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铁路轨道 / 牵引力 / 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

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

阅读:184发布:2021-02-26

IPRDB可以提供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包括涡轮体、泵轮体以及导轮体;通过对涡轮体、泵轮体以及导轮体各个参数的合理设计,使得整机不仅能获得大牵引力、实现高效率铲装,而且燃油成本低。,下面是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包括涡轮体、泵轮体以及导轮体;其特征在于: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φD为410±5mm;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116±5mm;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90±5mm;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91±5mm;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116±5mm;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94±5mm;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91±5mm;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85°~93°;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87°~95°;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4°~42°;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35°~143°;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125°~133°;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17°~25°;

各工作轮进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为:泵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B1=0.39±0.03;

泵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B2=0.12±0.03;

涡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T1=0.14±0.03;

涡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T2=0.34±0.03;

导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D1=0.57±0.03;

导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D2=0.60±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转速压路机用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φD为410mm;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116mm;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90mm;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91mm;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116mm;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94mm;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94mm;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85°~93°;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87°~95°;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4°~42°;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35°~143°;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125°~133°;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17°~25°;

各工作轮进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为:泵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B1=0.39;

泵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B2=0.12;

涡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T1=0.14;

涡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T2=0.34;

导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D1=0.57;

导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D2=0.6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它主要用于12吨以上的大吨位装载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液力变矩器包括涡轮、导轮和泵轮,其零速泵轮千转公称力矩Mbg0值比较大、而变矩比K0值比较小、低速效率值也偏低,即低速性能差。装载机工作场合千差万别,工况差别较大,对整机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大吨位装载机要求具备大牵引力、高效率铲装,所以需要匹配的液力变矩器零速泵轮千转公称力矩Mbg0值偏小、变矩比K0值要偏大、低速效率值要偏高。但现有液力变矩器的低速性能差,整机不仅不能获得大牵引力、高效率铲装,而且燃油经济性差,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的液力变矩器匹配大吨位装载机无法获得大牵引力、高效率铲装以及良好的燃油经济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速性能好的液力变矩器,适用于大吨位装载机。
[0004]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大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包括涡轮体、泵轮体以及导轮体;其特征在于: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φD为410±5mm;
[0006]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
[0007]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116±5mm;
[0008]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90±5mm;
[0009]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91±5mm;
[0010]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116±5mm;
[0011]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94±5mm;
[0012]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91±5mm;
[0013]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
[0014] 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85°~93°;
[0015]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87°~95°;
[0016]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4°~42°;
[0017]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35°~143°;
[0018]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125°~133°;
[0019]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17°~25°;
[0020] 各工作轮进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为:
[0021] 泵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B1=0.39±0.03;
[0022] 泵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B2=0.12±0.03;
[0023] 涡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T1=0.14±0.03;
[0024] 涡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T2=0.34±0.03;
[0025] 导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D1=0.57±0.03;
[0026] 导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D2=0.60±0.03。
