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自动扶梯,电梯和楼梯 / 电梯轿厢 / 轿厢门气密装置及电梯

轿厢门气密装置及电梯

阅读:846发布:2021-02-23

IPRDB可以提供轿厢门气密装置及电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轿厢门气密装置和电梯,能够在轿厢侧门进行开门动作时使气密构件从轿厢侧门分离。轿厢门气密装置(10)包括气密机构主体(11)、摇动构件(14)、气密构件(18)、被接触构件(20)、卡合部(17)、第一凸轮片(23)、以及第二凸轮片(24)。卡合部(17)和第一凸轮片(23)在轿厢侧门(123)关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气密机构主体(11)在气密构件(18)靠近轿厢侧门(123)的方向上进行旋转。卡合部(17)和第二凸轮片(24)在轿厢侧门(123)开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气密机构主体(11)在气密构件(18)远离轿厢侧门(123)的方向上进行旋转。,下面是轿厢门气密装置及电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轿厢门气密装置,对具有轿厢室、及对轿厢室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轿厢侧门的轿厢中的所述轿厢室和所述轿厢侧门的间隙进行封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密机构主体,该气密机构主体可旋转地被设置于所述轿厢室的旋转轴支承;

摇动构件,该摇动构件设置于所述气密机构主体;

气密构件,该气密构件设置于所述摇动构件,并与所述轿厢侧门相对;

被接触构件,该被接触构件设置于所述轿厢侧门,在开闭所述轿厢侧门时使所述气密机构主体旋转;

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摇动构件和所述被接触构件中的某一方;

第一凸轮片,该第一凸轮片设置在与所述摇动构件和所述被接触构件中的设置了所述卡合部的构件不同的构件上;以及第二凸轮片,该第二凸轮片设置在所述摇动构件和所述被接触构件中的与所述第一凸轮片相同的构件上,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一凸轮片在所述轿厢侧门关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所述气密机构主体在所述气密构件靠近所述轿厢侧门的方向上进行旋转,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凸轮片在所述轿厢侧门开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所述气密机构主体在所述气密构件远离所述轿厢侧门的方向上进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片和所述第二凸轮片设置于所述摇动构件或者所述被接触构件,并且在所述轿厢侧门的开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凸轮片的卡合被解除时,所述第二凸轮片配置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构件设置于所述气密机构主体,

所述配重构件调整成使所述气密机构主体、所述摇动构件、所述气密构件、所述卡合部、或者所述第一凸轮片、第二凸轮片合并后的重心位置位于比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更靠近所述轿厢侧门一侧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是设置于所述摇动构件或者所述被接触构件、并被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心正交的方向上突出的滚轮轴可旋转地支承的卡合滚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旋转轴到所述气密装置的距离被设定为比从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凸轮片或者所述第二凸轮片抵接的点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更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所述第一凸轮片以及所述第二凸轮片分别成对设置有多个。

8.一种电梯,包括:

具有轿厢室及对轿厢室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轿厢侧门的轿厢;

控制所述轿厢室的内部的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以及封堵所述轿厢室和所述轿厢侧门的间隙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门气密装置包括:

气密机构主体,该气密机构主体可旋转地被设置于所述轿厢室的旋转轴支承;

摇动构件,该摇动构件设置于所述气密机构主体;

气密构件,该气密构件设置于所述摇动构件,并与所述轿厢侧门相对;

被接触构件,该被接触构件设置于所述轿厢侧门,在开闭所述轿厢侧门时使所述气密机构主体旋转;

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摇动构件和所述被接触构件中的某一方;

第一凸轮片,该第一凸轮片设置在与所述摇动构件和所述被接触构件中的设置了所述卡合部的构件不同的构件上;以及第二凸轮片,该第二凸轮片设置在所述摇动构件和所述被接触构件中的与所述第一凸轮片相同的构件上,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一凸轮片在所述轿厢侧门关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所述气密机构主体在所述气密构件靠近所述轿厢侧门的方向上进行旋转,所述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凸轮片在所述轿厢侧门开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所述气密机构主体在所述气密构件远离所述轿厢侧门的方向上进行旋转。

