗槽的两方的侧板配置,所述引导板配置在沿着一方的所述侧板配置的所述加热单元与沿着另一方的所述侧板配置的所述加热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具有如下形状:相对于配置于所述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所述加热单元而向该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延伸,并且,相对于配置于所述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所述加热单元而向该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循环单元具有:所述酸洗槽的排出口与所述酸液贮存槽之间的流通路;所述酸洗槽的供给口与所述酸液贮存槽之间的流通路;设置于两个所述流通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开闭阀;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流通路中的至少另一方的泵,所述退避单元对所述开闭阀的开闭以及所述泵的工作进行控制,将所述酸洗槽内的所述酸液的液面调整为比所述带钢板的通过高度靠下方,从而使所述带钢板相对于所述酸液退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单元具备与设置于所述酸洗槽的所述酸液的排出口连接的流入路,使所述流入路的入口位于比所述带钢板的通过高度靠下方的位置,使所述酸液从所述流入路溢流而将所述酸液的液面调整为比所述带钢板的通过高度靠下方,从而使所述带钢板相对于所述酸液退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路是包围所述酸液的所述排出口的堤。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避单元具有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通过将所述带钢板向比所述酸液的液面靠上方抬起,能够使所述带钢板相对于所述酸液退避,所述引导板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折叠,并且在由所述升降单元将所述带钢板向比所述酸液的液面靠上方抬起时在上下方向上展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具有在所述酸洗槽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载置所述带钢板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在将所述带钢板浸渍于所述酸液的位置与将所述带钢板向比所述酸液的液面靠上方抬起的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引导板的上部安装于所述支承部的下部,所述引导板的下部固定于所述酸洗槽的底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酸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是热交换器。

说明书全文

酸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酸洗装置是通过使在冷轧钢板或热轧钢板这样的带钢板的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即氧化皮与盐酸或硫酸等酸液反应而将其清洗去除的装置。作为通常的酸洗装置,具有如下的装置:使带钢板连续地向酸洗槽内行进,并将带钢板浸渍于在酸洗槽中贮存的酸液,由此连续地去除带钢板表面的氧化皮。
[0003]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酸洗装置,该酸洗装置具备充满酸液的酸洗槽、覆盖酸洗槽的上部的盖、旋转自如地设置于盖的下表面的浸渍导辊、设置于酸洗槽的底面的支承块、设置于支承块的上部的底板、以及与浸渍导辊对置地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的滑动件,通过由浸渍导辊以及滑动件一边引导带钢板一边使带钢板在酸液中行进,从而对该带钢板进行酸洗处理。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1603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然而,在具备酸洗装置的设备中,有时因配置在带钢板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侧、下游侧的装置的保养等而使该带钢板的行进暂时地(例如几小时到一天左右)停止。在该情况下,当在带钢板浸渍于酸洗槽的酸液的状态下使该带钢板的行进停止时,带钢板的酸洗进行而成为过酸洗,因此,进行了向与酸洗槽分开设置的副罐移送酸洗槽内的所有酸液、或者将带钢板向酸液的上方抬起等的作业。
[0009] 考虑了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酸洗装置应用前述的升降装置,但不仅需要抬起带钢板,还需要抬起浸渍导辊以及滑动件等,因此,升降装置成为大型且具有强度的装置,存在装置成本升高的可能性。另外,考虑了对所述酸洗装置应用前述的副罐的方案,但酸液的移送量多,且副罐内的酸液的温度与酸洗停止时间相应地降低,因此,在从酸洗暂时停止向酸洗运转的切换中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还考虑了对副罐设置热交换器的方案,但存在装置成本升高的可能性。
[0010] 另外,考虑了在酸洗暂时停止中,以使酸洗槽内的酸液的液面的上限高度相比带钢板的行进(通过)高度而成为下方的方式向副罐移送酸洗槽内的酸液的方案。在该情况下,虽然能够使处于酸洗槽内的热交换器工作而对酸液进行加热,但不存在酸洗处理时那样的、与带钢板的行进相伴的酸液的流动,可能无法有效地对酸洗槽内的酸液整体进行加热。
[0011] 根据以上,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洗装置,能够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的过酸洗,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并且即便在酸洗暂时停止中,也能够利用处于酸洗槽内的热交换器有效地对酸液进行加热。
[0012] 解决方案
[0013]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酸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0014] 酸洗槽,其贮存酸液,通过使带钢板以浸渍于所述酸液的状态行进而对该带钢板进行酸洗;
[0015] 加热单元,其对所述酸洗槽内的所述酸液进行加热;
[0016] 酸液贮存槽,其与所述酸洗槽分开设置,且贮存所述酸液;
[0017] 酸液循环单元,其使所述酸液在所述酸洗槽与所述酸液贮存槽之间循环;
[0018] 退避单元,其使所述带钢板相对于所述酸液退避;以及
[0019] 引导板,其设置于所述酸洗槽,且将利用所述酸液循环单元在所述酸洗槽内循环的所述酸液向所述加热单元引导。
[0020] 发明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地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的过酸洗,缩短酸洗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有效地对酸液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0022]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的俯视概要图。
[0023] 图1B是所述酸洗装置的侧视概要图。
[0024] 图2是图1B的II-II向视剖视图。
[0025] 图3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的俯视概要图。
[0026] 图3B是所述酸洗装置的侧视概要图。
[0027] 图4是图3B的IV-IV向视剖视图。
[0028] 图5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的俯视概要图。
[0029] 图5B是所述酸洗装置的侧视概要图。