[0027] 上述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优选的参数配比是: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φD为410mm;
[0028]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
[0029]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116mm;
[0030]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90mm;
[0031]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91mm;
[0032]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116mm;
[0033]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94mm;
[0034]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94mm;
[0035]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
[0036] 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85°~93°;
[0037]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87°~95°;
[0038]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4°~42°;
[0039]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35°~143°;
[0040]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125°~133°;
[0041]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17°~25°;
[0042] 各工作轮进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为:
[0043] 泵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B1=0.39;
[0044] 泵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B2=0.12;
[0045] 涡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T1=0.14;
[0046] 涡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T2=0.34;
[0047] 导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D1=0.57;
[0048] 导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D2=0.60。
[004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50] 本发明由于采用合理的循环圆与叶栅参数,达到所需性能,解决了零速泵轮千转公称力矩Mbg0值偏小、变矩比K0值要偏大、低速效率值要偏高的技术难题,更适用于匹配大吨位装载机发动机,使整车获得大牵引力、高效率铲装、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51] 图1是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0052] 图2是泵轮叶栅外形示意图;
[0053] 图3是涡轮叶栅外形示意图;
[0054] 图4是各工作轮沿中间流线剖面的展开图;
[0055] 图5是各工作轮的轴面图;
[0056] 图6是本发明液力变矩器特性曲线图。
[0057] 1-罩轮、2-涡轮、3-导轮、4-泵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如图1~图5所示,本实例主要有罩轮组件1、涡轮组件2、导轮组件3、泵轮组件4部分组成;其中:动力输入端由罩轮1与泵轮4构成,动力输出端由涡轮2通过涡轮轴构成。各个工作轮的具体结构参数如下:
[0059] 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φD为410±5mm;
[0060]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
[0061]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116±5mm
[0062]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90±5mm
[0063]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91±5mm
[0064]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116±5mm
[0065]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94±5mm
[0066]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91±5mm
[0067]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
[0068] 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85°~93°
[0069]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87°~95°
[0070]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4°~42°
[0071]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35°~143°
[0072]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125°~133°
[0073]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17°~25°
[0074] 各工作轮进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
[0075] 泵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B1=0.39±0.03
[0076] 泵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B2=0.12±0.03
[0077] 涡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T1=0.14±0.03
[0078] 涡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T2=0.34±0.03
[0079] 导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D1=0.57±0.03
[0080] 导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D2=0.60±0.03。
[0081] 上述吨位装载机用液力变矩器,优选的参数配比是:液力变矩器循环圆直径φD为410mm;
[0082] 各工作轮中间流线的平均进、出口半径:
[0083]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B1=116mm;
[0084] 泵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B1=190mm;
[0085]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T1=191mm;
[0086] 涡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T2=116mm;
[0087]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进口平均半径ρD1=94mm;
[0088] 导轮体中间流线的出口平均半径ρD2=94mm;
[0089] 各工作轮叶片中间流线的进、出口角为:
[0090] 泵轮叶片进口角βB1=85°~93°;
[0091] 泵轮叶片出口角βB2=87°~95°;
[0092] 涡轮叶片进口角βT1=34°~42°;
[0093] 涡轮叶片出口角βT2=135°~143°;
[0094] 导轮叶片进口角βD1=125°~133°;
[0095] 导轮叶片出口角βD2=17°~25°;
[0096] 各工作轮进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为:
[0097] 泵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B1=0.39;
[0098] 泵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B2=0.12;
[0099] 涡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T1=0.14;
[0100] 涡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T2=0.34;
[0101] 导轮进口流道相对宽度BD1=0.57;
[0102] 导轮出口流道相对宽度BD2=0.60。
[0103] 其中,该液力变矩器中各工作轮叶片数量是:
[0104] 泵轮叶片数ZB=30;涡轮叶片数ZT=31;导轮叶片数ZD=13。
[0105] 该液力变矩器中各工作轮进口处和出口处叶片的法向厚度是:
[0106] 泵轮进、出口处叶片法向厚度δB1=δB2=5mm;涡轮进、出口处叶片法向厚度δT1=δT2=5mm;导轮进口处叶片法向厚度δD1=8.8mm,导轮出口处叶片法向厚度δD2=1.1mm。
[0107] 按照上述参数设计的液力变矩器的零速泵轮千转公称力矩MBg0=390×(1±5%)N.m,零速变矩比为K0=2.85×(1±5%),最高效率η≥83%。
[0108] 其中,图6中a代表效率速比曲线图,b代表变矩比速比图、c代表能容速比曲线图;从图6中曲线b、c可以看出该液力变矩器在零速工况时的值,能使整车获得较大牵引力;从图6中曲线c看出液力变矩器具备正透穿性,尤其是在高速比时,曲线c下降得比较明显,这样整车在联合工况时,匹配在发动机高转速,获得良好的铲装效率。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