说明书全文

轿厢门气密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控制轿厢内的气压的轿厢门气密装置、以及具备该轿厢门气密装置的电梯。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高层化存在电梯的升降速度增加的趋势,例如超过1000m/分的高速电梯正得以实用化。在长行程的高速电梯中,由于轿厢室内的急剧的气压变动导致给乘客带来耳堵塞、不适感。因此,提出了一种气压控制装置,其通过根据轿厢室外的气压来控制轿厢室内的气压,从而减少伴随急剧的气压变动的乘客的耳闷感。
[0003] 利用气压控制装置使轿厢室内的气压变为最佳的状态,需要提高轿厢室内的气密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提高该轿厢室内的气密性的技术。
[0004] 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的轿门的气密装置包括以与轿厢门的内表面大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的气密机构主体、以及设置于气密机构主体的气密构件。而且,在轿厢门的关门时使气密机构主体旋转,使气密构件与轿门接触,通过堵塞门与上梁的缝隙来使轿厢室内气密化。此外,在打开轿门时,通过施力单元即扭力弹簧的反作用力使气密机构主体旋转,气密构件从门分离。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66587号刊物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然而,在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中,为了在门打开时可靠地使气密构件从门分离,扭力弹簧的作用力的大小变得重要。因此,在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中,在安装轿门气密装置时,需要扭力弹簧的作用力的调整作业,门气密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复杂。
[0007] 而且,在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老化,导致扭力弹簧的作用力降低,若气密机构主体与旋转轴的摩擦力增加,则在打开轿门时,气密机构主体有可能在气密构件从门分离的方向上不进行旋转。其结果是,在气密构件接触的状态下,由于轿门进行开门动作,会产生噪音,由于门与气密构件的摩擦力,有可能会导致妨碍门的开门动作。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了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在轿厢侧门进行开门动作时能够使气密构件从轿厢侧门分离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和电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将具有轿厢室和对轿厢室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轿厢侧门的轿厢中的轿厢室与轿厢侧门的间隙封堵。此外,轿厢门气密装置包括气密机构主体、摇动构件、气密构件、被接触构件、卡合部、第一凸轮片、以及第二凸轮片。气密机构主体可旋转地被设置于轿厢室的旋转轴支承。摇动构件设置于气密机构主体。气密构件设置于摇动构件,并与轿厢侧门相对。被接触构件设置于轿厢侧门,在开闭轿厢侧门时使气密机构主体旋转。卡合部设置于摇动构件和被接触构件中的某一方。第一凸轮片设置在与摇动构件和被接触构件中的设置了卡合部的构件不同的构件上。第二凸轮片设置在上述摇动构件和被接触构件中的与第一凸轮片相同的构件上。而且,卡合部和第一凸轮片在轿厢侧门关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气密机构主体在气密构件靠近轿厢侧门的方向上进行旋转。卡合部和第二凸轮片在轿厢侧门开门时,进行卡合,并且进行按压使得气密机构主体在气密构件远离轿厢侧门的方向上进行旋转。
[0010]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包括具有轿厢室和对轿厢室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轿厢侧门的轿厢、控制轿厢室的内部的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以及封堵轿厢室和轿厢侧门的间隙的轿厢门气密装置。轿厢门气密装置使用上述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发明效果