[0030] 图6是图5B的VI-V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酸洗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基于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
[0032] [第一实施方式]
[0033] 参照图1A、图1B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进行说明。
[0034] 如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100具备酸洗槽10、循环槽(酸液贮存槽)43、酸液循环装置(酸液循环单元)40、以及控制装置(退避单元)50。
[0035] 酸洗槽10是深底的槽。酸洗槽10具有:容器主体,其具备底板11、前侧板12、后侧板13、右侧板14以及左侧板15,且上方开口,用于贮存酸液L;以及多个(图示例中为四个)罩构件25,其覆盖容器主体的开口。底板11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延伸,且以在详细后述的第一排出口15b(中央部循环口)成为最低点的方式设置有梯度。前侧板12、后侧板13、右侧板
14以及左侧板15形成酸洗槽10的纵壁。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酸洗槽10,只要由耐酸性的材料制作即可,能够使用由聚丙烯等树脂或树脂系的复合材料制作的酸洗槽。
[0036] 前侧板12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形成的底板11的前端部连接。后侧板13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形成的底板11的后端部连接。右侧板14形成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且与底板11的宽度方向右侧的端部连接。右侧板14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与前侧板12以及后侧板13连接。左侧板15形成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内且与底板11的宽度方向左侧的端部连接。左侧板15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与前侧板12以及后侧板13连接。
[0037] 在左侧板15设置有第一排出口(酸液的排出口)15b。在右侧板14设置有第二排出口14b以及供给口14c(酸液的供给口)。在右侧板14以及左侧板15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的中央部分处设置有固定托架19a、19b。酸洗槽10利用固定托架19a、19b的部分而定位固定于架台、基座等。因此,当酸洗槽10受到酸液L的热的影响时,酸洗槽10的底板11分别向图1A中由箭头E1示出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以及由箭头E2示出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发生热膨胀。尤其是聚丙烯等树脂系的结构的热膨胀率高。因此,当将第一排出口(酸液的排出口)15b、第二排出口14b以及供给口14c(酸液的供给口)设置于酸洗槽10被定位固定的中央部分时,不易受到热延展的影响,是优选的。
[0038] 在前侧板12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水平延伸的前凸缘部12a。在后侧板13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水平延伸的后凸缘部13a。
在前凸缘部12a以及后凸缘部13a分别设置有入侧的滑动件31以及出侧的滑动件32。
[0039] 在右侧板14以及左侧板15的上端部侧分别形成有向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右凸缘部14a以及左凸缘部15a。在右凸缘部14a以及左凸缘部15a分别设置有右承接部16a以及左承接部16b。在右承接部16a以及左承接部16b分别贮存有密封液,使得罩构件25的右侧板25d以及左侧板25e的端部浸渍。由此,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上方被罩构件25密封。
[0040] 在右侧板14与左侧板15之间,架设有形成为在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的多个(图示例中为三个)宽度方向承接部17。多个宽度方向承接部17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邻接地配置。
[0041] 宽度方向承接部17配置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邻接的引导装置主体(后述)之间。在宽度方向承接部17贮存有密封液,使得罩构件25的前侧板25b以及后侧板25c的端部浸渍。由此,酸洗槽10中的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邻接的引导装置主体间的上方被罩构件25密封。
[0042] 在酸洗槽10内设置有多个(图示例中为四个)热交换器(加热单元)18A~18D。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二热交换器18B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邻接地配置。第三热交换器18C、第四热交换器18D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邻接地配置。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二热交换器18B在右凸缘部14a的下方,与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邻接地配置于底板11。即,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二热交换器18B沿着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配置。第三热交换器18C、第四热交换器18D在左凸缘部15a的下方,与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邻接地配置于底板11。即,第三热交换器
18C、第四热交换器18D沿着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配置于底板11。第一热交换器18A与第三热交换器18C以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中央为中心而呈面对称地配置。第二热交换器18B与第四热交换器18D以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中央为中心而呈面对称地配置。热交换器18A~18D具有与酸洗槽10内的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几乎相同的高度。另外,热交换器18A~18D分别是在高度方向及侧板宽度方向上扩宽而配置的传热管,且具有通过向管中供给热介质(例如蒸气)而进行间接加热的功能。因此,通过将热交换器18A~18D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酸洗槽
10内的酸液L,能够将酸洗槽10内的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
[0043] 酸洗槽10具有引导带钢板S的引导装置(带钢板引导装置)20。引导装置20具有多个(图示例中为四个)引导装置主体21A~21D。多个引导装置主体21A~21D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邻接地配置。引导装置主体21A~21D分别具有横截面形状呈U字状的筒状构件(浸渍箱)22、浸渍导辊23、滑动件24以及支承块26。
