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防治 / 毒力 / 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

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

阅读:665发布:2020-05-12

IPRDB可以提供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一种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捕食螨在-20℃条件下放置5min使之暂时处于冷麻痹状态,随后用细毛笔挑取捕食螨至300目以上的尼龙纱网上,将附着有捕食螨的尼龙纱网全部浸入待测药剂内静止5~10s,然后将尼龙纱网提起,放置于干燥的滤纸上,吸干多余药液;(2)将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打开,将步骤1中的放有捕食螨的尼龙纱网放入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中的托虫纱网上,盖上上盖,将装置置于装有水的托盘上,将托盘放入人工培养箱内进行饲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捕食螨死亡率,计算毒力测定结果。本发明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下面是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捕食螨在-20℃条件下放置5min使之暂时处于冷麻痹状态,随后用细毛笔挑取捕食螨至300目以上的尼龙纱网上,将附着有捕食螨的尼龙纱网全部浸入待测药剂内静止

5~10s,然后将尼龙纱网提起,放置于干燥的滤纸上,吸干多余药液;

(2)将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打开,将步骤1中的放有捕食螨的尼龙纱网放入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中的托虫纱网上,盖上上盖,将装置置于装有水的托盘上,将托盘放入人工培养箱内进行饲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捕食螨死亡率,计算毒力测定结果;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包括上盖(1)和底座(2),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透气纱网(11),所述底座(2)为中空管状且两头开口,所述底座(2)的中空腔内固设有海绵块(22),在所述海绵块(22)上铺有托虫纱网(21),所述上盖(1)内径大于所述底座(2)外径使得上盖(1)能够套进底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人工培养箱中的饲养条件为光暗比为14h:10h,温度为25±1℃,湿度为8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人工培养箱内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捕食螨死亡率,其饲养时间为24小时或者48小时或者7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1)上的透气纱网(11)和海绵块(22)上铺设的托虫纱网(21)的目数大于等于3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1)与底座(2)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1)内侧壁和底座(2)靠近顶端的外壁磨砂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内的海绵块(22)在底座(2)底端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托虫纱网(21)的面积大于海绵块(22)的面积使得托虫纱网(21)的边缘能包住海绵块(22)的边缘,托虫纱网(21)包住海绵块(22)边缘后,海绵块(22)由胶水固定在底座(2)内,且海绵块(22)与底座(2)的内壁之间的缝隙由胶水填满。