[0011] 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和电梯,能够在轿厢侧门进行开门动作时可靠地使气密构件从轿厢侧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T-T线剖面的轿厢侧门开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S1-S1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3中的T-T线剖面的轿厢侧门关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S2-S2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3中的T-T线剖面的轿厢侧门从关门状态向开门状态移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S3-S3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轿厢门气密装置和电梯的实施方式例,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共通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0014] 1.第一实施方式例1-1.电梯的结构
首先,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所涉及的结构,参照图1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示例的电梯的结构例的简要结构图。
[0015] 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电梯1在形成于建筑结构物200内的电梯井110内进行升降动作。电梯1包括搭载人或货物的轿厢120、缆绳130、对重140及曳引机100。电梯井110形成于建筑结构物200内,在其顶部设有机房160。
[0016] 曳引机100配置于机房160。在曳引机100的附近,设置有导向轮150。而且,在曳引机100上卷绕缆绳130,在导向轮150上架设缆绳130。
[0017] 缆绳130的一端与轿厢120连接。此外,缆绳130的另一端与对重140连接。而且,轿厢120经由缆绳130与对重140连接。而且,通过使曳引机100进行驱动,从而轿厢120和对重140在彼此相反方向上在电梯井110内进行升降。
[0018] 此处,在建筑结构物200的各层上的轿厢120停止的层站201,设置有用于人、货物出入轿厢120的出入口202。在该出入口202,设置有未图示的层站门。层站门在轿厢120停止时,与设置于轿厢120的后述的轿厢侧门123相对。而且,层站门与轿厢侧门123一起开闭。
[0019] [轿厢]接着,参照图2和图3对轿厢12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轿厢120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轿厢120的正视图。
[0020] 如图2所示,轿厢120包括形成为中空的长方体状的轿厢室121、轿厢侧门单元122、以及轿厢侧门123。此外,轿厢120具有作为控制轿厢室121的内部的气压的气压控制装置的送风机127。
[0021] 轿厢室121包括轿厢地板、轿顶126、以及示出侧板的一个示例的多个侧板面板126。轿厢地板成为轿厢室121的地板面。而且,轿顶125与轿厢地板在上下方向上相对。
[0022] 多个侧板面板126在轿厢地板的周围相对于轿厢地板垂直地竖立设置。侧板面板126中的轿厢室121的内部空间侧的一面为装饰面。此外,在多个侧板面板126中的与设置于层站201的出入口202相对的侧板面板126A上,形成有开口部124。人、货物从该开口部124出入轿厢室121的内部空间。
[0023] 此外,轿厢侧门单元122设置于轿厢室121中的层站201侧。轿厢侧门单元122配置在轿厢室121中的开口部124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在轿厢侧门单元122,可开闭地安装有2个轿厢侧门123、123。2个轿厢侧门123、123构成为能够通过轿厢侧门单元122沿着侧板面板126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使2个轿厢侧门123、123的彼此相对的一边抵接,从而封闭轿厢室121的开口部124。此外,通过使2个轿厢侧门123、123的彼此相对的一边远离,从而打开轿厢室121的开口部124。
[0024] 此外,轿厢侧门单元122包括门吊架60;门导轨61;2个下部移动滚轮62、62;2个上部移动滚轮63、63;驱动部64;以及传动带65。门吊架60相对于2个轿厢侧门123、123分别各设有1个。门吊架60设置于轿厢侧门123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门导轨61固定于构成侧板面板126A的上梁128(参照图4)。门导轨61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轿厢侧门123的开闭方向延伸。
[0025] 在与门吊架60中的侧板面板126A相对的一个面,可旋转地设置有2个下部移动滚轮62、62和上部移动滚轮63、63。2个下部移动滚轮62、62和2个上部移动滚轮63、63可滑动地与门导轨61卡合。下部移动滚轮62与门导轨61中的上下方向的下端部接触,上部移动滚轮63与门导轨61中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接触。
[0026] 在2个上部移动滚轮63、63中的一个上部移动滚轮63上,卷绕有传动带65。传动带65形成为长边方向的两端部相连接的无端状。此外,传动带65卷绕于驱动部64的驱动轴上。
