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接口

阅读:1093发布:2020-05-12

IPRDB可以提供接口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第一工具件(1)与第二工具件(1′)之间的接口,所述接口具有在第一或者第二工具件(1′)上的凸起部(25)和在第二或者第一工具件上的用于容纳凸起部的凹槽(3)。所述接口的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具有设计成用于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25)的内部轮廓(5)。,下面是接口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在第一工具件(1;10)与第二工具件(1′)之间的接口, 具有设置在第一或者第二工具件上的凸起部(25;25′)和设置在第二或 者第一工具件上用于容纳凸起部的凹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 具有设计成用于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的内部轮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轮廓(5)具 有至少一个第一区(7),其具有凹面的第一段和第二段(9、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区(7) 的第一段和第二段(9、11)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轮廓(5)具 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其包括凹面的第一段,在所述第一段之间存在平面 的第二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轮廓(5)具 有至少一个第一区,其包括凹面的第一段,在所述第一段之间存在凸面 的第二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区的 第一段和第二段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轮 廓(5)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区(13),其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的第一段(15) 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凸面的第二段(17)。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轮 廓(5)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第一区(7;7′)和两个彼此相对的第二区 (13;13′)。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的 第一区(7;7′)和所述相对的第二区(13;13′)分别相同地构成。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 (3)的内部轮廓(5)相对于第一直径线(D1)并相对于垂直于第一直 径线的第二直径线(D2)对称。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 一工具件(10)中的所述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工具件的凸起部相对于第一 或第二工具件(21;45)的中轴线偏心地设置。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 部和所述凹槽分别具有锥形段壳面形的区域(38;23)。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 部和所述凹槽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圆柱形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所 述内部轮廓(5)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圆柱形凹槽区域内。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 件具有环绕所述凸起部或所述凹槽的平表面(19;43)。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 一个冷却剂/润滑剂通道(47)。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润滑剂 通道具有通入所述平表面(19;43)的分通道。

1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 的所述内部轮廓的分度和所述凸起部的分度不同,以便保证指定到接口 的工具件的确定的旋转角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6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具有 定向装置,其只允许两个指定的工具件的接口在确定的旋转位置接合。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在第一工具件与第 二工具件之间的接口