[0044] 筒状构件22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延伸,呈在该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及其下游侧开口的形状。筒状构件22具有底板部22a、右侧板部22c以及左侧板部22d。右侧板部22c与左侧板部22d对置。底板部22a的一方的端部(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以及另一方的端部(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方的端部)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整体范围内与右侧板部22c以及左侧板部22d连接。筒状构件22由支承块26支承。
[0045] 滑动件24设置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形成的底板部22a的前端部侧。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第四引导装置主体21D中,滑动件24也设置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形成的底板部22a的后端部侧。浸渍导辊23设置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形成的、详细后述的罩构件主体25a的前端部侧。
[0046] 支承块26设置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形成的底板部22a的前端部侧且滑动件24的下方。支承块26分别设置于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由此,引导装置主体21A~21D在酸洗槽10内被配置为规定的高度。因此,在带钢板S的酸洗运转时,酸洗槽10中的酸液L被充满至与引导装置主体21A~21D几乎相同的高度,带钢板S在浸渍于酸液L的状态(规定的通过高度h)下被引导。
[0047] 罩构件25具有罩构件主体25a、前侧板25b、后侧板25c、右侧板25d以及左侧板25e。罩构件主体25a呈板状。罩构件主体25a配置在筒状构件22的上方。
[0048] 前侧板25b与罩构件主体25a的前端部连接,呈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在前侧板25b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延伸的前凸缘部25ba。在与第二引导装置主体21B~第四引导装置主体21D对应配置的罩构件25中,前侧板25b的前凸缘部25ba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折而浸渍于在宽度方向承接部17贮存的密封液内。
[0049] 后侧板25c与罩构件主体25a的后端部连接,呈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在后侧板25c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延伸的后凸缘部25ca。在与第一引导装置主体21A~第三引导装置主体21C对应配置的罩构件25中,后侧板25c的后凸缘部25ba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折而浸渍于在宽度方向承接部17贮存的密封液内。
[0050] 右侧板25d与罩构件主体25a的右端部连接,呈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在右侧板25d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向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右凸缘部25da。右凸缘部25da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折而浸渍于在右承接部16a贮存的密封液内。
[0051] 左侧板25e与罩构件主体25a的左端部连接,呈向上方延伸的形状。在左侧板25e的上端部侧形成有向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左凸缘部25ea。左凸缘部25ea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折而浸渍于在左承接部16b贮存的密封液内。
[0052] 因此,利用与第一引导装置主体21A~第四引导装置主体21D对应设置的罩构件25来覆盖酸洗槽10的上方。
[0053] 酸液循环装置40具备第一排出管41、第二排出管42以及供给管(返回管)44。第一排出管41的基端侧(一方的端部侧)与酸洗槽10的第一排出口15b连接,前端侧(另一方的端部侧)与循环槽43连接。在第一排出管41设置有开闭阀41a。第二排出管42的基端侧与酸洗槽10的第二排出口14b连接,前端侧(另一方的端部侧)与循环槽43连接。在第二排出管42设置有开闭阀42a。供给管44的基端侧(一方的端部侧)与循环槽43连接,前端侧(另一方的端部侧)与酸洗槽10的供给口14c连接。在供给管44设置有循环泵44a。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出管41的前端侧所连接的循环槽43的第一供给口43a优选位于比设置在酸洗槽10内的堤60的上端部60a靠下方的位置。这是因为,能够将比堤60靠上方的酸液L从酸洗槽10内有效地排出。另外,第二排出管42的前端侧所连接的循环槽43的第二供给口43b优选位于比酸洗槽10的底板11靠下方的位置。这是因为,能够将酸洗槽10内的全部酸液L从该酸洗槽10内有效地排出。
[0054] 酸洗装置100还具有设置于酸洗槽10内的堤60。堤60呈包围第一排出口15b的形状,具有前侧板部61、后侧板部62以及横侧板部63。堤60的前侧板部61与左侧板15以及底板11连接且呈沿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堤60的后侧板部62与左侧板15以及底板11连接。堤60的后侧板部62与前侧板部61分离,呈与该前侧板部61平行地延伸的形状。堤60的横侧板部63与前侧板部61的端部、后侧板部62的端部以及底板11连接,呈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堤60的上端部(入口)60a优选处于比酸洗槽10内的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且比酸洗运转中的酸液L的液面La高出液面La的三分之一的高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处于比筒状构件22的底板部22a靠下方、且比酸洗运转中的酸液L的液面La高出液面La的一半高度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在酸洗暂时停止中,能够抑制来自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排出量,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器18A~18D对酸液L的加热。另外还因为,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即,堤60形成与第一排出口15b连接的流入路,形成通过酸液L从上端部60a溢流而将酸液L的液面Lb调整为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从而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的退避单元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流入路也可以将入口与酸洗槽10的侧板15连接而设置到酸洗槽10外。
[0055] 需要说明的是,堤60优选为与酸洗槽10相同的材质。在酸洗槽10为树脂制的情况下,堤60也优选为与酸洗槽10相同的树脂制。这是因为,酸洗槽10内的酸液L在酸洗运转中以及酸洗暂时停止中被保持为高温(例如85~90℃),堤60也能够与酸洗槽10一起热延展。当酸洗槽10与堤60为不同材质时,在酸洗槽10与堤60的连接部位处产生因它们的热延展的差而引起的破损的可能性变高。
[0056] 上述的酸洗装置100具备设置在酸洗槽10内的引导板(酸液引导板)71。引导板71呈沿着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延伸的形状。引导板71具有与设置于酸洗槽10的、引导装置20的筒状构件22的底板部22a几乎相同的高度,引导板71的上端部71a位于引导装置20的筒状构件22的底板部22a正下方。引导板71的下端部71d固定于酸洗槽10的底板11。