而且,传动带65将驱动部64的驱动力传递至上部移动滚轮63。由此,通过使上部移动滚轮63和下部移动滚轮62沿着门导轨61移动,从而轿厢侧门123进行开闭移动。此外,2个轿厢侧门
123利用未图示的联动绳进行连接。而且,若一个轿厢侧门123进行移动,则剩余的另一个轿厢侧门123会与这一个轿厢侧门123一起进行移动。
[0027] 示出气压控制装置的一个示例的送风机127设置于轿顶125的上方。送风机127将轿厢121的外部的空气送风至其内部,或者将轿厢室121的内部的空气排出至外部。即,送风机127通过调整向轿厢室121的内部出入的空气量,从而控制轿厢室121的内部的气压。
[0028] 另外,在本示例的轿厢120中,虽然对设置了1台送风机127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多台送风机。例如,也可以在轿厢设置用于将空气从轿厢室的外部向内部送入的送风机、和用于将空气从轿厢室的内部向外部排出的送风机的2台送风机。此外,在本示例的轿厢120中,虽然将送风机设置于轿厢室121的轿顶125,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送风机127设置于侧板面板126、轿厢地板的下部。
[0029] 此外,在轿厢120设置有轿厢门气密装置(以下,称为“门气密装置”)10。门气密装置10将在轿厢室121和轿厢侧门123之间产生的缝隙封堵。门气密装置10配置在轿厢室121中的开口部124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和轿厢侧门123的上下方向的上部。另外,门气密装置10相对于2个轿厢侧门123、123分别各设有1个。
[0030] [门气密装置的结构]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说明门气密装置10的结构。图4是表示图3中的T-T线剖面的轿厢侧门开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S1-S1线剖视图。
[0031] 如图4所示,门气密装置10具有气密机构主体11、轴支承部12、旋转轴13、气密构件18、被接触构件20、以及气密密封阀26。轴支承部12经由固定螺栓31,固定于侧板面板126A的结构的一部分即上梁128。上梁128设置于侧板面板126A的上下方向的上端部中的开口部
124的边缘部。
[0032] 在轴支承部12设置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配置成大致平行于与侧板面板126A中的上下方向正交、并且与侧板面板126A和轿厢侧门123相对的前后方向也正交的宽度方向。此外,旋转轴13的轴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轿厢侧门12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0033] 气密机构主体11可旋转地被旋转轴13进行支承。此外,气密机构11形成为沿着旋转轴13的轴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气密机构主体1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轿厢侧门12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在气密机构主体11上,设置有摇动构件14、滚轮轴16、卡合滚轮17、气密构件18、以及配重构件19。
[0034] 摇动构件14由沿着旋转轴13的轴方向延伸的框构件形成。此外,摇动构件14中,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后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U字形。摇动构件14包括固定面部14a、连接面部14b、气密面部14c。
[0035] 固定面部14a固定于气密机构主体11的上下方向的下表面。连接面部14b从固定面部14a中的与轿厢侧门123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起大致垂直地连续。此外,连接面部14b从固定面部14a的端部向上下方向的下方弯曲。气密面部14c从连接面部14b中的与固定面部14a相反一侧的端部起大致垂直地连续。而且,固定面部14a、气密面部14c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
[0036] 在固定面部14a中的与气密面部14c相对的一个面上,固定有滚轮轴16。滚轮轴16配置在固定面部14a中的轿厢侧门123的开闭方向的关门侧的端部。从固定面部14a的一个面向气密面部14c突出。滚轮轴16对卡合滚轮17可旋转地进行支承。卡合滚轮17与后述的被接触构件20的第一凸轮片23或者第二凸轮片24卡合。
[0037] 气密构件18固定于摇动构件14中的气密面部14c。气密构件18安装于气密面部14c中的与连接面部14b相反一侧的端部、即轿厢侧门123侧的端部。气密构件18通过橡胶、硅等弹性构件形成为带状。气密构件18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旋转轴13的轴方向的长度和气密机构主体11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即,气密构件18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成为与轿厢侧门123的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