背景技术

概念接口在这里是指工具件之间的接头,其中工具件可以是用于加 工工件表面的部件或者也可以是转接件、中间件和这类部件。工具件的 概念在这里也表示可以固定工具件的机床主轴。
这里所述类型的接口公知。它们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工具件使得转矩 可以通过接口进行传递。已知用于将刀头和刀架与防扭转件以及轴向夹 紧件连接的刀具接合器(DE 35 32 891 A1)。这种接口用于将两个工具 件相互连接使得可以传递转矩。连接时还需考虑工具件可以自动夹紧和 操作。为了确保转矩的传递,也就是保证防止扭转,提出设有至少一个 同步件。该文献还提到如下可能性:即实现工具件之间例如多齿断面的 多角形连接。事实证明,在按照这种方式实现的接口中,不能传递足够 的转矩并不能保证指定到接口的工具件的精确定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第一与第二工具件之间没有这 些缺陷的接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在第一与第二工具件之间的接口,其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该接口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在一个工具件上 设有凸起部并在另一个工具件上设有容纳凸起部的凹槽。该接口的特征 在于,凹槽具有设计成用于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的内部轮廓。 主要观点在于,内部轮廓具有保证最佳转矩传递的弯曲区域,其中指定 给接口的工具件相互接合使得不会产生缺口部位。这种缺口部位会损坏 接口,此外使彼此关联的工具件的精确定位变得困难。该接口的特征特 别是在于,凹槽的内部轮廓的弯曲区域构成为使得其可以容纳和精确保 持不同的凸起部。凹槽内因此可以插入多边形或者星形的凸起部,从而 明显提高设有凹槽的工具件的可使用性。凹槽不仅可以设计成用于单一 专用设计的凸起部;确切地说,可以将不同的凸起部插入并保持在凹槽 内。
接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凹槽具有一种内部轮廓,其 中在第一区内具有彼此相邻——从内部观察——凹面的段,以及第二区 具有至少一个凹面第一段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凸面第二段。通过组合这两 个区域的设计,基本上多边形的凸起部和具有星形外部轮廓的凸起部都 插入到凹槽内。
下文中,“多边形”的凸起部是指仅具有平面外部轮廓的凸起部, 这些平面以不同的角度彼此相邻,从而形成棱边。几个平面向外凸起和 分别与平面相邻的外部轮廓也称为多边形。此外,也可以选择平面和凹 面或者凸面和凹面用于实现多边形凸起部的外部轮廓。
下文中,“星形”的凸起部是指具有彼此隔开且侧面是平的或者弯 曲的凸起部的凸起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凸起部可以凹面向内凹陷或者 凸面向外拱起。星形凸起部的末端可以是尖的,也就是通过两个彼此相 邻、构成锐角的面形成,或者星形凸起部的末端具有一定半径。在此方 面,凸起部侧面的半径相当于该凸起部末端的半径。
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以得到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具有凹槽的第一工具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示出图1第一工具件的俯视图,其具有第二工具件凸起部的第 一实施例的轮廓;
图3示出图1第一工具件的俯视图,其具有工具件凸起部的第二实 施例的轮廓;
图4示出第二工具件的侧视图;
图5示出图4第二工具件凸起部的俯视图;以及
图6示出具有凹槽的第一工具件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接口的具有凹槽3的第一工具件1的俯视图,该凹槽用于 容纳这里未示出的第二工具件的凸起部并在第一工具件1与第二工具件 之间实现抗扭的连接。
凹槽3延伸到图1的图平面内并在这里具有两个段,即一个是基本 上圆柱形的段和一个是锥形内表面的段,该内表面——在图1中——向 观察者方向加宽。首先详细介绍具有内部轮廓5的第一段。
内部轮廓5——在圆周方向上观察——具有不同的区域,以便可以 容纳多边形和/或星形的凸起部。在图1上部,内部轮廓5具有第一区7, 其——从内部观察——包括第一凹面段9a、9b和9c以及第二凹面段11a 和11b。处于水平分布的直径线D1下面的是相对于该直径线对称的第 一区7′,其具有相应凹面的第一段9′a、9′b和9′c,其间设置有凹面的 第二段11a′和11′b。
处于该第一区7与7′之间的是至少一个第二区13,其具有至少一个 凹面的第一段15和至少一个相邻的凸面的第二段。在这里所示的实施 例中,第二区13相对于水平的直径线D1对称地构成,从而——从内部 观察——两个凸面的第二段17a和17b从两侧连接到凹面的第一段15 上。
与垂直于第一直径线D1的竖直直径线D2对称地设有第二区13′, 其包括凹面的第一段15′,所述第一段15′在这里在两侧连接于凸面的第 二段17′a和17′b。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区7和7′相对于竖直的直径线D2对 称构成。