[0057] 引导板71优选配置在酸洗槽10中的第一排出口15b与供给口14c之间。这是因为,与使酸液L从供给口14c向第一排出口15b直线地流通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而有效地对酸液L整体进行加热。另外,引导板71优选配置在沿着右侧板(一方的侧板)14配置的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二热交换器18B与沿着左侧板(另一方的侧板)15配置的第三热交换器18C、第四热交换器18D之间。这是因为,能够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
18D引导而更加有效地对酸液L整体进行加热。引导板71优选配置在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中央。这是因为,能够利用沿着右侧板14配置的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二热交换器18B与沿着左侧板15配置的第三热交换器18C、第四热交换器18D均匀地对酸液L进行加热。
[0058] 引导板71优选具有如下形状: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最上游侧的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的前端部18Aa、18Ca相比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延伸,并且,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最下游侧的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的后端部18Bb、18Db相比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延伸。引导板71的前端部71b与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相比位于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引导板71的后端部
71c与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相比位于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由此,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配置第一热交换器18A~第四热交换器18D的范围内,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侧的区域与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侧的区域在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上被划分。另外,在相对于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区域与相对于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区域,酸液L能够在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侧的区域与左侧板15侧的区域之间流通。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引导板71,与酸洗槽10同样地由耐酸性的材料制作即可,能够使用由聚丙烯等树脂或树脂系的复合材料制作的引导板。
[0059] 由此,以与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邻接配置的热交换器18A、18C侧和与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邻接配置的热交换器18B、18D侧进行划分。因此,在从向酸洗槽10供给到排出为止的期间,在酸液L的加热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全部的热交换器18A~18D。
[0060] 控制装置50是对酸洗装置100的各设备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装置50的输出侧与热交换器18A~18D、开闭阀41a、42a以及循环泵44a连接,能够控制这些设备的动作。
[0061] 在此,以下说明成为上述的酸洗装置100的中心的工作。
[0062] 在酸洗运转中,控制装置50以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85~90℃)的方式对热交换器18A~18D进行控制,以使酸液L不循环的方式对酸液循环装置40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50将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第二排出管42的开闭阀41a、42a控制为,该开闭阀41a、42a成为全闭状态,并且控制循环泵44a使其停止。由此,在酸洗槽10内,酸液L被加热至所述规定温度,酸液L的液面La被保持为与罩构件25的罩构件主体25a几乎相同的高度。因此,带钢板S一边由浸渍导辊23以及滑动件24引导、一边以浸渍于酸液L的状态在酸液L中行进,由此进行酸洗处理。
[0063] 在使酸洗运转暂时(例如几小时到一天左右)停止的酸洗暂时停止中,控制装置50以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85~90℃)的方式对热交换器18A~18D进行控制,以使酸液L循环的方式对酸液循环装置40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50将设置于第二排出管42的开闭阀42a控制为,该该开闭阀42a成为全闭状态,将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的开闭阀41a控制为,该开闭阀41a成为全开状态。由此,酸洗槽10内的酸液L越过堤60的上端部60a向第一排出口15b附近流通,从第一排出口15b通过第一排出管41向循环槽43内流通,且暂时贮存在该循环槽43内。另外,在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经由第一排出管41向循环槽43内排出后,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成为与堤60的上端部60a大致相同的高度。然后,控制装置50对开闭阀
41a的开度进行控制,并且控制循环泵44a使其工作。由此,暂时贮存在循环槽43内的酸液L通过循环泵44a的工作而经由供给管44向酸洗槽10内流通。即,第一排出管41以及供给管44成为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流通的两个流通路。预先设置液位传感器,基于其信号来判断酸液L成为与堤60的上端部60a几乎相同的高度的状态。另外,考虑预先调查到达堤60的上端部60a的经过时间,基于该时间经过的情况进行判断。若将利用循环泵44a向酸洗槽10供给的酸液的流量(供给量)设计或调整为不超过能够越过堤60而从酸洗槽10流出的酸液的流量(排出量),则能够将酸液L的液面Lb保持为堤60的上端部60a的高度。也可以将比堤60的上端部60a靠下方的位置作为从循环槽43向酸洗槽10供给酸液L的判定基准。
[0064] 另外,在酸洗槽10内,当酸液L如图1A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从供给口14c向酸洗槽10内供给时,酸液L沿着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一方的侧壁)侧,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分别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流通,在向最上游侧以及最下游侧流通之后,在引导板71的前端部71b与酸洗槽10的前侧板12之间以及引导板71的后端部71c与酸洗槽10的后侧板13之间流通而向酸洗槽10的左侧板(另一方的侧壁)15侧流通,进而沿着该左侧板15,经由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中央的堤60向第一排出口15b流通。