[0038] 此外,气密构件18与轿厢侧门123中的与侧板面板126A相对的一面123a相对。气密机构主体11以旋转轴13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摇动构件14向靠近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的方向摇动时,气密构件18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抵接(参照图6)。而且,气密构件18通过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抵接来发生弹性形变(参照图6)。
[0039] 配重构件19固定于气密机构主体11中的轿厢侧门123侧的一个面上。配重构件19调整成使气密机构主体11、摇动构件14、滚轮轴16、卡合滚轮17以及气密构件18合并后的重心G1位于与从旋转轴13的轴心在上下方向上朝下方延伸的中心线相比,靠近轿厢侧门123一侧。由此,在轿厢侧门123开门时,能够使气密构件18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可靠地分离。
[0040] 另外,在本示例的门气密装置10中,虽然对于在气密机构主体11上设置有调整重心位置的配重构件19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配重构件19。例如,也可以通过调整气密机构主体11、摇动构件14、滚轮轴16、卡合滚轮17以及气密构件18的重量平衡,使得重心G1位于与中心线相比靠近轿厢侧门123侧。
[0041] 此外,也可以调整由气密机构主体11和旋转轴13产生的旋转摩擦系数,使得气密机构主体11不会由于自重进行旋转,在卡合滚轮17与后述的第一凸轮片23或者第二凸轮片24抵接时,气密机构主体11进行旋转。由此,能够抑制在卡合滚轮17与第一凸轮片23或者第二凸轮片24抵接时,卡合滚轮17从第一凸轮片23或者第二凸轮片24弹回的减少,从而能够实现减小门气密装置10的动作声音。
[0042] 被接触构件20包括支承构件21、接触用的第一凸轮片23、以及远离用的第二凸轮片24。支承构件21固定于轿厢侧门123中的2个轿厢侧门123相对的一边的附近。支承构件21包括支承部21a、固定部21b。
[0043] 固定部21b经由固定螺钉32固定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上。支承部21a从固定部21b中的与轿厢侧门123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起大致垂直地连续,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即,支承部21a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大致垂直地突出。支承部21a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在支承部21a中的上下方向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轮片23和第二凸轮片24。
[0044] 第一凸轮片23和第二凸轮片24从支承部21a的上表面向上下方向的上方大致垂直地突出。如图5所示,第一凸轮片23设置在支承部21a的上表面中的与固定部21b相反一侧的端部。第二凸轮片24设置在支承部21a的上表面中的固定部21b侧的端部的附近。而且,第一凸轮片23和第二凸轮片24在轿厢室121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来进行配置。
[0045] 此外,第二凸轮片24配置在轿厢侧门123中的2个轿厢侧门123、123彼此相对的一边的附近。第一凸轮片23配置在支承部21a中与第二凸轮片24相比靠近轿厢侧门123的开闭方向的开门侧。此外,第一凸轮片23和第二凸轮片24的轿厢侧门123的开闭方向的间隔设定成1mm左右。
[0046] 在第一凸轮片23中的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相对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倾斜面部23a。倾斜面部23a倾斜成随着远离第二凸轮片24,向一个面123a靠近。
[0047] 此外,在第二凸轮片24中的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相对的一个面的相反侧的一面上,形成有倾斜面部24a。倾斜面部24a倾斜成随着向第二凸轮片24中的轿厢侧门123的开闭方向的两端部行进,向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靠近。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卡合滚轮17与第一凸轮片23或者第二凸轮片24的卡合。
[0048] 第一凸轮片23的倾斜面部23a在轿厢侧门123关门时,与卡合滚轮17抵接(参照图7)。第二凸轮片24的倾斜面部24a在轿厢侧门123开门时,与卡合滚轮17抵接(参照图9)。