第一工具件1靠近观察者末端的俯视图示出,其端面具有在这里作 为连续环形面的平表面19。平表面19处于一个假想的平面上,第一工 具件1的中轴线21垂直于该平面。如果第一工具件1与机床连接或者 第一工具件1为机床主轴,那么中轴线21也形成该工具件的旋转轴线。
平表面19在这里环绕向内变细的凹槽区23,其归入凹槽3的第二 段并延伸到图1的图平面内。该区域过渡到凹槽3的第一圆柱形段内。
在第一工具件1内设有的凹槽3在这里因此具有两个段,即一个具 有如上所述的内部轮廓5的圆柱形段以及一个在这里向图1的图平面内 锥形变细的凹槽区23。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实现这种接口,即 凹槽区23没有锥形段壳面形的内表面,而是构成为圆柱形。
图2示出借助于图1所示的第一工具件1及包括内部轮廓5和凹槽 区23的凹槽3。出于简化的原因,取消其他所有与图1中标注重复的附 图标记。因为图2示出第一工具件相同的端面图,所以参阅对图1的说 明。
图2的图示与图1唯一的区别在于,具有上述内部轮廓5的凹槽3 的圆柱形段内标注出凸起部25第一实施例的轮廓,其外部轮廓27在上 述定义的意义上构成为多边形。凸起部25的这里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带 有两个平行的第一段29和29′的外部轮廓27,两个第一段29和29′相对 于竖直的直径线D2隔开一定距离对称地设置并与外部轮廓27的两个相 对于水平直径线D1对称的凸面第二段31、31′邻接。第二段31、31′形 成圆柱形分面,其曲率半径实际上相当于内部轮廓5的第一区7、7′的 第二段11a、11b和11′a、11′b的曲率半径。外部轮廓27的第二段31、 31′与水平直径线D1的距离选择为使得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在凸面 段31、31′的区域内紧贴在内部轮廓5的凹面段11a、11b和11′a、11b′ 上。
凸起部25的宽度在彼此平行分布的第一段29、29′的区域内选择为 使得第一段实际上紧贴在内部轮廓5的第二区13、13′的凸面第二段17a、 17b和17′a、17′b上。
从图2可以看出,凸起部25上面和下面可靠地支撑在圆柱形凹槽 区的内部轮廓5上,而且其平面平行的第二段29、29′也可靠地支撑在 内部轮廓5中,即其凹面的第二段17a、17b和17′a、17′b的第二区13、 13′内。
因此在第一工具件1内圆柱形的凹槽区专门构成的内部轮廓5以很 小的凹槽至少容纳凸起部25,其中可以传递很高的转矩。
图2所示的凸起部具有公知的造型。
图2最后仅示出凸起部25的圆柱形凸起部区,其在工具件的圆柱 形凹槽区内处于内部轮廓5的区域内。图2未示出凸起部25也具有朝 向观察者锥形加宽的凸起部区,其构成为锥形段壳面形的外壁紧贴在工 具件1凹槽3的锥形凹槽区23上。
图3示出图1中详细介绍的第一工具件1的俯视图。因此图1中标 注的附图标记在图3中不再重复并参阅对图1的说明。在具有内部轮廓 5的圆柱形凹槽区内,在这里示出构成为星形的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 27′,其具有均匀构成、沿圆周方向彼此隔开相同的距离设置的凸面凸起 部33,在凸起部之间的是凹面的凹陷部35。凸起部33和凹陷部35在 这里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其中凸起部33和凹陷部35相对于假想的中 心平面对称地构成。
凸起部具有凸面的即向外拱起的侧面和凸面的末端。侧面和末端具 有相同的曲率半径。
从图3可以看出,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平面地紧贴在内部轮廓 5的第二区13和13′上,此外在第一区7和7′的第一段9a、9b、9c和′9′a、 9′b和9′c的区域内也接触。
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仅在第一区7和7′的第二段11a、11b和 11′a、11′b内不紧贴在凹槽3的内部轮廓5上。
由于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与凹槽3的内部轮廓5几乎完全平面 的接触,在接口的两个工具件之间可以传递很高的转矩。
图1至3中所示的第一工具件1的主要特征在于,内部轮廓5设计 成使得无论是多边形外部轮廓27的凸起部25还是星形外部轮廓27′的 凸起部25′既可以插入凹槽3内并至少部分地平面紧贴在内部轮廓5上, 从而可以传递很高的转矩。还可以看出,在凸起部25′的实施例中可以 传递比图2情况下的多边形凸起部25更高的转矩。
根据对图1至3的说明显而易见的是,第一区7和7′的第二段11a、 11b和11′a、11′b不一定非得是凹面的。也可以在这里设有平面的区域, 至少是在与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相应配合的情况下。第二段31、31′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变化。它们可以不是连续凸面的,但在相应的部位上 具有平表面。
此外可以看出,具有外部轮廓27′的星形凸起部25′也可以应用在这 种情况,正如借助于图3介绍的那样。同时可以看出,在第一区7和7′ 的区域11a、11b和11′a、11′b与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之间存在自 由空间。相应地,所述区域11a、11b和11′a、11′b可以是平面的而非 凸面的。