[0065] 因此,在酸洗暂时停止中,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在酸洗槽10内下降至与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的堤60的上端部60a几乎相同的高度。在该状态下,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利用引导板71使循环的酸液L在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的规定的流路中流通。由此,酸液L被酸洗槽10内的热交换器18A~18D加热至所述规定温度。
[0066]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使带钢板S的酸洗暂时停止的酸洗暂时停止中,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被调整为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在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的状态下,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由此能够防止此时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
另外,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并且,利用引导板71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由热交换器18A~18D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因此,与将所有酸液从酸洗槽内排出而贮存于与酸洗槽不同的罐的情况相比,向酸洗槽返回的酸液的量少,能够防止因贮存于其他罐而引起的酸液的温度降低,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
[0067] 控制装置50通过对开闭阀41a的开闭以及循环泵44a的工作进行控制,将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调整为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从而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可靠地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并且能够有效地对酸液L进行加热。
[0068] 酸洗槽10具有将热交换器18A~18D的上端以与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几乎相同的高度配置在酸液L内的深度,通过具有在利用酸洗槽10内的酸液L对带钢板S进行酸洗时、以使该带钢板S在酸液L中以规定的高度行进的方式引导的引导装置20,从而与在酸洗暂时停止中、利用升降装置将引导装置以及带钢板向比酸液的液面靠上方抬起或者将酸洗槽内的所有酸液向其他罐输送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可靠地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
[0069] [第二实施方式]
[0070] 参照图3A、图3B以及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进行说明。
[0071] 本实施方式为将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的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具备的酸液循环装置、控制装置变更后的结构。其他结构与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的上述的装置大致相同,对同一设备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2] 如图3A、图3B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100A具备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性装置100相同的设备,并且具备酸液循环装置(酸液循环单元)40A、液位传感器(液面高度计测单元)64以及控制装置(退避单元)50A。
[0073] 酸液循环装置40A具备第一排出管41、开闭阀41a、供给管44以及循环泵44a。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开闭阀41a的开度,并且控制对循环泵44a进行驱动的时机,从而将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经由第一排出管41、循环槽43、供给管44向酸洗槽10内输送、并且,在酸洗槽10内,酸液L的液面Lb在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被保持为规定的高度。
[0074] 液位传感器64是对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的高度进行检测的设备。液位传感器64的前端部64a位于比引导装置20的筒状构件22靠下方的位置。液位传感器64的输出侧与控制装置50A连接,液位传感器64在检测到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的高度时,将该酸液L的液面高度的信息向控制装置50A发送。
[0075] 控制装置50A的输入侧与液位传感器64连接。控制装置50A的输出侧与热交换器18A~18D、开闭阀41a、循环泵44a连接。
[0076] 在此,以下说明成为上述的酸洗装置100A的中心的工作。
[0077] 在酸洗运转中,与上述的酸洗装置100的控制装置50同样地,控制装置50A以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85~90℃)的方式对热交换器18A~18D进行控制,以使酸液L不循环的方式对酸液循环装置40A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50A将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第二排出管42的开闭阀41a、42a控制为,该开闭阀41a、42a成为全闭状态,控制循环泵44a使其停止。由此,在酸洗槽10内,酸液L被加热至所述规定温度,酸液L的液面La被保持为与罩构件25的罩构件主体25a几乎相同的高度。因此,带钢板S一边被浸渍导辊23以及滑动件24引导、一边以浸渍于酸液L的状态在酸液L中行进,由此进行酸洗处理。
[0078] 在使酸洗运转暂时(例如几小时至一天左右)停止的酸洗暂时停止中,控制装置50A以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85~90℃)的方式对热交换器18A~18D进行控制,以使酸液L循环的方式对酸液循环装置40A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50A将设置于第二排出管42的开闭阀42a控制为,该开闭阀42a成为全闭状态,将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的开闭阀41a控制为,该开闭阀41a成为全开状态。由此,酸洗槽10内的酸液L从第一排出口15b通过第一排出管41向循环槽43内流通,且暂时贮存在该循环槽43内。之后,控制装置50A在由液位传感器
64检测到的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的高度为比引导装置主体21A~21D靠下方时,对开闭阀41a的开度进行控制,并且,控制循环泵44a使其工作。由此,暂时贮存在循环槽43内的酸液L通过循环泵44a的工作而经由供给管44向酸洗槽10内流通。
[0079] 另外,在酸洗槽10内,当酸液L如图3A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从供给口14c向酸洗槽10内供给时,酸液L沿着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一方的侧壁)侧,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分别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流通,在向最上游侧以及最下游侧流通之后,在引导板71的前端部71b与酸洗槽10的前侧板12之间以及引导板71的后端部71c与酸洗槽10的后侧板13之间流通而向酸洗槽10的左侧板(另一方的侧壁)15侧流通,进而沿着该左侧板15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中央的第一排出口15b流通。