[0049] 此处,如图4所示,上梁128中的开口部124侧的边缘部形成有朝上下方向的上方突出的折返部。气密密封阀26经由安装螺栓33固定于上梁128中的折返部。气密密封阀26通过橡胶片等具有可挠性的弹性构件形成为呈大致长方形的带状。气密密封阀26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成与轿厢侧门12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
[0050] 通过使气密密封阀26中的短边方向的一端经由安装螺栓33固定于上梁128,从而气密密封阀26以悬臂方式支承。因此,气密密封阀26中的短边方向的另一端呈开放端。气密密封阀26的短边方向的另一端即开放端向气密构件18和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突出。
[0051] 而且,在通过送风机127控制轿厢室121的气压时,气密密封阀26发生弹性形变,气密密封阀26的开放端与气密构件18或者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接触。
[0052] 1-2.门气密装置的动作接着,参照图6至图9对具有上述结构的门气密装置10的动作示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图3中的T-T线剖面的轿厢侧门关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S2-S2线剖视图。
[0053] 如图6和图7所示,若轿厢侧门123从开门状态移动至关门状态,则被接触构件20的第一凸轮片23和第二凸轮片24与轿厢侧门123一起移动。而且,若轿厢侧门123移动至关门状态,则第一凸轮片23与卡合滚轮17进行卡合。因此,卡合滚轮17与第一凸轮片23的倾斜面部23a抵接。由此,卡合滚轮17被第一凸轮片23向更加靠近轿厢侧门123的方向按压,卡合滚轮17的轴心位置发生位移。
[0054] 而且,气密机构主体11以旋转轴13为中心朝靠近轿厢侧门123的方向旋转。因此,固定在气密机构主体11的下表面的摇动构件14也与气密机构主体11一起朝靠近轿厢侧门123的方向进行摇动。由此,设置于摇动构件14的气密构件18被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按压。其结果是,能够通过门气密装置10封堵轿厢侧门123与上梁128(轿厢室121)之间的间隙。
[0055] 若轿厢侧门123成为关门状态,则轿厢120成为可升降的状态。而且,通过送风机127(参照图2)进行动作,从而进行对于轿厢120的轿厢室121的空气的进气出气。例如,在送风机127将空气从轿厢室121的外部向内部送风的情况下,在上梁128与轿厢侧门123的间隙,会产生空气从轿厢室121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动。而且,气密密封阀26由于该风压导致弹性形变,开放端被气密构件18按压。
[0056] 气密密封阀26与气密构件18抵接,气密构件18与轿厢侧门123接触,从而封堵轿厢侧门123与上梁128(轿厢室121)之间的间隙。而且,轿厢室121的内部的气压高于轿厢室121的外部的气压。利用该气压差,对于气密密封阀26,施加从轿厢室121的内部向外侧的压力。其结果是,气压密封阀26被气密构件18进一步按压,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轿厢室121的气密性。
[0057] 而且,利用轿厢室121的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差,轿厢侧门123朝轿厢室121的外侧被推出。因此,轿厢侧门123与上梁128(轿厢室121)的间隙量增加。然而,在轿厢侧门123上经由支承构件21固定有第一凸轮片23。因此,第一凸轮片23和与该第一凸轮片23接触的卡合滚轮17也与轿厢侧门123一起朝外侧被推出。而且,气密机构主体11以旋转轴13为中心在气密构件18靠近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的方向上旋转。
[0058] 此处,以旋转轴13为支点,以卡合滚轮17与第一凸轮片23或者第二凸轮片24抵接的点为力点,以气密构件18为作用点,如图4所示,支点与作用点的距离M比支点与力点的距离L更远。因此,与力点即卡合滚轮17在轿厢室121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量相比,能使气密构件18在轿厢室121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量更大。其结果是,与轿厢侧门123被气压差向外侧推出的移动量相比,气密构件18的移动量变大,能够使气密构件18可靠地按压在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上。因而,即使轿厢侧门123被气压差向外侧推出,也能够通过门气密装置10可靠地封堵轿厢侧门123和上梁128(轿厢室121)之间的间隙。
[0059] 此外,在送风机127将空气从轿厢室121的内部向外部排出的情况下,在上梁128与轿厢侧门123的间隙,会产生空气从轿厢室121的外部向内部的流动。而且,气密密封阀26由于该风压导致弹性形变,开放端被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按压。