此外从图3可以看出,第二区11a、11b和11′a、11′b——参照内部 轮廓5从内部观察——也可以构成为凸面的,从而内部轮廓5构成为星 形的并且这些区域也完全与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接触。因此图3所 示的在内部轮廓5与凸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之间的凹槽取消。由于凸 起部25′的外部轮廓27′与工具件1凹槽3的内部轮廓5完全表面接触, 因此可以传递非常高的转矩。
图4示出第二工具件1′的侧视图。对于实现接口来说,第二工具件 如何构成无关紧要。在这里它可以是中间件、转接件或者如这里所示是 刀头37,其具有至少一个、在这里具有多个几何形状确定的切削刃,所 述切削刃在这里是刀片的一部分。因为对于实现接口来说并不取决于第 二工具件的设计,所以在这里不详细介绍刀头37的确切设计。重要的 是刀头37具有凸起部25′。该凸起部包括具有锥形段壳面形外表面的锥 形变细的凸起部区39,该外表面构成为使得其紧贴在第一工具件1的凹 槽3的锥形凹槽区23上。
凸起部25′在其与刀头37相对的末端39上具有圆柱形的凸起部区 41,其外部轮廓27′是星形的,如借助于图3已经介绍的那样。
凸起部25′的最大外径小于刀头37的外径。因此设计有环绕凸起部 25′的环形平表面43,其处于与第二工具件1的中轴线45垂直的平面上。
在接口的组装状态下,圆柱形的凸起部区41的外部轮廓27′与具有 如借助于图1至3所介绍的内部轮廓5的圆柱形凹槽区接合。相应地锥 形的凸起部区38紧贴在第一工具件1凹槽3的锥形凹槽区23上。最后 第一工具件1的平表面19与第二工具件1′的平表面43彼此紧贴,从而 接口的工具件1、1′彼此精确定向。
图5示出图4的第二工具件1′的凸起部25′的俯视图。相同的部件 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参阅对图4和图3介绍凸起部25′的外部轮 廓27′所做的说明。
可以明显看出,在图5的实施例中,平表面43内通入多个冷却剂/ 润滑剂通道47。如果希望润滑刀头37的有效切削刃的话,则相应地在 第一工具件1的平表面19中设有图1至3出于简化原因未示出的这种 冷却剂/润滑剂通道。
图5示出凸起部25′的锥形凸起部区38和圆柱形凸起部区41,其具 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凸起部33,在凸起部33之间存在凹面的 凹陷部35。因为凸起部33和凹陷部35的设计可能性在上面已经借助于 图3做了详细说明,所以在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第二工具件1′毫无问题地与第一工具件1的凹槽3相配 合并在那里——在第二段11a、11b、11′a、11′b的外面——平面地紧贴 在凹槽3的内部轮廓5上,因为其外部轮廓27′一定程度上与凹槽3的 内部轮廓5互补地构成。因此在指定给接口的两个工具件1、1′之间可 以传递最大转矩。如上所述,内部轮廓5也可以构成为星形的。在这种 情况下,凸起部25′完全与凹槽3的内部轮廓5接触。
图6示出第一工具件10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相同的和功能相 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相关内容参阅上述说明。
第一工具件10具有设有星形内部轮廓5的凹槽3。
与图1至3的第一工具件1的主要区别在于,凹槽3偏心地设置。 凹槽3的中心49在这里以距离e设置在竖直直径线D2的左侧,但是它 同第一工具件1的中轴线21那样,位于水平直径线D1上。
在图6的实施例中,凹槽3也可以包括具有内部轮廓5的圆柱形凹 槽区和锥形凹槽区23,锥形凹槽区23朝向图6的观察者方向加宽并由 平表面19包围。该平表面处于与第一工具件10的中轴线21垂直的假 想平面上。因为凹槽3偏心地设置,所以平表面19的宽度——不同于 图1至3的实施例——不是恒定的。
平表面19中可以通入冷却剂/润滑剂通道,如借助于图5第二工具 件1′的平表面43所介绍的那样。
与第一工具件10共同作用、这里未示出的第二工具件1′最好设计 为使得其凸起部25′与第二工具件1′的中轴线45在中心地设置。
由于凹槽3偏心设置在第一工具件10中而产生下列效果:第二工 具件1′可以插入凹槽3内使得所插入的第二工具件1′的水平直径线与图 6所示第一工具件10的水平直径线D1相同定向。由于凹槽3的星形设 计,第二工具件1′也可以转过一定旋转角并然后插入图6所示的凹槽3 内。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工具件10的直径线D1水平,而插入的第二工 具件1′的直径线D′1以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角的方式设置。图6 示出转动的插入的第二工具件的直径线D′1。
通过插入到图6的第一工具件10内的第二工具件1′以相对于中心 49成一定角度转动地插入并通过凹槽3偏心地设置,设置在第二工具件 1′上的切削刃与第一工具件10的中心线21的距离可以改变。因此在凹 槽3偏心设置时可以实现不同的加工直径。
从图6可以看出,插入到图6的第一工具件10内的第二工具件1′ 的直径线D′1绕第一工具件10中的偏心凹槽3的中心49进行旋转。
可以看出,在第二工具件相对于图6中的第一工具件10转动的情 况下,加工直径的改变取决于如何选择凹槽3星形内部轮廓5的分度 (Teilung)。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轮廓具有八个凸起部51,其 中第二工具件的凸起部可以接合到相应于图5中的凸起部33。