[0080] 因此,在酸洗暂时停止中,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在酸洗槽10内下降至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A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利用引导板71使循环的酸液L在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的规定的流路中流通。由此,酸液L被酸洗槽10内的热交换器18A~18D加热至所述规定温度。
[0081]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使带钢板S的酸洗暂时停止的酸液暂时停止中,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被调整为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在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的状态下,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从而能够防止此时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另外,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A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并且,利用引导板71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利用热交换器18A~
18D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因此,与将所有酸液从酸洗槽内排出而贮存于与酸洗槽不同的罐的情况相比,向酸洗槽10返回的酸液L的量少,能够防止因贮存于其他罐而引起的酸液的温度降低,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
[0082] 控制装置50A通过对开闭阀41a的开闭以及循环泵44a的工作进行控制,将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调整为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从而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从而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可靠地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
[0083] 控制装置50A基于由液位传感器64计测到的酸液L的液面,对开闭阀41a的开闭以及循环泵44a的工作进行控制。通过将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调整为比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h靠下方,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而更加可靠地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有效地对酸液L进行加热。
[0084] [第三实施方式]
[0085] 参照图5A、图5B以及图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进行说明。
[0086] 本实施方式为变更了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的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具备的引导装置、罩构件、引导板以及控制装置且追加了升降装置的结构。其他结构与图1A、图1B以及图2所示的上述装置大致相同,对同一设备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0087] 如图5A、图5B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酸洗装置100B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酸性装置100相同的设备,并且具备两台引导装置(带钢板引导装置)80A、80B、两台升降装置(升降单元)90A、90B以及控制装置50B。
[0088] 引导装置80A、80B是将带钢板S在酸洗槽10内以规定的高度从该酸洗槽10的入侧向出侧(在长度方向上)引导的装置。引导装置80A、80B分别具有浸渍滑动件81和对浸渍滑动件81进行支承的支承台82。引导装置80A的浸渍滑动件81在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邻接地配置。引导装置80B的浸渍滑动件81在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邻接地配置。通过这些浸渍滑动件81,在酸洗运转中,使带钢板S在比酸液L的液面La靠下方的位置以浸渍于该酸液L的状态行进。
[0089] 升降装置90A、90B是能够使支承用具92在酸洗槽10内、在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La(Lb)靠上方抬起的位置与将带钢板S浸渍于酸液L的位置之间升降的装置。升降装置90A配置在酸洗槽10的前侧板12与第一热交换器主体18A、第三热交换器主体18C之间。升降装置90B配置在酸洗槽10的后侧板13与第二热交换器主体18B、第四热交换器主体18D之间。
升降装置90A、90B分别具有呈L字状的支承用具92。支承用具9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基端部92b;以及与基端部92b的下端连接且在酸洗槽10的宽度方向(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用于载置并支承带钢板S的带钢板支承部92a。
[0090] 上述的酸洗装置100B具备设置于酸洗槽10内的引导板71A。引导板71A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折叠,并且在由升降装置90A、90B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靠上方抬起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展开。引导板71A的上端部71Aa经由支承部93而安装固定于升降装置90A、90B的带钢板支承部92a的下部。支承部93具有相对于升降装置90A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延伸、而相对于升降装置90B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延伸的形状。作为支承部93,能够使用具有可支承引导板71A的上端部71Aa的强度的支承部。引导板71A的下端部71Ad固定于酸洗槽10的底板11。