说明书全文

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农业益虫抗药性进行监测的测定技术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捕食螨是很好的生物防治天敌之一,能够捕食叶螨、温室粉虱和蓟马等多种害虫(螨),具有安全、无公害的优点,在国外已广泛用于果树、茶叶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害虫的防治,同时也是我国农作物害虫(螨)绿色防控重点推广的天敌产品。但是化学防治仍然是生产上不可缺少的害虫防治措施。化学农药施用不可避免导致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特别是有机磷和菊酯等广谱性杀虫剂施用对捕食螨毒性作用极大,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捕食螨。
[0003] 为了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需要选择对捕食螨毒性低的化学药剂,选择毒性低的化学药剂需要有科学的捕食螨抗药性评价方法。同时,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选育捕食螨抗性品系,也需要科学的毒性评价方法。捕食螨由于其体小、自身活动能力强、背部无刚毛等原因,因此不能借鉴叶片残留法等传统叶螨的毒力测定方法。目前对捕食螨毒性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为叶片残留法,该方法被IOBC(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Biological Control, 国际生物学防治组织)所采用,同时还被EPPO(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列为官方评价方法,但该方法捕食螨逃逸率很高,所得的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2)将捕食螨在-20℃条件下放置5min使之暂时处于冷麻痹状态,随后用细毛笔挑取捕食螨至300目以上的尼龙纱网上,将附着有捕食螨的尼龙纱网全部浸入待测药剂内静止5~10s,然后将尼龙纱网提起,放置于干燥的滤纸上,吸干多余药液;
[0007] (2)将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打开,将步骤1中的放有捕食螨的尼龙纱网放入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中的托虫纱网上,盖上上盖,将装置置于装有水的托盘上,将托盘放入人工培养箱内进行饲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捕食螨死亡率,计算毒力测定结果;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透气纱网,所述底座为中空管状且两头开口,所述底座的中空腔内固设有海绵块,在所述海绵块上铺有托虫纱网,所述上盖内径大于所述底座外径使得上盖能够套进底座。
[0008] 所述步骤2中人工培养箱中的饲养条件为光暗比为14h:10h,温度为25±1℃,湿度为80±5%。
[0009] 所述步骤2中在人工培养箱内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捕食螨死亡率,其 饲养时间为24小时或者48小时或者72小时。
[0010] 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上的透气纱网和海绵块上铺设的托虫纱网的目数大于等于300目,防止捕食螨爬出装置或者从纱网上漏入海绵中。
[0011] 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与底座过盈配合,防止捕食螨爬出装置。
[0012] 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内侧壁和底座靠近顶端的外壁磨砂处理,增加装置的密闭性,防止捕食螨爬出装置。
[0013] 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内的海绵块在底座底端之上,防止检测时海绵块与托盘中的水直接接触导致装置中湿度过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4] 步骤2中所述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托虫纱网的面积大于海绵块的面积使得托虫纱网的边缘能包住海绵块的边缘,托虫纱网包住海绵块边缘后,海绵块由胶水固定在底座内,且海绵块与底座的内壁之间的缝隙由胶水填满,防止捕食螨从托虫纱网上掉入海绵块中或者掉入海绵块与底座之间的缝隙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的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密性好、操作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既避免捕食螨因窒息死亡,又有效地解决了体积微小的捕食螨的逃逸问题,使得本发明的捕食螨毒力测定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结果准确可靠,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毒力测定方法中存在的因捕食螨逃逸引起的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 结合图1——图3所示的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由上盖1和底座2组成,上盖1上设置有透气纱网11,使得装置内的空气流通,保证了捕食螨所处的测试环境具有稳定的空气湿度和氧气,避免捕食螨因窒息死亡。
[0021] 底座2为中空管状且两头开口,底座2的中空腔内固设有海绵块22,在海绵块22上铺有托虫纱网21,托虫纱网21的面积大于海绵块22的面积使得托虫纱网21的边缘能包住海绵块22的边缘。用托虫纱网21包住海绵块22边缘后,海绵块22由胶水固定在底座2内,且海绵块22与底座2的内壁之间的缝隙由胶水填满。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捕食螨从托虫纱网上掉入海绵块中或者掉入海绵块与底座内壁的缝隙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2] 海绵块22在底座2底端之上,防止检测时海绵块与瓷盘中的水直接接触导致装置中湿度过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上盖1上的透气纱网11和海绵块22上铺设的托虫纱网21的目数为300目,防止捕食螨逃出。
[0023] 上盖1内径大于所述底座2外径使得上盖1能够套进底座2,上盖1与底座2过盈配合,且上盖1内侧壁和底座2靠近顶端的外壁磨砂处理,保证了装置的密闭性,防止微小捕食螨逃出装置导致检测结果无效。
[0024] 利用该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进行毒力测定:
[0025] 实施例1 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巴氏新小绥螨的毒力测定
[0026] 1.材料
[0027] 1.1供试螨源
[0028] 实验对象为巴氏新小绥螨,采集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果园周围的柠檬树叶上。
[0029] 1.2化学试剂:见表1
[0030] 表1 待测化学试剂
[0031]
[0032] 2方法
[0033] 2.1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试剂
[0034] 根据化学试剂的使用说明中对捕食螨的田间使用浓度进行稀释配制不同的浓度梯度,本实验中设置的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不同浓度梯度见表2,每种试剂设置8个不同的浓度梯度。
[0035] 2.2毒力测定操作方法
[0036] 对于每种农药8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每个处理使用40头巴氏新小绥螨测定,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设清水处理作为对照。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测定:
[0037] (1)利用巴氏新小绥螨的趋高和趋光性,将其饲养的器皿一端抬起,并给予适度光照,静止2-3h后,用细毛笔将处于器皿顶端的巴氏新小绥螨轻柔扫落一密闭容器内,在-20℃条件下放置5min,使之暂时处于冷麻痹状态;随后用细毛笔挑取40头至300目的尼龙纱网内,将附着有巴氏新小绥螨的尼龙纱网全 部浸入配制好的试剂内,静止5s;将该尼龙纱网提起,放置于干燥的滤纸上,吸干多余药液。
[0038] (2)将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的上盖打开,将步骤1中的附着有巴氏新小绥螨的尼龙纱网放在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内的托虫纱网上,盖上上盖。将装置置于装有水的托盘上,将托盘放入人工培养箱内进行饲养,饲养条件为光暗比为14:10h,温度为25±1℃,湿度为80±5%。24h后在解剖镜下观察记录捕食螨死亡率,死亡判断标准为用毛笔轻触,不爬动者认为死亡。死亡率统计结果见表2。
[0039] 表2 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测定结果
[0040]
[0041] 2.3数据分析
[0042] 运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所得数据用SPSS计算毒力回归方程、致死中浓度LC50及其95%置信度等参数。
[0043] 螨口死亡率=死亡螨数/供试总螨数×100%
[0044]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0045]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采用Duncan法分析其差异,P<0.05,表示差异显著。
[0046] 将表2中原始数据输入SPSS软件中,计算其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和毒力回归方程,明确其致死中浓度LC50,相关系数r及其95%置信度区间等参数。
[0047] 由DPS分析结果可知:
[0048] 一、巴氏新小绥螨对毒死蜱的抗性
[0049] 1.利用SPSS软件得到毒力回归方程:Y=2.9199+0.7836X,其中X为试剂浓度的对数值,Y为死亡率转换为的机值(概率单位)。r=0.8959,SE=0.0836,说明不同处理组间的重复性好,回归方程拟合准确。
[0050] 2.根据前面的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巴氏新小绥螨对毒死蜱的LC50=451.5975(ppm),95%置信度区间为309.6948-658.5203。
[0051] 二、巴氏新小绥螨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
[0052] 1.利用SPSS软件得到毒力回归方程:Y=4.4.036+0.4618X,其中X为试剂浓度的对数值,Y为死亡率转换为的机值(概率单位)。r=0.8420,SE=0.0991,说明不同处理组间的重复性好,回归方程拟合准确。
[0053] 2.根据前面的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巴氏新小绥螨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LC50=19.5702(ppm),95%置信度区间为12.5131-30.6076。
[0054] 实施例2 叶片残留法与本发明方法巴氏新小绥螨逃逸率比较
[0055] 对传统的叶片残留法与本发明方法进行巴氏新小绥螨的逃逸率比较。每种方法检测40头巴氏新小绥螨,每个方法设置3个重复。24h后对叶片上和本发明装置中的螨进行计数计算逃逸率。
[0056] 如表3所示,由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方法巴氏新小绥螨的逃逸率显著低于叶片残留法的逃逸率,说明本发明方法用于检测捕食螨抗药性,其结果更准确可靠。
[0057] 表3叶片残留法与本发明捕食螨毒力测定装置逃逸率比较
[0058]
[0059] 备注:*星号表示t-test中显著性差异(P<0.0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