[0060] 通过使气密密封阀26和气密构件18与轿厢侧门123接触,从而封堵轿厢侧门123与上梁128(轿厢室121)之间的间隙。而且,轿厢室121的内部的气压低于轿厢室121的外部的气压。利用该气压差,对于气密密封阀26,施加从轿厢室121的外部向内侧的压力。其结果是,气压密封阀26被轿厢侧门123进一步按压,从而能够可靠地确保轿厢室121的气密性。
[0061] 而且,利用轿厢室121的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差,轿厢侧门123朝轿厢室121的内侧被推入。而且,经由支承构件21设置于轿厢侧门123的第一凸轮片23也与轿厢侧门123一起朝轿厢室121的内侧移动。其结果是,与第一凸轮片23接触的卡合滚轮17也向轿厢室121的内侧移动,因此气密机构主体11以旋转轴13为中心,在气密构件18远离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的方向上进行旋转。然而,由于轿厢侧门123也朝轿厢室121的内侧移动,因此虽然气密构件18的按压量减少,但是气密构件18并未离开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其结果是,能够通过门气密装置10可靠地封堵轿厢侧门123与上梁128(轿厢室121)之间的间隙。
[0062] 接着,参照图8和图9,对于在轿厢侧门123从关门状态向开门状态移动时的门气密装置10的动作示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图3中的T-T线剖面的轿厢侧门从关门状态向开门状态移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S3-S3线剖视图。
[0063] 如图8和图9所示,若轿厢侧门123从关门状态移动至开门状态,则被接触构件20的第一凸轮片23和第二凸轮片24与轿厢侧门123一起移动。而且,在轿厢侧门123移动至开门状态为止的期间,第一凸轮片23与卡合滚轮17的卡合被解除。
[0064] 而且,若轿厢侧门123向开门方向移动,则卡合滚轮17经由第一凸轮片23与第二凸轮片24的微小间隙,与第二凸轮片24卡合。由此,通过使第一凸轮片23与第二凸轮片24的开闭方向的间隔变得极小,从而能够在轿厢侧门123进行开门动作时,在卡合滚轮17解除了与第一凸轮片23的卡合之后,立即与第二凸轮片24卡合。
[0065] 而且,通过使卡合滚轮17与第二凸轮片24的倾斜面部24a抵接,从而卡合滚轮17通过第二凸轮片24朝远离轿厢侧门123的方向被按压,卡合滚轮17的轴心位置发生位移。而且,气密机构主体11以旋转轴13为中心朝远离轿厢侧门123的方向进行旋转。因此,固定在气密机构主体11的下表面的摇动构件14也与气密机构主体11一起朝远离轿厢侧门123的方向进行摇动。
[0066] 其结果是,设置于摇动构件14的气密构件18离开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由此,根据本示例的门气密装置10,不使用施力单元即扭力弹簧,通过卡合滚轮17与第二凸轮片24的卡合,使气密构件18从轿厢侧门123远离。由此,不需要如以往的门气密装置那样的调整扭力弹簧的作用力的作业,能够使门气密装置10的安装作业简化。
[0067] 而且,即使由于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劣化导致气密机构主体11与旋转轴13的摩擦力变大,通过使卡合滚轮17与第二凸轮片24抵接,从而能强制性地使气密机构主体11旋转。其结果是,在轿厢侧门123开门时,能够使气密构件18可靠地从轿厢侧门123远离。
[0068] 此外,利用配重构件19,使气密机构主体11、摇动构件14、滚轮轴16、卡合滚轮17以及气密构件18合并后的重心G1与旋转轴13的中心线相比,位于更靠轿厢侧门123一侧。由此,气密机构主体11在气密构件18远离轿厢侧门123的方向上进行旋转时,能够使气密机构主体11顺畅地进行旋转。
[0069] 此外,利用远离用的第二凸轮片24与重心G1的位置的调整这样2个机构,在轿厢侧门123从关门状态移动至开门状态时,能可靠地使气密构件18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远离。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提高门气密装置10的可靠性。
[0070] 由此,在轿厢侧门123从关门状态移动至开门状态时,使气密构件18从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气密构件18与轿厢侧门123接触而产生噪音。而且,还能够防止由于气密构件18与轿厢侧门123的摩擦力导致妨碍轿厢侧门123的开门动作的情况。
[0071] 此外,若轿厢侧门123在开门方向上进一步移动从而开口部124(参照图2和图3)呈完全打开,则门气密装置10成为图4和图5所示的状态。
[0072] 2.第2实施方式示例接着,参照图10,对于门气密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示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的剖视图。