[0091] 引导板71A优选具有如下形状: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最上游侧的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的前端部18Aa、18Ca相比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延伸,并且,与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最下游侧的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的后端部18Bb、18Db相比向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延伸。引导板71A的前端部71Ab位于比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靠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引导板71A的后端部71Ac位于比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靠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位置。由此,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配置第一热交换器18A~第四热交换器18D的范围内,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侧的区域与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侧的区域在带钢板S的宽度方向上被划分。另外,在相对于第一热交换器18A、第三热交换器18C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游侧的区域与相对于第二热交换器18B、第四热交换器18D的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下游侧的区域,酸液L能够在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侧的区域与左侧板15侧的区域之间流通。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引导板71A,与酸洗槽10同样地由耐酸性的材料制作即可,能够使用由聚丙烯等树脂或树脂系的复合材料制作的引导板。
[0092] 因此,在将升降装置90A、90B的支承用具92抬起时,支承部93也与该支承用具92一起被抬起,与支承部93连接的引导板71A的上端部71Aa也被抬起。由此,以与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邻接配置的热交换器18A、18C侧和与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邻接配置的热交换器18B、18D侧进行划分。因此,在从向酸洗槽10供给到排出为止的期间,在酸液L的加热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全部的热交换器18A~18D。
[0093] 另外,在上述的酸洗装置100B中,酸洗槽10的上方被多个(图示例中为四个)罩构件25覆盖。罩构件25具有罩构件主体25a、前侧板25b、后侧板25c、右侧板25d以及左侧板25e。前侧板25b以及后侧板25c的端部浸渍在贮存于宽度方向承接部17的密封液内。右侧板
25d以及左侧板25e分别浸渍在贮存于右承接部16a以及左承接部16b的密封液内。
[0094] 控制装置50B是对酸洗装置100B的各设备进行控制的装置。控制装置50B的输出侧与热交换器18A~18D、开闭阀41a、42a、循环泵44a以及升降装置90A、90B连接,能够对这些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50B以及升降装置90A、90B构成退避单元。
[0095] 在此,以下说明成为上述的酸洗装置100B的中心的工作。
[0096] 在酸洗运转中,与上述的酸洗装置100的控制装置50同样地,控制装置50B以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85~90℃)的方式对热交换器18A~18D进行控制,以使酸液L不循环的方式对酸液循环装置40进行控制,以避免将带钢板S抬起得比酸液L的液面La高的方式对升降装置90A、90B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50B将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第二排出管42的开闭阀41a、42a控制为,该开闭阀41a、42a成为全闭状态,并控制循环泵44a使其停止。由此,在酸洗槽10内,酸液L被加热至所述规定温度,酸液L的液面La被保持为与堤60的上端部60a几乎相同的高度。因此,带钢板S一边被浸渍滑动件81引导、一边以浸渍于酸液L的状态在酸液L中行进,由此进行酸洗处理。
[0097] 在使酸洗运转暂时(例如几小时至一天左右)停止的酸洗暂时停止中,控制装置50B以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Lb靠上方抬起的方式对升降装置90A、90B进行控制,并且,以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例如85~90℃)的方式对热交换器18A~18D进行控制,以使酸液L循环的方式对酸液循环装置40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50B将升降装置90A、90B的支承用具92控制为,使该支承用具92上升而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Lb靠上方抬起,将设置于第二排出管42的开闭阀42a控制为,该开闭阀42a成为全闭状态,将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的开闭阀41a控制为,该开闭阀41a成为全开状态。因此,通过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Lb靠上方抬起,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酸洗槽10内的酸液L越过堤60的上端部60a而向第一排出口15b附近流通,从第一排出口15b通过第一排出管41向循环槽43内流通,且暂时贮存在该循环槽43内。另外,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经由第一排出管41向循环槽43内排出而使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成为与堤60的上端部60a大致相同的高度。之后,控制装置50对开闭阀41a的开度进行控制,并且控制循环泵44a使其工作。由此,暂时贮存在循环槽43内的酸液通过循环泵44a的工作而经由供给管44向酸洗槽10内流通。
[0098] 另外,在酸洗槽10内,当酸液L如图5A中的箭头所示那样从供给口14c向酸洗槽10内供给时,酸液L沿着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一方的侧壁)侧,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分别向上游侧以及下游侧流通,当向最上游侧以及最下游侧流通之后,在引导板71A的前端部71Ab与酸洗槽10的前侧板12之间以及引导板71A的后端部71Ac与酸洗槽10的后侧板13之间流通而向酸洗槽10的左侧板(另一方的侧壁)15侧流通,进而沿着该左侧板15经由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中央的堤60向第一排出口15b流通。
[0099] 因此,在酸洗暂时停止中,带钢板S被向比酸洗槽10内的酸液L的液面Lb靠上方抬起,在该状态下,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利用引导板71A使循环的酸液L在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的规定的流路中流通。由此,酸液L由酸洗槽10内的热交换器18A~18D加热至所述规定温度。
[0100]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使带钢板S的酸洗暂时停止的酸液暂时停止中,在带钢板S相对于酸洗槽10内的酸液L退避的状态下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能够防止此时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另外,利用酸液循环装置40使酸液L在酸洗槽10与循环槽43之间循环,并且,利用引导板71A将酸液L向热交换器18A~18D引导,利用热交换器18A~18D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因此,与将所有酸液从酸洗槽内排出而贮存于与酸洗槽不同的罐的情况相比,向酸洗槽10返回的酸液L的量少,能够防止因贮存于其他罐而引起的酸液的温度降低,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