完全可以明显增加内部轮廓5凸起部51的数量,从而在两个工具 件彼此相对转动时,可以实现相对位置的改变小于图6实施例中所示的 情况。
图6举例示出具有切削刃55的刀片53,其安装在第二工具件上并 设置在直径线D1上。切削刃因此与第一工具件10的中轴线21的距离 为r1。因为第一工具件10环绕中轴线21转动,所以切削刃55处于半 径r1的轨迹上。在借助于切削刃55加工孔时,因此产生相应的加工直 径。
如果将具有刀片55的第二工具件从第一工具件10中取出并逆时针 方向转动并且重新插入到第一工具件10内,那么切削刃55与旋转轴线 21的距离发生变化。图6示出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35°的带有切削刃55′ 的刀片53′。在这里,由于凹槽3的偏心度,所以切削刃55′处于与旋转 轴线21的距离r2上。这里,r2>r1。
如果将第二工具件转过180°装入第一工具件10内,那么刀片53″ 与刀片53相对。相应地切削刃55″与切削刃55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况 下切削刃55′与直径线D2的距离为r3。这里r3大于r2,此外大于r1。 切削刃55″与直径线D2的距离r3为r1+e。
如果在偏心度e=0.58mm时选择切削刃55在与直径线D2的第一 位置上的距离r1=14.51mm,那么切削刃55″也处于直径线D1上的相 对位置上距离r3为r3=15.67mm。对切削刃55′与旋转轴线21的距离 适用:r2=15.52mm。
因此可以看出,由于凹槽3偏心设置在第一工具件10内,在凸起 部25插入凹槽3内的第二工具件转动时,切削刃55的距离r1在第二 工具件转过180°时增加到r3。
因此在第一位置上,切削刃的距离为r1,在第二位置上为r2和在 第三位置上为r3。
在星形凹槽3或第二工具件上的凸起部较小分度时,可以实现在两 个工具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较小变化,以便也使切削刃与中轴线21的 距离产生较小变化。偏心度e的变化也影响半径r1到r3的变化。
切削刃轨迹半径或直径的变化在加工不同直径的孔情况下是需要 的,并且在切削刃55因加工工件而磨损的情况下也是需要的。
此外应该注意,当第二工具件的凸起部25相对于其中轴线45偏心 地设置时,在将第一工具件10和带有切削刃53的第二工具件组装的情 况下相对转动时,仍可以达到切削刃与中轴线45距离的变化。因此无 论是凹槽3还是凸起部25均可以偏心设置。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凹槽3是像常见的那样设置在刀具主轴上并且 凸起部相应设置在安装在那里的工具件上或者相反设置,对于接口来说 无关紧要。一方面,通过凹槽3和凸起部25的专用设计可以传递更高 的转矩,另一方面,在图6的设计中,可以改变第二工具件的切削刃轨 迹。
如果在这里所述类型的接口中,凹槽具有锥形的凹槽区23且凸起 部25具有锥形的凸起部区38,那么主转矩通过这些锥形区域传递。峰 值力矩通过具有这里所述内部轮廓或外部轮廓的凹槽3与凸起部区41 之间的形状互锁传递。
在包括第一工具件1或10和第二工具件1′的接口中,两个工具件 也可以仅在一个确定的转动位置上彼此接合。这一点可以以如下的方式 实现,即凹槽3内部轮廓和凸起部25或25′内部轮廓的分度不同。在相 应设计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凸起部仅在一个确定的转动位置上插入凹槽 内。
但也可以,在两个工具件的接触区内一个工具件上设有销子或者这 类部件并且在另一个工具件上设有凹陷部。由此确保两个工具件只有在 销子接合到凹槽内的情况下才能连接到一起。这样使两个工具件以确定 的旋转角定位。
两个工具件这样定向是重要的,一方面对于通入平表面内的冷却剂 /润滑剂通道可以彼此相对定向,或者另一方面确保第一工具件上的切削 刃以确定的定位相对于第二工具件上的导板或者切削刃设置。通过两个 工具件在接口的区域内确定定向,还可以保证工具件圆周面上的切削和 /或润滑槽在接口的组装状态下相互对中心。
从图1至6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在两个工具件连接的区域内的接口 结构简单并保证传递很高的转矩。借助于图1至3可以看出,在凹槽3 的相应构造时,设有这种凹槽的第一工具件1可以通用,因为多边形的 凸起部和星形的凸起部都可以嵌入该凹槽内。因此现有的刀具系统可以 装备借助于图1至3所介绍的第一工具件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IPRDB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专利查询、专利分析

电话:13651749426

侵权分析

IPRDB的侵权分析产品是IPRDB结合多位一线专利维权律师和专利侵权分析师的智慧,开发出来的一款特色产品,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帮助企业研发人员、科研工作者、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师快速定位侵权分析的产品,极大的减少了用户重复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无效或侵权分析的准入门槛。

立即试用