[0073] 该第二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卡合滚轮、第一凸轮片、以及第二凸轮片的设置位置。因此,这里,对于卡合滚轮、第一凸轮片、以及第二凸轮片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10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0074] 如图10所示,在构成侧板面板126A的上梁128与轿厢侧门123之间,配置有门气密装置40。门气密装置40具有气密机构主体41、轴支承部42、设置在轴支承部42上的旋转轴43、气密构件48、被接触构件50、以及气密密封阀26。
[0075] 气密机构主体41可旋转地被旋转轴43进行支承。气密机构主体41中包括摇动构件44、接触用的第一凸轮片46、以及远离用的第二凸轮片47、气密构件48、以及配重构件49。在摇动构件44上设置有气密构件48。
[0076] 此外,在摇动构件44上,设置有第一凸轮片46和第二凸轮片47。第一凸轮片46和第二凸轮片47设置在摇动构件44中的与设置了气密构件48的面部相对的面部即固定面部上。第一凸轮片46和第二凸轮片47从摇动构件44的固定面部中的下表面向上下方向的下方大致垂直地突出。
[0077] 第一凸轮片46配置在摇动构件44中的轿厢侧门123侧,第二凸轮片47配置在摇动构件44中的与轿厢侧门123相反一侧的端部。第一凸轮片46设置在与第二凸轮片47相比靠近轿厢侧门123的开闭方向的关门侧的端部。
[0078] 被接触构件50包括支承构件51、滚轮轴53、以及卡合滚轮54。支承构件51固定于轿厢侧门123中的2个轿厢侧门123相对的一边的附近。滚轮轴53固定在支撑构件51中的支承部51a上。
[0079] 滚轮轴53从支承部51a的上表面向上下方向的上方大致垂直地突出。在滚轮轴53上,可旋转地设置有卡合滚轮54。在轿厢侧门123关门时,卡合滚轮54与第一凸轮片46卡合。而且,卡合滚轮54经由第一凸轮片46进行按压,使得气密机构主体41在气密构件48靠近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的方向上进行旋转。
[0080] 此外,在轿厢侧门123开门时,卡合滚轮54与第二凸轮片47卡合。而且,卡合滚轮54经由第二凸轮片47进行按压,使得气密机构主体41在气密构件48远离轿厢侧门123的一个面123a的方向上进行旋转。
[0081] 其它结构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这些说明。即使利用上述的门气密装置40,也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门气密装置10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0082]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且示出于附图中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作记载的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008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设置了一组卡合滚轮、第一凸轮片以及第二凸轮片的关系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多组卡合滚轮、第一凸轮片以及第二凸轮片的关系。由此,能够使气密机构主体以较好的平衡进行旋转。
[0084] 此外,虽然对使用了以滚轮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卡合滚轮作为与第一凸轮片和第二凸轮片相抵接的卡合部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不会妨碍轿厢侧门123的开闭移动的构件,例如半球状、球状的构件作为卡合部。
[0085]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虽然使用了“平行”和“正交”等词语,但是这些并非意味仅是严格的“平行”和“正交”,也可以是包含“平行”和“正交”,以及在能发挥其作用的范围中的“大致平行”、“大致正交”的状态。标号说明
[0086] 1  电梯,10、40  门气密装置(轿厢门气密装置),
11、41  气密机构主体,
12、42  轴支承部,
13、43  旋转轴,
14、44  摇动构件,
14a  固定面部,
14b  连接面部,
14c  气密面部,
16、53  滚轮轴,
17、54  卡合滚轮(卡合部),
18、48  气密构件,
19   配重构件,
20、50   被接触构件,
21、51   支承部件,
21a   支承部,
21b   固定部,
23、46   第一凸轮片,
23a   倾斜面部,
24、47   第二凸轮片,
24a   倾斜面部,
26   气密密封阀,
100   曳引机,
110   电梯井,
120   轿厢,
121   轿厢室,
122   轿厢侧门单元,
123   轿厢侧门,
123a  一个面,
124  开口部,
125  轿顶,
126、126A  侧板面板,
127    送风机(气压控制装置),
128   上梁,
130   缆绳,
140   对重,
150   导向轮,
160   机房,
200   建筑结构物,
201    层站,
202     出入口,
G1   重心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