[0101] 控制装置50B通过对开闭阀41a的开闭、循环泵44a的工作以及升降装置90A、90B进行控制,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Lb靠上方抬起,从而能够使带钢板S相对于酸液L退避,引导板71A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折叠,且在由升降装置90A、90B将带钢板S向比酸液L的液面靠上方抬起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展开,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可靠地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S的过酸洗,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有效地对酸液L进行加热。
[0102] [其他实施方式]
[0103] 上述中,使用设置有引导装置20的酸洗装置100A进行了说明,该引导装置20在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上具备具有设置了浸渍导辊23以及滑动件24的筒状构件22的多个引导装置主体,但也能够应用于设置有以使带钢板能够行进的方式对该带钢板的下表面侧进行支承的支承辊等的酸洗装置。
[0104] 上述中,使用具备由四个引导装置主体21A~21D构成的引导装置20的酸洗装置100、100A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可以将带钢板支承为浸渍于酸液的状态且能够向带钢板的行进方向行进,则引导装置主体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也可以采用具备三个以下的引导装置主体或具备五个以上的引导装置主体的酸洗装置。
[0105] 上述中,使用酸洗槽10的第一排出口15b以及第二排出口14b与第一排出管41以及第二排出管42连接且酸洗槽10的供给口14c与供给管44连接的酸洗装置100、100A、100B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在酸洗槽与排出管以及供给管的连接部位夹设柔性管。由此,即便酸洗槽10发生热延展,也能够利用所述柔性管吸收该热延展。
[0106] 上述中,使用具备在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以及左侧板15附近沿带钢板S的行进方向邻接配置的两个(合计为四个)热交换器18A~18D的酸洗装置100、100A、100B进行了说明,但热交换器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采用具备一个热交换器或三个以上的热交换器的酸洗装置。也可以采用具备仅在酸洗槽10的左侧板15附近或仅在酸洗槽10的右侧板14附近配置的热交换器的酸洗装置。
[0107] 上述中,使用具备与各引导装置主体21A~21D对应地设置的罩构件25的酸洗装置100、100A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利用一个罩构件来覆盖酸洗槽10的上方的酸洗装置。
[0108] 上述中,使用具有堤60的酸洗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具有溢流管作为流入路的酸洗装置,该溢流管设置于酸洗槽内,一方的端部侧与酸洗槽的第一排出口连接,另一方的端部侧即入口位于比带钢板的通过高度靠下方的位置。即便是这样的酸洗装置,也能够通过酸液从溢流管溢流而将酸液的液面调整为比带钢板的通过高度靠下方,从而使带钢板相对于酸液退避。
[0109] 上述中,使用利用水密封来作为罩构件25的端部的密封方式的酸洗装置100、100A、100B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使用在罩构件的端部安装橡胶密封件而成的橡胶垫来作为该部位的密封方式的酸洗装置。
[0110] 上述中,使用具备热交换器18A~18D的酸洗装置100、100A、100B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具备加热器等的能够将酸液L加热至规定温度的装置来代替热交换器的酸洗装置。
[0111] 上述中,使用具备酸洗槽和配置于其下方的循环槽的酸洗装置进行了说明,但酸洗槽以及循环槽的配置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利用酸液循环装置使酸液在酸洗槽与循环槽之间循环即可,也可以采用在酸洗槽的上方配置了循环槽的酸洗装置、或者将酸洗槽与循环槽配置于相同的高度的酸洗装置。另外,使用具有设置于第一排出管41的开闭阀41a和设置于供给管44的循环泵44a的酸液循环装置40、40A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使酸液在酸洗槽与酸液循环槽之间循环即可,也可以采用具有设置于排出管以及供给管这双方的泵的酸液循环装置、或者具有设置于排出管以及供给管这双方的泵以及开闭阀的酸液循环装置、或者具有设置于排出管的泵和设置于供给管的开闭阀的酸液循环装置。
[0112] 工业实用性
[0113]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酸洗暂时停止中的带钢板的过酸洗,能够缩短酸洗运转与酸洗暂时停止的切换时间,因此,能够在制铁产业中等有益地利用。
[0114] 附图标记说明:
[0115] 10             酸洗槽;
[0116] 11             底板;
[0117] 14             右侧板;
[0118] 14b            第二排出口;
[0119] 14c            供给口;
[0120] 15             左侧板;
[0121] 15b            第一排出口;
[0122] 16a            右承接部;
[0123] 16b            左承接部;
[0124] 17            宽度方向承接部;
[0125] 18A~18D      热交换器;
[0126] 19a、19b      固定托架;
[0127] 20            引导装置;
[0128] 21A~21D      引导装置主体;
[0129] 22            筒状构件;
[0130] 23            浸渍导辊;
[0131] 24             滑动件;
[0132] 25             罩构件;
[0133] 26             支承块;
[0134] 31、32          滑动件
[0135] 40、40A         酸液循环装置(酸液循环单元);
[0136] 41             第一排出管;
[0137] 41a            开闭阀;
[0138] 42             第二排出管;
[0139] 42a            开闭阀;
[0140] 43             循环槽(酸液贮存槽);
[0141] 43a            第一供给口;
[0142] 43b            第二供给口;
[0143] 44             供给管;
[0144] 44a            循环泵;
[0145] 50、50A、50B  控制装置(退避单元);
[0146] 60             堤;
[0147] 60a            上端部;
[0148] 64             液位传感器(液面高度计测单元);
[0149] 64a           前端部;
[0150] 71、71A         引导板;
[0151] 71a、71Aa       上端部;
[0152] 71b、71Ab       前端部;
[0153] 71c、71Ac       后端部;
[0154] 71d、71Ad       下端部;
[0155] 80A、80B        引导装置;
[0156] 81             浸渍滑动件;
[0157] 82             支承台;
[0158] 90A、90B        升降装置;
[0159] 92             支承用具;
[0160] 92a           带钢板支承部;
[0161] 92b             基端部;
[0162] 93              支承部;
[0163] 100、100A、100B  酸洗装置;
[0164] h               带钢板S的通过高度;
[0165] L               酸液;
[0166] La              液面(酸洗运转中);
[0167] Lb              液面(酸洗暂时停止中);
[0168] S               带钢板。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